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培訓_第1頁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培訓_第2頁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培訓_第3頁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培訓_第4頁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培訓第一頁,共36頁。

第二頁,共36頁。火災: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蛑赋鲇行Х秶娜紵?。通常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人員和財產損失較輕時,有時也稱火警或未遂火災事故?;馂呐c火警(都超出了有效的燃燒范圍,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失)第三頁,共36頁。2008年1月2日,新疆德匯國際廣場批發(fā)市場發(fā)生火災,造成2人死亡,3名消防官兵犧牲,過火面積約65000平方米。第四頁,共36頁?;馂模?、A類火災(含炭固體)2、B類火災(液)3、C類火災(氣)4、D類火災(金屬)生產和儲存物品火災危險性分類:甲、乙、丙、丁、戊(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CNG甲類,

LNG甲B《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五頁,共36頁。充分條件1可燃物(物質被分成可燃物質、難燃物質和不可燃物質三類)2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氧化性能)3著火源(具有一定溫度和熱量的能源。如:火焰,電火花,熾熱物體,日光,暖氣片……)第六頁,共36頁。必要條件1、一定的可燃物濃度2、一定的含氧量3、一定的著火源能量第七頁,共36頁。⑴閃燃——當火焰或熾熱物體接近易燃或可燃液體時,其液面上的蒸氣與空氣混合物會發(fā)生瞬間火苗或閃光的現象。(一閃即滅),稱閃燃。T≯5秒。閃點:發(fā)生閃燃的最低溫度(℃)。如:車用汽油-39℃;煤油28~35℃等。閃點越低,發(fā)生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越大。第八頁,共36頁。⑵著火——可燃物質在著火源的作用下能被點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繼續(xù)燃燒的現象。著火點(燃點):能發(fā)生著火的最低溫度(℃)。如:紙130℃,木材295℃等,CH4537

。第九頁,共36頁。⑶自燃——可燃物質受熱升溫而無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燒的現象。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溫度稱自燃點,如:黃磷30℃,煤320℃。自燃點越低,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越大。第十頁,共36頁。1.根據建筑構件在明火或高溫作用下的變化特征,分為三類:非燃燒體:用金屬、磚、石、混凝土等非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這種構件受到火燒和高溫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難燃燒體:用難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或用燃燒材料為基層,而用非燃燒材料為保護層制成的構件。此構件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下,難起火、難微燃、難炭化,當火源移走后,燃燒或微燃立即停止。如瀝青混凝土,經過防火處理的木材等都屬于難燃燒體。燃燒體:用燃燒材料制成的構件。此構件在明火或高溫下能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能繼續(xù)燃燒或微燃。如木柱、木梁、纖維板等。第十一頁,共36頁。1.普通粘土磚承受8000C~9000C2.鋼材在溫度上升到2500C左右時強度最大,當溫度在3000C~4000C時,強度很快下降。溫度達到5000C時,鋼材的強度降低一半。一般情況下,溫度達到6000C時就失去承載能力。3.無防火保護的鋼結構,一般均在起火后10min左右,建筑物倒塌。在構件表面粘貼隔熱的保護層。鋼筋保護層厚度越大,耐火時間越長。4.石棉耐高溫(2000C~13000C左右。用石棉和水泥混合而制成的板材就是石棉板。石棉板在均勻受熱時,能耐熱7000C~7500C,但高溫時遇水冷卻破壞。第十二頁,共36頁。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是按研究實驗所規(guī)定的火災升溫曲線。對建筑構件進行耐火試驗,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撐能力或發(fā)生穿透裂縫或背火一面溫度升高到2200C止的時間,這段時間稱為耐火極限,用h表示。第十三頁,共36頁。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由組成建筑物的構件的燃燒性能和構件最低的耐火極限決定的。耐火性能劃分成4級:一級耐火等級建筑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屋頂、砌體、墻組成;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和一級基本相似,但所有材料的耐火極限可以較低;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用木結構屋頂、磚墻組成的磚木結構;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用木屋頂,難燃燒體樓板和墻的可燃結構。第十四頁,共36頁。1、對人體直接造成的燒傷和燒死;2、造成財產的損失;3、煙氣的危害?;馂某嗽斐芍苯訜齻蜔劳?往往更多(約一半以上)的人員的死亡是煙氣造成的。第十五頁,共36頁。⑵煙氣的產生:除了少數的純燃料(如H2等)燃燒時不產生煙氣外,多數可燃物都會產生煙氣。⑶煙氣的毒性:①窒息如CO2等氣體;②中毒,主要是CO,多數的中毒死亡都是由它引起的。第十六頁,共36頁。1.防火技術的基本理論2.火災防治途徑

設計階段評估階段阻燃措施火災探測滅火措施第十七頁,共36頁。滅火的原理:火災一旦發(fā)生,只要消除燃燒三個基本條件中的任何一條,火即熄滅⑴窒息法——消除助燃物(氧化劑),如CO2滅火器,CCl4滅火器等。⑵隔離法——消除可燃物。如水墻,破拆,關閉燃料的閥門等。⑶冷卻法——消除著火源。如水冷卻(4)化學抑制法——阻斷燃燒化學反應干粉滅火器分類:1、BC類(普通)2、ABC(多用)類3、D類第十八頁,共36頁。物質從一種狀態(tài)迅速地轉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并在瞬間放出巨大能量同時產生巨大聲響的現象稱為爆炸。(基本特征:壓力的急驟升高)燃燒和化學性爆炸都是可燃物質的氧化反應,主要區(qū)別在于氧化速度不同。按照爆炸能量來源的不同,爆炸分為物理性爆炸、化學性爆炸和核爆炸。第十九頁,共36頁。2008年3月15日,一輛非法采用液化石油氣鋼瓶改裝的微型面包車在米東區(qū)鑫泰加氣站加氣時爆炸,一人受傷。第二十頁,共36頁。①簡單分解的爆炸性物質。如:Ag2C2,Pb(N2)2等。Cu2C22Cu2+2C+Q

②復雜分解的爆炸性物質。如:火(炸)藥,煙花爆竹等;⑶可燃性混合物。所有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可燃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摩擦,撞擊爆炸性分析第二十一頁,共36頁。爆炸極限: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后,在某一濃度范圍內,遇到火源將引起爆炸,此濃度范圍稱為混合氣體的爆炸濃度極限,簡稱爆炸極限,通常用體積百分數表示。(上、下限)反應當量濃度(最迅猛)CH4+2O2+N2=CO2+2H2O+N2甲烷在空氣中的當量濃度:9.5%氧氣中:33.3%第二十二頁,共36頁。CH4空氣混合物<4.6%不燃不爆=4.6%輕度燃爆燃爆逐漸增強=9.5%左右燃爆最強烈燃爆逐漸減弱=15%輕度燃爆>15%不燃不爆第二十三頁,共36頁。CO—空氣混合的爆炸極限為:12.5%~74.2%H2—空氣:4.1~74.2%C2H2—空氣:2.5~80%NH3—空氣:15~28%等第二十四頁,共36頁。爆炸危險度爆炸危險度=(上限-下限)/下限氣體或蒸氣的爆炸濃度極限范圍越寬,爆炸下限濃度越低,爆炸上限濃度越高,其爆炸危險性就越大。TNT當量:80L氣瓶:8.76KG,2.4米爆炸危險度第二十五頁,共36頁。1、存在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蒸氣或薄霧;2、按一定的比例與空氣或氧氣相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其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之內;3、最小點火能量(甲烷:0.47mJ,100V,1A不爆炸,2A爆炸)第二十六頁,共36頁。1、溫度(溫度高,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在0℃為4.2---8%100℃為3.2—10%2、壓力(增加,寬)原始壓力(MPa)下限上限0.15.614.315.917.255.429.412.55.745.7第二十七頁,共36頁。3、氧含量(增加,寬)甲烷在純氧5%-61%)H2——空氣:4.1-74.2%H2——氧氣:4-95%4、惰性介質(增加,窄)如:水蒸氣,N2,CO2,Ar等第二十八頁,共36頁。5、容器管道直徑減小,爆炸極限的范圍變小。甲烷臨界直徑:0.4—0.5mm;H2<0.1-0.2mm爆炸不傳播6、能源(大,寬)CH4,100V,1A電火花不炸2A:5.9-13.6%3A:5.85-14.8%第二十九頁,共36頁。1.直接的破壞作用:設備容器被炸毀,碎片可在100-500米內分散,在大范圍內造成危害。2.沖擊波的破壞作用:爆炸產生的高壓高溫高能的氣體向活塞一樣擠壓周圍的空氣,形成沖擊波。對周圍的建筑物,設備和人員的震蕩作用,而造成破壞和傷害。第三十頁,共36頁。沖擊波破壞作用直接破壞作用造成火災毒物泄漏導致中毒和環(huán)境污染第三十一頁,共36頁。3.造成火災:爆炸產生的高溫熱量能把周圍的可燃性物體點燃,引起火災。4.造成中毒和環(huán)境的污染。好多物質不僅可燃,而且有毒性。第三十二頁,共36頁。1、燃燒和化學性爆炸兩者的實質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質的氧化反應。主要區(qū)別是氧化反應的速度不同。例如:1千克煤塊和1千克煤氣燃燒的熱值都是2931kj,但前者以10分鐘釋放,后者爆炸只需要0.2秒,表現為緩慢燃燒和爆炸。2、兩者可隨條件而相互轉化。第三十三頁,共36頁。爆炸發(fā)展過程1、泄露、擴散;2、遇火源3、爆炸擴大原則:1、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2、嚴格控制火源3爆炸開始就及時泄壓4、切斷爆炸傳播途徑5、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筑物的損壞6、檢測報警第三十四頁,共36頁。1、首先應在生產工藝設計中消除或減少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