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免疫器官與組織_第1頁
第三章免疫器官與組織_第2頁
第三章免疫器官與組織_第3頁
第三章免疫器官與組織_第4頁
第三章免疫器官與組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組成及其功能。2.熟悉:T細胞在胸腺內發(fā)育過程,B細胞在骨髓內的發(fā)育過程;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陰性選擇和陽性選擇的概念和意義。3.了解:粘膜相關淋巴組織的組成、分布、功能,了解淋巴細胞再循環(huán)。

本章教學大綱當前1頁,總共34頁。免疫細胞發(fā)生、分化和成熟的場所。T、B細胞定居的場所;免疫應答的發(fā)生部位。當前2頁,總共34頁。當前3頁,總共34頁。

法氏囊(BursaofFabricius)BruceGlickandCharlieChang當前4頁,總共34頁。第一節(jié)中樞免疫器官一、骨髓

骨髓(bonemarrow)在出生前后,主要承擔造血功能,是各類免疫細胞以及T細胞的前體細胞的發(fā)生場所。1.骨髓組成和造血干細胞的分化(1)骨髓組成:主要為骨髓基質細胞(stromalcell)。骨髓基質細胞的作用:①粘附性接觸,如VLA-4和VCAM-1之間的結合;②提供生長因子,如SCF和IL-7。

當前5頁,總共34頁。

(2)造血干細胞的分化:造血干細胞(hematopieticstemcells)可分化為各種免疫細胞(不包括成熟T細胞)。當前6頁,總共34頁。

eryplmyeneumφlymnkthyCD8+CD4+CTLTH2TH1DevelopmentoftheImmunocyteinbonemarrow當前7頁,總共34頁。

2.B細胞在骨髓內的發(fā)育(1)發(fā)育過程:淋巴樣前體細胞從鄰近骨內表面的骨髓膜下區(qū)向骨髓腔中心移行,并在移行中逐漸發(fā)育成熟。

淋巴樣前體細胞

祖B細胞(pro-B)

前B細胞(pre-B)

未成熟B細胞成熟B細胞(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輕鏈重排重鏈重排B細胞發(fā)育流程圖當前8頁,總共34頁。當前9頁,總共34頁。(2)骨髓基質細胞在B細胞發(fā)育中的作用①粘附性接觸②提供生長因子SecretedFactors-CYTOKINES2.SecretionofcytokinesbystromalcellsB1.Specificcell-cellcontactsbetweenstromalcellsanddevelopingBcellsCell-cellcontactStromalcellBonemarrowstromalcellsnurturedevelopingBcells當前10頁,總共34頁。

(3)B細胞受體(BCR)的表達:編碼免疫球蛋白的輕、重鏈基因重排及表達可對B細胞的各發(fā)育階段加以區(qū)別。(4)B細胞免疫球蛋白以外其它膜分子的表達:CD45R、CD19、CD43、c-kit、IL-7受體、CD25等。

當前11頁,總共34頁。特征干細胞早祖B晚組B大前B小前B未成熟B成熟B基因重排H鏈胚系D-JV-DJVDJVDJVDJVDJL鏈胚系胚系胚系胚系V-JVJVJ表面分子Ig---pre-B受體胞內μ鏈IgMIgD和IgMCD19-++++++CD45R-++++++Igα-++++++Igβ-++++++CD43-+++---CD25--+++--c-Kit-++----IL-7R-+++---BP-1---++--胞內蛋白RAG-1-++-+++RAG-2-++-+++TdT-++++--λ5-+++---VpreB-+++---不同發(fā)育階段B細胞的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及各種特征性分子的表達

當前12頁,總共34頁。(5)未成熟B細胞自身耐受性的四種命運選擇:①通過受體編輯(receptor-editing)產生新受體;②導致B細胞克隆程序死亡,即克隆消除(clonaldeletion);③誘導永久性的對抗原無反應狀態(tài)和克隆忽視(clonalignorance);④進入外周淋巴組織發(fā)育為成熟B細胞。當前13頁,總共34頁。當前14頁,總共34頁。3.再次免疫應答發(fā)生的場所外周免疫器官(脾臟和淋巴結等)是產生初次免疫應答的主要場所,活化記憶性B細胞經淋巴液或血液遷移至骨髓。當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骨髓內已活化的記憶B細胞進一步分化成為漿細胞并產生抗體,故骨髓可緩慢、持久地產生大量抗體,是血清抗體的主要來源。當前15頁,總共34頁。

二、胸腺

胸腺是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在胸腺分化成熟的T細胞主要是αβT細胞,此外尚有γδT細胞和NKT細胞。如果沒有特別強調,胸腺T細胞的分化和成熟是專指αβT細胞。當前16頁,總共34頁。胸腺小葉結構示意圖當前17頁,總共34頁。

1.胸腺的構成胸腺由胸腺小葉組成,每個小葉由胸腺上皮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組成胸腺基質細胞;由膠原蛋白、網(wǎng)狀蛋白纖維、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組成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matrix)成分。以上組分共同構成T細胞發(fā)育的微環(huán)境,影響胸腺內T細胞的增殖、分化和選擇性發(fā)育。微環(huán)境構成胸腺基質細胞:胸腺上皮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細胞外基質成分當前18頁,總共34頁。

胸腺上皮細胞—影響胸腺細胞分化的兩種方式

①細胞—細胞間相互接觸②分泌細胞因子樹突狀細胞—較集中存在于皮質-髓質交界處,表達高水平的MHC-Ⅱ類分子。

巨噬細胞—散在表達低水平的MHC-Ⅱ類分子。

當前19頁,總共34頁。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matrix)

組成:膠原蛋白、網(wǎng)狀蛋白纖維、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功能:a.維持胸腺內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b.促進細胞—細胞間的相互接觸;

c.胸腺細胞移行成熟。當前20頁,總共34頁。

2.T細胞在胸腺內的發(fā)育

(1)簡單發(fā)育過程:來自骨髓的淋巴樣干細胞通過胸腺被膜下區(qū)進入皮質區(qū)(成為胸腺細胞),向皮髓質交界處移行,再向髓質區(qū)移行,在移行過程中逐漸成熟。(2)在移行中胸腺細胞表面分子的變化:見下圖。當前21頁,總共34頁。當前22頁,總共34頁。

雙陰性(CD4-

CD8-)胸腺(T)細胞(存在于胸腺被膜下區(qū)和皮質邊緣區(qū))

雙陽性(CD4+CD8+)胸腺細胞(主要存在于皮質深區(qū))

單陽性(CD4+或CD8+

)TCRαβ

T細胞(存在于皮髓質交界處及髓質區(qū))進入外周免疫器官或血液胸腺(T)細胞在移行中表面分子變化簡圖當前23頁,總共34頁。胸腺細胞在分化成熟過程中經歷的陽性選擇與陰性選擇示意圖當前24頁,總共34頁。3.胸腺的功能(1)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2)免疫調節(jié)。(3)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維持。當前25頁,總共34頁。第二節(jié)外周免疫器官與組織組織進入的抗原血液進入的抗原粘膜進入的抗原APC處理提呈抗原T淋巴細胞T細胞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B細胞識別特異性抗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特異性抗體

外周免疫器官與組織是T細胞和B細胞定居的場所;是免疫應答的發(fā)生的部位。淋巴結脾MALT

外周免疫器官與組織功能示意圖當前26頁,總共34頁。

一、淋巴結

T細胞約占75%,B細胞約占25%。

1.淋巴結的基本結構被膜皮質淺皮質區(qū)—主要由淋巴濾泡構成,B細胞區(qū)深皮質區(qū)(副皮質區(qū))—主要含T細胞和樹突狀細胞,T細胞區(qū)

髓質主要由髓索構成當前27頁,總共34頁。淋巴結結構示意圖當前28頁,總共34頁。二、脾

T細胞占45%;B細胞占55%。被膜白髓T細胞分布:動脈周圍淋巴鞘(PALS)—白髓內靠近中央動脈

B細胞分布:PALS的外周構成的濾泡紅髓儲藏紅細胞的血庫

1.組成當前29頁,總共34頁。脾臟結構示意圖當前30頁,總共34頁。2.脾臟的功能(1)有濾過作用,可清除血液中的病原體、衰老的紅細胞及廢物,凈化血液。(2)免疫細胞定居的場所。(3)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并產生免疫應答的主要部位。(4)能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質,如補體,干擾素等。當前31頁,總共34頁。

三、粘膜伴隨淋巴組織

粘膜伴隨淋巴組織(mucosal-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指存在于呼吸道、腸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下散在的淋巴組織和一些帶有淋巴濾泡的器官化的淋巴組織。

組成:1.腸伴隨淋巴組織(GALT)包括扁桃體、增殖腺、闌尾和派氏集合淋巴結(Peyerpatches)。

2.鼻相關淋巴組織(NALT)。3.支氣管相關淋巴組織(BALT)。當前32頁,總共34頁。sIgA的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