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 近代史期末復習_第1頁
中學歷史 近代史期末復習_第2頁
中學歷史 近代史期末復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看待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第一條?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中國歷史,是一部中國人探求強國御侮之道、重塑民族尊嚴的歷史。為此,中國人遭受許多挫折,走過不少彎路,付出了極其高昂的學費。然而,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國運興衰、民族榮辱的規(guī)律,其實就隱藏在《南京條約》的第一條中?!赌暇l約》一共13條。如眾所周知的那樣,《南京條約》是一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是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欺凌的屈辱見證。然而,歷史是復雜的,《南京條約》也有其復雜性。比如其第一條,中文本是這樣表述的:“嗣后大清大皇帝與英國君主永存平和,所屬華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边@就是一條一直被忽視的重要條款。這一條長期被忽視,有兩個原因。一是翻譯上有漏洞,更重要的是中西方在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上截然不同。從表面上看,這一條款的前面部分——所謂的“永存和平”、“彼此友睦”只是套話,它看起來確實像是“禮節(jié)性的和好關照,停戰(zhàn)宣布”。但是,它的后半部分“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卻不簡單。何謂“身家全安”?《南京條約》中文本的表述是模糊的。英文本《南京條約》第一條全文如下:ARTICLEI.ThereshallhenceforwardbePeaceandFriendshipbetweenHerMajestytheQueenof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Ireland,andHisMajestytheEmperorofChina,andbetweentheirrespectiveSubjects,whoshallenjoyfullsecurityandprotectionfortheirpersonsandpropertywithintheDominionsoftheother.中文本的“身家全安”,在英文本中是“shallenjoyfullsecurityandprotectionfortheirpersonsandproperty”,這句英文的意思,是說人身(persons)和財產(property)要得到完全(full)的安全(security)和保護(protection)。它的真正內涵是是人身權(主要是指人身安全的權利)和財產權要受到保護,而且這一點要由政府承諾并提供保障。換句話說,就是政府必須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這一條的要義是,英國公民在中國,其人身權和財產權要由中方提供保障;同樣,中國公民在英國,英國政府也承諾保障人身權和財產權。應該說,這是合理的要求,也是平等的要求。這是一條責任對等的限制性平等規(guī)定,這條傳達的核心內涵是西方的個人權利意識。人身權和財產權是現(xiàn)代文明的基石。這是英國從大憲章運動時代開始以來就最引以為豪的文化傳統(tǒng),也是西方現(xiàn)代化產生和發(fā)展的思想基礎。英國人想以條約的形式,將這一全新的觀念灌輸給中國人。該條被列為《南京條約》的第一條,可見英國人的高度重視和用心良苦。雖然這一條被寫進第一的位置,但由于沒有具體的要求,也無需天朝出讓什么權利,所以,談判中,這一條沒有任何的爭議,條約簽訂后,這一條基本上也沒有被人所關注、提起。如何理解半殖民地與半封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是相對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仍舊是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但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主權逐步喪失,帶有殖民地性質。在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是相對于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tǒng)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出現(xiàn)了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fā)展壯大。在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上是歷史的進步。闡述近現(xiàn)代中國向海外學習的過程。外來宗教與太平天國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開明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提出經世致用的思想,翻譯西方著作,編撰著作介紹西方,主張學習西方。洋務運動與現(xiàn)代西方科技引進19世界60、7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中體西用。戊戌變法與君主立憲19世紀末,維新運動興起,以日本為榜樣進行變法,在中國推行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政策。辛亥革命與民主共和20世紀初,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人士進行一系列的起義,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政權。新文化運動與國民啟蒙20世紀早期掀起新文化運動,早期宣揚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宣傳共產主義。舊文化與科技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學習的失敗。新文化:科學(理性)與民主(權利)。民主: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議事規(guī)則,公民用選票選取執(zhí)政黨的直接選取制度,一種和平變更政府的方式和手段,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啟蒙再次被救亡打斷。中共建立與學習蘇俄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建立,開始為中國共產主義事業(yè)努力。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階級運動結合的產物。新文化運動陣營分裂。學習歐美向學習蘇俄的轉變。學習蘇俄的暴力革命奪權之路(1919.5-1952)國共兩種道路的較量與中共成為執(zhí)政黨。學習蘇俄的共產主義革命之路(1952-1956)社會主義改造:消滅私有制社會主義制度的確認。學習蘇聯(lián)的建設之路(1956-1978)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建設及失敗。學習歐美的市場經濟之路(1978-)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社會主義改革: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和市場經濟出現(xiàn)。開放:引進海外的資金與技術。注:從三個層面來看:學習技術、學習制度、學習文化。為什么說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標志著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崛起?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zhàn)屢敗的歷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谷諔?zhàn)爭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戰(zhàn)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谷諔?zhàn)爭的勝利,使中國掙脫了大部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谷諔?zhàn)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團結與統(tǒng)一。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中國民族民主革命走向勝利的基礎,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而盛并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里程碑??谷諔?zhàn)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根本轉折,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由此走向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wèi)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這就是堅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團結意識,不畏強暴的民族英雄氣概等。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yè)產生了巨大影響。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相同點①社會性質:都發(fā)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革命任務:都是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③革命性質: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不同點①領導力量: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是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是無產階級。②指導思想: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觀念,新民主主義革命是馬克思主義。③革命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是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后,還要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④革命發(fā)展和群眾發(fā)動的深度、廣度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不徹底,群眾發(fā)動不充分,土地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廣泛發(fā)動群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即土地問題。⑤結果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有勝利的一面,但最終果實被竊取,革命任務沒有完成,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在這一意義講是最終遭到了失??;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為社會主義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結果。⑥所屬的革命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fā)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比較分析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社會主義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正是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成果,即我國正是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才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強調改革的主要成果作為改革的歷史前提,是以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確立作為改革的歷史起點的,而不是對這一成果的否定。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建設的首要目標,是把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橐粋€先進的工業(yè)國,即實現(xiàn)國家的工業(yè)化。為了早日實現(xiàn)工業(yè)化,就需要變革不適應工業(yè)化發(fā)展要求的舊有的生產關系,就要對個體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踐證明,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極大的解放了和發(fā)展了生產力,為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創(chuàng)造了前提。在中國,實現(xiàn)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離開社會主義改造不行,離開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更不行。今天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方面?zhèn)€環(huán)節(jié),建立充滿還擊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體制,更好的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的工業(yè)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和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改革是對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和時間的進一步發(fā)展??隙ㄉ鐣髁x改造的理論及其時間的正確和成功,并不是說它沒有缺點和偏差。今天進行社會主義改革,既是對這些缺點和偏差撥亂反正,更是對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和實踐的深化和發(fā)展。其中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對農業(yè)合作化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而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發(fā)展,是對所有制結構認識的深化和發(fā)展。中國近代史為何以戰(zhàn)爭為開端大清帝國立國200年,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旺盛時期,便開始走下坡路。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開始落后于西方。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到了它的末期,完全缺乏對內對外的應變能力。封建統(tǒng)治不會主動交出政權,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無法從內部變革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因為清政府政策保守,閉關自守,且英國的產品在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