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遙感概論復習參考資料
(―)緒論
1.什么是遙感
遙感:?種在遠離目標,不與目標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通過傳感器獲取其特
征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和應用的綜合性探測技術。遙感過程:
是指遙感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以及分析判讀和應用的全過程。包括遙感信
息的獲取;遙感信息的處理;遙感信息的應用。遙感技術系統(tǒng):是指一個從地
面到空中、甚至空間的從遙感信息收集、存儲、處理、判讀分析和應用的技術
系統(tǒng)。包括:遙感試驗系統(tǒng);遙感信息的獲取系統(tǒng);遙感信息的處理系統(tǒng);遙感
信息的應用系統(tǒng)
2遙感的分類按工作平臺:地面遙感、航空遙感、航天遙感
按所利用的電磁波的光譜段分:紫外遙感、可見光遙感、反射紅外遙感,熱紅
外遙感、微波遙感
按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分:主動遙感,被動遙感
按數據獲取方式:成像遙感;非成像遙感
按研究對象分:資源遙感、環(huán)境遙感、空間遙感、大氣遙感、陸地遙感、海
洋遙感
按應用空間尺度分:全球遙感、區(qū)域遙感和城市遙感
按應用領域分:資源、環(huán)境、農業(yè)、林業(yè)、軍事等
主動遙感:指從傳感器系統(tǒng)上的人工輻射源,向目標物發(fā)射一定形式的電磁波,
再由傳感器接收和記錄其反射波的遙感系統(tǒng)。如主動傳感器:雷達被動遙感:
指由傳感器從遠距離接收和記錄目標物所反射的太陽輻射電磁波及物體自身發(fā)
射的電磁波(主要是熱輻射)的遙感系統(tǒng)。如各種攝像機、掃描儀、輻射計
3.遙感技術的特點:1)感測范圍大,具有綜合、宏觀性。便于發(fā)現(xiàn)和研究
宏觀現(xiàn)象2)信息量大,手段多、技術先進。可提供豐富的光譜信息,根據應用
目的不同可選用不同功能的傳感器和工作波段3)獲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
具有動態(tài)監(jiān)測特點。能用于洪水,土地利用,農作物長勢、森林火災等監(jiān)測4)
用途廣,效益高5)約束少,不受地利、交通、國界等限制
(二)電磁輻射與地物光譜特征
1電磁波譜、電磁輻射的度量、黑體輻射等基本概念;遙感中常用的電磁波
譜段
答:電磁波譜:按照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波長或頻率排列形成的一個連續(xù)
譜帶。
可見光:0.38-0.76um
紅外:近紅外(NIR,near-infrared):0.7-3.0m
近紅外(NIR,near-infrared):0.7-1.Im
短波紅外(SWIR,shortwaveIR):1.1-3.0m
中紅外(MWIR,MidwaveIR):3.0-6.0m
遠紅外:6.0-15m
超遠紅外:6.0-15m
熱紅外(TIR,ThermalIR):3.0-15m
微波波段:(Imm-lm,最常用lcmTm)
黑體輻射: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來的輻射,在特定溫度及特定波長放射最
大量之輻射、如果一個物體對于任何波長的電磁輻射都全部吸收,則該物體是
絕對黑體。遙感中常用的電磁波段:包括可見光,紅外和微波波段
0.3-1.311m,即紫外、可見光、近紅外波段。這一波段是攝影成像的最佳
波段,也是許多衛(wèi)星傳感器掃描成像的常用波段。比如,Landsat衛(wèi)星的TM
的1-4波段,SPOT衛(wèi)星的HRV波段等。
1.5-1.8Um,2.0-3.5um,即近、短波、中紅外波段,在白天日照條件好
的時候掃描成像常用這些波段,比如TM的5、7波段等用以探測植物含水量以
及云、雪或用于地質制圖等。
3.5-5.5um,即中紅外波段,物體的熱輻射較強。這一區(qū)間除了地面物體
反射光譜反射太陽輻射外,地面物體也有自身的發(fā)射能量。如NOAA衛(wèi)星的
AVHRR傳感器用3.55-3.93um探測海面溫度,獲得晝夜云圖。
8-14Pm,即遠紅外波段。主要來自物體熱輻射的能量,適于夜間成像,測
量探測目標的地物溫度。
0.8-2.5cm至更長,即微波波段,由于微波穿云透霧的能力,這一區(qū)間可以
全天候工作。而且工作方式為主動遙感。其常用的波段為0.8cm,3cm,5cm,
10cm等等,有時也可將該窗口擴展為0.05cm至300cm波段。
2.大氣散射的類型;被動遙感的輻射源;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的分段性三種散
射類型:瑞利散射、米氏散射、無選擇性散射被動遙感的輻射源:除了太陽以
外,遙感探測中被動遙感的輻射源還有地球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的分段性:
1)太陽輻射。接近于溫度為6000K的黑體輻射,最大輻射的對應波長為
0.47m,主要集中于波長較短的部分,從紫外、可見光到近紅外區(qū)域,即
0.3-2.5m,在這一波段地球的輻射主要是反射太陽的輻射飛
2)地球輻射。接近于溫度為300K的黑體輻射、最大輻射對應波長為9.66
m,自身發(fā)出的輻射主要集中在波長較長的部分,即6m以上的熱紅外區(qū)
段。
3)在2.5-6m的中紅外波段,地球對太陽輻照的反射和地表物體自身的
熱輻射均不能忽略3大氣窗口的概念和意義大氣窗口:通常把電磁波通過大
氣層時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透過率較高的波段成3.為大氣窗口的概念
和意義
大氣窗口:通常把電磁波通過大氣層時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透過率較
高的波段稱為大氣窗口。
常用的大氣窗口:1)0.3-1.3um,即紫外、可見光、近紅外波段。這一波段是
攝影成像的最佳波段,也是許多衛(wèi)星傳感器掃描成像的常用波段。比如,Landsat
衛(wèi)星的TM的1-4波段,SPOT衛(wèi)星的IIRV波段等。2)1.5-1.8nm,2.0-3.5u
m,即近、短波、中紅外波段,在白天日照條件好的時候掃描成像常用這些波段,
比如TM的5、7波段等用以探測植物含水量以及云、雪或用于地質制圖等3)
3.5-5.5Hm,即中紅外波段,物體的熱輻射較強。這一區(qū)間除了地面物體反射
光譜反射太陽輻射外,地面物體也有自身的發(fā)射能量。如N0AA衛(wèi)星的AVHRR
傳感器用3.55-3.93口m探測海面溫度,獲得晝夜云圖4)8-14nm,即遠紅
外波段。主要來自物體熱輻射的能量,適于夜間成像,測量探測目標的地物溫度
5)0.8-2.5cm至更長,即微波波段,由于微波穿云透霧的能力,這一區(qū)間可以
全天候工作。而且工作方式為主動遙感。其常用的波段為0.8cm,3cm,5cm,
10cm等等,有時也可將該窗口擴展為0.05cm至300cm波段。
4地物反射波譜特征、反射波譜曲線,同物同譜、異物異譜的概念;主要地物的
反射波譜特征地物的波譜特征:地物的電磁波響成特性隨電磁波長改變而變化
的規(guī)律,稱為地物波譜,地物波譜隨波長而變的特性叫做地物波譜特性,是遙
感識別地物的基礎。
反射波普曲線:通常指用于表示地物的反射率隨波長的變化
同物異譜:同類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征
同譜異物:不同的地物可能具有相似的光譜特征。
主要地物的波譜反射特征:
1.植被的光譜曲線可分為三段:
1)0.4-0.76m:有一個小的反射峰,位于綠色波段(0.55m),兩邊
(藍、紅)為吸收帶
2)0.76-1.3m:高反射,在0.7m處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處有
峰值
3)1.3-2.5m:受植物含水量影響,吸收率增加,反射率下降,形成幾個
低谷
2.巖石:形態(tài)各異,沒有統(tǒng)一的變化規(guī)律
3.土壤:沒有明顯的波峰波谷。土質越細,反射率越高,有機質含量越高、
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4.水體:反射主要在藍綠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強,近紅外吸收更強。
與含沙量、葉綠素含量等有關;含沙量越高、反射率越高
5顏色的性質;HSV模型顏色的性質包括:明度、色調、飽和度1)明度
(Lightness,Value,Intensity):人眼對明亮程度的感覺。物體反射率越高,
明度就越高。2)色調(Hue):色彩彼此間相互區(qū)分的特性。3)飽和度
(Saturation):彩色純潔的程度,即光譜中波長段是否窄,頻率是否單一的表示。
HSV模型:H:色調用角度量表示范圍從0到360度紅綠藍分別相隔120
度互補色分別相差180度S:飽和度表示所選顏色純度和該顏色最大純度之
比范圍從0到1S=0時,只有灰度V:明度范圍從0到1。
6真彩色(truecolor);假彩色(falsecolor);偽彩色(pseudocolor)
真彩色:紅綠藍三波段合成
假彩色:真彩色之外的其它彩色合成方案
偽彩色:將不同的灰度值賦予不同的顏色顯示
(三)遙感成像原理與遙感圖像特征
1傳感器、遙感平臺、成象光譜儀、高光譜遙感的概念;高光譜遙感的特點
傳感器:是獲取地面目標電磁輻射信息的裝置,是遙感技術系統(tǒng)中數據獲取
的關鍵設備。
遙感平臺:搭載傳感器的工具。主要包括:航天遙感平臺、航空遙感平臺、
地面遙感平臺。
成像光譜儀:能為每個象元提供數十至數百個窄波段(通常波段寬度為
<10nm)光譜信息,能產生一條完整而連續(xù)的光譜曲線的儀器
高光譜遙感:在電磁波譜的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和中紅外區(qū)域,獲取許多
非常窄口光譜連續(xù)的圖象數據的遙感技術高光譜遙感的特點:
1)能探測到在寬波段遙感中難以探測的物質特征;2)光譜分辨率高,波段寬
度小于10nm,而寬波段遙感達100-200nm或更寬;3)能獲得連續(xù)光譜,區(qū)分
出具有診斷性光譜特征的物質;4)圖譜合一,在獲取大量目標窄波段連續(xù)光譜
圖象的同時,獲得幾乎連續(xù)的光譜數據
2掃描方式的傳感器:光機掃描儀;推帚式掃描儀
光機掃描儀:是對地表的輻射分光后進行觀測的機械掃描型輻射計。把搭載
掃描儀的飛行平臺的移動與利用旋轉鏡或擺動鏡在平臺移動的直角方向進行掃
描結合起來,從而得到二維信息的遙感器。
推帚式掃描儀:通過光學系統(tǒng)一次獲得一條線的圖象,然后由多個固體光電
轉換元件進行電掃描。將探測器搭載于飛行平臺上,通過和探測器成正交方向的
移動而得到目標物的二維信息。
3傳感器的性能指標和圖像的特征:光譜分辨率(spectralresolution);
空間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輻射分辨率(radiometricresolution);
時間分辨率(temporalresolution);溫度分辨率(temperatureresolution)
光譜分辨率:傳感器在接收目標輻射的光譜時能分辨的最小波長間隔空間
分辨率:遙感圖象上能夠詳細區(qū)分的最小單元的尺寸,是用來表征圖象分辨地面
目標細節(jié)能力的指標
輻射分辨率:傳感器接收光譜信號時、能分辨的最小輻射差。在遙感圖象上
表現(xiàn)為每一像元的輻射量化級(D)
時間分辨率:重訪周期,對同一目標進行重復探測時,相鄰兩次探測的時間
間隔
溫度分辨率:熱紅外傳感器分辨地表熱輻射(溫度)最小差異的能力
4航空遙感、航天遙感、像點位移、投影誤差的概念;航空攝影方式;航空
遙感的優(yōu)點航空遙感:以中低空航空遙感平臺為基礎進行的遙感方式航天遙
感:是利用搭載在人造地球衛(wèi)星、探測火箭、宇宙飛船和航天飛機等航天平臺上
的傳感器對地表進行的遙感像點位移:指在中心投影的相片上,由于地形的起
伏等的影響而引起的平面上像點位置的移動投影誤差:在中心投影的相片上,
由于地形的起伏等的影響而引起的平面上像點位置的移動,其位移量稱為“投
影誤差”。航空攝影的方式:單片攝影:為特定目標或小塊地區(qū)進行的攝影,
單張、不連續(xù)單航線攝影:航向重疊度:一般為60%,不小于53%o多航線
攝影:旁向重疊度:一般為15%-30%o航空遙感的優(yōu)點:①航空遙感空間分辨
率高、信息容量大②航空遙感靈活,適用于?些專題遙感研究③信息獲取方便
6遙感衛(wèi)星的分類氣象衛(wèi)星;地球資源衛(wèi)星;陸地衛(wèi)星;海洋衛(wèi)星7氣象衛(wèi)星
的分類、特點;主要氣象衛(wèi)星:FY-l.NOAA;FY-2,GOES,GMSO答:氣象衛(wèi)星的分
類:分極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兩個系列特點:L重訪周期短,數據更新快;
2.成像面積達,便于同步監(jiān)測3.資料來源連續(xù),實時性強,成本低
4/10
8主要陸地衛(wèi)星;陸地衛(wèi)星的軌道特征;TM(ETM+)影像各波段的特點及應用;
高分辨率衛(wèi)星:QuickBird,IK0N0S的分辨率和波段主要陸地衛(wèi)星:LANDSAT
系列陸地衛(wèi)星的軌道特征:中等高度、近圓形、近極地、太陽同步、可重復軌
道TM/ETM+主要波段及其特點
波段12345678波長(nm)0.45-0.520.52-0.600.63-0.690.76-0.90
1.55-1.7510.4-12.52.08-2.350.50-0.90波段名稱藍光綠光紅光近紅外
短波紅外熱紅外短波紅外全色地面分辨率3030303030120/603015
波段特點水體透視深度大,對葉綠素和水體含沙量敏感水體透視深度較大,對
健康茂盛植物敏感綠色植物強吸收波段,可見光最佳波段水吸收帶,綠色植物
強反射波段。茂密植物呈淺色調處于水的強吸收帶,對土壤濕度、植物含水量
敏感地面分辨率低;對熱異常敏感水的強吸收帶,水體深色調;與5波段相
關性較強
高分辨率衛(wèi)星:IKONOS:全色:空間分辨率1米(波段:0.45-0.90微米):
多光譜:空間分辨率4米,波段:(0.45-0.53)(0.52-0.61)(0.64-0.72)
(0.77-0.88)藍綠紅近紅QUICKBIRD:(1-3.5天)全色:0.61-0.72
米多光譜:2.44-2.88米,波段同IKONOS(四)遙感圖像目視解譯1遙感影
像解譯/目視解譯,遙感影像判讀/計算機解譯的概念,答:影像解譯:是指對遙
感圖像上的各種特征進行綜合分析、比較、推理和判斷,最后提取所感興趣的
信息的過程目視解譯:是用眼睛目視觀察,憑借人的經驗、知識和有關資料?,
通過人腦的分析、推理和判斷,提取有用的信息。目視解譯是遙感成像的逆過
程遙感影像判讀:通過綜合分析,并依靠間接解譯標志。計算機解譯:利用計
算機,運用模式識別方法自動提取信息的過程2遙感圖像目視解譯的基本步驟;
①準備工作②初步解譯和野外調查④野外驗證與補判⑤解譯成果轉繪和制圖
③室內詳判
3解譯標志的概念和分類;主要解譯標志解譯標志:即判讀標志,指可用來識
別遙感圖像上目標地物或現(xiàn)象及其屬性的各種影像特征分類:直接解譯標志:
直接反映或表現(xiàn)目標地物信息的各種影像特征。如色調、色彩、大小、形狀、
陰影、紋理、圖形等間接解譯標志:間接反映或表現(xiàn)目標地物信息的各種影像
特征。如空間位置、地物與環(huán)境
5/10
的關系、目標地物的季節(jié)變化等,間接判讀標志的運用需要相關專業(yè)背景主要
解譯標志:形狀(shape):目標地物在遙感圖像上呈現(xiàn)的外部輪廓。色調
(tone):全色遙感圖像中從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調(也叫灰度)顏色(color):
是彩色圖像中目標地物識別的基本標志。陰影(shadow):是圖像上光束被地物
遮擋而產生的地物的影子。據此可判讀物體性質或高度。紋理(texture):也叫
內部結構,指遙感圖像中目標地物內部色調有規(guī)則變化造成的影像結構。大小
(size):指遙感圖像上目標物的形狀、面積與體積的度量。位置(site):指目
標地物分布的地點。圖型(pattern):目標地物有規(guī)律的排列而成的圖形結構。
相關布局(association):多個目標地物之間的空間配置關系。
(五)遙感圖像處理
1.數字圖像處理的主要內容
圖像校正:從具有畸變的圖像中消除畸變的處理過程,包括輻射校正、幾何
校正。
圖像增強:增強圖像中的有用信息,利于識別分析,包括輻射增強、幾何增
強、圖像運算、多光譜變換等。
信息提?。禾崛D像中的有用信息,空間信息提取、屬性信息、時間信息
2.數字圖像、輻射校正、大氣校正、幾何校正、幾何精校正等基本概念
數字圖像:以數字的形式存儲的,適合于計算機處理的影像數據
輻射校正:消除或改正遙感圖像成像過程中附加在傳感器輸出輻射能量中的
各種誤差
大氣校正:指大氣散射校正,即消除大氣散射對輻射失真的影響。
幾何校正:從具有幾何變形的圖象中消除變形的過程幾何精校正:利用地
面控制點進行的幾何校正稱為幾何精校正。
3.幾何精校正的一般步驟;控制點的選擇;三種插值方法:最鄰近法、雙
線性法、三次卷積法的特點步驟:①選擇控制點:在遙感圖像和地形圖上分別
選擇同名控制點,以建立圖像與地圖之間的投影關系,這些控制點應該選在能
明顯定位的地方,如河流交叉點等。②建立整體映射函數:根據圖像的幾何畸
變性質及地面控制點的多少來確定校正數學模型,建立起圖像與地圖之間的空
間變換關系,如多項式方法、仿射變換方法等。③重采樣內插:為了使校正后
的輸出圖像像元與輸入的未校正圖像相對應,根據確定的校正公式,對輸入圖
像的數據重新排列。在重采樣中,由于所計算的對應位置的坐標不是整數值,
必須通過對周圍的像元值進行內插來求出新的像元值。地面控制點(GCP,Ground
ControlPoint):一些特定的象元,其地圖坐標或其它輸出坐標為已知的人
工地物、線性地物交叉點等不易隨時間變化的目標。大比例尺的圖象:道路交
叉點、機場跑道、建筑物小比例尺的圖象:城區(qū)、一些線性地物交叉點(河流、
道路)分布:較均勻分布與圖象范圍內,保證足夠數量1)多項式糾正法的精
度與地面控制點(GCP)的精度、分布、數量及糾正范圍有關;2)GCP的位置
精度越高,則幾何糾正的精度越高;GCP的個數不少于多項式的系數個數;適
當增加GCP的個數,可以提高幾何糾正的精度。3)20-30個GCP,一般可以
滿足需求4)2.GCP分布應盡可能在整幅圖像內均勻分布,否則在GCP密集區(qū)
精度較高,在GCP分布稀疏出現(xiàn)較大的誤差。
4.圖像增強、輻射增強、直方圖均衡化,直方圖的性質;圖像平滑的方法均值
濾波,中值濾波的應用;主要銳化算法的特點
圖像增強:用于改善圖像質量或突出圖像中感興趣的信息,加強圖像判讀和
識別效果的圖像處理方法
輻射增強:?種直接通過改變圖像中象元的亮度值來改變圖像的對比度,從
而改善圖像質量的處理方法
直方圖均衡化:將原圖像的直方圖通過變換變?yōu)榫鶆蛑狈綀D,從而得到一幅
灰度均勻分布的圖像直方圖的性質:1)直方圖反映了灰度的出現(xiàn)頻率,不包含
象素的位置信息2)同一圖像的直方圖唯一,反之不成立3)一幅圖像的直方圖
等于其各部分圖像直方圖之和
均值濾波:模板為y(m,n)=l/MN
計算公式:g(i,j)=1/MN£Ef(m,n)
中值濾波是對一個滑動窗口內的諸像素灰度值排序,用中值代替窗口中心像素的
原來灰度值,因此它是一種非線性的圖像平滑法。
例:采用1X3窗口進行中值濾波
原圖像為:22621244424
處理后為:22222244444它對脈沖干擾及椒鹽噪聲的抑制效果
好,在抑制隨機噪聲的同時能有效保護邊緣少受模糊。但它對點、線等細節(jié)較
多的圖像卻不太合適。對中值濾波法來說,正確選擇窗口尺寸的大小是很重要
的環(huán)節(jié)。一般很難事先確定最佳的窗口尺寸,需通過從小窗口到大窗口的中值
濾波試驗,再從中選取最佳的。
主要銳化算法的特點:
1)主要有空間梯度法
a)梯度的方向是在函數f(x,y)最大變化率方向上
b)梯度的幅度用G[f(x,y)]表示:
2)方向模板
a)用于增強與模板方向一致的邊緣b)據方向,分為三類:垂直(Vertical)模
板、水平(Horizontal)模板、對角(Diagonal)模板
5.圖像運算,差值運算、比值運算的應用。
圖像運算:圖像運算是指對兩幅或兩幅以上的輸入圖像的對應像元逐個地
進行和、差、積、商的
四則運算,以產生有增強效果的圖像
差值運算:指兩幅同樣大小的圖像對應象元的灰度值相減F(x,y)=
[fl(x,y)-f2(x,y)]+b
比值運算:兩個波段對應像元的灰度值之比或幾個波段組合的對應像元灰度
值之比F(x,y)=f2(x,y)/fl(x,y)
6植被指數的概念和計算
植被指數:是基于植被在紅光波段(R)的強吸收和近紅外波段(IR)的強反射.,
通過這兩個波段影像的比值或線性組合來表達植被信息(如葉面指數、植被覆蓋
度、生物量等)的參考量
計算:差值植被指數DVI=IR-R
比值植被指數RVI=IR/R
歸一化差值植被指數NDVI=(IR-R)/(IR+R)
綠度植被指數:KT變換中的綠度
7.主成分變換的概念、性質和特點。纓帽變換的概念、纓帽變換后各分量
的物理意義。
主成分變換:對于線性變換Y=TX,如果變換矩陣T是正交矩陣,并且它是
由原始圖像數據矩陣X的協(xié)方差矩陣S的特征向量所組成,則稱此變換為主
成分變換性質和特點:
(1)由于是正交線性變換,所以變換前后的方差總和不變,變換只是把原
來的方差(方差大說明信息量大)不等量的再分配到新的主成分圖像中
(2)第一主成分包含了總方差的絕大部分(一般在80%以上),信息最豐
富,圖像對比度大,其余各主成分的方差依次減小
(3)變換后各主成分之間的相關系數為零,也就是說各主成分間的內容是
不同的,是“正交”的
(4)是一種數據壓縮和去相關技術,即把原來的多變量數據在信息損失最
少的前提下,變換為盡可能少的互不相關的新的變量,以減少數據的維數,便
于顯示和分析。
(5)第一主成分相當于原來各波段的加權和,而且每個波段的加權值與該
波段的方差大小成正比。其余各主成分相當于不同波段組合的加權差值圖像。
(6)第一主成分還降低了噪聲,有利于細部特征的增強和分析,適用于進
行高通濾波,線性特征增強和提取以及密度分割等處理。
(7)在幾何意義上相當于進行空間坐標的旋轉,第一主成分取波譜空間中
數據散布最大的方向;第二主成分則取與第一主成分正交且數據散布次大的方
向,其余依此類推。
纓帽變換:是Kauth和Thomas通過分析陸地衛(wèi)星MSS圖像反映農作物和
植被生長過程的多時相數據,提出的一種經驗性的、固定核的多波段圖像的線
性組合變換,又稱K-T變換。
變換后各分量的物理意義:
MSS數據為4波段數據
1)ul為“亮度(Brightness)”特征,反映地物總體輻射強度,土壤亮度;
2)u2為“綠度(Greenness)”特征,反映地面植被狀況;
3)u3為“黃度(Yellowness)”特征,反映地面黃色物質;
4)u4無明確物理意義。
TM數據為6波段數據
l)ul為“亮度(Brightness)”特征,反映地物總體輻射強度,土壤亮度;2)u2
為“綠度(Greenness)”特征,反映地面植被狀況;
3)為“濕度(Waterness)”特征,反映地面水體及土壤濕度、植被含水量等;
4)U4”無明確物理意義。
(六)遙感圖象分類
1遙感圖象計算機分類的概念,基本原理,目標。光譜類、信息類的概念;
計算機分類一般步驟。
計算機分類:是通過模式識別理論,利用計算機將遙感圖象自動分成若干地
物類別的方法。
基本原理:不同的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譜特征,同類地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
譜特征
目標:將圖象中所有的像元自動地按土地覆蓋類型分類。
光譜類:基于光譜特征形成的類別不同的光譜類
信息類:根據實際需要待分的類別人為的劃分不同地物光譜特征不同計算
機分類的一般步驟:
1)分類預處理:大氣校正、幾何校正
2)特征選擇(提?。?/p>
3)分類
4)分類后處理,包括精度評價
5)專題圖制作
2.監(jiān)督分類、非監(jiān)督分類的概念;訓練區(qū)、檢驗區(qū)。
監(jiān)督分類:通過分析代表各類別的已知樣本(訓練區(qū))象元的光譜特征,
取得各類別的識別參數,確定判別函數,進行分類。
非監(jiān)督分類:根據事先指定分類器,進行計算機自動判別歸類,無須人為干
預,分類后需確定地面類別
訓練區(qū):已知覆蓋類型的樣區(qū);用于獲取主要特征類型的光譜屬性;其精度
直接影響分類結果
檢驗區(qū):用于評價分類精度的樣區(qū)
3監(jiān)督分類的一般步驟
1)確定分類區(qū)域的地面覆蓋類型,即確定信息類;
2)選取訓練區(qū),即在每個信息類中選擇一定數量有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