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拔罐的誤區(qū)說拔罐課件_第1頁
從拔罐的誤區(qū)說拔罐課件_第2頁
從拔罐的誤區(qū)說拔罐課件_第3頁
從拔罐的誤區(qū)說拔罐課件_第4頁
從拔罐的誤區(qū)說拔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拔罐的誤區(qū)說拔罐誤區(qū)“拔罐會傷陽氣”,“拔罐不能經常拔,拔多了會傷人,致氣虛”,“拔罐只祛濕”------更正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這一誤區(qū)或錯誤觀點很普遍。是因了解或知道拔罐真知和本原的太少,有必要轉變。養(yǎng)生保健重要性決定了拔罐使用的普遍性。需要普及。醫(yī)務工作者都須明了拔罐的實質,不能陷入這種誤區(qū),不能信口開河、斷章取義誤導患者。有責任和義務把科學知識傳播給患者?,F代醫(yī)學認識現代醫(yī)學認為,1.拔罐時在罐內形成負壓,作用于皮膚,皮膚產生分壓差,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紅細胞破裂,表皮瘀血,出現自體溶血現象,隨后產生類組織胺類等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或組織,使血管擴張、白細胞滲出,T、B淋巴細胞活化,多種抗體和淋巴因子釋放,增強其功能活動,提高機體免疫力;2.同時,產生的機械刺激,通過皮膚、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徑傳導至中樞神經系統(tǒng),平衡調節(jié)興奮與抑制過程,加強對各部分的調節(jié)和管理控制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改善局部組織營養(yǎng),使細胞吞噬功能增強,調節(jié)內臟功能,恢復身體正常機能,達到康復痊愈之目的。3.特別是拔出大水泡后,研究者已證實在滲液的再吸收過程中,可明顯地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十二經脈與十二皮部的關系1.在二千多年前,《素問·皮部論》:“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十二皮部的劃分以十二經脈循行分布為依據,即十二經脈都各有分支別絡,這些絡脈浮行于體表皮膚部位,各有一定的分布區(qū)域,即為十二經皮部。2.“皮者脈之部也,邪客于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于絡脈,絡脈滿則注于經脈,經脈滿則入舍于府藏也”。指出外邪經皮--絡—經—腑—臟,是疾病傳變的次序。3.十二皮部依賴十二經脈及其絡脈運行的氣血所濡養(yǎng);十二皮部保護著十二經脈及其絡脈,保護著整個軀體深部各種器官和臟腑,并隨時把來自體外環(huán)境的各種信息傳遞給體內,針對外界變化實行自身調節(jié)和適應功能,起著衛(wèi)外護內的作用。十二經脈與十二皮部的關系4.十二經脈之氣行于皮部,十二皮部構成十二經脈的反應區(qū),臟腑經氣的病變可在其相應的皮部反映出來,因此可以通過觀察在體表皮部表現的病理變化,查知疾病所在部位和性質,對臟腑的狀況有著重要的診斷意義。5.再則,十二皮部在診斷和治療上,上下同法,手足相通,即手足皆有同名之陰陽經脈互相聯絡、互通信息,合為六經皮部,各有專名。正如楊上善所說:“陽明三脈有手有足,手則為上,足則為下。又手陽明在手為下,在頭為上;足陽明在頭為上,在足為下,診色、行針皆同法也”。6.六經皮部理論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包括針灸、拔罐在內的各種外治法都離不開皮部理論的指導。所以,拔罐法具有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拔罐治療作用1.拔罐法可吸出位于體表的風、寒、濕、熱、毒、瘀等有害物質,又可通過皮部作用于體內,具有調臟腑、和營衛(wèi)、行氣血、通經絡等功能。2.不同罐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不同的經絡穴位選擇、罐法或是不同的配伍方法,又分別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舒筋通絡、溫陽固氣、祛風除濕、清熱瀉火等不同功效。3.在臨床中應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選擇合適的罐具、罐法、經穴、經穴配伍等治療方法。如風邪為主的疾患,多選用閃罐法;寒邪為主的疾患,多選用留罐法;氣血瘀滯、臟腑病證者,多用循經走罐法,尤其是在背腰部、腹部及四肢肌肉豐厚處,適用于俞穴、募穴及四肢肌肉豐厚處的穴位。走罐走罐操作大致有三:1。輕吸快推,適用于外感、皮痹等證,外感可每三小時一次,末梢神經炎可每日施術一至二次;2。重吸快推,適用于某些經脈、臟腑功能失調的疾患,如高血壓、心悸、胃腸功能紊亂等,一般每日施術一次,一療程7~10次;3。重吸緩推,適用于沉寒痼冷、積聚、經脈氣血阻滯、筋脈失于榮養(yǎng)等疾患,如寒濕久痢、坐骨神經痛、痛風、肌肉萎縮等證,一般每日施術一次,一療程7~10次;走罐法操作的關鍵在于當罐具吸拔住之后立即進行推拉或旋轉移動,不能先試探是否拔住。拔罐補瀉原則實證多選瀉法(密排法、吸拔力大、吸氣拔罐呼氣取罐、逆經走罐等為瀉法)。虛證多選補法(疏排法、吸拔力小、呼氣拔罐吸氣取罐、順經走罐等為補法),病變范圍較小或壓痛為一點時可用單罐法,病變范圍廣泛、病情復雜用多罐法。拔罐時的注意事項及禁忌證:一般注意事項,如在室內須保持溫暖,避開風口,防止受涼等。拔罐以肌肉豐滿、皮下組織豐富及毛發(fā)較少的部位為宜。血管淺顯處、心搏處、皮膚細嫩處、疤痕處、耳、鼻、眼、乳頭、口唇、前后陰、骨突處、皮膚松弛有較大皺紋處一般不宜拔罐。前一次拔罐部位罐斑未消退,不宜再在原處拔罐。初次治療、皮膚薄嫩或體弱、年老、易緊張者,采取臥位,拔罐不宜過多或過緊,或用小罐,或用疏排法。拔罐時,要求患者不能隨便移動體位,以免罐具脫落;多罐時不能太密集,以免皮膚牽扯過緊而產生疼痛或互擠脫落。留罐時注意事項隨時注意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反應與感受,注意罐口局部或全身反應情況?;颊吒杏X拔罐部位發(fā)熱、發(fā)緊、發(fā)酸、涼氣外出、溫暖舒適、思眠入睡為正常得氣現象。若感覺太緊、太痛可予減壓自覺能承受為基準,仍未減輕或有灼熱感,應及時取下重拔;拔后無感覺為吸拔力不夠,應重拔;拔時出現頭暈、氣緊、惡心、面色蒼白、虛汗、四肢發(fā)冷、脈細數等為暈罐,及時取罐平臥休息,一般很快恢復,如還未緩解,應予以點按或針刺人中、合谷、中沖、百會、內關、涌泉等方法急救。七總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暈厥針人中,疼痛取阿是,心胸內關謀。拔罐的基本要求拔罐的基本原則即中醫(yī)基本治則:審癥求因,辯證施治?;疽笫欠€(wěn)、準、快,吸拔力的大小與扣罐的時機和速度、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內的溫度等有關。在火力或水煮、水蒸氣排氣法拔罐時,罐內溫度高時扣罐、扣罐速度快、罐具深而大,則吸拔力大;反之則小。具體應根據需要而定,須靈活掌握?;疽蟛∏橹?、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時間相對較長;病情輕、病灶淺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時間宜短。拔罐部位肌肉豐厚,時間可稍長;拔罐部位薄,時間宜短。氣候寒冷,時間酌情延長;天氣熱時拔罐宜短。血管淺顯處拔罐宜短。(留罐時間)拔罐后注意事項注意:若罐口處出現燙傷、烙傷為事故。但是對于拔罐所產生的水泡或血泡應具體分析,非治療需要時吸拔過久為事故,而治療需要時拔出水泡或血泡為發(fā)泡法時則不屬于事故,皮膚過敏或水腫患者易出現水泡應事先交代清楚。小水泡一般不作處理,任其自然吸收,只僅防止擦破;治療需要的水泡應注意保護,由其自然吸收,在自然吸收過程中對增強免疫功能有很大臨床意義;非治療需要的水泡可消毒后刺穿放出水液,無菌敷料敷蓋。治療間隔時間治療的間隔時間:主要根據病情決定。慢性病或病情緩和者,一般隔日一次,或隔二日或三至五日一次。病情急者,一般每日一次,如急性胃腸炎、感冒等病,也可1日2~3次。一般一療程為12次,若不愈,休息5~7日再繼續(xù)治療。若拔罐后患者感覺疲勞,應休息幾日后再拔。拔罐法的取穴原則:根據中醫(yī)理論、針灸療法原則擇穴:根據常用配穴法取穴。局部取穴,循經取穴,左右取穴,上下取穴,交叉取穴,對癥取穴等。十四經腧穴的分部規(guī)律:頭面部頸項部的腧穴,除個別能治全身性疾病或四肢疾患外,絕大多數均治局部病證;胸腹部腧穴,大多可治臟腑及急性疾患;背腰部腧穴,除少數能治下肢病外,大多可治局部病證、臟腑和慢性疾病;四肢部肘膝以上的腧穴,以治局部病證為主;肘膝以下至腕踝部的腧穴,除治局部病證外,還可治臟腑疾?。煌篚滓韵碌碾蜓?,除治局部病證以外,還能治頭面、五官病證,及發(fā)熱、神志病等全身性疾患。四肢部腧穴分經主治表本經主治特點二經相同主治三經相同主治手太陰肺經肺/喉病胸部病手厥陰心包經心/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少陰心經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陽明大腸經前頭/鼻/口/齒病眼病/咽喉病/熱病手少陽三焦經側頭/脅肋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熱病手太陽小腸經后頭/肩胛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熱病足太陰脾經脾胃病前陰病/婦科病足厥陰肝經肝病前陰病/婦科病足少陰腎經腎病/肺病/咽喉病前陰病/婦科病足陽明胃經前頭/口/齒/咽喉/胃腸病神志病/熱病足少陽膽經側頭/耳病/脅肋病眼病神志病/熱病足太陽膀胱經后頭/背腰病/臟腑病眼病神志病/熱病任督二脈腧穴主治表經名本經主治特點二經相同主治任脈回陽/固脫,有強壯作用神志病/臟腑病/婦科病督脈主治中風/昏迷/熱病/頭面病神志病/臟腑病/婦科病拔罐法的取穴原則:根據特定穴的作用取穴。有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特定穴等之分。特定穴有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八脈交會穴、下合穴、募穴、俞穴、交會穴、八會穴等。(1)五輸穴:十二經在肘膝以下各有五個重要經穴,分別名為井、滎、輸(俞)、經、合,統(tǒng)稱為。上井穴用于治療神志昏迷;滎穴用于熱??;輸穴用于關節(jié)痛;經穴用于治療喘咳;合穴用于治療六腑病證。據五輸穴的五行屬性,按子午流注規(guī)律取穴可提高療效。經脈

原穴

絡穴

經脈

原穴

絡穴

手太陰肺經太淵列缺手陽明大腸經合谷偏歷手厥陰心包經大陵內關手少陽三焦經陽池外關手少陰心經神門通里手太陽小腸經腕骨支正足太陰脾經太白公孫足陽明胃經沖陽豐隆足厥陰肝經太沖蠡溝足少陽膽經丘墟光明足少陰腎經太溪大鐘足太陽膀胱經京骨飛揚任脈鳩尾督脈長強脾之大絡大包十二原/十五絡穴表拔罐法的取穴原則:(4)郄穴:是各經經氣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經脈各有一郄穴,奇經八脈中陰陽蹺脈及陰陽維脈各有一郄穴,合稱為十六郄穴。臨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陽經多治急性疼痛,如頸項痛取外丘,胃脘痛取梁丘等。當某臟腑有病時,通過按壓郄穴檢查以協(xié)助確診。如表2:表2:十六郄穴表:經脈穴名經脈穴名手太陰肺經孔最手陽明大腸經溫溜手厥陰心包經郄門手少陽三焦經會宗手少陰心經陰郄手太陽小腸經養(yǎng)老足太陰脾經地機足陽明胃經梁丘足厥陰肝經中都足少陽膽經外丘足少陰腎經水泉足太陽膀胱經金門陰維脈筑賓陽維脈陽交陰蹺脈交信陽蹺脈跗陽拔罐法的取穴原則:(5)八脈交會穴: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八個腧穴,稱為八脈交會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八脈交會穴既能治奇經病,也能治正經病,如公孫通沖脈,故公孫既治脾經病,也治沖脈??;內關通陰維脈,故內關既治心包經病,也治陰維脈病。臨床上常采用上下相應的配穴法治病,如公孫配內關治療胃心胸部病癥和瘧疾;后溪配申脈治內眼角、耳、項、肩胛部位及發(fā)熱惡寒等表證;外關配足臨泣治療外眼角、耳、頰、頸、肩部病及寒熱往來證;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隔、肺病和陰虛內熱等等。如表3:表3:八脈交會穴表經脈穴名會合經主治范圍備注足太陰公孫沖脈胃、心、胸手厥陰內關陰維手少陽外關陽維目外眥、頰、頸、耳、肩胛足少陽足臨泣帶脈目外眥、頰、頸、耳、肩胛手太陽后溪督脈目內眥、項、耳、肩胛足太陽申脈陽蹺目內眥、項、耳、肩胛手太陰列缺任脈胸、肺、膈、喉嚨足少陰照海陰蹺胸、肺、膈、喉嚨拔罐法的取穴原則:(6)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因大腸、小腸、三焦三經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下六穴都在下肢,為了區(qū)別,故以下合穴命名。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證的主要穴位。表4:表4:下合穴經脈相應六腑穴名備注手太陽小腸下巨虛手陽明大腸上巨虛手少陽三焦委陽足太陽膀胱委中足陽明胃足三里足少陽膽陽陵泉拔罐法的取穴原則:(7)俞穴:臟腑經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稱為俞穴,五臟病證多取俞穴治療,陰經俞原同穴,陽經分穴。既可治與其相應的臟腑病證,也可治與臟腑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病證。如肝俞除治肝病外也治與肝有關的目疾、筋脈攣急等??;腎俞除治腎病外,也可治與腎有關的耳鳴、耳聾、陽痿、骨病等。(8)募穴:臟腑經氣結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六腑病證多取募穴治療。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腸病多取天樞,膀胱病多取中極等。募穴主治性能與俞穴有共同之處,可單用也可合用,合用即為“俞募配穴”,可協(xié)助診斷互查病證。即所謂“審募而察俞,察俞而診募”。見下表5:十二臟腑俞、募配穴表表5:十二臟腑俞、募配穴表俞穴臟腑募穴俞穴臟腑募穴肺俞肺中府胃俞胃中脘厥陰俞心包膻中膽俞膽日月心俞心巨闕膀胱俞膀胱中極肝俞肝期門大腸俞大腸天樞脾俞脾章門三焦俞三焦石門腎俞腎京門小腸俞小腸關元拔罐法的取穴原則:(9)八會穴:是指人體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聚會之處的八個腧穴。《難經。四十五難》說:“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在臨床中很需要的是每穴都能治有關的組織、臟腑的病證。如筋病取筋之會穴陽陵泉;脈病取脈之會穴太淵;腑病取腑之會穴中脘等。其對應關系如下: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