UG編程銑型腔的學習教案_第1頁
UG編程銑型腔的學習教案_第2頁
UG編程銑型腔的學習教案_第3頁
UG編程銑型腔的學習教案_第4頁
UG編程銑型腔的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UG編程銑型腔的學習教案第1頁/共92頁2型腔銑(CavityMill)的加工特征是在刀具路徑在同一高度內完成一層切削,遇到曲面時將繞過,下降一個高度進行下一層的切削。系統(tǒng)按照零件在不同深度的截面形狀、計算各層的刀路軌跡。型腔銑應用于大部分零件的粗加工;以及直壁或者斜度不大的側壁的精加工。通過限定高度值,型腔銑可用于平面的精加工,以及清角加工等。型腔銑簡介第2頁/共92頁31.創(chuàng)建型腔銑操作創(chuàng)建操作對話框中,選擇類型為“mill_contour”,子類型為型腔銑(CavityMILL)“”,點擊“確定”將打開型腔銑操作對話框。型腔銑操作創(chuàng)建第3頁/共92頁42.選擇幾何體選擇幾何體,可以指定幾何體組參數,也可以直接指定部件幾何體,以及毛坯幾何體、檢查幾何體、切削區(qū)域幾何體,修剪邊界。3.選擇刀具在刀具組中可以選擇已有的刀具,也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刀具作為當前操作使用的刀具。4.刀軌設置型腔銑操作對話框的刀軌參數設置界面,在刀軌設置中直接指定一部分常用的參數,如合適的切削方式選擇,步距的指定,全局每刀深度等。型腔銑操作創(chuàng)建第4頁/共92頁55.刀軌選項設置如有需要可以打開下級對話框進行切削層、切削參數、非切削移動、進給和速度等參數的設置。6.生成型腔銑操作并檢驗在操作對話框中指定了所有的參數后,點擊對話框底部的生成刀軌圖標,用來生成刀軌。型腔銑操作創(chuàng)建第5頁/共92頁6型腔銑的加工區(qū)域是由曲面或者實體幾何來定義的,如果選擇的幾何體組中沒有指定部件幾何體、毛坯幾何體等,在創(chuàng)建操作時可以直接指定幾何體。型腔銑操作的幾何體第6頁/共92頁71.幾何體父節(jié)點組 含義:選擇包含此操作將要繼承的幾何體定義的位置,幾何體的選擇確定當前操作在操作導航器-幾何視圖中所處的位置。設置:幾何體父節(jié)點組可以從下拉選項中選擇一個已經創(chuàng)建的幾何體,選擇的幾何體將包含其創(chuàng)建時所設定的坐標系位置、安全選項設置、部件幾何體、毛坯幾何體、檢查幾何體等。 單擊圖標新建一個幾何體,新建的幾何體將可以被其他操作所引用。 單擊圖標編輯當前選擇的幾何體,允許編輯各個選項參數,并可以向幾何體組添加或移除幾何體。完成編輯時,系統(tǒng)在應用前將請求確認。型腔銑操作的幾何體第7頁/共92頁82.部件幾何體 含義:部件幾何體定義的是加工完成后的零件。它控制刀具的切削深度和活動范圍,可以選擇特征、幾何體(實體、面、曲線)和小面模型來定義零件幾何體。3.毛坯幾何體 含義:毛坯幾何體是將要加工的原材料,可以用特征、幾何體(實體、面、曲線)定義毛坯幾何體。 設置:在型腔銑操作對話框中,選擇指定毛坯圖標,將彈出毛坯幾何體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部指定選擇選項,并設置選擇對象的過濾方法,然后在繪圖區(qū)中選擇對象。型腔銑操作的幾何體第8頁/共92頁94.檢查幾何體 含義:檢查幾何體是刀具在切削過程中要避讓的幾何體。5.切削區(qū)域幾何體 含義:指定零件幾何被加工的區(qū)域,可以是部件幾何體的一部分。切削區(qū)域幾何體只能選擇部件幾何體中的“面”。6.修剪邊界幾何體 含義:修剪幾何體用一個邊界對生成的刀軌做進一步的修剪。型腔銑操作的幾何體第9頁/共92頁10刀軌設置的主要作用是設置刀具的運動軌跡和進給,比如:走刀方式、切削用量、切削模式、加工后的余量、進給和速度等。它是型腔銑操作中參數最重要的一欄,打開【刀軌設置】選項組。型腔銑操作的刀軌設置第10頁/共92頁111.方法 功能:選擇當前操作所屬的加工方法組,同時允許為此操作創(chuàng)建新的方法組。2.切削模式 功能:用于加工切削區(qū)域的刀軌模式,選擇的切削模式不同。3.步距 功能:用于設置水平行間距,可以采用固定、刀具直徑百分比、殘余高度等方式進行設置。4.全局每刀深度含義:用于設置加工中沿刀軸方向的切削深度。型腔銑操作的刀軌設置第11頁/共92頁125.切削層 功能:切削層用于劃分等高線進行分層。6.切削參數 功能:修改操作的切削參數,指定在切削運動相關的切削策略、余量、拐角運動方式等選項參數。7.非切削移動 功能:指定在切削移動之前、之后以及之間對刀具進行定位的移動。8.進給和速度 功能:指定主軸速度和進給率。型腔銑操作的刀軌設置第12頁/共92頁13在型腔銑與平面銑操作中,切削模式決定了用于加工切削區(qū)域的走刀方式,選擇不同的切削模式可以生成適用于不同結構特點的零件加工的刀路軌跡,并且不同的切削模式可以進行設置的刀軌設置選項也會有所區(qū)別。在型腔銑中共有7種可用的切削模式,在平面銑中則有8種切削模式切削模式第13頁/共92頁141.跟隨部件 特點:通過對所有指定的部件幾何體進行偏置來產生刀軌。 應用:在帶有島嶼的型腔區(qū)域中使用“跟隨部件”,不再需要使用帶有“島清理”的“跟隨周邊”方式,保證在不設置任何切換的情況下完整切削整個部件幾何體。

切削模式第14頁/共92頁152.跟隨周邊 特點:跟隨周邊通過對切削區(qū)域的邊界進行偏置產生環(huán)繞切削的刀軌。當刀路與該區(qū)域的內部形狀重疊時,這些刀路將合并成一個刀路,然后再次偏置這個刀路就形成下一個刀路。可加工區(qū)域內的所有刀路都將是封閉形狀。與跟隨部件不同之處在于,它將毛坯幾何體、修剪幾何體等均考慮在內,以形成的切削區(qū)域進行偏置。切削模式第15頁/共92頁163.輪廓切削 特點:輪廓切削(顯示為“配置文件”屬漢化錯誤。)用于創(chuàng)建一條或者指定數量的刀軌來完成零件側壁或輪廓的切削??梢杂糜诔ㄩ_區(qū)域和封閉區(qū)域的加工。切削模式第16頁/共92頁174.標準驅動 特點:標準驅動方式是平面銑特有的切削模式,標準驅動嚴格地沿著指定的邊界驅動刀具運動,在輪廓切削使用中排除了自動邊界修剪的功能,允許刀軌自相交,如圖所示為標準驅動與輪廓切削的區(qū)別示意圖。切削模式第17頁/共92頁185.擺線 特點:擺線加工通過產生一個小的回轉圓圈,從而避免在切削時全刀切入時切削的材料量過大。 應用:當需要限制過大的步距以防止刀具在完全嵌入切口時折斷,或者需要避免過量切削材料時,可以選擇“擺線”切削模式,刀具以小的回環(huán)切削模式來加工材料。擺線加工通常用于高速加工,可以避免刀具負荷劇變。切削模式第18頁/共92頁196.單向 特點:創(chuàng)建一系列沿同一個方向切削的線性刀路。單向將保持一致的“順銑”或“逆銑”。刀具從切削刀路的起點處進刀,并切削至刀路的終點;然后退刀,移動至下一刀路的起點,再進刀進行下一行的切削。切削模式第19頁/共92頁207.往復 特點:往復切削的刀軌在切削區(qū)域內沿平行直線來回加工,生成一系列“順銑”和“逆銑”交替的刀路軌跡。應用:往復式切削方法順銑、逆銑交替產生,去除材料的效率較高,抬刀較少,是比較常用的粗加工切削模式。通常需要打開“清壁”選項,以清除在零件側壁上的殘余料,保證周邊余量均等。切削模式第20頁/共92頁218.單向輪廓 特點:生成與單向切削類似的線性平行刀軌,但是在下刀時將下刀在前一行的起始點位置,然后沿輪廓切削到當前行的起點進行當前行的切削,切削到端點時,沿輪廓切削到前一行的端點。圖6-9為沿輪廓的單向切削的刀軌示例。 應用:“單向輪廓”的切削刀路為一系列“環(huán)”,在輪廓周邊不留殘余,并且下刀在材料已經切除的“開放”區(qū)域。切削模式第21頁/共92頁22在操作對話框的刀軌設置中,可以直接設置部分常用的參數,如切削步距和切深,這兩個參數是對加工質量與加工效率產生影響最大的兩個參數。步距也稱為步進,定義兩個切削路徑之間的水平間隔距離,指兩行間或者兩環(huán)間的間距。步距第22頁/共92頁23NX提供了4種設定步距的方式,選擇不同的方式,需要設置的參數也不同。1.恒定含義:直接指定距離值為步進,這種方法設置直觀明了。如果刀路之間的指定距離沒有均勻分割為區(qū)域,系統(tǒng)會減小刀路之間的距離,以便保持恒定步距。2.殘余高度含義:需要輸入允許的最大殘余波峰高度值,加工后的殘余量不超過這一高度值。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使用球頭刀進行加工時步進的計算。3.%刀具平直含義:步距值為刀具直徑的百分比。對于平刀與球頭銑刀,系統(tǒng)將其整個直徑用作有效刀具直徑,對于圓角刀,平面刀具直徑按D-2R計算。4.可變含義:設置可以變化的步距。切削模式為“往復”、“單向”、“單向輪廓”時,步距設置方式可以選擇“變量平均值”;設置步距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系統(tǒng)將自動調整合適的步距值。步距第23頁/共92頁24 切削層用于劃分等高線進行分層,等高線平面確定了刀具在移除材料時的切削深度。切削操作在一個恒定的深度完成后才會移至下一深度。使用“切削層”選項可以將一個零件劃分為若干個范圍,在每個范圍內使用相同的每刀深度,而各個范圍則可以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每刀深度。切削層第24頁/共92頁25 1.范圍類型 功能:指定范圍劃分的方式。 設置:范圍類型可以選擇自動生成、單一范圍或者用戶定義的方式。如圖所示為不同范圍類型的切削層示例。切削層自動生成用戶定義單一范圍第25頁/共92頁262.全局每刀深度 功能:指定所有切削范圍的默認切削層的深度。 應用:在型腔銑的操作對話框中,有“全局每刀深度”這一選項,其實是同一選項,以后設置的為準。如果使用默認的切削層范圍,并且所有切削層都采用相同的切深,則可以直接進行設定。3.切削層 功能:切削層用于指定切削層的指定方式,可以選擇多層切削或者只在底部切削。 設置:選擇“恒定”,將切削深度保持在全局每刀深度值。選擇“僅在底部范圍切削”只生成每一個切削范圍的底部切削層。 應用:選擇“僅在底部范圍切削”常用于底面精加工。切削層第26頁/共92頁274.編輯范圍(1)選擇當前范圍:轉換選擇一個范圍作為當前激活范圍。并在范圍深度與每刀切削深度文本框中顯示對應的范圍深度值與每刀切削深度值。(2)添加范圍可通過定義底面來創(chuàng)建一個新范圍。可以選擇一個點,一個面,或在范圍深度文本框中輸入一個數值,來定義新范圍的底面。創(chuàng)建的范圍就從指定位置延伸到上一個范圍的底部或者頂部。(3)修改范圍輸入一個新的深度值或者移動范圍深度滑塊位置,或者選擇一個面或點,使存在范圍的底平面沿刀軸方向移動,以增加或減少范圍的切削深度。在修改范圍的過程中,隨著其底平面的上下移動,其下面的范圍就向上擴展或向下縮短,以適應空間的變化。(4)刪除當前范圍刪除當前的范圍,如果不是最一個范圍,則下一個范圍的頂部會自動延伸,填充刪除范圍的間隙,延伸的范圍將添加切削層,并可能作相應的調整。切削層第27頁/共92頁285.范圍編輯 功能:指定當前范圍的大小。 設置:范圍大小的編輯可以通過拖動對話框上的浮標,也可以通過在圖形上選擇點。另外也可以通過選擇“已測量從”指定相對值方式確定范圍深度值的測量位置。已測量從有4個選項,分別是頂層、頂部范圍、底部范圍和工作坐標系原點。并使用范圍深度設定其相對值。 應用:可以通過拖動對話框上的浮標確定位置,再修正數值。6.局部每刀深度 功能:指定當前范圍的每層切深。應用:通過為不同范圍指定不同的每刀切削深度,可以在不同傾斜程度的表面都可以取得較好的表面質量。切削層第28頁/共92頁29切削參數用于設置刀具在切削工件時的一些處理方式。它是每種操作共有的選項,但某些選項隨著操作類型的不同和切削模式或驅動方式的不同而變化。在操作對話框中選擇切削參數圖標圖標進入切削參數設置。切削參數被分為6個選項卡,分別是策略、余量、拐角、連接、空間范圍、更多,選項卡可以通過頂部標簽進行切換。切削參數第29頁/共92頁30策略是切削參數設置中的重點,而且對生成的刀軌影響最大。選擇不同的切削模式,切削參數的策略選項也將有所不同,某些策略選項是公用的,而某些策略選項只在特定的切削方式下才有。策略第30頁/共92頁311.切削方向 功能:切削方向可以選擇“順銑”或“逆銑”,順銑表示刀具的旋轉方向與進給方向一致,而逆銑則表示刀具的旋轉方向與進給方向相反。 應用:通常情況下切削方向選擇“順銑”,但在加工工件為鍛件或鑄件且表面未粗加工時應優(yōu)先選擇“逆銑”。對于往復切削,其切削過程中將產生順銑與逆銑混合的方向,但在壁清理與島清理時將以指定的方向切削。策略第31頁/共92頁322.切削順序功能:指定含有多個區(qū)域和多個層的刀軌切削順序。 設置:切削順序有“深度優(yōu)先”和“層優(yōu)先”兩個選項:(1)深度優(yōu)先:在切削過程中按區(qū)域進行加工,加工完成一個切削區(qū)域后再轉移到下一切削區(qū)域。(2)層優(yōu)先:是指刀具先在一個深度上銑削所有的外形邊界,再進行下一個深度的銑削,在切削過程中刀具在各個切削區(qū)域間不斷轉換。 應用:一般加工優(yōu)先選用“深度優(yōu)先”以減少抬刀,對外形一致性要求高或者薄壁零件的精加工中應該選擇“層優(yōu)先”。策略第32頁/共92頁333.島清理 功能:島清理用于清理島嶼四周的額外殘余材料,該選項僅用于切削模式為“跟隨周邊”。 設置:打開“島清理”選項,則在每一個島嶼邊界的周邊都包含一條完整的刀具路徑,用于清理殘余材料。關閉“島清理”選項,則不清理島嶼周邊輪廓。 應用:對于型腔內有島嶼的零件粗加工,必須打開島清理這一選項,否則將在周邊留下很不均勻的殘余,并有可能在后續(xù)的加工層中一次切除很大殘料。策略第33頁/共92頁344.壁清理 功能:當使用單向、往復和跟隨周邊切削模式時,使用“壁清理”可以移除沿部件壁面出現(xiàn)的脊。系統(tǒng)通過在每個切削層插入一個輪廓刀路來完成清壁操作。 設置:壁清理選項可以選擇“否”不進行周壁清理;“在起點”先進行沿周邊的清壁加工,再作區(qū)域內的切削加工;“在終點”在區(qū)域加工后再沿周邊進行清壁加工?!白詣印痹诟S周邊切削模式中,使用輪廓銑刀路移除所有材料,而不重新切削材料。策略第34頁/共92頁355.延伸刀軌 功能:在邊上延伸選項可以將切削區(qū)域向外延伸,在選擇了切削區(qū)域幾何體后才起作用。 應用:通過在邊上延伸,可以保證邊上不留殘余。另外還可以在刀軌刀路的起點和終點添加切削運動,以確保刀具平滑地進入和退出部件。策略第35頁/共92頁366.精加工刀路 功能:指定刀具完成主要切削刀路后所作的最后切削的刀路。指定在零件輪廓周邊的精加工刀軌,可以設置加工刀路數與步距。精加工刀路與清壁有所差別,清壁只做單行的加工,并且其加工的余量是部件余量值,可以為“0”;而精加工刀路可以指定行數與步距。 設置:打開“添加精加工刀路”選項,并輸入“刀路數”與“精加工步距”值,以便在邊界和所有島的周圍創(chuàng)建單個或多個刀路。策略第36頁/共92頁377.毛坯距離 功能:對部件邊界或部件幾何體應用偏置距離以生成毛坯幾何體。應用:不選擇毛坯幾何體,通過設置毛坯距離,來生成毛坯距離范圍內的刀軌,而不是整個輪廓所設定的區(qū)域策略第37頁/共92頁388.圖樣方向 功能:進行跟隨周邊或者跟隨部件的環(huán)繞加工時,可以指定刀具從部件的周邊向中心切削(或沿相反方向)。 設置:設定圖樣方向為“向內”從周邊向中心切削;“向外”將刀具向外從中心移至周邊。 應用:選擇“向外”方式從切削區(qū)域的中心開始切削,切削區(qū)域逐漸加大,可以減少全刀切削的距離。策略第38頁/共92頁399.切削角 功能:當選擇切削模式為往復、單向或單向輪廓時,可以指定切削角度。 設置:有3種方法定義切削角。(1)自動由系統(tǒng)決定最佳的切削角度,以使其中的進刀次數為最少。(2)最長的線由系統(tǒng)評估每一個切削所能達到的切削行的最大長度,并且以該角度作為切削角。(3)用戶自定義輸入角度值直接指定。該角度是相對于工作坐標系WCS的X軸測量的。 應用:指定切削角度,應盡量使切削軌跡與各個側壁的夾角相近。策略第39頁/共92頁4010.擺線設置 功能:擺線切削模式采用回環(huán)控制嵌入的刀具,可以避免過量切削材料。擺線設置用于控制擺線切削的刀軌形狀。 設置:圖樣方向為“向內”時,只有“擺線寬度”一個選項。而圖樣方向為“向外”時,包括有“擺線寬度”、“最小擺線寬度”、“步距限制%“”、“擺線向前步長”等選項。策略第40頁/共92頁41余量選項確定完成當前操作后部件上剩余的材料量;相當于將當前的幾何體進行偏置。余量選項通??梢栽诖旨庸r為精加工保留余量,以及為檢查幾何體、修剪邊界幾何體保留足夠的安全距離。在余量選項中還可以指定公差,用于限定加工后的表面精度。余量第41頁/共92頁421.部件余量 含義:部件余量指定部件幾何體周圍包圍著的、刀具不能切削的一層材料,部件側面余量和部件底部面余量分別表示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余量。2.使用底部面和側壁余量一致含義:將“底部面余量”設置為與“部件側面余量”值相等。打開“使用底部面和側壁余量一致”則部件余量與部件底部面余量一致;關閉該選項,可以設置與部件側面余量不同的底部面余量。余量第42頁/共92頁433.毛坯余量 含義:指定刀具偏離已定義毛坯幾何體的距離,設置毛坯余量可將毛坯放大或縮小。 應用:在實際毛坯不規(guī)則時,設置毛坯余量可以擴大加工范圍,保證徹底去除材料。4.檢查余量 含義:表示切削時刀具離開檢查幾何體的距離。 應用:把一些重要的加工面或者夾具設置為檢查幾何體,加上余量的設置,可以防止刀具與這些幾何體接觸,以起到安全和保護的作用。5.修剪余量 含義:指定刀具位置與已定義修剪邊界的距離。余量第43頁/共92頁446.內公差與外公差 含義:公差定義了刀具偏離實際零件的允許范圍,公差值越小,切削越準確,產生的輪廓起光順。切削內公差設置刀具切入零件時的最大偏距,外公差設置刀具切削零件時離開零件的最大偏距。余量第44頁/共92頁45拐角選項設置用于產生在拐角處平滑過渡的刀軌,有助于預防刀具在進入拐角處產生偏離或過切。特別是對于高速銑加工,拐角控制可以保證加工的切削負荷均勻。拐角第45頁/共92頁461.拐角處的刀軌形狀 功能:拐角處的刀軌形狀可以選擇是否在刀軌轉角處增加圓弧,以避免切削方向的突變,平滑過渡刀軌。 設置:光順選項選擇“無”不添加圓角,直接以尖角過渡;選擇“所有刀路”則在轉角處進行圓角過渡。選擇光順過渡時,需要指定“半徑”值,指定添加到拐角和步距運動的光順圓弧半徑。通常半徑值不超過步距值的50%。使用光順圓角過渡后,在圓角處兩行間的步距可能增大,“步距限制”可以限制最大步距值,可以設置100%到300%之間。拐角第46頁/共92頁472.圓弧上進給調整 功能:通過調整進給率,使刀具在銑削拐角時,保證刀具外側切削速度不變,而非刀具中心保持進給速度。 設置:選擇“無”,不作進給率的調整。選擇“在所有圓弧上”啟用進給速度的調整。需要指定最大補償因子與最小補償因子。 應用:指定選項為“在所有圓弧上”,可使銑削更加均勻,也減少刀具切入或偏離拐角材料的機會,特別在高速加工中應用尤為重要。拐角第47頁/共92頁483.拐角處進給減速 功能:在零件的拐角處給刀具進給降速。 設置:減速距離為“無”,不使用進給減速。選擇“當前刀具”,“上一個刀具”分別以當前刀具或前一個刀具的直徑作為減速距離的參考?!暗毒咧睆桨俜直取笔褂玫毒咧睆桨俜直茸鳛闇p速距離;“減速百分比”設置原有進給率的減速百分比;“步數”設置應用到進給率的減速步數;“最小拐角角度”與“最大拐角角度”,指定拐角范圍,在范圍以外的拐角不作減速處理。

拐角第48頁/共92頁494.凸角 功能:在平面銑操作中,凸角用于對尖角進行處理,可以選擇不同的角落過渡方式, 設置:可以選擇3種不同的凸角過渡方式。(1)繞以下對象滾動設置刀具在銑削至外凸拐角時插入一段圓弧進行過渡,其半徑等于刀具半徑,圓心為拐角頂端,以便在拐角時,使用刀具與零件保持接觸。(2)延伸沿切線方向延伸刀具路徑,直至交點位置。(3)延伸并修剪沿切線方向延伸刀具路徑,延伸路徑作倒角過渡。拐角第49頁/共92頁50連接選項用于設置切削運動間的運動方式,通過合理的連接選項設置可以縮短切削路徑,提高切削效率。連接第50頁/共92頁511.切削順序 功能:區(qū)域排序用于指定多個切削區(qū)域的加工順序,這是所有切削模式公用的選項。(1)標準標準以零件創(chuàng)建的順序來確定,大部分情況下,切削區(qū)域的加工順序將是任意和低效的。(2)優(yōu)化根據加工效率來決定切削區(qū)域的加工順序。系統(tǒng)確定的加工順序可使刀具盡可能少地在區(qū)域之間來回移動,并且當從一個區(qū)域移到另一個區(qū)域時刀具的總移動距離最短。(3)跟隨起點根據指定“切削區(qū)域起點”時所采用的順序來確定切削區(qū)域的加工順序。(4)跟隨預鉆點根據指定“預鉆進刀點”時所采用的順序來確定切削區(qū)域的加工順序。連接第51頁/共92頁522.區(qū)域連接 功能:生成刀路過程中,刀軌可能會遇到諸如島、凹槽或其他障礙物,此時刀路會將該切削層中的可加工區(qū)域分成若干個子區(qū)域?!皡^(qū)域連接”確定如何轉換刀路以及如何連接這些子區(qū)域。3.跟隨檢查幾何體 功能:確定刀具在遇到檢查幾何體時的運動方式,該選項僅應用于切削模式為“跟隨部件”的刀路。4.開放刀路 功能:開放刀路僅應用于切削模式為“跟隨部件”與“輪廓銑削”的刀路。部件的偏置刀路與區(qū)域的毛坯部分相交時,形成開放刀路。開放刀路選項可以指定在該部位的處理方式。 選擇“變換切削方向”,以往復的方式進入下一行的切削加工;選擇“保持切削方向”,使用單向加工方式,抬刀到下一行的起點再進刀進入切削。連接第52頁/共92頁535.跨空區(qū)域 功能:零件中含有凹槽或孔形成的空區(qū)域,“跨空區(qū)域”選項可以指定該區(qū)域的處理方式?!翱缈諈^(qū)域”選項只在單向、往復和單向輪廓切削模式可用。 設置:當跨空區(qū)域切削時,有三個選項可供選擇:(1)跟隨在切削層上繞過跨空區(qū)域移動,進行提抬刀。(2)切削繼續(xù)沿相同方向以切削進給率進行切削,相當于忽略了跨空區(qū)域。(3)移刀將繼續(xù)沿相同的方向切削,但如果跨空距離超過移刀距離,當刀具完全懸空時會從切削進給率改為移刀進給率。選擇移刀選項時還需要指定“最小移刀距離”。 應用:如果零件中含有孔或者小凹槽,可以使用選擇跨空選項為“切削”忽略孔而不作提刀動作。連接第53頁/共92頁546.最小化進刀數 功能:存在多個區(qū)域時,安排刀軌將進刀和退刀運動次數減至最少。該選項僅用于“往復”切削模式。7.最大移刀距離 功能:定義不切削時刀具沿部件進給的最長距離,僅用于“擺線”切削模式。 應用:當系統(tǒng)需要連接不同的切削區(qū)域時,如果這些區(qū)域之間的距離小于此值,則刀具將沿部件進給。如果該距離大于此值,則系統(tǒng)將使用當前傳遞方法來退刀、移刀并進刀至下一位置??梢杂镁嚯x或刀具直徑的百分比來指定。連接第54頁/共92頁55加工范圍主要是通過幾何體來定義的,空間范圍選項則可以用非幾何體的方法進一步限定加工范圍??臻g范圍第55頁/共92頁56修剪由 功能:可以使用所定義部件幾何體的最大邊界范圍的作為“修剪”邊界。 設置:選擇“無”不使用修剪。選擇“輪廓線”或“外部邊”,沿部件幾何體邊緣定位刀具,并將刀具向外偏置,偏置值為刀具的半徑,這些形狀將沿刀軸投影到各個切削層上,并且將在生成可加工區(qū)域的過程中用作修剪幾何體??臻g范圍第56頁/共92頁57小面積避讓 功能:小面積避讓選項確定將很小的封閉區(qū)域的處理方式。 設置:小封閉區(qū)域選擇“忽略”將不加工面積小于指定大小的切削區(qū)域;選擇“切削”則加工所有區(qū)域。圖6-42所示為小面積避讓使用的示例。 應用:在零件上有孔或者很小的凹槽,使用不具備端銑能力的刀具進行加工時,為避免刀具受擠,應用將“小封閉區(qū)域”選項設置為“忽略”。

空間范圍第57頁/共92頁58更多參數選項卡,包括安全設置、下限平面、邊界近似以及容錯加工和底切處理選項。更多第58頁/共92頁59更多參數選項卡,包括安全設置、下限平面、邊界近似以及容錯加工和底切處理選項。更多第59頁/共92頁60進刀選項用于定義刀具在切入零件時的距離和方向。進刀選項的含義使系統(tǒng)會自動地根據所指定的切削條件、零件的幾何體形狀和各種參數來確定刀具的進刀運動。進刀第60頁/共92頁611.封閉區(qū)域在封閉區(qū)域中,通常使用的進刀的類型有以下幾種,也可以設置為與“與開放區(qū)域”相同。(1)螺旋線選擇進刀類型為螺旋線時,需要設置螺旋直徑、斜角、高度等參數。進刀路線將以螺旋方式漸降。(2)沿形狀斜下刀其路徑沿著所生成的切削行進行傾斜下刀(3)插削選擇進刀類型為插削時,需要設置高度值,可以直接輸入距離或者使用刀具直徑的百分比。(4)無不設置進刀段,直接快速下刀到切削位置。(5)與開放區(qū)域相同處理封閉區(qū)域的方式與開放區(qū)域類似,且使用開放區(qū)域移動定義。進刀第61頁/共92頁622.開放區(qū)域 功能:設置開放區(qū)域的進刀方式。開放區(qū)域是指刀具可以凌空進入當前切削層的加工位置,也就是毛坯材料已被去除,在進刀過程中不會產生切削動作的區(qū)域。 設置:開放區(qū)域的進刀類型有多個選項。通常選擇線性或者圓弧,線性類型生成直線的進刀運動;圓弧類型生成圓弧的進刀運動。進刀第62頁/共92頁63退刀選項用于定義刀具在切出零件時的距離和方向。退刀選項可以設置與進刀選項相同,其實際是與開放區(qū)域的進刀類型及參數相同。也可以單獨設置,其設置方法與進刀選項相同退刀

第63頁/共92頁64開始/鉆點選項卡主要用于設置切削區(qū)域的起點以及預鉆點,可以通過指定點來限制切削的開始位置。開始/鉆點

第64頁/共92頁651.重疊距離 功能:在進刀位置,由于初始切削時的切削條件與正常切削時有所差別,在進刀位置,可能產生較大讓刀量,因而產生進刀痕,設置重疊距離將確保該處完全切削干凈,消除進刀痕跡。開始/鉆點

第65頁/共92頁66傳遞/快速指定如何從一個切削刀路移動到另一個切削刀路。通常情況下,刀具需要進行以下3個動作:(1)從其當前位置移動到指定的平面。(2)移動到指定平面內高于進刀運動起點的位置。(3)最后,刀具將從指定平面移動到進刀的起始處。傳遞/快速

第66頁/共92頁671.間隙 功能:間隙用于指定安全設置選項,在切削加工過程中將以該間隙作為安全距離進行退刀。 設置:安全設置選項包括4種方式。(1)使用繼承的以幾何體中設置的間隙選項為當前操作的間隙選項。(2)無不設置安全距離。(3)自動以安全距離避開加工件。安全距離是指當刀具轉移到新的切削位置或者當刀具進刀到規(guī)定的深度時,刀具離開工件表面的距離。(4)平面指定一個平面作為間隙。傳遞/快速

第67頁/共92頁682.區(qū)域之間 功能:區(qū)域之間控制清除不同切削區(qū)域之間障礙的退刀、傳遞和進刀方式。 設置:傳遞類型有5個選項:(1)安全設置退刀到安全設置選項指定的平面高度位置。(2)前一平面刀具將抬高到前一切削層上垂直距離高度。(3)直接不提刀,直接連接到下一切削起點。(4)最小安全值抬刀一個最小安全值,并保證在工件上有最小安全距離。(5)毛坯平面抬刀毛坯平面之上。傳遞/快速

第68頁/共92頁693.區(qū)域內 功能:區(qū)域內表示在同一切削區(qū)域范圍中刀具的傳遞方式。 設置:需要指定傳遞方式與傳遞類型,可以使用的傳遞類型與區(qū)域之間相同。傳遞方式則可以選擇:(1)進刀/退刀以設置的進刀方式與退刀方式來實現(xiàn)傳遞。(2)抬刀/插銑抬刀一個指定的高度再移動到下一行起始處插銑下刀進入切削。(3)無直接連接。 應用:區(qū)域之間是在同一區(qū)域內的傳遞方式,可以使用直接方式而不作抬刀。傳遞/快速

第69頁/共92頁704.初始的和最終的 功能:指定初始加工逼近所采用的快速方式與最終離開時的快速方式,通常都使用“間隙”以保證安全。傳遞/快速

第70頁/共92頁71進給和速度用于設置主軸轉速與進給,彈出進給對話框,可以展開進給率的“更多”選項顯示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進給設置進給和速度

第71頁/共92頁721.自動設置 功能:在自動設置中輸入表面速度與每齒進給,系統(tǒng)將自動計算得到主軸轉速與切削進給率。也可以直接輸入主軸速度,與切削進給率。n=Vc*1000/(π*Dia)進給值由所用的刀具和所切削的材料決定的,切削進給是與主軸轉速成正比的,通常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F=z*n*fz;使用從表格中重置方式可以參考刀具參數,直接計算主軸轉速及切削進給。進給和速度

第72頁/共92頁732.主軸轉速功能:指定主軸轉速,輸入數值的單位為轉/分。 設置:直接輸入主軸轉速。在更多選項卡中,可以選擇主軸的旋轉方向,有3個選項:分別是主軸正轉(CLW),主軸反轉(CCLW),主軸不旋轉(否)。除非絕對必要并有十分把握,否則主軸反轉或者主軸不旋轉是不應使用的。進給和速度

第73頁/共92頁743.進給率 功能:指定切削進給。切削進給是指機床工作臺在作插位即切削時的進給速度,在G代碼的NC文件中以F_來表示。 應用:進給速度直接關系到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一般來說,同一刀具在同樣轉速下,進給速度越高,所得到的加工表面質量會越差。實際加工時,進給跟機床,刀具系統(tǒng)及加工環(huán)境等有很大關系,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進給和速度

第74頁/共92頁754.更多進給選項 功能:NX提供了不同的刀具運動類型下設定不同進給的功能, 設置:展開“更多”選項可以設置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的進給率。在進給各選項的后面都有單位,可以設置為毫米/分鐘(mmpm)或者是毫米/轉(mmpr),也可以設置不輸出單位(否)。當使用英制單位時,進的單位為英寸/分(inpm)或英寸/轉(inpr)。可以通過對話框下部的設置切削單位和設置非切削單位來快速改變各選項的單位。進給和速度

第75頁/共92頁764.更多進給選項 功能:NX提供了不同的刀具運動類型下設定不同進給的功能, 設置:展開“更多”選項可以設置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的進給率。在進給各選項的后面都有單位,可以設置為毫米/分鐘(mmpm)或者是毫米/轉(mmpr),也可以設置不輸出單位(否)。當使用英制單位時,進的單位為英寸/分(inpm)或英寸/轉(inpr)。可以通過對話框下部的設置切削單位和設置非切削單位來快速改變各選項的單位。進給和速度

第76頁/共92頁77進給和速度

第77頁/共92頁78 等高輪廓銑(ZLEVEL_PROFILE)也稱為深度輪廓加工是一種特殊的型腔銑操作,只加工零件實體輪廓與表面輪廓,與型腔銑中指定為輪廓銑削方式加工有點類似。等高輪廓銑通常用于陡峭側壁的精加工。等高輪廓銑與型腔銑的差別在于:1.等高輪廓銑可以指定陡峭空間范圍,限定只加工陡峭區(qū)域。2.等高輪廓銑可以設置更加豐富的層間連接策略。3.等高輪廓銑不需要毛坯,可以直接針對部件幾何體生成刀軌。等高輪廓銑第78頁/共92頁79 等高輪廓銑的創(chuàng)建與型腔銑的創(chuàng)建步驟相同,在創(chuàng)建操作時選擇子類型為,創(chuàng)建等高輪廓銑(深度加工輪廓),設置操作對話框的相關參數,選擇幾何體,指定刀具,再進行刀軌設置,包括切削層與切削參數、非切削移動、進給和速度等選項設置,完成所有設置后生成操作。從操作對話框看,等高輪廓銑的大部分選項與型腔銑是相同的,在幾何體中,不需要選擇毛坯幾何體。而在刀軌設置中,不需選擇切削模式,增加了陡峭空間范圍、合并距離、最小切削深度等選項。另外在切削參數的選項中也有部分選項有所不同。等高輪廓銑第79頁/共92頁80 1.陡峭空間范圍 功能:等高輪廓銑與型腔銑中指定為輪廓銑削的最大差別在于等高輪廓銑可以區(qū)別陡峭程度,只加工陡峭的壁面。 設置:陡峭空間范圍可以選擇“無”或者“僅陡峭的”。陡峭空間范圍設置為“無”,整個零件輪廓將被加工,陡峭空間范圍設置“僅陡峭的”,需要指定角度。只有陡峭度大于指定陡峭“角度”的區(qū)域被加工,非陡峭區(qū)域就不加工。等高輪廓銑的刀軌設置第80頁/共92頁812.合并距離 功能:將小于指定距離的切削移動的結束點連接起來以消除不必要的刀具退刀。 應用:當部件表面陡峭度變化較多,在非常接近指定的陡峭角度時,陡峭度的微小變化引起退刀,另外在表面間存在小的間隙時,應用合并距離可以減少退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