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_第1頁
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_第2頁
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_第3頁
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_第4頁
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學會熱情主動地招待小客人,激發(fā)幼兒做小主人的自豪感。

2、引導幼兒初步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培養(yǎng)幼兒與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帶小”活動準備。

2、布置環(huán)境,準備好錄音機、音樂磁帶。

3、與幾位同一個月過生日的孩子的家長取得聯(lián)系,準備一個大蛋糕。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做小主人?

教師:今天有幾位小朋友一起過生日,我們要請?。匕嘈∨笥褋碜隹停覀儜撛趺醋鲂≈魅??

(1)請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傾聽。

(2)每組請一名幼兒代表發(fā)言。

(3)小結:當小班弟弟、妹妹來做客時,我們要當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紹,說說自己的名字、班級,再帶領客人參觀我們的教室,和他們一起游戲。

2、開展“大帶小”活動。

(1)全班小朋友在教室門口迎接小客人,每位小朋友帶一位小客人。

(2)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活動、游戲。

(3)生日聚會開始。

教師宣布生日聚會開始,請大家說祝福語,集體唱生日歌??

請小主人帶小客人洗手,端點心,送開水。大家吃蛋糕。

(教師提醒小主人照顧好小客人。)

(4)生日聚會結束,全班幼兒歡送小客人出門。

活動建議

1、小班可同時開展“我是小客人”的活動。活動之前,小班教師也應提出有關要求。

2、利用午餐前的時間進行小結,讓幼兒談談自己是怎樣做小主人的。

3、堅持在元宵花燈會、六一游戲會以及娛樂活動中開展“大帶小”活動。

注:此范例選自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社會》中班.虞記平主編.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2

此次說課我將從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教法學法、活動過程等六方面來說。

首先,活動設計的意圖出自于對大班孩子年齡特點及年齡段發(fā)展外現(xiàn)情況的把握,大班孩子的自我認知意識逐步加強,在社會交往上表現(xiàn)出對自己交往的朋友圈有了一定意識上的界定,他們有自己喜歡的朋友,有自己“討厭”的同學,而且在游戲活動中總是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玩具,和好朋友一起去“欺負”其他人,甚至和好朋友一起“干壞事”。針對上述種種孩子的表現(xiàn),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社會領域目標2中對大班年齡段孩子的要求: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有自己的好朋友,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能自己協(xié)商解決等社會性發(fā)展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才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本次活動我相當重視這一點,整個活動都是幼兒自己觀察、討論、并做到幼幼、師幼交流共同形成社會認知,達到活動的目的。

好的活動選材及設計意圖是活動開展的源動力,但活動的具體實施還得有賴于活動目標的導向性指引,針對此次活動我從能力及情感兩個維度設計了如下活動目標:一是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主動關心、幫助周圍人或動物的情感;二是能力目標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與想法。把情感目標定位于此次活動的重點目標是因為社會交往本來就是孩子情感外顯的學習與體驗。而此次活動的難點則為從活動開展中延伸對好朋友的拓展認識,將幼兒情感融合進大自然內皆朋友這一點,它需要進行后續(xù)活動進一步體現(xiàn)。為了很好的達成活動的目標,我為活動作了如下準備:ppt及輕快的音樂。

在明確了設計意圖、擬定了活動目標及做好了活動相關準備后,我把活動的過程分為了導入活動、基本活動、結束活動三個大環(huán)節(jié),其中在導入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跟隨律動找朋友,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愉快。老師提出要求后開始活動,環(huán)節(jié)預設問題為: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坐在起心里是什么感覺?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一是為了給孩子愉悅的情感體驗,二是為更好地過渡到基本活動環(huán)節(jié),在兩環(huán)節(jié)的過渡時師可用很輕松的言語即可過渡,過渡環(huán)節(jié)預設問題為:孩子們和好朋友坐在一起的感覺都這么好,那我們來看看有這樣一群小朋友,你愿意和他成為好朋友嗎?為什么?讓孩子帶著問題看ppt,順利過渡到基本活動的第一個步驟。在孩子們形成基本的情感認同后展開基本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說說自己喜歡的朋友。通過說達到能力目標的實現(xiàn),再回到對重點目標的突破即討論他們怎樣才能交到朋友。最后讓幼兒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說說自己要怎樣去結交更多的好朋友。我把基本活動設計為四個步驟遞進主要是想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發(fā)展幼兒情感,伙伴交流發(fā)展幼兒語言表述能力,發(fā)展思維提升幼兒情感。結束活動是與導入活動相呼應的設計,即聽著音樂找更多朋友一起跳舞,并和朋友做一些抱一抱、親一親的動作,增進朋友間的友誼??傊?,把幼兒放在活動的主體位置是我在設計活動過程的主要想法。也是新《綱要》對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即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就是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與支持者。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設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方法,同時我還將采用了問題教學法,即在活動引導中,提出恰當?shù)拈_放性問題,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了好的師幼互動。當然活動的開展成功與否最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孩子的學習效果上,為了保障孩子更好地學,在此次活動中采用的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和體驗法。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起來的。成人就注意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觀察討論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學一學、說一說、想一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活動內容產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對朋友間的有更深的認識,同時采用游戲體驗法,在尋找新朋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體驗、感受交往成功的快樂期間,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交流、師幼合作的方法,表達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xiàn)著“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當然,活動的開展會有一些生成性的東西隨時發(fā)生,再好的活動方案預設也沒有活動過程的變化快,所以我會在開展活動后再深刻反思,找出方案設計中的不足再改進,敬請大家多指導。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3

一、說活動教材

“綱要”中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袄丶摇笔恰熬G色家園”主題活動中的一個內容。

在生活中我們常??吹竭@樣的現(xiàn)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隨手亂扔紙巾。這種現(xiàn)象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幼兒期的生活還處在他律的階段,他們并不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讓幼兒或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的環(huán)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愛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zhí)行者,并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選擇“垃圾回家”作為教材,使幼兒了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時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fā)幼兒愛護生存環(huán)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fā)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幼兒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并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huán)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①幫助幼兒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并能區(qū)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②養(yǎng)成不亂丟棄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③引導幼兒愿意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qū)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3、活動難點:是為環(huán)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教學課件、教學錄象2段(整潔和臟亂的小區(qū)環(huán)境)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qū)環(huán)境及周圍的環(huán)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的垃圾及相關圖片。

四、說活動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了解垃圾的來源。

采用播放錄像(整潔美麗的小區(qū),家園又臟又亂的小區(qū)的景象),提問討論

你們喜歡哪個小區(qū)?為什么?垃圾從哪里來?垃圾有什么危害?

環(huán)節(jié)二:了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教學軟件:垃圾的分類與處理

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

環(huán)節(jié)三:送垃圾回家游戲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huán)保垃圾筒內。

“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么他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是什么顏色?不可回收是什么顏色?有害垃圾是什么顏色?你們能將他們送回家嗎?

環(huán)節(jié)四:設計環(huán)保標志

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huán)境,引出設計“環(huán)保標志”

“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我們該做些什么?”

延伸活動: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qū)中,實現(xiàn)了空間、時間上的開放式教學,具體內容如下:

五、說活動特色

1、生活理念的教育。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于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huán)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xiàn)環(huán)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并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huán)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危害。

3、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huán)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xiàn)了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禁令標志和場景,猜測情節(jié)發(fā)展的可能性。(難點)

2、理解違反禁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重點)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你們喜歡旅行嗎,為什么?

2、小動物也喜歡旅行,你們看!今天天氣真好,誰出門旅行了?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貓?

3、教師小結:11只小貓高高興興地排好隊,出門旅游,他們會去哪里,看到些什么,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二、觀看課件。

片斷(一):摘花,重點觀察、揣摩小貓的心態(tài)。

1、小貓們走呀走,來到花園里,花好多,真漂亮呀!其中一只小貓看到花園邊上豎著塊牌子,原來這是禁止摘花的標志。

2、理解禁止的意思,紅圈里面一杠這個標志表示禁止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3、為什么小貓們看到牌子還要去摘啊?他們這種行為對嗎?為什么?如果大家都亂摘花會怎么樣?

小結:隨便亂摘花會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所以大家都要遵守規(guī)則,使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變得美麗又干凈。

片斷(二):爬樹。

1、小貓們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一棵大樹下,隊長說“小貓們,在樹下休息會,吃點點心吧”,其中一只小貓發(fā)現(xiàn)了樹邊上也有一塊標志,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標志?

2、這個標記是什么意思?他們看到這個標記心里會怎么想呀?

3、到底他們會不會爬樹,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4、小貓們爬上了樹,吃起了點心,樹被他們壓的好疼呀,我們能不能像他們這樣做呀?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5、你們猜猜看他們在樹上會看到什么?

片斷(三):進袋子、做苦工。

1、他們看到一個大口袋,大口袋里面會是什么呢?旁邊的標志又有一個標志,你們猜猜會是什么標志。

2、看到這個標志之后,小貓們還會鉆進去嘛?鉆進去之后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小貓們?yōu)槭裁磿还肢F抓住呀?如果他們按標志的意思去做還會被抓住嗎?

小結:我想小貓們一定很后悔它們當時的行為,如果它們當時都能遵守警示牌上的勸告,就不會發(fā)生被怪獸抓住的事情。那他們有沒有辦法逃出去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片段(四):打敗怪獸。

這是什么標志呀?怪獸會進木桶里嗎?

片段(五):回家。

1、它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它們是怎么做的?

2、為什么這次,它們聽從禁止令的勸告呢?如果橫穿馬路,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小結:經過前幾次違反規(guī)則,造成后果,它們經受了教訓,

所以在當它們來到一條寬寬的馬路,看到路邊豎著一塊“禁止穿行”牌子,這時11只小貓都沒有橫穿馬路,乖乖地爬上天橋,安安全全地回到了家里。

三、完整欣賞故事《11只小貓做苦工》。

完整欣賞故事。

復習故事中出現(xiàn)的標志,知道這些標志都是禁令標志。

四、擴展聯(lián)想。

提問:說說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禁令標志?為什么要有這些標志呢?

小結:其實,生活中有很多自己做的事情,也違反了一些規(guī)則,從今天起我們來比比看,看誰是個遵守規(guī)則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我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貫穿活動,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設計有整體感?;顒迎h(huán)節(jié)緊扣目標,把握目標把握得很好。充分開發(fā)利用教具,達到預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所以剛開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游戲時,由于教師對幼兒的要求只講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對于游戲規(guī)則不太清楚,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不高。保育員扮演怪獸,幾個膽小的女生因為害怕怪獸,不積極參與游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5

一、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

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huán)境保護也日顯緊迫,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的孩子生活無憂,社會環(huán)保意識淡泊,經常做出亂摘花草,隨意攀登樹木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得不令我們幼教工作者產生重重的憂患。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huán)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的環(huán)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樹,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樹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樹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植樹造林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益處。因此,對"樹"的深層次的探究已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huán)保課《植樹造林》。

二、活動目標:

基于這樣一種教育思想,接下來我來說說為本次活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為幼兒的終生發(fā)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了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huán)保意識。

2、遷移生活經驗,激發(fā)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過看看,說說,聽聽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

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xiàn)活動目標的載體?;顒硬牧蠎欣谝l(fā),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為了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提供條件,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

1、各種樹的照片,實物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和CD。(山洪爆發(fā),沙塵暴來襲,小動物搬家)

3、植樹工具,小樹苗若干。

4、知識準備:和家長一起尋找關于"植樹造林"的資料。

四、說教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并沒有刻意選用什么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說的:幼兒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天天在變,日日在長,因此,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就是最佳的方法,雖說教無定法,但是較必有法,簡單的歸納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講解法

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的在集體面前闡述自己的知識,能很好的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xiàn)能力。實物投影儀的運用也更能形象直觀的幫助幼兒理解同伴的講解內容,能使幼兒更清楚觀察和交流,使幼兒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情景體驗法

另外,我運用了CD和多媒體,讓幼兒從反面深刻地體驗到植樹造林讓人們受益非淺,迫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必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事實勝于雄辯",殘酷的現(xiàn)實情景再現(xiàn),具有很大的說服力,是本次教學活動的一個靚點。

三)動手操作法

在幼兒的`思維達到最高潮時,讓幼兒親自動手種植小樹苗也是幼兒情感的一種宣泄,為本次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五、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我把它分成三個部分,但這三個部分卻是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活動開始部分

1、活動前我將幼兒收集到照片,圖片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博覽會,一開始由我?guī)ьI幼兒參觀并作簡單的講解,并提問:你認識哪些樹是怎么樣的它們長在哪里目的在于在幼兒好奇心的驅動下儲存大量的感性表象,但又給幼兒留有余地,可以讓幼兒在自己的發(fā)展水平上,在不同層次上思考,同時幼兒在相互討論,相互交流中積累知識經驗,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介紹樹,幼兒觀察后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樹的圖片,照片拿過來放到實物投影儀上,請幼兒講解自己的知識,和同伴分享經驗,發(fā)展了幼兒的表闡述能力,提供給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其余幼兒在通過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解直接獲取信息,在和同伴的知識碰撞的同時積累經驗。

(二)第二部分,觀看CD和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的運用的優(yōu)勢在于視聽結合,聲圖并茂,把教師難以講解說清,無法直接感知的,抽象難懂的知識,跨越時間,空間的界限生動的告訴幼兒,更聚說服力。幼兒從感知到理解,多媒體的運用恰倒好處,并自然合理地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突出重點。

1、播放沙塵暴侵襲的片段,畫面中人們頭裹紗巾在風沙中艱難地行走,司機因看不清道路發(fā)生車禍,交通堵塞。

2、播放山洪爆發(fā),水土流失,家離失所的場面,同齡兒童因此失學。

3、小動物搬家。

通過觀看,幼兒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鳴,加上教師適當?shù)奶釂?,更加有助于幼兒的知識經驗的匯總。"為什么小動物會搬家""為什么會山洪爆發(fā)"這些問題的巧妙安排都使幼兒想到因為沒有樹才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

(三)討論

抓住這一思維我立即展開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發(fā)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遷移幼兒新獲得的知識經驗。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拋向幼兒:"你認為植樹造林有什么用呢"通過集體商討,小組討論,個別提問,教師巡回指導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的知識在這里作一個大匯總,也是對本次活動的檢查,在討論的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和間接獲取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師以簡筆畫的形式快速的勾勒出幼兒的想法:防塵防沙,固土,凈化空氣,減少噪音,治理污水美化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平衡等。

最后讓幼兒判斷一組圖片:亂砍伐樹木,攀登樹木,在樹枝上懸掛物品,搖晃樹木,給小樹苗澆水,拔草,松土,為小樹苗加上防護攔等讓幼兒正確的判斷這些行為的真?zhèn)?,發(fā)展幼兒判斷是非的能力。

六、活動延伸:

根據(jù)幼兒愛玩愛動的特點,我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利用課后延伸時間帶領幼兒到園內的種植園地去植樹,借機還可以滲透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此時,也真正的體現(xiàn)了教育的延續(xù)性,實效性,形成良好的社會主人翁意識,為幼兒的一生發(fā)展作好了準備。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消防隊員是生活中幫助我們救火的人,認識消防車、消防工具以及消防員的一日工作。

2.知道119是一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并了解基本的自救方法。

3.幼兒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識,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直接展示PPT里的.消防員。

1.提問幼兒這是誰啊?他們能為我們做些什么事情啊?(請個別的幼兒起來回答)

2.讓幼兒繼續(xù)觀看PPT,了解一日生活中的消防員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看了PPT請幼兒起來回答,讓幼兒再想想消防員除了做這些事情之外還要做什么)

3.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一變魔法的形式變出“玩具消防車”,讓幼兒認識消防車,并自由討論一下消防車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之后繼續(xù)觀看PPT,繼續(xù)認識消防工具(消防員的衣服、消防工具,防毒面具等)

4.出示實物防毒面具,滅火筒,讓幼兒用眼睛看的同時也可以用手去觸摸,去感受。

二、出示PPT里著火的圖,提問幼兒,遇到著火了怎么辦?(請個別的幼兒起來回答)

1.讓幼兒知道著火了,第一時間就要打119,知道了解119這個電話的重要性。

2.繼續(xù)觀看PPT,讓幼兒知道著火了應該把毛巾弄濕捂住嘴巴,并要彎著腰馬上逃離著火現(xiàn)場,走到空曠的的地方。

3.表揚消防叔叔真勇敢。

三、游戲活動–我是小小消防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