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遺傳專題:第7節(jié)遺傳類試驗設計題型_第1頁
2020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遺傳專題:第7節(jié)遺傳類試驗設計題型_第2頁
2020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遺傳專題:第7節(jié)遺傳類試驗設計題型_第3頁
2020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遺傳專題:第7節(jié)遺傳類試驗設計題型_第4頁
2020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遺傳專題:第7節(jié)遺傳類試驗設計題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遺傳類實驗設計題型1、某科學興趣小組偶然發(fā)現(xiàn)一突變雄性植株其突變性狀是其一條染色體上的某個基因發(fā)生突變的結(jié)果,假設突變性狀和野生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為了進一步了解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和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設計了雜交實驗,讓該株突變雄株與多株野生純合雌株雜交,觀察記錄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狀和突變性狀的數(shù)量,如表所示。性別野生性狀突變性狀突變性狀/(野生性狀+突變性狀)雄株M1M2Q雌株N1N2P下列有關(guān)實驗結(jié)果和結(jié)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如果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則Q和P的值分別為1、0B.如果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Q和P的值分別為0、1C.如果突變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且為顯性,則Q和P值分別為1/2、1/2D.如果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Q和P的值分別為1/2、1/22、用純合子果蠅作為親本研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結(jié)果如下:PF1①反灰身紅眼X?黑身白眼②反黑身白眼X?灰身紅眼反灰身紅眼、?灰身紅眼反灰身紅眼、?灰身紅眼下列推斷錯誤的是()A.果蠅的灰身、紅眼是顯性性狀B.由組合②可判斷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若組合①的可隨機交配,則F2雄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3/16D.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1/83、為探究等位基因D(高莖)/d(矮莖)、R(種子圓粒)/r(種子皺粒)、Y(子葉黃色)/y(子葉綠色)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guān)系,某興趣小組用純種豌豆植株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一;翩莖黃色圓粒K矮莖等色鉞粒一矮莖黃色圓粒■暖莖黃色圓粒:躅莖黃色篁粒:竣差綠色圓益:踵莖綠色駛粒=9:3:3:I實瞼二:高莖黃色皺苞X暖莖嫁色皺拉一高莖黃色皺粒冬高莖黃色蟹粒i徭莖黃色皴粒:高莖綠色皺粒;矮莖爆色觸粒中9二3門:1實臉三:高莖綠色級粒尤暖莖壕色箋粒一高莖綠色皺粒 建莖綠色圓粒又矮莖綠色皺粒T實臉三:高莖綠色級粒尤暖莖壕色箋粒一高莖綠色皺粒 建莖綠色圓粒又矮莖綠色皺粒T耀莖色圓粒 ;高莖母色圓粒g高莖綠色靠粒*[播莖綠色圓粒*摟莖嫌色夔粒請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實驗一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1.根據(jù)實驗一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根據(jù)實驗二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填組實驗的結(jié)果,能否得出“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結(jié)論?(填“能”或“不能”),理由是2.為進一步探究“三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請在實驗一、二的基礎上利用純種高莖綠色皺粒豌豆植株和純種矮莖綠色圓粒豌豆植株設計實驗(不考慮突變和交叉互換)。實驗思路:;預期結(jié)果和結(jié)論:。4、已知某雌雄異株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其葉形寬葉和窄葉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受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某科研小組將表現(xiàn)型為寬葉不抗病雌株和寬葉抗病雄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寬葉抗病雌株:窄葉抗病雌株:寬葉不抗病雄株:窄葉不抗病雄株=3:1:6:2?;卮鹣铝袉栴}:.據(jù)實驗結(jié)果推測,該植株的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這兩對等位基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依據(jù)是。.該實驗中親本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 。甲同學認為子代中抗病雌株與不抗病雄株的比例應為1:1,出現(xiàn)異常比例的最可能原因是.乙同學認為上述原因在雌雄株中都會出現(xiàn),請用一組雜交實驗說明甲、乙同學誰的觀點是正確的。(要求: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5、果蠅因為體型小、易飼養(yǎng)、繁殖快等優(yōu)點常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某生物興趣小組用黑腹果蠅做實驗研究性狀遺傳,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殘翅是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作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長翅,由此可判斷 是顯性性狀。該小組模擬自然選擇做了如下實驗:保留子代中的長翅果蠅,淘汰殘翅果蠅,讓長翅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F3代中殘翅果蠅的基因型頻率是 。.在一次實驗中,某同學將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進行雜交,子代果蠅中沒有出現(xiàn)殘翅,但出現(xiàn)了一種新性狀一一匙型翅,且長翅331只、匙型翅336只。篩選出匙型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其后代中沒有長翅果蠅,匙型翅和殘翅的數(shù)量比約為3:1。分析出現(xiàn)此結(jié)果的原因。.果蠅的細眼(B)和粗眼(b)也是一對相對性狀,現(xiàn)有純種的細眼果蠅和粗眼果蠅雌雄若干,選擇進行一次雜交實驗,若F1是 則可判斷B、b位于常染色體或X、Y同源區(qū)段,而不在X、Y非同源區(qū)段。繼續(xù)通過一次雜交實驗,探究B、b是位于X、Y同源區(qū)段還是常染色體上,預測子代的結(jié)果并得出結(jié)論。雜交方案:。預測結(jié)果及結(jié)論:。6、果蠅的灰體(E)對黑檀體(e)為顯性;短剛毛和長剛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用甲、乙、丙三只果蠅進行雜交實驗雜交組合、F1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 —— r-= 1實騏一 實會二p 甲工乙 F 乙反丙:1F灰體灰體‘黑植體黑擅體 F灰體 灰體’黑機體黑盤體1長網(wǎng)毛短網(wǎng)毛長榭毛短剛毛 ?長網(wǎng)毛短剛毛長期毛能剛毛比例11I:1 . 1 比例1 : :1 : 3.根據(jù)實驗一和實驗二的雜交結(jié)果,推斷乙果繩的基因型可能為 或。若實驗一的雜交結(jié)果能驗證兩對基因E、e和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丙果蠅的基因型應為。.實驗二的耳中與親本果繩基因型不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在沒有遷入遷出、突變和選擇等條件下,一個由純合果蠅組成的大種群個體間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體果繩8400只,黑檀體果蠅1600只。1中e的基因頻率為,Ee的基因型頻率為。親代群體中灰體果蠅的百分比為。.灰體純合果蠅與黑檀體果蠅雜交,在后代群體中出現(xiàn)了一只黑檀體果蠅。出現(xiàn)該黑檀體果蠅的原因可能是親本果蠅在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現(xiàn)有基因型為EE、Ee和ee的果蠅可供選擇,請完成下列實驗步驟及結(jié)果預測,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缺失相同片段時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實驗步驟:①用該黑檀體果繩與基因型為的果蠅雜交,獲得F1;②F1自由交配,觀察、統(tǒng)計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結(jié)果預測:1.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則為基因突變;II.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7、已知水稻的高稈(A)對矮軒(a)為顯性,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有芒①)對無芒(d)為顯性,三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請回答下列問題。.現(xiàn)有三個純系水稻品種:①矮稈感病有芒、②高稈感病有芒、③高稈抗病無芒。要在最短時間內(nèi)獲得矮稈抗病無芒純系新品種,請寫出育種過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為獲得矮稈無芒的新品種,科研人員設計了如圖所示育種方案。根據(jù)預期,可植株所結(jié)種子分株保存,播種后長出的植株應既有高稈,又有矮稈。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有一株植株所結(jié)的種子播種后長出的植株全部表現(xiàn)為矮稈,并據(jù)此推斷。中有純合矮稈植株。通過分析認為,可中純合矮稈植株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母本去雄不徹底母本自交;二是父本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花粉時,一個高稈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要確定是哪一種原因,可以通過分析F2矮軒植株上所結(jié)種子的表現(xiàn)情況來進行判斷。P攤合蟋桿有芒悍'j純合高科天苫(荀K植株E植株上廊結(jié)的種子分株保存‘播脾觀察F1各植株所結(jié)種子性感的穩(wěn)悚性時①如果所結(jié)種子的表現(xiàn)型為,則原因是母本去雄不徹底,發(fā)生了自交。②如果所結(jié)種子的表現(xiàn)型為,則原因是父本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花粉時,一個高稈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8、果蠅的眼色深紅色、猩紅色和無色為相對性狀,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C、c;D、d)控制。當基因型中含有顯性基因D時,果蠅的眼色表現(xiàn)為深紅色;當基因型中含基因C而不含基因D時,果蠅的眼色表現(xiàn)為猩紅色;當基因型中不含顯性基因時,果蠅眼色表現(xiàn)為無色?,F(xiàn)有多只基因型為翼00雄果蠅、多只眼色為無色的雌果蠅和雙雜合的雌雄果蠅?;卮鹣铝袉栴}:(l)利用上述實驗,設計一次雜交實驗,確定這兩對基因是否獨立遺傳。方案一:雜交組合:;預測結(jié)果:若子代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時,則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方案二:雜交組合:;預測結(jié)果:若子代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時,則兩對基因獨立遺傳。⑵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基因型為CCdd的雄果蠅和基因型為“00的雌果蠅交配,獲得F1,F1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深紅色果蠅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讓以中的猩紅眼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則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猩紅眼雄果蠅與無色眼雌果蠅交配,其子代始終不產(chǎn)生無色眼果蠅,則該猩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9、某XY型性別決定的植物,葉形有寬葉與窄葉,由B與b控制;而它的花色有三種:紅色、淡紅色和白色分別由e、t和i這三個等位基因控制。為探究上述兩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兩組植物進行了雜交實驗,其結(jié)果如下表?;卮鹣铝袉栴}:雜交組合親本子一代早金早金甲寬葉鵬寬葉淡紅花寬葉淡紅花:窄葉淡紅花=2:1寬葉5:窄葉鵬=2:1乙寬葉紅花窄葉淡紅花寬葉紅花:寬葉淡紅花:窄葉紅花:窄葉淡紅花=1:1:1:1寬葉紅花:寬葉淡紅花:窄葉紅花:窄葉淡紅花=1:1:1:1(1)控制花色的基因e、t和i三者之間的顯性順序為(用字母和“>”符號表示)??紤]葉形和花色的遺傳,該植物的基因型有種。(2)甲雜交組合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別為,若讓F1植株隨機交配,則F2中寬葉淡紅花雌株概率為。(3)現(xiàn)利用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將抗蟲基因和抗除草劑基因轉(zhuǎn)入該植物,獲得一株轉(zhuǎn)基因雌株(S),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常染色體上,并出現(xiàn)以下三種情況,分別用S1、S2、S3表示請設計一代雜交試驗方案探究其基因整合位置,并預測實驗結(jié)果:試驗方案n設計一代雜交試驗方案探究其基因整合位置,并預測實驗結(jié)果:試驗方案n:a代凡杭山從閃.I:代同八.降小利得"預測實驗結(jié)果①若則為S1這種類型;②若則為S2這種類型;③若則為S3這種類型。10、某科研小組對野生純合果蠅進行X射線處理,得到一只雄性突變型果蠅。對該果蠅研究發(fā)現(xiàn),突變性狀是由位于一條染色體上的某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請以上述果蠅為材料,設計雜交方案,確定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和染色體上的位置。(注:不考慮性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1)雜交方法:選擇交配,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果蠅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2)結(jié)果與結(jié)論:①若,則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②若,則突變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突變基因為顯性基因。③若,則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突變基因為顯性基因。④若,則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突變基因為隱性基因。11、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標及其調(diào)控機制與人類相同或相似,且其繁殖能力強,生殖周期短,因此小鼠成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⑴遺傳學家在兩個純種小鼠品系中均發(fā)現(xiàn)了尾巴變短的隱性突變個體,請設計一個雜交實驗,通過一次雜交確定兩個品系中的突變個體是否發(fā)生了相同基因的突變(要求: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2)小鼠的彎曲尾(B)對正常尾(b)為顯性,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遺傳學家將一個DNA片段導入到彎曲尾雌鼠的體細胞中,通過DNA重組和克隆技術(shù)獲得一只轉(zhuǎn)基因正常尾小鼠。遺傳學家認為該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體上的位置有4種可能(如圖)。為確定具體的插入位置,進行了相應的雜交實驗(不考慮交叉互換)?!霰硎綛基因說明:a.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體的性狀;b.小鼠體內(nèi)存在該DNA片段時,B基因不表達,即該DNA片段和B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正常尾,b基因的表達不受影響;c.若小鼠的受精卵無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將導致胚胎致死。實驗方案:讓該轉(zhuǎn)基因正常尾雌性小鼠與非轉(zhuǎn)基因正常尾雄鼠雜交,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xiàn)型種類及比例。預期結(jié)果與結(jié)論: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彎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彎曲尾雄鼠二,則該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屬于第2種可能;②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彎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彎曲尾雄鼠=1:0:1:0,則該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屬于第種可能。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如果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則雄性植株全部表現(xiàn)為突變性狀,Q和P的值分別為1、0,A正確;如果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突變雄株的基因型為乂八丫,野生純合雌株的基因型為XaXa,則子代中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突變性狀,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野生性狀,Q和P的值分別為0、1,B正確;若突變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且為顯性, 則突變雄株的基因型為XAYa或XaYA.野生純合雌株的基因型為XaXa,Q和P的值分別為0、1或1、0,C錯誤;如果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突變維株的基因組成為A/野生純合雌株的基因組成為aa,子代中無論雄性植株,還是雌性個體,顯隱性性狀的比例都為 1:1,即Q和P值都為1/2,D正確。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組合①中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若組合①的6隨機交配,則F2雌蠅中純合的灰身紅眼占1/4X1/2=1/8,C錯誤。3答案及解析:答案:1.等位基因R/r、Y/y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D/d、Y/y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能;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時的實驗結(jié)果與D/d、R/r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Y/y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時的相同2.實驗思路:讓純種高莖綠色皺粒豌豆植株和純種矮莖綠色圓粒豌豆植株雜交得到*,*自交得F2,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預期結(jié)果和結(jié)論:若F"勺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綠色圓粒:高莖綠色皺粒:矮莖綠色圓粒:矮莖綠色皺粒=9:3:3:1,則D/d、R/r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即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若g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綠色皺粒:高莖綠色圓粒:矮莖綠色圓粒=1:2:1,則D/d、R/r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即三對等位基因不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或三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解析:1.根據(jù)題意,實驗一中兩親本基因型組合為ddYYRRXddyyrr,二者雜交得Fl基因型為ddYyRr,只有矮莖黃色圓粒一種表現(xiàn)型,*自交產(chǎn)生的F2出現(xiàn)了9:3:3:1的性狀分離比,據(jù)此可得出R/r和Y/y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結(jié)論;同理據(jù)實驗二可得出D/d、Y/y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實驗三雜交后Fl中高莖綠色皺粒個體基因型為Ddyyrr,矮莖綠色圓粒個體基因型為ddyyRr,二者雜交可根據(jù)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確定D/d和R/r兩對等位基因的位置。由二者雜交產(chǎn)生F2的性狀分離比可知,二者均產(chǎn)生等比例的兩種配子且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即可出現(xiàn)此實驗結(jié)果。此時D/d和R/r兩對等位基因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可對應此實驗結(jié)果;D/d和R/r兩對等位基因若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也可對應此實驗現(xiàn)結(jié)果,故通過實驗三不能確定D/d和R/r兩對等位基因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綜合三組實驗的結(jié)果不能得出“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結(jié)論。2.通過實驗一已確定R/r、Y/y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通過實驗二已確定D/d、Y/y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在此基礎上需探究0川和R/r兩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此實驗設計思路可參照實驗一和實驗二,即讓純種高莖綠色皺粒(DDyyrr)豌豆植株和純種矮莖綠色圓粒(ddyyRR)豌豆植株雜交得到F1(DdyyRr),F1再自交得f2,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若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綠色圓粒:高莖綠色皺粒:矮莖綠色圓粒:矮莖綠色皺粒=9:3:3:1,則D/d、R/r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即可得出“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結(jié)論。若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綠色皺粒:高莖綠色圓粒:矮莖綠色圓粒二1:2:1,則D/d、R/r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即三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不能得出“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結(jié)論。4答案及解析:答案:1.寬葉、抗??;遵循;子代雌雄株中寬葉和窄葉的表現(xiàn)型比例相同,說明控制葉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子代雌株全為抗病,雄株全為不抗病,說明控制抗病與不抗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故遵循基因的由組合定律;2.AaXbXbAaXBY;含Xb的花粉有一半致死;3.用XBXb和XbY的植株進行雜交,若子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抗病雌株:抗病雄株:不抗病雄株=1:1:1,則說明甲同學的觀點正確;若子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抗病雌株:抗病雄株:不抗病雄株=3:2:4,則說明乙同學的觀點正確。解析:5答案及解析:答案:1.長翅;1/9;2.長翅基因>匙型翅基因>殘翅基因3.粗眼雌蠅和細眼雄蠅;均為細眼果蠅;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或F1雄果蠅和粗眼雌果蠅雜交);若后代雌雄均有細眼、粗眼則B、b位于常染色體上;若后代雌果蠅出現(xiàn)細眼和粗眼,雄果蠅均為細眼,則B、b位于X、Y同源區(qū)段(或若后代雌雄均有細眼、粗眼,則B、b位于常染色體上;若后代雌果蠅均為粗眼,雄果蠅均為細眼,則B、b位于X、Y同源區(qū)段)解析:1.據(jù)題意,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F1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所以長翅為顯性性狀。假設等位基因為A、a,如果F1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勺中淘汰殘翅(隱性性狀aa),則F2中表現(xiàn)為長翅的果繩為1/3AA、2/3Aa,F2產(chǎn)生的配子為2/3A、1/3a,F2長翅果繩自由交配,理論上F3中殘翅果蠅(aa)的基因型頻率1/9。.據(jù)題干推測,控制果蠅翅型的等位基因有三個且顯隱性關(guān)系為長翅基因>匙型翅基因>殘型翅基因。設長翅為a^匙翅為a2、殘翅為a「據(jù)題干信息,長翅果蠅(a1a/與殘翅果蠅(a3a/進行雜交,子代表現(xiàn)為長翅(a1a/:匙型翅(@2a/=1:1,匙型翅果繩自由交配,F(xiàn)2表現(xiàn)為匙型翅(a2aja2aJ:殘翅(a3a」=3:1。.用一次交配實驗證明這對基因位于何種染色體上,應選擇雌性表現(xiàn)隱性性狀,雄性表現(xiàn)顯性性狀的純合子雜交,即選擇粗眼雌蠅和細眼維蠅雜交,如果基因在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親本基因組成為XbXbxXbY,則子代中雌果蠅全為細眼雄果蠅全為粗眼;如果在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或X、Y的同源區(qū)段上,親本基因組成為bbxBB或XbXbxXbYb,則子代中無論雌維全為細眼。如果要進一步探究B、b是位于X、Y同源區(qū)段還是常染色體上,可選F雄果蠅和粗眼雌果繩雜交,如果B、b位于常染色體上,則后代無論雌雄均有細眼、粗眼;如果B、b位于X、Y同源區(qū)段,則F雄果繩基因型為1XbYB,與粗眼雌果蠅XbXb雜交,子代雌果繩全為粗眼XbXb,維果繩全為XbYB。6答案及解析:答案:1.EeBb;eeBb;eeBb;2.1/2;3.40%;48%;60%;4瓦(或Ee);灰體:黑檀體=3:1(或灰體:黑檀體=7:9);灰體:黑檀體=4:1(或灰體:黑檀體=7:8)解析:1.據(jù)題意可知,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均為常染色體遺傳,實驗一耳性狀分離比是1:1:1:1,則親本組合是EeBbXeebb或eeBbXEebb,實驗二可灰體:黑檀體=1:1,長剛毛:短剛毛=1:3,說明短剛毛為顯性性狀,親本組合是EeBbXeeBb,因此乙可能是EeBb或eeBb,如實驗一結(jié)果能驗證兩對基因自由組合,則甲基因型為0?60乙基因型為£?80丙基因型為0?8鼠.實驗二的耳中與親本基因型不同的個體基因型彩688、Eebb、eeBB、eebb,所占比例為1/2X1/2+1/2X1/2=1/2o.因沒有遷入和遷出,無突變和選擇等,且自由交配,因此該群體處于遺傳平衡狀態(tài),因此ee的基因型頻率為1600/(8400+1600)X100%=16%,則e的基因頻率為40%,E的基因頻率為60%,Ee的基因型頻率為2X40%X60%=48%。處于遺傳平衡的群體中的基因頻率不變,因此親代中E的基因頻率是60%,親代全為純合,即灰體全為EE,設親本中灰體EE的比例是x,總數(shù)為1,依據(jù)基因頻率概念,則親代中的E的基因頻率=2x/2=60%,則x為60%,即占親代的60%。.由題意知,出現(xiàn)該黑檀體果蠅的原因如果是親本果蠅在產(chǎn)生配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則此黑檀體果蠅的基因型為00,如果是染色體片段缺失,黑檀體果蠅的基因型為0。①用該黑檀體果蠅與基因型為££的果蠅雜交,獲得可;②可自由交配,觀察、統(tǒng)計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體:黑檀體=3:1,則為基因突變;.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灰體:黑檀體=4:1,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7答案及解析:答案:1.選擇①和③雜交得到片;取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然后選育矮稈抗病無芒的純系新品種2.全為有芒;有芒和無芒解析:1.根據(jù)育種要求,需通過雜交將矮稈、抗病、無芒基因集中在同一個體中,因此選擇①和③雜交,的基因型為AaBbDd,然后通過單倍體育種方法獲得純合矮稈抗病無芒新品種。2.母本的基因型為aaDD,父本的基因型為AAdd,二者雜交形成F],①若因母本去雄不徹底,母本發(fā)生自交,則F1中還有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該植株自交后代全為矮稈有芒,因此,若F2矮稈植株上所結(jié)種子全為有芒,則可推測是母本去雄不徹底;②若因父本減數(shù)分裂形成花粉時發(fā)生基因突變,則F1的基因型為aaDd和AaDd,aaDd個體自交,后代中既有有芒,也有無芒。8答案及解析:答案:雙雜合雌雄果蠅雜交深紅色:猩紅色:無色比例為12:3:1雙雜合雄果蠅和無色雌果蠅雜交深紅色:猩紅色:無色比例為2:1:11/6猩紅眼果蠅:無色眼果蠅=8:1CCdd解析(1)依題意可知:若設計一次雜交實驗,確定這兩對基因是否獨立遺傳,即確定這兩對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既可以采取自交方案(方案一),也可以采用測交方案(方案二)。前者(方案一)是讓雙雜合雌雄果蠅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后者(方案二)是讓雙雜合雄果蠅和無色雌果蠅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在方案一中,雙親的基因型均為CcDd,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深紅色:猩紅色:無色=(9C_D_+3ccD_):(3C_dd):(1ccdd)=12:3:1;在方案二中,親本雙雜合雄果蠅和無色雌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CcDd和ccdd,二者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深紅色:猩紅色:無色=(1CcDd+1ccDd):(1Ccdd):(1ccdd)=2:1:1。(2)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基因型為CCdd的雄果蠅和基因型為“00的雌果蠅交配,%的基因型均為CcDd,*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xiàn)2深紅色果蠅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CCDD:CCDd:CcDD:CcDd:ccDD:ccDd=1:2:2:4:1:2,所以F深紅色果蠅中能穩(wěn)定2遺傳的個體(CCDD、ccDD)所占的比例是1/6。中的猩紅眼果蠅的基因型為2/3Ccdd、1/3CCdd,產(chǎn)生的配子及其比例為2/3Cd、1/3cd,因此讓以中的猩紅眼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則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猩紅眼果蠅:無色眼果蠅=(1—1/3cdX1/3cd):(1/3cdX1/3cd)=8:1。猩紅眼雄果蠅(C_dd)與無色眼雌果蠅(ccdd)交配,其子代始終不產(chǎn)生無色眼果蠅(ccdd),說明該猩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中不含基因c,進而推知:該猩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CCdd。9答案及解析:答案:e>t>i18BbXtY、BbXiXi(不能顛倒)1/8讓該植株與野生雄株雜交,觀察統(tǒng)計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若后代抗蟲不抗除草劑:不抗蟲抗除草劑=1:1若后代抗蟲不抗除草劑:抗蟲抗除草劑:不抗蟲抗除草劑=1:2:1若后代抗蟲抗除草劑:抗蟲不抗除草劑:不抗蟲抗除草劑:不抗蟲不抗除草劑=1:1:1:1解析:(1)雜交組合甲的后代中,雌雄個體的花色不同,一種性別只出現(xiàn)一種性狀,據(jù)此可判斷花色遺傳屬于伴性遺傳,且母本白色花對父本的淡紅花為隱性;雜交組合乙的后代中,雌雄個體均有兩種花色,說明母本的花色基因雜合,即紅色花對淡紅色花為顯性,e、t和i之間的顯隱關(guān)系為e對t為完全顯性,t對i為完全顯性(e>t>i)。只考慮花色的遺傳,雌性植株有6種基因型,雄性植株有3種基因型,該植物的花色基因型有6+3=9種。只考慮葉形的遺傳,子代雌雄個體的葉形比例相同,均為寬:窄=2:1,據(jù)此可判斷葉形遺傳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窄葉對寬葉為隱性,寬葉純合子BB致死,該植物的葉形基因型有2種??紤]葉形和花色的遺傳,該植物的基因型有9*2=18種。(2)由上分析可知,由于B是純合致死基因,甲雜交組合的后代中,雌性、雄性的寬葉:窄葉均為2:1,說明相關(guān)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雙親為雜合子。雙親的基因型為8匕*1丫、BbXiXi,F1植株葉形基因型為2/38*1/3出,花色基因型為a*“XiY,F;植株葉形配子為1/3B,2/3b,若讓F1植株隨機交配,F(xiàn)J直株葉形基因型1/9BB(致死),4/9Bb,4/9bb,則吃中寬葉占1/2,又淡紅花雌株XtXi占1/4,\中寬葉淡紅花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