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綜合布線技術與方案設計_第1頁
第三章綜合布線技術與方案設計_第2頁
第三章綜合布線技術與方案設計_第3頁
第三章綜合布線技術與方案設計_第4頁
第三章綜合布線技術與方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綜合布線技術與方案設計第一頁,共63頁?!?.1綜合布線系統(tǒng)技術基礎

§3.1.1綜合布線系統(tǒng)概念

.綜合布線系統(tǒng)(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是一種模塊化、靈活性極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信息傳輸系統(tǒng),是一種能夠支持任何用戶選擇的語音、數據、圖形圖像應用的電信布線系統(tǒng)。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組成,包括傳輸介質、線路管理硬件(如配線架、連接器、插座、插頭及適配器)、傳輸電子線路,以及電氣保護設備等硬件。

第二頁,共63頁。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構成: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水平布線子系統(tǒng)、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管理子系統(tǒng)、設備間子系統(tǒng)、建筑群子系統(tǒng)第三頁,共63頁。

§3.1.2綜合布線系統(tǒng)子系統(tǒng)介紹 1、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WorkAreaSubsystem)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又稱為服務區(qū)子系統(tǒng),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將用戶的終端設備連接到布線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它應由配線(水平)布線系統(tǒng)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終端設備處的連接電纜(用戶軟線)及終端設備組成。

第四頁,共63頁。.工作區(qū)在子系統(tǒng)設計時要注意如下要點:1)從RJ45插座到設備間的連線用雙絞線,一般不要超過5m。2)RJ45插座須安裝在墻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離地面30cm以上。3)插座和插頭不要接錯線頭。第五頁,共63頁。

2、水平布線子系統(tǒng) (HorizontalCablingSubsystem)

水平子系統(tǒng)又稱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連接用戶工作區(qū)與布線系統(tǒng)主干的子系統(tǒng),一般處在同一樓層。水平子系統(tǒng)是布線系統(tǒng)的基本成分,它由信息插座、水平電纜組成。 設計時要注意如下要點:1)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用線一般為雙絞線。2)長度一般不超過90m。3)用線必須走線槽或在天花板吊頂內布線,盡 量不走地面線槽。第六頁,共63頁。

4)用3類雙絞線傳輸速率為16Mbps,用5類 雙絞線可傳輸l00Mbps。5)確定介質布線方法和線纜的走向。6)計算水平區(qū)所需線纜長度。3、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BackboneCabling)

垂直子系統(tǒng)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連接各管理間、設備間的子系統(tǒng),又稱干線子系統(tǒng)。垂直子系統(tǒng)由配線設備、干線電纜或光纜、跳線等組成,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主干。第七頁,共63頁。.設計時要注意下列問題:1)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一般選用光纜,以提高傳輸速率。2)光纜可選用多模的光纖,也可以是單模的(室內) 光纖。3)垂直干線光纜的拐彎處,不要直角拐彎, 應有相 當的弧度,以防光纜受損。 4)垂直干線要防遭破壞(如埋在路面下,挖路、修路 對電纜電纜造成危害),架空電纜要防止雷擊。5)確定每層樓的干線要求和防雷電的設施。6)滿足整幢大樓干線要求和防雷擊的設施。第八頁,共63頁。4、管理子系統(tǒng)(AdministrationSubsystem) 管理子系統(tǒng)放置電信布線系統(tǒng)設備,包括水平和主干系統(tǒng)的機械終端等,它設置在樓層配線間內。 用于交叉連接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和管理子系統(tǒng),或交叉連接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和設備間子系統(tǒng)。其主要設備是配線架、HUB和機柜、電源。第九頁,共63頁。設計時要注意如下要點: 1)配線架的配線對數可由管理的信息點數決定。2)利用配線架的跳線功能,可使布線系統(tǒng)實現靈 活、多功能的能力。3)配線架一般由光配線盒和銅配線架組成。 4)管理間子系統(tǒng)應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配線架和網 絡設備(集線器、交換器等)。 5)有集線器及交換器的地方要配有專用穩(wěn)壓電源 6)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保養(yǎng)好設備。第十頁,共63頁。5、設備間子系統(tǒng)(EquipmentRoomSubsystem) 是安裝在設備室(網絡中心、子網設備間)和電信室的布線系統(tǒng),由連接各種設備的線纜和適配器組成。 “設備間”通常指中心機房或網絡中心,是網絡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設計時注意要點為:1)設備間要有足夠的空間保障設備的存放。2)設備間要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溫度濕度)。3)設備間的建設標準應按機房建設標準設計。在實際實施時,設備間通常和主配線間和并在一起。第十一頁,共63頁。 6、建筑群子系統(tǒng) (CampusBackboneSubsystem) 也稱為園區(qū)主干子系統(tǒng),或稱室外連接電纜或光纜子系統(tǒng),是用于和本建筑外網絡實體進行通信連接的接口,主要組件包括過電保護裝置、電纜以及連接布線系統(tǒng)和外部網絡的網絡連接設備,在一些極為特殊的場合,還可能采用了無線通訊技術,如微波、無線電、紅外線等手段。

第十二頁,共63頁。§3.1.3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特點

1、完整的布線系統(tǒng)體系 .模擬與數字語音系統(tǒng) .高速與低速的數據傳送 .傳真機或圖形終端及繪圖機所傳送的圖像資料 .辦公室內部的圖像會議與安全系統(tǒng)的視頻信號 2、靈活的星型拓撲結構 該結構下的每個分支子系統(tǒng)都是相對獨立的單元,對每個分支單元系統(tǒng)的改動都不影響其他子系統(tǒng),在執(zhí)行更改或重新配置時僅影響實際進行修改的線路。星型結構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可以在網絡中搭配其他種類的拓撲結構一起運用。第十三頁,共63頁。

3、易于擴展的模塊化設計 4、易于管理的集成化布線§3.1.4綜合布線系統(tǒng)標準 .ISO/IEC11801建筑物綜合布線國際標準 .EIA/TIA-568商用建筑布線標準 .EIA/TIA-569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間標準 .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管理標準

.CESC72:97.5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化布線系統(tǒng)工 程設計規(guī)范 .CESC89:97.5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施 工和驗收規(guī)范 .YD/T926.1-1997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tǒng)標準第十四頁,共63頁。這些標準支持下列計算機網絡標準:1)IEE802.3總線局域網絡標準。2)1EE802.5環(huán)形局域網絡標準。3)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高速網絡標準。4)CDDI銅線分布式數據接口高速網絡標準。5)ATM異步傳輸模式。第十五頁,共63頁。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典型應用示意圖第十六頁,共63頁?!?.2綜合布線系統(tǒng)常用材料

傳輸介質是數據信息傳輸的物理通道。選擇必須根據設計要求將連網需求與介質特性進行匹配,通常需要考慮的性能指標主要有:傳輸速率、成本、抗噪性、可擴展性以及連接性等五個方面。 傳輸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介質能傳輸的數據量。介質的帶寬限制了它的最大傳輸速率,帶寬越寬,傳輸速率就越大。

傳輸介質的成本主要包括介質的購買成本、安裝成本、維護和升級成本等,不同介質的購買成本差別很大。 可擴展性是指網絡介質允許的三種物理規(guī)格:最大段長度、每段的最大節(jié)點數以及最大網絡長度。 連接性是指介質與網絡設備的連接特性。

噪聲能使數據信號發(fā)生變形,會影響數據傳輸。第十七頁,共63頁。

§3.2.1雙絞線(TwistedPair)

是綜合布線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種傳輸介質。 雙絞線在塑料絕緣外皮里面包裹著四對八根信號線,它們每兩根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可降低信號干擾的程度。 1、UTP和STP UTP:無屏蔽套層,是在局域網絡布線中使用最為廣泛的網絡傳輸媒質,每對線在每英寸長度上相互纏繞的次數決定了抗干擾的能力和通信的質量,越緊密越好。 STP:在信號線的外面包裹著一層金屬網,屏蔽層外面才是絕緣層,屏蔽層可有效地隔離外界電磁信號的干擾第十八頁,共63頁。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

第十九頁,共63頁。2、雙絞線的規(guī)格型號

1類線

是指傳統(tǒng)的電話線,只能傳輸聲音而不能傳輸數據。1985年之前的大部分電話線都是1類線。 2類線

支持4Mbps的數據傳輸率,包含4對雙絞線,主要用于傳輸低速數據。 3類線10M以太網的標準用線,支持10Mbps的數據傳輸率,帶寬為10~16Mbps,包含4對雙絞線,絞合程度為每英寸(1英寸=3.05cm)3絞。 4類線

支持16Mbps的數據傳輸率,由4對絞線組成,帶寬≤20Mbps,一般用于16Mbps的令牌環(huán)網中。第二十頁,共63頁。 5類線100M以太網的標準用線,支持100Mbps的數據傳輸率,是高速數據線,帶寬≤100Mbps,絞線的絞合程度為每英寸3絞。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網絡,這是最常用的以太網電纜。 超5類線比5類雙絞線具有更高的傳輸帶寬、更好的衰減和串擾等電氣指標,還可應用于1000Base-T和55/155Mbit/sATM網絡 6類線

包括四對電線,屏蔽6類雙絞線每對電線被箔絕緣體包裹,另一層箔絕緣體包裹在所有電線對的外面,中間增加了絕緣十字骨架,同時一層防火塑料封套包裹在第二層箔層外面。第二十一頁,共63頁。3、雙絞線的相關組件

第二十二頁,共63頁。 4、RJ45插頭和線序 5、雙絞線方式主要涉及到主配線架(MDF)、 分配線架(IDF)、信息插座、大對數電纜和帶RJ45接口的網絡設備等。

第二十三頁,共63頁。分配線架主配線架分配線架局域網交換機HUB路由器PDS系統(tǒng)與網絡設備的集成(雙絞線方式)PCPC工作站PC大對數UTP第二十四頁,共63頁?!?.2.2光纖和光纜

光纖(FiberOpticCable),以光脈沖的形式來傳輸信號,由光纖導芯、保護層和外套構成,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橫截面積很小的雙層同心圓柱體,保護層為折射率較低的玻璃封套,外套則由塑料制成。第二十五頁,共63頁。

1、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所謂光纖的“?!笔侵冈诠饫w上反射的一道光線 .單模光纖(SMF,SingleModeFiber):如果光纖導芯的直徑小到只有一個光的波長,光纖就成了一種波導管,光線則不必經過多次反射式的傳播,而是一直向前傳播,這種光纖稱為單模光纖。 8/125um .多模光纖(MMF,MultiModeFiber):只要到達光纖表面的光線入射角大于臨界角,便產生全反射,因此可以由多條入射角度不同的光線同時在一條光纖中傳播,這種光纖稱為多模光纖。

62.5/125um、50/125um、100/140um第二十六頁,共63頁。 2、光纜及其分類 光纜是將一條或數條光纖封裝于具有抗拉、抗腐蝕等特點的材料里形成的線纜,目的是將光纖用于實際工程。 .室內型:用于建筑物內部的網絡連接,又可分為單元式和分布式光纜第二十七頁,共63頁。 .室外型:用于建筑物之間的網絡連接,可分為鎧裝型和全絕緣型光纜。第二十八頁,共63頁。 3、光纖連接方式和連接器.主要連接方式有連接器連接、熔接、壓接 熔接:把兩條光纖熔合到一起,具有較小的連接衰減 壓接:把兩條光纖用物理的方式對接到一起,并用套管固定,比熔接方便,但信號衰減稍大 最常用的連接方式是通過連接器連接 .連接頭主要有ST、SC、MT-RJ三種 ST頭通常用于布線設備端 SC、MT-RJ用于網絡設備端和桌面端第二十九頁,共63頁。.光纖連接器

SC光纖連接器SC光纖接頭SC-SC跳線

ST-ST跳線

第三十頁,共63頁。 *注意:不要用眼睛正視設備端口的發(fā) 光點或光纖接口的發(fā)光部位 4、光纖的傳輸特性: 單模:1310nm、1550nm 多模:850nm、1300nm、1310nm、 1550nm 5、光纖集成方式主要涉及到光線配線架 (LIU)、主配線架(MDF)、分配線架 (IDF)、信息插座、光纖和帶有光纖接 口的網絡設備。第三十一頁,共63頁。分配線架主配線架分配線架局域網交換機HUB路由器PCPC工作站PC主干光纖光電轉換光電轉換光配線架第三十二頁,共63頁?!?.2.3配線架

配線架是管理子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組件,是實現垂直干線和水平布線兩個子系統(tǒng)交叉連接的樞紐。 通常安裝在機柜中或墻上第三十三頁,共63頁。

組裝機柜RJ45配線架的安裝與端接第三十四頁,共63頁。

認識配線架

模塊式配線架具體的端接

按照機柜布局設計圖紙,把配線架用其配帶的螺絲固定在機柜里的相應位置上;

第三十五頁,共63頁。

⑵把要端接的電纜放到機柜里,電纜一般從柜底或柜頂進線,為了將來便于維護和管理,按照雙絞線電纜標識單雙編號分開,理好線,使其整齊后,分兩邊扎在機柜前端支柱槽里,如果有扎線環(huán)就扎在環(huán)上; ⑶按雙絞線電纜編號的單雙,準備分成上下兩排用沖壓工具分別壓合在配線架的背面的IDC(絕緣層位移連接器)接線夾上; ⑷用剝線器將雙絞線電纜的外套剝除約3厘米左右; ⑸按照配線架的色標,用沖壓工具把雙絞線導線依次壓合在IDC連接器上。第三十六頁,共63頁。 1、雙絞線配線架 是在管理子系統(tǒng)中將雙絞線進行交叉連接,用在主配線間和各分配線間第三十七頁,共63頁。2、光纖配線架 是在管理子系統(tǒng)中將光纜進行連接,通常用在主配線間和各分配線間。第三十八頁,共63頁?!?.2.4模塊化插座 信息插座是工作區(qū)的主要組件,常用的有平口、斜角插座、ST-ST光纖偶合器等。 光纖插座也稱光纖偶合器,用于工作區(qū)光纖端口設備與水平布線子系統(tǒng)的互連。§3.3綜合布線系統(tǒng)方案設計§3.3.1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原則 1、標準化原則:布線系統(tǒng)設計和實施要符合國 際和工業(yè)標準 2、一致性原則:選擇一個廠家的產品,采用統(tǒng) 一的布線設計 第三十九頁,共63頁。 3、滿布線原則:不僅考慮用戶當前的需要也應考慮用戶將來的需要,即也應考慮具有充分的擴展能力,盡量一次性把信息點布滿 4、美觀性原則§3.3.2綜合布線系統(tǒng)詳細設計及注意事項 1、集中式和分布式布線 集中式布線:指整個建筑只在設備間內放置網絡交換機,從交換機端口到用戶節(jié)點有一條唯一的線纜進行連接,適合于建筑物規(guī)模較小和網絡設備堆疊連接的方案。 分布式布線:指整個建筑內主配線間放置核心交換機,分配線間放置邊緣交換機的布線方式,適合于較大的建筑第四十頁,共63頁。 2、線纜類型的選擇 集中方式:超5類UTP 分布式:水平布線和工作區(qū)采用雙絞線,主干線纜一般在100Mbit/s時選擇雙絞線,1000Mbit/s時選室內型光纜 園區(qū)內:建筑物之間距離小于550m時,選用多模光纜,大于550m時,選用單模光纜 3、配線架、模塊等的選擇 根據布線方式、布線線纜和布線節(jié)點數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雙絞線配線架、配線板、光纖偶合器、工作區(qū)模塊、線纜管理器等第四十一頁,共63頁。 4、布線設計圖及系統(tǒng)標識 .詳細設計圖一般用AutoCAD繪制.信息點編碼方式為“樓號-層號-設備類型號-層內 信息點序號” 設備類型號用D表示數據點、V表示語音點 例:“01-3-D-08”.光纖配線架編號:“樓號-層號-配線架號-序號” 光纖跳線也應作出相應的標識 *注意:所有的標識均應在布線系統(tǒng)文檔中準確的記載,當發(fā)生變動時,必須作同步更改。第四十二頁,共63頁。5、布線系統(tǒng)設計注意事項: .布線系統(tǒng)時應選擇同類的布線材料 .所用光纖類型和接口類型相匹配 .應有冗余線纜 .房間中的防火、防塵、通風等設施 .系統(tǒng)的完整性§3.3.3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 1.設計目的提供一套完整可行、經濟有效的綜合布線系統(tǒng)方案。第四十三頁,共63頁。2.設計內容主要包括確定信息點數和位置,確定線槽、管道的敷設方式,確定綜合布線系統(tǒng)所需產平的型號和數量,設計并繪制電纜布線系統(tǒng)圖和施工圖,列出布線材料配置清單和工程預算等。第四十四頁,共63頁。3.確定信息點對于新建大樓,可按9m2實用面積設置兩個信息點(一個數據、一個話音),如果配備傳真機,則還需增加一個信息點。對于大開間辦公室,通常每個辦公桌可設置2~3個信息點。第四十五頁,共63頁。4.水平子系統(tǒng)電纜選擇根據各樓層的信息點數確定樓層配線間的設置,有樓層配線間到用戶辦公室信息插座可確定水平UTP電纜的數量及長度,由此可計算出電纜的總長度。通常要留有20%的工程余量。

第四十六頁,共63頁。5.干線電纜類型確定設備間應盡量放在大樓中間部位,如果傳輸速率要求很高(如大于155Mb/s),則干線應選擇光纜;一般情況下,選擇5類或超5類UTP既可滿足用戶要求。根據樓層配線間的設備和信息點數目,可確定干線電纜的長度,也需留有10%~20%的工程余量。

第四十七頁,共63頁。6.建筑物間布線確定電纜類型和布線方案,電器保護方法和設備類型等。7.布線系統(tǒng)圖主要包括各樓層信息插座的位置、型號和數量;各樓層水平布線方法,電纜型號和數量;干線布線方法,電纜型號和數量;8.布線系統(tǒng)配置清單列出所有布線產品的型號、數量、廠商、單價、施工費用和總預算。第四十八頁,共63頁。§3.4南山市項目布線系統(tǒng)設計要點

§3.4.1總體設計概述 布線系統(tǒng)為分布式布線方式,使用超5類UTP布線系統(tǒng),在8樓設置主配線間,3樓和5樓設置分配線間,全樓共396個信息點?!?.4.2布線系統(tǒng)產品選型和設計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 .水平布線子系統(tǒng) .管理子系統(tǒng) .垂直干線 .設備間子系統(tǒng)第四十九頁,共63頁?!?.5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

§3.5.1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 1、設計要求 2、確定信息插座的數量和類型 3、確定I/O插座的類型。第五十頁,共63頁?!?.5.2水平支干線子系統(tǒng) 1、設計要求 水平子系統(tǒng)根據下列要求進行設計 (1)根據用戶近期和遠期終端設備要求 (2)每層需要安裝的信息插座數量和位置 (3)終端將來可能的移動、修改和重新安裝詳細情況 (4)一次性建設與分期建設的方案比較 2、水平支干線布線的線纜類型 3、水平支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的拓撲結構第五十一頁,共63頁。 4、水平支干線子系統(tǒng)布線的距離 水平子系統(tǒng)布線的距離如圖所示第五十二頁,共63頁。 5、水平支干線子系統(tǒng)設計步驟 水平支干線子系統(tǒng)設計步驟為: (1)確定路由 (2)確定信息插座的數量和類型 (3)確定導線的類型和長度 (4)確定線纜類型 (5)確定線纜長度§3.5.3垂直主干子系統(tǒng) 1、設計要求 2、垂直主干子系統(tǒng)布線線纜類型 在干線布線系統(tǒng)中有四種類型的線纜: (1)100歐姆大對數非屏蔽主干線纜 (2)62.5/125微米光纜 (3)150歐姆STP (4)50歐姆同軸線纜第五十三頁,共63頁。 3、垂直主干子系統(tǒng)布線的拓撲結構 選擇拓撲結構時應注意下列基本原則: (1)可靠性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