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實體檢測演示文稿_第1頁
結構實體檢測演示文稿_第2頁
結構實體檢測演示文稿_第3頁
結構實體檢測演示文稿_第4頁
結構實體檢測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結構實體檢測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30頁。(優(yōu)選)結構實體檢測.當前2頁,總共30頁。一、結構實體檢測項目1.混凝土強度檢測2.鋼筋保護層檢測3.樓板厚度檢測4.鋼筋間距檢測5.砌體后置埋件檢測當前3頁,總共30頁。二、檢測依據

檢驗依據:《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

GB/T50344-20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2010版)《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T23-2011《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guī)程》JGJ/T152-2008《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CECS03-2007《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784-2013《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2011當前4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1.混凝土強度檢測

對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可根據合同的約定,采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檢測方法,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非破損法為回彈法,局部破損法為鉆芯取樣法。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45時,驗收時需要鉆芯取樣驗證混凝土強度。當前5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1.1回彈法檢測驗混凝土強度

依據JGJ-T23-2011規(guī)程,混凝土強度可按單個構件或按批量進行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單個構件:應符合JGJ/T23-2011規(guī)程第條的規(guī)定。2.批量檢測:對于混凝土生產工藝、強度等級相同,原材料、配合比、養(yǎng)護條件基本一致且齡期相近的一批同類構件的檢測應采用批量檢測。按批量檢測時,應隨機抽取構件,抽檢數量不宜少于同批構件總數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

當檢驗批構件數量大于30個時,抽樣構件數量可適當調整,并不得少于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定的最少抽樣數量。當前6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1.2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

依據CECS03-2007規(guī)程,芯樣的加工和試件的技術要求:1.抗壓芯樣試件的高度和直徑之比(H/d)宜為1.00。2.標準芯樣試件,每個試件中最多只允許兩根直徑小于10mm的鋼筋;

公稱直徑小于100mm的芯樣試件,每個試件中最多只允許一根直徑小于10mm的鋼筋。3.鉆芯確定單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推定值時,有效芯樣數量不應少于3個,對于較小構件,有效芯樣數量不應少于2個。當前7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

依據條規(guī)定,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應按不同強度等級分別檢驗,檢驗方法宜采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方法。當未取得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或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不符合要求時,可采用回彈-取芯法進行檢驗。當前8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

依據GB50204-2015附錄C規(guī)定,

1、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施工、監(jiān)理等各方共同選定,且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取樣應均勻分布于工程施工周期內。2、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筑入模處見證取樣。3、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應留置在靠近相應結構構件的適當位置,并應采取相同的養(yǎng)護方法。4、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每連續(xù)兩層樓取樣不應少于一組,每20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組。當前9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

依據GB50204-2015附錄D規(guī)定,

1.同一強度等級的柱、梁、墻、板,抽取構件數量構件總數量最小抽樣數量

20以下全數20-15020151-28026281-50040501-1200641201-3200100

當前10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

2、單個構件選取不小于5個測區(qū)進行回彈,樓板構件的回彈應在板底進行。

3、對同一強度等級的構件,應按每個構件的最小測區(qū)平均回彈值進行排序,并選取最低的3個測區(qū)對應的部位各鉆取一個芯樣試件。芯樣直徑宜為100mm,且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徑的3倍。

當前11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2、混凝土鋼筋保護層檢測

依據GB50204-2002規(guī)程,附錄E中規(guī)定混凝土鋼筋保護層檢驗的要求:1.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建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2.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每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一點。當前12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

依據GB50204-2015附錄E規(guī)定:

1、對懸挑結構之外的梁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

2、對懸挑梁,應抽取構件數量的5%且不少于10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懸挑梁構件數少于10個時,應全數檢驗;

3、對懸挑板,應抽取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20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懸挑板構件數少于20個時,應全數檢驗;

4、對選定梁類構件,應對每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選擇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測3點取平均值。當前13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3、樓板厚度檢測

依據GB50204-2002規(guī)程,8.3中規(guī)定混凝土現澆結構尺寸偏差的要求:對板類構件,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當前14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4、混凝土鋼筋間距檢測

依據GB50204-2002規(guī)程,5.5中規(guī)定混凝土鋼筋安裝的要求: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當前15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依據GB50204-2015,結構實體位置與尺寸偏差檢驗:

1、梁、柱應抽取構件數量的1%,且不應少于3個構件;

2、墻、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取1%,且不應少于3間;

3、層高應按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取1%,且不應少于3間;

當前16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

當前17頁,總共30頁。三、抽樣方法及頻率5、砌體后置埋件檢測

依據GB50203-2011規(guī)程中,抽檢頻率為:

當前18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3.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構件第i個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可按JGJ-T23-2011規(guī)程第5章所求得的平均回彈值及本規(guī)程第4.3條所求得的平均碳化深度值由本規(guī)程附錄A、附錄B查表或計算得出。構件的測區(qū)混凝土強度平均值應根據各測區(qū)的混凝土強度換算值計算。當測區(qū)數為10個及以上時,還應計算強度標準差。平均值及標準差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當前19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當前20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碳化深度的測量

當前21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平均回彈值的計算當前22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

1、每組同條件試件的強度值應根據應根據強度試驗結果按現行國家標準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確定。2、對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其強度值應除以0.88后按現行國家標準GB/T5010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評定,評定結果符合要求時可判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合格。依據GB50204-2015,結構實體強度采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判定:當前23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依據GB50204-2015,結構實體強度采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判定:

1、對同一強度等級的構件,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時,結構實體的強度可判為合格:

1)三個芯樣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不小于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的88%;

2)三個芯樣的抗壓強度最小值不小于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的80%。當前24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3.2混凝土鋼筋保護層檢測

依據GB50204-2002規(guī)程,附錄E中規(guī)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

對梁類構件為+10,-7

對板類構件為+8,-5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分別進行驗收。當前25頁,總共30頁。四、結果判定

1.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2.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3.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規(guī)定允許偏差的1.5倍。當前26頁,總共30頁。三.結果判定3.3樓板厚度檢測依據GB50204-2002規(guī)程,中規(guī)定樓板厚度檢測時,截面尺寸偏差為+8,-53.4鋼筋間距檢測

依據GB50204-2002規(guī)程,5.5鋼筋安裝規(guī)定鋼筋間距檢測時,間距的尺寸偏差為+10,-10。當前27頁,總共30頁。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