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其他營養(yǎng)素_第1頁
運動與其他營養(yǎng)素_第2頁
運動與其他營養(yǎng)素_第3頁
運動與其他營養(yǎng)素_第4頁
運動與其他營養(yǎng)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運動與其他營養(yǎng)素第一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本章提要】本章重點介紹了膳食纖維、水、空氣和核酸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論述了膳食纖維、水、核酸的主要生理生化和營養(yǎng)功能,介紹了膳食纖維、水、核酸的主要來源與補充,一般人群和運動員對水在需要量及補充方式,缺水對人體健康和運動能力的影響。第二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第一節(jié)纖維素與運動第三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前言在60年代,膳食纖維是一種完全被忽視的食物成分,很多人認為是一種應該去掉的雜質。對一些富裕國家常見病的研究,使許多科學家開始對膳食纖維重視起來。在這些富裕國家的常見病是冠心病、大腸憩室癥、膽結石、痔瘡、腸癌、糖尿病和肥胖癥。在70年代科學家已發(fā)現(xiàn),不同的飲食習慣是發(fā)病的原因,而正是膳食纖維對人體這些疾病起了重要作用,從這時起,膳食纖維不再認為是廢物,而是一種有用的營養(yǎng)性食物成分。這類營養(yǎng)素過去人們常常把它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一種,但今天人們已開始把它單獨作為一種營養(yǎng)素來認識。

第四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食物纖維的概念和分類食物纖維是指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一些不能為人體消化酶所分解的物質,它們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但卻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這類物質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瓊脂等營養(yǎng)學上統(tǒng)稱之為“膳食纖維”

.根據(jù)食物纖維的水溶性,可將其分為非水溶性纖維及水溶性纖維兩類。第五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非水溶性膳食纖維

(在食物營養(yǎng)成份表中稱為粗纖維)包括:纖維素:由葡萄糖聚合而成,有吸水的能力,且不溶于水及一般溶劑。未加工的麩質、全麥面粉、豆類、根莖菜類、高麗菜、小黃瓜、青花菜、芽甘藍含量都很豐富。半纖維素:含多醣醛酸的復雜多醣類。海藻類、全谷類、麩質谷類及芥菜、芽甘藍等蔬菜中最多。木質素:木材、竹子、稻草、蔬菜較老的莖含量最多,不易下咽,一般已不稱為「膳食纖維」。第六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通常我們在各種全谷類食品及各式蔬菜中攝取的是「不溶性纖維」。這類纖維,一方面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縮短食物殘渣通過的時間;一方面則可以增加水分的吸收,使排泄物較為柔軟,易于排便。同時亦可以吸附人體代謝產(chǎn)生的毒素,減少有害物質的危害。目前就有許多研究指出,屬于不溶性纖維的食物,具有預防結腸癌、直腸癌,(Biomed

Environ

Sci;9(2-3):223-228,

9/9/96)以及治療便秘等功效;美國國家癌癥中心就曾具體地建議,攝取膳食纖維,即可減少癌癥的患病率。第七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包括:植物膠:植物膠是一種能溶于水形成膠狀有黏性的物質,如燕麥、大麥、干豆類、車前子、愛玉子等含植物膠豐富。果膠:果膠是膠狀的多醣類,保水性極強。含有果膠類的水果如:蘋果和柑橘類水果、柿子、梨、香蕉、草莓、蔬菜如馬鈴薯、干豆類、花椰菜、紅蘿卜、高麗菜、蕃薯。黏質:是一種存在海藻類和種子中,黏性及保水性都極強的多醣類,如海帶所含的海藻酸,遇水很容易形成膠,而能把種種物質包圍并排出體外,包括膽固醇、膽汁等,因之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功效。第八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一)防止便秘在膳食中補充麥麩的實驗表明,食物在大腸中存留的時間可以縮短,在膳食中增加水果和蔬菜也能達到此效果。糞便重量與膳食纖維的來源有關,如膳食中非淀粉多糖和抗性淀粉是增加糞便重量的主要成分,麥麩中的不可溶纖維使糞便重量增加最多,水果和蔬菜以及樹膠可使糞便量中度增加,而豆類和果膠只使糞便量有少量增加。膳食中纖維對糞便重量和通過大腸時間長短的影響已被公認是對大腸功能的重要作用。將膳食纖維按酵解的難易而分為三大類,即易于酵解的成分如低聚糖,酵解較慢的如樹膠,以及難與酵解的如麥麩。最不易酵解的纖維能顯著增加糞便的重量,而最易酵解的膳食纖維使糞便重量增加的最少,但卻能影響大腸中細菌的發(fā)酵產(chǎn)物和腸腔內的物理性質。

第九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防治糖尿病水溶性纖維在胃腸中能形成一種黏膜,使食物營養(yǎng)素的消化吸收過程減慢,而在整個消化道中進行消化吸收,從而降低血糖水平。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越高,血糖指數(shù)就越低,即不易引起血糖升高;膳食纖維含量越低,血糖指數(shù)就越高,即容易引起血糖升高。膳食纖維對防治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也有一定作用。

二、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第十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肝臟中的膽固醇會轉變成膽酸,到達小腸能幫助乳化脂肪,然后膽酸會回到肝臟再轉變成膽固醇。由于水溶性纖維在小腸中能形成膠狀物質將膽酸包圍,膽酸便不能通過小腸腸壁被吸收再回到肝臟,而是通過消化道被排出體外。于是,當腸內食物再進行消化需要膽酸時,肝臟只能靠吸收血中的膽固醇來補充消耗的膽酸,從而降低了血中的膽固醇,使冠心病和中風的發(fā)病率也隨之降低。美國醫(yī)學界曾對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進行歷時30多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它能降低血膽固醇,從而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發(fā)病率。

二、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第十一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四)防治癌癥膳食纖維對防治癌癥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非水溶性纖維吸水后稀釋了大腸中致癌物質,并使腸道中的食物膨脹變軟,促進腸道蠕動和加速排便,因而減少了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有效預防大腸癌。腸中的膽酸可能致癌,但水溶性纖維可以使膽酸不被小腸腸壁吸收而通過消化道被排出體外,因此膳食纖維可預防大腸癌的發(fā)病率。

二、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第十二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五)減肥作用膳食纖維進入消化道內,在胃中吸水膨脹使人體產(chǎn)生飽腹感,增加腸的蠕動,延緩胃中食品進入小腸的速度,從胃進入小腸的膳食纖維,幾乎不能被消化酶分解。由于它對腸道內容物的水和作用,對乳質的乳化作用,對消化酶的抗消化作用,使得食物塊的消化和營養(yǎng)素的吸收受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從而防止營養(yǎng)素的過分吸收。二、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第十三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西方發(fā)達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著手對膳食纖維的研究與開發(fā)。美國成立了膳食纖維協(xié)會(USDA)。在年銷售60億美元方便谷物食品中,約20%是富含膳食纖維功能食品。歐美及日本盛行強化膳食纖維功能食品。日本20世紀80年代后期利用可溶性膳食纖維制成的飲料包括碳酸飲料、乳酸飲料及果汁等。據(jù)日本34個生產(chǎn)膳食纖維廠家統(tǒng)計,膳食纖維開發(fā)利用的資源有米糠、麥麩、甜菜渣、玉米、大豆、麻、果皮、種子多糖、魔芋、甲殼素等10余種。膳食纖維食療治病的方法也在一些國家應運而生。國外已研究的膳食纖維主要有六大類:谷物、豆類、果蔬、微生物多糖及其他天然纖維和合成、半合成纖維,計30多個品種,其中實際應用于生產(chǎn)已有10余種。三、膳食纖維的研究和開發(fā)第十四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我國對膳食纖維的制取技術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chǎn)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的內容大體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膳食纖維對人體生理效應的研究。如防治冠心病,治療肥胖癥,預防高血壓,治療糖尿病和抗胃腸癌癥,清除外源有害物質,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等。二是關于膳食纖維源分布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綜合利用研究。三是完善和提高膳食纖維工業(yè)制取方法研究,也包括膳食纖維改性研究。四是膳食纖維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研究。

三、膳食纖維的研究和開發(fā)第十五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四、膳食纖維的供給量及來源膳食纖維攝入量過多會影響某些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利用,使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遭受損失。例如降低鋅、鐵在體內的利用率,引起脹氣和大便次數(shù)增多等腹部不適等。西方膳食中食物纖維每天供給量約為20~35克,我國國家營養(yǎng)學會2000年提出,成年人膳食纖維適宜攝入量約為30克/天。每日膳食不宜過分精細,主食要粗細搭配,副食要有葷有素。食物纖維廣泛存在于谷類、豆類、蔬菜、果皮等食物中(見表5-1),主要食物有:第十六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五谷類:稻米、大麥、玉米、燕麥、小麥、蕎麥等;豆類: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及其制品;根莖類:番薯、馬鈴薯、芋頭;蔬菜類:芹菜、南瓜、酸菜、萵苣、花椰菜、豆苗、洋山芋及莢豆類;水果類:橘子、葡萄、李子、葡萄干、無花果、櫻桃、柿子、蘋果、草莓;其他:洋菜、果凍、面包。四、膳食纖維的供給量及來源第十七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第七節(jié)水和空氣“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搖籃”第十八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60%-70%,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化學物質,人對水的需要僅次于氧氣,小孩體內水較多,成人體內水較少,瘦子體內水較多,胖子體內水較少。人們對水在人體中的作用,往往以為是止渴而己,其實水還有更大更重要的用處!

第十九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水的生物學功能

水是生命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同時它本身也參與反應。水的溶解性強,流動性強,有利于物質的運輸。從物質的消化、吸收、生物氧化以至排泄都需要水參與,否則代謝就不能正常進行。

(一)生命的介質第二十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水對調節(jié)體溫有重要作用,這是由水的三個方面特性決定的,水的比熱高:即使1克水升高1℃需要1卡能量,水的這些特性使水能吸收運動代謝釋放的大量熱而又不使其本身溫度發(fā)生明顯的波動。汽化熱高:在37℃時,每毫升水的汽化熱為579.5千卡,只須蒸發(fā)少量的水即可散發(fā)大量的熱,人體正是靠這種機制來穩(wěn)定其體溫。導熱性強:人體內各組織的代謝強度不一樣,產(chǎn)能量不等,但可通過水的良好導熱作用,而保持體內各組織,各器官的溫度基本一致,水的這種性質有利于維持正常的體溫。(二)調節(jié)體溫一、水的生物學功能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維持腺體正常分泌各種腺體均可分泌液體,沒有水,其分泌受到影響。(四)維持血容量血液含水量平均為80%,劇烈長時間運動大量失水可使血容量減少,引起低血壓,從而影響各器官組織機能的活動。(五)水是潤滑劑水是關節(jié)、肌肉和體腔的潤滑劑,對人體組織和器官起到一定的緩沖保護作用。體內結合水與蛋白質、黏多糖和磷脂等相結合而形成膠體,使臟器維持一定的形態(tài)和堅實性。例如,心臟含水79%,主要含結合水,故它的形態(tài)堅實而成固體,而血液含水83%,主要含游離水,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流動。(六)維持臟器的形態(tài)和機能一、水的生物學功能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

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日有2.0~2.5L水進入和離開身體。人體每日攝入和排出水的量應該相等,保持著水平衡,因此人們每天必須補充相對數(shù)量的水份,要克服不渴就不喝水的不良習摜。1.水攝入人體的途徑:

(1)食物中的水

我們每日通過食物攝取的水約為1000ml。

(2)飲料水和其它的飲料是攝入體內水的主要來源,每日約為1200ml.

(3)有機物在體內氧化產(chǎn)生的水

三大營養(yǎng)物質在體內氧化釋放能量的同時,還會生成水,這部分水稱為代謝水(又稱氧化水)。正常人體內每日氧化有機物所產(chǎn)生的水約為300ml。

這樣,成人每天排出的水份,平均為2500毫升。二、人體內水的總平衡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1)腎臟體內的水主要以尿的形式被排出體外,正常成人每日排尿量約為1400ml。

(2)皮膚蒸發(fā)的水成人經(jīng)皮膚蒸發(fā)的水每日約為500-700ml

(3)呼吸道經(jīng)呼吸道排出的水約為300ml。

(4)胃腸道在正常情況下經(jīng)腸道隨糞便排出的水不多,約為100ml。但在腹瀉、嘔吐時經(jīng)腸道會丟失大量的水。這樣每日排出水的總量約為2500ml,與水的攝入總量相同。但是,在劇烈運動或處于熱環(huán)境中,人體內水分的丟失將會明顯增多。運動前沒有充分地飲水,運動中又不注意補水,就會造成脫水,脫水的程度也會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而加重。2.水排出人體的途徑二、人體內水的總平衡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人不攝入食物只喝水還可生存數(shù)十天,如果無水則只能活四天。一般人的失水量達到體重的2%時,工作能力會下降10%~15%。失水量為體重的5%時,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可下降10%~30%。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發(fā)生肌肉抽搐與嚴重的脫水可能有關,即使是老練的運動員不重視飲水問題也難以出好成績,相反會陷入困難狀態(tài)。

四、水與運動的關系(一)失水影響運動能力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脫水0.5公斤(即失水超過體重的1%):

會出現(xiàn)口渴;脫水1公斤(即失水超過體重的2%):

嚴重口渴、不舒服、壓抑和沒有食欲;脫水3公斤(即失水超過體重的6%時):

身體會出現(xiàn)明顯異常如會出現(xiàn)血液濃縮、少尿、口干、體能下降、皮膚發(fā)紅、急躁、欲睡、冷漠、惡心和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能集中、調節(jié)體溫的能力下降、心跳和呼吸加快;脫水6-7.5公斤(即失水超過體重12一15%):

會出現(xiàn)頭暈、青紫、語言不清、無力和精神紊亂、肌肉痙攣、閉眼后無法平衡、全身能力下降、精神錯亂、失語和舌腫脹、甚至可引起昏迷,死亡。

對于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來說,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運動員在熱環(huán)境下運動時,為了防止機體過熱,借大量排汗散熱來維持體溫的平衡。運動中的排汗率和排汗量與運動強度、密度和持續(xù)時間等因素有關。如在氣溫27~30℃條件下,4小時長跑訓練的出汗量可達到5.4升;在氣溫37.7℃,70分鐘的足球運動,出汗量可達到6.4升,汗丟失量可達到體重的6%~10%,排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分。這些水主要來自血漿、細胞間液和細胞內液體。(二)排汗率與排汗量四、水與運動的關系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運動員的水分攝取量以滿足失水量及保持水分平衡為原則,觀察水分丟失量和恢復情況最簡便的方法,可觀察出汗前后的體重差及體重的恢復情況。人在感覺口渴時,往往已失去相當1%體重的水分運動員為了預防失水,要采取少量多次補充的飲水方法。運動前一次大量飲水會增加胃、心臟、腎臟負擔,增加排尿和出汗量。運動中大量飲水,水在胃中貯留會感到不適,影響膈肌運動和呼吸,反而影響運動能力。運動后一次大量喝水,造成胃液稀釋,心血管負擔加重,影響食欲和消化,延長恢復時間,久之可造成胃病。(三)保持水平衡四、水與運動的關系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般人每天需水量約2000~2500ml,運動員飲水量要根據(jù)年齡、氣候和運動強度等來定;運動前飲水300~500ml,保證運動員體內有充足的水分貯備;運動中每15min左右補水200~300ml;運動后少量多次為原則,1小時不宜超過800ml;水溫以8~12℃為宜,較涼的水補充溶液易被胃吸收入血。五、飲水量與飲水方式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健身運動中的水分補充進行重量訓練及健身時,身體水分、鹽分代謝旺盛,喪失的水分很多。在運動前要合理的補充水分,但不能過多,過多會使得胃部的不適、影響食欲及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時影響了心臟、腎臟、排泄器官的負擔,也使得血液被稀釋。運動進行中及訓練后也不宜大量喝水。在運動中及運動后必須以少量多次的方式來補充水分,使得身體逐漸得到水分的補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以每15分鐘補充一次,每次250毫升左右,每小時不超過1000毫升為宜,水溫在8~12℃之間最佳,對于降低運動時體溫及預防過熱較有幫助,水分的補充可以運動飲料代替,以及時補充體內丟失較多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第三十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節(jié)空氣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空氣與能量代謝空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對人體營養(yǎng)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人數(shù)十日不吃食物尚能生存,若一旦缺空氣則在很短時間內即會死亡??諝獬錆M空間,不是由一種氣體所組成,但其中只有氧氣才是人體所需要和能利用的。氧氣從肺部進入體內,由紅細胞攜帶,經(jīng)血液流動輸送到全身各個細胞,供氧化供能。在氧化磷酸化過程中,氧氣可以被激活形成氧負離子,與氫離子結合形成水。而氧化磷酸化途徑是人體內形成ATP的主要途徑,據(jù)分析,人體內90%以上的ATP是通過該途徑形成的。如果空氣稀少,氧氣供應不足,體內ATP產(chǎn)生量將會降低,這對于人體的正?;顒雍腕w育運動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氧與運動能力人體要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氧氣,有兩點應該引起注意。一是要有好的空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新鮮空氣?;疽笫强諝庵醒鯌?0.85%,不含或少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二是要高效率的吸收、運輸和利用氧氣,必須加強身體鍛煉,擴大肺活量,增強心臟功能,注意血液營養(yǎng),防止缺鐵性貧血和運動性貧血。對于許多運動員來說,如何最大限度攝入和利用氧氣,更是提高耐力水平關鍵之一。最近幾年來,科學家采用純氧加壓法制備“富氧水”,給運動員服用,成為一些運動員的秘密武器。這種富氧水雖然味道和普通水完全相同,但是其中溶解的氧氣比平常的水多7倍左右。運動員喝了這種水后,其中的部分氧氣最終被人體吸收利用。對比試驗測試了25位馬拉松運動員,結果發(fā)現(xiàn)83%的運動員在喝了富氧水之后,運動成績有所提高,其中14人將成績縮短了30秒之多。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第四節(jié)核酸營養(yǎng)與健康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核酸的基本概念核酸分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兩大類,與蛋白質等一樣是構成人體細胞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具有編碼遺傳命令的功能,攜帶基因食物中的核酸被腸道中存在的核酸酶降解,生成沒有遺傳功能的堿基、核苷、核苷酸,食物中核酸真正被吸收的是這三種物質,而不是具有遺傳功能的核酸。因此核酸能被消化、吸收、轉化成生理物質和營養(yǎng)物質,核酸食品不是基因食品。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核酸營養(yǎng)的生物學功能核酸營養(yǎng)是維持正常免疫的必需營養(yǎng)物質,可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和免疫調節(jié)能力。免疫監(jiān)視功能低下是腫瘤發(fā)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核酸營養(yǎng)不僅對免疫功能的最初形成是必需的,而且在維護老年免疫功能正常時的需求量比年輕時還要大。營養(yǎng)不良和饑餓造成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可通過補充核酸營養(yǎng)恢復正常,但補充蛋白質就起不到這種作用。(一)提高免疫力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補充食物核酸有很強的抗生物氧化作用。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脂質過氧化程度高度相關,如血管壁過氧化脂質含量越高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就越高、血清過氧化脂質含量越高患高血壓、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脂血癥和肝損害等等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脂質過氧化同時可造成DNA的損傷,而DNA損傷可進而引起基因及其遺傳功能的異常。(二)抗氧化作用二、核酸營養(yǎng)的生物學功能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補充核酸營養(yǎng)可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膽固醇含量。(三)影響脂肪代謝對術后傷口癒合、受損腸黏膜康復、肝細胞再生等都有良好的作用。對肝臟的研究表明食物核酸是維持肝臟處于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必需營養(yǎng)物質,對皮膚、毛發(fā)狀況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蛋白等也都是代謝較快的人體組成成分,加之它們幾乎沒有從頭合成核酸的能力,因此它們的代謝和功能也都依賴于食物核酸。(四)促進細胞再生與修復二、核酸營養(yǎng)的生物學功能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有研究證明應用cAMP(核苷酸的一種)時,放療對癌細胞的殺傷效果毫無下降,但卻保護了毛發(fā)和小腸黏膜等容易同時被損傷的正常組織細胞,這是由于惡性腫瘤細胞株的核酸代謝及細胞增殖,與正常細胞的核酸代謝及增殖不同所致。(五)抗放射線和化療損傷二、核酸營養(yǎng)的生物學功能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食物核酸提取物對癡呆癥狀的改善非常令人鼓舞。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老年癡呆患者腦內神經(jīng)細胞病變多的部位,RNA合成就顯著減少,因此發(fā)生記憶障礙;內源性核苷、核苷酸的不足可能與衰老性或遺傳性記憶缺陷有關,因這些缺陷可被飲食中添加核苷和核苷酸所改善;體外添加核苷酸培養(yǎng)神經(jīng)細胞能促進神經(jīng)細胞的生長;另外,美國修斯頓的得克薩斯大學衛(wèi)生科學中心研究證明,核酸營養(yǎng)可修復小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飲用核酸可使嗎啡戒斷癥狀減輕。這些研究結果都與腦細胞不能從頭合成核酸有關。(六)改善癡呆等神經(jīng)障礙二、核酸營養(yǎng)的生物學功能第四十頁,共四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飲食核酸除可調節(jié)脂肪的代謝外,對三大營養(yǎng)要素的吸收和利用也起著調節(jié)作用。如果蛋白質攝取不夠,補充食物核酸能促進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并消除低蛋白飲食造成的各種不良影響。次黃嘌呤還能促進腸道內鐵的吸收和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