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1.gif)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2.gif)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3.gif)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4.gif)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f099ef78b20e5a57ebc023fe4b1b238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1
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shù)氖?。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氣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困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直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去,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選自《飲冰室全集》)
題目:
18.請從最終一段中找出與“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內(nèi)涵相符的一句。(2分)
19.你認為,文章最終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2分)
⑴“卸卻”責任指。(10字以內(nèi))
⑵“解除”責任指。(10字以內(nèi))
20.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nèi))(2分)
21.讀完全文后,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2分)
參考答案:
18.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
19.
(1)“卸卻”責任指_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躲避責任”亦可)
(2)“解除”責任指盡了責任,再無負擔
20.責任未了是人生最苦的事,責任完了是人生最樂的事。(或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躲避責任)
21.答案有三個要點: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③盡責任,就會歡樂,否則,就會陷入苦痛。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2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的面,睡在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氣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困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最苦與最樂》閱讀練習題:
1.分別選擇與下列兩個例詞的劃線字意思相同的項。
①例:如釋重負[]
A.愛不釋手
B.疑團冰釋
C.注音釋義
D.期滿釋放
②例:海闊天空[]
A.空城計
B.空中樓閣
C.方案落空
D.空曠地帶
2.文中有一句話“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假如用一個人們熟知的成語代替,這個成語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依據(jù)提示選擇原文填空。(不超規(guī)定的字數(shù))
①貧而不苦的緣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失意不苦的緣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死不苦的緣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生真正的苦痛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0字)
⑤人生最大的歡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7字)
4.第一段文字文字運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形成文章語言流暢氣概。
5.第三段中所說的“海闊天空,心安理得”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
6.苦痛與歡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古往今來,很多哲人志士留下了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不少名言。請寫出三句名言。
7.“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這句話的意思是:歡樂的權力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請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A②D
2.知足常樂
3.①知足
②安分
③達觀
④應盡的責任沒有盡
⑤盡責任
4.排比設問
5.盡完責任后,愉悅的心情。
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
7.“略”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3
閱讀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中的幾段文字,完成后面題目。(7分)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夢里都像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用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的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三歲小孩子,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
選自《飲冰室全集》
小題1: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分)(10字以內(nèi))
小題2:這篇文章主要運用哪些論證方法?(2分)
小題3:你認為,文章最終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4分)
(1)卸卻責任指_________。(10字以內(nèi))
(2)解除責任指______。(10字以內(nèi))
參考答案:
小題1:人人必需盡責任(或人必需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1分)
小題1: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寫出兩個得2分)
小題1:(1)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躲避責任亦可)。(2)盡了責任,再無負擔。(2分)
小題1:本題考查談論文的中心論點。談論文的中心論點可以從標題、開頭、結(jié)尾去概括,但要留意有時標題作為文章的論題,不同于論點。
小題1:本題考查談論文的論證方法。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出相應的論證方法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力量。結(jié)合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來分析卸卻與解除的內(nèi)涵即可。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4
最苦與最樂
【同步達綱練習】
一、為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釋
1.契約音:義:
2.恩惠音:義:
3.悲天憫人音:義:
4.卸卻音:義:
5.如釋重負音:義:
二、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
1.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使你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以求一搏,從失意的廢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終一天,經(jīng)受了幾天緊急拼搏的考生們?nèi)玑屩刎?,開頭設計自己輕松的假期。
如釋重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斷對錯
1.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保ǎ?/p>
2.課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孟子的話引作論據(jù),曾子的話引作論點。()
3.課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究竟還是樂,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
4.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由于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cè)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
四、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一)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②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
1.按已給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筆下,貧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
2.請從最終一段中找出與“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內(nèi)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文章最終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
(1)“卸卻”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nèi))
(2)“解除”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nèi))
4.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n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全文后,概括認為真正的苦痛源自什么?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一、1.qì證明買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合同、文書、字據(jù)。
2.huì好處,給人財物
3.mǐn憐憫
4.xiè解除
5.shì放開、放下
二、1.不得志。
2.似乎放下了沉重的負擔。
三、1.對2.錯3.對4.對
四、
(一)1.知足安分達觀
2.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
3.(1)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躲避責任”亦可)
(2)盡了責任,再無負擔
4.人人必需盡責任(或“人必需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
5.應盡的責任沒有盡(或“該做的事沒有做完”)“看待”的答案必需含有以下3個要點: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③盡責任,就會歡樂,否則,就會陷入苦痛。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5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去,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1、選擇?!盁o入而不得意”在文段中最正確的意思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沒有進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C、沒有經(jīng)受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D、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拘束的。
2、選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請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段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jié)尾處“這種作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論證論點的方法有:道理論證,比方論證,對比論證。請任選一種舉例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
1、D
2、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歡樂
3、盡責任所產(chǎn)生的效果
4、“略”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6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將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空虛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甘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進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三歲小孩子。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選自《飲冰室全集》)
小題1:.用原文填空。(3分)
在筆下,貧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
小題2:.你認為,文章最終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2分)
⑴“卸卻”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nèi))
⑵“解除”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nèi))
小題3:.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nèi))(1分)
小題4:.讀完全文后,概括認為真正的苦痛源自什么?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知足、安分、達觀
小題1:⑴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躲避責任”亦可);⑵盡了責任,再無負擔
小題1:人人必需盡責任(或“人必需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
小題1:應盡的責任沒有盡(或“該做的事沒有做完”)“看待”的答案必需含有以下3個要點: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③盡責任,就會歡樂,否則,就會陷入苦痛。
小題1:要求同學認真閱讀文章,找出關鍵詞語即可。
小題1:首先要知道詞語的本意,然后再結(jié)合語境分析不同。
小題1:此題考查同學總結(jié)概括力量。通讀全文,把握關鍵語句和詞語,然后提煉總結(jié)。
小題1: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7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shù)氖?。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氣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困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直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去,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由于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這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季節(jié)。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究竟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
1.讀第一段文字,填空。
認為一個人貧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失意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貧、老、病、死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_;仔細正的苦痛源自_____________。
2.縱觀全交,既談封了人生的“最苦”也談到了人生的“最樂”。兩相比較,你認為要論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最終一段中找出與“歡樂之權,操之在己”相照應的話: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終談到責任的“卸卻”與“解除”,你認為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全文后,你對“負任”是怎樣看待的?請用一兩句話表達你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知足;安分;達觀;應盡的責任沒有盡。
2.人人必需盡責任。
3.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
4.“卸卻”責任指不盡責任,丟開不管;“解除”責任指盡了責任,再無負擔。
5.意思正確,表達通順即可。參考答案:
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
③盡責任,就會歡樂,否則,就會陷入苦痛。
(意對即可)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8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一種將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份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之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活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良心責怪不過,要躲避也沒處躲避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氣能夠做得到,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個契約,便是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過的便是苦痛的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話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是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由于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季節(jié)。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憐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苦中得真樂,所以他究竟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由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職責,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頭上,如何能躲?不過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
1.從上文找出與文末畫線句的內(nèi)涵最相符的一句話。
答:
2.第4段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話,想要說明什么?
答:
3.歸納本文的中心論點。
答:
4.本文主要使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答:
5.讀罷本文之后,談談你對“責任”的看法。
答:
參考答案:
1.歡樂之權,操之在己。
2.我們應當主動負責,勇于負責,要為國家為民族為他人負起責任來。
3.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歡樂。
4.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舉例略。
5.“略”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9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將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希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拉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的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責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已立了一種契約,使走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郡良@u使時時劉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使走過的苦疙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n;俗語亦說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走真樂。人生須知逝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人問的一種趣味。卻定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翱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走就永久沒有苦了嗎?
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責任,那就本長成,郡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任,就是小歡樂。你若走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
1.按已給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筆下,貧而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失意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緣由是_____________。認為真正的苦痛源自___________。
2.請從最終一段中找出與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內(nèi)涵相符的一句。
3.你認為,文章最終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
①卸卻責任指什么?(10字以內(nèi))
②解除責任指什么?(10字以內(nèi))
4.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nèi))
5.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為什么?
6.讀完全文后,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
參考答案:
2.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
3①未盡責任,丟開不管廿推卸責任和躲避貢任亦可)
②盡了貢任,再無負擔。
4.人人必需盡責任(或人必需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
5.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cè)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談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
6.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
③盡責任,就會歡樂,否則,就會陷入苦痛。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10
苦于身上背著一種將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的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氣能夠做得到的,我對這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這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已??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p>
有人說:既然這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久不能解除了。
1.請從最終一段中找出與“歡樂之權,操之在己”內(nèi)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為,文章最終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
(1)“卸卻”責任指(10字以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除”責任是(10字以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n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
2.(1)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躲避責任”亦可)
(2)盡了責任,再無負擔(“解除掉責任”不得分,“解決責任”得1分)
3.人人必需盡責任(或“人必需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就“最苦”或“最樂”某一方來表述,不得分)
4.本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cè)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11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過于身上背著一種將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格外盼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負的事,達觀的人看來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當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由于受那良心責怪不過,要逃躲也沒法逃躲??!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由于覺得對不住他呀,由于自己對于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于一個人如此,就是對于家庭,對于社會,對于國家,乃至對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當做的事,而且力氣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辦法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jiān)督在后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一般的災、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么事最歡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開心,真是不行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歡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怪,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到處盡責任,便到處歡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歡樂。歡樂之權,操之在己??鬃铀哉f,“無入而不得意”,正是這種作用。
……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就永久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久像兩三歲小孩,原來沒有責任,那就原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躲避?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歡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歡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就永久不能解除了。
1.請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n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零售業(yè)中的顧客安全保障措施
- DB3715T 69-2025研學旅游指導師服務規(guī)范
- 專業(yè)技術人才海外培訓服務合同(版)
- 上海股權轉(zhuǎn)讓合同文本
- 二手房轉(zhuǎn)讓合同定金協(xié)議書范本
- 中外合資企業(yè)勞動合同樣本
- 個人保證擔保融資合同協(xié)議
- NBA賽事中國區(qū)電視轉(zhuǎn)播合同
- 互利共贏投資合作合同
- 個人物流配送服務合同模板
- 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chǎn)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課件
- 2025年中國成都餐飲業(yè)市場運營態(tài)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4年xx縣第三小學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匯編
- 項目合作備忘錄范文
- 婦產(chǎn)科醫(yī)生個人年終述職報告課件
- 《費曼學習法》讀后感
- 趣味成語課程設計
- 鋼筋焊接工藝性試驗方案
- 幼兒園師資培訓課件【區(qū)域進階】科學區(qū)各年齡段目標制定與投放材料:區(qū)域材料玩出新高度課件
- 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同步講義八年級上冊專題提升02 解分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實際應用(30題)(原卷版)
- 2024版全新標準政府采購合同(專用條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