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漢書陳湯傳》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漢書陳湯傳》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漢書陳湯傳》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漢書陳湯傳》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漢書陳湯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專題訓練-------《漢書·陳湯傳》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人也。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jié),不為州里所稱。富平侯張勃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詔列侯舉茂材,勃舉湯。湯待遷,父死不奔喪,司隸奏湯無循行,勃選舉故不以實,坐削戶二百,湯下獄論。后復以薦為郎,數(shù)求使外國。宣帝時匈奴乖亂,五單于爭立,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俱遣子入侍。初元四年,郅支遣使奉獻,因求侍子,愿為內(nèi)附。漢議遣衛(wèi)司馬谷吉送之。既至,郅支單于怒,竟殺吉等。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郅支單于雖所在絕遠,如發(fā)屯田吏士,驅(qū)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毖訅蹚闹?。延壽、湯上疏自劾奏矯制,陳言兵狀。湯縱胡兵擊之,殺四百六十人,得其所略民四百七十人,還付大昆彌。入康居東界,令軍不得為寇。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里,止營。初,單于聞漢兵至,欲去,又聞烏孫諸國兵皆發(fā),自以無所之,曰:“不如堅守。”漢兵縱火,吏士爭入,單于被創(chuàng)死。軍侯假丞杜勛斬單于首,得漢使節(jié)二及谷吉等所赍帛書。凡斬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余人。于是延壽、湯上疏曰:“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奔戎粒摴?,石顯、匡衡以為:“延壽、湯擅興師矯制,漸不可開?!弊h久不決。劉向上疏曰:“西域都護延壽、副校尉湯承圣指,倚神靈,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懸旌萬里之外,揚威昆山之西,掃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萬夷懾伏,莫不懼震。而大功未著,小惡數(shù)布,臣竊痛之!”乃封延壽為義成侯,賜湯爵關內(nèi)侯,食邑各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節(jié)選自《漢書·陳湯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B.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C.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D.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茂材,又作“茂才”,原作秀才,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而改為茂才。茂才,即優(yōu)秀人才。明清沿用此意,是“生員”的別稱。B.單于,意為廣大之貌,是匈奴人對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專稱,此稱號始創(chuàng)于冒頓單于之父頭曼單于,一直沿襲至匈奴滅亡。C.使節(jié),古時使臣受命出使他國時,國君給予他的出使憑證,也叫“符節(jié)”,蘇武“仗漢節(jié)牧羊”中的“漢節(jié)”即是此物。D.疏,疏和表都是臣子給皇帝上的奏章。疏是逐條陳述建議、意見,屬于議論文。而“表”是用來陳述請求的,屬于散文。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湯才能出眾,德行有虧。他做官心切,為了等待升遷,父親去世也不去奔喪,因此被彈劾下獄。B.陳湯為人深沉,富有謀略。他眼光獨到,善于用兵,治軍有方,軍紀嚴明,嚴禁士兵侵擾百姓。C.陳湯善于權變,建立奇功。郅支單于傲慢無禮,他僅依靠烏孫兵眾就一舉殲滅之,揚漢威于萬里。D.陳湯戰(zhàn)功卓著,遭人非議。評定功勞時,匡衡等人反對封賞,劉向為其鳴不平,使其終得朝廷封賞。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jié),不為州里所稱。(2)單于聞漢兵至,欲去,又聞烏孫諸國兵皆發(fā),自以無所之。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湯字子公,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jié),不為州里所稱。西至長安求官,富平侯張勃與湯交,高其能,舉茂材。父死不奔喪,下獄論。后復薦為郎,數(shù)求使外國。久之,遷西域副校尉,與甘延壽俱出西城。時匈奴郅支單于背畔禮義,留殺漢使者吏士。常與延壽謀“郅支單于雖所在絕遠,蠻夷無金城強弩之守,如發(fā)屯田吏士,驅(qū)從烏孫眾兵,直指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毖訅垡嘁詾槿唬嗾堉?。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延壽病,湯獨矯制即日引軍分行,發(fā)溫宿國,從北道入赤谷,過烏孫,涉康居界,至聞池西,殺郅支單于。于是上疏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臣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宜縣頭槁街①,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奔戎?,論功。劉向曰:“論大功者不錄小過,舉大美者不疵細取。”元帝乃封延壽為義成侯,賜湯關內(nèi)侯,為射聲校尉。湯上書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也,按驗,實王子也,湯下獄當死,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訟湯:“昔白起為秦將,南拔郢都,北坑趙括,以纖芥之過,賜死杜郵②。今若庸臣遇湯,卒從吏議,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厲死難之臣也?!背傻鄢鰷?,奪爵為士伍。后數(shù)歲,西域都護段會宗為烏孫兵所圍,驛騎上書,愿發(fā)城郭敦煌兵以自救。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及百僚議數(shù)日不決。上召見宣室。湯知烏孫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過數(shù)日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居四日,軍書到,言已解。大將軍鳳奏以為從事中郎,莫府事壹決于湯。(選自《漢書·陳湯傳》,有刪節(jié))【注】①槁街:漢代長安街名。少數(shù)民族聚居之處。②杜郵:地名,在咸陽以西。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湯知烏孫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過數(shù)日/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B.湯知烏孫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過數(shù)日/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C.湯知烏孫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過數(shù)日/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D.湯知烏孫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過數(shù)日/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茂材,即察舉歲科之一的“秀才”,始于漢武帝時期,為避東漢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稱“茂材”,也常作“茂才”。B.唐虞,是唐堯與虞舜的并稱。一般史籍中也常用來指代唐虞執(zhí)政的那段時間,古人認為那是一段太平盛世。C.關內(nèi)侯,秦漢時期爵位名,有封號和封國。一般是對文官的獎勵,封有食邑數(shù)戶,有按規(guī)定戶數(shù)征收租稅之權。D.宣室,古代宮殿名,此處指漢代未央宮中的宣室殿?!翱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之事,就發(fā)生在此。7.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湯富有才學,進入仕途。他自幼愛書擅文,因求貸無節(jié)制不被州里賞識,到都城后進入仕途,幾經(jīng)輾轉才做了西域副校尉。B.陳湯頗有謀略,敢于決斷。他看出偏遠地區(qū)的郅支單于的劣勢,未向皇上奏請,趁同僚甘延壽臥病之際主動出擊,大獲全勝。C.陳湯建立奇功,得到肯定。漢成帝聽取了劉向的主張,因陳湯誅殺郅支單于的大功而原諒他擅自矯詔興師之過,給予賜爵封賞。D.陳湯熟悉邊事,料事如神。文武百官數(shù)日不能決斷是否出兵解救段會宗,陳湯一言解危,得到大將軍信任,被任用為從事中郎。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宜縣頭槁街,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2)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厲死難之臣也。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湯字子公,山陽瑕兵人也。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jié),不為州里所稱。數(shù)歲,富平侯張勃與湯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詔列侯舉茂材,勃舉湯。湯待遷,父死不奔喪,司隸奏湯無循行,勃選舉故不以實,坐削戶二百。湯下獄論。后復以薦為郎,數(shù)求使外國。久之,遷西域副校尉,與甘延壽俱出。建昭三年,湯與延壽出西域。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今郅支單于威名遠聞,侵陵烏孫、大宛,常為康居畫計,欲降服之。且其人剽悍,好戰(zhàn)伐,數(shù)取勝,久畜之,必為西域患。如發(fā)屯田吏士,驅(qū)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毖訅垡嘁詾槿?,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fā)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延壽聞之,驚起,欲止焉。湯怒,按劍叱延壽曰:“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延壽遂從之。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里,止營傅陳。延壽、湯令軍聞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圍城,各有所守,穿塹,塞門戶,鹵楯為前,戟弩為后,仰射城中樓上人,樓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外人發(fā)薪燒木城。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單于男女百余人走入大內(nèi)。漢兵縱火,吏士爭入,單于被創(chuàng)死。于是延壽、湯上疏曰:“郅支單于慘毒行于民,大惡通于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②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乃封延壽為義成侯。賜湯爵關內(nèi)侯,食邑各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拜延壽為長水校尉,湯為射聲校尉。湯明法令,善因事為勢,納說多從。常受人金錢作章奏,卒以此敗。(節(jié)選自《漢書·陳湯傳》)【注】①戊己校尉:漢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務。②槁街:漢代長安街名。顏師古注:“槁街,蠻夷館所在也?!?.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fā)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B.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fā)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C.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fā)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D.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fā)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茂材和秀才同義,東漢時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茂才,是指經(jīng)過院試得到進入府學、縣學學習資格的生員的俗稱。B.屯田是指漢及以后歷代政府利用兵士在駐扎的地區(qū)種地,或者招募農(nóng)民種地,以取得軍隊給養(yǎng)或稅糧的措施。C.矯制是指偽造皇帝詔令,侵犯皇帝發(fā)布詔令的權力的行為。矯制矯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出于善意,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另一種是出于歹意,是要處重刑的。D.食邑是指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因卿、大夫以采邑為食祿,故稱為食邑。漢代受封者食邑隨爵位黜升而損益,亦可世襲。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湯博學多才但德行有虧。他為了升遷而不為父親奔喪守孝,被有司彈劾,還連累了舉薦他的人;他為了金錢而為別人起草奏章,最終因此丟官。B.陳湯沉著勇敢敢于決斷。他怕貽誤戰(zhàn)機,假托朝廷詔令,用劍脅迫上級甘延壽,征調(diào)各國軍隊和屯田的官兵攻打匈奴。C.陳湯足智多謀,目光長遠。他認為匈奴人剽悍善戰(zhàn),如果長期放縱他們,一定會成為西域的禍患,于是不顧甘延壽的反對堅持決定消滅郅支單于。D.陳湯明曉法令,善于根據(jù)情況分析形勢。他因怕朝廷的大臣反對他的意見而沒有奏報朝廷就矯詔出兵,是因為他有必勝的信心,相信能將功折罪。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jié),不為州里所稱。(2)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參考答案:1、B本句意為:臣甘延壽、陳湯率領仁義的軍隊,替天誅伐,依賴陛下的神靈,砍了郅支單于的頭以及殺死了有名的王侯大臣以下的人。應把所砍的頭懸掛在槁街蠻夷的官邸間,用以昭示萬里之外的人,讓他們明白違犯強大的漢朝的,即使再遠也一定要誅殺?!傲x兵”作“將”的賓語,在其后斷開,排除CD?!叭f里”作“示”的賓語,在其后斷開,排除A。

2.A

“明清沿用此意”錯誤,明清時的“秀才”是科舉制度完備后的產(chǎn)物,和漢朝意義不同。

3.C

“他僅依靠烏孫兵眾就一舉殲滅之”錯誤,從“如發(fā)電田吏士,驅(qū)從烏孫眾兵”“漢兵縱火,吏士爭入,單于被創(chuàng)死”可知,除了烏孫士兵,還有漢朝將士參戰(zhàn)。

4.(1)(陳湯)年輕時喜歡讀書,學識淵博通達事理,擅長創(chuàng)作文章。家中貧窮靠乞討借貸為生,沒有節(jié)操,不被州里人稱道。(2)單于聽說漢朝軍隊到了,想逃走,又聽說烏孫各國都派了軍隊,自以為沒有地方可去了。參考譯文: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人。(陳湯)年輕時喜歡讀書,學識淵博通達事理,擅長創(chuàng)作文章。家中貧窮靠乞討借貸為生,沒有節(jié)操,不被州里人稱道。富平侯張勃佩服他的才能。初元二年時,元帝詔令列侯舉薦秀才,張勃就舉薦了陳湯。陳湯為等待升官,父親死后也不去奔喪,司隸就彈劾陳湯不守孝道,張勃選任舉薦欺詐不依實際情況,被削減食邑二百戶。陳湯被下獄治罪。后來他重新被舉薦為郎,幾次請求出使外國。宣帝的時候,匈奴發(fā)生動亂,五個單于爭奪王位,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都送兒子為人質(zhì)。初元四年,郅支單于派使者進貢,順便要求帶走入侍的兒子,愿意歸附朝廷。漢朝商議派遣衛(wèi)司馬谷吉去護送侍子。到郅支王庭后,郅支單于發(fā)怒了,竟然殺了谷吉等人。陳湯為人沉著勇敢有大謀,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卓越的功勛。接到出使外國的差事后,就同甘延壽謀劃說道:“郅支單于雖然所在的地方相當遙遠,(但)如果發(fā)動屯田的官兵,率領烏孫的部隊,一直打到他們城下,千載功業(yè)可以一朝而成。”甘延壽聽從他的意見。甘延壽、陳湯上奏自我彈劾假托皇帝命令,陳述用兵情況。陳湯放出胡人軍隊攻打他們,殺了四百六十人,得到了他們所搶走的四百七十名百姓,交還給大烏孫王。到了康居的東部邊界,陳湯命令軍隊不得進行搶掠。第二天又帶領軍隊前進,離城還有三十里,就停下扎營。剛開始,單于聽說漢朝軍隊到了,想逃走,又聽說烏孫各國都派了軍隊,自以為沒有地方可去了,說:“還不如堅守城池?!睗h兵就放火,官兵爭著進入內(nèi)室,單于受傷而死。軍侯假丞杜勛砍下了單于的頭,得到了漢朝使者的兩個符節(jié)以及谷吉等所帶的帛書。一共斬殺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虜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于是甘延壽、陳湯上奏書說:“郅支單于反叛對抗,沒有受到懲罰,大夏以西的地方,都以為強大的漢朝不能使郅支單于臣服。臣甘延壽、陳湯率領仁義的軍隊,替天誅伐,依賴陛下的神靈,砍了郅支單于的頭以及殺死了有名的王侯大臣以下的人。應把所砍的頭懸掛在槁街蠻夷的官邸間,用以昭示萬里之外的人,讓他們明白違犯強大的漢朝的,即使再遠也一定要誅殺?!被氐骄┏呛?,評論功勞,石顯、匡衡認為:“甘延壽、陳湯擅自假托皇帝命令興師動眾,這個頭兒不能開。”此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決定。劉向上奏書說:“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秉承圣明的旨意,倚靠神靈的保佑,拔下歙侯的旗幟,斬下郅支單于的腦袋,懸揚旌旗于萬里之外的地方,遠播威名于昆山之西,洗刷了谷吉的恥辱,建立了卓越的功勛,萬夷畏懼屈服,沒有不震動的。但大的功勞沒有得到表彰,小的過失卻到處傳布,臣下深為痛惜!”于是就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給陳湯關內(nèi)侯的爵位,每人賜給食邑三百戶,再賜給黃金一百斤。5、B

“故事”是舊例先例,固定詞語,古今異義,在這里是名詞作狀語,之間不可斷開,排除AD;“曰”表示某人要說話,一般前后都斷開,排除C。畫線句的意思是:陳湯了解烏孫不過是臨時湊合的軍隊,不可能長久進攻,按慣例,不過幾天就會退兵。彎著指頭一算說:“不出五天應當就會有好消息傳來?!?/p>

6.C

“有封號和封國”錯誤,關內(nèi)侯,有封號,無封國;“一般是對文官的獎勵”錯誤,應為“一般是對立有軍功將領的獎勵”。

7.C

“漢成帝聽取了劉向的主張”錯誤,依據(jù)結合原文第三段應是“漢元帝”。8.(1)應該把砍下的郅支單于的頭顱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槁街,讓他們明白,敢于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2)使得百姓憂心忡忡有秦地百姓一樣的怨恨,這不是用來激勵臣子為國家危難付出生命的辦法啊。參考譯文:陳湯字子公,年少時好讀書,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因家貧常四處向人借貸,沒有節(jié)制,鄉(xiāng)里人都因此鄙視他。西行到首都長安求官,富平侯張勃與他交往,十分賞識他的才能,舉薦茂才時推薦了他。陳湯的父親突然去世他沒有回家奔喪,論罪入獄。后來又被推舉為郎官,屢次請求出使國外。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升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與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赴西域。當時匈奴郅支單于違背禮節(jié),扣留甚至殺了漢使者和漢朝官吏。陳湯常與甘延壽謀說“郅支單于雖然遠在絕域,但蠻夷之人沒有堅固的城池和強勁的弓弩守衛(wèi),如果我們征發(fā)屯田官吏戍卒,驅(qū)使烏孫士兵,直搗他們的城下,他如果逃跑卻沒有合適的去處,死守也不能夠保全自己,千年功業(yè)可以在今日建立了。”甘延壽也認為他說得對,想向朝廷奏報請示這件事。陳湯說:“朝廷和公卿商議,這么大的決策不是普通人能夠見識到的,事情一定不被允許?!备恃訅廴匀徊宦犓慕ㄗh。正巧趕上甘延壽生病,陳湯獨自假傳圣旨,當天就征調(diào)士卒分兵前往,發(fā)兵溫宿國,從北道進入赤谷,經(jīng)過烏孫國,途經(jīng)康居界,到達闐池西,殺郅支單于。在這樣之后給皇帝上疏:“臣子聽聞天下大義,當為統(tǒng)一。古有唐虞盛世,今有我大漢帝國。臣子率領正義之師,行帝王征伐之事,幸得陛下庇佑,入陣殺敵,斬殺郅支單于。應該把砍下的郅支單于的頭顱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槁街,讓他們明白,敢于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痹谒麄冞€朝時,論功行賞。劉向認為:“評價有大功勞的人不記錄他小的過失,推舉大善之美的人不非議他細小的毛病?!睗h元帝于是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陳湯為關內(nèi)侯,做射聲校尉。陳湯上書說康居王的侍子并非真王子,查驗之后是真王子,陳湯入獄被判死刑,太中大夫谷永上奏為陳湯辯護說:“過去秦將白起南面攻下楚國郢都,背面坑殺趙國趙括,卻因小小的過失被賜死于杜郵。如今如果以對庸臣的方式來對待陳湯,最終采納官吏的意見,使得百姓憂心忡忡有秦地百姓一樣的怨恨,這不是用來激勵臣子為國家危難付出生命的辦法啊?!睗h成帝貶黜陳湯,削去他的爵位讓他以士兵為伍。幾年后,西域都護段會宗被烏孫兵包圍,馳馬快書,請求派敦煌守軍來救他。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以及百官商討數(shù)日不能決斷?;噬显谛艺僖婈悳j悳私鉃鯇O不過是臨時湊合的軍隊,不可能長久進攻,按慣例,不過幾天就會退兵。彎著指頭一算說:“不出五天應當就會有好消息傳來?!边^了四天,軍書傳來,說是已經(jīng)解圍。大將軍王鳳奏請皇上任命陳湯做了從事郎中,幕府之事都由陳湯決斷。9、C

劃線句的意思是:陳湯說:“國家大事都要讓公卿討論,非凡的策略是凡人所想不到的,事情一定得不到準許?!备恃訅郦q豫著沒有聽從。正好他長時間生病,陳湯獨自假托朝廷命令,調(diào)發(fā)有城鎮(zhèn)的各國軍隊以及車師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皣遗c公卿議”中“國家”作主語,“與公卿”作“議”(謂語)的狀語,獨立成句;“大策非凡所見”中“大策”作主語,所以應該在“大”前斷開,排除AD;“車師”為地名,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10.A“茂材和秀才同義”錯誤,“茂材”,意思是才德優(yōu)異之士?!靶悴拧痹跐h代開始與孝廉并為舉士的科名,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明清時期成為童生試取中者的稱謂,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梢姟懊拧迸c“秀才”同義,但不可與“茂材”混為一談。

11.C

“不顧甘延壽的反對”理解錯誤。甘延壽認同陳湯對形勢的分析,“延壽亦以然”,只是反對他不請示朝廷就出兵。

12.(1)年少時好讀書,學識淵博通達事理,寫得一手好文章。家中貧窮靠乞討借貸為生,沒有節(jié)操,不為州里人所稱道。(2)應把所砍的頭懸掛在槁街蠻夷的官邸間,用以昭示萬里以外的人,讓他們明白違犯強大的漢朝的,即使再遠也一定要誅殺。參考譯文:陳湯字子公,是山陽瑕丘人。年少時好讀書,學識淵博通達事理,寫得一手好文章。家中貧窮靠乞討借貸為生,沒有節(jié)操,不為州里人所稱道。幾年后,富平侯張勃與陳湯交往,佩服他的才能。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元帝詔令列侯舉薦秀才,張勃就舉薦了陳湯。陳湯為等待升遷,父親去世也不去奔喪,司吏就彈劾他不守孝道。張勃選任舉薦欺詐不依實際情況,被削減食邑二百戶。陳湯被下獄治罪。后來他重新被舉薦為郎,幾次請求出使外國。過了很久,調(diào)任他為西域副校尉,與甘延壽一起赴西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