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_第1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_第2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_第3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_第4頁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1-20)

1.班昭續(xù)《漢書》

扶風(fēng)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xué)高才。世叔早卒,有節(jié)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③踵而成之。帝數(shù)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

(選自《后漢書?曹世叔妻傳》)

[注釋]①扶風(fēng):古地名,今陜西境內(nèi)。②班彪: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③東觀藏書閣:皇家藏書樓。

[文化常識]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文史家。她幫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業(yè),而且對闡述《漢書》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詩賦在當(dāng)時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國歷史上不多,另一個是漢末的蔡文姬(蔡琰,見后文),還有一個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詞人,她早年還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書畫。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競_________②輒_________

2.翻譯:①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②師事焉

2.蔡文姬求情

董祀為屯田都尉①,犯法當(dāng)②死。文姬③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④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奔拔募нM,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選自《后漢書?董祀妻傳》)

[注釋】①屯田都尉:職官名稱。②當(dāng):判決。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驛:使者。⑤文狀:文書。⑥明公:對曹操的敬稱。⑦原:原諒,此指赦罪。

[文化常識]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東漢末年的女詩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學(xué)有才辯,通音律。初嫁衛(wèi)仲道。夫亡后歸母家。遇漢末大亂,為董卓部將所虜,歸南匈奴左賢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無后代,便以重金贖歸,再嫁董祀。她憑記憶寫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憤詩》及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最為著名。當(dāng)代戲劇家曹禺創(chuàng)作有話劇《蔡文姬》。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廄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譯:①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②誠實相矜;③濟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屬什么句式?

3.炳燭而學(xué)

晉平公①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②呼?”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漢?劉向《說苑》)

[注釋]①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②炳燭:點燃蠟燭。

[文化常識]

“師曠”及其他。師曠是個盲樂師,他名字叫“曠”,但不姓“師”,因為他是當(dāng)時著名樂師,所以叫“師曠”。這種以職業(yè)為姓的現(xiàn)象在春秋時還有:有個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稱“匠石”,有個著名的制作車輪的師傅名扁,世稱“輪扁”。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暮②安敢③善

2.翻譯:①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②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上文“臣聞之”中的“之”屬代詞,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薛奎識范鎮(zhèn)

范鎮(zhèn)①字景仁,成都華陽人。薛奎守蜀,一見愛之,綰②于府舍,俾與子弟講學(xué)。鎮(zhèn)益自謙退,每行步趨府門,逾年,人不知其為帥客③也。及還朝,載以俱。有問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偉人④,當(dāng)以文學(xué)名世?!?/p>

(選自《宋史?范鎮(zhèn)傳》)

[注釋]①范鎮(zhèn):宋朝人。②綰(wǎn):留。③帥客:此指太守的賓客。④偉人:不平常的人。

[文言知識]

“陽”與“陰”。古代山的南面叫“陽”,山的北面叫“陰”。上文“華陽”,即華陽縣,它當(dāng)在華山之南;又,“華陰”,當(dāng)在華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稱“陰”,水的北面稱“陽”,恰與山相反。江蘇省的“江陰”市,當(dāng)在長江的南面;“淮陽”縣當(dāng)在淮河的北面。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俾_________②益__________③退__________

④趨_________⑤逾_________

2.翻譯:①薛奎守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還朝,載以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當(dāng)以文學(xué)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芮伯獻馬賈禍

周厲王使芮(ruì)伯帥師伐戎①,得良馬焉,將以獻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無厭,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師歸而獻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獲為不止一馬,而皆求于子。子無以應(yīng)之,則將曉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賈禍也。”弗聽,卒獻之。榮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譖諸王,曰:“伯也隱?!蓖跖疖遣>又^芮伯亦有罪焉:爾知王之瀆貨而啟之:芮伯之罪也。

(選自明?劉基《郁離子》)

[注釋]①戎:北方少數(shù)民族部落名稱。②曉:爭吵。

[文言知識]

伯仲叔季?!安偈寮尽笔枪糯值苤g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為“伯”。上文芮伯,看來是老大。老二叫“仲”??鬃优判械诙?,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稱之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來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個月為“孟春”,第二個月為“仲春”,第三個月為“季春”,夏、秋、冬以此類推。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帥_________②捐__________③厭__________

④卒_________⑤逐_________

2.理解:①“將以獻于王”中省略了介詞賓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榮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賓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當(dāng)以文學(xué)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①子無以應(yīng)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賈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遂譖諸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爾知王之瀆貨而啟之,芮伯之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①;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估客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③。

(選自《魏源集》)

[注釋]①一足:走一步。②估客:此指來往于海上的商人。③一啜(chuò):嘗一口。

[文言知識]

說“及”?!凹啊笔莻€會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觸到”、“達到”、“夠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為“接觸”,句意為接觸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況)。成語“望塵莫及”,意為看著車后卷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比喻比不上別人。科舉考試中的“及第”,從字面上解釋是指達到名次,意為及格、錄取。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烏_________②披__________

2.“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座高山。

3.翻譯:①履之而后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管仲破厚葬

齊國好厚葬,布帛①盡于衣裘②,材木盡于棺槨。齊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蔽,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庇谑窍铝钤唬骸肮讟∵^度者戮③其尸,罪夫當(dāng)喪者?!蔽淳茫裨嶂L(fēng)休矣。

(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布帛:泛指織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著。③戮:侮辱。

[文化常識]

“棺槨”及其他。上文有“材木盡于棺槨”,意為優(yōu)質(zhì)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槨上了?!肮住奔垂撞模b斂死人的器具;“槨”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說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貴族,生前富貴榮華,極盡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無窮享受,因此十分講究喪葬。尸體穿綾羅綢緞,甚至金縷玉衣。棺之外要加槨,棺與槨之間存放金銀財寶及生前用具,可惜這些都成了日后盜墓者的目標。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無以_________②對__________③為__________

2.翻譯:①齊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則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上文的兩個“夫”:①“夫凡人之有為也”中的“夫”,應(yīng)理解為_____________;②“罪夫當(dāng)喪者”中的“夫”,應(yīng)理解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齊國人為什么好厚葬?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董叔攀附權(quán)貴

董叔將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③焉?!彼眨睥茉V于范獻子⑤,曰:“不吾敬也。”獻子執(zhí)而紡⑥之槐。叔向過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乎?”

(選自《國語?晉語》)

[注釋]①范氏:晉國正卿范宣子的女兒范祁。②叔向:晉國大夫。③系援:結(jié)交攀附。④董祁:范祁嫁給董叔后便稱董祁。⑤范獻子:范祁的哥哥。⑥紡:吊、懸。

[文言知識]

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幾種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安晃峋础币础安痪次帷崩斫?,意為不尊重我。這是一個否定句,有否定詞“不”表示(其他否定詞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賓語是代詞“吾”(其他代詞如“我”、“爾”、“之”等),因為有這兩個前提,所以構(gòu)成動賓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他日_________②執(zhí)__________

2.翻譯:①范氏富,盍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子盍為我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欲而得之,又何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昭君出漢宮

漢元帝宮人①既多,乃令畫工圖之,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貨賂。王明君姿容甚麗,志不茍求,工遂毀為其狀。后匈奴來和②,求美女于漢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見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①宮人:宮女。②和:和親。指異族之間用婚姻關(guān)系來保持雙方的友好關(guān)系。

[文化常識]

王昭君出塞。上文說的王明君,即西漢時的王昭君,她名嬙,字昭君。晉朝違避司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ǐ)歸(今湖北境內(nèi))。史書上說,她早年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單于來漢朝和親,她自請出嫁。按當(dāng)時規(guī)定,和親者應(yīng)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宮女,故上文說“充行”(充當(dāng)而行)。入胡后稱寧胡閼氏(yānzhī)。閼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對改善漢朝與匈奴的關(guān)系起了一定作用。今內(nèi)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圖_________②但__________③中__________

2.翻譯: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貨賂”中“常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者”向_________________貨賂。

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應(yīng)理解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商於子駕豕

商於子①家貧,無犢以耕,乃牽一大豕②駕之而東。大豕不肯就軛③,既就復(fù)解:終日不能破一畦。寧毋先④生過而尤之日:“子過矣!耕當(dāng)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塊也,蹄之堅能陷淖⑤也。豕縱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應(yīng)。寧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幾顛之倒之乎?吾憫而詔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顛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顛之。吾豈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猶牧⑦吾民者必以賢。不以牛,雖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賢則天下受禍,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寧毋先生顧謂弟子日:“是蓋有激者⑧也。”

(選自明?宋濂《宋學(xué)士文集》)

[注釋]①商於(wù)子:作者虛構(gòu)的人物。②豕(shǐ):同“豬”。③軛(è):牛拉東西時駕在頸上的曲木。④寧毋:作者虛構(gòu)的人物。⑤淖(nào):爛泥。⑥服田:駕牲口耕田。⑦牧:統(tǒng)治、管理。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氣的人。

[文言知識]

說“以”?!耙浴奔瓤勺鲃釉~用,也可作介詞、連詞用。它的解釋也相當(dāng)靈活。上文“子以予顛之倒之”中的“以”,作動詞用,解為“認為”。有時“以”與“為”組合成“以為”或“以……為”,也解為“認為”。上文“必以賢”中的“以”,解為“任用”,也作動詞用。又,上文“無犢以耕”中的“以”,作連詞用;又,“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詞用,解為“把”。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犢_________②尤__________③過__________

④應(yīng)_________⑤幾_________⑥顧_________⑦蓋_________

2.翻譯:①既就復(fù)解,終曰不能破一畦者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憫而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本文的主題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及之而后知

1.①哪②翻閱2.泰山、華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艱難;②通曉各種佳肴的菜譜,還不如廚師的嘗一口。4.實踐第一。

7、管仲破厚葬

1.①沒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為、行動2.①齊桓公為這事而擔(dān)憂;②用什么辦法禁止?③不是為了名譽就是為了有利可圖。3.①句首語氣詞,無義;②那些4.非名之則利之也。

8、董叔攀附權(quán)貴

1.①往后的某一天②抓起來2.①范氏是富貴人家,何不放棄(這門親事)!②你為什么不替我(這門親事)?、郏悖┫胍亩嫉玫搅耍譃槭裁匆姨婺闱笄槟??

9、王昭君出漢宮

1.①畫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個宮女,就翻看容貌圖召喚她。3.容貌平常;畫工

4.報出。

10、商於子駕豕

1.①小牛②責(zé)備③錯④回答⑤近于⑥回頭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掙脫了,整天不能耕一塊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訴你;③你為什么不把責(zé)備我的話去責(zé)備那些統(tǒng)治百姓的人呢?3.抨擊統(tǒng)治者不用賢人。

11.魏收改武學(xué)文

魏收①年十五,頗已屬文。及隨父赴邊,好習(xí)騎射,欲以武藝自達。滎陽②鄭伯調(diào)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慚,遂折節(jié)讀書。夏月④,坐板床,隨樹陰諷誦⑤,積年,板床為之銳減,而精力不輟。以文華顯。

(選自《北齊書?魏收傳》

[注釋]①魏收:北齊人。②滎(xíng)陽: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nèi)。③調(diào):嘲笑。(④夏月:夏季。⑤諷誦:背誦。

[文化常識]

“戟”及其他。上文鄭伯嘲笑魏收說:“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瓣北臼乔嚆~制成的兵器,它將矛與戈結(jié)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橫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詩中寫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逼渲姓f到的“戟”就是這種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進攻的武器還有刀、斧、箭、炮等。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及__________②輟_________

2.翻譯:①頗已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以武藝自達___________________;③積年,板床為之銳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文華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折節(jié)讀書”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__①就改變志向努力讀書;②因此跟隨別人讀書;③于是埋頭讀書;④就斬斷兵器致力讀書。

12.申屠敦之鼎

洛陽布衣申屠敦①有漢鼎②一,得于長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錯③,其文爛如④也。西鄰魯生見而悅焉,呼金工象而鑄之。淬⑤以奇藥,穴地藏之者三年。土與藥交蝕,銅質(zhì)已化,與敦所有者略類。一旦,持獻權(quán)貴人,貴人寶之,饗賓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為魯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為真耳。”權(quán)貴人請觀之,良久曰:“非真也。”眾賓次第咸曰:“是誠非真也?!倍夭黄?,辨數(shù)⑥不已。眾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歸而嘆曰:“吾今然后知勢之足以變易是非也?!饼堥T子聞而笑日:“敦何見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p>

(選自明?宋濂《宋學(xué)士文集》)

[注釋]①申屠敦:復(fù)姓申屠。這是作者虛構(gòu)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兩耳。后演變?yōu)楣に嚻?。⑧云?chī)斜錯:云與螭(獸名,外形像龍而無角)互相掩映交錯。④其文爛如:它的花紋斑斕。⑤淬(cuì):金屬燒熱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數(shù):多次爭辯。辨,通“辯”。⑦折辱:挖苦。

[文言知識]

說“誠”?!罢\”可指“誠實”、“誠心”。如“心誠則靈”,又如“無誠意則去”。上文“是誠非真也”中的“誠”,解為“確實”、“的確”,作副詞用,句意為這的確不是真品。又,“吾誠章某之子”,意為我確實是姓章的兒子。它又解為“如果”,如“誠能如此,則王業(yè)可興矣”,意為如果能這樣,那么大王的功業(yè)可興盛了。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布衣_________②焉_________③象________④穴________⑤略類________⑥第________⑦孰_______⑧次第________⑨已________⑩噤________

2.翻譯:①貴人寶之,饗賓而玩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形酷肖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吾今然后知勢足以變易是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士之于文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題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強弱之辯

夫強不自強,因弱以奉①強;弱不自弱,因強以御②弱。故弱為強者所伏,強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則所謂強者,豈壯勇之謂耶?所謂弱者,豈怯懦之謂耶?蓋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剛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雖剛矣,折之而不可以續(xù);水雖柔矣,斬之而不可以斷;則水柔能成剛,金剛不輟③其弱也。

(選自唐.羅隱《兩同書》)

[注釋]①奉:尊重。此指陪襯。②御:支配,此指顯出。③輟(chuò):停。此指消除。

[文言知識]

“然則”及其他。“然則”在文言中是個固定詞組,相當(dāng)于“既然(這樣),那么……”,上文“然則所謂強者,豈壯勇之謂耶?”意為既然這樣,那么所謂強者,難道說的只是健壯勇敢的人嗎?又,“雖然”,相當(dāng)于“雖(這么說),然而……”,如“雖然,其事有本有原”,意為雖這么說,然而那事情還有本源。又,“于是”,相當(dāng)于“在這個時候”,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意為在這時候突然下雨,人們都躲雨了。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夫________②宗________③金________④至________

2.翻譯:豈怯懦之謂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基本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諸葛亮傳略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①,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②,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于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厚相結(jié)納。及魏武帝③南征,荊州劉琮④舉州委質(zhì)⑤而備失勢,眾寡而無立錐之地。亮?xí)r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quán),求援吳會⑥。權(quán)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⑦悉平。后備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帝號,拜亮為丞相。

(選自晉?陳壽《進(諸葛亮集)表》)

[注釋]①八尺:漢時1尺約合今7寸。②擾亂:動亂。③魏武帝:曹丕稱帝后追贈父親曹操為魏武帝。④劉琮:劉表之子。⑤舉州委質(zhì):意為把整個荊州送給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⑥吳會:吳國。⑦江南:指長江以南廣大地區(qū)。

[文化常識]

“九州”之說。我國古代歷來有“九州”之說,意為中華大地由九州組成。但說法不一?!渡袝?。禹貢》上指冀(今山西一帶)、兗(今河北一帶)、青(今山東一帶)、徐(今徐州一帶)、揚(今長江下游地區(qū))、荊(今湖北、湖南一帶)、豫(今河南一帶)、粱(今四川一帶)、雍(今陜西、甘肅一帶)。而《呂氏春秋》上有幽州而無梁州;《爾雅》上有幽州、營州而

無青州、梁州。上文所說的荊州與益州(今四川一帶)是古代兩大行政區(qū)劃。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少________②逸________③殊量________④納________⑤既_________⑥

拜________

2.翻譯:①時人異焉___________________;②眾寡而無立錐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③權(quán)既宿服仰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與武帝交戰(zhàn)”其中“交戰(zhàn)”是指__________之戰(zhàn)。

15.千軸不如一書

柳開①少好任氣②,大言凌物。應(yīng)舉③時,以文章投主司④于簾⑤前,凡千軸⑥,載以獨輪車。引試⑦日,衣襕⑧自擁車入,欲以此駭眾取名。時張景⑨能文有名,唯袖一書簾前獻之。主司大稱賞,擢景優(yōu)等。時人為之語曰:“柳開千軸,不如張景一書。”

(選自宋?沈括《夢溪筆談》)

[注釋]①柳開:北宋人。②任氣:任性氣盛。③應(yīng)舉:參加科舉考試。④主司:主考官。⑤簾:指主考官辦公的地方。⑥軸:古人將文章寫在橫幅上,然后裱成卷軸。⑦引試:面試。⑧襕(1án):古代讀書人穿的圓領(lǐng)大袖外套。⑨張景:柳開的學(xué)生。

[文言知識]

說“物”。宇宙中客觀存在的都稱“物”。山、水、書、衣、車等人們視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為說大話傲視他人?!拔镒h”、“物論”即為他人所議論批評,“物故”為人死。成語“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說、戲劇中的“人物”,并非“人”與“物件”,而是“人”,因為“人”與“物”同義,它是個雙音同義詞。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少________②凡________③擢________

2.翻譯:唯袖一書簾前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千軸’’為什么不如“一書”,這中間存在一個什么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魏收改武學(xué)文

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寫文章;②想通過練習(xí)武藝求得功名;③經(jīng)過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損了很多;④憑文章華麗而著名。3.①

12、申屠敦之鼎

1.①平民②指代漢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體相同⑥只是⑦哪個⑧依次⑨停⑩閉口2.①那權(quán)貴把它當(dāng)成珍寶,在招待賓客宴飲時欣賞它;②那開頭極像這鼎;③我召集經(jīng)歷這事之后知道權(quán)勢竟可以改變是非(顛倒是非);④讀書人評價文章也是這樣。3.抨擊社會上有權(quán)勢就可顛倒黑白的現(xiàn)象。

13、強弱之辯

1.①句首發(fā)語詞,無義②推崇③金屬④極2.難道說的只是膽小柔弱的人嗎?3.強與弱是相對的。

14、諸葛亮傳略

1.①年輕時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當(dāng)時人認為他與眾不同;②人數(shù)少而且沒一塊地盤;③孫權(quán)早就敬佩劉備。3.赤壁

15、千軸不如一書

1.①年輕時②共③選拔2.只用袖子裝了一篇文章獻給主考官。3.質(zhì)與量的問題。

16.答蘇邁書①

辱書勤懇千萬②,觀所自道③從學(xué)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竊窺公學(xué)問之意甚美,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然人生竟何時得自在,飽閑散耶?“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此居一州一縣求師之法。讀書光陰,亦取諸鞍乘之間耳。

(選自宋?黃庭堅《山谷全集》)

[注釋]①答蘇邁書:這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黃庭堅給蘇邁的回信摘錄。蘇邁是蘇軾的長子。②辱書勤懇千萬:意為你在來信中懇切地說了許多求學(xué)的感受。③自道:自己所說。

[文言知識]

說“顧”?!邦櫋苯忉尀椤翱础薄ⅰ盎仡^看”、“拜訪”等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兩個義項要特別注意:一、指“只是”、“但”。上文“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意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難以得到老師和朋友。又,《廉頗藺相如列傳》:“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庇?,《促織》:“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p>

上述兩例中的“顧”,也解釋為“只是”。二、指“反而”、“卻”。《為學(xué)》:“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病________②竊________③學(xué)問________

2.理解:“從學(xué)就仕”是分別指__________與__________

3.理解:“取諸鞍乘之間耳”中的“鞍”與“乘”分別指__________與__________

4.翻譯:人生竟何時得自在,飽閑散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背鲎浴禵_________》是________所說。

17.蒲松齡之妻

五十余猶不忘進?、?。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須復(fù)爾!倘命應(yīng)通顯,今已臺閣③矣。山林目有樂地,何必以肉鼓吹④為快哉!”松齡善其言。顧兒孫入闈⑤,褊心⑥不能無望,往往情見乎詞,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聞。松齡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無他長,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孫,能繼書香,衣食不至凍餓,天賜不為不厚。自顧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選自清.蒲松齡《述劉氏行實》)

[注釋]①進?。捍酥竿ㄟ^科舉考試獲取功名。蒲松齡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臺閣:宰相。④以肉鼓吹:猶言一呼百諾。⑤入闈:參加科舉考試。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莊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貴夫人。⑨觖(jué)望:不滿意。

[文言知識]

說“顯”。‘‘顯”是個多義詞。一、指“明顯”、“顯著”。成語有“顯而易見”。二、指“高貴”。上文“倘命應(yīng)通顯”,意為如果命運中應(yīng)該通達顯貴。所謂“顯宦,’即是顯貴的高官。三、指“顯出”、“表現(xiàn)”。如“大顯身手”。四、舊時對先人的美稱。如“顯考”(已死去的父親)、“顯妣”(已死去的母親)。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譯:①君勿須復(fù)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松齡善其言乎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往情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上文的兩個“顧”:①“頤兒孫入闈”中的“顧”,解釋為______________;②“自顧有何功德”中的“顧”,解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后無事,或攜錢數(shù)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敏視學(xué)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先生。踏過橋下,文敏從輿④中望見先生短葛衣,持蕉扇,與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輿揖日:“前輩在此乎?”時先生以扇自障,業(yè)知不可避,即回面話曰:“汝已見我耶?”文敏曰:“正詣?wù)]前輩耳?!痹唬骸拔嵛萆嵘醢蛔闳輳恼??!蔽拿艄逃?,先生固卻之。始尋道反。文敏去,諸少年共博者始從橋下出,驚問日:“汝何人?學(xué)使⑤見敬若此?”曰:“此我衙門中后輩耳?!彼觳桓嫘彰ァ?/p>

(選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詩文集》)

[注釋]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檢討(即翰林院里掌管編修國史的人)。②錢塘:今浙江杭州市。③視學(xué):職官名稱。此指以視學(xué)身份視察學(xué)校。④輿(yú):轎子。⑤學(xué)使:即“視學(xué)”。

[文言知識]

說“固”?!肮獭笔莻€多義詞,常見的義項有:一、指“堅固”。如成語“固若金湯”。二、指“堅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卻之”,其中兩個“固”均指“堅持”、“堅決”。三、指“本來”、“誠然”。如《六國論》:“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彼?、指“豈”、“乃”,表反詰。如“仁者固如此乎?”意為有仁慈心腸的人難道會這樣嗎?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或________②博________③酣________④揖________⑤業(yè)________

⑥卻________⑦反________

2.翻譯:①張蓋往訪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詣?wù)]前輩耳__________________;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從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擇:上文“學(xué)使見敬若此”中的“見”有以下解釋,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____①指代“你”;②看見;③被;④同“現(xiàn)”。

19.答李幾仲書①

天難生于才②,而才者須學(xué)問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則不得歸怨于天也。世實須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嘗以世不用而廢學(xué)問;其自廢惰歟,則不得歸怨于世也。凡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時聞天下長者之言,足下以為然,當(dāng)繼此有進于左右。

(選自宋?黃庭堅《山谷全集》)

[注釋]①這是北宋文學(xué)家黃庭堅給一位年輕人的信(摘錄)。②天難生于才:天才是很難出現(xiàn)的。③足下:您,對對方的敬稱。④中朝:朝廷中。

[文言知識]

說“就”?!熬汀痹谖难灾卸嘧鲃釉~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釋為“成”或“成為”?!熬蛯W(xué)”、“就業(yè)”、“就職”中的“就”,均作動詞用,意為“走進學(xué)?!薄ⅰ疤ど瞎ぷ鲘徫弧?、“走上職務(wù)崗位”等。成語“就地取材”,意為靠近當(dāng)?shù)孬@得原材料。“事不就”,即事不成。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長者_________②然________

2.理解:“學(xué)問琢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晚成之器”即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其自廢惰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擇:“當(dāng)繼此有進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______________①當(dāng)繼續(xù)給你寫信;②要繼承別人的精神才能前進;③當(dāng)接到這信后要跟周圍人商量;④要繼續(xù)努力才能超過周圍的人。

20.黃庭堅論書法

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攜筆東西家,動輒龍蛇滿壁,草圣之聲欲滿江西③,來求法于老夫④。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無萬緣⑤,如蚊蚋⑥聚散,未嘗一事橫于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較工拙與人品藻譏彈⑦,譬如木人⑧舞中節(jié)拍,人嘆其工,舞罷則又蕭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選自宋?黃庭堅《余家弟幼安作草后》)

[注釋]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黃庭堅的內(nèi)弟,今江西人。②草:草書。⑨草圣之聲欲滿江西:想讓草圣的名聲滿江西。草圣是古人對草書大家的敬稱。④老夫:作者黃庭堅自稱。⑤無萬緣:意為沒有一定的緣分。⑥蚋(rul):一種吸血的小蟲。⑦品藻譏彈:評論好壞。⑧木人:木偶人。

[文言知識]

說“工”?!肮ぁ敝浮肮ぷ鳌?、“工匠”、“工藝”,古今同義。而它在文言中又指“好”、“精妙”、“擅長”,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上文“亦不較工拙”與“人嘆其工”中兩個“工”,均指“好”、“精妙”或“巧妙”。成語“同工異曲"或“異曲同工”,是指曲調(diào)雖不同,但同樣美妙,比喻所做的雖然不同,成績卻一樣好。“工書"、“工畫",即擅長書法及擅長繪畫。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法②已③拙④中

2.翻譯:①未嘗一事橫于胸中

②幼安然吾言乎?

3.理解:“動輒龍蛇滿壁”中的“龍蛇",是形容_____

答案

16、答蘇邁書

1.①苦惱②謙詞,私下③好學(xué)求問(指學(xué)習(xí)態(tài)度)2.求學(xué)問;3.騎馬;坐車4.人生到底何時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閑散時間呢?5.《論語》;孔子。

17、蒲松齡之妻

1.①快樂②同“無”③只2.①你不必再這樣干了;②蒲松齡認為妻子的話是對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現(xiàn)在語言中(見,同“現(xiàn)”);④有時用未來有好兆頭討好她。3.①看到②回顧

18、杭世俊喜博

1.①有時②賭博③興致正濃④拱手⑤已經(jīng)⑥推辭⑦同“返”2.①坐轎子前去拜訪杭世??;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訪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納你跟隨的人。3.①

19、答李幾仲書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對的2.求學(xué)好問與鉆研磨煉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棄與懶惰(的人)。5.④

20、黃庭堅論書法

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2.①事前從未在胸中有個計劃;②幼安弟(你)認為我的話對嗎?3.字寫得好。高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及答案(21-40)

21.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①守桐廬②,始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自為記③,其歌詞④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奔瘸?,以示李泰伯。泰伯讀之三,嘆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擬換作‘風(fēng)’字如何?”公凝⑧坐頷首,殆欲下拜。

(選自宋?洪邁《容齋隨筆》)

[注釋]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謚“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②桐廬:古地名,今浙江桐廬市。③記:傳記。④歌詞:指記文后的贊詞。⑤瞿然:驚訝的樣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

[文化常識]

嚴子陵。上文說的“嚴先生”,即東漢時的嚴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嚴子陵與劉秀早年是同學(xué)。劉秀擊敗王莽軍隊稱帝后,邀請他到京城洛陽任諫議大夫(皇帝的顧問),可去后不久,發(fā)覺朝中多猜忌,于是隱居浙江桐廬附近的富春江邊,常釣魚賞景。今建有嚴子陵釣魚臺,并有嚴子陵傳碑文。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守②泱泱③已④易⑤盛⑥扣⑦頷首

2.翻譯: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②必將名世③殆欲下拜

3.上文“秦伯讀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以“風(fēng)"字換“德"字,它好在哪里?請說出一二點。

22.龔遂為渤海太守

漢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余,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nèi)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②遐遠,不沾圣化③,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④

中耳。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盜賊亦皆罷。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遂見齊⑦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

約,勸務(wù)農(nóng)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選自《漢書?龔遂傳》)

[注釋]①二千石:年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瀕:海邊。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瀕海的渤???。⑤鉤:鐮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靜下來。⑦齊:渤??す艦辇R地。

[文言知識]

“饑"、“勸"及其他?!梆?本指災(zāi)荒,上文“渤海左右郡歲饑”,“歲饑”即荒年。又,《嗟來之食》:“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大饑”即大規(guī)模災(zāi)荒。但“饑"后來也指“饑餓”,上文“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其中“饑寒"即指饑餓與寒冷。再說“勸”。上文“勸務(wù)農(nóng)桑”中的“勸",解為“鼓勵"、“勉勵",句意為勉勵(百姓)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皠駥W(xué)”即勉勵(他人)學(xué)習(xí)。但后代也有將“勸”作為“勸阻”用的。文言中的這種詞義現(xiàn)象要特別注意,一不小心就會搞錯。再如“恨”,它既可指“怨恨”,又可解為“遺憾"?!肚俺鰩煴怼罚骸跋鹊墼跁r,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睗h桓帝、漢靈帝是“先帝”(劉備)的祖上,縱然他們昏庸,劉備也不可能“怨恨”他們,因此“痛恨”要解釋為“痛心與遺憾”。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并②禽③舉④副⑤恤⑥說⑦遣還⑧罷⑨得⑩躬⑩犢⑩課

2.翻譯:①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

②臣勝之耶?將安之也?

③移書敕屬縣④遂乃開倉廩假貧民

3.理解:“好末技"中的“末技”是指

23里社祈晴文①

民之窮亦甚矣!樹藝②畜牧之所得,將以厚其家,而吏實奪之。既奪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幾償前之失者,望今歲之有秋③也,而神復(fù)罰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風(fēng),旬月唯作,盡撲而捋⑥之。今雖已無可奈何,然遺粒委穗不當(dāng)風(fēng)水沖者,猶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訴于帝而遏之?吏貪肆而昏冥⑧,視民之窮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⑨莫之罪也。神聰明而仁憫,何乃效吏之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雖蠢愚,不能媚順于神,然春秋報謝⑩以答神貺⑾者,茍歲之半,未嘗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則神亦有不利焉。夫胡為而察之?民之命懸于神,非若吏之暫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屬也。隱而不言,民則有罪;知而不恤,其可與否,神尚決⑿之!

(選自明?方孝孺《遜志齋集》)

[注釋]①這是一篇祈求神靈使天放晴的文章。里社,古時村鎮(zhèn)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樹藝:種植。⑧秋:好收成。④原隰(xí):廣平而低濕的土地。⑥旬月:一月。⑥捋(lǚ):本指手指弄順某物,此指暴風(fēng)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報謝: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⑧貺(kuàng):賜。⑥尚:希望。

[文言知識]

分數(shù)表示法。文言中的分數(shù)表示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上文“猶有百十之可冀",其中“百十"是指百分之十,而不是一百或幾十。它不需要用分母、分子表示。又,“死者十九”,意為死亡的人十分之九。又,“年賦十三”,意為每年交納賦稅十分之三。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于②庶幾③垂④淫⑤冀⑥茍⑧恤

2.翻譯:①將以厚其家②神曷不亟訴于帝而遏之?

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④神聰明而仁憫,何乃效吏之為而不思拯且活之?

⑤非若吏之暫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屬也

24.贊劉諧

有一道學(xué)①,高屐②大履,長袖闊帶,“綱常"③之冠,“人倫"④之衣,拾紙墨⑤之一二,竊唇吻之三四,自謂真仲尼之徒焉。時遇劉諧。劉諧者,聰明士,見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劉諧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盡日燃紙燭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聞而善,曰:“斯言也,簡而當(dāng),約而有余,可以破疑網(wǎng)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蓋雖出于一時調(diào)笑之語,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選自明?李贄《李溫陵集》)

[注釋]①道學(xué):指崇奉儒家學(xué)說的人。②屐(jī):木底有齒的鞋,此指鞋底。③綱常:指三綱五常,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及仁、義禮、智、信。它是封建社會提倡的道德規(guī)范。④人倫:為人的倫理道德。⑤紙墨:指儒家著作。⑥羲皇:伏羲氏,傳說中的古帝。⑦紙燭:燈籠。⑧李生:作者李贄自稱。

[文言知識]

詞類的活用。詞類的活用,古今漢語中均有,只不過古漢語中稍多罷了。現(xiàn)代漢語中“鐵了心"的“鐵”,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詞作動詞用,“兄之”意為做他的兄長。又,上文“李生聞而善”中的“善”,本為形容詞,但在句子中要作動詞用,解釋為“認為好"。又,上文“可以破疑網(wǎng)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為形容詞,指明朗,在句子中要理解為“照亮”天空。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的詞性在句子中臨時活用為其他詞性。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哂②斯③易

2.翻譯:①竊唇吻之三四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

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3.解釋下列詞組與句子中的“徒":①自謂真仲尼之徒焉(上文)②徒勞無益③家徒四壁;④徒步當(dāng)車

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盡日燃紙燭而行也?”是一個反問句,請用陳述句表示它的意思。

答案

21.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②水浩大的樣子③停④改換⑤大⑥問⑦點頭。2.①寫成后,把它給李伯看;②必定將會在世上留下名聲;③幾乎要跪下拜謝。3.多次。4.①1“風(fēng)”是平聲字,不感局促;②“風(fēng)”就是流行、傳播及“風(fēng)范”之意。

22.龔遂為渤海太守

1.①同時②同“擒”③推薦④符合⑤周濟、體諒⑥同“悅”⑦打發(fā)(他們)回去⑧撤去⑨能⑩親自11小牛12督促2.①你想用什么辦法平息那里的盜賊,而滿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戰(zhàn)勝他們呢,還是安撫他們?③發(fā)信告誡下屬各縣;④龔遂便打開糧倉將糧食借給貧窮的百姓。3.指工商業(yè)。

23.里社祈晴文

1.①被②希望③將④過分⑤希望⑥如果⑦無⑧體諒2.①將用它來使家庭富裕;②神為什么不馬上向天帝報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認為他們(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們。④神耳聰目明而且仁慈,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們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暫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連續(xù)做下去。

24.贊劉諧

1.①譏笑②這③改變2.①偷來三四句孔子的語錄;②那人生氣地改變了臉色并站起來;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說得這么深刻啊!3.①門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4.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

25.邴原戒酒

邴原①舊能飲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間,酒不向口,單步負笈,苦身持力③,至陳留④則師韓子助,穎川則宗陳仲弓,汝南則交范孟博,涿郡則親盧子干。臨別,師友以原不飲酒,會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飲酒,但以荒思廢業(yè),故斷之耳。今當(dāng)遠別,因見貺餞,可一飲宴。”于是共坐飲酒,終日不醉。

(選自《三國志?魏書?邴原傳》注引)

[注釋]①邴(bǐng)原:三國時魏國人。②自行:此指出門游學(xué)。③苦身持力:憑體力支撐著疲乏的身體。④陳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內(nèi)。⑤貺(kuàng):賜與。

[文言知識]

互文見義。它是一種文字表達方法?!冻鰩煴怼罚骸笆苋斡跀≤娭H,奉命于危難之間。”其中“受任”與“奉命”、“際”與“閭”都是同義的詞或詞組,作者交叉運用,使句子有變化,這就叫“互文見義”。上文“至陳留則師……,穎川則宗……,汝南則交……,涿郡則親……”,其中“師”與“宗”同義,“交”與“親”同義,它們也屬互文見義。又,《過秦

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逼渲小跋怼薄ⅰ鞍e”、“囊括”、“并吞”為互文見義,同時,“天下”、“宇內(nèi)”、“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見義現(xiàn)象。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會②耳

2.翻譯:①單步負笈②但以荒思廢業(yè)

3.“因見貺餞”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因為看見賜與酒席;

②乘著給我餞行的機會;

③因為你們賜我錢;

④乘著這次最后的見面跟大家吃一頓。

4.理解:文章為什么在最后要強調(diào)“終日不醉”?

26.皇甫謐年二十始勤學(xué)

年二十,不好學(xué),游蕩無度,或以為癡。嘗得瓜果,輒進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經(jīng)》云:‘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②。’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無以慰我?!币驀@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豈我居不卜④鄰,教有所闕⑤,何爾魯鈍之甚也!修身篤學(xué),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qū)χ魈?。謐乃感激,就鄉(xiāng)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怠。

居貧,躬身稼穡,帶經(jīng)⑥而農(nóng),遂博綜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wù),自號玄晏先生。著《禮樂》、《圣真》之論。

(選自《晉書?皇甫謐傳》)

[注釋]①叔母任氏:指撫養(yǎng)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意為即使每天給父母吃牛、羊、豬(三牲)肉,仍稱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選擇。⑤闕:同“缺”。⑥經(jīng):此指儒家經(jīng)典著作。⑦博綜典籍:博覽儒家經(jīng)典著作。

[文言知識]

“感激”及其他?,F(xiàn)代漢語中的“感激”指感謝,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動而奮發(fā)”。上文“謐乃感激”,猶言因感動而奮發(fā)。又,《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毙瓮沤窳x異的詞還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見識淺陋;“交通”,古指互相往來;“妻子”,古指妻與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業(yè)的人。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度②或③輒④進⑤余⑥篤⑦涕⑧居⑨務(wù)

2.翻譯:①目不存教②無以慰我

③何爾魯鈍之甚也④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⑤躬身稼穡

3.“就鄉(xiāng)人席坦受書”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就在同鄉(xiāng)人席坦那里讀書;

②②到同鄉(xiāng)人席坦那里借書讀;

③③到同鄉(xiāng)人席坦那里去讀書。

4.理解:①“孟母三徙”的故事說明什么?

②曾父烹豕(同“豬”)的故事說明什么?

27.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識④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⑤。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⑥?!倍Γ庑∶?。時人畏服之如是,聞?wù)呓越忸U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⑦?!币厝嗽唬骸案F矣。”遂去不返。

(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

[注釋]①匡衡:漢朝人。②不逮:指燭光透不過來。③大姓:大戶。④文不識:姓文,名不識。⑤大學(xué):很有學(xué)問的人。⑥解人頤(yí):讓人歡笑。⑦更理前論:再把前面說的梳理一番。

[文言知識]

說“窮”。“窮”是個多義詞。一、指“困窘”。如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意為處境艱難時只能自己管好自己。二、指“盡”、“極”。上文“窮矣”,意為沒什么可說了。成語有“無窮無盡”,其中“窮”與“盡”為同義。三、指“貧困”。四、指“尋求到盡頭”?!短一ㄔ从洝罚骸坝F其林。”其中的“窮”即為尋求到盡頭。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邑②怪③資

2.翻譯:①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②時人畏服之如是

③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

3.理解:“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來形容“邑人”什么的?

28.青文勝為民請命

青文勝,字質(zhì)夫,夔州①人。仕為龍陽典史④。龍陽瀕洞庭④,歲罹水患,逋賦⑤數(shù)十萬,敲撲死者相踵。文勝慨然詣闕⑥上疏⑦,為民請命。再上,皆不報⑧。嘆曰:“何面目歸見父老!”復(fù)具疏,擊登聞鼓以進,遂自經(jīng)于鼓下。帝聞大驚,憫其為民殺身,詔寬⑨龍陽租二萬四千余石⑩,定為額。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貧不能歸,養(yǎng)以公田百畝。萬歷⑾十四年詔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選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釋]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內(nèi)。②龍陽:古縣名,在今湖南境內(nèi)。③典史:縣令的屬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賦:拖欠賦稅。⑥闕(què):宮殿外的望樓。此指宮門外。⑦疏:給皇帝的奏章。⑧不報:不答復(fù)。⑨詔寬:皇帝下令寬貸。⑩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⑾萬歷:明神宗年號。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識]

“登聞鼓”及其他。登聞鼓是古代統(tǒng)治者為了表示聽取臣民諫議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懸鼓,讓臣民擊鼓以使里面的人聽到。從縣、府、州直至皇宮外,都設(shè)有“登聞鼓”。所謂“擊鼓鳴怨”就是敲擊登聞鼓喊冤枉。然而古代有幾個青天大老爺呢?登聞鼓只是形式罷了,從上文看,青文勝擊鼓后還不是因毫無作用轉(zhuǎn)而自殺的嗎?有句諺語叫“堂堂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古代百姓申怨還有一種方法,即攔住官員出行的馬車,訴說

冤情,但效果也極小。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仕②瀕③具④憫⑤邑⑥祀

2.選擇:①“文勝慨然詣闕上疏”中的“詣”,解釋為:(A)上告;(B)到;(C)登上;(D)責(zé)罵。

②“妻子貧不能歸”中的“歸”,是指(A)回到娘家;(B)回到故鄉(xiāng);(c)沒有住房;(D)不能耕種。

3.翻譯:①歲罹水患②死者相踵③遂自經(jīng)于鼓下

④養(yǎng)以公田百畝

4.理解:這則故事除贊揚青文勝為民請命外,還說明

答案

25.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2.①背著書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廢學(xué)業(yè)。3.②4.說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歡飲酒的人,不喝是強制自己。

26.皇甫謐年二十始勤學(xué)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給⑤超過⑥專心⑦淚⑧生活⑨工作、職業(yè)2.①心目中沒有接受教育(的念頭);②沒什么可以用來安慰我的;③你為什么十分的愚笨?。、苁芤娴氖悄阕约?,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萦H自種田。3.③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環(huán)境;②對孩子不能不講信用。

27.匡衡鑿壁借光

1.①當(dāng)?shù)丌诟械狡婀症劢琛⒅?.①匡衡便給他做雇工而不求報酬;②當(dāng)時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論理并追問。3.臨走時的狼狽相。

28.青文勝為民請命

1.①做官②靠近③準備④同情⑤縣⑥祭2.①(A)②(B)3.①每年遭遇水災(zāi);②死者接連不斷;③便在登聞鼓下上吊自殺;④用公田一百畝來養(yǎng)家糊口。4.統(tǒng)治階級橫征暴斂,不顧百姓死活。

29.金農(nóng)與蒼頭

壽門①“所得蒼頭②,皆多藝。其一善攻硯,所規(guī)模甚高雅。壽門每得佳硯石,輒令治之。顧非飲之?dāng)?shù)斗,不肯下手。即強而可之,亦必不工。壽門不善飲,以蒼頭故,時酤酒。硯成,壽門銘其背,古氣盎然,蒼頭浮白③

(選自清?全祖望《鮚琦亭集外編》

[注釋]①壽門:清著名書畫家金農(nóng)的字。②蒼頭:仆人。③浮白:大杯喝酒。

[文言知識]說“攻”?!肮ァ笔莻€多義詞。一指“進攻”。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二指“治”。上文“其一善攻硯”,意為其中一個蒼頭善于治硯。“治”在這句話中要靈活解釋為“雕刻”。三指“研究”?!稁熣f》:“術(shù)業(yè)有專攻?!币鉃閷W(xué)問有專門的研究。

[思考與練習(xí)]1.解釋:①輒②治③顧④以⑤銘

2翻譯:所規(guī)模甚高雅

30.康德涵救李夢陽

康海①與太監(jiān)劉瑾同鄉(xiāng),瑾以其文名,欲親之,海不與通。瑾拘夢陽②獄,必死之??驮唬骸澳罘强档潞?,無可脫夢陽者?!眽絷栐唬骸八牢岚仓我岳鄣潞?且德涵必不屈瑾。”客強夢陽致二語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為能救我?!焙5脮苍唬骸拔仪昏盍加?,天下后世其許我!”即上馬馳瑾門。明日輒赦出之。(選自清?查繼佐《罪惟錄?列傳》)

[注釋]①康海:字德涵。②夢陽:李夢陽,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

[文化常識]太監(jiān)。太監(jiān)早在殷商時代就有,最早叫“寺”,本是割勢后在宮中侍奉帝王及嬪妃的男子。至唐朝,統(tǒng)稱為宦官。太監(jiān)因為親近帝王,有的深得帝王寵愛,因此掌握大權(quán)。歷史上出了名的太監(jiān)有趙高、高力士、魏忠賢、李蓮英等。劉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時期的權(quán)傾一時的太監(jiān)。他掌握東廠、西廠特務(wù)機關(guān),鎮(zhèn)壓異己,斥逐大臣,搶奪民間土地,是個無惡不作的家伙。

[思考與練習(xí)]1解釋:①親②脫③致2.翻譯:①海不與通②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許我!

31.陳章侯蔑視顯貴者

陳章侯性誕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錢隨手盡。尤喜為貧不得志人作畫,周其乏。凡貧士藉其生,數(shù)十百家。若豪貴有勢力者索之,雖千金不為搦②筆也。一齷齪顯者,誘之入舟,方將鑒定宋元人筆墨。舟既發(fā),乃出絹強之畫。章侯科頭③裸體,謾罵不絕。顯者不聽。遂欲自沉于水。顯者拂然④,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終一筆不施。

(選自清?周亮工《讀畫錄》)

[注釋]①誕僻:怪僻。②搦(nuò):握。③科頭:不戴帽子。④拂然:甩動(袖子)的樣子。

[文言知識]說“致”a“致”是個多義詞。一、指“送”。上文“人所致金錢隨手盡”,意為別人送給他的金錢隨手便花光了。“面致”即當(dāng)面送上。二、指“表達”。“致意”、“致謝”中的“致”即是。今人寫信,末了常有“此致敬禮”,意為以此表達我的敬意。三、指“招引”。如“致百鳥至”,意為招來數(shù)百只鳥。四、指“盡”。成語“專心致志”中的“致”即是。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藉②索③雖④既⑤施

2.翻譯:①好游于酒②周其乏③一齷齪顯者

3.上文“筆墨”是指

32.李西涯與程篁墩

閣老①李西涯、學(xué)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間各以神童舉于京。方朝見,適直隸④貢蟹至焉。帝即出一對試之云:“螃蟹渾身甲胄?!背虒υ唬骸傍P凰遍體文章?!崩顚υ唬骸爸┲霛M腹經(jīng)綸。”后西涯入相而經(jīng)濟天下,程則終于學(xué)士,以文章名世。然偶爾一對,而終身事業(yè)見之也。

(選自明?郎瑛《七修類稿》)

[注釋]①閣老:指文淵閣大學(xué)士。②學(xué)士:指翰林學(xué)士。③成化:明憲宗年號。④直隸:京城地區(qū)。

[文言知識]說“舉”。一、指“推薦”。上文“舉于京”,意為推薦到京城。二、指“舉起”?!冻啾谥畱?zhàn)》:“中江舉帆?!比?、指“攻占”?!栋⒎繉m賦》:“戍卒叫,函谷舉?!彼摹⒅浮叭??!读鶉摗罚骸芭e以予人,如棄草芥?!背烧Z有“舉國上下”。它還作“發(fā)動”、“聚合”、“行動”等解釋。

[思考與練習(xí)]1.解釋:①方②適③對④胄⑤名

2.翻譯:西涯入相而經(jīng)濟天下

3.“文章”在原對子中的意思是

4.“經(jīng)綸”在原對子中的意思是;它跟李西涯后來的官職有什么關(guān)系?

33.楊萬里憂國

楊萬里①為人剛而偏②。孝宗③始愛其才,以問周必大,必大無善語,由此不見用。韓侂胄④用事,欲網(wǎng)羅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嘗筑南園。屬萬里為之記,許以掖垣⑤。萬里曰:“官可棄,記不作可?!眮腚许?,改命他人。臥家十五年,皆其柄國之日也。侂胄專僭⑥日益甚,萬里憂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憂國也,凡?、呃糁畧髸r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日:“韓侂胄奸臣,專權(quán)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⑨,報國無路,惟有孤憤!”又書十四言別妻子,落筆而逝。

(選自《宋史?楊萬里傳》[注釋]①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力主抗金。②偏:固執(zhí)。③孝宗:指宋孝宗趙昚(shèn)。④韓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專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輕人。⑨吾頭顱如許:意為我頭發(fā)已白,年已老。

[文言知識]說“見”?!耙姟笔莻€多義詞。一、指“看見”。這是古今相同的。二、指“召見”、“拜見”。如“秦王見韓非”、“韓非見秦王”。三、指“被”。上文“由此不見用”,意為由于這原因不被重用。四、指代“我”,如“見贈”,即贈送給我。五、同“現(xiàn)”?!峨防沾ā罚骸帮L(fēng)吹草低見牛羊?!?/p>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善②用事③屬④恚⑤怏怏⑥遽⑦亟⑧社稷⑨言

2.翻譯:①欲網(wǎng)羅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②皆其柄國之日也

③專權(quán)無上

34.專力則精,雜學(xué)則粗

詞學(xué)以浙中為盛,余少時嘗效焉。一日,嘉定②王鳳喈(jiē)語休寧③戴東原曰:“吾昔畏姬傳,今不畏之矣?!睎|原曰:“何耶?”鳳喈曰:“彼好多能,見人一長輒思并之。夫?qū)At精,雜學(xué)則粗,故不足畏也。”東原以見告,余悚其言,多所舍棄,詞其一也。

(選自清?姚鼐《惜抱軒集》)[注釋]①余:本文作者清人姚鼐(nài)自稱,他字姬傳,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②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qū)。③休寧:古縣名,今浙江境內(nèi)。

[文言知識]說“少”。作為多少的“少”,古今相同?!吧佟痹谖难灾羞€作“年輕”、“年輕時”解。上文“余少時嘗效焉”中的“少時”,即為“年輕時”。賀知章詩“少小離家老大還”,其中“少小”指年輕時。古人年齡在30歲之內(nèi)的都可指“少年”。岳飛詞“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頭”即年輕人的頭發(fā)。古語有“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少年”也指年輕人。[思考與練習(xí)]1.解釋:①盛②焉③悚

2.翻譯:①彼好多能,見人一長輒思并之

②東原以見告

3.“多所舍棄,詞其一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①很多愛好都拋棄了,只有詞沒放棄;②很多愛好拋棄了,詞便是其中之一;⑧很多愛好沒放棄,詞便是其中之一;④很多愛好沒放棄,只有詞拋棄了。4.理解:姚鼐感到自己的缺點是什么?請用文中原句回答。

35.余文坼意外遂愿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④,事母極孝。貧不能供甘旨,棄舉業(yè)作賈,往來蘇、揚間。志欲破萬卷,而無錢購書,惟憑借讀。常云于湖州置貸③,暫住村店,俄春漲發(fā),村落困巨浸④中,移居主人樓上。方以阻行期為郁郁,忽睹樓側(cè)貯書四架,悉經(jīng)、史、子、集,喜甚,伏而誦之,焚膏繼夜,諰諰⑤恐不能遍覽。喁喁⑥數(shù)旬,竟忘為置貸來也。迄水將退,而腳氣⑦大發(fā),住養(yǎng)匝月,架上書悉歸腹笥矣。

(選自清?張泓《滇南憶舊錄》)

[注釋]①京江:古地名,今鎮(zhèn)江市。②舉業(yè):參加科舉考試的學(xué)業(yè)。③貸:辦貨。④浸:水。⑤諰諰(xǐxǐ):恐懼的樣子。⑥喁喁(yúyú):小聲讀書的樣子。⑦腳氣:指腳氣病。

[文言知識]“常”與“嘗”?!俺!弊鳌敖?jīng)?!薄ⅰ捌匠!苯猓沤裣嗤?。但文言中“?!庇滞皣L”,作“曾經(jīng)”解。上文“常云于湖州置貸”,意為曾經(jīng)說是在湖州辦貨。又,《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意為漢高祖擔(dān)任亭長時,曾告假回鄉(xiāng)?!皣L”,通“常”,又解為“曾經(jīng)”。[思考與練習(xí)]1.解釋:①孤②寄居③甘④旨⑤賈⑥貯⑦膏⑧迄⑨匝

2.翻譯:①方以阻行期為郁郁;②架上書悉歸腹笥矣。

36.黃魯直敬重蘇軾

魯直①晚年縣東坡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薦香,肅揖甚敬?;蛞酝瑫r聲實相上下為問,則離席驚避曰:“庭堅望東坡,門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蘇黃”者,非魯直本意。

(選自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

[注釋]①魯直:即黃庭堅,字魯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②東坡:即蘇軾。

[文化常識]“江西”及其他。上文有“今江西君子曰”,其中“江西”并非指江西省,而是指長江以西的地區(qū)。長江由西向東,但自九江至南京,其流向為東北方向,因此出現(xiàn)了“江西”、“江東”的現(xiàn)象。“江西”古指長江以北的安徽、江蘇一部分地區(qū);“江東”指長江以南的安徽、江蘇及浙江一部分地區(qū)。由此可知,古人說的“江西”不等于今之江西省。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縣②門③耳

2.翻譯:①每蚤作,衣冠薦香,肅揖甚敬;②安敢失其序哉?。

3.“或以同時聲實相上下為問”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有以把誰上誰下問黃魯直;②有人認為黃、蘇兩人的聲望其實不相上下;③有人問兩人在當(dāng)時誰高誰低;④或者說在當(dāng)時兩人地位不相上下。

37.蘇軾私識范仲淹

慶歷①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②,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xí)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③,此四人者,人杰也?!睍r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祜④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

(選自宋?蘇軾《范文正公文集敘》)

[注釋]①慶歷:宋仁宋年號。②鄉(xiāng)先生:鄉(xiāng)里的私塾先生。③韓、范、富、歐陽:分別指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個年號。⑤舉進士:考中進士。

[文化常識]“總角”及其他。古人在說到年齡的時候,常常不用數(shù)字直接表達,而以某種稱謂來代替。一、垂髫(tiáo)。它指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孩子,男女不分?!短一ㄔ从洝罚骸包S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二、總角。它指八九歲到十三四歲的少年。上文“軾始總角”,意為蘇軾才十來歲。三、豆蔻。指十三四歲的少女。四、束發(fā)。指男子十五歲。五、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六、而立。指男子三十歲。七、不惑。指男子四十歲。其他還有“知命”、“花甲”、“古稀”等。

[思考與練習(xí)]1.解釋:①京師②魯③私④歿⑤既⑥涕⑦蓋⑧有

2.翻譯:①童子何用知之?;

②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

③時雖未盡了。

3.“吾得其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①我知道范公的為人;②我見到范公的為人;③我聽說范仲淹的人品;④我了解范仲淹的為人。

38.金農(nóng)為鹽商解窘

錢塘①金壽門先生農(nóng)客②揚州。諸鹽商慕其名,競相延致。一目,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③,先生首坐。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為觴政。次第至某商,苦思未得,眾客將議罰。商曰:“得之矣,‘柳絮飛來片片紅’?!币蛔鶉W然,笑其杜撰。先生獨曰:“此元人詠平山堂詩也,引用綦切?!北娬埰淙?,先生誦之曰:“廿四橋④邊廿四風(fēng),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北娨?/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