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禪與北宋詩文書畫一體_第1頁
文字禪與北宋詩文書畫一體_第2頁
文字禪與北宋詩文書畫一體_第3頁
文字禪與北宋詩文書畫一體_第4頁
文字禪與北宋詩文書畫一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字禪”與北宋“詩文書畫一體”

北宋“詩文書畫一理”、“詩畫一律”、“書畫相資”、“翰墨同門”的說法比較多。大致而言,是指不同藝術(shù)超越門類的界限,相融相通。對這一問題,學(xué)者有不同提法,如周裕鍇就借用德國美學(xué)術(shù)語“出位之思”①來概括之;而日本學(xué)者福永光司則徑以“詩書畫禪一體化”來說明②。雖然說法不同,而所指則一。對北宋詩文書畫如何走向一體,又如何與禪結(jié)合,學(xué)者們雖然作了一些極富啟發(fā)性的論述,但大都忽視了“文字禪”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有關(guān)“文字禪”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本文將以黃庭堅的論述為主,在探究“文字禪”真義的同時,揭示北宋“詩文書畫一體”論形成的內(nèi)在原因。一、北宋“詩文書畫一體”論通常認為,北宋“詩文書畫一體”論的產(chǎn)生,是受“理一分殊”哲學(xué)思想影響的結(jié)果,而“理一分殊”又來自華嚴“法界觀”思想。華嚴宗法界緣起思想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皆是一真法界的體現(xiàn);他們依恃諸緣,相即如如,圓融無礙,相互具足,這是大乘佛教緣起理論結(jié)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的本體論和“天人合一”觀念的產(chǎn)物。黃庭堅早期對華嚴思想就有所涉獵。二十二歲時就寫了這樣的詩句:“萬壑秋聲別,千江月體同?!雹圻@句詩脫胎于玄覺《永嘉證道歌》:“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雹苷延X克勤禪師云:“華嚴現(xiàn)量境界,理事全真,初無假法,所以即一而萬,了萬為一,一復(fù)一,萬復(fù)萬,浩然莫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卷舒自在,無礙圓融?!雹蔹S庭堅的“無心萬事禪,一月千江水”⑥的詩句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宋代“詩文書畫一體”論形成于熙寧以后,正是禪學(xué)、理學(xué)昌明的時候,“理一分殊”的思想貫穿于文化的各個領(lǐng)域,從而形成了一股整合會通的文化思潮,“詩文書畫一體”成為士大夫群體的共識。其中以王仲至的說法最有代表性:“故知神駿不易寫,心與道合方能知。文章書畫固一理,不見摩詰前身應(yīng)畫師。”⑦黃庭堅則把“韻”作為文章書畫的共同追求:“凡書畫當觀韻……余因此深悟畫格,此與文章同一關(guān)紐,但難得人人神會耳?!雹喾稖亍稘撓娧邸吩疲骸巴鮽牰ㄓ^好論書畫,常誦山谷之言曰:‘書畫以韻為主?!柚^之曰:‘夫書畫文章,蓋一理也。’”⑨范溫明確將詩文書畫所同之“理”歸結(jié)為“韻”,而王仲至則將“一理”與“心與道合”相提并論,這說明,詩文書畫所同之“理”并不是外在的天理,此“理”存在于“心源”,詩文書畫在表現(xiàn)人的內(nèi)在本質(zhì)和主觀情思這一點上統(tǒng)一起來。然而,書畫與詩文的一體化是書畫主動向詩文靠攏的結(jié)果。詩文書畫本是不同的藝術(shù)門類,在宋代以前,人們更傾向于強調(diào)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張懷瓘云:“文則數(shù)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雹鈴垙┻h指出:“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11)他還說:“宣物莫大乎言,存形莫善于畫?!?12)這分別道出了“文”和“書”、“書”和“畫”、“言”和“畫”的不同。詩文書畫不同的政治地位和傳達功能決定了它們在本質(zhì)上的差異:“言(詩文)”的主要功能是“宣物”,“書”的功能是“傳意”,“畫”的功能則是“見形”。在唐代以前,人們對于藝術(shù)的認識,大都強調(diào)其政治教化功能,強調(diào)他們表現(xiàn)“天地之心”的一面。在漫長的實踐中,詩文取得了相對于書畫的優(yōu)勢地位,這種地位是政治教化意義上的,所謂“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主要是指文章而不包括書畫。就書和畫而言,書的地位也遠高于畫。唐代以前的畫史專家和畫論家為了抬高繪畫的地位,便有意將畫攀附于書。如張彥遠云:“畫之臻妙,亦猶于書。”(13)這在邏輯上是以書的地位高于畫為前提的。中唐以后,由于禪宗思想的滲透,傳統(tǒng)儒學(xué)開始轉(zhuǎn)型,“天地之心”一變而成為“人心”,整個文化思潮由雄闊開放而變?yōu)榫聝?nèi)斂。北宋中葉,儒學(xué)接納禪學(xué),從而形成理學(xué),對“心性”問題的探討成為時代的主要課題,傳達正之微妙成為詩文書畫的共同選擇。就傳達主體情思的精微程度而言,詩書畫各有所宜。蘇軾的說法最能代表宋人所達到的理論高度:“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皆詩之余?!?14)在蘇軾看來,詩書畫的排列次序是不能顛倒的,繪畫因其有再現(xiàn)功能的限制,在傳達人性本真的一面遠沒有書法來得簡易;書畫對比詩而言,皆屬“有形”之跡,在蘇軾看來,“有形則有弊”,因此,書畫的傳達功能也不及詩。于是在宋代,兩種趨勢得到了強調(diào),一是畫向書靠攏,更加強調(diào)用筆,有所謂繪畫書法化的傾向;其二是書畫向詩靠攏,形成“字中有筆”、“畫中有詩”的傾向。繪畫的書法化,使得書畫在用筆這一點上統(tǒng)一起來,而且這一趨向在文人畫家的筆下得到充分的強調(diào)。這就使唐代以來張彥遠的“書畫同體”論向前邁進了一步,“書畫同源”說已見端倪(15)。在文人的努力下,繪畫逐漸取得與書法相等同的地位。與此同時,宋人從前人的書畫實踐中逐漸發(fā)現(xiàn)書畫本身所具有的詩性特征。一方面,“畫中有詩”得到普遍認同;另一方面,蘇、黃等人提出“字中有筆”的理論主張并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嘗試?!白种杏泄P”是“以禪入書”的宣言,在宋人看來,詩與禪是不二的。這又導(dǎo)致了“筆中有詩”(16)的產(chǎn)生。因此“字中有筆”、“筆中有詩”與“畫中有詩”一起,共同成為書畫最終與詩相結(jié)合的標志?!霸娢臅嬕惑w”論的形成是北宋文化整合的產(chǎn)物,也是禪與詩文書畫相結(jié)合的必然結(jié)果,詩文書畫成了示現(xiàn)和驗證禪心的重要手段。在這一背景下,宋人選擇了與“禪”處于同一個層次的概念——“韻”來作為詩文書畫共同的理論標幟,描述人性本然存在狀態(tài)的“韻”成了詩文書畫共同的審美理想?!绊崱蓖瑫r用來評論詩文書畫,正是北宋“詩文書畫一體”論形成的一個顯著標志。北宋“詩文書畫一體”論的形成與“文字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二、關(guān)于“文字禪”“文字禪”的概念最早由蘇、黃提出。任淵注黃庭堅“遠公香火社,遺民文字禪”云:《高僧傳》曰:“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等依遠游山,遠乃于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社,共期西方,乃令遺民著其文。”又陳舜俞《廬山記》曰:“遺民與什、肇二師好揚搉經(jīng)論,文義之華,一時所挹?!睒诽煸姡骸氨窘Y(jié)菩提香火社。”《維摩經(jīng)》曰:“有以音聲語言文字作佛事。”《傳燈錄·達摩傳》道副曰:“如我所見,不執(zhí)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睎|坡《寄辯才詩》有“臺閣山林況無異,故應(yīng)文字不離禪”之句。(17)湯用彤曾就魏晉玄學(xué)最重要者分為四派:其一為王弼的本無義,其二為向、郭的即色義,其三為支愍度的心無義,其四為僧肇的不真空義。劉遺民屬于心無義一派。南朝以來,玄學(xué)家詮無釋有,多偏于空形色,而不空心神。六家七宗,皆是如此。獨支愍度乃立“心無義”,空心而不空色,與流行學(xué)相徑庭。舊義與心無義的區(qū)別在于一以心神為實有,一以心神為虛豁。晉末劉遺民,亦屬心無義家。其致僧肇書中有曰:“圣心冥寂,理極同無,不疾而疾,不徐而徐?!贝思础靶臒o義”。僧肇答書有曰:“聞圣有知,謂之有心。聞圣無知,謂等太虛?!薄靶臒o義”的特點在于空心不空色。故僧肇說:“心無者,無心于萬物,而萬物未嘗無也。”(18)“心無”、“心空”并不是真的沒有意識流動,而是指心境處于虛、靜、明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主體與萬物冥合為一,萬物平等,體用不分。因此,文字就是禪,禪就是文字,這就是黃庭堅的思想理路。黃庭堅將“遠公香火社”和“遺民文字禪”相對舉,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就是禪與教、禪與凈的融合。這與蘇軾的看法大致相同。蘇軾認為“臺閣山林本無異,故應(yīng)文字不離禪”(19)。在蘇軾看來,在家和出家,臺閣和山林之所以無異,同樣是建立在“無心”的基礎(chǔ)上,在“無心”的狀態(tài)下,“禪”與“文字”是平等不二的。在此基礎(chǔ)上,黃庭堅闡釋了文字如何產(chǎn)生的道理:“今其徒所傳文字典要,號為一四天下品,盡世間竹帛不能載也。蓋亦如蟲蝕木,賓主相當,偶成文爾?!?20)蘇、黃二人的言論對“文字禪”理論的完善者惠洪有重要啟發(fā)。作為禪僧的惠洪則用另一個形象的比喻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予于文字未嘗有意,遇事而作,多適然耳。譬如枯株無故蒸出菌芝,兒稚喜爭攫取之,而枯株無所損益?!?21)所謂“未嘗有意”,即是“無心”。禪宗由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再到正面肯定語言文字的作用,正是禪與教、禪與凈相融合的結(jié)果。“文字禪”的出現(xiàn)為禪與語言文字的結(jié)合打開了方便之門。但是,“文字禪”中的“文字”究竟何指?“文字禪”究竟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這就必須從佛教的語言觀說起。佛教從般若性空的思想出發(fā),認為文字不能傳達實相之理。但在另一方面,文字之性空寂而本來解脫,因此文字又不可廢棄。這就是“文字般若”的思想。佛教所說的“文字”,大多數(shù)是指典籍文字而言,但是還有更多更深的含義。印順法師認為:“凡能表顯意義,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筆墨所寫的,口頭說的,以及做手勢、捉鼻子、豎拂、擎拳,哪一樣不是文字!文字雖不即是實義,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實義;如離卻文字,即凡圣永隔!”(22)這實際上是將“文字般若”與“方便般若”等同起來。“文字禪”的概念同樣遵循著這一思路。明代僧人達觀于萬歷年間為《石門文字禪》作序云:“蓋禪如春也,文字則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而曰禪與文字有二乎哉?故德山、臨濟,棒喝交馳,未嘗非文字也;清涼、天臺,疏經(jīng)造論,未嘗非禪也?!?23)達觀把“德山棒”和“臨濟喝”都看成“文字”,這清楚地表明“文字禪”中“文字”的范圍實際上包含著一切作佛事的方便。雖然在“文字禪”的提倡者眼中,“文字”包括了一切作佛事的方便,但是在禪者和文人的實際事行里,“文墨”或者“翰墨”才是他們作佛事的最佳選擇。佛教通常用“句”來代指語言文字,“句身”是“文”的一種“身”。但是,發(fā)展到后來,禪宗把“語言、動作、境界都稱為‘句’”(24)惠洪就曾把畫看作“句”,并且將“文字禪”和“風煙句”相并提(25)。把畫當作“無聲句”也是宋人的普遍認識。宋人把詩畫都看成“句”的同時,“眼”也被用于詩書畫之中。黃庭堅詩文中有這樣一些表述:“是中有目世不知,吾宗落筆風煙隨?!?26)(畫)“語言少味無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27)(詩)“‘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豈易言哉?”(28)(書)“目”、“阿堵”都是指“眼”。所謂“眼”,禪宗稱之為“正法眼藏”?!拔淖帧敝械摹岸U”也就是“文字”中的“眼”。李之儀說:“詩、書固分路,翰墨俄同門?!?29)這表面上是說詩、書之異,但實際上卻側(cè)重于“翰墨”之同。“禪”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即澄心靜慮的狀態(tài)。黃庭堅說“無心萬事禪”,在無心的狀態(tài)下,萬事不離禪,更不用說文字了。禪林中流傳“死句”和“活句”的說法,所謂“句”就是“文字”?!八谰洹焙汀盎罹洹钡膮^(qū)別有兩個標準,一個是主觀標準,正如黃庭堅所說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同樣一句話,有人死于句中,有人得意忘言,句中覓活。另一個標準是客觀標準,“死句”指有義句,意盡句中;“活句”指無義句,意在言外。從客觀標準出發(fā),“文字禪”的倡導(dǎo)者標舉含有言外之意的“活句”。魏道儒給“文字禪”下了個定義:“所謂‘文字禪’,是指通過學(xué)習(xí)和研究禪宗經(jīng)典而把握禪理的禪學(xué)形式。他以通過語言文字習(xí)禪、教禪,通過語言文字衡量迷悟和得道深淺為特征?!?30)周裕鍇認為:“‘文字禪’一詞的定義從宋人的闡釋和宋代禪宗的實際狀況來看,大概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字禪’泛指一切以文字為媒介、為手段或為對象的參禪學(xué)佛活動。其內(nèi)涵大約包括四大類:1.佛經(jīng)文字的疏解;2.燈錄語錄的編撰;3.頌古拈古的制作;4.世俗詩文的吟誦。而狹義的‘文字禪’主要是指詩歌?!?31)這兩個定義意思基本相同,都把“文字”落腳點定為“語言文字”,雖然對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未作特別的說明,但是我們可以體會到二者的“語言文字”并沒有包括書法和繪畫。這兩個定義對“文字禪”中“文字”的理解都存在偏差。從上文的論述和宋代“文字禪”發(fā)展的實際來看,“文字禪”有廣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字禪”指世間一切做佛事的方便,包括動作、境界、語言等;狹義的“文字禪”是指具有“活句”特征的佛事形式,它的主體是與做佛事相關(guān)的詩文書畫。前者著眼于主觀標準,后者著眼于客觀標準。在“文字禪”的視野下,詩文書畫取得了等同的地位,它們都成了禪者示現(xiàn)和驗證禪心的重要手段?!拔淖侄U”的出現(xiàn)使得北宋“詩文書畫一體”成為可能。有關(guān)繪畫、詩歌與禪的關(guān)系前人已有所關(guān)注,以下專門談?wù)勔远U入書的問題。因為禪與書的關(guān)系,是解決宋代“詩文書畫一體”形成過程中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三、黃庭堅的“援禪入書”對于書法與“文字禪”的關(guān)系很容易得到說明,因為書法天然就存在于“文字”的視野。文字有形、音、義三要素,書法是文字之“形”。這是書法屬于“文字”的根本理由。佛教認為文字性空,世間的文字只不過是假名稱呼而已。禪宗則把文字之性比作一塊金子,將它打成盤,我們就稱之為盤,將它打成釧,我們就稱之為釧,而金子的性質(zhì)沒有變。這里的盤與釧就是金子所變現(xiàn)的“相”(32)。佛教把文字的形、音、義都稱為“字相”。禪宗運用中道觀來對待文字“性”與“相”的關(guān)系,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不即不離”,“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唯其離一切相故無相,唯其即一切法故無不相”(33),這就是中道實相。禪宗對待“字相”比較偏重于形、義不能傳達實相之理。黃蘗禪師云:“若也形于紙墨,何有吾宗?”(34)越州大珠慧海和尚云:“經(jīng)是文字紙墨,文字紙墨性空,何處有靈驗?”(35)與紙墨相聯(lián)系的文字自然是字形。文字的“義”同樣不能表達實相之理,禪宗把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義稱為戲論,般若是離于戲論的。因為般若是無分別智,是直觀直覺的智慧。而語言的意義是顯示分別的,這也就是佛教排斥文字的根本理由。與經(jīng)論文字一樣,書法也是與“禪”相對的“教”。早期禪宗“藉教悟宗”有三種方式:一是通過“字形”去悟入,如“盡空際看一字”(凝住壁觀與此相似)(36);二是通過義理去悟入,如通過研究佛教經(jīng)典而得悟;三是通過語言文字的音聲悟入,如頌經(jīng)或聽經(jīng)而開悟。繪畫成為做佛事的方便也是佛教的常用做法。佛教認為佛在“法身”之外,又有“應(yīng)身”、“化身”。黃庭堅論述佛教繪畫時說:“蓋無形應(yīng)物成象,所謂無形者非無形也,無常形也。然則應(yīng)物而神,唯識而已,自求多福,自種自收,我心則神也?!?37)當禪宗把外在的佛內(nèi)化為眾生內(nèi)在的心性時,佛的“應(yīng)身”變成了書畫創(chuàng)作主體“心”的跡化。沿著這一思路,宋代掀起了書畫與“心性”關(guān)系的探討,書畫與詩歌一樣,成了禪僧與文人示現(xiàn)與驗證禪心的重要手段。惠洪認為:“心之妙不可以語言傳,而可以語言見。蓋語言者,心之緣,道之標幟也。標幟審則心契,故學(xué)者每以語言為得道深淺之候?!?38)這是“文字禪”的核心理論。運用語言者不能將心之微妙傳給受眾,但語言本身卻能蘊含“心之妙”,“心”可“契”之于“標幟”。能顯無言之妙的文字形式無疑是詩文書畫,而不是邏輯的語言。在詩文書畫四種形式之中,表達的“無言之意”有深淺之分,蘇軾認為書畫都是詩歌的補充,也就是說,書畫表達的是更微妙難測的“深意”。正如惠洪所言:“妙可忘情會,深無意以量。”(39)這種難測的深意就是禪意。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書畫與詩歌相比,它們跟禪的關(guān)系可能更為密切。黃庭堅認為書畫中的“禪”就是“心之妙”:夫吳生之超其師,得之于心也,故無不妙;張長史之不治他技,用志不分也,故能入于神。夫心能不牽于外物,則其天守全,萬物森然出于一鏡,豈待含墨吮筆盤礴而后為之哉?故余謂臻:“欲得妙于筆,當?shù)妹钣谛??!闭閱栃闹?,而余不能言,有師范道人出于成都六祖,臻可持此往問之?40)道臻和師范道人都是禪者,此“心”當是禪者之心。禪宗發(fā)展至宋代,禪的修持由“體”的回歸轉(zhuǎn)向“用”的自覺。禪宗所說的心不再單指佛性,而是現(xiàn)實的人心。心當然不等于禪,只有“心之妙”才算是禪。對書畫傳達功能的認識,宋人誤讀了漢代揚雄的書為“心畫”說,徑直將“書”理解為書法,這為“心畫”與“心印”的結(jié)合埋下了伏筆。唐末五代,禪風熾扇,特別是僧人書法家群體的出現(xiàn),書法在理論上受禪宗影響而出現(xiàn)了“心印”說。這為禪與書法的結(jié)合奠定了思想基礎(chǔ)。光云:“書法猶釋氏心印,發(fā)于心源,成于了悟,非口手所傳?!?41)考察“印”之含義,多出釋氏?!耙孕挠⌒摹笔嵌U宗“心印”的經(jīng)典釋義。宗門有三印,謂印空、印水、印泥。黃蘗禪師說:“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42)書畫之形于紙墨,其實不具禪宗“心印”之義,因為這是“印著物,即印不成法”。光的書法“心印”論已經(jīng)突破了禪宗“以心印心”的宗旨。他實際上已經(jīng)肯定了書法“印著物”的一面,但是說法比較模糊。北宋的郭若虛則進一步將書法“心印”說擴展到繪畫,結(jié)合揚雄的“心畫”說對光的“心印”論進行更為清楚的描述。郭若虛云:凡畫,必周氣韻,方號世珍……且如世之相押字之術(shù),謂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爰及萬法,緣慮施為,隨心所合,皆得名??;矧乎書畫,發(fā)之于情思,契之于綃楮,則非印而何?押字且存諸貴賤禍福,書畫豈逃乎氣韻高卑。夫畫猶書也。揚子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43)郭若虛用“相押字”之術(shù)解釋“心印”。所謂“相押字”,即是通過字跡而預(yù)測人的尊卑貴賤的一種手段。它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押”,即書寫,用郭氏的話來說就是“想成形跡”。這實際上是從積極的一面來理解禪宗的“印著物”,并認為心之微妙之處能形于紙上;二是“相”,因為“跡與心合”,所以能通過筆跡透視人的貴賤禍?;驎嫷臍忭嵏弑?。郭若虛認為“隨心所合,皆得名印”,因此,押和相都可稱為“印”。郭若虛的書畫“心印”說是糅合揚雄的“書為心畫”說與禪宗“以心印心”的結(jié)果。他在修正光的基礎(chǔ)上,凸顯了書畫“契之于綃楮”的特征,肯定了書畫“印著物”的一面,并從創(chuàng)作者與觀賞者兩個角度賦予禪宗“以心印心”以全新的意義。揚雄的書為“心畫”說來源于《周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與“圣人立象以盡意”的觀念。在郭若虛看來,書畫的形跡既可寄寓創(chuàng)作主體微妙的心理感受,而且觀賞者通過直覺感悟能感知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情思;前者說的是“印著物”,后者說的是“以心印心”;前者說的是“心之妙”可“示”,后者說的是“心之妙”可“悟”。這與“文字禪”的觀點已經(jīng)基本一致了。黃庭堅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把“文字禪”的理論引入對書畫的論述之中。黃庭堅在《福州西禪暹老語錄序》中發(fā)表了對祖師“心印”的看法:佛以無文之印,密付摩訶迦葉,二十八傳而至中夏。初無文字言說可傳可說,真佛子者即付即受,必有符證,印空同文。于其契會,雖達摩面壁九年,實為二祖鑄印。若其根契不爾,雖親見德山,棒如雨點,付與臨濟,天下雷行,此印陸沉,終不傳也。今其徒所傳文字典要,號為一四天下品,盡世間竹帛不能載也。蓋亦如蟲蝕木,賓主相當,偶成文爾。若以為不然者,今有具世間智、得文字通者,自可閉戶無師,讀書十年,刻菩提印而自佩之矣。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茍非其人,道不虛行?!?44)黃庭堅一方面承認祖師禪的“以心印心”,另一方面又不否定語言文字,認為語言文字“如蟲蝕木,賓主相當,偶成文爾”,這大致是說語言文字由心中流出,能“顯”大道;另一方面,認為慧根之人可閉戶讀書,通過語言文字自證自悟。黃庭堅認為,對于語言文字,即使是“活句”,但是“茍非其人,道不虛行”;相反,慧根之人卻能把“死句”當作“活句”看,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黃庭堅在一首談書法的詩中發(fā)表了他有關(guān)書法的認識:“寫心與君心莫傳,平生落魄不問天。”(45)“寫”乃《詩經(jīng)》“既見君子,我心寫兮”之意,“寫心與君心莫傳”與惠洪所說的“心之妙不可以語言傳”大意略同。任淵注引《觀佛三昧海經(jīng)》曰:“住念佛者,心印不傳?!秉S庭堅用“堅密”一詞表示了心印“不傳”之意:“磨礱頑鈍印此心,佳人持贈意堅密?!?46)黃庭堅曾反復(fù)申明書法的妙處“不傳”之理:“右軍自言:‘見秦篆及漢《石經(jīng)》正書,書乃大進?!手执俎@下者,不知輪扁斫輪有不傳之妙。”(47)“故知書雖棋鞠等技,非得不傳之之妙,未易工也?!?48)所謂“不傳”即輪扁所言:“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薄靶闹睢辈豢蓚?,但可見(現(xiàn)),因此黃庭堅發(fā)揮禪宗“心印(物)”之義曰:“有德者之驗如印印泥。”(49)另一方面,黃庭堅認為可以通過書畫作品反觀作者主體的某些抽象品質(zhì),這分明就是主張“心之妙”可通過書畫之跡而悟:“……觀此竹,又知其人有韻?!?50)但是這種“可見”并非耳目所見,而是般若直觀,即黃庭堅所謂的“心知”:“心知韻勝舌知腴,何似寶云與真如。”(41)由此可見,黃庭堅關(guān)于書畫功能的認識概括起來無非也就“心之妙”“不可傳”而“可見”,可“示”可“悟”,這正是有意將“文字禪”思想引入書畫領(lǐng)域的結(jié)果。注釋:①(31)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xu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頁。②福永光司:《中國的藝術(shù)哲學(xué):詩書畫禪一體化》,載《湖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87年第3期。③(17)(45)(46)任淵等:《山谷詩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12頁,第219頁,第800頁,第151頁。④玄覺:《永嘉證道歌》,《大正藏》,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48冊第396頁。⑤普濟:《五燈會元》,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254頁。⑥⑧(20)(26)(27)(28)(37)(40)(44)(47)(48)(49)(50)(51)《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版,第583頁,第729頁,第420頁,第1479頁,第1089頁,第677頁,第1410頁,第416頁,第420頁,第1574頁,第712頁,第508頁,第1580頁,第89頁。⑦王文誥輯注《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504頁。⑨錢鐘書:《管錐編》,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361頁。⑩張懷瓘:《文字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