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DCDC電路原理設計及PCB布線注意事項大全_第1頁
電源、DCDC電路原理設計及PCB布線注意事項大全_第2頁
電源、DCDC電路原理設計及PCB布線注意事項大全_第3頁
電源、DCDC電路原理設計及PCB布線注意事項大全_第4頁
電源、DCDC電路原理設計及PCB布線注意事項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源、DC-DC電路原理設計及PCB布線注意事項大全一.DC-DC電路設計至少要考慮以下條件:1.外部輸入電源電壓的范圍,輸出電流的大小。2.DC-DC輸出的電壓,電流,系統(tǒng)的功率最大值。二.基于以上兩點選擇PWMIC要考慮:1.PWMIC的最大輸入電壓。2.PWM開關的頻率,這一點的選擇關系到系統(tǒng)的效率。對儲能電感,電容的大小的選擇也有一定影響。3.MOS管的所能夠承受的最大額定電流及其額定功率,如果DC-DCIC內部自帶MOS,只需要考慮IC輸出的額定電流。4.MOS的開關電壓Vgs大小及最大承受電壓。三.電感(L1),二極管(CR1),電容(C2)的選擇1.電感量:大小選擇主要由開關頻率決定,大小會影響電源紋波;額定電流,電感的內阻選擇由系統(tǒng)功耗決定。2.二極管:通常都用肖特基二極管。選擇時要考濾反向電壓,前向電流,一般情況反向電壓為輸入電源電壓的二倍,前向電流為輸出電流的兩倍。3.電容:電容的選擇基于開關的頻率,系統(tǒng)紋波的要求及輸出電壓的要求。容量和電容內部的等效電阻決定紋波大小(當然和電感也有關)。可靠的DC-DC電路,需要對以上電路的原理做如下修改:1.輸入部分:電源輸入端需要加電感電容濾波。目的:由于MOS管的開關及電感在瞬間的變化會造成輸入電源的波動,尤其是在系統(tǒng)耗電波動較大時,影響更為明顯。2.輸出部分:(1)假定C2的選擇的100uF是正確的,我們想得到更小的紋波,可以將100uF的電容改成兩顆47uF的電容(基于相同類型的電容);如果100uF電容采用的是鋁電解,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一顆10uF的磁片電容或鉭電容。(2)在輸出端再加一顆電容和一顆電容對原來的電源做一個LC濾波,會得到一個紋波更小的電源。PCB布線時,應注意幾點:1.輸入電源與MOS的連線要盡可能的粗。2.Vgs也要粗一點,千萬不要以為粗細沒關系,(注:一般系統(tǒng)功率相對較低時,輸出電流不大,粗細的影響不明顯)關鍵時刻會影響電源的穩(wěn)定性。3.CR1,L1盡量靠近Q1。C2盡量靠近L1。4.反饋電阻的線盡量遠離電感L1。5.反饋電壓的地與系統(tǒng)的地盡量的近,保持在一個電位上。6.CR1的地線千萬要粗,在MOS的打開的時間里,L1的電流是由CR1的通路提供,即由地流向L1。附實例:Lm系列電源芯片布線指導1.BoththedesignerandtheCADpersonneedtobeawarethatthedesignofaswitchingpowerconverterisonlyasgoodasitslayout設計者和CAD布局者都要明白:開關轉換器的設計僅僅是布局良好的一方面。2.TheoverallsubjectofPCBdesignisanextremelywideone,embracingseveraltest/mechanical/productionissuesandalsoinsomecasescompliance/regulatoryissues.Thereisalsoacertainamountofphysics/electromagneticsinvolved,PCB/機械/生產問題,并在某些情況下遵守/管理問題。也有涉及到一些物理學和電磁學的問題。3.wehaveprovidedrecommendedstartingpointsforlayoutwhenusingthepopularLM267x,LM259xandLM257xfamilies(Figure2)Thefocusisonthestep-down(Buck)SimpleSwitcherICsfromNational,butthesameprinciplesholdforanytopologyandswitchingpowerapplication我們對布局提供建議的出發(fā)點是使用比較流行的、LM259x和LM257x系列,主要集中在降壓(Buck)簡單開關電源轉換芯片,但是同樣的原則在其它的任何拓補結構和開關電源應用中依然適用。4.Inswitchingregulatorlayout,itistheACpathsthatareconsideredcritical,whereastheDCpathsarenot.Thatistheonlybasicruletobekeptinmind,andfromwhichalltheothersfollow.Thisisalsotrueforanytopology。重要,這是唯一值得牢牢記住的基本原則,并且,同其它原則一樣,這也適用于任何布局拓補結構。5.PerformananalysisofthecurrentflowforanytopologyinthesamemanneraswedidfortheBuck,tofindthe’differencetraces’:andthesetracesarebydefinitionthe’critical’onesforlayout.對執(zhí)行中的任何拓補結構進行電流路徑,采用我們分析Buck降壓器時同樣的分析方法,來找出不同路徑,這些不同路徑的確定是布局的關鍵。6.everyinchoftracelengthhasaninductanceofabout20nH。Likethetraceresistance,thattoodoesn’tseemmuchatfirstsight.ButitisthisratherminuteinductancewhichisinfactresponsibleforagreatmanycustomercallsinSIMPLESWITCHERapplications!每英寸長度的走線會產生大約20nH7.thechangeincurrentintheACsectionsofatypicalbuckconverterisabout1.2timestheloadcurrentduringtheswitchturn-offtransitionandisabout0.8timestheloadcurrentduringtheswitchturn-ontransition在典型的降壓轉換器的交流變化電流部分,在開關關斷過程中,大約有1.2倍的負載電流,約0.8倍的負載電流在開關開通的過程中。8.TheACandDCCurrent,注意直流和交流電流路徑9.PlacingComponents‘acap’(asCloseasPossible)theinputcapacitors,especiallythebypasscapacitor‘CBYPASS’shouldbeplacedveryclosetotheIC,evenforaBuckIC放置輸入電容特別是旁路電容盡可能的靠近IC芯片。即使是降壓。10.Thereforeahighfrequency‘bypass’or‘decoupling’capacitorwithsmallornoleads,istobeplacedveryclosetotheVINandGNDpinsoftheIC.Thisisusuallya0.1μF–0.47μF(monolithic)multilayerceramic(.因此,在高頻中,旁路電容或者VIN和GND是1.0—0.47uF的多層陶瓷電容。11.Forlighterloads,andifitispossibletoplacetheinputbulkcapacitorveryclosetotheIC,thehighfrequencybypasscapacitormaysometimesbeomitted.Butforhigh-speedswitchersliketheLM267x,theinputceramicbypasscapacitorisconsideredalmostmandatoryforanyapplication.容量的電容器接近ICLM267x的。12.ItisessentialtoplacethecatchdiodeveryclosetotheICandconnectitdirectlytotheSWpinandGNDpinsoftheIC,withtracesthatareveryshortandfairlywide放置集流二極管距離ICSW腳和GND腳是很有必要的,這樣的放置會使導線很短和很寬。13.severalviasinparallelwillyieldbetterresultsthanasinglevia.Andlargerviadiameterswouldhelpfurther(unlesstheyarebeingusedas’thermalvias用幾個步增大。14.acommon‘intuitive’mistakeistoassumethatinductanceisinverselyproportionaltothewidthofthetrace.一個普遍的錯誤是認為電感感性和導線的寬度成反比。15.注意正確選定單板坐標原點的位置,原點的設置原則:A.單板左邊和下邊的延長線交匯點。B.單板左下角的第一個焊盤。板框四周倒圓角,倒角半徑5mm,特殊情況參考結構設計要求。16.按工藝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尺寸標注。17.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則A.遵照“先大后小,先難后易”的布置原則,即重要的單元電路、核心元器件應當優(yōu)先布局.B.布局中應參考原理框圖,根據單板的主信號流向規(guī)律安排主要元器件.C.布局應盡量滿足以下要求:總的連線盡可能短、關鍵信號線最短、高電高頻信號與低頻信號分開、高頻元器件的間隔要充分.D.相同結構電路部分,盡可能采用“對稱式”標準布局;E.按照均勻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觀的標準優(yōu)化布局;18.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調試和維修,亦即小元件周圍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調試的元、器件周圍要有足夠的空間。19.需用波峰焊工藝生產的單板,其緊固件安裝孔和定位孔都應為非金屬化孔。當安裝孔需要接地時,應采用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與地平面連接。20.焊接面的貼裝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產工藝時,阻、容件軸向要與波峰焊傳送方向垂直,阻排及SOP(PIN間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軸向與傳送方向平行;PIN間距小于1.27mm(50mil)的、SOJ、、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IC去偶電容的布局要盡量靠近IC21.和地之間形成的回路最短。22.元件布局時,應適當考慮使用同一種電源的器件盡量放在一起,以便于將來的電源分隔。23.用于阻抗匹配目的阻容器件的布局,要根據其屬性合理布置。串聯(lián)匹配電阻的布局要靠近該信號的驅動端,距離一般不超過500mil。配一定要在信號的最遠端匹配。24.25.所有布線層都盡量靠近一平面層,優(yōu)選地平面為走線隔離層。26.測試孔測試孔是指用于ICT測試目的的過孔,可以兼做導通孔,原則上孔徑不限,焊盤直徑應不小于25mil,測試孔之間中心距不小于50mil。不推薦用元件焊接孔作為測試孔。27.定義和分割平面層A.間的電位差,電位差大于12V時,分隔寬度為50mil,反之,可選20--25mil。B.平面分隔要考慮高速信號回流路徑的完整性。C.當由于高速信號的回流路徑遭到破壞時,應當在其他布線層給予補嘗。例如可用接地的銅箔將該信號網絡包圍,以提供信號的地回路。28.布線優(yōu)先次序關鍵信號線優(yōu)先原則:電源、摸擬小信號、高速信號、時鐘信號和同步信號等關鍵信號優(yōu)先布線密集的區(qū)域開始布線。29.盡量為時鐘信號、高頻信號、敏感信號等關鍵信號提供專門的布線層,并保證其最小的回路面積。必要時應采取手工優(yōu)先布線、屏蔽和加大安全間距等方法,保證信號質量。30.電源層和地層之間的EMC環(huán)境較差,應避免布置對干擾敏感的信號。31.進行PCB設計時應該遵循的規(guī)則1)地線回路規(guī)則:環(huán)路最小規(guī)則,即信號線與其回路構成的環(huán)面積要盡可能小,環(huán)面積越小,對外的輻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擾也越小。針對這一規(guī)則,在地平面分割時,要多層板為宜。2)竄擾控制是指PCB上不同網絡之間因較長的平行布線引起的相互干擾,主要是由于平行線間的分布電容和分布電感的作用??朔當_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平行布線的間距,遵循3W規(guī)則。在平行線間插入接地的隔離線。減小布線層與地平面的距離。3)屏蔽保護還要考慮好如何有效的讓屏蔽地與實際地平面有效結合。4)走線的方向控制規(guī)則:向,以減少不必要的層間竄擾;當由于板結構限制(如某些背板)難以避免出現(xiàn)離各信號線。5)走線的開環(huán)檢查規(guī)則:一般不允許出現(xiàn)一端浮空的布線(DanglingLine),主要是為了避免產生"天線效應,減少不必要的干擾輻射和接受,否則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結果。6)阻抗匹配檢查規(guī)則:同一網絡的布線寬度應保持一致,線寬的變化會造成線路特性阻抗的不均條件下,如接插件引出線,BGA封裝的引出線類似的結構時,可能無法避免線寬的變化,應該盡量減少中間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長度。7)走線終結網絡規(guī)則:在高速數字電路中,當PCB布線的延遲時間大于信號上升時間(或下降時間)的1/4時,該布線即可以看成傳輸線,為了保證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阻抗與傳輸線的阻抗正確匹配,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匹配方法,所選擇的匹配方法與網絡的連接方式和布線的拓樸結構有關。A.對于點對點(一個輸出對應一個輸入)連接,可以選擇始端串聯(lián)匹配或終端并聯(lián)匹配。前者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延遲較大。后者匹配效果好,但結構復雜,成本較高。B.對于一點對多點(一個輸出對應多個輸出)連接,當網絡的拓樸結構為菊花鏈時,應選擇終端并聯(lián)匹配。當網絡為星型結構時,可以參考點對點結構。星形和菊花鏈為兩種基本的拓撲結構,其他結構可看成基本結構的變形,可般不追求完全匹配,只要將失配引起的反射等干擾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即可。8)走線閉環(huán)檢查規(guī)則:將引起輻射干擾。9)走線的分枝長度控制規(guī)則:盡量控制分枝的長度,一般的要求是。10)走線的諧振規(guī)則:主要針對高頻信號設計而言,即布線長度不得與其波長成整數倍關系,以免產生諧振現(xiàn)象。)走線長度控制規(guī)則:種網絡拓撲結構。12)倒角規(guī)則:PCB設計中應避免產生銳角和直角、產生不必要的輻射,同時工藝性能也不好。13)器件去藕規(guī)則:A.在印制版上增加必要的去藕電容,濾除電源上的干擾信號,使電源信號電容的布局及電源的布線方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有時甚至關系到設計的成敗。在雙層板設計中,一般應該使電流先經過濾波電容濾波再供器件使用,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由于器件產生的電源噪聲對下游的器件的影響,一般來說,采用總線結構設計比較好,在設計時,還要考慮到由于傳輸距離過長而帶來的電壓跌落給器件造成的影響,必要時增加一些電源濾波環(huán)路,避免產生電位差。C.14)器件布局分區(qū)/分層規(guī)則:A.這樣的布局仍然要考慮到低頻信號可能受到的干擾。同時還要考慮到高/低B.對混合電路,也有將模擬與數字電路分別布置在印制板的兩面,分別使用不同的層布線,中間用地層隔離的方式。15)孤立銅區(qū)控制規(guī)則相接,有助于改善信號質量,通常是將孤立銅區(qū)接地或刪除。在實際的制作中,PCB廠家將一些板的空置部分增加了一些銅箔,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印制板加工,同時對防止印制板翹曲也有一定的作用。16)電源與地線層的完整性規(guī)則:對于導通孔密集的區(qū)域,要注意避免孔在電源和地層的挖空區(qū)域相互連接,的回路面積增大。17)重疊電源與地線層規(guī)則:特別是一些電壓相差很大的電源之間,電源平面的重疊問題一定要設法避免,難以避免時可考慮中間隔地層。18)3W規(guī)則:3倍線寬時,則可保持70%的電場不互相干擾,稱為3W規(guī)則。如要達到98%的電場不互相干擾,可使用10W的間距。19)20H規(guī)則:擾。稱為邊沿效應。解決的辦法是將電源層內縮,使得電場只在接地層的范圍內傳導。以一個H(電源和地之間的介質厚度)為單位,若內縮20H則可以將70%100H則可以將有98%的電場限制在內。20)五五規(guī)則:印制板層數選擇規(guī)則,即時鐘頻率到5MHz或脈沖上升時間小于5ns,則PCB板須采用多層板,這是一般的規(guī)則,有的時候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地平面層。E.工藝設計要求1.一般工藝設計要求參考《印制電路CAD工藝設計規(guī)范》2.功能板的ICT可測試要求A.對于大批量生產的單板,一般在生產中要做ICT(InCircuitTest),為了滿足ICT測試設備的要求,PCB設計中應做相應的處理,一般要求每個網絡都要至少有一個可供測試探針接觸的測試點,稱為ICT測試點。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