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03月湖南武岡市城市社區(qū)專職工作者招考聘用筆試參考題庫答案解析(圖片可自由調(diào)整大小)題型123總分得分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300題)1.甲在家鄉(xiāng)經(jīng)營著6畝承包地,年收入為3萬元;在銀行有20萬元積蓄,一年有5千元的存款利息。甲的收入依次屬于:
A.按勞分配和按智力要素分配
B.按勞分配和按資本要素分配
C.按資本要素分配和按智力要素分配
D.按智力要素分配和按勞動要素分配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jīng)濟體制和制度知識。
第二步,按勞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經(jīng)濟中,按照勞動者付出的勞動貢獻來分配,包括了勞動數(shù)量和勞動質(zhì)量,與勞動時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由此可知,甲家鄉(xiāng)6畝承包地帶來的年收入3萬元屬于按勞分配。資本要素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形式,最終投入產(chǎn)品、勞務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品和金融資產(chǎn)。由此可知,甲在銀行存款20萬元帶來的年收入5千元的利息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
因此,選擇B選項。
按要素分配,是指在私有制中,根據(jù)創(chuàng)造價值的要素來分配,主要分為勞動要素、資本要素和智力要素。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是指在私營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中,勞動者所獲得的工資收入。按資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三種情況,即利潤、利息和租金,需要注意的是,炒股票、證券、基金等類型的收入,都屬于利潤。按智力要素分配包括的類型較多,常見的有管理、知識產(chǎn)權、發(fā)明、創(chuàng)造、專利等。
2.統(tǒng)計中的方差,指的是每個樣本值與全體樣本值的平均數(shù)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數(shù)。
根據(jù)上述定義,可知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方差越大,說明一組數(shù)據(jù)的波動越大
B.不同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方差具有可比性
C.方差是有單位的
D.方差一定是正數(shù)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每個樣本值與全體樣本值的平均數(shù)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數(shù)。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當數(shù)據(jù)分布比較分散(即數(shù)據(jù)在平均數(shù)附近波動較大)時,各個數(shù)據(jù)與平均數(shù)的差的平方和較大,方差就較大;當數(shù)據(jù)分布比較集中時,各個數(shù)據(jù)與平均數(shù)的差的平方和較小,因此方差越大,數(shù)據(jù)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shù)據(jù)的波動就越小,符合定義;
B項:方差是表示離散量的重要參數(shù),方差大的,說明離散程度大,不穩(wěn)定;方差小的,說明離散程度小,穩(wěn)定,方差存在大小,則方差具有可比性,符合定義;
C項:方差是有單位的,如果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米,方差的單位就是米;如果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秒,方差的單位就是秒,只是現(xiàn)在對方差的單位比較淡化,一般考試中,方差不寫單位也不扣分,符合定義;
D項:方差不一定是正數(shù),方差是“每個樣本值與全體樣本值的平均數(shù)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數(shù)”,平方值也可能是零,所以,一組數(shù)據(jù)的方差一定是非負數(shù),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方差是衡量源數(shù)據(jù)和期望值相差的度量值。
3.霾和霧的區(qū)別在于:A.水汽含量的大小B.氣象現(xiàn)象的顏色C.形成消散的時間D.細小微粒物的成分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第二步,霧是由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天氣現(xiàn)象,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chǎn)物。霧是液態(tài)的。霾,也稱陰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渾濁現(xiàn)象。霾的核心物質(zhì)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顆粒。一般來講霧和霾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核趾窟_到90%以上的叫霧,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間的,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因此,選擇A選項。4.如果林**在1隊,以下哪一對女明星可以在1隊(
)
A.朱**和寧**
B.朱**和謝**
C.寧**和蔡**
D.寧**和趙**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①林**或楊**→前位
②朱**→中位
③寧**→1隊
④謝**和朱**都不能與蔡**在同一個隊
⑤謝**不能與趙**在同一個隊
⑥楊**在2隊→趙**在1隊的中位
如果林**在1隊,那么根據(jù)①可知若楊**上場只能在2隊的前位,接著根據(jù)⑥推出趙**在1隊的中位。同時根據(jù)④⑤推出謝**和朱**在同一隊,蔡**和趙**在同一隊。因此若蔡**上場會在1隊且是后位,朱**在2隊且在中位,謝**在2隊且在后位。最后根據(jù)③推出若寧**上場會在1隊的后位。
綜上,1隊與2隊的情況如下:
因此,選擇D選項。
5.收文登記是收文處理程序之一,是指對本機關收到的各類公文進行記載,其目的是為了對收進的公文進行有效的管理。收文登記的作用有(
)。A.查找利用作用B.統(tǒng)計和催辦作用C.責任和證據(jù)作用D.管理和保護作用參考答案:ABC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收文登記是對收進文件及其運轉處理的數(shù)據(jù)進行完整登錄的工作。主要登記項目有收文號、收文日期、來文機關、來文字號、文件標題、附件、份數(shù)、密級、承辦單位、簽收人、復文號、歸卷日期、歸入卷號、備注等。A項正確,收文登記為查閱公文提供線索和論據(jù),也是了解文件處理狀況的依據(jù)。B項正確,收文登記便于掌握公文運轉辦理的情況,做好相關統(tǒng)計,為后續(xù)催辦工作做準備。C項正確,收文登記可以作為公文交接的憑證和證據(jù),也體現(xiàn)了收文機關的責任。D項正確,收文登記是控制、管理和保護文件的基本手段。故正確答案為ABCD。6.嘀諤嘀諤微微滴諤A.滴微滴微諤諤嘀微B.諤嘀諤嘀微微諤滴C.嘀嘀諤微諤微微滴D.嘀微嘀微嘀諤諤滴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漢字間邏輯關系。位置1、3相同,位置7與1、3不同,位置2、4、8相同,位置5、6相同。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位置1、3相同,位置7與1、3不同,位置2、4、8相同,位置5、6相同,與題干一致,當選;B項:位置7與1、3相同,排除;C項:位置1、3不同,排除;D項:位置2、8不同,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7.南方某市在提倡全民健身活動中,把爬山作為一種大家喜愛的健身活動廣泛開展起來。一項調(diào)查表明,那些稱自己每周固定去爬山1-2次的人近兩年來由25%增加到32%,而對該市市民常去的幾座主要的山進行實際的調(diào)查則顯示,近兩年來去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市民人數(shù)卻下降。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助于解釋上述看來矛盾的斷定?
A.調(diào)研時,沒有考慮調(diào)研對象,即爬山主要是青壯年對象
B.隨著人們生活改善,大部分市民喜歡開車自駕去爬其他省、市的山
C.該市在人們常去的幾座山改善了相關設施,方便人們爬山
D.受調(diào)查的登山愛好者只占全市登山愛好者的10%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題干矛盾。
某市每周固定爬山1-2次的人近兩年占比增加,但在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市民人數(shù)卻下降。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說明爬山的對象主要是青壯年,但即使調(diào)研對象選擇得不科學,每周固定去爬山1-2次的人占比確實在增加,無法解釋為什么去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市民人數(shù)反而下降了,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
B項:說明大部分市民喜歡去其他省、市爬山,所以即使每周固定去爬山1-2次的人占比增加,但去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市民人數(shù)卻下降了,可以解釋題干矛盾,當選;
C項:說明本市的幾座山相關設施完善,設施完善本可以吸引更多人,無法解釋為什么去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市民人數(shù)反而下降了,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
D項:說明受調(diào)查的登山愛好者占全市登山愛好者的比例低,但即使調(diào)研對象選擇得不科學,每周固定去爬山1-2次的人占比確實在增加,無法解釋為什么去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市民人數(shù)反而下降了,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解釋”,確定為原因解釋。
第二步,分析題干。
題目中出現(xiàn)的矛盾現(xiàn)象為調(diào)查表明爬山人數(shù)增長,而去該市幾座主要的山爬山的人數(shù)卻下降。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該項說明沒有考慮調(diào)研對象的類型,類型和人數(shù)增長減少沒有直接聯(lián)系,無法解釋;
B項:該項表明市民實際上是去其他省市爬山,自然在本市爬山的人就減少了,充分解釋了該市參與爬山人數(shù)增長卻在本地爬山的人減少,可以解釋;
C項:該項討論的是常去的山設施改善,和題干沖突現(xiàn)象無關,無法解釋;
D項:該項討論的是調(diào)查者占比少,和人數(shù)增減無關,無法解釋。
因此,選擇B選項。8.《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guī)定,事業(yè)單位(
)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A.新聘用B.新錄用C.新接收D.新任命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事業(yè)單位相關制度?!妒聵I(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八條規(guī)定:“事業(yè)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故正確答案為A。9.根據(jù)上文,中國在1990至2010年間,在公眾健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不包括________。
A.兒童死亡率的下降
B.癌癥得病率降低
C.下呼吸道感染等傳染病得病率下降
D.青少年自殺行為急劇下降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由“兒童死亡數(shù)從100萬左右減少了近80%到21.3萬。自1990年以來,死于痢疾和下呼吸道感染的5歲以下兒童減少了90%以上”可知,A、C描述正確。由“就自殺而言,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年輕女性自殺率急劇下降了75%,年輕男性自殺率下降了49%”可知,D項描述正確。故本題答案為B。
解題思路:根據(jù)提問,可將答案鎖定到第三到五段,其中A、C兩項對應文段第四段,D項對應第五段。B項對應到文段第三段,正確的論述為“中國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低于大多數(shù)高收入國家,而肺癌、肝癌、胃癌等類型的得病率很高”,故“癌癥得病率降低”范圍擴大,表述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來源】《20年來中國公眾健康變化,喜憂參半》10.我國有悠久的酒文化,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釀造出多種被譽為“神品”、“瓊漿”的酒類珍品。下列關于各類酒的作用說法錯誤的是:A.紅酒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還可減少骨質(zhì)疏松的危險B.黃酒有助于通經(jīng)絡、厚胃腸、養(yǎng)脾扶肝、增進食欲、消除疲勞C.白酒有殺菌、去腥、防腐作用,可用于醫(yī)藥D.啤酒中的酵母具有清新、提神的作用,可減少過度興奮和緊張情緒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了解酒文化。對于各種酒的特點,大家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可以根據(jù)實際生活來判斷選項說法。日常生活中,白酒會用到烹飪、消毒等方面,C項說法明顯正確,可首先排除。通過本題,考生也可以知道,生活中的現(xiàn)象都可能成為考試內(nèi)容,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和積累。A項說法正確。紅酒中的多酸含量相當多,因此它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有極好的作用,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和早老性癡呆癥等疾病,還具有減少骨質(zhì)疏松癥的危險和“駐顏”等重要功效。B項說法正確。黃酒有通經(jīng)絡、厚胃腸、養(yǎng)脾扶肝、增進食欲、消除疲勞等諸多益處。C項說法正確。白酒的成分就是乙醇,所以白酒有殺菌、去腥、防腐作用,可用于醫(yī)藥。D項說法錯誤。啤酒中主要含有大麥、醇類、酒花成分和多酚物質(zhì),能增進胃液分泌,興奮胃功能,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啤酒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具有清新、提神的作用,適量飲用可減少過度興奮和緊張情緒,并能促進肌肉松弛。D項中“酵母”說法有誤。本題為選非題,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紅酒中含有大量的多酸,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不具有預防骨質(zhì)疏松的功能。日常生活中注重飲食補鈣并堅持運動、保持合適體重,能大大降低日后患上骨質(zhì)疏松的風險。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A項正確,適量地飲用白酒可以振奮情緒、促進血液循環(huán)。白酒又有殺菌、去腥、防腐作用,有很長的醫(yī)用歷史;B項正確,啤酒是夏秋季防暑、降溫、解渴、止汗的清涼飲料。據(jù)醫(yī)學和食品專家們研究,啤酒含有4%的酒精,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含二氧化碳,飲用時有清涼舒適感;還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欲;C項錯誤,紅酒中的多酸含量相當多,所以人們一直認為紅酒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有極好的作用,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和早老性癡呆癥等疾病,但并不具有減少骨質(zhì)疏松危險的功能;D項正確,黃酒味甘苦、性辛溫、有小毒,主要作用是行藥勢、通經(jīng)絡、溫脾胃、散濕氣,熱飲能活血、利小便。所以黃酒有助于通經(jīng)絡、厚胃腸、養(yǎng)脾扶肝、增進食欲、消除疲勞。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11.科學家最新發(fā)現(xiàn)被命名為“鄭氏曉廷龍”的小恐龍是始祖鳥的“親戚”,與生存于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親緣關系非常近,通過分析始祖鳥的形態(tài),并對似鳥恐龍和早期鳥類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進行了重新分析,得出始祖鳥并非鳥類,而是原始恐爪龍類,即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不是鳥類的祖先。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不能質(zhì)疑上述主張的是:
A.恐爪龍類是一類與恐龍親緣關系很近的鳥
B.恐爪龍類是一類與鳥類親緣關系很近的恐龍
C.獸腳類恐龍的一支演化成植食性恐龍,再演化成鳥類
D.始祖鳥標本被命名后,一直被認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鳥類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找到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始祖鳥并非鳥類,而是原始恐爪龍類。
論據(jù):無明顯論據(jù)。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指出恐爪龍類是鳥,具有削弱作用;
B項:與A項相反,具有加強作用;
C項:獸腳類恐龍和題干始祖鳥主體不同,屬于無關選項,排除;
D項:該項表明始祖鳥一直被“認為”是鳥類,但是并沒有客觀證據(jù)來佐證到底是不是鳥類,不明確選項,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不能質(zhì)疑”,確定為削弱論證選非題。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始祖鳥并非鳥類,而是原始恐爪龍類。
論據(jù):科學家分析了始祖鳥的形態(tài),并對似鳥恐龍和早期鳥類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進行了重新分析。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削弱論點。該項指出恐爪龍類是鳥,而始祖鳥是原始恐爪龍類,也就說明始祖鳥是鳥,直接否定論點,具有削弱作用。
B項:增加論據(jù)??肿堫愂强铸?,也就表明始祖鳥并非鳥類,與論點一致,具有加強作用。
C項:無關選項。該項中的獸腳類恐龍和植食性恐龍與題干中的恐爪龍類并非完全等同,論題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D項:不明確項。該項指出始祖鳥只是一直被“認為”是鳥類,但是否屬于鳥類仍需要客觀證據(jù),不具有削弱作用。
第四步,強度比較。
B、C、D三項均無法質(zhì)疑,其中C、D兩項為無關項與不明確項,而B項為加強項,加強項不能質(zhì)疑性最強。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分析選項,明確題干的論點和論據(jù)。要求選擇“最不能質(zhì)疑”的選項,即加強項或無關項。題干的論證主線為:分析始祖鳥的形態(tài),以及似鳥恐龍和早期鳥類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始祖鳥是原始的恐爪龍類,即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并非鳥類的祖先。
A項,指出恐爪龍類屬于鳥類,否定了題干中“始祖鳥是恐爪龍類,而并非鳥類”的觀點,可以削弱,排除。
B項,指出恐爪龍類是恐龍,而并非鳥類,與題干表述的意思一致,加強項,不能削弱,保留。
C項,不能確定最終演化成鳥類的獸腳類恐龍與始祖鳥之間的關系,無關項,不能削弱,保留。
D項,指出始祖鳥被認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鳥類,但是并沒有證據(jù)來支持這個觀點,不能說明始祖鳥和鳥類之間的關系,不能削弱,保留。
對比B、C、D三項,B項為加強項,最不能質(zhì)疑題干推測。
故本題選B。12.不倒翁的設計運用到杠桿原理。(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化學知識。
第二步,從杠桿原理來說,不倒翁倒下時,重心的作用點一直處于端部,不管支點在哪里,雖然底座的力臂較短,但是力矩=力×力臂,不倒翁還是會因為底座那頭力矩大而恢復到原來位置。
因此,本題正確。
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提出了杠桿原理: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shù)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xiàn)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xiàn)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很久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便是說杠桿原理。
13.我們對教育的認識過于局限在知識上。教師傳授知識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內(nèi)容。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深入人心。但是創(chuàng)造知識的力量又是什么?僅靠知識就能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嗎?我看不一定。創(chuàng)造力需要知識,但不僅僅是知識。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是:A.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不足B.教育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C.獲取知識有哪些途徑D.人的創(chuàng)造力從哪里來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前面說到了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僅局限在知識上,但知識不一定能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尾句話題是創(chuàng)造力需要知識,但不僅僅是知識,接下來論述的內(nèi)容應是創(chuàng)造力的產(chǎn)生需要什么。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與尾句話題保持一致,D項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A項和C項:與尾句話題不一致。B項:教育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即是知識對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屬于前文論述過的話題。14.中國改革開放的30多年,與經(jīng)濟發(fā)展相比,社會建設發(fā)展水平相對滯后,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醫(yī)患糾紛、勞資糾紛、非法集資等矛盾明顯增多。由于社會組織等發(fā)展滯后,我們往往習慣于用行政和經(jīng)濟辦法解決這些問題,而實際上每個社會成員都有社會歸屬感和多樣化的社會需求。除經(jīng)濟物質(zhì)需求外,還有社會精神需求等諸方面,需要組織歸屬、社會救助、心理輔導等社會支持。很多社會問題往往由于處置不當,從而引發(fā)和積累更深的社會矛盾。
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處理社會問題,不適合再使用行政和經(jīng)濟的手段
B.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不平衡,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
C.處理社會問題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經(jīng)濟辦法,還需要社會支持
D.社會成員的需求既有經(jīng)濟物質(zhì)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說明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并對其原因加以分析。隨后通過轉折詞“實際上”引出文段重點,“需要”后面引出對策,即不能只靠行政和經(jīng)濟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還應考慮社會成員的社會精神需求,需要社會支持,C項表述正確,當選。
A項:根據(jù)文段可知,并非不再需要行政和經(jīng)濟手段,而是行政和經(jīng)濟手段不能滿足解決現(xiàn)存問題的需要,還需要社會支持,故“不適合再使用”表述錯誤,排除。
B項:“新的社會問題”為問題類表述,故非文段重點,排除。
D項:缺少主題詞“社會問題”,文段重點圍繞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展開論述,此項偏離文段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話指出“社會建設發(fā)展水平相對滯后,出現(xiàn)了很多新問題”。第二句談了我們以往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接著通過轉折“而實際上”和“需要”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方法,即“需要組織歸屬、社會救助、心理輔導等社會支持”。
分段為“分—總”結構,主旨句是第三句轉折之后的對策,強調(diào)通過社會支持解決社會問題。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結構。本題為明顯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指出對策的結構,指出對策應是重點,正確答案應體現(xiàn)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文段首先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社會建設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然后說明我們往往習慣于用行政和經(jīng)濟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最后強調(diào)社會成員有社會精神需求,需要組織歸屬、社會救助、心理輔導等社會支持。B、D兩項非文段重點,A項的“不適合再使用行政和經(jīng)濟手段”表述錯誤。C項是針對問題給出的具體解決對策,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5.我國秦嶺淮河一線是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地理常識。
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在季風區(qū)內(nèi),冬、夏風向有規(guī)律地更替,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nèi)部的偏北風。
故表述錯誤。16.美國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立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9世紀,一批建筑師、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認識到文化遺產(chǎn)面對工業(yè)發(fā)展而受到威脅的事實,已經(jīng)開始努力進行力所能及的保護。而后,在一批有影響的學者和社會人士努力下,美國國會在1906年通過了《文物法》,該法規(guī)為美國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邁出了意義深遠的第一步。相比之下,我國的文物保護立法和保護措施起步較晚,由于法規(guī)不嚴、措施不力和經(jīng)費短缺等原因,文物保護工作經(jīng)常處于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的狀態(tài)。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任重道遠B.美國的文物立法走在世界前列C.工業(yè)發(fā)展是威脅文化遺產(chǎn)的主要因素D.文物立法是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重要途徑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本題中“相比之下”為關鍵信息,提示我們前文內(nèi)容是引言,是為了引出我國在文物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因此文段主旨應與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相關。文段通過對美國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立法悠久歷史的闡述引出我國的情況,由“我國的文物保護立法和保護措施起步較晚,由于法規(guī)不嚴、措施不力和經(jīng)費短缺等原因,文物保護工作經(jīng)常處于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的狀態(tài)”可知,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與美國相比存在較大差距,A項的“任重道遠”概括恰當。文段的落腳點在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上,B、C、D三項均非文段重點。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美國文化保護和立法有悠久的歷史,然后通過“早在19世紀”“到本世紀初”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然后通過“相比之下”進行中美對比,引出文段重點,即我國文物保護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主體詞為“我國文物保護”。第二步,對比選項。只有A項同文段主體詞相符,指出我國文物保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文段開頭介紹美國在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立法方面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之后通過“相比之下”引出重點,即“我國文物保護的狀況”,與前文相比之后更加凸顯出“我國當前的文物保護還要走很長的路”,對應A項。B項:“美國的文物立法”非重點,文段強調(diào)的是“我國的文物保護”,偏離中心,排除;C項:“工業(yè)發(fā)展”為背景引入中的表述,沒有體現(xiàn)“我國文物保護的狀況”,非重點,排除;D項:“立法”僅為文物保護的一方面,表述片面,且文段強調(diào)的是“我國的文物保護”而非“文物立法”,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疚亩纬鎏帯俊睹绹拔幕Y源管理”的鏡鑒》17.我國司法制度總體上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fā)展要求的,但在司法活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出現(xiàn)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司法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________。A.司法人財物受制于地方B.司法行政化問題突出C.司法審判中的集體負責制D.司法不公開不透明參考答案:AB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主要考查司法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A項:正確,司法人財物受制于地方的形成有著復雜的原因,按照《憲法》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產(chǎn)生各級法院院長和檢察院檢察長,加之“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事實上形成了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的人權與財權掌握在地方;B項:正確,司法行政化問題雖然按照憲法規(guī)定上下級法院之間只是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的關系,但事實上由于整個國家行政化體制的強大滲透力,不同級別法院之間往往被視為上下級的關系。下級法院就一些拿不準、不好定性的疑難案件,形成了向上級法院層層請示、匯報的慣例,二審終審制度形同虛設;C項:錯誤,選項說法錯誤,集體負責制是指機關的全體人員和領導成員在重大問題的決策或決定上權利平等,全體成員集體討論,并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作出決定,集體承擔責任,集體負責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部分案件錯判冤判,因此題目中所說的問題不是存在的主要問題;D項:正確,相當一部分法院的司法公開工作仍處于應付狀態(tài),無網(wǎng)站、網(wǎng)站運行較差、有欄目而無內(nèi)容等現(xiàn)象不同程度存在,法院概況、訴訟指南、審判信息、執(zhí)行信息和司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公開不透明的現(xiàn)象存在妨礙了司法工作。故正確答案為A、B、D。18.中國國家產(chǎn)權局于2019年6月底編制完成的《2018年中國知識產(chǎn)權發(fā)展狀況評價報告》顯示,中國知識產(chǎn)權綜合發(fā)展指數(shù)在40個國家從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實現(xiàn)發(fā)展水平較大提升。(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2019年6月底,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知識產(chǎn)權發(fā)展研究中心編制完成的《2018年中國知識產(chǎn)權發(fā)展狀況評價報告》顯示,從國際比較來看,根據(jù)今年的測算方法,我國知識產(chǎn)權綜合發(fā)展指數(shù)在四十個主要國家中排名從第13位上升至第8位,實現(xiàn)了發(fā)展水平的較大提升。因此,本題正確。19.2018年10月24日,被英國《衛(wèi)報》譽為“現(xiàn)代界七大奇跡”之一的(
)正式通車了,這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A.港珠澳大橋B.粵港澳大橋C.深圳灣跨海大橋D.港中澳大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知識。第二步,2018年10月24日,被英國《衛(wèi)報》譽為“現(xiàn)代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了。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于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將大大縮短香港到珠海、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由此可知,A項符合題意,當選。因此,選擇A選項。B項:粵港澳大橋是中國境內(nèi)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港珠澳大橋于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于2017年7月7日實現(xiàn)主體工程全線貫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同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題干說的是港珠澳大橋。B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C項:深圳灣大橋,原稱深圳灣公路大橋,是中國境內(nèi)一座連接深圳市南山區(qū)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元朗區(qū)的跨海大橋,位于伶仃洋深圳灣之上,為深港西部通道的組成部分之一。深圳灣大橋于2003年8月28日動工建設;于2006年1月20日完成合龍;于2007年7月1日建成通車。題干說的是港珠澳大橋,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D項:港中澳大橋是題目中的干擾選項,題干說的是港珠澳大橋。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20.下列不屬于不良貸款的是(
)。A.關注貸款B.次級貸款C.可疑貸款D.損失貸款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jīng)濟。不良貸款是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的總稱。A項錯誤,關注類貸款是指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不屬于不良貸款。B項正確,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屬于不良貸款。C項正確,可疑貸款是指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zhí)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屬于不良貸款。D項正確,損失類貸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屬于不良貸款。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21.詩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表達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
第二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背鲎栽〉摹峨x思五首其四》,這句話的意思:經(jīng)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云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鐘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
因此,本題錯誤。
元?。?79年—831年),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詩詞成就巨大,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樂府詩創(chuàng)作受到張籍、王建的影響,“新題樂府”直接緣于李紳。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
22.沉沒成本是指已經(jīng)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是由過去的決策或環(huán)境決定的,它所造成的成本是不能由現(xiàn)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而改變的。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涉及沉沒成本的是:A.某煤礦的煤炭已經(jīng)開采完,礦井里的一些采掘設備由于無法取出,只好被廢棄B.小李花100美元買了一臺二手臺式電腦,回國竟由于無法攜帶,只好忍痛將電腦丟棄C.小陳如果在承包的山林中放養(yǎng)野雞,比放養(yǎng)野兔的年收益更多,但管理更多,于是他選擇了放養(yǎng)野兔D.小張準備約小麗一起去看電影,因為小麗臨時加班,又不能退票,小張只好將兩張電影票充當了留言條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已經(jīng)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②它所造成的成本是不能由現(xiàn)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而改變的。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礦井里的一些采掘設備由于無法取出,只好被廢棄,屬于“已經(jīng)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符合定義;B項:花100美元買的二手臺式電腦,回國竟由于無法攜帶,只好忍痛將電腦丟棄,屬于“已經(jīng)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符合定義;C項:放養(yǎng)野雞比放養(yǎng)野兔的年收益更多,但管理更多,于是他選擇了放養(yǎng)野兔,屬于已經(jīng)付出且可收回的成本,不符合定義;D項:將買好的兩張電影票充當了留言條,屬于“已經(jīng)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23.2,12,54,216,(
)A.802B.810C.816D.82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數(shù)列變化幅度不大,優(yōu)先考慮做差,無規(guī)律,考慮因式分解。原數(shù)列各項做因式分解:,,,,分解后的數(shù)列左子列為1,3,9,27,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右子列為2,4,6,8,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故所求項的左子列,右子列,則所求項為。故正確答案為B。24.下列國家中,不是實行總統(tǒng)共和制的是:A.巴西B.美國C.埃及D.德國?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D項錯誤:德國實行議會制。A、B、C項正確:巴西、美國、埃及都是實行總統(tǒng)共和制的。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5.角色壓力:指在組織或一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因有不利因素干擾角色任務的動作,致使個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下列屬于角色壓力的是:
A.職場女性趕時間上班,趕時間買菜、做飯,還得抽空和家人聯(lián)絡感情等等,總是覺得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
B.小李上班不想家務事,回家也不想工作,工作生活兩不誤
C.銀行要求職員對顧客笑臉相迎,但有些人感到很難做到
D.張教師最近教學任務繁重,出版社又向他約稿,他忙得不亦樂乎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不利因素干擾;
②使個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職業(yè)女性受到工作、生活和家庭三種角色引起的不利因素的干擾,使自己陷入沒有個人時間的困境,屬于“因有不利因素干擾,致使個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符合定義;
B項:工作生活兩不誤,是有條有理的狀態(tài),未體現(xiàn)“使個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不符合定義;
C項:對顧客笑臉相迎,是銀行職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未體現(xiàn)“使個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不符合定義;
D項:忙得不亦樂乎,說明工作處理得當并享受當下繁忙狀態(tài)的表現(xiàn),未體現(xiàn)“使個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該定義中的關鍵詞包括“不利因素干擾”,“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表達的是職業(yè)女性的個人時間受到工作、家庭和感情等不利因素干擾,以致陷入了“覺得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這樣的困境,符合定義;
B項“工作生活兩不誤”沒有體現(xiàn)出“無所適從的困境”;
C項“對顧客笑臉相迎”為角色任務,不是不利因素;
D項“忙得不亦樂乎”沒有體現(xiàn)“無所適從的困境”。
B、C、D均不符合定義。
故正確答案為A。26.世界地球日是在每年的:A.3月12日B.4月12日C.4月22日D.5月22日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地理國情知識。第二步,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全球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警示日。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動,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guī)模宏大的群眾性環(huán)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xiàn)代環(huán)保運動的開端,它推動了西方國家環(huán)境法規(guī)的建立,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lián)合國第一次人類環(huán)境會議。而1970年活動的組織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們稱為地球日之父。我國于1990年4月22日首次在全國開展地球日紀念活動。因此,選擇C選項。27.撰寫決定、講話稿時,一般采用的表達方式是(
)。
A.議論
B.說明
C.論證
D.敘述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A項正確,議論是對某一事件或問題發(fā)表見解,表明觀點和態(tài)度,并以充分的材料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決定、講話稿中議論成分較多。
B項錯誤,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恰當?shù)剡\用說明方法,把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決定和講話稿不側重使用說明這種表達方式。
C項錯誤,論證是議論的一部分,是指闡述自己的觀點后,對其加以證明,使自己的觀點有了一個證明。
D項錯誤,敘述是一種表達方式,是將事情的前后經(jīng)過記載下來或說出來。命令、通報、請示中多使用這一表達方式。
故正確答案為A。28.刑法的原則包括(
)。
A.主客觀相一致原則
B.適用刑法平等原則
C.罪刑法定原則
D.罪責自負原則參考答案: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
A項錯誤,主客觀相一致是指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并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則。
B項正確,《刑法》第四條規(guī)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C項正確,《刑法》第三條規(guī)定:“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p>
D項錯誤,罪責自負是指誰犯了罪,就由誰承擔刑事責任,并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則。
故正確答案為BC。29.張師傅新搬家不久。某天酒后回家,忘記了哪把鑰匙開哪把鎖,而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現(xiàn)在他有4把鑰匙要將4道門都打開,他最多只試(
)次就能全部打開。A.9B.10C.15D.1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求最多考慮最不利情況:第一把鎖最多需要試4次,第二把鎖最多需要試3次,第三把鎖最多需要試2次,第四把鎖最多需要試1次,則最多試次。故正確答案為B。30.符號化消費是指人們消費的不僅是商品和服務本身,而且是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符號化消費的是:
A.商家表示今年春夏季,打磨過的、膝蓋破洞的牛仔褲受到消費者歡迎
B.一些人喜歡購買價格特別昂貴的奢侈品
C.老張退休后,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yǎng),購買了很多保健品
D.在一些地區(qū),很多人喜歡去茶樓喝早茶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消費的是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打磨過的、膝蓋破洞的牛仔褲代表著時尚、潮流,體現(xiàn)出“消費商品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符合定義;
B項,價格昂貴的奢侈品代表著身份和地位,體現(xiàn)出“消費商品背后代表的價值”,符合定義;
C項,購買保健品就是為了保養(yǎng)身體,只是消費的商品本身,未體現(xiàn)“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不符合定義;
D項,早茶是一些地區(qū)的風俗習慣,體現(xiàn)出“消費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diào)“消費的不僅是商品和服務本身”,而且是“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中“打磨過的、膝蓋破洞的牛仔褲”和B項中“特別昂貴的奢侈品”均是符號化的商品,消費者購買它們“不僅是為了商品和服務本身”,而且是“為了商品背后內(nèi)涵的個性、身份等意義”;
C項中“購買保健品”不是符號化消費,因為老張消費的目的就只是為了保養(yǎng)身體,消費的也只是保健品本身;
D項中“喝早茶”是符號化消費,因為“喝早茶”不僅是為了喝茶,而且是為了喝茶“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風俗”。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符號化消費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人們消費的是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符號化消費定義的關鍵信息:消費的不僅僅是商品和服務本身,而是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代表價值。
A項,打磨過的、膝蓋破洞的牛仔褲受到消費者歡迎,體現(xiàn)了人們消費的是商品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符合定義。
B項,喜歡購買價格特別昂貴的奢侈品,體現(xiàn)了人們消費的是商品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符合定義。
C項,注重身體保養(yǎng)而購買保健品,僅僅是對商品本身的消費,并不涉及商品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因此不屬于符號化消費。
D項,喜歡去茶樓喝早茶,體現(xiàn)了人們消費的是商品和服務背后內(nèi)涵的文化意義和其代表的價值,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C。31.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簡稱體質(zhì)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體重(單位:公斤)除以身高(單位:米)的平方所得出的數(shù)值。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以下BMI數(shù)值屬于正常范圍的是:
A.14
B.18
C.22
D.26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下的標準,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于25為超重,BMI大于30為肥胖。
因此,選擇C選項。
亞洲人和歐美人屬于不同人種,標準也就不同。對于亞洲人來說,BMI小于18.5屬于偏瘦,18.5~22.9為正常,大于23為超重,大于30為肥胖。
32.企業(yè)社會響應是指企業(yè)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滿足社會某種普遍需要。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企業(yè)社會響應的是:A.某工廠發(fā)生污染事故,周邊企業(yè)出資墊付事故賠償金B(yǎng).工程隊在工地周圍鋪設防塵網(wǎng),減少粉塵造成的污染C.某企業(yè)捐贈3億股企業(yè)股票給慈善組織設立專項基金D.某公司按照《殘疾人保障法》的規(guī)定安排殘疾人就業(yè)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題干定義企業(yè)社會響應是一種企業(yè)行為,分析其產(chǎn)生原因和目的,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企業(yè)社會響應的定義要點:①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②滿足社會某種普遍需要。A項,周邊企業(yè)對于污染事故沒有責任,但出資墊付事故賠償金,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滿足了社會賠償需要,符合定義。B項,工程隊鋪設防塵網(wǎng)出于責任意識,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引導”,減少粉塵污染,滿足了“保護環(huán)境的普遍需要”,符合定義。C項,企業(yè)捐贈股份是自發(fā)行為,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引導,設立專項基金,滿足了慈善的普遍需要,符合定義。D項,企業(yè)安排殘疾人就業(yè),是受《殘疾人保障法》的引導,不符合要點①。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②滿足社會普遍需要。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周邊企業(yè)本無義務,但出資墊付了賠償金,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滿足了減少環(huán)境、財產(chǎn)損失,及安撫、賠償周圍居民的“普遍需要”,符合定義;B項:工程隊鋪設防塵網(wǎng)是出于責任意識,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減少粉塵污染,滿足了保護環(huán)境和居民身體健康的“普遍需要”,符合定義;C項:企業(yè)給慈善組織捐贈股份是自發(fā)行為,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設立專項基金,滿足了社會慈善的“普遍需要”,符合定義;D項:公司按照《殘疾人保障法》安排殘疾人就業(yè),是依法辦事,不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企業(yè)社會響應的定義包含的重點關鍵詞是“道德”和“滿足普遍需要”。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某工廠發(fā)生污染事故,周邊企業(yè)沒有硬性要求必須出資或賠償,而他們這么做是出于道德因素來保護環(huán)境,符合定義;B項:在工地周圍設防塵網(wǎng)也是受道德引導,且能減輕周邊的污染,符合定義;C項:捐款也是出于道德目的,并滿足社會需要,符合定義;D項:按照《殘疾人保障法》并不屬于“受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引導”,不符合定義。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33.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fā)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chǎn)作為基金創(chuàng)立的。下列屬于后續(xù)增加的諾貝爾獎是:
A.化學獎
B.文學獎
C.經(jīng)濟學獎
D.和平獎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
第二步,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y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1901年首次頒發(fā)。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jīng)濟科學獎”,1969年首次頒發(fā),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C項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C選項。
34.以(
)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于10月29日-11月21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區(qū)舉行。
A.科技共創(chuàng)人類美好未來
B.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C.科技推動世界向前發(fā)展
D.科技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10月29日至11月21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臨港舉行。本屆論壇圍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一主題,縱論科學發(fā)展與人類命運的緊密關系,探討科技的巔峰與未來的極限。
故正確答案為B。35.情商主要與非理性因素有關,它影響著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動力。它通過影響人的興趣、意志、毅力,加強或弱化認識事物的驅動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較高的人,學習________雖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時能比高智商者學得更好,成就更大。因為鍥而不舍的精神使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效率
勤能補拙
B.效率
迎頭趕上
C.能力
笨鳥先飛
D.能力
轉敗為勝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jù)“鍥而不舍的精神使________。”可知如果填入“轉敗為勝”會使得“使”缺乏賓語,從而使句子成分不完整,排除D項。A項“勤能補拙”強調(diào)“勤”,即勤奮。B項“迎頭趕上”指朝著最前面的趕上去。C項“笨鳥先飛”強調(diào)“先飛”,即做事比別人先動手;根據(jù)文段“鍥而不舍的精神”可知,“勤能補拙”比“笨鳥先飛”和“迎頭趕上”更符合語境。鎖定答案A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皩W習效率”搭配得當。
因此,選擇A選項。
36.“西漢∶七國之亂”與“唐朝∶襄樊之戰(zhàn)”這兩組詞的邏輯關系相近。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七國之亂”發(fā)生在“西漢”時期,二者屬于時代與事件的對應關系,“襄樊之戰(zhàn)”發(fā)生在東漢末年,不是“唐朝”,兩組詞邏輯關系不一致,錯誤。37.26,24,36,68,126,(
)A.148B.196C.216D.225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考慮做差。第二步,做兩次差如圖所示:二次差數(shù)列是公差為6的等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26+6=32,一次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58+32=90,則所求項為126+90=216。因此,選擇C選項。38.從下列各組成語中,語序對調(diào)后語意有變化的一項:
A.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B.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C.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D項,兩句話有先后順序。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不愿承受的事,那么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語序對調(diào)后變成:如果不強加在別人身上的事,那么自己也不愿承受,意思發(fā)生變化,當選。
A項,兩句之間是充分條件關系,對調(diào)后邏輯關系不變。意思都是強調(diào)只要肯下決心去做、肯努力,世界上沒有什么辦不好的事情,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
B項,兩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并列關系不區(qū)分前后,對調(diào)后不影響意思,都是表達敵兵來了派將軍抵擋,大水來了用土去掩蓋。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么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C項,兩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并列關系不區(qū)分前后,對調(diào)后不影響意思,都是攻打城池,沒有攻不下來的;打仗,沒有打不贏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故正確答案為D。39.先賦資本是指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條件下,不經(jīng)過個人努力就可以擁有的資本。自致資本是指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的資本。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的內(nèi)容均屬于自致資本的是:A.婚姻、職業(yè)、政治面貌B.家世、民族、文化程度C.國籍、收入、工作單位D.種族、戶口、父輩職業(yè)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jù)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自致資本”,其關鍵信息為: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的資本。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婚姻、職業(yè)、政治面貌”符合“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的資本”,符合定義。B項:“家世”是指世代相沿并歷史悠久而聲望很高的家族身世?!懊褡濉敝冈谖幕?、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所區(qū)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來通過研究人類進化史及種族所形成的概念?!凹沂?、民族”均是與生俱來的,不符合“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的資本”,不符合定義。C項:“國籍”是與生俱來的,不符合“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的資本”,不符合定義。D項:“種族”“戶口”是出生即可獲得的,無需個人后天努力,“父輩職業(yè)”是出生前父親的身份決定的,不符合“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的資本”,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涉及先賦資本和自致資本兩個定義,但只考查自致資本,可重點關注該定義的內(nèi)容。分析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資本”,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信息分析選項。自致資本定義的關鍵信息: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資本。A項,家世和民族是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條件下的資本,并不是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資本,不符合定義。B項,婚姻、職業(yè)、政治面貌都是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資本,符合定義。C項,種族是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條件下的資本,并不是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資本,不符合定義。D項,國籍是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條件下的資本,并不是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的資本,不符合定義。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先賦資本:“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條件下”、“不經(jīng)過個人努力就可以擁有”;自致資本:“通過個人后天努力取得”、“為個人所支配”。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婚姻、職業(yè)、政治面貌都是通過后天努力取得的,均符合自致資本的定義,當選;
B項:家世、民族是建立在遺傳的先天條件下,不經(jīng)過個人努力就可以擁有的,符合先賦資本的定義;文化程度是通過后天努力取得的,符合自致資本的定義,排除;C項:國籍是建立在遺傳的先天條件下,不經(jīng)過個人努力就可以擁有的,符合先賦資本的定義;收入和工作單位是通過后天努力取得的,均符合自致資本的定義,排除;D項:種族、戶口和父輩職業(yè)都是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條件下,不經(jīng)過個人努力就可以擁有的,均符合先賦資本的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40.計劃制定中的滾動計劃法是動態(tài)而靈活的,其主要特點有(
)。
A.按前期計劃執(zhí)行情況和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定期修訂已有計劃
B.不斷滾動,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中期計劃考慮有機結合
C.時間推進會忽視計劃完成的情況,從而導致計劃得不到實施
D.按近細遠粗的原則來制定,避免對不確定性遠期計劃的過早安排參考答案:A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
A、B項正確,滾動計劃法是一種定期修訂計劃的方法,這種方法根據(jù)前期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和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定期修訂已有計劃,并不斷滾動,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計劃、中期計劃有機地結合起來。
C項錯誤,D項正確,滾動計劃法的具體做法是,在制訂計劃時遵循“近細遠粗”的原則,同時制定未來若干期的計劃,把近期的詳細計劃和遠期的粗略計劃結合在一起,在計劃期第一階段完成后,根據(jù)該階段的執(zhí)行情況和內(nèi)外部環(huán)境變化情況,對原計劃進行修正和細化,并將整個計劃向前移動(滾動)一個階段,以后根據(jù)同樣的原則逐期向前移動。因此,滾動計劃法可以避免對不確定性遠期計劃作過早過死的安排。
故正確答案為ABD。41.小明每天從家中出發(fā)騎自行車先經(jīng)過一段平路,再經(jīng)過一道斜坡后到達學校上課。某天早上,小明從家中騎車出發(fā),一到校門口就發(fā)現(xiàn)忘帶課本,馬上返回,從離家到趕回家中共用了1個小時。假設小明當天平路騎行速度為9千米/時,上坡速度為6千米/時,下坡速度為18千米/時。那么小明的家距離學校:
A.3.5千米
B.4.5千米
C.5.5千米
D.6.5千米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整個運動過程為小明從家到學校的往返過程。已知小明往返的總時間,以及他在平路和上、下坡的速度。因為往返過程中平路和斜坡的路程不變,可設平路和斜坡的路程為未知數(shù),列方程求出平路和斜坡的路程和,即小明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另外,因為上、下坡的路程相等,往返斜坡的平均速度可表示為,結合平路的速度,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代入公式“路程=平均速度×時間”,計算小明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小明從家到學校的路程包括一段平路和一道斜坡。如果從家到學校,斜坡是上坡路,則從學校到家,斜坡是下坡路。小明在整個過程中上坡和下坡的路程相同。
方法一,設從家到學校平路的路程為x千米,斜坡的路程為y千米。根據(jù)題意,有,解得x+y=4.5,即小明的家距離學校4.5千米。故本題選B。
方法二,小明走上坡路和下坡路的平均速度為=9千米/時,等于平路騎行的速度,因此小明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為9千米/時,則從家到學校的往返距離為9×1=9千米,所求為9÷2=4.5千米。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
第二步,根據(jù)題意,小明從家到學校進行往返,上下坡距離相等,可利用等距離平均速度求得千米/小時,由于平路速度也為9千米/小時,往返總時間是1小時,故往返總路程為9×1=9千米,則小明的家距離學校9÷2=4.5千米。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設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為,在往返的過程中,上坡和下坡的路程均為斜坡的長度即距離相等,根據(jù)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上下坡的平均速度千米/小時,與平路速度相等,故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均為9千米/小時,往返一次走了兩個全程,千米/小時小時,得千米。
故正確答案為B。42.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AB.BC.CD.D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觀察題干圖形發(fā)現(xiàn),任意兩個相鄰圖形中只有一行的黑白圓圈不同,以此為突破點,驗證規(guī)律。第二個圖形與第一個圖形相比,第一行的黑白圓圈顏色互換,其余保持不變。第三個圖形與第二個圖形相比,第二行的黑白圓圈顏色互換,其余保持不變。第四個圖形與第三個圖形相比,第三行的黑白圓圈顏色互換,其余保持不變。第五個圖形與第四個圖形相比,第四行的黑白圓圈顏色互換,其余保持不變。由此可知,第六個圖形與第五個圖形相比,第五行的黑白圓圈顏色互換,其余保持不變。故本題選C。43.甲、乙兩列火車在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兩車交匯時,甲車座位上的乘客從車窗看到地面上的樹木向北運動,看到乙車向南運動。由此可判斷(
)。A.甲、乙兩車都向南運動B.甲、乙兩車都向北運動C.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D.甲車向北運動,乙車向南運動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甲車上的乘客看到地面上的樹向北運動,所以甲車向南運動;甲車上的乘客看到乙車向南運動,則乙車也向南運動,且速度比甲車快。故正確答案為A。44.9,20,35,54,77,(
)
A.104
B.135
C.154
D.166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數(shù)列整體呈遞增趨勢,且差距相差較小,考慮作差尋找規(guī)律。方法一:原數(shù)列各項依次可拆分為3×3,4×5,5×7,6×9,7×11,第一個乘數(shù)為自然數(shù)列,第二個乘數(shù)為奇數(shù)列,應填入8×13=104。故本題選A。
方法二:后項減前項的差依次為11,15,19,23,(27),是公差為4的等差數(shù)列,應填入77+27=104。45.蝙蝠體內(nèi)攜帶大量的病毒,會給人類和其他動物造成致命危險,但蝙蝠自身仿佛不受這些病毒的影響,為什么呢?科學家認為這或許與蝙蝠是唯一一種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有關。蝙蝠在上億年適應飛行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很多系統(tǒng)發(fā)生了變化,包括防御和免疫系統(tǒng)。一般來說,人類和其他動物機體的免疫反應有助于身體抵御病毒,但對某種病毒的過度免疫反應又有可能引發(fā)嚴重疾病,而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恰恰能在與病毒共生的過程中達到一種平衡。
以下推論中,正確的一項是:
A.蝙蝠是一種最為古老的哺乳動物的物種,迄今有上億年的進化歷史
B.蝙蝠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會抵御病毒侵襲,又不會引發(fā)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
C.蝙蝠作為一種古老的生物,已經(jīng)進化出可以防御各種病毒的超級基因
D.蝙蝠可以飛行是其能大規(guī)模廣泛傳播致命病毒的最重要的原因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能夠由題干信息推出的一項,需要準確把握題干的細節(jié)信息,不要偏離題干所表達的意思,也不要擴大或縮小題干的范圍。A項,“蝙蝠是一種最為古老的哺乳動物的物種”在題干中未提及,無法推出。
B項,由“而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恰恰能在與病毒共生的過程中達到一種平衡”可知,該項正確。
C項,題干僅是說蝙蝠的很多系統(tǒng)發(fā)生了變化,但可以防御各種病毒的超級基因在題干中未提及,無法推出。
D項,蝙蝠能大規(guī)模廣泛傳播致命病毒的最重要的原因在題干中也未提及,無法推出。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jù)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題干并未提及蝙蝠是否為“最古老”的哺乳動物,無法推出,排除;
B項:根據(jù)題干最后一句可知,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抵御病毒的侵襲,又不會發(fā)生強烈的免疫反應,可以推出;
C項:題干并未提及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抵御“各種”病毒,也未提及進化出“超級基因”,無法推出,排除;
D項:題干只提及了“蝙蝠體內(nèi)攜帶大量的病毒,會給人類和其他動物造成致命危險”,并未提及飛行是最重要的傳播病毒原因,無法推出,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日常結論題,根據(jù)題干信息逐一分析選項。
A項:根據(jù)題干第三句話可知,蝙蝠存在了上億年,但題干沒有說蝙蝠是最為古老的哺乳動物的物種,無中生有,無法推出,排除;
B項:根據(jù)最后一句話可知,人類和其他動物機體對某種病毒的過度免疫反應有可能引發(fā)嚴重疾病,但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能在與病毒共生的過程中達到一種平衡,也就說明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既能抵御病毒,又不會引發(fā)過度強烈的免疫反應,可以推出,當選;
C項:題干中并沒有提到蝙蝠已經(jīng)進化出可以防御各種病毒的超級基因,無中生有,無法推出,排除;
D項:題干只提到蝙蝠體內(nèi)攜帶大量的病毒,會給人類和其他動物造成致命危險,但沒有提到蝙蝠傳播病毒的最重要的方式原因,無中生有,無法推出,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46.()是行政領導者的首要責任,它貫穿并影響著行政領導活動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行政管理活動的成敗。A.選用人才B.行政決策C.行政溝通D.調(diào)查研究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領導知識。第二步,行政領導的職責是行政領導在國家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從事管理活動時應盡的工作義務。履行職責,是行政領導的核心內(nèi)容。行政領導職位的設置、權力的行使,都是為了更好地履行行政職責。行政決策是指行政主體為履行行政職能所做的行為設計和抉擇過程,它是公共組織,特別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處理國家政務和社會公共事務過程中所做出的決定。行政決策是行政領導者的首要責任,它貫穿并影響著行政領導活動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行政管理活動的成敗。因此,選擇B選項。行政領導是指國家機關及其管理者,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為完成行政目標、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進行的決策、指揮、協(xié)調(diào)、控制、監(jiān)督等行政活動及其過程。行政領導是一種行政行為。行政領導者是整個行政行為過程中的指揮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協(xié)調(diào)者。行政領導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法定性、權威性、政治性、協(xié)同性。47.已滿65歲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
根據(jù)《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p>
故表述錯誤。48.科學家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認為,金錢能激起人們的排他心理,這很可能是人的本能反應,就像愛情具有排他性一樣,當互相合作存在金錢利益關系的時候,人們就會本能地保護自己的利益,于是會以反感的態(tài)度回應對方,并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厭惡心理。由此便有了金錢毀滅愛情、污染親情和斬斷友情的種種現(xiàn)象,顯示出人情味真的難敵銅臭味。不過,實驗還證實,人們在金錢面前產(chǎn)生排他心理的同時,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都明顯增強了。而且金錢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產(chǎn)物還要一直存在下去,回避它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通過這段文字,可以判斷作者的觀點是(
)。
A.必須處理好金錢與人情的關系
B.金錢的作用利大于弊
C.金錢和愛情具有共性
D.應當正視金錢的作用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文段首句通過科學實驗引出“金錢與愛情一樣,能激起人們的排他心理”的話題,并對此做出具體的解釋說明,引出了“人情難敵金錢”的問題,然后通過“不過”進行轉折,指出“金錢可以增強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且“無法回避”,即轉折之后分析得出“雖然人情難敵金錢,但金錢無法回避”,則作者的觀點應為解決此問題的對策,即“正確處理金錢與人情的關系”,對應A項;
B項,“金錢的作用利大于弊”文段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C項,“金錢和愛情具有共性”為解釋說明中的內(nèi)容,非文段重點,排除;
D項,“正視金錢的作用”表述片面,未包含核心話題“人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人情味真的難敵銅臭味》49.已經(jīng)退休的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受到處分的,不再做出處分決定。但是,應當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的,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知識。
第二步,根據(jù)《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第四十四條,已經(jīng)退休的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受到處分的,不再作出處分決定。但是,應當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的,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因此,本題正確。
根據(jù)《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第五條,處分的種類為:(一)警告;(二)記過;(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四)開除。其中,撤職處分適用于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第六條,受處分的期間為:(一)警告,6個月;(二)記過,12個月;(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24個月。
50.從四個圖中選出唯一的一項,填入問號處,使其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AB.BC.CD.D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圖形均由線條構成,但線條數(shù)、交點數(shù)、封閉區(qū)域數(shù)等均不存在規(guī)律。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第一個圖形具有明顯的一筆畫特征,可以考慮圖形的筆畫數(shù)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圖形均由線條構成,但線條數(shù)、交點數(shù)、封閉區(qū)域數(shù)等均不存在規(guī)律。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第一個圖形具有明顯的一筆畫特征,可以考慮圖形的筆畫數(shù)規(guī)律。題干圖形均可以由一筆畫出,只有D項可以由一筆畫出。故本題選D。51.一家早餐店只出售粥、饅頭和包子。粥有三種:大米粥、小米粥和綠豆粥,每份1元;饅頭有兩種:紅糖饅頭和牛奶饅頭,每個2元;包子只有一種三鮮大肉包,每個3元。陳某在這家店吃早餐,花了4元錢,假設陳某點的早餐不重樣,問他吃到包子的概率是多少?
A.30%
B.35%
C.40%
D.45%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屬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由題可知,花費4元的組合為:
(1)先從3種粥類中選2種,然后再從2種饅頭中選1種,共=6(種);
(2)先從3種粥類中選1種,然后再選1個三鮮大肉包,共×1=3(種);
(3)選擇2種饅頭,共=1(種)。
第三步,總情況共6+3+1=10(種)。吃到包子的情況數(shù)有3種,則概率為=30%。
因此,選擇A選項。
52.下列詩詞或俗語蘊含的物理知識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B.排云數(shù)峰出,漏日半江明C.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D.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驢在岸邊飲水,水面上就會出現(xiàn)驢子的像,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與平面鏡成像原理是相同的,反映的是光的反射原理。而其他三項反映的都是光沿著直線傳播。因此,選擇A選項。B項:“排云數(shù)峰出,漏日半江明”是因為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所以,要推開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頂,陽光只能從云縫中穿出照亮江面。出自《明發(fā)新淦晴快風順約泊樟鎮(zhèn)》作者楊萬里,是宋朝的一部詩詞。B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指要想看到無窮無盡的美麗景色,應當再登上一層樓,出自《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唐)。反映的也是光沿直線傳播。C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項:“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意思是山峰太多,巧妙的遮住了我遠眺的視線,長江無盡,遠遠的似乎直通天的盡頭,出自《同王勝之游蔣山》作者蘇軾(宋),反映的也是光沿直線傳播。D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53.青霉素:細菌A.偽劣產(chǎn)品:信譽B.維生素:營養(yǎng)C.國策:人口D.經(jīng)濟措施:危機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青霉素主要作用于細菌,起到殺菌的作用。題干兩詞前一詞作用于后一詞的對應關系,且后一詞是有害的。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偽劣產(chǎn)品會影響信譽,兩詞也是對應關系,但信譽并非不好的需要解決的現(xiàn)象,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維生素是有營養(yǎng)的,兩詞構成屬性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制定國策解決人口問題,兩詞也是前一詞作用于后一詞的對應關系,但人口本身并不能說明有害或無害,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經(jīng)濟措施可以對抗危機,危機是有害的,需要消除的現(xiàn)象,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54.社區(qū)教育是指各種主體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nèi),有組織地開展的非學歷、非認證(職業(yè)資格認證等)、非營利的教育活動和過程。根據(jù)上述定義,以下不屬于社區(qū)教育的是:A.在某小區(qū)居住的幾位朋友喜歡瑜伽,每天在該小區(qū)空地上組織小區(qū)其他居民一起學習瑜伽強身健體B.某醫(yī)院大夫多次到某學校開設義務急救培訓課程,有很多教師學會了急救常識和技術C.音樂學院退休的李教授在家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5課《我愛我們班》(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Module 5 Unit 1 This is our teacher.(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一年級上冊
- 2024-2025年高中化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0功能各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含解析蘇教版選修1
- 高中信息技術選修1教學設計-2.3 程序的基本結構1-教科版
- 全國安徽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活動3《管理我的資料》教學設計
- Unit 2 No Rules,No Order Section B 1a~1c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 Starter Unit 3 Welcome!教學設計 第三課時(Section B 1a~1e)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籃球 傳切配合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全國青島版初中信息技術第五冊第二單元第6課《傳統(tǒng)補間初體驗》教學設計
- 防止電力生產(chǎn)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3版
- 氯諾昔康針劑在圍術期鎮(zhèn)痛與其它市場應用(代表培訓完整版)
- 市政工程標準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教程》全冊配套教案
- 大藥房質(zhì)量管理體系文件
- 馬爾文粒度儀MS2000原理及應用
- ISO9001-管理手冊模板
- GB 9706.224-2021醫(yī)用電氣設備第2-24部分:輸液泵和輸液控制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專用要求
-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診療指南完整課件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應用題專項練習題40614
- 短視頻抖音運營培訓課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