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_第1頁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_第2頁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_第3頁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_第4頁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淺析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小組成員:郭婧2010052987余馥媛2010052967賴少麗2010052975總述培根說:“園林景觀是人類一切樂章中最純潔的藝術”。中國的古典園林是一種以模擬自然山水為目的,把自然或經過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審美要求組成的建筑綜合藝術。欣賞、學習、研究園林,應抓住園林建筑的藝術特點,把握園林景觀常見的構景類型和常用的構景手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出造園者的匠心和園林的意境。中國古代園林構景,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和諧,運用多種構景手法表現自然之美,以求得漸入佳境、小中見大、步移景異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效果。園林的構景類型和手段很多,但無論是莊嚴雄渾、風格粗獷的北方園林,還是明媚秀麗、淡雅樸素的江南園林,或是暢朗玲瓏、簡潔輕盈的嶺南園林,在微觀處理中,構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對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園林性質、規(guī)模,因地而宜、因時而宜。自然的動人之處,在于變化與不可重復性。中國古典園林正是通過向自然學習,利用各種構景的方法,使得園內景物虛實相生,真正達到了園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 我們小組主要以框景、借景、障景這三者為例來總結分析這三種造景手法在中國古典園林的應用及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應用這三種造景手法的一些優(yōu)秀案例,最后我們小組對在現代景觀設計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三種造景手法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第一部分框景一、釋義:1、概念:框景是在園林中用門、窗、樹木、山洞等來框取另一個空間的優(yōu)美景色。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視線引到景框之內,故稱框景。2、典籍解說:《園冶》中說“藉以粉墻為紙,以石為繪也。理者相石皴紋,防古人筆意植**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園窗,宛然鏡游也”。3、使用原理和意義效果:框景利用“佳則收之,俗則屏之”[2]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從框中所看到*圍之內,有意識有目的地優(yōu)化組合審美對象,達到純真、精煉、集中展現景觀的目的。在古典園林中,主要是通過“框”來觀“景”,人們不是直面景物本身,而是通過“框”來進行構景認知,實現具有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的藝術境界。二、古典園林中的框景應用(1)入口框景拙政園——月洞門⑵端頭框景(**拙政園)(**民俗博物館)⑶流動框景:**園林里,水體不可少,自然水體游覽工具——船也是不可少的人在船中坐,船在園中游,自然的形成了流動框景——人不動而畫面在畫框中不斷更換,別有一番情趣。(**城內河道游船框景)⑷鏡游框景(最常見)——以各式窗戶框起的景色在中國傳統(tǒng)古代園林中,窗是框的主要元素,其中窗有什錦窗和漏花窗二種。1)什錦窗主要是外形各異的窗框,在園林中連續(xù)排列于墻上,既可形成框景,窗框本身也因形狀奇異、有趣而引人注目,在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中均多設置。(頤和園——游廊上的什錦窗)2)另有一種窗元素為“漏花窗”,《園冶》中稱之為“漏磚墻”,**、**一帶通稱“花墻洞”。“漏花窗”既可以起“避外隱內”之作用,同時,也是溝通內外空間的一種有效造景手法。此窗多為窗外無景可借時采用,在造型上有多種形式,如幾何形、曲線形、花鳥形等;制作材料多用磚瓦砌就,也有用木制成的。(拙政園——磚砌漏花窗)(五峰園——木質圓形漏花窗)(藝圃——木質方形漏花窗)(網師園——木質方形漏花窗)(5)模糊框景三、框景現代景觀中的應用:“框景”猶如一個容器,容納古往今來的雕欄玉砌,春花秋月,是傳統(tǒng)古典園林中一抹沉靜的緋紅。而在現當代園林如火如荼發(fā)展的今天,框景也從庭院深深中款款而來,揭開其神秘的面紗。1、框景形式的發(fā)展:當今,框景手法運用形式更為多樣,無論是在景觀的布局,還是材質的使用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與發(fā)展,并形成了“框”與“景”不同的新組景方式。在當代園林中要算“框”的屬性拓展速度最快,*圍也更廣。不同“框”有不同的色彩、材質、形狀、尺寸,甚至可以通過透視關系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體呈現“框”的形式,“框”的固有形式因技術發(fā)展和人們想象力的馳騁得以創(chuàng)新改變?!翱颉奔瓤梢允墙值肋吘碌木坝^櫥窗,公共建筑物的巨大玻璃幕墻,墻面上反復的框構圖,也可能是景觀小品或重復引導的“框”的構筑物,甚至是曾今廢棄的橋洞或轉瞬即使的流動的空間框等。“景”也從靜止的美麗的自然景物變得更為生動活潑,可能是街道上過往的人群,百貨店中庭的噴泉,或是櫥窗里時常更新的圖樣或流動空間里轉瞬即逝的景致。動感的景,流動的景,有人參與的景變得更為普遍??偟恼f來“框景”變得更加的外向,更加的生動,兼具了更多使用的功能。2、“框景”在當代園林中的運用形式:框景,一個是“框”,一個是“景”,這是框景的兩個核心要素。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框”也從曾經的拘泥的門窗框延展到一個更大更為抽象的層次,廣泛用于廚窗設計、建筑立面設計、廢棄構筑物以及立交橋的處理等。按照“框”與“景”的關系,框景在現代園林中的運用可以大致分為按景設框、按框設景、框自成景、無框成景、無框無景等基本形式。2.1按景設框在“景”與“框”中,“景”占主導地位,景是主要要素,框是景的展示的平臺。美好的景致,需要有一個觀看的場所,景觀和視線是最主要的,景觀的形成更多講求的是框對景的協(xié)調與契合?,F在常見的山景房、湖景房、海景房等建設都是采取的按景設框的框景模式。(**華僑城生態(tài)廣場)當今城市環(huán)境中的櫥窗設計應屬于按景設框的典*。對街景設窗,路上游人均入窗中,好似一幅流動的人物畫,立于窗前或人行窗外,均十分有趣(圖1)。按景設框適合用于街景、或其他有美好可觀景致的地方。(韓國首爾街道*櫥窗框景景觀)2.2按框設景在“景”與“框”中,“框”占主導地位,景是對框的點綴,或是先有框后有景。這里的“框”經常是現實使用中已經存在的構筑物或其它“框”要素,如隧道口、橋梁洞等(圖2)。這時的關鍵和重點是如何根據已經存在的“框”的位置、形態(tài)、尺度大小等要素來安排布設景觀,并優(yōu)化“框”的空間,美化“框”環(huán)境,使“景”入“框”,使“框”中有“景”,使“框”有景觀可觀性,使得“景”與“框”相得益彰。(韓國釜山立交橋框景景觀)2.3框自成景“框”本身就構成了完整的景,景觀是對“框”本身的利用和解讀。這里的“框”有通常有以下兩種基本應用形式?!翱颉眻D樣的運用這種形式是單獨的“框”或連續(xù)的“框”的組圖,對人們形成視覺上的刺激或引導。常見于景觀小品中單獨的“框”或連續(xù)的“框”的構架,它是對“框”本身圖樣的運用,被經常用于公共園林景觀中。連續(xù)的“框”通常與場地的軸線重合、平行或者垂直(圖3)也可用于建筑表面的框的樣式,設計師將“框”以*種邏輯規(guī)律進行重復布局,使單個的“框”以整體的圖樣呈現,此方法多見于建筑表皮處理(圖4)。這時完整的“景”在若干個“框”的分解下已不能展現全貌,無論人們是靜止還是在建筑中行走,腦海中獲取的是各個“框”呈現的“景”所拼貼而成的意象。(韓國濟州島博物館框景)(**華僑城生態(tài)廣場框景)“框”空間的運用這種形式是把“框”泛化成一種可供使用的場所,“框”本身可能成為一個可供利用的空間,容納相應的活動。景觀主要不是“框”外景而是“框”內景,“框”中天地寬。這里的“框”被更加的抽象為一個空間,以及“框”內“框”外的互動,多用于對城市中的一些消極空間的處理利用,如城市景觀橋下、立交橋下空間。(韓國清溪河橋洞框景)韓國首爾清溪河上的景觀橋這里的二十二座橋均有其自身的使用功能,他們是連接街道兩邊的交通樞紐,橋本身是清溪上瑰麗的景觀,橋洞是景色中的框,人在框中自成畫。無論人在框中,或人在框外,人都成了框的使用者,也成了框景的造就者,框外人框內人互成景觀。(**華僑城波托菲諾框景)2.4無框成景景觀依舊在,框遁無形。這里的“框”可能是不易捕捉的或者被抽象化的。人們難以將框的邊界盡收眼底,“框”也可能是通過透視關系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體呈現“框”的形式。如現實中一些建筑自身來形成的超大尺度的“框”在人眼里是難取全貌且不易被察覺的,人在“框”前顯得十分的渺小,視線難以捕捉邊界,但框到的“景”卻是真實而完整的。在現實生活中,“框”也經常通過虛實明暗對比來強化框中景。這種輪廓線與如同借用蘆原義信關于建筑輪廓線的“第一次輪廓線”和第二次輪廓線”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子說得好“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這種有形寓于無形之中,如天地,如永遠追逐不到又永遠存在的曼妙的天際線,將無框成景上升到了一個哲學的層面,這或許就是框的最高境界。目前無框成景多用于有巨大玻璃幕墻和巨大框架結構的建筑內,也多用于由植物或建筑通過幾何透視的方式成框的景觀營造。(**博物館框景)又如在丹麥*公園內一處景觀,通過左、右、上三方的植物以及地面形成的引導型的“框”,將后面色葉樹種優(yōu)美樹型與斑斕色彩框在其中,構成了一幅生動自然的無框框景(丹麥*公園內的無框框景)四、由現代景觀中的框景手法應用想到的框景的造景手法若能在園林布局中靈活運用,即可起到步移景異、移步換景的景觀效果,豐富園林景觀。然而,隨著現代園林的發(fā)展和變化,無論是在園林景觀的布局上,還是在園林材質的應用上,都無法達到傳統(tǒng)意義上“框景”的要求。于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上,框景已經從傳統(tǒng)園林的欣賞內容轉變到現代園林的欣賞形式,打破了有框必景這一傳統(tǒng)模式,開始了先框后景的組景方式,或是以“框”為景?,F代景觀中成功應用框景手法的案例,正如第三部分所描述的那樣,其成功的關鍵并不在于對于框景手法的忠實再現,而在于利用框景手法的核心——“框”與“景”的關系,以不同形式,冠以相同的指導思想,以達到框景的效果——吸引人注意力,豐富景觀。我們看到,在現在的景觀設計當中,不乏有中國古典造園手法的應用,框景也是其中之一,但這樣的應用往往不能夠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無外乎四個字——“生搬硬套”。框景不代表有框有景就能稱之為框景,同樣的有中國元素的景觀設計并不一定就能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景觀設計,成功的借鑒中重要的是相同指導思想的貫穿,而不是就形式論形式的表面功夫。如同框景,無論是什么材質的框,什么概念的框,只要框與景的組合達到了“佳則收之,俗則屏之”的吸引人的效果,那便可稱之為框景;對于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在當代景觀中的應用也應是如此,揭開種種形式的外衣,以思想為貫穿,以人的真實感受對所造的真實感受為依據,如此才能到達借鑒的效果,否則就只能是依葫蘆畫瓢,虛有其表。第二部分借景一、釋義1、概念借景: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多樣統(tǒng)一、迂回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圍中來,收無限于有限之中的一種造園手法。2、分類借景分近借、遠借、鄰借、互借、仰借、俯借、應時借7類。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借資對方的景物)、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應時借(借一年中的*一季節(jié)或一天中*一時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和即時的動態(tài)景觀)。3、手法1)開辟賞景透視線,對于賞景的障礙物進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擋視線的樹木枝葉等。在園中建軒、榭、亭、臺,作為視景點,仰視或平視景物,納煙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聳翠,看梵宇之凌空,賞平林之漠漠。2)提升視景點的高度,使視景線突破園林的界限,取俯視或平視遠景的效果。在園中堆山,筑臺,建造樓、閣、亭等,讓游者放眼遠望,以窮千里目。3)借虛景,如朱熹的“半畝方塘”,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云影”;**豫園中的花墻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二、古典園林中借景的應用1、在中國的現有園林和風景區(qū),甚至是山野小鎮(zhèn)的布局設計,也有頗多運用借景手法的精彩實例。(1)頤和園的“湖山真意”遠借西山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陽西下、落霞滿天的時候賞景,景象曼妙。(2)**避暑山莊,借磬錘峰一帶山巒的景色,氣勢磅礴,眼界開闊。(3)**園林各有其獨具匠心的借景手法。拙政園西部原為清末*氏補園,與拙政園中部分別為兩座園林,西部假山上設宜兩亭,鄰借拙政園中部之景,一亭盡收兩家春色。這*圖,就是借景——左邊那若隱若現的塔,就是從遠處借來的,這是拙政園創(chuàng)意的畫龍點睛之筆。近處的荷塘與遠處的佛塔交相輝映,仿佛塔是園中的一景。(4)留園西部舒嘯亭土山一帶,近借西園,遠借虎丘山景色。滄浪亭的看山樓,遠借上方山的嵐光塔影。山塘街的塔影園,近借虎丘塔,在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虎丘塔的倒影。(5)叢林的假山上露出亭子尖尖的頂角,拓展了視野空間,也加增添了畫面的情趣。利用園內不同景致的相互映襯,這是園林中常常有的借景手法之一。(6)框景與借景手法的巧妙結合,給欣賞景色的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奇妙體驗。(7)**查濟村傳統(tǒng)的雙披屋,因傳統(tǒng)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對于建筑顏色要求非常嚴苛,平民百姓,縱使有萬貫家私,也絕不允許在住宅上使甩各種金碧輝煌的彩畫與裝飾?!暗虄葥p失堤外補”,雖然住宅是統(tǒng)一的青磚黑瓦,但聰明的查濟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結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運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借景、對景等手法,形成"門外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的"天人合一"的格局。三、“借境”對于環(huán)境綜合因素的開發(fā)和借用現代人還把借景引申為“借境”,這不單指對周圍環(huán)境中視覺形象的借鑒利用,也包括對周圍環(huán)境中存在的聲音、氣味等因素的借鑒。蘆原義信在《外部空間設計》一書中認為:“空間基本上是由一個物體和感覺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中發(fā)生的。這一相互關系主要根據視覺確定。但作為建筑空間考慮時,則與嗅覺聽覺、觸覺也都有關。即使同一空間,因風、雨,日照情況;也是有印象大為不同的時候?!敝袊糯鷪@林設計,很早已注意到綜合感覺因素對空間環(huán)境性質的影響,可以在園林設計中不但考慮對周圍環(huán)境中存在的視覺因素的借用,也考慮到對周圍環(huán)境中聽覺、嗅覺,甚至是觸覺因素的開發(fā)利用。**避暑山莊中的“萬壑松風”建筑群,即因近有古松、遠有巖壑,風入松林發(fā)出陣陣松濤。建筑的命名和設計則考慮到周圍環(huán)境中的聽覺因素的借用和啟發(fā)。拙頤園中的留聽閣,取“留得枯荷聽寸聲”之詩意。聽雨軒,“取雨打芭蕉”之意,還有留園中聞木樨香,拙頤園中的雪香云蔚等則對周圍環(huán)境中存在的嗅覺因素的借用和闡發(fā)。顯然,對周圍環(huán)境中綜合感覺因素的開發(fā)和借用,能夠使場所營造的情感氛圍更加豐滿、充三、借景現代景觀中的應用1、落地窗運用透明的玻璃代替沉悶的墻壁,弱化了室內外的隔離、拓展了視野的空間,借屋外的風景調和室內的色彩和氛圍,我借景手法在當代設計中重大運用之一。2、別墅小居中古典元素的再現與借景手法的結合。采用黑檀木為主要材料,通過線與面對空間進行裝飾、重組。簡潔的黑色線條與家具交織于空間之中,對比鮮明,彰顯干練。一方一圓的花格落地罩,用傳統(tǒng)的手法強調了空間上的區(qū)分,且彼此遙相呼應,將空間包含于屏中,達到了大借景的表現手法。臥房中借景手法的運用,增添了幾分綠意的情趣。同時也滿足接觸自然、融合自然的都市人的訴求。3、借景手法更為大膽奇特,在新墨哥洲的荒原上樹起陣列形的導電金屬桿,氣勢非常壯觀,知名作品《閃電的原野》,是在新墨西哥州的高原上,埋下400根鋼桅桿,每根都有一個針樣尖端,排列如一*巨大的釘床,覆蓋了一塊巨大的平原。每根鋼桿都能起到避雷的作用。由于此地處于冷暖氣流交會之處,經常可以看到閃電現象,瑪麗亞的設計把自然現象也納入了借景的*圍,通過她的設計,強化了這自然現象的可視性,并使之成為景觀的主要內容。這和中國園林設計中的“應時借景”構思不謀而合。5、西方的一些現代設計師都很注意借景的運用,如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米斯*德羅設計的《*斯沃斯住宅》都充分的考慮到建筑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交融關系。當代的一些景觀設計師借景手法更為前衛(wèi),把原來人們看來有礙觀瞻的廢棄工廠中的舊爐架也納入借景的*疇。如德國設計師拉茨設計的《杜伊斯伯格公園》,美國設計師哈克設計的《西雅圖煤氣廠公園》,都是把廢棄的工廠舊設備當作景觀設計的表現內容,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四、由借景手法想到的狹義的講,借景是園林景觀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廣義的講它體現了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村施藝的設計原則。在中國的古典園林體系中,它是中國古代天人合,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的表現之一,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不是人對自然的破壞和干預。這與現當代生態(tài)主義設計思想不謀而合,把人工對自然的破壞降低到最小限度,優(yōu)化生態(tài)結構,促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是園林設計和景觀規(guī)劃。約翰·西蒙茲說:“規(guī)劃師首先要花時間進行土地調查,熟悉場地,分析自然特征的優(yōu)劣,他的目的是盡可以利用這些自然特征,從而加強此地的鄉(xiāng)土景觀特征,總而言之,剔除負面的要素和引進正面的景觀要素能夠提高和加強一個地區(qū)的景觀特征。”顯然,這種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設計方法,一方面可以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又可以節(jié)約投資成本,并且使景觀在短期內出現效果。目前,國內的一些設計項目多屬于政績工程,一味求大,求新,原來城郊的一些天然景觀被破壞,取而代之是一些冰冷的硬質景觀,投資不小,但效果不佳,這個問題值得深思。第三部分障景一、釋義釋義及原理:障景是在游客游覽或觀賞景點上設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擋住視線,從而引導游客改變游覽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園林增添“藏”的韻味,也是造成抑揚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為歷代園林所廣泛使用。障景的意義和作用在園林中合適設置障景,可以起到欲揚先抑、增加層次、障丑顯美等作用。障景的布置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漢民族的封閉性和超穩(wěn)定性思維注重內外有別,院與廳、室與內、堂內外皆需障。廣義地說,照壁、隔墻、屏風、鏈子,以及盆栽、膳食、幕布、水池、界牌等皆有障的作用,舊時府第內室前書牌“賓客到此止步”,皇宮大內前立石刻“文武官員到此下馬”也是障的作用。中國古典園林造景講究“景愈藏,意境愈大,景愈露,意境愈小”,景園喜歡曲折含蓄,障景恰好地完成了這個使命。三、障景在古典園林中的應用障景按布置的位置分為三種:入口障景、端頭障景和曲障。入口障景就是位于景園入口處,為了達到欲揚先抑、增加層次、組織人流、障丑顯美等作用而設置的;端頭障景是位于景觀序列的結尾處,希望有人有所回味,留有余韻,起到流連忘返、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作用所布置的;曲障是運用建筑題材,通常在宅院,往往要經過轉折的廊院才來到院中,叫做曲障。1、入口障景中園之門原來就是拙政園的正門,進入磚雕門樓,一座小小天井,深僅幾步而已,但那株文征明手植巨藤,已屆五百歲高齡,枝干蟠曲如龍,綠葉遮天蔽日,有“蒙茸一架自成林”之說。天井之北為臥虬堂,然后一路向北均為拙政園的住宅區(qū)。行至最底,得一門,門內咫尺之遠即有一座高大的**假山聳立眼前,山有東、西兩峰,視線越過中間低處,可見主廳遠香堂飛檐翹角隱現其間,這種半遮半露的處理激起游人更大的興趣。2、端頭障景拙政園的“梧竹幽居”竹徑,游覽到這里,景觀因一竹屏的設置而戛然而止,這種端頭障景的形式留給游客無限遐想的空間,讓游客有一種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感覺。3、曲障滄浪亭在假山與水池中間,隔著一條向內凹曲的復廊。曲徑通幽是古代造園常常用到的技法,其目的在于讓游客隨著蜿蜒曲折的曲徑一路探尋,到盡頭處方有一種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按障景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影壁障、假山障、土山障、樹叢障、綠籬障、組雕障、置石障、建筑障等。下面以影壁障、假山障、樹叢障為例分析。1、影壁障故宮的三大彩色琉璃九龍壁,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筑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墻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2、假山障拙政園東園蘭雪堂后的湖石假山,這就是以山障景。3、樹叢障**個園竹林,小徑兩旁以竹林為障,曲徑通幽,從小路前望,可見前方小亭一角,這就是障景“半隱半露”的手法。四、現代園林中障景的運用現代園林源于古代園林的一部分理論,結合了西方理念,理論構造上比較雜糅,但是基本上是對古代理念的闡述和豐富。當今,障景手法運用形式更為多樣,無論是在景觀的布局,還是材質的使用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與發(fā)展。1、組雕障的運用**烈士陵園入口處的組石雕及高大植物2、景墻障的運用臨**湖公園的景墻障3、影壁障的運用奧運村南北四個大門采用障景的造園手法,分別用彩陶文化、青銅文化、漆文化、玉文化的疊水影壁將美景置于其后,達到欲揚先抑的景觀效果。4、置石障的運用觀唐中式宅院入口處的置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