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練習題:第4單元第15課 學業(yè)分層測評_第1頁
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練習題:第4單元第15課 學業(yè)分層測評_第2頁
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練習題:第4單元第15課 學業(yè)分層測評_第3頁
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練習題:第4單元第15課 學業(yè)分層測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yè)分層測評(建議用時:30分鐘)[學業(yè)達標]1.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瑞金舉行閱兵、宣誓、授章、授旗儀式,紀念“八一”節(jié)。這主要是為了紀念()A.井岡山會師 B.南昌起義C.北伐戰(zhàn)爭 D.秋收起義【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八一’節(jié)”。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是在1927年8月1日,符合題意,故選B項。【答案】B2.“八七會議”給處于思想紊亂、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扒斑M的方向”是指()A.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B.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C.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D.依靠群眾,繼續(xù)北伐,領導國民大革命【解析】“八七會議”的內容是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秋收時節(jié)發(fā)動起義,故選C項。【答案】C3.毛澤東認為“中國的秘密在農村”。為此,他在20世紀20年代進行的探索是()【導學號:32700092】A.參加中共一大B.領導南昌起義C.開創(chuàng)“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D.領導北伐戰(zhàn)爭【解析】由題干可知,毛澤東的工作探索重心應在農村,C項體現了他為在農村創(chuàng)建根據地提供了理論依據,符合題意?!敬鸢浮緾4.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指出:“我們要使人民經濟一天一天發(fā)展起來,大大改良群眾生活,大大增加我們的財政收入,把革命戰(zhàn)爭和經濟建設的物質基礎確切地建立起來?!毕铝惺穼嵞苤苯芋w現這一思想的是()【導學號:32700093】A.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B.反“圍剿”失敗后戰(zhàn)略轉移C.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建立【解析】根據材料中的“使人民經濟一天一天發(fā)展起來,大大改良群眾生活,大大增加我們的財政收入”可知A項符合題意,其他三項與題意不符?!敬鸢浮緼5.有網民曾在互聯網上發(fā)表一首詩:“迷霧云遮難敞亮,宇寰久夜盼驕陽。柏宅樓上龍聚首,湘水岸邊船啟航。初戰(zhàn)婁山標魄力,四奪赤水過長江。行程二萬通華北,□□□□挽國邦。”根據詩中上下文的意思,□□□□處應該填寫()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解析】依據“瑞金”“遵義”“陜北”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紅軍長征的路線,故選C項?!敬鸢浮緾[能力提升]6.“這種戰(zhàn)略為俄國所忽略。這種從農村中建立政黨與軍隊的共產革命方式,是毛澤東自中國獨特歷史環(huán)境所領悟的?!边@種“戰(zhàn)略”是指()【導學號:32700094】A.無產階級革命 B.農村包圍城市C.國共第一次合作 D.開展工人運動【解析】根據材料“從農村中建立政黨與軍隊的共產革命方式”可以看出這指的是毛澤東領導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故選B項?!敬鸢浮緽7.工農紅軍1934~1936年的長征是“偉大的戰(zhàn)略轉移”,這里的“轉移”是指()A.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發(fā)生轉移B.革命的中心地區(qū)發(fā)生轉移C.中國革命的性質發(fā)生轉移D.中國革命的方式發(fā)生變化【解析】紅軍長征從江西瑞金出發(fā),最后到達陜北,完成了戰(zhàn)略的轉移。由此可見,革命的中心地區(qū)發(fā)生轉移,工作重心、革命性質及方式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選B項。【答案】B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遠離都市……大革命的影響卻深深地扎在勞苦大眾的心中……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湘贛邊界的井岡山地區(qū),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鞏固和發(fā)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紅軍創(chuàng)造了人民軍隊建設的一系列重要經驗,形成了以“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為主要內容的井岡山精神,對中國革命的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解放軍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毛澤東在八十多年前選擇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舉例說出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是如何體現的?!窘馕觥勘绢}以井岡山為切入點,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發(fā)展的史實。第(1)問從井岡山的位置、敵我力量的對比來回答。第(2)問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概括。【答案】(1)①位于湘贛交界處,遠離城市,敵人在此處力量薄弱。②山區(qū)易守難攻,便于革命力量的發(fā)展。③受大革命洗禮,群眾覺悟高。(2)“堅定信念”: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