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優(yōu)選教案范文(優(yōu)秀3篇)_第1頁
初中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優(yōu)選教案范文(優(yōu)秀3篇)_第2頁
初中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優(yōu)選教案范文(優(yōu)秀3篇)_第3頁
初中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優(yōu)選教案范文(優(yōu)秀3篇)_第4頁
初中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優(yōu)選教案范文(優(yōu)秀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優(yōu)選教案范文(優(yōu)秀3篇)

篇一: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導學案篇一

學習目標

1、初步了解詩歌常識,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會閱讀賞析詩歌。

2、領會詩中“山”和“海”的藝術形象蘊涵的意味,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3、學習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啟迪。

學習重點:把握詩歌總體形象,感悟詩歌的思想內容。

學習難點:體會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學法點撥:誦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

資料助讀

(一)關于詩歌

1、詩歌:文學體裁的一種,它以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的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集中的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一般分行排列。

2、詩歌分類:根據(jù)表現(xiàn)內容,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

根據(jù)詩歌的外在形式和語言特點,分為格律詩和自由律詩。

3、詩歌的特點:①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詩歌有豐富的感情和想像。詩歌是直接抒發(fā)的感情,從感情上打動讀者的。③詩歌的語言是精煉的、形象的、音調和諧、節(jié)奏鮮明的。④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的,分行的主要根據(jù)是節(jié)奏。

4、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對比、借代、象征、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聯(lián)想和想象、欲揚先抑、動靜結合、虛實結合、以小見大等。

5、意象: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

(二)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

1、作家作品

王家新,曾用筆名北新等。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學。1974年高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到肖川農(nóng)化廠勞動。1977年考人武漢大學中文系,就讀大學期間開始發(fā)表詩作。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3年參加詩刊組織的青春詩會。1984年寫出組詩《中國畫》、《長江組詩》等,廣受關注。1985年借調北京《詩刊》從事編輯工作,出版詩集《告別》、《紀念》。1986年始詩風有所轉變,更為凝重,告別青春寫作。這時期的代表作有《觸摸》、《風景》、《預感》等,詩論《人與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訪問學者,1994年回國,后調入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2、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1979年,當時還是一個從邊遠山區(qū)來到大學校園不久的大學生。王家新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區(qū)的武當山下,父母為中小學老師,從小隨著父母的工作調動,在五六個地方生活過,但一直沒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對于幼年的他來說,就是放學后一片寂靜的校園、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環(huán)抱著這一切的無言的群山……《在山的那邊》起源于的童年經(jīng)驗,與他童年的挫折經(jīng)驗以及在這種挫折中日漸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關。

一、字音字形詞義

癡想隱秘鐵青凝成誘惑喧騰一瞬間

癡想:原意是發(fā)呆地想,這里指總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誘惑:招引

喧騰:喧鬧沸騰

二、閱讀理解:

1、詩歌的第一部分,這部分從時間上看寫我的童年時期;從事情上看寫我渴望海;從方式上看寫“我”與媽媽的對話。

2、“哦,山那邊是海嗎?”這句詩寫出了怎樣的心情?

寫出了想去看海,但對媽媽的話表示懷疑的心情。

3、“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鐵青著臉”寫出了“我”失望、沮喪的心情,“鐵青著臉”的原因是山色是青色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里怪我妄想,笑我幼稚

4、“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運用的修辭手法是擬人,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幻想的落空,通俗易懂,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詩中“打了一個零分”的言外之意是我見到海的幻想全然落空。

5、詩的開頭兩句,用了“?!薄胺薄鞍V”三個字,表明“我”小時候是什么樣的一個孩子?

我小時候是一個富于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好奇心的少年。

6、“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種子”是指山那邊的海,比喻信念;“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山頂”的誘惑力在于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

7、詩中的“山”是指重重困難,“?!笔侵咐硐刖辰?,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其作用是形象、具體、生動,增強了內容的深度,有力地揭示了主題

8、詩中的“失望”是因為山那邊還是山,“這樣一座山頂”是指前面可以看到海的山頂,“枯干的心靈”表示的意思是對理想的迫切渴望

9、“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一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xiàn)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表達了沒有見到大海的失望、沮喪的心情

10、“在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這里表達出了怎樣的信念?

表達出對戰(zhàn)勝一切困難,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堅定信念。

11、“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這幾句詩中,“枯干的心靈”比喻什么?如何理解海潮“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對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干,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12、“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含義?

理想境界的實現(xiàn)使人興奮、驚喜。

13、小時候爬山“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長大后,我“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你能分別用兩個成語來概括這兩個時期的爬山經(jīng)歷嗎?從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樣一個孩子?

大失所望百折不撓我是一個敢于幻想,充滿好奇心,不懈追求的孩子

14、詩中用了兩個破折號,第一個破折號的作用是承前解釋,第二個破折號的作用是啟下延伸;詩中還用了兩個省略號,第一個省略了“漫濕”后的情景,第二個省略了“照亮”后的情景

15、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qū)孩子童年的“夢”。這個“夢”是對大海的熱烈向往。請介紹一下你童年的夢,并說說怎樣才能夢想成真。

篇二:《在山的那邊》導學案篇二

1、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解釋,初步感知詩歌內容;通過反復誦讀,達到熟讀成誦;

2、體會“為理想而奮斗”的思想情懷;理解所創(chuàng)設的詩歌意境,把握本詩主旨;

3、深入詩歌意境,涵詠體會“山”和“?!钡牟煌x,體會詩歌蘊含的人生哲理。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出自己對于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

教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詩歌的正確方法,激發(fā)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奮斗的情懷。

學習方法:朗讀、背誦;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投影儀、錄音機

學習設置:

課文感知:是詩人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抒寫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認真預習詩歌內容;查字典解決“讀一讀、寫一寫”和解釋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寫“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是怎樣處理的”練筆,準備上課時在班里交流。

課前二分鐘:講述成語故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課文導入:學生朗讀文章《會飛的蒲公英》,導入新課:同學們,在剛剛讀過的文章中,母親從小就為我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那是一顆怎樣的種子?(蒲公英的種子——希望的種子)在今天我們即將學習的詩歌當中,“我”的母親也為埋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這首詩歌,讓我們來看一下,這顆種子是怎樣生根,發(fā)芽,結果的。

(導入二:同學們,當你進入中學,跨入人生道路一個新的起點時,你一定對未來充滿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中共同的目標。這一課的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體驗給我們非常有益的啟示。是詩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在詩里,他述說了童年時代美好而朦朧的“夢”——對大海的熱烈向往,長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尋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詩人雖然已無數(shù)次見過童年時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個“?!币廊贿b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笔鞘裁茨兀孔屛覀儊砥纷x這首詩歌,從中尋求答案)

②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③教師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朗讀課文:是一首詩歌,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在詩中,詩人要用形象而精練的語言來表達他反復體會的情感。我們要理解詩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讀,體悟“海”與“山’’的象征意義,領會它們所蘊含的意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