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_第1頁
鼻的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_第2頁
鼻的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_第3頁
鼻的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_第4頁
鼻的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論

鼻(nose)由外鼻、鼻腔、鼻竇三部分構成。外鼻位于面部中央。鼻腔是位于兩側面顱之間的腔隙,其上、后、旁由左右成對的鼻竇環(huán)繞,與顱前凹、顱中凹、口腔和眼眶緊密眥鄰,僅由一層薄骨板相互隔開,故嚴重的鼻外傷可伴發(fā)其周圍結構的外傷,鼻疾病亦可向鄰近器官擴散。鼻竇開口于鼻腔,兩者粘膜互相移行連為一整體。當前1頁,總共30頁。外鼻

外鼻(externalnose)由骨、軟骨構成支架,外覆軟組織和皮膚,略似錐形,有鼻根(nasalroot)、鼻尖(nasalapex)、鼻梁(nasalbridge)、鼻翼(nasalalae)、鼻前孔(anteriornares,nostril)、鼻小柱(nasalcolumella)、等幾個部分當前2頁,總共30頁。鼻骨及鼻軟骨

外鼻的骨性支架:由鼻骨、額骨鼻突、上頜骨額突組成。

鼻骨左右成對,中線相接,上接額骨鼻突,兩側與上頜骨額突相連。鼻骨下緣、上頜骨額突內緣及上頜骨腭突游離緣共同構成梨狀孔。

外鼻軟骨性支架:由鼻中隔軟骨、側鼻軟骨、大、小翼軟骨等組成。各軟骨之間為結締組織所聯系。

大翼軟骨左右各一,底面呈馬蹄形,各有內外兩腳,外側腳構成鼻翼的支架,兩內側腳夾鼻中隔軟骨的前下構成鼻小柱的主要支架(下圖)。

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膚較厚,且與皮下組織及軟骨膜粘連緊密,并富有皮脂腺、汗腺,為粉刺、痤瘡和酒渣鼻的好發(fā)部位,當癤腫炎癥時,稍有腫脹,疼痛較劇。當前3頁,總共30頁。危險三角

外鼻的靜脈經內眥靜脈及面靜脈匯入頸內、頸外靜脈,內眥靜脈與眼上靜脈、眼下靜脈相通,最后匯入顱內海綿竇。面靜脈無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當鼻或上唇(稱危險三角區(qū))患癤腫處理不當或隨意擠壓,則有可能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嚴重顱內并發(fā)癥的危險(右圖)。外鼻靜脈與海綿竇的關系當前4頁,總共30頁。鼻

腔鼻腔(nasalcavity)為一頂窄底寬的狹長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與鼻咽部相通。由鼻中隔分隔為左右兩腔,每側鼻腔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兩部分。

(一)鼻前庭(nasalvestibule)位于鼻腔最前部,由皮膚復蓋,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并長有鼻毛,鼻前庭皮膚與固有鼻腔粘膜交界處稱為鼻閾。當前5頁,總共30頁。(二)固有鼻腔

通稱鼻腔,有內、外、頂、底四壁。

1.內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軟骨、篩骨正中板,又稱篩骨垂直板及犁骨組成(下圖)

軟骨膜及骨膜外復有粘膜,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內血管豐富,由鼻腭、篩前、上唇及腭大動脈支密切吻合形成毛細血管網稱為利特爾區(qū)(Littlr’sarea)。此處粘膜較薄,血管表淺,粘膜與軟骨膜相接緊密,血管破裂后不易收縮,且位置又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發(fā)生的部位。當前6頁,總共30頁。鼻中隔當前7頁,總共30頁。鼻中隔的動脈當前8頁,總共30頁。

2.外壁:鼻腔外壁表現極不規(guī)則,有突出于鼻腔的三個骨質鼻甲(conchaeturbinate),分別稱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空隙稱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各鼻甲內側面和鼻中隔之間的空隙稱為總鼻道(commonmeatus)。上、中兩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腔隙稱嗅裂或嗅溝(olfactorysulcus)當前9頁,總共30頁。

(1)上鼻甲(superiorturbinate):位于鼻腔外壁的后上部,位置最高、最小,因前下方有中鼻甲遮擋,前鼻鏡檢查不易窺見。上鼻甲后上方為蝶篩隱窩(sphenoethmoidrecess),蝶竇開口于此。

(2)上鼻道(superiormeatus):內有后組篩竇開口。當前10頁,總共30頁。

(3)中鼻甲(middleturbinate):系篩骨的突出部,中鼻甲中常有篩竇氣房生長,使鼻腔上部顯著縮窄。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側壁有小丘狀隆起稱為鼻丘,是三叉神經、嗅神經所形成的豐富的反射區(qū)。

(4)中鼻道(middlemeatus):外壁上有兩個隆起,后上方為篩竇的大氣房名篩泡(ethmoidbulla),篩泡前下方有一弧形嵴狀隆起名鉤突(uncinateprocess),篩泡鉤突之間有一半月形裂隙,稱為半月裂孔(semilunarhiatus),其外方有一弧形溝稱篩漏斗(ethmoidinfundibulum),額竇多開口于半月裂孔的前上部,其后為前組篩竇,最后為上頜竇開口。當前11頁,總共30頁。當前12頁,總共30頁。

(5)下鼻甲(inferiorturbinate):為一獨立骨片,附著于上頜骨內壁,前端距前鼻孔約2cm后端距咽鼓管口約1cm,為鼻甲中最大者,約與鼻底同長,故下鼻甲腫大時易致鼻塞或影響鼓管的通氣引流。

(6)下鼻道(imferiormeatus):前上方有鼻淚管開口,其外段近下鼻甲附著處骨壁較薄,是上頜竇穿刺的最佳進針部位。當前13頁,總共30頁。

3.頂壁:呈狹小的拱形,前部為額骨鼻突及鼻骨構成。中部是分隔顱前窩與鼻腔的篩骨水平板(cribriformplate),此板薄而脆,并有多數細孔,呈篩狀,嗅神經經此穿過進入顱前窩。外傷或手術時易骨折致腦脊液鼻漏,成為感染入顱的途徑。

4.底壁:即硬腭,與口腔相隔,前3/4由上頜骨腭突,后1/4由腭骨水平部構成,兩側部于中線相接,形成上頜骨鼻嵴,與犁骨下緣相接,底壁前方近鼻中隔處,兩機時各有一切牙管開口,腭大動、靜脈及腭前神經由此通過。當前14頁,總共30頁。當前15頁,總共30頁。(三)鼻腔粘膜

按其組織學構造和生理機能的不同,分為嗅區(qū)粘膜和呼吸區(qū)粘膜兩部分。

1.嗅區(qū)粘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內側面及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為假復層無纖毛柱狀上皮,由嗅細胞、支持細胞、基底細胞組成。其固有層內含分泌漿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氣味物質微粒,產生嗅覺。嗅細胞為雙極神經細胞,其中央軸突匯集多數嗅細胞嗅絲,穿過篩板達嗅球,周圍軸突突出上皮表面,成為細長的嗅毛當前16頁,總共30頁。

2.呼吸區(qū)粘膜:除嗅區(qū)外,鼻腔各處均由呼吸區(qū)粘膜覆蓋,該區(qū)粘膜屬復層或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其纖毛的運動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內含有豐富的漿液腺、粘液腺和杯狀細胞,能產生大量分泌物,使粘膜表面復有一層隨纖毛運動不斷向后移動的粘液毯(mucousblanket)。粘膜內有豐富的靜脈叢,構成海綿狀組織,具有靈活的舒縮性,能迅速改變其充血狀態(tài),為調節(jié)空氣溫度與濕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粘膜最厚,對鼻腔的生理功能甚為重要,故手術時不宜過多去除。當前17頁,總共30頁。鼻粘液纖毛系統當前18頁,總共30頁。三、鼻竇當前19頁,總共30頁。

鼻竇(nasalsinuses)為鼻腔周圍顱骨含氣空腔,按其所在顱骨命名為額竇、篩竇、上頜及蝶竇,共四對。各鼻竇的發(fā)育進度不一致,初生兒只有上頜竇和篩竇,到三歲時額竇和蝶竇才開始出現,各鼻竇形狀,大小隨著年齡、性別和發(fā)育狀況而有所不同。

臨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竇口所在位置,將鼻竇分為前、后兩組:

上頜竇前組鼻竇

前組篩竇

其竇口均在中鼻道

額竇

后組篩竇

前者竇口在上鼻道后組鼻竇

蝶竇

竇口在蝶篩隱窩。當前20頁,總共30頁。(一)上頜竇(maxillarysinus)

在上頜骨體內,為鼻竇中最大者,容積約15~30ml,形似橫置的錐體,錐體之底即上頜竇內側壁,錐體尖部在上頜骨顴突處,15歲時竇的大小幾與成人相同。

頂壁:即眶底,故眶內與竇內疾病可相互影響。頂壁有眶下神經及血管的骨管通過。

前壁: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稱“尖牙窩”,上頜竇手術多經此進入,尖牙窩上方有眶下孔,為眶下神經及血管通過之處。

后外壁:與翼腭窩相隔,上頜竇腫瘤破壞此壁侵入及翼內肌時可致張口困難。

內壁:為鼻腔外側壁的一部分,后上方有上頜竇竇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附著處骨質薄,經此行上頜竇穿刺術。

底壁:為牙槽突,常低于鼻腔底部,與上頜第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有的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竇內粘膜下,故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反之,上頜竇炎癥或腫瘤的侵犯亦常引起牙痛、牙松動等癥狀。當前21頁,總共30頁。(二)篩竇(ethmoidsinus)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內壁之間的篩骨內,呈蜂房狀小氣房,每側10個左右,氣房大小、排列及伸展范圍極不規(guī)則,兩側常不對稱,有篩迷路(ethmoidlabyrinth)之稱。篩竇以中鼻甲附著緣為界,位于其前下者為前組篩竇(anteriorethmoidsinus),開口于中鼻道。中鼻甲后上者為后組篩竇(posteriorethmoidsinus),開口于上鼻道,實際上前、后組篩竇很難截然分開。篩竇頂壁位于篩板之外側,為顱前窩底部。底壁前部是上頜竇上壁的內側緣,后部是腭骨的眶突。外壁菲薄如紙,為眶內側壁的紙樣板(laminapapyracea),故篩竇或眼眶炎癥可相互感染。當前22頁,總共30頁。(三)額竇(frontalsinus)

位于額骨內,出生時尚未形成,一般至三歲開始出現,成年后才告完成,但其大小、形狀極不一致,有時可一側或兩側未發(fā)育。額竇的前壁為額骨外板,較堅厚,內含骨髓,后壁為額骨內板,較薄,與額葉硬腦膜相鄰,有導血管穿過此壁入硬腦膜下腔,故額竇感染可經此引起鼻源性顱內并發(fā)癥。底壁為眶頂及前組篩竇之頂,其內側相當于眶頂的內上角,骨質甚薄,急性額竇炎時該處有明顯壓痛,額竇囊腫破壞此壁可使眼球向外、向下方移位。額竇開口于竇底內側,經鼻額管(nasofrontalduct)通入中鼻道前端。內壁為分隔兩側額竇的額竇中隔,上段常偏曲。當前23頁,總共30頁。(四)蝶竇(sphenoidsinus)

位于蝶骨體內,一般三歲才出現,成年發(fā)育完成,形狀大小不一。由蝶竇中隔分為左右兩側,兩側常不對稱。頂壁與顱前窩及顱中窩相隔,頂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故可通過蝶竇行垂體腫瘤摘除術。外側壁有視神經壓跡和頸內動脈及三叉神經上頜動脈及三叉神經上頜支壓跡。后壁為蝶骨體。前壁與篩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緣相接。下壁即后鼻孔與鼻咽頂。蝶竇開口位于前壁的上方,通過蝶篩隱窩。當前24頁,總共30頁。四、鼻及鼻竇的血管及神經(一)動脈:主要來自頸內動脈的眼動脈(ophthalmic

artery)及頸外動脈的上頜動脈(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其行徑分布如下:

(2)眶下動脈:經眶下孔→鼻腔外壁前段、上頜竇。

(3)腭大動脈:出腭大孔經硬腭向前入切牙管→鼻中隔前下部。當前25頁,總共30頁。

篩前動脈、篩后動脈中隔支、上唇動脈、腭大動脈、鼻腭動脈在鼻中隔前下部構成豐富的動脈叢為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當前26頁,總共30頁。(二)靜脈鼻腔下部靜脈匯集成蝶腭靜脈

上頜靜脈

匯入頸外靜脈

前部靜脈

面前靜脈

鼻腔上中靜脈

篩前和篩后靜脈

眼靜脈

海綿竇。老年人下鼻道外側壁后部近鼻咽處有表淺擴張的鼻后側靜脈叢,稱為吳氏鼻—鼻咽靜脈叢,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來源。鼻中隔前下部的靜脈構成靜脈叢,稱克氏靜脈叢。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利特爾動脈叢和克氏靜脈叢統稱為“易出血區(qū)”。該區(qū)出血有時很難區(qū)分動脈性和靜脈性。當前27頁,總共30頁。(三)神經

1.嗅神經由鼻腔嗅區(qū)粘膜內的嗅細胞神經纖維集合而成,通過篩板而達嗅球,嗅神經由管狀鞘膜所包圍,此管狀鞘膜與硬腦膜相連,因此嗅粘膜受到損傷和感染,細菌即可經嗅神經鞘膜感染到顱內,引起鼻源性顱內并發(fā)癥。

2.感覺神經主要來自三叉神經的第一支(眼神經)和第二支(上頜神經)的分支。眼神經經鼻睫神經分出篩前神經,分布于鼻中隔和鼻腔外側壁的前部。上頜神經在翼腭窩形成蝶腭神經節(jié),分出鼻后上神經和鼻后下神經,前者分布于鼻中甲以上部分的鼻腔及鼻竇,后者分布于中鼻道以下的鼻腔。

上頜神經還分出上牙槽神經后支及眶下神經,前者分布于上頜竇及牙槽;后者分布于鼻前庭、鼻底及下鼻道前段。當前28頁,總共30頁。3.植物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1)交感神經纖維使鼻粘膜血管收縮,分泌液減少,由來自頸內動脈交感神經叢的巖深神經、翼管神經、蝶腭神經節(jié)分布于鼻腔內的血管和分泌腺。(2)副交感神經纖維使鼻粘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