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飲茶習俗_第1頁
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飲茶習俗_第2頁
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飲茶習俗_第3頁
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飲茶習俗_第4頁
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飲茶習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飲茶習俗1、苗族、侗族的油茶湯居住在鄂湘二省交界處的苗族、土家族等,酷愛飲油茶湯,其佐料可多可少,簡單的只有花椒、蒜、胡椒、茶葉、生姜、鹽等,復雜的可有熟玉米、熟花生、核桃、糯米、豆干、米花、魚、肉、蔥、姜等。先將茶葉(茶末或嫩芽茶)在油鍋中不斷翻炒,待茶葉焦黃時再入其他佐料一起炒,然后加水煮三、五分鐘,快起鍋時加入蔥姜即成油茶湯,此湯既鮮爽又帶茶香,實際是一種茶的菜肴,又稱“八寶油茶湯”。2、白族的三道茶云南大理白族同胞喜用“三道茶”待客,白族稱它為“紹道兆”。當初白族只是用喝“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作為子女學藝、求學、女婿上門、女兒出嫁,以及子女成家立業(yè)的一套俗禮。現(xiàn)在擴大為白族人民喜慶迎賓的飲茶習俗,以前是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現(xiàn)在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第一道為苦茶,“清苦之茶”,將沱茶放在小罐中,放在火上燒烤后加水泡成。滋味苦澀,通常半杯,一飲而盡。第二道為甜茶,在茶湯中加紅糖、奶制作而成。第三道為回味茶,在茶湯中加入核桃(或乳扇、米花)、蜂蜜、花椒、生姜等沖泡而成。其寓意為只有經(jīng)過艱苦努力,才能獲得豐碩成果,才能領會到人生的意義。3、傣族的竹筒茶傣族同胞習慣飲用竹筒茶。先將毛茶裝入竹筒并在火上烤軟壓緊,并不斷加入茶葉,直至筒滿為止,烤干后,削開竹筒,取出圓柱形茶葉,掰下一塊,沖泡后品飲,格外清香,尤其是用云南西雙版納生長的香竹烤制,更具獨特的香味。布朗族的青竹茶,鮮竹煮水,放入茶葉現(xiàn)略煮后飲用。4、土家族的擂茶又名為“三生湯”,即將生米、生姜與生茶葉加水烹煮而成,是生活在高寒山區(qū)百姓防病健身的保健茶。現(xiàn)經(jīng)過不斷改進,又加入各種佐料,有芝麻、花生、黃豆(均炒熟)再加上生姜和鹽或糖(根據(jù)口味而定),將綠茶(或花茶)與上述佐料放在研罐中,加少量冷開水,擂搗成漿,再將開水沖入,并不斷攪拌,制成擂茶湯,分在碗中品飲,品飲時可配以各地特色小吃,品味更佳。5、景頗族的腌茶腌茶其實是一道茶菜。先用竹簸將鮮葉攤開,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鹽適量拌勻,放入罐內(nèi)或竹筒內(nèi),層層用木舂緊,腌制二三個月,再將茶葉取出晾干,即可用來泡飲。講究一點的,食用時還可拌一些香油或蒜泥等佐料。6、納西族的“龍虎斗”和鹽茶納西族同胞愛喝的“龍虎斗”,品飲方法獨特,先將茶在罐中烘烤,茶色焦黃后,加入開水煮沸,再將茶湯倒入盛有半杯白酒的杯中,并發(fā)出“啪啪”聲,這時茶酒相融,香氣四溢,不僅能解渴,還是治療感冒的藥方。

納西族喝的鹽茶是在事先準備好的茶盅內(nèi),放的不是白酒而是食鹽。其余制法與前相同,今天喝鹽茶時也有不放鹽而改換成食油或糖的,分別稱為油茶或糖茶。

還有拉枯族人的“烤茶”與納西族的“龍虎斗”相同,只是不放酒而已;佤族的“鐵板燒茶”也是將茶在鐵板上烤至金黃,再在水里煮;彝族同胞也喜歡飲用烤茶。怒族喜歡飲用“鹽巴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