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簡易方程單元教學計劃_第1頁
第一單元簡易方程單元教學計劃_第2頁
第一單元簡易方程單元教學計劃_第3頁
第一單元簡易方程單元教學計劃_第4頁
第一單元簡易方程單元教學計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簡易方程單元教學計劃一、教學內(nèi)容1.方程的含義2.等式的性質(zhì)3.解簡易方程4.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會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一些簡易方程,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jīng)歷將現(xiàn)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的經(jīng)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意識。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自信心,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三、教學重點正確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和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方程。四、教學難點合理運用方程的特點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五、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六、課時安排共12課時等式與方程,等式的性質(zhì)和解方程4課時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1)6課時整理與練習2課時第一課時:等式與方程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2頁:例1、例2、練一練;練習一的1~2題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知道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2.理解等式和方程的關系。教學重、難點理解方程的含義;知道方程和等式的關系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前置性學習單上課時間2015.3.2前置性學習學習目標知道什么是等式、方程,了解等式與方程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一、例1的學習:認識等式知識鏈接: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是等式。你能看圖寫出一個等式嗎?二、例2的學習:認識方程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zhì)量的大小關系。上面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寫一寫知識鏈接: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在上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寫一寫三、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怎樣的關系?我學會了什么我的疑問評價自我評價☆☆☆☆☆☆☆☆☆☆組內(nèi)評價☆☆☆☆☆☆☆☆☆☆教師評價☆☆☆☆☆☆☆☆☆☆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流程自主性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一、交流前置性學習(例2的教學:1.充分利用天平圖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量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據(jù)此列出的等式或不等式;2.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方程的特點,并用自己的語言充分的表達;3.讓學生通過討論“等式和方程的關系”,體會到方程也是等式,是一類特殊的等式。)二、等式與不等式1.談話:通過前置性學習,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舉3個例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分析與辯論)小結: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2.談話:什么是方程?舉3個例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分析與辯論)小結: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3.談話:等式與方程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區(qū)別?(小結:等式包括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三、完成“練一練”(集體訂正時圍繞“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進一步理解方程的含義)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小組交流前置性學習內(nèi)容集體交流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集體交流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設計基礎性作業(yè)拓展性作業(yè)根據(jù)線段圖列方程。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數(shù)量關系。(1)(2)(3)板書設計:等式與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是等式。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第二課時:等式的性質(zhì)與解方程(1)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2、3頁:例3、例4和“試一試”,完成隨后的“練一練”;練習一的3-5題。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2.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一)學會解決含有加、減的簡單方程。教學重、難點了解等式的性質(zhì),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一)學會解決含有加、減的方程。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上課時間2014.3.3前置性學習學習目標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一、例3的學習(一)等式兩邊同時加上一個數(shù)在天平的兩邊增加砝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二)等式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shù)填一填觀察上面的兩個式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二、等式的性質(zhì)聯(lián)系天平保持平衡的過程想一想:等式的兩邊(),所得的結果()。這是()。我學會了什么我的疑問評價自我評價☆☆☆☆☆☆☆☆☆☆組內(nèi)評價☆☆☆☆☆☆☆☆☆☆教師評價☆☆☆☆☆☆☆☆☆☆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流程自主性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一、交流前置性學習單集體交流,得出(在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樣數(shù)仍得等式師強調(diào):同一個數(shù)。師總結:這就是等式的性質(zhì)。)二、完成“試一試”(重點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在等式兩邊同時加上25(或減去18),這樣做的依據(jù)是什么)三、教學例4:解方程2.全班交流:例4中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能由學生解決的就由學生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教師解決。

一是方法: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把含有未知數(shù)的這邊化簡成就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二是檢驗:把計算的結果代到原式,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三強調(diào)書寫的格式。)3.小結: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四、完成“練一練”(第2題:左側天平兩邊各拿走1個梨,可知1個梨與3個桃同樣重;右側天平兩邊各拿走3個橘子,可知2個橘子和1個蘋果同樣重。)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在四人小組中交流前置性學習內(nèi)容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1.學生自學例4,不懂的問題和同組同學交流,能解決的就小組內(nèi)交流。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作業(yè)設計基礎性作業(yè)拓展性作業(yè)1.解方程,并檢驗。x-30=8076+x=105x-46=90x+3.5=3.51.看圖列方程并解答(1)(2)板書設計:等式的性質(zhì)和解方程在等式的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的數(shù),等式不變。X+10=50解:X+10-10=50-10X=40檢驗:把X=40代入原方程,左邊=40+10=50右邊=50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40是原方程的解。第三課時

等式的性質(zhì)與解方程(1)教學內(nèi)容:練習一第4、5題。教學要求: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的含義。2.進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能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正確地解方程。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含義和等式的性質(zhì)的應用。教學難點:理解方程的含義和等式的性質(zhì)的應用。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上課時間:2015年3月4日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21-b<14

x=14+23

16+a=27+b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選3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二、完成第6頁的4~5題。(一)第4題1.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2.使學生明白: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是含有未知數(shù)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shù),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結果。強調(diào):方程檢驗的步驟和書寫的規(guī)范。(二)補充:在○里填〈、〉或=1.當X=26時,X-15○102.當X=2.7時,X+1.8○53.當X=4.5時,X×6○27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錯在哪里,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么?(三)第5題1.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2.小組內(nèi)交流。3.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說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給于肯定。第四課時:等式的性質(zhì)(二)和解方程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5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6~9題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二,并會運用它解有關乘除運算的方程。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教學重、難點學生理解并掌握“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0除外)。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一等式的性質(zhì)。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前置性學習單上課時間2015.3.5前置性學習學習目標1.我不但知道了在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同一個數(shù),仍得等式,還知道了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0除外),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性質(zhì))2.我會解乘、除法的方程。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一、知識準備1.在等式的兩邊同時(),仍得等式。2.猜想一下,如果在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樣數(shù),會怎樣呢?填寫后回答。3.在括號內(nèi)填上合適的數(shù)。20×5=20×()20÷()=20÷52X=X×()3X÷()=3X÷34.40X=960,你知道X是多少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學會了什么我的疑問評價自我評價☆☆☆☆☆☆☆☆☆☆組內(nèi)評價☆☆☆☆☆☆☆☆☆☆教師評價☆☆☆☆☆☆☆☆☆☆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流程自主性學習內(nèi)容及安排一、復習等式的性質(zhì)(什么叫等式?什么叫方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1.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zhì),誰還記得?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提問:請你結合除法運算的有關知識,說一說為什么不能同時除以一個數(shù)0?個人思考:能不能同時乘以呢?)3.學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二、分析前置性學習單學生按順序回答前置性學習單的內(nèi)容,并說出自己的理由。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五圖,并看圖填空。2.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3.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shù),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shù),還是等式嗎?4.能同時除以0嗎?5.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zhì)(關于乘除的))6.完成第5頁上的試一試。三、教學例6.1.出示例6教學掛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6圖2.問:你打算怎么做?方法1:學生可能直接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長。是可以的。方法2:引導列方程解答。問: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3.根據(jù)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你打算如何計算?)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6.計算出X=24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shù)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后將例六填寫完整。(例6:要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格式。重點讓學生說說:要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的兩邊都要除以幾?這樣做的依據(jù)是什么?)7.練一練⑴.出示:解方程X÷0.2=0.8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⑶.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可提示學生:要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的兩邊都要乘幾?)問:怎樣檢驗呢?四、鞏固練習1.練習一第6題⑴請每位同學在小組里說一說前兩題應該怎樣解?⑵學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⑶集體核對(4)做后面兩題2、練習一第9題.讓學生先獨立填好后,再對比評講。五、課堂作業(yè)練習一第7、8題(第7題:提醒學生照例題8中解方程的樣子,要寫答句。)學習交流前置性學習單作業(yè)設計基礎性作業(yè)拓展性作業(yè)完成練習一第6—9題。補充習題。試一試:像20-X=5或40÷X=5這樣的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質(zhì)解嗎?板書設計:等式的性質(zhì)和解方程(二)在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0除外),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性質(zhì)。第五課時

等式的性質(zhì)與解方程練習二教學內(nèi)容:練習一第8-13題。教學要求: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的含義。2.進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能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正確地解方程。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含義和等式的性質(zhì)的應用。教學難點:理解方程的含義和等式的性質(zhì)的應用。教學準備:多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