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產品設計師決賽試題300道_第1頁
陶瓷產品設計師決賽試題300道_第2頁
陶瓷產品設計師決賽試題300道_第3頁
陶瓷產品設計師決賽試題300道_第4頁
陶瓷產品設計師決賽試題300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陶瓷產品設計師決賽試題300道一、判斷題200道(對的打“√”,錯的打“×”)說明:基礎知識(第1-50題)、工藝設計(第51-100題)、制作部分(第100-150題)、檢驗部分(第150-200題)1.原始陶器產生于約一萬多年前的黃河和長江流域。(√)2.早期彩陶以西安半坡類型為代表,較典型的有曲腹小平底器,卷唇折腹圓底盆,小口細頸大腹壺等。(×)3.漢代制陶發(fā)達,大量燒制陶器,在功能與形式上追求統一,器皿形與塑造形,鏤空,刻劃手法的結合,均表明當時人們制陶的思考是綜合與兼顧性的。(√)4.東晉,以白陶土施青白釉的陶器偏多,彩繪陶也較為普遍。(×)5.明清時代的名陶是江蘇宜興與廣東石灣陶制品,被稱為“陶都”。石灣被譽為“陶城”。宜興紫砂陶自明代以來盛名不衰。(√)6.隋代,“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已經形成,以青、白、彩瓷為代表的制瓷技藝已成熟。花釉瓷以及絞胎瓷反映出唐代陶瓷技藝的創(chuàng)新,其造型的共有特征為流暢飽滿。(×)7.明代的景德鎮(zhèn)成為全國的瓷業(yè)中心。創(chuàng)造出了斗彩,五彩,新彩。青花瓷成為主流制品,明代瓷器種類齊全,樣式豐富,有豐厚,質樸莊重之美。(√)8.清代的景德鎮(zhèn)瓷器制品集中國歷年來陶瓷之大成??滴鯐r期普遍區(qū)域纖秀輕巧,粉彩和琺瑯彩最為出色;雍正時期注重器物造型結構的合理性,工藝精細。(×)9.歐洲的制器工業(yè)創(chuàng)始時期,具有歷史意義的是18世紀初德國麥森瓷原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18世紀30年代有104個商家在32個城鎮(zhèn)出售麥森的陶瓷產品。(√)10.陶瓷造型設計構成的三要素,一般是指:實用、材料以及美觀。(×)11.一般情況下,陶瓷產品設計不需要進行產品分折,也可精良完成產品設計?(×)12.一般情況下,陶瓷產品設計不需要進行市場調查?(×)13.通常情況下,一般陶瓷產品設計不需要對產品開發(fā)信息進行收集?(×)14.通常情況下,測量產品的精度決定復制產品的精準度?(√)15.通常陶瓷生產中,陶坯在干燥過程中,一般收縮率在8%?(×)16.一般陶瓷生產中,陶瓷全過程中,一般收縮率在18%以內?(√)17.骨質瓷是河北唐山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18.“中國白”瓷是河北唐山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19.鈞瓷是山東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20.強化瓷與滑石瓷不是一個瓷種?(√)21.骨質瓷是山東瓷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22.青花玲瓏是景德鎮(zhèn)瓷區(qū)最著名生產瓷種?(√)23.無釉陶是江蘇宜興產區(qū)主要生產品類?(√)24強化質瓷是河北唐山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25.滑石瓷是山東陶瓷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26.青瓷是浙江龍泉陶瓷產區(qū)主要生產瓷種?(√)27.作為設計師,必須具有統領全局、規(guī)劃籌度、經營安排的本領。(√)28.一件設計作品的優(yōu)劣與否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取決于設計,一是取決于制造或施工質量。(√)29.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統一是產物。在思維的層次上,設計思維必然包含了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這兩種思維的特點,或者說是這兩種思維方式整合的結果。(√)30.新產品開發(fā)的必須符合:1.要有市場。2.要有特色。3.要有能力。4.要有效益。(√)31.市場商品需要調查包括對商品需求總量、需求構成和需求趨勢的調查。(√)32.包豪斯是由著名建筑家沃爾特·格羅皮烏斯1919年創(chuàng)立于美國的一所設計學院。(×)33.陶瓷產品開發(fā),不能盲目進行,必須建立在對市場調查、相關類型產品研發(fā)的資信了解、分析基礎上進行。(√)34.河北產區(qū)藝術特點在于定窯,定窯是我國宋、金時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定窯盛行于宋中后期,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定窯白釉瓷器的裝飾技法主要有劃花、刻花、印花三種。(√)35.湖南醴陵生產的釉下彩瓷器瓷質細膩,造型新穎,裝飾絢麗,以其獨特的風格馳名中外,被譽為獨一無二的世界級藝術明珠。(×)36.陶瓷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景下,應把設計作為企業(yè)的核心設計要素來培養(yǎng)。(×)37.廣彩的全稱是“廣州織金彩瓷”。顧名思義,所謂織金彩瓷,就是在各種白胎瓷上給上金色紋圖案,仿佛錦緞上繡以色彩絢麗、高雅華貴的萬縷金絲,然后低溫焙燒而成。(√)38.陶瓷裝飾可分為釉料裝飾、浮雕裝飾及采用其它材質造型搭配的特殊裝飾。(×)39.塑造各個個別部分時,也應把這些個別部分作為局部范圍較小的整體。(√)40.塑造用泥的干濕軟硬度,以手輕捻即可變形不裂又不粘手指為宜。(√)41.塑造的具體進行,總是要從整體開始。(×)42.堆雕中的整形刀法是豎的形體豎著刮,橫的形體橫著刮。(×)43.塑造中,體積越大量感越強。(×)44.陶瓷雕塑,按照自然屬性,可分為人物、禽獸、魚蟲花草、景物、器皿等五大類型。(√)45.陶瓷制品成型工藝,一般來說,坯體凹凸性大,分割粘接件和捏制的零配件較多、不易脫模的產品,可用手工印制。(√)46.陶瓷裝飾分類:按裝飾色彩的不同,可分為澀胎、澀胎加彩、顏色釉、釉上彩、釉下彩等五種類型。(√)47.陶瓷雕刻,分陶刻和瓷刻兩種,又名刻畫、刻花或刻劃花。(√)48.陳設性的陶瓷雕塑,其功能主要體現為商品性,以滿足人們的物質要求。(×)49.形的建構是美的建構,設計師的造型之所以不同于工程師的結構造型,區(qū)別的關鍵在于前者是美的造型,藝術的造型。(√)50.隨著設計觀念的更新與文化內涵的注入,陶瓷產品設計師設計的藝術作品,以成為凝聚創(chuàng)作者心血的藝術品。(×)51.原始瓷器,發(fā)明于距今約3500年的西周。(×)52.功能于形狀相互制約。(√)53.在產品設計中,我們通常使用以人性化的設計語言來表達設計師的想法。從而使陶瓷產品產生豐富的生命力。(√)54.所謂的象征性設計指的是把產品設計成大家熟知的某個物體,使它在功能或是形體上具有這個物體的特征。(×)55.陶瓷材料質地堅硬,耐磨容易清潔,絕緣防火,在設計中應該充分發(fā)揮陶瓷材料的特性,用于增強產品的功能性,使其在比起使用其他材料來制造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56.不同的使用群體有不同的需求,對于產品也有不同的體驗方式,在設計陶瓷產品時無需根據這些特殊人群的需求入手實施。(×)57.陶瓷的釉色大體上分為兩種,高溫釉色和中溫釉色。高溫釉色應用在高溫瓷土上,顏色沒有中溫釉色鮮艷,但往往在餐具上應用的比較多。中溫釉色一般在800—900度左右,釉色比較鮮艷。(×)58.陶瓷材料質地堅硬,多為白色,在設計中往往會出現單調的感覺,與其他材料的結合往往可以增加產品的豐富度,但是由于陶瓷材料在燒成前后有尺寸上的變化,再加上不同的瓷土和溫度帶來的差異,就造成了于其他材料配和的難度,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來解決。(√)59.陶瓷材料在其它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通過陶瓷材料的材料特點來增強其他產品在感觀上的愉悅,達到一種美的享受或是彌補其他材料在設計中應用的不足。(√)60.在即符合功能效用又便于生產的基礎上,不脫離陶瓷造型本身的屬性與特征,從客觀實際的規(guī)律出發(fā),把形式美感與功能效用和物質技術融為一體,這是設計過程中,始終要遵循的原則。(√)61.陶瓷材料是金屬和非金屬元素間的化合物,最具代表性的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見陶瓷材料大多是由黏土礦物、水泥和玻璃所組成的陶瓷,這些材料是典型的電和熱的絕緣體,且比金屬和高分子更耐高溫和腐蝕性環(huán)境。(√)62.陶瓷是多晶多相材料,由于存在雜質.氣孔和大量晶界,所以在光學上是非勻質體,特別是對光線的散射和反射十分嚴重,因而所有陶瓷產品都是不透明的。(×)63.陶瓷材料因為表面光滑,不易發(fā)生化學反映,比起其他材料來講,更具有不易清潔的特點,現在廣泛使用在衛(wèi)生潔具和餐具中。(√)64.陶瓷材料質地堅硬,被廣泛應用在耐磨產品的設計中。(√)65.陶瓷造型,在符合功能效用的前提下,要注意比例的調整、線條的變化。(√)66.在動態(tài)的陶瓷造型中,領略形態(tài)自身擴張和凝聚,在造型變化中欣賞體積和空間的韻律,這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67.陶瓷造型包含著感性美和理性美,無論是以具象形式還是以抽象形式為主的造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這兩種美的一個方面。(√)68.只有黑陶用硬線角,軟線角多用于手工拉坯和厚釉裝飾的器形上。(×)69.陶瓷藝術形式是通過造型和裝飾表現的。裝飾是陶瓷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決定著功能效用、材料技術和形式美感諸方面的問題。(×)70.陶瓷產品設計方法有從形態(tài)方面進行設計、有從功能方面進行設計.有從圖形與色彩方面進行設計、有與其它材料結合的陶瓷產品設計.有陶瓷材料在其他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幾種方法。(√)71.陶瓷設計是生活、技術、藝術的結合。功能效用是放在首位的,它決定著陶瓷造型的基本形態(tài)和結構,它并不單純地指日用陶瓷的實用性而言的,陳設陶瓷美化環(huán)境也是一種功能效用。(×)72.陶瓷產品設計的特殊性:(1)造型結構要適應基本的受力限度(2)造型結構必須注意泥料的可塑性(3)造型設計必須掌握使用原料的高溫燒成變化(4)造型各相接部位要合理.簡便(5)造型設計必須要注意使用、洗刷、清潔方便。(√)73.陶瓷產品的成型工藝有采用機輪壓制成型的器物.有采用注漿成型的器物.有濕粉成型。(×)74.陶瓷產品設計的程序:(1)制訂規(guī)劃(2)初步設計(3)綜合評估(4)設計構造(5)決策定型(6)設計實施。(√)75.傳統陶瓷的加工流程:混合.成型.干燥.燒結.冷卻.陶器。(√)76.陶瓷材料特點:抗腐蝕、易清潔、透光、親人性、絕緣性、耐用。(×)77.陶瓷造型設計的基本法則有:穩(wěn)定性、造型的變化和統一性.造型的實用性.陶瓷造型的科學性。(√)78.陶瓷造型藝術規(guī)律約有四個方面:變化與統一.安定與生動.比例與尺度.透視。(×)79.陶瓷造型的抽象形式是相對而言的,其特點是由存在形式的本質而決定的,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自然融合而形成的,因此也是最合理的形式。(√)80.陶瓷器物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無論是陳設性的藝術陶瓷,還是實用性的日用陶瓷,構成其整體藝術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里既有功能效用的合理,也有材料和技術的運用與發(fā)揮,更重要的是形式美感處理的多樣化和特點的突出。(√)81.透雕造像是經過體積形式轉換的扁體式造像。(×)82.捏雕是指用手工將柔軟的泥料捏成各種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適當部位的一種裝飾方法。(√)83.陶瓷雕塑區(qū)別于一般雕塑的特點是獨有的材質效應。(√)84.“手拉坯成型”是陶器成型的一種原始方法。(×)85.“石英”的化學成分是三氧化二鋁。(×)86.學習素描的目的是培養(yǎng)正確的觀察表現能力。(√)87.圖案“顧名思義”即為圖形的設計方案。(√)88.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是老子與孟子。(×)89.圖案具有秩序美,形式美和裝飾性強等主要特征。(√)90.佛教中“西方三圣”是指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91.中國人不喜歡用紅、黃、青、白表述是錯的。(×)92.裝飾畫可利用各種材料的形狀、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征,充分發(fā)揮材質的美。(√)93.“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形象地指出了對比關系的內涵。(√)94.裝飾色彩不是指裝飾于物體或具有裝飾性效果的色彩。(√)95.德化青瓷不求色彩之華麗,而是追求單純、素潔、典雅之美,對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認識,設計定位與取向是準確的,充分顯示著歷代匠師們的創(chuàng)造智慧。(×)96.氧化焰又稱“氧化氣氛”,即在燒窯時窯內空氣供給充分,在完全燃燒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火焰氣氛。我國北方各瓷區(qū)燒窯一般都采用氧化焰燒成。(√)97.構圖注重主觀表現,不必講究形式與法則。(×)98.速寫是收集和積累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的一條捷徑。(√)99.“粉彩”因其燒成溫度較低,色彩清淡柔和,所以稱之為“軟彩”。(√)100.青花的用料是一種礦物質粉末,本身沒有粘性,與水調合,容易沉淀。(√)101.開片亦稱“冰裂紋”。因燒制時胎釉膨脹系數不同所致,宋代官窯、傳世哥窯及龍泉窯個別品種均有開片特征。(√)102.火照一般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間挖一圓孔,一般呈“〓”形。(√)103.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氣孔溢出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104.白釉——釉料中的含鐵量提高到0.75%以上,施于潔白的瓷胎上,入窯經高溫燒制,就會產生白釉。(×)105.以線造型,意象造型是中國畫的最大特點。(√)106.生動豐富的大自然是裝飾色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107.構圖又稱布局或經營位置,是指畫者對整個畫面的安排。(√)108.坯體在干燥時有一定的收縮有利于坯體脫模。(√)109.印花用刻有裝飾花紋的印模,在坯體干透時印在坯體上,故名。(×)110.貼花是瓷器的一種裝飾技法。在劃出花紋的瓷坯上,將花紋以外的部分剔除,使花紋凸起,故名。(×)111.除一般花卉圖案外,德化窯還常用鐵刀或竹簽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書、行書或篆書的美好詩句來作裝飾,詩賦文句的內容人多與器物用途相結合。(√)112.窯變:瓷器坯體在燒制過程中與其它坯體粘連在一起,出窯后在器件上留下粘連的痕跡。(×)113.龍窯的特點是升溫慢,降溫快,生產周期短,產量大,燒成成本低,對我國古代瓷器的發(fā)展起很大作用。(×)114.琺瑯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鉛、硼、硅系統的組成為基料,加入適量的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繪畫在燒好的白瓷上,經低溫烘烤而成。(√)115.縮釉:由于胎體不潔,所施釉在燒制過程不能全部覆蓋在表面而縮向他處,而露出胎體。(×)116.山水畫構圖仍然要采用焦點透視。(×)117.橙+綠=紅灰,綠+紫=黃灰等叫復色,又稱第三次色。(√)118.色彩設計的天賦和感覺是靠一定的色彩理論知識和大量的寫生實踐來支撐的,是經驗的積累和藝術修養(yǎng)升華的結果。(√)119.釉下彩的構圖可以在胚上直接進行,也可以在紙上起稿,后轉印于胚上。(√)120.釉下彩指在胎體上彩繪之后,再罩上一層無色透明釉,入窯經高溫(1300℃左右)一次燒成,因彩繪在釉下,故名。(√)121.建筑陶瓷在制作過程中,會根據成品的裝飾效果進行相應的燒成工藝流程,其中二次燒成工藝流程為:原料配方——粉碎制泥漿——干燥制粉——成型——干燥——施釉(裝飾)——釉燒——成品——檢選——包裝——入庫。(×)122.對于建筑陶瓷,燒成次數越多,設備投資越大,能耗越高,成本越大,因此只有高檔產品才能夠采用多次燒成工藝。(√)123.日用陶瓷產品燒制通常有兩種氣氛的燒制方式,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124.地磚的表現手法是通過電腦花色模擬原生態(tài)自然的肌理圖案,達到與模擬物盡可能相似的效果。(√)125.墻地磚的鋪貼方法有齊縫鋪貼、工字型鋪貼、菱形鋪貼、圖形鋪貼、留縫鋪貼錯位鋪貼等,其中工字型鋪貼必須是正方形的瓷磚。(×)126.陶瓷貼花紙的手印制作工藝流程為:繃網——涂感光膠——充分曝光——研磨顏料——手工印刷——涂封面油。(×)127.陶瓷貼花紙設計主要應用軟件有PS、AI、AutoCAD、CorlDRAW。(×)128.衛(wèi)生陶瓷生產中使用的原料大致可分為:塑形原料、瘠性原料、熔劑原料、輔助原料。(√)129.如今日用陶瓷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多采用數控成型的方法進行制作,其中3d打印機與陶瓷雕刻機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將材料由多變少,后者是將材料從少變多,直至達到最終效果。(×)130.日用陶瓷產品三視圖的繪制主要包括正視、側視、俯視三個角度。(√)131.陶瓷貼花紙制作過程中調制曬版時間:根據圖案的大小來設置,圖案面積細小,時間為60—70秒,圖案面積大塊面,時間在50—60秒。(×)132.陶瓷貼花紙制作過程中的沖洗是指,將曬好的網框拿出(有圖案的部位顏色稍淡),放在水盆泡1-2分鐘,或放在水中沖洗,對于細小沖洗不掉感光膠的部分,可用顯影噴槍沖洗。(√)133.陶瓷貼花紙指的是釉上花紙,釉下花紙不屬于陶瓷花紙范疇。(×)134.陶瓷貼花紙的印刷顏料為1000g,調墨油為500—800g(因為顏料密度不同,顏料與調墨油的比例按照實際情況調節(jié))。(√)135.陶瓷貼花紙在制作中,主要采用絲網(300目),絲網(80目)制作網版,其中絲網(300目)用來制作封面油印刷網版。(×)136.陶瓷貼花紙制作過程中,曬版沖洗后需將網框放在暗房晾干后印刷。(×)137.在黃梅季節(jié)中如儲放不當過久,石膏粉的水分會增加,將降低它凝固后的牢度,加快凝結時間,甚至導致石膏不會凝結。(√)138.石膏模具的制作工序:1)按照工程制圖繪制好的尺寸與圖樣制作模種,2)調制石膏粉與水,3)將模種分塊,并找到各部分最高點,4)將模種用泥巴等按照最高點進行墊平圍好,5)在模種上涂肥皂水,6)將石膏倒入“圍墻”內,7)等石膏凝固后,用相同辦法翻制其他部分。(×)139.日用陶瓷產品燒成后變形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燒制不當引起的。(×)140.剛翻制好的模具需盡快放入烘箱使其干燥,以便盡早完成注漿步驟。(×)141.衛(wèi)生陶瓷生產中,由于各地域、各廠的生產情況不同,原料、設備、工藝、管理各異,一種工藝因素可能導致不同的缺陷,同一種缺陷也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幾種工藝因素引起的。(√)142.衛(wèi)生陶瓷成品出現的“棕眼”,通常只有在成型、施釉、燒成過程中由于不恰當的制作過程產生。(×)143.衛(wèi)生陶瓷檢驗中,要全面的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多方面深入調查,尤其要仔細觀察缺陷形態(tài)、分布規(guī)律。(√)144.衛(wèi)浴陶瓷成品較易出現的問題為“棕眼、開裂、斑點、缺釉、橘釉、變形、釉面波紋、釉泡”等。(√)145.日用陶瓷產品外觀質量標準要求有蓋產品與壺口基本吻合,當蓋子向一方移動時,蓋子與壺口的距離不得超過3cm。(×)146.日用陶瓷產品內在質量標準要求:細瓷類產品的吸水率不大于0.5%。(√)147.陶瓷花紙的印刷平整度與設計的圖案有關。(×)148.日用陶瓷產品出現表面劃痕,通常與燒制溫度有很大關系。(×)149.通常陶瓷貼花紙燒制后出現重影的原因是套色誤差,只要在印刷中對準“十”字規(guī)線就不會出現重影的現象。(×)150.日用陶瓷產品上不允許有缺釉、磕碰、裂穿和滲漏缺陷。(√)111.模具制作在結束后,小型模具需要試模1—3次,大中型模具需要試模3—5次,結構特別復雜的模具試模次數還會更多。(√)152.日用陶瓷產品外觀質量標準中共分30種缺陷,如變形、黑點、縮釉等,在處理時必須認準對號入座。(×)153.日用陶瓷產品在使用方面的檢驗包括對把手、壺嘴的承受力檢驗;表面劃痕檢驗;耐洗碗機檢驗;耐微波爐檢驗。(√)154.陶瓷磚常見的表面缺陷有“裂紋、釉裂、缺釉、不平整、針孔、毛邊、釉泡”等。(√)155.陶瓷磚的表面有明顯可見的人為的異色點即表面缺陷——“缺陷“。(×)156.陶瓷磚常見的表面缺陷“毛邊”,即磚的邊緣有人為的不平整。(×)157.陶瓷磚常見的表面缺陷“橘釉”,即磚的釉面有明顯可見的非人為結晶。(√)158.陶瓷磚常見的表面缺陷“不平整”,即磚或施釉磚的表面有人為的凹陷。(×)159.日用陶瓷產品(瓷器)的內在質量標準:包括產品吸水率、熱穩(wěn)定性和鉛、鎘溶出量等是否符合要求。(√)160.日用陶瓷產品(瓷器)的外在質量標準:包括產品表面的光澤度,白度、色差、以及規(guī)格、配套、花面等不得有任何缺陷。(×)161.圖案設計應依據藝術美的法則,選擇適宜的構成形式來完成。(×)162.塑造用泥的色調以深黑色為好。(√)163.雕塑過程中,“雕刻”屬于“減”的手法。(√)164.歐洲的彩繪陶器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即公元前30世紀前半期,考古學家稱之為“坎比尼亞文化期”。(√)165.日本的陶瓷工藝以江戶時代為里程碑,不但之前和之后在風格上相去甚遠,而且瓷器出現。(√)166.明末清初,中國因戰(zhàn)亂而瓷器出口銳減,也是促進了荷蘭德爾夫特窯的發(fā)展的重要原因。(√)167.18世紀60年代,塞弗爾窯發(fā)明了一種受中國瓷器啟迪的裝飾技法----“泥漿堆花浮雕”。(×)168.在手工業(yè)時代,設計師不僅作設計,還往往是施工現場的指揮者,其設計方案主要通過現場安排布置予以實現,這一特點可以說是整個手工藝時代設計和設計師的顯著特征之一。(√)169.“建國瓷”是于1953年由我國自己設計和生產的國宴瓷,“建國瓷”的設計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精神。(√)170.日用陶瓷形成的模具制作必須依次進行:原始→凹胎→凸胎→工作模。(√)171.凹模,也稱母模,是用于澆注工作模的胎模,它包括主模和模套。(×)172.從陶瓷藝術的本質特征來認識,陶瓷造型是第一性的;陶瓷裝飾是第二性的。(√)173.清代魚簍罐、葫蘆瓶等陶瓷造型式樣,都以自然形態(tài)或是其它器物造型為基礎,明確反映出古代陶瓷工匠“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識。(√)174.中國傳統陶瓷以靜態(tài)美為基調,(√)175.在造型形式方面,中國傳統陶瓷造型“求正不求奇”,各種造型以平實見長,不追求形式的奇特,比較平淡。(×)176.紫砂陶藝包含感性美和理性美雙側內涵,但最主要的還是感性美。無論是具象的形態(tài),還是以抽象的形態(tài),所表現的都是以感性美為主導的造型作品,這也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美學特征之一。(√)177.和諧是構成陶瓷造型形式美的重要原則之一。在陶瓷造型設計中,應該盡量避免那種功能效用與造型結構不和諧的現象。(√)178.形式美感最直接的表現是造型和裝飾兩個方面,但是陶瓷造型自身沒有裝飾性。(×)179.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生活需求、審美愛好的變化,陶瓷造型的構成的方法也不斷發(fā)展豐富,從國外陶瓷造型設計來看,可以明顯感受到立體構成方法的影響。(√)180.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統一是產物。在思維的層次上,設計思維必然包含了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這兩種思維的特點,或者說是這兩種思維方式整合的結果。(√)181.陶瓷造型包括的諸多構成因素中,功能效用是首要的,它決定著陶瓷造型的基本形式。(√)182.青瓷是屬于薄釉系統的陶瓷,胎骨相對地比較薄。(×)183.裂紋釉是因為釉的膨脹系數大于坯體的膨脹系數。(√)184.陶瓷造型有變化與統一、安定與生動、比例與尺度、透視與錯覺、模擬與概括等比較突出的藝術處理方法和原則。(√)185.陶瓷產品設計師不僅要注重產品的源創(chuàng)性文化內涵的塑造,而且要結合其對自然、人文等元素的感悟,設計出別具一格,引領時尚的佳作。(√)186.鐵紅金圈結晶釉是景德鎮(zhèn)的藝術釉品種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屬于天目釉系列。(×)187.陳設性的陶瓷雕塑,其功能主要體現為商品性,以滿足人們的物質要求。(×)188.“建國瓷”是建國后首次由國家組織領導,從中央到地方產區(qū)的一個大型系統陶瓷工程,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陶瓷恢復和發(fā)展的里程牌和盛事。(√)189.高長石瓷、高石英瓷、合成骨瓷都是河北陶瓷的杰出代表。(×)190.按照坯料的性能可將成型方法分為三種:注漿成型、可塑成型、壓制成型。支丁燒工藝是指用耐火材料制成支丁,將產品撐起,底部懸空進行燒成的燒裝技術。(√)191.在手拉坯之前首先要進行揉泥工藝,通常揉泥的方法一般有兩種:葵花形揉泥法和羊頭形揉泥法。(×)192.在使用石膏模型時,新老模型交替過程中可以任意混摻。(×)193.“祭紅”、“郎窯紅”、“美人醉”等珍品都是銅紅釉中的杰出代表。(√)194.在圖案設計中運用省略變化的手法,可使圖案紋樣特征突出,概括和感人。(×)195.對一切藝術造像來說,正確的觀察是正確表現的前提。(√)196.魯青瓷是在還原氣氛下燒成的。(√)197.陶瓷造型設計在制定方案時,主要考慮形式美,不需要考慮怎樣利用工藝材料和工藝技術。(×)198.壺嘴和壺把的體積過大,或是向壺體之外伸展的角度過大,壺把的上端與壺體連接處離口部太近,下端角度不合適,支撐力太小,都可以引起口部變形。(√)199.修坯的原則應該是既嚴格又省工,準確地表現出造型的特點,口底和轉折部分的線角等細致變化的部分,都要準確地表現出來。(√)200.塑造中的量感,主要表現為發(fā)自形體結構的一種力和由這種力的外射而形成的一種氣勢。(×)二、單選題100道說明:基礎知識(第1-20題)、工藝設計(第21-40題)、制作部分(第41-70題)、檢驗部分(第71-100題)1.器皿造型設計的原則有哪些?(C)A.環(huán)保,人性化,美觀B.實用,環(huán)保,美觀C.實用,經濟,美觀D.市場需求,經濟,實用2.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的辦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是(D)。A.提高質量B.提高科技含量C.改善材料D.設計3.以“人-自然-社會”構成的生活世界三要素為對象,可將設計分為三個領域,即(D)。A.工業(yè)設計、藝術設計、現代設計B.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huán)境設計C.信息設計、展示設計、產品設計D.商品化設計、生態(tài)化設計、本土化設計4.(C)的工業(yè)設計保留了自己民族的手工藝傳統,又不斷吸收現代科技中新的.有價值的東西,一直具有理性與人性相結合的獨特個性。A.英國B.意大利C.北歐各國D.法國5.五代時的(D)器型秀美,釉色碧潤,印刻劃花等裝飾手法綜合運用。耀州窯青瓷色澤顯灰綠,以刻劃花的青瓷為最佳。A.邢窯白瓷B.哥窯冰裂紋瓷器C.秘色瓷D.越窯青瓷6.(C)的質感細膩光滑,在視覺上可以表現為牛奶,豆腐,香皂等物體,在設計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好這種材料的特性。A.玻璃B.紫砂C.陶瓷D.金屬7.(A)是我們通常在造型設計中使用的造型方法。通過增加減少基本幾何元素來表達觀念,豐富形態(tài)和細節(jié),是陶瓷設計中經常使用的手段。A.加減法B.增減法C.增刪法D.幾何法8.如圖的產品設計最大限度體現了陶瓷產品設計中的(B)。A.美觀性B.實用性C.個性化D.潮流性9.(A)從器皿型到塑造型豐富多樣,造型形態(tài)飽滿健碩,釉色的融和與變幻綜合,給人一種生動暢快,富麗堂皇之感,傳遞了大唐盛世的影響。A.唐三彩B.秘色瓷C.黑白陶D.彩陶10.形態(tài)的(B)可以比較有效的增加陶瓷產品的趣味性,指的是把產品設計成大家熟知的某個物體,使它在功能或是形態(tài)上具有這個物體的特征。A.抽象性設計B.形象性設計C.特征性設計D.趣味性設計11.20世紀上半葉的陶瓷器皿設計特色是(A)。A.單純,簡潔的風格B.繁復,奢華的風格C.革命,激進的風格D.復古,經典的風格12.我國傳統的造型觀念,它具有獨特的(B)氣質并承現出驚人的藝術生命力。A、藝術傳統B、民族精神C、華夏意識13.我國的造型藝術隨著歷史和時尚的轉變,往往具有其鮮明的時代特色和(C)。A、歷史特色B、民族特色C、地域特色14.塑造中的量感,主要表現為發(fā)自形體(B)的一種力和由這種力的外射而形成的一種氣勢。A、輪廓B、內在C、表面D、結構15.圓雕塑造中要突出表現對象的某一部分或某些特征,就要適當運用(B)。A、取舍B、夸張C、概括D、變形16.捏雕是指用手工將(B)捏成各種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適當部位的一種裝飾方法。A、浮雕B、柔軟的泥料C、圓雕D、泥料17.河北唐山生產的陶瓷是以(D)為主。A、彩瓷B、青瓷C、工藝陶瓷D、日用陶瓷18.廣東潮州陶瓷產區(qū)的產品主要特征是(A)。A、彩瓷B、白瓷C、黑陶D、輕質陶19.用手直接塑造,往往比較(B)。A、直接B、主動自由C、順心D、間接20.在柔潤的泥體上過多依賴于硬質工具,有時反而容易產生(B)。A、呆板、不順心.B、呆板、生硬.C、其它效果D、深入效果21.浮雕不同于圓雕的一些主要特點:浮雕造像是經過體積形式轉換的扁體式造像,只可作前面觀;浮雕塑造是(B)。A、立體塑造B、定向塑造C、扁體塑造D、平面塑造22.避免塑造上的平鋪直敘、平均對待、主次不分,這就是(B)。A、夸張功夫B、取舍功夫C、變形功夫D、動態(tài)變形23.在透視浮雕中,以(C)比例的不同而有高浮雕與低浮雕之分。A、寬度B、長度C、厚度D、體積24.雕塑塑造要求整體性,我們在塑造過程中要從哪里入手(A)。A、局部入手B、體量入手C、比例入手D、動態(tài)入手25.體是點、線、面的綜合體現,也是用塑造來表現對象的(C)。A、間接形式B、直接形式C、特殊形式D、表現形式26.構像塑造主要憑借(C)而進行塑造。A、具體對象B、參考圖形C、作者形象思維想象力D、創(chuàng)造思維27.陶瓷佛像雕塑在歷史上屬(C)最有成就。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8.作為塑造基礎訓練,那兩種是基本基礎訓練(B)。A、生像與看圖B、生像與模型C、模型與看圖D、模型與創(chuàng)作29.塑造用泥以暖調中等高度為好,這是為了(A)。A、利于辯識細微差別B、利于塑造C、利于塑造的深入D、利于抓形30.進行模型塑造,要忠于原作,還要(C)。A、全盤照抄B、比例放大C、分析鑒別D、比例縮小31.塑造時,要兼顧構成為體的各個側面、各個方位,塑出形的(C)。A、局部性B、立體性C、整體性D、動態(tài)性32.陶瓷產品設計領域對于材料的探索濫觴于(C)。A.19世紀末B.20世紀初C.20世紀中葉D.20世紀末33.軟質瓷分為長石瓷,骨質瓷,(A)三類。A.滑石瓷B.秘色瓷C.高嶺土瓷D.鉛瓷34.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藝流程為(B)。A.淘泥摞泥捺水拉坯印坯修坯畫坯上釉燒窯成瓷B.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成瓷C.摞泥淘泥印坯拉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成瓷D.摞泥淘泥捺水拉坯印坯修坯畫坯上釉燒窯成瓷35.下列不屬于陶瓷產品的特性是(D)。A.抗腐蝕B.親人性C.耐磨D.延展性36.下列不屬于陶瓷產品設計的注意事項是(B)。A.造型結構要適應基本的受力限度B.造型結構必須注意泥料的延展性C.造型設計必須掌握使用原料的高溫燒成變化D.造型各相接部位要合理.簡便37.陶瓷產品成型工藝中主要包括(D)。A.采用機輪壓制成型B.采用注漿成型C.干粉成型D.以上都包括38.陶瓷造型設計的基本原則有(D)。A.穩(wěn)定性B.造型的變化和統一C.造型的實用性D.以上都包括39.東漢時期,浙江的陶瓷廠采用碓粉碎瓷石技術提高原料細度。龍窯窯溫達(B);越窯出現了較成熟的青瓷。A.800-1000度B.1200-1300度C.2000度D.2500度40.(A)瓷器以景德鎮(zhèn)的青花.釉里紅.釉下彩瓷成為該時期最為出色的制品。青花具有如水墨畫般的清新明快的效果。釉里紅作為技術上的轉變而載入陶瓷史冊。A.元代B.宋代C.明代D.清代41.陳設性的陶瓷雕塑,其功能主要體現為(A),以滿足人們的精神要求。A、審美功能

B、物質性C、藝術性

D、實用性42.德化白瓷因其產品制作精細,質地緊密,晶瑩如玉,釉面滋潤似脂,故有“象牙白”“豬油白”“鵝絨白”等美稱,西方把這種白瓷稱為(D)。A、“蔥根白”B、“青白瓷”C、“皎月白”

D、“中國白”43.中國陶瓷在兩千余年的發(fā)展歷史中,品類十分豐富浩繁、一般分為青瓷、(C

)、彩瓷三大類。A、青花瓷B、黑陶C、白瓷

D、彩陶44.(D)是我們人類社會發(fā)展和文明的見證,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和認知先人們的生活與文化。A、造紙術B、青銅器C、火藥D、陶瓷45.強調產品設計構思的(A)、文化內涵、藝術感染力,是陶瓷產品設計師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A、獨創(chuàng)性

B、實用性C、廣泛性

D、大眾性46.瓷器是陶瓷器發(fā)展的更高階段,瓷器的特征是坯體已完全燒結(D),因此十分致密。A、干燥

B、硬化C、強化

D、?;?7.提出“外師造化”中心得源這一繪畫理論是(B)A、現代齊白石B、唐代張璪C、東晉顧愷之D、清代任伯年48.圖案是實用和裝飾相結合的一種美術形式,除了具有實用性特征和適應性特征外還包括(B)A、經濟性特征B、藝術性特征C、空間性特片D、物質性特征49.釉中彩裝飾和釉上彩一樣,也是在帶白釉的(A)上進行彩飾后,采用快燒窯爐進行彩燒。A、白瓷上B、生胚上C、素胚上D、粗坯上50.圖案形式美的法則,是圖案設計的依據,在圖案構成中既是矛盾、又相互聯系、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使圖案表達到“變中求整”、“平中求奇”的形式美法則是(C)。A、條理與反復B、對比與調和C、變化與統一D、對稱與平衡51.幾何圖案的構成要素包括(B)。A、點、線體B、點、線、面C、點、線形D、形、體、面52.圖案的構成包括(D)。A、自由紋樣,適合紋樣B、自由紋樣,角隅紋樣C、二方連續(xù)紋樣,四方連續(xù)紋樣D、單獨圖案、連續(xù)圖案53.明度又稱光度,是指(A)。A、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B、色彩的光澤程度C、色彩的純凈、鮮濁程度D、色彩的冷暖程度54.在中國古代的藝術設計中,陶瓷(B)是最具代表性的藝術。A、藝術設計B、工藝美術C、造型藝術D、彩繪裝飾55.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風格,在世界美術史中自成體系,被譽為東方藝術之首的是(C)A、漆畫B、版畫C、中國畫D、油畫56.雕塑的形式主要分為哪兩種(A)。A、圓雕與浮雕B、圓雕與透雕C、透雕與浮雕

D、城雕與木雕57.在雕塑過程中,采用“加”的手法完成的是(C)。A、石雕

B、木雕C、泥塑

D、根雕58.浮雕所表現的不是對象的全體,而是固定朝向作者和觀者的那一個側面,叫作(A)。A、造像面

B、觀測面C、成像面

D、固定面59.塑造中,體積越大(B)越大。A、質感

B、量感C、光感

D、重感60.(C)瓷器,白地紅花,色彩鮮艷明快,燒成于元代景德鎮(zhèn)窯。A、青花B、五彩C、釉里紅D、粉彩61.日用陶瓷產品器形結構設計不合理,使得某些部位受力不均而導致(C)。A.開裂B.釉面波紋C.變形D.棕眼62.陶瓷磚按成型方法分類可分為:可塑法、注漿法與(D)。A.滾壓法B.濕壓法C擠壓法D.干壓法63.日用陶瓷產品注漿成型產生氣孔與針眼的原因不包括(B)。A泥漿流動性差,粘度大,致使氣泡不宜排出B泥漿粘度大,流動性差C攪拌泥漿太劇烈,或注漿速度太快D模具過干、過濕、過舊或帶有灰塵64.瓷質磚的尺寸不包括(C)。A50mm×50mmB100mm×120mmC500mm×600mmD1200mm×2000mm65.從制作工藝角度:內墻磚又分為拋光磚、?;u、釉面磚、(A)。A仿古磚B滲花磚C幕墻磚D無釉磚66.(A)是衛(wèi)生陶瓷生產中主要原料之一,在坯料里加入量一般為40%—50%,釉料里加入量不超過10%。A塑形原料B瘠性原料C熔劑原料D輔助原料67.陶瓷貼花紙制作過程中,正確的制作流程為(B):A繃網——涂感光膠——沖洗——曬版——充分曝光——研磨顏料——手工印刷——涂封面油。B繃網——涂感光膠——曬版——沖洗——充分曝光——研磨顏料——手工印刷——涂封面油。C繃網——涂感光膠——沖洗——曬版——充分曝光——涂封面油——研磨顏料——手工印刷。D繃網——沖洗——曬版——涂感光膠——充分曝光——研磨顏料——手工印刷——涂封面油。68.日用陶瓷產品燒制后變形的原因不包括(C)。A燒制溫度過高B造型結構設計不符合工藝C釉料過厚D脫模太早或太遲69.石膏模具在注漿前的濕度要嚴格控制,一般保持在(A)左右,過干會引起坯體開裂,過濕會延長注漿時間。A5%B6%C7%D8%70.日用陶瓷產品從設計到成品通常需要一系列的工藝流程,即(C)A設計草圖——效果圖——翻?!7N制作——注漿——裝飾(施釉)——燒制。B設計草圖——效果圖——裝飾(施釉)——模種制作——翻?!{——燒制。C設計草圖——效果圖——模種制作——翻?!{——裝飾(施釉)——燒制。D設計草圖——效果圖——模種制作——翻?!b飾(施釉)——注漿——燒制。71.衛(wèi)生陶瓷產品出現開裂的缺陷,主要原因不包括(D):A釉、坯的膨脹系數不相適應,釉比坯的膨脹系數大,釉層中產生張應力,造成釉層龜裂。B坯體干燥過快,各部分干燥收縮不均勻,而導致開裂。C釉漿相對密度大,使釉層厚度不均,易導致開裂。D釉料過細,高溫反應過急,釉層中的氣體難以排除。72.陶瓷注漿成型缺陷不包括(D)。A開裂與變形B泥縷C氣孔與針眼D斑點73.日用陶瓷產品外觀質量分等級,其中優(yōu)等品每件產品不得超過(B)種缺陷。A1B2C3D474.日用陶瓷產品注漿成型中,坯體干燥時隆起筋狀,燒后仍有明顯的痕跡,被稱為(B)。A開裂B泥縷C氣孔與針眼D變形75.日用陶瓷產品外觀質量分等級,其中合格品每件產品不得超過(B)種缺陷。A5B6C7D876.陶瓷貼花紙的印刷質量的分級標準內容不包括(D)。A網點清晰度,線條光潔度,塊面平實度好B“十”字線條均勻度,邊緣網點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