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高考生物二輪非選擇題精選習題一及參考答案_第1頁
人教2019高考生物二輪非選擇題精選習題一及參考答案_第2頁
人教2019高考生物二輪非選擇題精選習題一及參考答案_第3頁
人教2019高考生物二輪非選擇題精選習題一及參考答案_第4頁
人教2019高考生物二輪非選擇題精選習題一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2019高考生物二輪非選擇題精選習題(一)及參考答案1、(2019屆寧夏吳忠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一輪聯考))【人和動物的生命活動調節(ji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在神經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完成的,其中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腦皮層共同控制。平時,膀胱逼尿肌舒張,尿道內括約肌收縮,使膀胱貯存的尿液不致外流。下圖為相關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圖,請分析回答:⑴排尿的初級反射的中樞位于。頸椎損傷的病人 (填“有”或“沒有”)排尿反射(2)若在圖中b處給一個適宜的刺激,a處 (填“有”或“沒有”)電位變化,產生尿意的中樞位于。⑶條件允許時,在神經調節(jié)下,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舒張,將尿液排出膀胱。尿液流經尿道時,刺激尿道內的感受器,導致逼尿肌進一步收縮,直至尿液排空。這種調節(jié)方式屬于 調節(jié)。(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但嬰兒經常尿床,其原因是 。【答案】(1)脊髓有(2)沒有大腦皮層(3)反饋(正反饋)(4)與成年人相比,嬰兒的大腦尚未發(fā)育完全,對脊髓中的排尿中樞(低級中樞)的控制能力較弱【解析】(1)排尿的初級反射的中樞位于脊髓。頸椎損傷的病人脊髓沒有損傷所以有排尿反射。(2)據圖可知a為傳入神經,b為傳出神經,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方向的。若在圖中b處給一個適宜的刺激,a處沒有電位變化,產生尿意的中樞位于大腦皮層。(3)條件允許時,在神經調節(jié)下,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舒張,將尿液排出膀膚尿液流經尿道時,刺激尿道內的感受器,導致逼尿肌進一步收縮,直至尿液排空。這種調節(jié)方式屬于反饋(正反饋)調節(jié)。(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但嬰兒經常尿床,其原因是與成年人相比,嬰兒的大腦尚未發(fā)育完全,對脊髓中的排尿中樞(低級中樞)的控制能力較弱。2、利用遺傳和變異的原理培育農作物的新品種在現代農業(yè)生產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用某閉花受粉的植物進行育種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⑴自然狀態(tài)下該植物一般都是合子。若采用誘變育種,在用Y射線處理時,需要處理大量種子,其原因是基因突變具有、和少利多害性等特點。⑵生產中使用的該植物品種都是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雜合子(雜種優(yōu)勢),且該植物的穗大(A)對穗小(a)為顯性,黃粒(B)對白粒(b)為顯性。請利用現有的穗大白粒和穗小黃粒品種(基因型未知)設計一個快速的育種方案,以實現長期培育穗大黃粒色@8抗優(yōu)良品種的目的。(6分)【解析】(1)閉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條件下只進行自交,一般都是純合子;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低頻性、不定向性、少利多害性等特點。(2)因現有的穗大白粒和穗小黃粒品種基因型未知,故可先用單倍體育種的方法快速獲得純合的穗大白粒(AAbb)和穗小黃粒(aaBB)植株,兩者雜交即可獲得穗大黃粒(AaBb)的優(yōu)良品種。又因需達到長期培育該品種的目的,故需每年留一部分穗大白粒(AAbb)和穗小黃粒(aaBB)植株自交,分別留種,以便下年雜交獲得穗大黃粒(AaBb)品種。答案:(1)純低頻性不定向性⑵①分別種植穗大白粒、穗小黃粒植株,性成熟后分別取其花藥離體培養(yǎng)至單倍體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處理得到二倍體純合子,分別自交,選擇穗大白粒(AAbb)、穗小黃粒(aaBB)植株分別留種。②分別種植穗大白粒(AAbb)、穗小黃粒(aaBB)的植株,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植株進行雜交,獲得穗大黃粒(AaBb)的雜合子品種。③其余另一部分植株進行自交,獲得穗大白粒(AAbb)、穗小黃粒(aaBB)植株,分別留種。3、(2018屆湖南省長郡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應用】黑米是黑稻加工產品,屬于釉米或者粳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經長期培育形成的一類特色品種。有研究發(fā)現黑米色素為花青苔類色素,屬植物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改善視敏度、降低冠心病發(fā)病率、抗氧化和抗癌活性。不同的水稻品種的花青苔類色素含量有差別,從而表現黑色以外的其他色澤。水稻色澤受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個黑色品系A與一個白色品系B,進行如下雜交實驗:AxBtF]TF2:黑色:紫黑:深褐:褐色:淺褐:微褐:白色=1:6:15:20:15:6:1(1)這對相對性狀至少受 對等位基因控制,色素基因具有劑量效應,米色深淺隨顯性基因數的多少而疊加,米色越深,顯性基因數越多。(2)假設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分別是A和a、B和b……(按照26個英語字母排列順序從前往后選擇字母),以代中某深褐色個體自交后代沒有性狀分離,則該個體的基因型為(寫一個即可)。(3)與代中另一深褐色個體自交后代存在性狀分離,該個體與白色個體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4)從F1植株不同部位取一些細胞,將基因A和B都用熒光染料標記(a和b等其他基因不能被標記)。一個細胞中可能含有熒光點,也可能不含熒光點。不含熒光點的細胞是如何產生的?。若沒有突變的情況下細胞中含有熒光點,則一個細胞中可能含有 個熒光點?!敬鸢浮竣?(2)aaBBCC或AAbbCC或AABBcc⑶褐色:淺褐:微褐=1:2:1(4)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a和基因b進入同一個細胞1個或2個或3個或4個【解析】(1)水稻色澤受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說明色澤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一個黑色品系A與一個白色品系B雜交實驗:與中白色植株占全部個體的比例為1/(1+6+15+20+15+6+1)=1/64=(1/4)3,說明F1至少含有3對等位基因,進而推知:這對相對性狀至少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2)色素基因具有劑量效應,米色深淺隨顯性基因數的多少而疊加,米色越深,顯性基因數越多,據此結合對(1)的分析可知:黑色品系A與一個白色品系B的基因型依次是AABBCC和aabbcc,個的基因型為AaBbCc,表現型為褐色;F1自交所得F2中,表現型為深褐色的個體含有4個顯性基因;若F2代中某深褐色個體自交后代沒有性狀分離,則該個體為純合子,其基因型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3)與代中另一深褐色個體自交后代存在性狀分離,說明該個體為雜合子,基因型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及其比例為含有3個顯性基因:2個顯性基因:1個顯性基因=1:2:1,因此與白色個體(aabbcc)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褐色(含有3個顯性基因):淺褐(含有2個顯性基因):微褐(含有1個顯性基因)=1:2:1。(4)F1的基因型為AaBbCc。從屋植株不同部位取一些細胞,將基因A和B都用熒光染料標(a和b等其他基因不能被標記)。這些細胞,有的進行有絲分裂,有的進行減數分裂。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可能導致基因a和基因b隨著所在的非同源染色體進入同一個細胞,則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該細胞不含熒光點。若沒有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情況下,在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DNA(基因)完成復制后,組成每條染色體的2條姐妹染色單體上的相同位置含有的基因相同,此時細胞中含有4個熒光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有絲分裂結束。在減數第

一次分裂過程中,因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是隨機的,所以,在沒有發(fā)生交叉互換的情況下,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產生的子細胞含有的熒光點數目為4個或0個(基因A和B所在的非同源染色體進入同一個細胞)或2個(基因A和B所在的非同源染色體分別進入不同的細胞),若發(fā)生了交叉互換,則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可能產生含有3個或1個熒光點的子細胞……。綜上分析,若沒有突變的情況下細胞中含有熒光點,則一個細胞中可能含有的熒光點數目為1個或2個或3個或4個。減數分裂4、正常的水稻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24?,F有一種三體水稻細胞中7號染色體的同源染色體有3條,即染色體數為2n+1=25。如圖為該水稻細胞及其產生的配子類型示意圖(6、7為染色體標號;A為抗病基因,a為非抗病基因;①?④為四種類型的配子)。已知染色體數異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參與受精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減數分裂166A|A|a|三體細胞三體細胞⑴若減數分裂過程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交叉互換且產生的配子均有正?;钚?配子④的7號染色體上的基因為,四種類型配子的比例為①:②:③:④二。⑵某同學取該三體的幼嫩花藥觀察減數分裂過程若某次級精母細胞形成配子①,該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數為條。⑶現用非抗病水稻(aa)和該三體抗病水稻(AAa)雜交,已測得正交實驗的*抗病水稻:非抗病水稻=2:1。請預測反交實驗的鼻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為,抗病水稻中三體所占比例為?!窘忸}指導】解答本題的關鍵:熟知某些致死現象可導致遺傳分離比發(fā)生變化。(1)胚胎致死:①隱性純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種表現型,基因型Aa:AA=2:1。②顯性純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兩種表現型,基因型A@:@@=2:1。(2)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時期發(fā)揮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現象,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則Aa自交時,只能產生一種成活的a雄配子,A和a兩種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兩種基因型"a:2a=1:1?!窘馕觥浚?)三體在形成配子時,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兩條隨機移向一極,另一條在另一極,所以配子④的7號染色體上應帶有的是A基因,產生的4種配子中,AA:a:Aa:A=1:1:2:2。⑵如果觀察到了配子①,說明該精細胞中多了一條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數為13條,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為26條。⑶進行雜交時,因為染色體數異常的雄性配子無法參與受精,所以AAa產生的正常雄配子為a和A且比例為1:2,而雌性只能產生a配子,F1抗病水稻:非抗病水稻=2:1,說明了正交中非抗病水稻是母本,該三體抗病水稻是父本。反交是雄性只能產生a配子,而雌性可以產生4種配子,且AA:a:Aa:A=1:1:2:2,所以子代中非抗病水稻占1/6,抗病水稻中三體所占的比例是(1+2)/5=3/5。答案:(1)A1:1:2:2(2)13或26(3)1/63/55、(2018全國卷I)【伴性遺傳及人類遺傳病】果蠅體細胞有4對染色體,其中2、3、4號為常染色體,抑制控制長翅/殘翅性狀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控制灰體/黑檀體性狀的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某小組用一只無眼灰體長翅雌果蠅與一只有眼灰體長翅雄果蠅雜交,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別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黑檀體長翅:黑檀體殘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無眼1/2雌9:3:3:11/2雄9:3:3:1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雜交結果,(填“能”或“不能”)判斷控制果蠅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上述親本雜交組合和雜交結果判斷,顯性性狀是 ,判斷依據是。(2)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用上表中雜交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的顯隱性(要求: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3)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用灰體長翅有眼純合體和黑檀體殘翅無眼純合體果蠅雜交,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種表現型,其中黑檀體長翅無眼所占比例為3/64時,則說明無眼性狀為(填“顯性”或“隱性”)?!敬鸢福?)不能無眼 只有當無眼為顯性時,子代雌雄個體才都會出現有眼和無眼性狀分離(2)雜交組合:無眼X無眼。預期結果和結論:若子代中全為無眼,則無眼為隱性性狀,有眼為顯性性狀;若子代中無眼:有眼=3:1,則無眼為顯性性狀,有眼為隱性性狀(3)8 隱性【解析(1)分析題干可知,兩親本分別為無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無眼1:1,且與性別無關聯,所以不能判斷控制有眼和無眼性狀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還是常染色體上。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有眼為顯性(用基因E表示),則親本基因型分別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為XEXe和XeY,表現為有眼為雌性,無眼為雄性,子代雌雄個體中沒有同時出現有眼與無眼的性狀,不符合題意,因此顯性性狀是無眼。(2)要通過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在常染色體上的顯隱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可以選擇表中雜交子代中雌雄果蠅均為無眼的性狀進行雜交實驗,若無眼為顯性性狀,則表中雜交子代中無眼雌雄果蠅均為雜合子,則該雜交子代中無眼:有眼=3:1;若無眼為隱性性狀,則表中雜交子代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