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儲存方法_第1頁
小麥儲存方法_第2頁
小麥儲存方法_第3頁
小麥儲存方法_第4頁
小麥儲存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小麥的儲存方法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小麥存儲要點:1、嚴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麥吸濕性能力強,儲藏應注意降水、防潮。應充分利用小麥收獲后的夏季高溫條件進行曝曬,使小麥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庫。小麥入庫后則應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間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層和上層“結頂”現象。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2、高溫密閉儲藏小麥趁熱入倉密閉儲藏,是我國傳統的儲麥方法。通過日曬,可降低小麥含水量,同時在曝曬和入倉密閉過程中可以收到高溫殺蟲制菌的效果。對于新收獲的小麥能促進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蟲的滅絕,小麥含水量和帶菌量的降低,呼吸強度大大減弱,可使小麥長期安全儲藏。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儲存方法:1、三熱密閉法:即麥熱、缸熱、物料熱。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在上午9時左右將水泥場曬熱后,先把小麥薄攤到曬場上(厚度以1厘米左右為宜),再把壓蓋小麥的物料(棉被、毛毯、舊麻袋等)搬出晾曬,小麥要勤翻,每小時至少用木锨翻動一次,使麥溫達到46-50℃,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時前后聚堆,熱悶半小時,趁熱放進經晾曬處理的缸。再用經過消毒的物料進行壓蓋,然后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繩扎緊,不得漏氣,使缸內的麥溫達到40℃以上,保持8-10天,殺死未死的卵、蛹、幼蟲及成蟲,從而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2、缺氧保管法:小麥缺氧儲存,主要是利用其后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小麥進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內的氧氣隨著小麥和害蟲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氧氣濃度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40%-50%。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但應注意,小麥水分應控制在標準之內(小于12.5%),平均糧溫30℃以上。作物生產技術專業(yè)/教學資源庫3、化學保藏法: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采用磷化鋁化學藥劑保藏,或用低氧、低藥劑量儲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霉菌的繁育,提高儲糧的穩(wěn)定性。對于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麥,用化學保藏最為適宜。投藥法即用紗布把藥片包緊放入糧堆內即可。此法適用于長期儲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