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資料專題2碳酸鈉與碳酸氫_第1頁
2018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資料專題2碳酸鈉與碳酸氫_第2頁
2018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資料專題2碳酸鈉與碳酸氫_第3頁
2018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資料專題2碳酸鈉與碳酸氫_第4頁
2018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資料專題2碳酸鈉與碳酸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H2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減金屬(教學案)考情解讀.了解Na2cO3和NaHCO3的性質。.能正確鑒別Na2c03和NaHCO3,并能用實驗的方法實現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從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理解IA族元素(單質、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遞變性。.了解堿金屬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及其應用。.了解堿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計算。.記住Na、K等重要金屬元素的焰色反應。重點知識梳理、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名稱碳酸鈉(Na2c03)碳酸氫鈉(NaHCO3)俗名純堿或蘇打小蘇打物理性質色態(tài)白色晶體細小白色晶體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堿性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堿性穩(wěn)定性穩(wěn)定,但結晶碳酸鈉(Na2cO3」0H2O)易風化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方程式:2NaHCO=二幺=第a.CO。+3 2 3CO2個+h2o化學性質與H+反應C02-+2H+===H2O+CO2個HCO-+H+===H2O+CO2個與堿反應Ca(0H)2]與OH-不反應,但Ca2++CO2-===CaCO3^Ca2++OH-+HCO-===CaCO3J+H2O(堿過量)Ca2++2OH-+2HCO-===CaCO3J+CO2-+2H2O(堿不足)與鹽反應CaCl2Ca2++CO2-===CaCO3J不反應硫酸鋁2A13++3CO2-+3H2O===2A1(OH)3J+3CO2個3HCO-+A13+===A1(OH)J+3CO2個主要用途玻璃、造紙、制皂、洗滌發(fā)酵、醫(yī)藥、滅火器相互轉化NaCOQ①CO2+H2O,②少量鹽酸NaHCO.2 3①固加熱,②液NaOH 3二、堿金屬元素焰色反應.堿金屬的一般性與特殊性⑴一般性相似性遞變性(由LifCs)原子結構最外層均為1個電子電子層數逐漸增多核電荷數逐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元素性質都具有較強的金屬性,最高正價均為+1價金屬性逐漸增強單質性質物理性質(除Cs外)都呈銀白色,密度較小,熔、沸點較低密度逐漸增大(鉀反常),熔、沸點逐漸降低化學性質都具有較強的還原性還原性逐漸增強;與O2反應越來越劇烈,產物越來越復雜(2)特殊性①堿金屬的密度一般隨核電荷數的增大而增大,但鉀的密度比鈉的小。②堿金屬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鋰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將鋰保存在石蠟中。③堿金屬跟氫氣反應生成的堿金屬氫化物都是離子化合物,其中氫以H龍式存在,顯一1價,堿金屬氫化物是強還原劑。2.焰色反應(1)焰色反應的概念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出特殊的顏色,其屬于物理變化,屬于元素的性質。(2)焰色反應的操作伯絲酒灼燒F無色蘸雪待測物酒灼燒燈觀察火焰顏色用!酸伯絲酒黑無色(3)常見元素的焰色鈉元素黃色;鉀元素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銅元素綠色。高頻考點突破高頻考點一Na2cO3、NaHCO3的比較與鑒別例1.有關Na2c03和NaHCO3的性質,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相同溫度下,等濃度的Na2c0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堿性比較,前者更強B.常溫時溶解度:Na2CO3>NaHCO3C.在酒精燈加熱的條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都能與燒堿反應,后者反應較慢【答案】D【解析】D項,Na2cO3不能與NaOH反應?!咀兪教骄俊磕承;瘜W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實驗,如下圖I?W所示。⑴只根據圖i、n所示實驗,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填裝置序號)。(2)圖m、w所示實驗均能鑒別這兩種物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與實驗m相比,實驗w的優(yōu)點是 (填選項序號)。a.w比m復雜b.w比m安全c.w比m操作簡便d.w可以做到用一套裝置同時進行兩個對比實驗,而m不行(3)若用實驗w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wěn)定性,則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 (填化學式)?!敬鸢浮浚?)H(2)2NaHCO『£=⑶a°COq+HO+CO.個,CO.+Ca(OH)『二=CaCQJ+J 乙 J 乙 乙 乙 JH2OD(3)NaHCO3【解析】Q)圖I不能達到實險目的,因為無論碳酸鈉還是碳酸氫鈉均可以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與澄清石灰水作用變滓濁,故不可以』圖n可以鑒別,因為等質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量不同,可根據氣球膨脹程度來判斷。(2)圖m、W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二察a2cO3+H2O+CO2個,實驗W的優(yōu)點是可同時做對比實驗。(3)試管B裝入碳酸氫鈉,試管A裝入碳酸鈉,這樣直接加熱的碳酸鈉,溫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間接加熱的碳酸氫鈉分解,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表明了碳酸氫鈉很不穩(wěn)定。高頻考點二堿金屬元素性質規(guī)律的應用例2.有關堿金屬的敘述正確的是()A.隨核電荷數的增加,堿金屬單質的熔點逐漸降低,密度逐漸增大B.堿金屬單質的金屬性很強,均易與氯氣、氧氣、氮氣等發(fā)生反應C.碳酸銫在酒精燈加熱時不能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銫D.無水硫酸銫的化學式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答案】C【解析】押的密度小于鈉的密度,這是堿金屬單質密度依次增大的一個例外f堿金屬申除鋰外,均不與氤氣直接反應,由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Na;18A不分解,可得出3C.6加型也不分解,Cs與Na同為堿金屬元累〉性質相似,由Na赤O4易溶于水,可得出Cs2sO*也易溶于水。【變式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與Na在性質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是根據Na的性質對K的性質的預測,其中不正確的是()A.K在空氣中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B.K可以與乙醇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C.K與水的反應不如鈉與水的反應劇烈D.K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答案】C【解析】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比Na活潑,故K在空氣中可以被氧氣氧化,A項正確;Na能與乙醇反應放出氫氣,K也能與乙醇反應放出氫氣,B項正確;K與水的反應比Na與水的反應劇烈,C項錯誤;Na、K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項正確。高頻考點三焰色反應例3.用光潔的伯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直接觀察到火焰呈黃色。下列各判斷正確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可能還含有K+【答案】B【解析】鈉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容易掩蓋鉀的淺紫色?!咀兪教骄俊肯铝杏嘘P焰色反應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鉀的火焰顏色要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②先將伯絲灼燒到與原來火焰的顏色相同,再蘸取被檢驗的物質③每次實驗后,要將伯絲用鹽酸洗凈④實驗時最好選擇本身顏色較淺的火焰⑤沒有伯絲時,也可以用光潔無銹的鐵絲代替A.僅有③不正確 B.僅有④不正確C.僅有⑤不正確 D.全對【答案】D【解析】由于焰色反應是通過觀察火焰顏色來檢驗離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所以實驗時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屬絲在灼燒時都不應該有很明顯的顏色,否則將無法觀察到被檢驗離子的真實焰色反應情況;觀察鉀的火焰顏色時要透過藍色鉆玻璃,目的是濾去黃光,避免鈉的干擾。真題感悟【2016年高考江蘇卷】根據侯氏制堿原理制備少量NaHCO3的實驗,經過制取氨氣、制取NaHCO3、分離NaHCO3、干燥NaHCO3四個步驟,下列圖示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氯化鍍受熱分解生成的氨氣和氯化氫在試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鍍固體,不能用加熱氯化鑲固體的方法制備氨氣,A錯誤,氣流方向錯誤,應該從右側導管通入G氣體,H錯誤,從溶淹中分離出碳酸氫鈉固體用過,濾的方法,C正確」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用該裝置干燥碳酸氫鈉,D錯誤?!?016年高考新課標n卷】某白色粉末由兩種物質組成,為鑒別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固體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振蕩后仍有固體存在。該白色粉末可能為()NaKQ、Al(0H)3 B. AgCl、Na^J C. Na2s%、BaCJ D. ^83、CuSq【答案】C【解析】NaHCO,.Al9Hb中加入足量稀堿酸有氣泡產生,生成硫酸鈉,硫酸鋁、二氧化碳和水,最終無固體存在,A錯誤3Aga不溶于酸,固體不能全部溶解,B錯誤7亞喇楙口碳酸鋼加入足量水時,碳酸鋼不澹于水使部分固體不滲解,加入稀鹽酸,蕨酸鋼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鋼、二霸化碳和水,固體全首院解>再將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疏酸和碳酸領吱應生成硫酸鎖沛淀和二氧化磔和水,符合翹意,C正確.Na:CO^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落后無固體存在,口錯誤【2015安徽理綜化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在酒精燈加熱條件下,Na2c03、NaHCO3固體都能發(fā)生分解Fe(OH)3膠體無色、透明,能發(fā)生丁達爾現象h2、so2、CO2三種氣體都可用濃硫酸干燥SiO2既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也能和氫氟酸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a、Na2cO3固體受熱不易分解,故A錯誤;B、Fe(OH)3膠體是紅褐色,故B錯誤;C、以上三種氣體都不與濃硫酸反應,能用濃硫酸干燥,故C正確;D、SiO2和氫氟酸反應,沒有生成鹽和水,不是兩性氧化物,故D錯誤;此題選C?!?015廣東理綜化學】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A分別加熱Na2c03和NaHCO3固體試管內壁都有水珠兩種物質均受熱分解B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飽和澳水生成白色沉淀產物三澳苯酚不溶于水C向含I-的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變成藍色氧化性:ci2>i2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變成血紅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答案】BC【解析】Na2c03加熱時產生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凝結形成,不是分解生成的,A錯;苯酚溶液中滴加飽和濱水生成白色沉淀,說明產物三澳苯酚不溶于水,B對;淀粉溶液變成藍色則生成了12,說明氯水把I-氧化成了12,故氧化性:C12>I2,C對;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說明H2O2把Fe2+氧化為Fe3+,體現了Fe2+的還原性,沒有體現氧化性,D錯?!?014年高考全國大綱卷第10題】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選項被提純的物質雜質除雜試劑除雜方法【答AC0(g)C02(g)NaOH溶液、濃H2SO4洗氣BNH4Cl(aq)Fe3卡aq)NaOH溶液過濾案】BCCl2(g)HCl(g)飽和食鹽水、濃H2s04洗氣【DNa2cO3(s)NaHCO3(s)灼燒解析】A項依次通過NaOH溶液、濃H2s04,分別除去CO2,水蒸氣,正確;B項NaOH溶液與NH4cl也反應,錯誤;C項依次通過飽和食鹽水、濃H2sO4,分別除去HC1,水蒸氣,正確;D項通過灼燒能使NaHCO3固體分解生成Na2c03,正確。【2014年高考海南卷第9題】下列關于物質應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玻璃容器可長期盛放各種酸 B.純堿可用于清洗油污C.濃氨水可檢驗氯氣管道漏氣 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答案】A【解析】4玻璃容器可長期盛放不能與酸發(fā)生反應的各種酸,但是由于氫氟酸能夠腐蝕玻璃,所以不能盛裝氫氟酸。錯誤。R純堿水解是溶淹顯堿性,可以促進油脂的水解,因此可用于清洗油污。正確。C.氯氣管道漏氣,揮發(fā)出的氯氣與濃氫水揮發(fā)出的氧氣可產生白煙。因此可檢臉檢臉氯氣管道漏氣。正確。"Na強電離產生的S2-與污水中Cu"發(fā)生沉淀反應,從而可降低污水中的Ci?+。故可以'冶理污水◎正確?!?014年高考福建卷第9題】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中,Y既能與X反應又能與Z反應的是XY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稀鹽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濃硝酸A.①③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B【解析】第①組Y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既能與強堿又能與強酸反應,正確;第②組SiO2不與鹽酸反應,錯誤;第③組常溫下N2既不與O2反應,又不與H2反應,錯誤;第④組常溫下Cu既與FeCl3反應,又與濃硝酸反應,正確。押題專練1.堿金屬鈁(Fr)具有放射性,它是堿金屬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據堿金屬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預測其性質,其中不正確的是()A.在堿金屬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徑B.鈁在空氣中燃燒時,只生成化學式為Fr2O的氧化物C.它的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rOH,這是一種極強的堿D.它能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和氫氣,由于反應劇烈而發(fā)生爆炸【答案】B【解析】根據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從金屬鋰到金屬鉆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原子半徑逐掰增大,元素的金屬性逐席塔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逐漸增強,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噌強,與氧氣反應的產物越來越復雜,可以產生過氧化物、超氧化物甚至臭氧化物等。2.純堿和小蘇打是廚房中常見的兩種用品,它們都是白色固體。下列區(qū)分這兩種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A.用坩堝分別加熱兩種物質,全部分解揮發(fā)沒有殘留物的是小蘇打B.用潔凈的鐵絲蘸取兩種物質的溶液在煤氣火焰上灼燒,火焰顏色發(fā)生明顯變化的是小蘇打C.取兩只小玻璃杯,分別加入等量的兩種物質,再同時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食醋,產生氣泡速率較快的是小蘇打D.先將兩種物質配成溶液,分別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無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蘇打【答案】C【解析】小蘇打的主要成分為NaHCO3,加熱分解生成Na2cO3、CO2和水,有殘留物,A錯;純堿與小蘇打中均含鈉元素,焰色均為黃色,B錯;NaHCO3與酸反應的速率比Na2CO3的快,所以與等量的食醋反應時,小蘇打產生氣泡的速率快,C正確;純堿、小蘇打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時都會生成CaCO3白色沉淀,D錯。.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不正確的是()A.滴有酚歐的NaHCO3溶液呈淺紅色,微熱后紅色加深,是因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B.鈉保存在煤油中,是因為煤油不與鈉發(fā)生反應,鈉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鈉隔絕空氣和水蒸氣C.用潔凈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脫脂棉吹氣,脫脂棉燃燒,說明CO2、H2O與Na2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D.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產物是Na2cO3,原因是鈉與氧氣生成的Na2O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答案】A【解析】A項,對NaHCO3溶液微熱,HCO^K解程度增大,溶液堿性增強。.有3份等質量的小蘇打,第1份直接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第2份首先加熱,使其部分分解后,再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第3份首先加熱,使其完全分解后,再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假若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消耗鹽酸的體積分別為匕、丫2和匕,則匕、V2和丫3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V1>V2>V3 BV1>V3>V2CV2>V3>匕 D”尸VV3【答案】D【解析】3份小蘇打質量相等,無論是直接與鹽酸反應,還是部分分解或完全分解后與鹽酸反應,最終得到的都是NaCl溶液,其中CT來自于鹽酸,Na-來自于NaHCOh故3份小蘇打消耗鹽酸的體積相同。5.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燒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氣體,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HCl的揮發(fā)):HCl的揮發(fā)):鹽酸至過量,并將溶液加熱,產生的CO2氣體與HCl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忽略CO2的溶解和則下列分析都正確的組合是()①I圖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HCO3②H圖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03和NaHCO3,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③0圖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和Na2cO3,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④W圖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O3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圖像I中,從O點即開始產生CO2氣體,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HCO3,①正確;圖像H中,Oa段消耗HCl的量小于ab段消耗HCl的量,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O3和NaHCO],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n口^^==;,②正確;圖像ni中,Oa段消3 nNaHCOs 3-1x21耗HCl的量等于ab段消耗HCl的量,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O3,③不正確;圖像W中,Oa段消耗HCl的量大于ab段消耗HCl的量,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O3、NaOH,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NaaCH3=±4,④不正確。6.為確證碳酸氫鈉固體中是否含有碳酸鈉,下列實驗操作及判斷正確的是()A.觀察加熱時能否放出氣體B.觀察滴加鹽酸時能否放出氣體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觀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鋇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D

【解析】A選項能證明含有碳酸氫鈉;B選項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均與鹽酸放出氣體;C選項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均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沉淀。.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測定Na2c0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03質量分數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熱,減重b克.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灼燒,得b克固體C.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與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烘干,得b克固體【答案】C【解析】取n克混合物充分加熱,減重b克,根據差量法可求出N3H83的質量,從而求出Na2CO3的質量分數,故A正確j取以克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加熱、要干、灼燒,得匕克固體氯化鈉,列方程組即可求出,B正確sC中,取n克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逸出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增重匕克,由于逸出氣體中含有坨孰故無法求解中中由于二者都能與溶涌反應生成BaCO3沂:淀,由Na2CO3^BaCO3、兇加83-由83的轉化關系,列方程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KS的質量分數,D正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0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03飽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質的量的稀鹽酸,生成的CO2與原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等質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在同溫同壓下,生成的CO2體積相同D.向Na2cO3飽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NaHCO3結晶析出【答案】D【解析】CaCO3+CO^+H2C^-Ca(HCO3)2,前半句正確,加入N3H83飽和溶浦后,'沒有沉淀產生,A錯誤孑向Na3c03溶液中滴加等物質的量的稀鹽酸,發(fā)生的反應為N%CO3+HCl=NaCl+N3H83j沒有g生成,B錯誤s等質蚩的N3H8§和N出C6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產生的g體積不同,生成的g更多些,C錯誤s溶解度:Na2CO3>NaHCO3,向網出83飽和溶液中通人足量g后溶灌中有NaHCO,晶體析出,D正確。8.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氣體CA.通入二氧化碳氣體C.加入澄清石灰水B.加入氫氧化鋇溶液D.加入稀鹽酸【答案】A【解析】除雜方法要操作簡便、效果好、不帶來新的雜質,保留非雜質成分。溶液中可用這樣的方法:Na2c03+【答案】A【解析】除雜方法要操作簡便、效果好、不帶來新的雜質,保留非雜質成分。溶液中可用這樣的方法:Na2c03+H2O+CO2===2NaHCQ。9.1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