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自評估報告2023版
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申報
自評估報告
申報項目名稱:申報單位名稱:
參與單位名稱:
建筑類型:
自評星級:★★★,自評分數:
自評依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23)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填寫說明(必讀)
1.本報告適用于申請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由申報單位填寫。
2.“達標判定〞項的填寫方式:滿足要求的項在□中填寫“√〞;不滿足要求的項在□中填寫“×〞;不參評的項在□中填寫“○〞,規(guī)劃設計階段不參評的項已用“—〞標出。如因項目實際狀況致使某些條文不參評,請在該條文“評價要點〞中說明原因,并在“實際提交證明材料〞中提供證明材料。3.“自評得分〞項的填寫方式:在自評得分分類對應的表格中,填寫符合項目狀況的得分,不達標的條文,自評得分填寫“0〞;不參評條文的得分處理方式,已在條文中注明。
4.“實際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寫對應條文實際提交的材料的全稱、查閱路徑。5.本報告封面的“申報項目名稱〞、“申報單位名稱〞、“參與單位名稱〞請務必認真、細心填寫,并與申報書保持一致,如因筆誤造成評審或證書制作問題,后果自負。
6.若采用本報告參考樣式,可進行編輯性修改,但不應自行刪除技術內容和要求。
7.本報告中涉及數字的,統(tǒng)一保存到小數點后一位。
GB/T50378-2023CSUS-GBRC
目錄
目錄3一、自評總述1二、項目效果圖(需標示申報范圍)1三、自評內容24.1控制項34.2評分項8Ⅰ土地利用8Ⅱ室外環(huán)境14Ⅲ交通設施與公共服務20Ⅳ場地設計與場地生態(tài)285.1控制項365.2評分項42Ⅰ建筑與圍護結構42Ⅱ供暖、通風、與空調48Ⅲ照明與電氣55Ⅳ能量綜合利用606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686.1控制項706.2評分項73Ⅰ節(jié)水系統(tǒng)73Ⅱ節(jié)水器具與設備78Ⅲ非傳統(tǒng)水源利用827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利用867.1控制項887.2評分項91Ⅰ節(jié)材設計91Ⅱ材料選用988室內環(huán)境質量1088.1控制項110
GB/T50378-2023CSUS-GBRC
8.2評分項119I室內聲環(huán)境119II室內光環(huán)境與視野125III室內熱濕環(huán)境130IV室內空氣質量13211提高與創(chuàng)新138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環(huán)材料比例計算書153
GB/T50378-2023CSUS-GBRC
一、自評總述
經自評估,本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階段控制項全部達標,評分項與加分項的分值達到設計階段__三_星級的標準。各章節(jié)得分狀況見表1:
表1項目規(guī)劃設計階段自評得分狀況
節(jié)地與室總分值自評得分換算得分權重系數權重得分外環(huán)境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節(jié)水與水資源利用節(jié)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huán)境質量加分項100100100100100—自評總分:,申報星級評分要求:50/60/80。
二、項目效果圖(需標示申報范圍)
建筑層數:,建筑高度:。項目概述:
1
GB/T50378-2023CSUS-GBRC
三、自評內容4節(jié)地與室外環(huán)境
子項條文編號4.1.1條文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xiāng)規(guī)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qū)、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難的要挾,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要挾,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場地內應無超標污染物排放。建筑規(guī)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準,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筑的日照標準。儉約集約利用土地。場地內合理設置綠化用地。合理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建筑及照明設計避免產生光污染。場地內環(huán)境噪聲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096的有關規(guī)定。場地內風環(huán)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動舒適和建筑的自然通風。采取措施降低熱島強度。場地與公共交通設施具有便捷的聯系。場地內人行通道采用無障礙設計分數Y不參評分得分Y控制項4.1.24.1.34.1.4YYY1996446493663YYY土地利用4.2.14.2.24.2.34.2.4室外環(huán)境4.2.54.2.64.2.7交通設施與公共服務4.2.84.2.94.2.10合理設置停車場所。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結合現狀地形地貌進行場地設計與建筑布局,保4.2.12護場地內原有的自然水域、濕地和植被,采取表層土利用等生態(tài)補償措施。4.2.134.2.14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合理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對大于10hm2的場地進行雨水專項規(guī)劃設計。合理規(guī)劃地表與屋面雨水徑流,對場地雨水實施外排總量控制。合計場地設計與場地生態(tài)9661004.2.15合理選擇綠化方式,科學配置綠化植物。
2
GB/T50378-2023CSUS-GBRC
4.1控制項
4.1.1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xiāng)規(guī)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qū)、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
1)達標自評□達標;□不達標
2)評價要點
是否符合所在地城鄉(xiāng)規(guī)劃:□是、□否。場地內是否有以下各類保護區(qū):
□基本農田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自然保護區(qū)、□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歷史文化街區(qū)、□其他保護區(qū)、□以上皆無。場地內是否有以下各類文物古跡:
□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建筑、□歷史建筑、□以上皆無。
簡要說明項目選址的建設用地屬性以及場地內地形、資源狀況(100字以內)。若含有上款所列各類保護區(qū)或文物古跡,簡要說明保護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內)。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標準地塊規(guī)劃現狀地形圖:應包括紅線范圍、豎向標高、原有地物等。若地塊中或其周邊還涉及文保單位、水體等,地塊現狀圖中還需包含紫線、藍線與綠線;
2、環(huán)評報告書(表)或場址檢測報告:應包括對場地選址以及場地內及周邊是否有保護區(qū)、文物古跡保護的說明;
3、保護區(qū)或文物古跡保護或改造的方案:如場地內有以上各類保護區(qū)、文物古跡保護,應包括相應保護或改造措施(如無保護內容可不提供),文物局、園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護區(qū)管理部門的相關證明文件,相關處理方案等。實際提交材料:
3
GB/T50378-2023CSUS-GBRC
4
GB/T50378-2023CSUS-GBRC
4.1.2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難的要挾,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要挾,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1)達標自評□達標;□不達標
2)評價要點
場地選址附近是否有以下要挾或者危險源:
□洪災、□泥石流、□含氡土壤、□風切變、□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斷裂帶、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電磁輻射(如電視廣播發(fā)射塔、雷達站、通信發(fā)射臺、變電站、高壓電線等)、□火、爆、有毒物質等(如油庫、煤氣站、有毒物質車間等)、□以上皆無簡要說明避免以上要挾或危險源的措施。(300字以內)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標準地塊規(guī)劃現狀地形圖:應包括紅線范圍、豎向標高、原有地物等。若地塊中或其周邊還涉及文保單位、水體等,地塊現狀圖中還需包含紫線、藍線與綠線;
2、環(huán)評報告書(表):應表達場地是否有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難的要挾以及是否有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電磁輻射等危害;3、地勘報告;
4、場地內有毒有害物質的專項檢測報告:如土壤氡濃度檢測報告。實際提交材料:5
GB/T50378-2023CSUS-GBRC
4.1.3場地內應無超標污染物排放。
1)達標自評□達標;□不達標
(本條以申報對象所在地塊(或居住小區(qū))的狀況為評價對象。)
2)評價要點
場地內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設施:
□餐飲類建筑、□鍋爐房、□垃圾運轉站、
□其他易產生煙、氣、塵、噪聲的建筑或設施(請?zhí)顚懀?、□以上皆無如有以上建筑或設施,簡要說明避免排放超標的控制措施:(200字以內)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建筑總平面圖:應表達相關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2、建筑平面圖:應表達相關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
3、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提供的環(huán)評報告書(表):應包含場地內各類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實際提交材料:6
GB/T50378-2023CSUS-GBRC
4.1.4建筑規(guī)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準,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筑的日照標準。
1)達標自評□達標;□不達標
2)評價要點□居住建筑
住區(qū)位于氣候區(qū),所在城市為:,屬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項目中住宅標準日最低日照時數:小時住區(qū)內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
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則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時數:小時是否為舊區(qū)改建內的新建住宅:□是、□否□公共建筑
本項目是否為以下幾類建筑類型:□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以上皆不是如是托兒所或幼兒園,則其生活用房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小時數:小時如是中小學校,則其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小時數:小時周邊是否有居住建筑、學校建筑:□是、□否
如周邊有居住建筑、學校建筑,本項目是否影響其日照要求:□是、□否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標準地塊規(guī)劃現狀圖:應標有明了的紅線、綠線,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塊與周邊地塊的空間相鄰關系(距離、高度等);
2、日照模擬分析報告:應使用當地規(guī)委認可的計算軟件對標準日最低日照時數進行模擬計算。
實際提交材料:
7
GB/T50378-2023CSUS-GBRC
4.2評分項
Ⅰ土地利用
4.2.1儉約集約利用土地。(總分19分)1)得分自評
居住建筑
□3層及以下□4~6層□7~12層□13~18層□19層及以上
評價內容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標A(m2)公共建筑
評價內容0.5≤R<0.8容積率R0.8≤R<1.51.5≤R<3.5R≥3.5合計評價分值(分)510151919自評得分(分)3層及以下35<A≤41A≤354~6層23<A≤26A≤237~12層22<A≤24A≤2213~18層20<A≤22A≤2019層及以上11<A≤13A≤11合計評價分自評得值(分)分(分)151919
2)評價要點居住建筑
項目立項審批時間:年
住宅層數:□低層、□多層、□中高層、□高層,建筑高度:。戶型類型:________主要戶型:_________
主要戶型建筑面積:_________m占總戶數的比例:_____________住區(qū)用地面積:m
居住人口(按每戶3.2人計算):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標:m/人公共建筑
項目審批時間:年規(guī)劃用地面積:m地上總建筑面積:m容積率:3)證明材料提交清單及要求:居住建筑:
8
2
2
2
2
2
GB/T50378-2023CSUS-GBRC
1、標準地塊規(guī)劃現狀圖:應包括紅線范圍、豎向標高、原有地物等。若地塊中或其周邊還涉及文保單位、水體等,地塊現狀圖中還需包含紫線、藍線與綠線;
2、建筑總平面圖:應包含住區(qū)用地面積、戶數、人均居住用地指標等技術經濟指標;3、人均居住用地指標計算書:應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標計算過程。
公共建筑:
1、標準地塊規(guī)劃現狀圖:應包括紅線范圍、豎向標高、原有地物等。若地塊中或其周邊還涉及文保單位、水體等,地塊現狀圖中還需包含紫線、藍線與綠線;
2、建筑總平面圖:應包含規(guī)劃用地面積、總建筑面積、容積率等技術經濟指標。實際提交材料:9
GB/T50378-2023CSUS-GBRC
4.2.2場地內合理設置綠化用地。(總分9分)
1)得分自評
□居住建筑
評價內容住區(qū)人均公共綠地面積Ag住區(qū)綠地率
□公共建筑
評價內容30%≤Rg<35%綠地率Rg35%≤Rg<40%Rg≥40%綠地向社會公眾開放合計評價分值(分)25729自評得分(分)新區(qū)建設1.0m2≤Ag<1.3m21.3m2≤Ag<1.5m2Ag≥1.5m2≥30%舊區(qū)改建0.7m2≤Ag<0.9m20.9m2≤Ag<1.0m2Ag≥1.0m2≥25%合計評價分值(分)35729自評得分(分)
2)評價要點
□居住建筑
住區(qū)綠地面積:m2住區(qū)用地面積:m2住區(qū)綠地率:(%)
住區(qū)總公共綠地面積:m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m2
□公共建筑
項目綠地面積:m2項目用地面積:m2項目綠地率:(%)
項目綠地是否向社會公眾開放:□是、□否
3)證明材料
提交清單及要求:居住建筑:
1、建筑總平面圖:應表達綠地位置、面積,并包括用地面積、綠地面積、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等指標技術經濟指標;
2、景觀總平面圖:應表達綠地位置、面積,并包括用地面積、綠地面積、綠地率、人均公
10
GB/T50378-2023CSUS-GBRC
共綠地等指標技術經濟指標;
3、立體綠化平面圖:應表達綠地位置、面積;4、平面日照等時線模擬圖、計算書。
公共建筑:
1、建筑總平面圖:應表達綠地位置、面積,并包括用地面積、綠地面積、綠地率等指標技術經濟指標;
2、景觀總平面圖:應表達綠地位置、面積,并包括用地面積、綠地面積、綠地率等指標技術經濟指標。
3、立體綠化平面圖:應表達綠地位置、面積。實際提交材料:11
GB/T50378-2023CSUS-GBRC
4.2.3合理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總分6分)
1)得分自評(不適合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可不參評)□不參評,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蹙幼〗ㄖ?/p>
評價內容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指標地下建筑面積與地上建筑面積的比率Rr
□公共建筑
評價內容Rp1≥0.5地下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之比Rp1地下一層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率Rp2Rp1≥0.7且Rp2<70%
2)評價要點
是否有地下空間:□是、□否□居住建筑
地上建筑面積:m地下建筑面積:m地下建筑面積與地上建筑面積的比率為:%地下空間主要功能為:□公共建筑
地下建筑面積:m地下一層建筑面積:m總用地面積:m
地下建筑面積與地上建筑面積的比率為:%地下一層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率:%地下空間主要功能為:
簡要說明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設計說明:包括該建筑的場地區(qū)位、地質條件、地下空間功能分區(qū)以及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的合理性等簡要進行闡述。(200字以內)
2
2
2
2
2
評價分值(分)246自評得分(分)5%≤Rr<15%15%≤Rr<25%Rr≥25%評價分36自評得值(分)分(分)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建筑總平面圖:應包括總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建筑占地面積等技
12
GB/T50378-2023CSUS-GBRC
術經濟指標;
2、地下空間建筑平面圖:應表達地下空間功能分區(qū)及面積;
3、地下空間不參評狀況說明書:應論述項目不適合開發(fā)地下空間的緣由,如場地區(qū)位和地質條件、建筑結構類型、建筑功能或性質確實不適合開發(fā)地下空間等。(僅本條不參評項目提供)。實際提交材料:
13
GB/T50378-2023CSUS-GBRC
Ⅱ室外環(huán)境
4.2.4建筑及照明設計避免產生光污染。(總分4分)
1)得分自評序號1評價內容□玻璃幕墻:可見光反射比不大于0.2?!醴遣A粔ㄖ彝庖咕罢彰鳎汗馕廴镜南拗品犀F行行業(yè)標準《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guī)范》JGJ/T163的規(guī)定。合計評價分值(分)2自評得分(分)242
2)評價要點
是否采用玻璃幕墻或鏡面式鋁合金裝飾外墻:□是、□否
簡要說明建筑及照明設計過程中,采用何種措施避免對周邊建筑造成光污染(200字以內)。
室外景觀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照明光線是否有超出被照區(qū)域的溢散光:□是、□否,如有,則溢散光占比為:。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建筑總平面圖:應反映本地塊與周邊居住類地塊的空間相鄰關系(距離、高度等);2、建筑設計說明:應包含玻璃幕墻的可見光反射比的說明;
3、幕墻設計說明:應包含玻璃幕墻或鏡面應式鋁合金裝飾外墻的光污染分析說明;4、室外景觀照明設計說明:應包含光污染控制說明;
5、室外景觀照明燈具產品資料:應含有燈具的調理方式以及光度檢驗報告。實際提交材料:
14
GB/T50378-2023CSUS-GBRC
4.2.5場地內環(huán)境噪聲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096的有關規(guī)定。(總分4分)
1)得分自評
評價內容場地內環(huán)境噪聲滿足《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096。合計
2)評價要點
場地位于《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類型
環(huán)境噪聲檢測狀況單位:dB(A)
序號1234
簡要說明建筑場地周邊噪聲分布狀況,假使擬建噪聲敏感建筑不能避免鄰近交通干線,或不能遠離固定的設備噪聲源時,說明降噪措施。(200字以內)
監(jiān)測點環(huán)境噪聲標準值(dB)晝間夜間環(huán)境噪聲測試值(dB)晝間夜間評價分值(分)44自評得分(分)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環(huán)評報告書(表)或環(huán)境噪聲影響測試報告、噪聲預計分析報告:應包含場地噪聲檢測數值,若環(huán)境噪聲測試值比標準規(guī)定值高,需提供降低噪聲的措施。實際提交材料:
15
GB/T50378-2023CSUS-GBRC
4.2.6場地內風環(huán)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動舒適和建筑的自然通風。(總分6分)
(住區(qū)風環(huán)境模擬應以申報對象所在地塊(或居住小區(qū))為對象,并重點分析申報對象區(qū)域。)
1)得分自評序號評價內容建筑物周邊人行區(qū)風速低于5m/s,且室外風速放大系數小于2除迎風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風面與背風面表面風壓差不超過5Pa場地內人活動區(qū)不出現渦旋或無風區(qū)50%以上可開啟外窗室內外表面的風壓差大于0.5Pa合計評價分值(分)21216自評得分(分)1冬季典型風速和風向條件下2過渡季、夏季典型風速和風向條件下
2)評價要點
1、冬季典型風速和風向條件下:
建筑物周邊人行區(qū)距地1.5m高處的風速為:m/s,風速放大系數為:除迎風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風面與背風面表面風壓差為:________Pa2、過渡季、夏季典型風速和風向條件下
場地內人活動區(qū)是否會出現渦旋或無風區(qū):□是□否
除迎風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風面與背風面表面風壓差為:________Pa外窗中室內外表面的風壓差大于0.5Pa的可開啟外窗的面積比例:________%簡要說明本項目室外風環(huán)境狀況、改善風環(huán)境的措施。(200字以內)
3)證明材料提交清單及清單:
1、室外風環(huán)境模擬分析報告:應包括冬季典型風速和風向條件下建筑物周邊人行區(qū)距地
1.5m高處的風速和風速放大系數,以及夏季、過渡季典型風速和風向條件下的風環(huán)境的分析。
2、建筑總平面圖、景觀總平面圖。實際提交材料:
16
GB/T50378-2023CSUS-GBRC
5.2評分項
Ⅰ建筑與圍護結構
5.2.1結合場地自然條件,對建筑的體形、朝向、樓距、窗墻比等進行優(yōu)化設計。(總分6分)
1)得分自評:評價內容對建筑的體形、朝向、樓距、窗墻比等進行優(yōu)化設計合計評價分值(分)66自評得分(分)建筑朝向為:;體形為:□條式、□點式,體形系數為,□滿足國家或地方節(jié)能標準;建筑的窗墻比為:東向南向西向北向,□滿足國家或地方節(jié)能標注;建筑的樓間距最小是之間,距離為。
2)評價要點:
簡要說明對建筑體形、朝向、樓距、窗墻比等進行的優(yōu)化設計。
1、概述項目所在地氣候條件特點,在建筑朝向、布局設計時如何考慮冬季獲得足夠的日照,避開主導風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風,降低太陽輻射影響及防止暴風雨襲擊等。(150字以內)
2、概述自然通風效果優(yōu)化模擬計算結論(100字以內)
3、概述自然采光效果優(yōu)化模擬計算結論(100字以內)
42
GB/T50378-2023CSUS-GBRC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建筑施工圖設計說明:應有對建筑總平面設計原則的簡要闡述,以及對朝向、體形系數、窗墻比的具體說明,并與詳圖吻合;
2、日照模擬計算報告、自然通風效果優(yōu)化模擬計算報告、自然采光效果優(yōu)化計算模擬報告:應對模擬計算的計算模型、初始條件、計算參數、計算結果進行詳細說明;3、建筑效果圖:應包括建筑鳥瞰圖、單體效果圖。實際提交材料:43
GB/T50378-2023CSUS-GBRC
5.2.2外窗、玻璃幕墻的可開啟部分能使建筑獲得良好的通風。(總分6分)
1)得分自評:(有嚴格室內溫濕度要求、不宜進行自然通風的建筑或房間,本條不參評;當建筑層數大
于18層時,18層以上部分不參評)□不參評,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序號1僅設幕墻2345僅設外窗設玻璃幕墻和外窗外窗/幕墻設置狀況評價內容玻璃幕墻透明部分可開啟面積比例達到5%玻璃幕墻透明部分可開啟面積比例達到10%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達到30%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達到35%按本表序號第1-4進行評價,得分取兩項得分的平均值合計評價分值(分)4646—6自評得分(分)2)評價要點: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
編號
幕墻可開啟面積比例:
幕墻尺寸編號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建筑平面圖、立面圖、門窗表:應有外窗詳細尺寸說明,并與大樣圖吻合;
44
外窗類型外窗尺寸寬度(m)總計高度(m)數量(個)可開啟面積比例(%)幕墻類型寬度(m)總計高度(m)數量(個)可開啟面積比例(%)GB/T50378-2023CSUS-GBRC
2、幕墻設計說明及計算書:應有可開啟扇的詳細尺寸說明。45
GB/T50378-2023CSUS-GBRC
5.2.3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優(yōu)于國家現行有關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總分10分)
1)得分自評:評價內容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比國家或行業(yè)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高5%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比國家或行業(yè)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高10%或者
供暖空調全年計算負荷降低幅度達到5%供暖空調全年計算負荷降低幅度達到10%合計51010評價分值(分)510自評得分(分)2)評價要點:
建筑所處城市的建筑熱工氣候分區(qū):;執(zhí)行的建筑節(jié)能標準: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比較:
參評建筑熱工參數單位類型I類型II類型III參照建筑提高比例(%)體形系數東向窗墻比南向西向北向屋頂透明部分面積比例屋面?zhèn)鳠嵯禂礙外墻(包括非透明幕墻)傳熱系數K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傳熱系數K東向傳熱系數K外窗(包括透明幕墻)遮陽系數SC南向西向北向東向南向西向北向——————W/(m2·K)W/(m2·K)W/(m2·K)W/(m2·K)W/(m2·K)W/(m2·K)W/(m2·K)————W/(m2·K)—(m2·K)/W(m2·K)/W屋頂透明部分地面地下室外墻傳熱系數K遮陽系數SC熱阻R熱阻R注:參評建筑下的列分類“類型I、類型II、類型III〞指一棟建筑中存在多種圍護結構或一個項目存在多個參評建筑時的區(qū)別表示方式。或者
46
GB/T50378-2023CSUS-GBRC
17
GB/T50378-2023CSUS-GBRC
4.2.7采取措施降低熱島強度。(總分4分)
1)得分自評序號12構筑物遮蔭措施的面積比評價內容紅線范圍內戶外活動場地有喬木、達到10%達到20%評價分值(分)1224自評得分(分)超過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低于0.4。合計
2)評價要點
紅線范圍內戶外活動場地內的遮蔭措施有:□喬木、□構筑物(構筑物類型:)、□以上皆無。
場地內遮蔭措施統(tǒng)計
項目紅線范圍內戶外活動場地面積線范圍內戶外活動場地內喬木遮蔭措施的面積線范圍內戶外活動場地構筑物遮蔭措施的面積紅線范圍內戶外活動場地內有喬木、構筑物遮蔭措施的面積比例
道路路面、屋面太陽輻射反射系數統(tǒng)計
項目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積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積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積占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總面積的比例
3)證明材料提交清單及要求:
1、總平面圖:應表達場地內建筑、步道、庭院、廣場、游憩場、地面停車場等的位置及面積;
2、喬木種植平面圖:應表達所有喬木的名稱及其所在位置;
3、喬木苗木表:應表達各類喬木的名稱、數量、成年喬木的樹冠正投影面積;
4、景觀總平面圖:應表達場地構筑物的位置,及構筑物的數量、遮蔭面積等技術經濟指標;
18
數值單位m2m2m2%數值單位m2m2m2%GB/T50378-2023CSUS-GBRC
5、喬木、場地構筑物遮蔭面積比例計算書:應包括喬木以及構筑物遮蔭面積的詳細計算;6、屋頂、場地鋪裝平面圖:應表達各類鋪裝的類型、位置、太陽輻射反射系數及面積;7、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低于0.4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積占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總面積的比例計算書:應包括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積各類鋪裝的類型、太陽輻射反射系數及面積的統(tǒng)計。實際提交材料:19
GB/T50378-2023CSUS-GBRC
Ⅲ交通設施與公共服務
4.2.8場地與公共交通設施具有便捷的聯系。(總分9分)
1)得分自評
評價內容場地出入口到達公共汽車站的步行距離不大于500m,或到達軌道交通站的步行距離不大于800m。場地出入口步行距離800m范圍內設有2條及以上線路的公共交通站點(含公共汽車站和軌道交通站)。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聯系公共交通站點。合計
2)評價要點
場地內交通組織是否人車分行:□是、□否公共汽車站統(tǒng)計表:公交站名稱場地出入口步行至公交站的距離(m)公交汽車線路名稱軌道交通站名稱述,300字以內)
3)證明材料提交清單及要求:
1、建筑總平面圖:應表達場地內交通組織分析;
2、當地最新的交通地圖:應標明項目所在位置,所有出入口設置及附近公交站點(含公共汽車站和軌道交通站)。
3、公共交通站點分布說明:應包含項目附件公交站點分布狀況介紹,項目場地出入口至附
20
評價分值(分)自評得分(分)3339已建/規(guī)劃已建/規(guī)劃場地出入口步行至軌道交通站的距離(m)軌道線路名稱軌道交通站統(tǒng)計表:
請對交通組織進行簡要分析。(如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聯系公共交通站點,請對此狀況進行描
GB/T50378-2023CSUS-GBRC
近公交站點的步行距離的標注說明,已建的公交站點照片或規(guī)劃中公交站點的規(guī)劃文件。實際提交材料:21
GB/T50378-2023CSUS-GBRC
4.2.9場地內人行通道采用無障礙設計。(總分3分)
1)得分自評
評價內容場地內人行通道采用無障礙設計合計
2)評價要點
簡要說明場地內人行通道及場地內外聯系的無障礙設計狀況。(200字以內)。評價分值(分)33自評得分(分)
3)證明材料提交清單及要求:
1、建筑設計說明:應包括對場地內人行通道無障礙設計的詳細說明,并與詳圖吻合;2、人行通道無障礙設計詳圖:應與人行通道無障礙設計說明相吻合;3、總建筑平面圖:應表達人行通道無障礙設計的位置。實際提交材料:22
GB/T50378-2023CSUS-GBRC
4.2.10合理設置停車場所。(總分6分)
1)得分自評序號1評價內容自行車停車設施位置合理、便利出入,且有遮陽防雨措施合理設置機動車停車設施,并采取以下措施中至少2項:□采用機械式停車庫、地下停車庫或停車樓等方式儉約集約用地;□采用錯時停車方式向社會開放,提高停車場(庫)使用效率;□合理設計地面停車位,不擠占步行空間及活動場所。合計評價分值(分)3自評得分(分)23
2)評價要點停車場所設置方式
類別自行車停車設施6設置方式停車設施位置合理、便利出入遮陽防雨措施采用以下停車方式儉約集約用地:□機械式停車庫、□地下停車庫、□停車樓、□其他方式是否滿足□□□□□是否滿足□□機動車停車設施采用錯時停車方式向社會開放,提高停車場(庫)使用效率合理設計地面停車位,不擠占步行空間及活動場所停車場所設置規(guī)模
類別自行車停車位數量機動車停車位數量
簡要說明自行車及機動車停車位設置、停車方式、停車場管理等。(300字以內)當地規(guī)范限值(輛)設計值輛(輛)
3)證明材料
23
GB/T50378-2023CSUS-GBRC
提交清單及要求:
1、總建筑平面圖:應包括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車位數量等技術經濟指標,場地停車場的位置、停車位數量;
2、停車場平面圖:應表達停車場的位置、停車位大小及數量等;
3、自行車遮陽防雨設施詳圖:應表達遮陽防雨設施的構造、尺寸、形式及材質;4、機動車停車位詳圖:應表達停車設施的尺寸、形式及結構圖;
5、停車管理方法:應包含對外開放管理方法等(針對采用錯時停車方式向社會開放的項目)。實際提交材料:24
GB/T50378-2023CSUS-GBRC
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總分6分)
1)得分自評□居住建筑
評價內容滿足以下要求中至少3項,得3分;滿足4項及以上,得6分:□場地出入口到達幼兒園的步行距離不超過300m;□場地出入口到達小學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場地出入口到達商業(yè)服務設施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相關設施集中設置并向周邊居民開放;□場地1000m范圍內設有5種以上的公共服務設施合計
□公共建筑
評價內容滿足以下要求中至少2項,得3分;滿足3項及以上,得6分:□2種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設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種及以上的公共服務功能;□配套輔助設施設備共同使用、資源共享;□建筑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公共空間;□室外活動場地錯時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
2)評價要點
□居住建筑
場地1000m范圍內的公共服務設施類別包括:
□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體育、□商業(yè)服務、□金融郵電、□社區(qū)服務、□市政公用、□市政管理、□其他
評價分值(分)自評得分(分)3~66評價分值(分)自評得分(分)3~6住區(qū)場地1000m范圍內的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名稱類別場地出入口距服務設施的距離(m)25
GB/T50378-2023CSUS-GBRC
場地內是否有相關設施集中設置并向周邊居民開放:□是、□否,包括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類別及其公共服務功能統(tǒng)計序號序號12序號12
如室外活動場地錯時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請簡要描述下錯時開放的實施方法,包括開放的空間、時間以及相關管理制度(200字以內)
3)證明材料提交清單及要求:居住建筑
標準地塊規(guī)劃圖:應標明各公共服務設施的位置以及住區(qū)出入口距離各公共服務設施的距離。公共建筑
1、建筑設計說明:應表達項目所含有的公共建筑類型及其公共服務功能;2、標準地塊規(guī)劃圖:應表達集中設置的公共建筑位置、數量及服務功能;
3、共享配套設施所在樓層的建筑平面圖:應表達配套設施的位置、面積以及功能類型;
26
公共建筑名稱公共建筑類型公共服務功能數量數量公共服務功能描述作用數量共享對象作用開放時間配套輔助設施設備共同使用、資源共享狀況統(tǒng)計
共同使用、資源共享的輔助設施設備名稱建筑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公共空間
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公共空間的名稱
GB/T50378-2023CSUS-GBRC
4、配套設施共享說明文件:應包括配套設施共享的管理方法,保證設施的有序使用;5、建筑室外或室內活動場地對面開放的說明文件:應包括對外開放空間、開放時間以及具體的公眾使用的管理方法,保證安全高效的空間利用。實際提交材料:27
GB/T50378-2023CSUS-GBRC
Ⅳ場地設計與場地生態(tài)
4.2.12結合現狀地形地貌進行場地設計與建筑布局,保護場地內原有的自然水域、濕地和植被,采取表層土利用等生態(tài)補償措施。(總分3分)
1)得分自評
評價內容結合場地狀況采取生態(tài)補償措施合計
2)評價要點
項目場地內是否有自然水域:□是、□否,建設過程中是否被改造:□是、□否;項目場地內是否有濕地:□是、□否,建設過程中是否被改造:□是、□否;項目場地內是否有植被:□是、□否,建設過程中是否被改造:□是、□否;場地設計與建筑布局是否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是、□否場地設計是否對原有的表層土進行保護利用:□是、□否
如對場地內原有的自然水域、濕地和植被進行了改造,簡要說明工程終止后所采取的生態(tài)補償措施。(100字以內)
評價分值(分)33自評得分(分)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場地地形圖:應表達場地開發(fā)前的原有地形地貌;
2、環(huán)評報告:應介紹現場地開發(fā)前的原有地形地貌及場地開發(fā)對其影響和采取生態(tài)補償措
施介紹;
3、生態(tài)補償措施落實報告:應具體介紹項目采用生態(tài)補償措施的具體方法及生態(tài)補償后的
效果。實際提交材料:
28
GB/T50378-2023CSUS-GBRC
4.2.13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合理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對大于10hm2的場地進行雨水專項規(guī)劃設計。(總分9分)
1)得分自評
評價內容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等有調蓄雨水功能的綠地和水體的面積之和占綠地面積的比例達到30%。合理銜接和引導屋面雨水、道路雨水進入地面生態(tài)設施,并采取相應的徑流污染控制措施。硬質鋪裝地面中透水鋪裝面積的比例達到50%。合計
2)評價要點
項目所在地:,當地年降雨量mm;場地內綠色雨水基礎設施統(tǒng)計序號12345678910綠色雨水基礎設施設施類型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屋頂綠化植被淺溝樹池雨水塘雨水濕地景觀設計水體自然水體(河流、湖泊)其他有調蓄雨水功能的綠地和水體合計場地綠地面積有調蓄雨水功能的綠地和水體的面積之和占綠地面積的比例%。項目場地用地面積m;場地用地面積是否大于10hm:□是、□否。
2
如場地用地面積是否大于10hm,應簡要描述場地雨水專項規(guī)劃設計,包含對場地內徑流減排、污染控制、雨水收集回用等的全面統(tǒng)籌規(guī)劃設計。(300字以內)2
2
評價分值(分)3自評得分(分)339面積(m2)簡要描述場地內屋面雨水、道路雨水進入地面生態(tài)設施的銜接和引導設計,及相應的徑流污染控制措施。(300字以內)
29
GB/T50378-2023CSUS-GBRC
透水鋪裝面積比例計算
序號透水鋪裝類型12345植草磚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磚其他面積(m2)硬質鋪裝總面積硬質鋪裝地面中透水鋪裝面積的比例(%)當透水鋪裝下為地下室頂板時,簡要描述雨水的滲透方式(200字以內)。
證明材料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景觀綠化圖:應表達項目紅線范圍內下凹綠地、雨水花園位置、面積,并提供下凹綠地、
雨水花園剖面設計圖;
2、雨水排水圖:提供屋面雨水、道路雨水排水圖紙,并提供其進入地面生態(tài)設施的設計圖;3、景觀鋪裝圖:應在場地鋪裝圖中標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面積、鋪裝材料等;
4、雨水專項規(guī)劃設計方案:應介紹規(guī)劃依據、原則、范圍、標準、目標、雨水系統(tǒng)規(guī)劃。5、編制場地雨水綜合利用方案。實際提交材料:
30
GB/T50378-2023CSUS-GBRC
4.2.14合理規(guī)劃地表與屋面雨水徑流,對場地雨水實施外排總量控制。(總分6分)
1)得分自評
評價內容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55%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0%合計
2)評價要點
項目所在地:,年均降雨量:mm
場地年徑流總量計算表地表類型雨水利用措施場地年降雨量(m3)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3)證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
1、景觀綠化圖紙:應表達項目紅線范圍內下凹綠地、雨水花園位置、面積,并提供下凹綠
地、雨水花園剖面設計圖;
2、雨水排水圖紙:提供屋面雨水、道路雨水排水圖紙,并提供其進入地面生態(tài)設施的設計
圖;
3、景觀鋪裝圖紙:應在場地鋪裝圖中標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面積、鋪裝材料等;4、設計控制雨量計算書:應介紹當地降雨統(tǒng)計數據,計算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確定雨水設
施規(guī)模和最終方案。實際提交材料:
面積(m2)徑流系數雨水徑流量(m3)評價分值(分)366自評得分(分)場地年徑流總量(m3)31
GB/T50378-2023CSUS-GBRC
4.2.15合理選擇綠化方式,科學配置綠化植物。(總分6分)
1)得分自評序號1評價內容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植物,采用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綠化,種植區(qū)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滿足植物生長需求?!蹙幼〗ㄖ?□公共建筑合計
2)評價要點
項目所在地為以下選項中的:
□華北、□東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
綠化物種是否主要選用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xiāng)土植物:□是、□否是否采用包含喬、灌木的復層綠化:□是、□否
如綠化植物種植在地下車庫頂板上,則種植區(qū)域覆土深度:m。居住建筑:
項目用地面積:m2,綠地面積:m2
綠地中喬木的數量:株,平均每100m2綠地面積上的喬木數:株請列舉本項目中的主要綠化物種:(200字以內)
綠地配植喬木不少于3株/100m2采用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方式評價分值(分)自評得分(分)3336公共建筑:
是否采用屋頂綠化:□是、□否是否采用垂直綠化:□是、□否
屋頂可綠化面積:m2;屋頂綠化面積:m2;屋頂綠化面積占屋頂可綠化面積比例:%簡要說明屋頂綠化或垂直綠化:(200字以內)1.屋頂綠化或垂直綠化的位置、方式等2.主要植物種類等
3)證明材料
32
GB/T50378-2023CSUS-GBRC
提交材料及要求:
1、景觀總圖及設計說明:應表達項目紅線范圍內景觀總體設計內容;
2、景觀苗木表和種植圖:應介紹項目內喬、灌、草植物種類、基本信息、種植位置圖;3、和種植圖
4、屋頂綠化平面圖:應提供屋頂可綠化面積、屋頂綠化的類型、面積、種植植物;5、垂直綠化種植圖:應提供垂直綠化的位置、面積、種植植物。實際提交材料:
33
GB/T50378-2023CSUS-GBRC
5節(jié)能與能源利用
子項條文編號5.1.1條文建筑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中強制性條文的規(guī)定。不應采用電直接加熱設備作為供暖空調系統(tǒng)的供暖熱源和空氣加濕熱源。冷熱源、輸配系統(tǒng)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應進行獨立分項計量。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的現行值規(guī)定。結合場地自然條件,對建筑的體形、朝向、樓距、窗墻比等進行優(yōu)化設計。外窗、玻璃幕墻的可開啟部分能使建筑獲得良好的通風。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優(yōu)于國家現行有關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供暖空調系統(tǒng)的冷、熱源機組能效均優(yōu)于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的規(guī)定以及現行有關國家標準能效限定值的要求。集中供暖系統(tǒng)熱水循環(huán)泵的耗電輸熱比和通風空調系統(tǒng)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等的有關規(guī)定,且空調冷熱水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泵的耗電輸冷(熱)比比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理設計規(guī)范》GB50736規(guī)定值低20%。合理選擇和優(yōu)化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tǒng)。采取措施降低過渡季節(jié)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tǒng)能耗。34
分數不參評分得分YY5.1.2控制項5.1.3YYYY5.1.4YY5.2.1建筑與圍護結構65.2.265.2.3105.2.46供暖、通風與空調5.2.565.2.65.2.7106GB/T50378-2023CSUS-GBRC
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負荷、部分空間使用下的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tǒng)能耗。走廊、樓梯間、門廳、大堂、大空間、地下停車場等場所的照明系統(tǒng)采取分區(qū)、定時、感應等節(jié)能控制措施。照明功率密度值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的目標值規(guī)定。合理選用電梯和自動扶梯,并采取電梯群控、扶梯自動啟停等節(jié)能控制措施。合理選用節(jié)能型電氣設備。排風能量回收系統(tǒng)設計合理并運行可靠。合理采用蓄冷蓄熱系統(tǒng)。合理利用余熱廢熱解決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熱水需求。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合計95.2.95照明與電氣5.2.1085.2.1135.2.125.2.135.2.145.2.155.2.16533410100能量綜合利用
35
GB/T50378-2023CSUS-GBRC
5.1控制項
5.1.1建筑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中強制性條文的規(guī)定。
1)達標自評:
□達標;□不達標
2)評價要點:
建筑所處城市的建筑熱工氣候分區(qū):執(zhí)行的建筑節(jié)能標準: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
熱工參數體形系數東向窗墻比南向西向北向屋頂透明部分面積比例屋面?zhèn)鳠嵯禂礙外墻(包括非透明幕墻)傳熱系數K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傳熱系數K東向傳熱系數K外窗(包括透明幕墻)遮陽系數SC南向西向北向東向南向西向北向單位——————W/(m2·K)W/(m2·K)W/(m2·K)W/(m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優(yōu)待證合作協議文本
- 2025版土地抵押權抵押權抵押權抵押資產證券化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研發(fā)與裝修設計合同2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1-戊基-1H-吲哚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雙面膠帶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流媒體音視頻產品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船底噴氣推進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游戲設計服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度股權代持與風險控制協議書(個人股權轉讓與代持)4篇
- 2025年度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合作協議
- 張家界喀斯特地貌
- 讓學生看見你的愛
- 12123交管學法減分練習題及答案二(帶圖文通用版)
- 銷售禮盒營銷方案
- 南潯至臨安公路(南潯至練市段)公路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小英雄雨來》讀書分享會
- 初中數學校本教材(完整版)
- 重慶市銅梁區(qū)2024屆數學八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防控
- 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基礎課件
- 中科大光學講義08光的偏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