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1-2022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本辰缡侵袊诺湓姼杳缹W的一個重要范疇,講境界的確比講氣質(zhì)、講神韻更能揭示中國詩歌藝術(shù)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但是,講詩歌藝術(shù)僅僅講到境界這個范疇,仍然顯得籠統(tǒng)。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國古典詩歌里找出一種更基本的藝術(shù)范疇,通過對這個范疇的分析揭示中國古典詩歌的某些藝術(shù)規(guī)律呢?我摸索的結(jié)果,是找到了“意象”。我們先來看看意象和物象的關(guān)系。古人所謂意象,盡管有種種不同的用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呈現(xiàn)為象。那種純概念的說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構(gòu)成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gòu)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審美經(jīng)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jīng)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jīng)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審美經(jīng)驗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個意的內(nèi)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例如,“梅”這個詞表示一種客觀的事物,它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象。當詩人將它寫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時,它就成為詩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詩人反復地運用,“梅”這一意象已經(jīng)固定地帶上了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一個物象可以構(gòu)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由“云”所構(gòu)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歸?!薄芭啤眲t是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啤眳s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棄疾《賀新郎》:“一樽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庇伞傲睒?gòu)成的意象,如“楊柳依依”,這意象帶著離愁別緒?!傲z無力裊煙空”,這意象帶著慵倦的意味?!扒l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边@意象帶著詩人早朝時的肅穆感。同一個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構(gòu)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詩人在構(gòu)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shù)效果,如“白發(fā)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薄皡簿諆砷_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薄伴L有歸心懸馬首,可堪無寐枕蛩聲?!边@些詩都寫到“心”,心本來不能離開身體,但李白的“愁心”卻托給了明月,杜甫的“故園心”卻系在了孤舟上,秦韜玉的歸心則懸在了馬首上。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來并不具備的性質(zhì)。詩人在構(gòu)成意象時,還可以用某一物象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李賀詩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屬于這一類?;鹁娑际敲髁恋?,李賀卻說“漆炬迎新人”,陰間的一切都和人間顛倒著?!皯浘鍦I如鉛水”,鉛淚,世間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銅仙人流的淚,那么當然可以是鉛淚了??傊锵笫且庀蟮幕A(chǔ),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摘編自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材料二:格式塔心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考夫卡把藝術(shù)作品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藝術(shù)作品“不是各組成部分的簡單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統(tǒng)一整體”。任何整體都是由各種要素或成分組成,但它決不等于構(gòu)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也就是說,“部分”不能決定“整體,“整體”的性質(zhì)卻對“部分”的性質(zhì)有著極重要的影響。在欣賞古典詩歌的過程中,詩歌的意境也是一個整體。在一首詩中,詩人常常通過創(chuàng)造一組意象群來營造詩歌的意境,但詩歌意境的整體基調(diào)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遠遠大于這些意象之和。在這個意境整體中,各個意象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正因為整體對部分的重要影響和各部分之間的互相依存,所以即使是同一個意象,放到不同的詩歌意境中也會有不同的審美意蘊。鑒賞詩歌時要開啟想象之門,把詩歌中所有的意象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畫面,感受這個藝術(shù)畫面的整體基調(diào),通過詩歌的基調(diào),通過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來把握詩歌中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摘編自郭容《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研究》)(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與“境界”“氣質(zhì)”“神韻”相比,“意象”可看作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更基本的藝術(shù)范疇。B.“意象”可以看作由“意”和“象”兩部分構(gòu)成,前者是構(gòu)成“意象”的重要基礎(chǔ)。C.物象進入詩人的構(gòu)思,經(jīng)過審美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的加工并寫入詩中才能成為意象。D.詩人構(gòu)成意象時可以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但需以某一物象為聯(lián)想的起點。(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詩人的反復運用,使不少意象如“梅”“月”“鴻雁”等,承載的意趣具有相對的固定性。B.“孤云”“暖云”“停云”三個意象,正體現(xiàn)了“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一觀點。C.“整體”意義遠大于構(gòu)成它的“部分”意義之和,該觀點在文學、藝術(shù)、建筑等領(lǐng)域也適用。D.鑒賞詩歌時,能夠準確地把握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是把握詩歌整體基調(diào)的必要前提。(3)下列詩句中意象的構(gòu)成方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賤子遙攀送,歸心逐馬蹄。(唐?李頻《送張郎中赴驗州》)B.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D.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唐?杜甫《秋興八首(其一)》)(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下列詩句都包含由“荷”構(gòu)成的意象,但它們的意蘊卻不相同,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其原因。①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蓮曲》)②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共15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金牙凡一平四顆金牙在頂牛爺嘴里閃內(nèi)發(fā)光,像是暗夜田垌飛翔的螢火蟲。我六歲的時候,就知道頂牛爺?shù)淖炖镉薪鹧?。我知道那是金子做的牙齒,是一次頂牛爺與我獨處的時候,親口告訴我的。當時,頂牛爺對我講述了金牙的來歷——抗戰(zhàn)的時候,有一次戰(zhàn)斗中,頂牛爺身邊的一個戰(zhàn)友中彈倒下了。他是頂牛爺戰(zhàn)友中最好的戰(zhàn)友,好得像親兄弟一樣,叫韋元生。韋元生倒下的時候還沒死,血仍然從胸部的傷口噗噗往外冒,像噴泉一樣,無論頂牛爺怎么堵也不能止住血。韋元生努力地挪動一只手,架在了頂牛爺?shù)囊恢皇稚?,試圖把頂牛爺?shù)氖掷_,仿佛是阻止他無用功的行為,也像是想牽引他的手去往別的地方。頂牛爺他騰出一只手往別的地方尋找,自上而下,從上衣摸到褲襠,他摸著了一塊硬物。硬物在褲兜背面被一塊厚布縫得嚴嚴實實。他將布條撕開,取出硬物——是一坨金子。韋元生用盡力氣,斷斷續(xù)續(xù)地吐字,拼湊起來的意思是,托頂牛爺將金子交給他妹妹。他吩咐完,便斷了氣。金子在頂牛爺?shù)纳砩希S頂牛爺南征北戰(zhàn)。成年累月,它像是一個寶貝,讓頂牛爺?shù)讱馐?,因為他擁有著比同等人?yōu)裕的資本,盡管這資本只是暫時擁有,他終將轉(zhuǎn)交韋元生的妹妹。但逐漸地,金子反而成為頂牛爺?shù)陌ぃ摬婚_又丟不得。它像是吸附在皮肉上的螞蟥,讓頂牛爺難受。他日日盼望著抗戰(zhàn)勝利,無仗可打,那么他就可以回家,找到韋元生的妹妹,把金子交給她。這金子丟過兩回。一回是洗澡的時候被人換錯了衣服,另一回是負傷昏迷的時候在醫(yī)院也是被換了衣服。這兩回雖然都把金子我回來了,但每回都讓他心驚膽戰(zhàn)。金子不能再丟了,命在,金子必須得在。頂牛爺決定把金子做成牙齒,鑲在嘴里。那是1946年,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越發(fā)擔心和緊張的頂牛爺在隊伍開拔前,把金子做成牙齒。于是,四顆金牙替代了他原有的四顆磨牙,開始在他嘴里,發(fā)放著異樣的光芒。我在頂牛爺逐漸變老的過程中逐歲長大,他六十,我十六,他七十,我二十六。無論頂牛爺老去或我長大成人,金牙依然在頂牛爺嘴里,金牙依然在頂牛爺嘴里,像被烏云遮蔽或驕陽映照的冰山,隱藏著許多不解之謎,或閃耀著迷離的光芒。在我十六歲那年,與頂牛爺生活的一個女人,離開了他。那個女人離開頂牛爺?shù)臅r候,還很年輕。從年齡和傳言判斷她一定不是韋元生的妹妹。我三十六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見到了離開頂牛爺二十年的女人。她的真實姓名叫覃小英。你知道頂牛爺……金子嗎?我說。她驚訝地看著我,詫異我的知底。我跟他生活了好幾年,怎么可能不知道也有金子呢?是金子做的牙齒,共四顆,她說。他就是用這四顆金牙把我攆走的,不說這四顆金牙,我還不痛快走呢,她說。頂牛爺說:覃小英,走吧。別想著這四顆金牙,他不是我的,更不是你的。覃小英說:那個女人你都找了多少年了,既然找不到,金子就是你的。我有沒有份兒,無所謂。頂牛爺說:既然你無所謂,為什么舍不得走?覃小英說:我走了你身邊就沒人照顧了呀。頂牛爺說:說到底你還是舍不得我這四顆金牙。覃小英說:說到底那個找不到見不著的女人呢,比我重要。頂牛爺說:對了。覃小英說:我走!等到疫情緩解,我可以回南京了。離開老家的前夕,我決定去探望頂牛爺。在我五十六歲時,聽頂牛爺講未知的金子的事,他嘴里咬合著這金子做的牙齒,吐出全部的秘密或真相——頂牛爺被解放軍俘虜教導后,領(lǐng)了路費回家。他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半路,就拐去找戰(zhàn)友韋元生的妹妹了。韋元生的村里人告訴他,韋元生根本就沒有妹妹。頂牛爺還是不信,轉(zhuǎn)而去別處打聽和尋找。這一找,便是一年。找不到韋元生妹妹的下落,頂牛爺只好回家。他嘴里的四顆金牙,不拔掉交給真正歸屬的人,就硌得慌。于是他每年都要出去我,短則兩個月,長則半年。年復一年,韋元生的妹妹還是沒有找到,而且找到的希望更加渺茫……韋元生這野仔,耍弄我,以為我是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的人!百歲老人頂牛爺咬牙切齒地罵道。我就不要你這坨金子,窮死我都不用。我就留著死后到了陰間,再問他清楚,還給他!頂牛爺罵咧咧的時候,我又看見他嘴里閃著金光的牙齒,像是暗夜田垌飛翔的螢火蟲。(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通過回憶呈現(xiàn)了頂牛爺接受托付,保全金子,想方設(shè)法歸還金子的故事。B.小說細致地描寫了韋元生臨終托金的場景,突出其對頂牛爺人生的巨大影響。C.頂牛爺感覺不歸還金牙“就硌得慌”,是他未完成戰(zhàn)友所托而內(nèi)心不安的表現(xiàn)。D.頂牛爺年復一年尋人還金,仍然未果,愈覺希望渺茫,不禁對韋元生心生恨意。(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首尾都將金牙比作“暗夜田峒飛翔的螢火蟲”,不僅使結(jié)構(gòu)圓融,而且富有畫面感,也暗示出頂牛爺人格閃光的一面。B.小說寫覃小英回憶離開頂牛爺時以人物對話展開,加快了敘事節(jié)奏,意在表現(xiàn)覃小英的快人快語和她對頂牛爺?shù)膹娏邑煿?。C.小說主要寫了“我”六歲、三十六歲、五十六歲時的回憶,時間跨度長,頂牛爺?shù)男蜗笤跁r間推移和時代變遷中愈加飽滿豐富。D.小說中“野仔”“耍弄”等口語與“探望”“不解之謎”等書面語相結(jié)合,凸顯出頂牛爺與“我”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點。(3)小說中頂牛爺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4)小說寫了“我”在不同年齡時的回憶,在“我”的回憶中又有頂牛爺?shù)幕貞浺约榜∮⒌幕貞?,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妙處。二、古代詩文閱讀(4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8分)3.(2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介甫①固大賢,其失在于用心太過。何以言之?自古圣賢所以治國者,不過使百官各稱其職、委任而責其成功也;其所以養(yǎng)民者,不過輕租稅,薄賦斂、已逋責也。介甫以為此皆腐儒之常談,不足為,思得古人所未嘗為者而為之。于是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曉財利之人,使之講利。孔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狈殺谡垖W稼,孔子猶鄙之,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是知條例一司已不當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視,炫鬻③爭進,各斗智巧,以變更祖宗舊法,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所得不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此其為害已甚矣。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錢,次欲使比戶出助役錢,次又欲更搜求農(nóng)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雖皆選擇才俊,然其中亦有輕佻狂躁之人,陵轢④州縣,騷擾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農(nóng)商喪業(yè),故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跡其本原,咸以此也。伊尹為阿衡,有一夫不獲其所,若己推而內(nèi)之溝中。介甫亦當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專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亂政也,介甫更以為治術(shù)而稱施之;貸息錢,鄙事也,介甫更以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從民出,介甫更欲斂民錢雇市傭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獨以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此光所謂用心太過者也。(節(jié)選自司馬光《與王介甫書》)【注】介甫:即王安石,介甫是他的字。②樊須;孔子的弟子。③炫鬻:自夸自賣。④陵鑠:欺壓。⑤阿衡:商代官名,指輸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職,后泛指宰相之類的要職。(1)下列各項中兩個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介甫固大賢必固其根本B.伊尹為阿衡為國以禮C.介甫亦當自思所以致其然者故今具道所以D.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B.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C.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D.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的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圣人”“夫子”是后人為表尊敬對他的專稱。B.稼,種植谷物,亦泛指農(nóng)業(yè)勞動,與此意相關(guān)的詞語有“稼穡”“耕稼”等。C.州縣,州和縣的合稱,州、縣是我國古代行政區(qū)劃單位,文中指州、縣官。D.徭役,指古時官府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光認為古代圣賢的治國之道和養(yǎng)民措施在王安石看來是老生常談、不值得做,王安石想實施古代圣賢未曾實施的方略。B.司馬光引用孔子的話并以孔子鄙薄樊須“學稼”為例來說明商賈之末利不可取,進而表示對王安石設(shè)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的反對。C.司馬光認為言利之人自夸自賣,競相爭奪功名,各自斗智斗巧來改變祖宗舊有法度,只不過是想另出新意,為自己求取功名罷了。D.司馬光認為王安石選派的四十多名去全國各地推行新法的使者,這些人雖都是選拔出來的才俊,但有時會輕佻狂躁,騷擾當?shù)匕傩铡#?)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和課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故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跡其本原,咸以此也。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③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昂其直,居為奇貨。(《促織》)(6)文中說“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獨以為可”,司馬光認為“此三者”不可為的原因分別是什么?他說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桂枝香?金陵懷古①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②,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③。【注】①本詞為王安石被罷相后退居金陵(今江蘇南京)所作。②門外樓頭:語出唐朝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指隋軍已經(jīng)兵臨城下,陳后主卻還在和妃子們尋歡作樂。③后庭遺曲:即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花》,被視為亡國之音。(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首句“登臨送目”四字領(lǐng)起上闕金陵晚秋壯麗之景,并為全詞開拓出高遠的視野。B.“澄江似練”與“翠峰如簇”對仗工整,構(gòu)圖上既有江的曲線綿延,又有峰的散點鋪展。C.“彩舟云談,顯河鷺起”一句,寫江上云霧籠罩,舟行其中,天空星光燦爛,白鷺高飛云霄。D.詞的上闋寫詞人眼前所見景色,美不勝收,難以盡述,因此以一句總贊“畫圖難足”收束。(2)本詞下闋詞人情感變化的脈絡(luò)是怎樣的?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5.(8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岳陽樓》中“,”兩句,描繪洞庭湖分裂吳楚、吐納日月,寫出了洞庭湖極其恢宏的氣象。(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概括歷代帝王能創(chuàng)業(yè)不能守成的普遍規(guī)律的兩句是:“,”。(3)杜牧《阿房宮賦》中,運用比喻修辭描寫阿房宮走廊縈繞曲折、檐牙高聳的兩句是“,”。(4)蘇洵在《六國論》中用“諸侯之地有限”與“”,“奉之彌繁”與“”進行對比,說明正是“賂秦”導致了不用作戰(zhàn)強弱勝負就已分明的結(jié)果。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在本學期的語文學習中,高一年級學生閱讀并鑒賞了《雷雨》《竇娥冤》《紅樓夢》每多部悲劇作品。春暉中學文學社擬召集愛好文學的同學,舉辦一場主題為“悲劇的精神及審美價值”的研討會。假如你是學校文學社負責人,請你組織成員積極策劃此次活動,并完成下列三項任務(wù)。6.(10分)以下是文學社成員初步搜集的部分會議資料,請你幫助他們修改完善。我國經(jīng)典戲劇、小說中的悲劇,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這種悲劇性的戲劇和小說所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是其他文學樣式難以比擬的。作為悲劇藝術(shù),它給人們的啟發(fā)與教益、思索與_____,也是其他藝術(shù)_____的。現(xiàn)以我國經(jīng)典戲劇藝術(shù)中悲劇結(jié)局的表現(xiàn)形式為例,來探究悲劇帶給人的藝術(shù)啟迪。我國經(jīng)典戲劇藝術(shù)中悲劇結(jié)局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所謂的“純粹”的悲劇結(jié)局。這種結(jié)局就是主人公的死亡或是其追求的理想的破滅。它符合西方的悲劇理論精神,它所表達的意義,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如白樸劇作《梧桐雨》的結(jié)局是李隆基失去權(quán)位,楊貴妃死亡,李楊二人即使在夢中亦不能相見;又如(①)。這些都屬于“純粹”的悲劇結(jié)局。二是所謂的“雙重式”悲劇結(jié)局。這種結(jié)局就是主人公死亡或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破滅之后,再加上一個歡樂、光明的結(jié)尾。如洪昇的劇作《長生殿》,楊貴妃死后,其魂靈追隨圣駕,最終李楊二人“月宮相會”,又如(②)。這都是以“喜”的結(jié)局來適度沖淡和_____由死亡或不幸遭遇造成的過度傷感,悲劇氣氛在“喜”中得到中和。中國經(jīng)典戲劇藝術(shù)中悲劇結(jié)局的表現(xiàn)形式是______的,但它們所體現(xiàn)出來的悲劇意識往往是一種整體的悲劇意識。它通過某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或某一類人經(jīng)過奮勇抗爭而最終導致理想破滅,來表現(xiàn)正義得不到伸張和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強大的社會現(xiàn)實。它留給讀者的是強烈的悲憤、沉重的哀痛和無盡的思索。(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唤M是A.震撼無法企及抑止不盡相同B.震撼遙不可及抑制大相徑庭C.震懾遙不可及抑制不盡相同D.震懾無法企及抑止大相徑庭(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它通過某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或某一類人經(jīng)過奮勇抗爭而最終導致理想破滅的悲劇結(jié)局,來表現(xiàn)正義得不到伸張的社會現(xiàn)實和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強大。B.它通過某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或某一類人經(jīng)過奮勇抗爭而最終導致理想破滅,來表現(xiàn)正義得不到伸張的社會現(xiàn)實和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強大。C.它通過某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或某一類人經(jīng)過奮勇抗爭而最終導致理想破滅,來表現(xiàn)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強大和正義得不到伸張的社會現(xiàn)實。D.它通過某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或某一類人經(jīng)過奮勇抗爭而最終導致理想破滅的悲劇結(jié)局,來表現(xiàn)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強大和正義得不到伸張的社會現(xiàn)實。(3)請參考文中括號前一分句的內(nèi)容及表述形式,在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摀?jù),使之與前一個分句共同支撐作者的觀點。①②7.(6分)為深入探究小說《紅樓夢》中人物的悲劇命運,文學社就“《紅樓夢》之燈謎探究”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了相關(guān)問題,請幫助他們擬定答案。在“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誠語”這一回中有諸多燈謎,其中三則燈謎的謎面與相應的謎底如下:①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爆竹)②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風箏)③無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鎮(zhèn)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shù)不同。(算盤)(1)下相關(guān)于這三則燈謎的作者,對應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①賈探春②林黛玉③妙玉B.①賈元春②賈探春③賈迎春C.①賈探春②妙玉③林黛玉D.①賈元春②賈迎春③賈探春(2)《紅樓夢》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主要評點者脂硯齋,他對這三則燈謎的評點充滿悲嘆、惋惜之意。請任選一則燈謎,從燈謎與其所暗示的人物命運的角度說說理由。8.(4分)文學社擬通過多種途徑宣傳,以邀請更多的同學參加此次研討會,以下是文學社成員擬寫的兩則邀請函,請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傳播媒介。邀請函(一)親愛的同學們:閱讀悲劇作品,可以讓我們心懷悲憫、摒棄丑惡、追求正義、堅守良知。在本學期的語文學習中,我們閱讀并鑒賞了多部中外經(jīng)典悲劇作品。為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促進同學們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與交流,加深對悲劇精神的理解,由學校文學社主辦的“悲劇的精神及審美價值”研討會擬于6月10日下午四點在學校辦公樓三樓會議室舉辦。屆時,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組長張老師將到會交流,并做主題報告。學校文學社誠邀廣大熱愛文學、學有所思、樂于分享的同學積極參會。有意者請于6月9日下午四點之前,前往學校辦公樓201室文學社辦公室報名。特此函達,期待君至。春暉中學文學社2022年6月2日邀請函(二)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本學期我們閱讀并鑒賞了多部中外經(jīng)典悲劇作品,你是否獲得了更多精神的啟迪?是否擁有了更多的悲惘之心?是否想與更多的同學分享你的思考?學校文學社將于6月10日下午四點在學校辦公樓三樓會議室舉辦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悲劇的精神及審美價值”。誠邀熱愛文學、學有所思、樂于分享的你積極參會,你將有機會聆聽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組長張老師的獨家見解。若你有意參會,請于6月9日下午四點之前,到學校辦公樓201室文學社辦公室報名。我們等著你哦!期待你的到來,待你的精彩分享。春暉中學文學社2022年6月2日上面兩則邀請函,哪一則更適合在校報上發(fā)布?哪一則更合適在校文學社公眾號上發(fā)布?請你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四、寫作(50分)9.(5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信息時代,一部手機就可聯(lián)通天下,使我們獲得極大的自由;信息時代,一部手機也可將我們牢牢捆綁,使我們喪失許多自由。讀了上面這段話,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自身體驗,寫一篇發(fā)言稿,在“信息時代的媒介素養(yǎng)”的主題班會上談?wù)勀愕目捶āR螅哼x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論點明確,論據(jù)恰當,論證嚴密;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2021-2022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本辰缡侵袊诺湓姼杳缹W的一個重要范疇,講境界的確比講氣質(zhì)、講神韻更能揭示中國詩歌藝術(shù)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但是,講詩歌藝術(shù)僅僅講到境界這個范疇,仍然顯得籠統(tǒng)。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國古典詩歌里找出一種更基本的藝術(shù)范疇,通過對這個范疇的分析揭示中國古典詩歌的某些藝術(shù)規(guī)律呢?我摸索的結(jié)果,是找到了“意象”。我們先來看看意象和物象的關(guān)系。古人所謂意象,盡管有種種不同的用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呈現(xiàn)為象。那種純概念的說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構(gòu)成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gòu)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審美經(jīng)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jīng)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jīng)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審美經(jīng)驗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個意的內(nèi)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例如,“梅”這個詞表示一種客觀的事物,它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象。當詩人將它寫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時,它就成為詩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詩人反復地運用,“梅”這一意象已經(jīng)固定地帶上了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一個物象可以構(gòu)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由“云”所構(gòu)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倍鸥Α队娜恕罚骸肮略埔嗳河危裎镉兴鶜w?!薄芭啤眲t是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啤眳s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棄疾《賀新郎》:“一樽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庇伞傲睒?gòu)成的意象,如“楊柳依依”,這意象帶著離愁別緒?!傲z無力裊煙空”,這意象帶著慵倦的意味?!扒l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边@意象帶著詩人早朝時的肅穆感。同一個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構(gòu)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詩人在構(gòu)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shù)效果,如“白發(fā)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薄伴L有歸心懸馬首,可堪無寐枕蛩聲?!边@些詩都寫到“心”,心本來不能離開身體,但李白的“愁心”卻托給了明月,杜甫的“故園心”卻系在了孤舟上,秦韜玉的歸心則懸在了馬首上。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來并不具備的性質(zhì)。詩人在構(gòu)成意象時,還可以用某一物象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李賀詩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屬于這一類?;鹁娑际敲髁恋模钯R卻說“漆炬迎新人”,陰間的一切都和人間顛倒著?!皯浘鍦I如鉛水”,鉛淚,世間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銅仙人流的淚,那么當然可以是鉛淚了。總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礎(chǔ),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摘編自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材料二:格式塔心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考夫卡把藝術(shù)作品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藝術(shù)作品“不是各組成部分的簡單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統(tǒng)一整體”。任何整體都是由各種要素或成分組成,但它決不等于構(gòu)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也就是說,“部分”不能決定“整體,“整體”的性質(zhì)卻對“部分”的性質(zhì)有著極重要的影響。在欣賞古典詩歌的過程中,詩歌的意境也是一個整體。在一首詩中,詩人常常通過創(chuàng)造一組意象群來營造詩歌的意境,但詩歌意境的整體基調(diào)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遠遠大于這些意象之和。在這個意境整體中,各個意象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正因為整體對部分的重要影響和各部分之間的互相依存,所以即使是同一個意象,放到不同的詩歌意境中也會有不同的審美意蘊。鑒賞詩歌時要開啟想象之門,把詩歌中所有的意象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畫面,感受這個藝術(shù)畫面的整體基調(diào),通過詩歌的基調(diào),通過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來把握詩歌中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摘編自郭容《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研究》)(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與“境界”“氣質(zhì)”“神韻”相比,“意象”可看作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更基本的藝術(shù)范疇。B.“意象”可以看作由“意”和“象”兩部分構(gòu)成,前者是構(gòu)成“意象”的重要基礎(chǔ)。C.物象進入詩人的構(gòu)思,經(jīng)過審美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的加工并寫入詩中才能成為意象。D.詩人構(gòu)成意象時可以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但需以某一物象為聯(lián)想的起點。(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古代詩人的反復運用,使不少意象如“梅”“月”“鴻雁”等,承載的意趣具有相對的固定性。B.“孤云”“暖云”“停云”三個意象,正體現(xiàn)了“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一觀點。C.“整體”意義遠大于構(gòu)成它的“部分”意義之和,該觀點在文學、藝術(shù)、建筑等領(lǐng)域也適用。D.鑒賞詩歌時,能夠準確地把握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是把握詩歌整體基調(diào)的必要前提。(3)下列詩句中意象的構(gòu)成方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A.賤子遙攀送,歸心逐馬蹄。(唐?李頻《送張郎中赴驗州》)B.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D.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唐?杜甫《秋興八首(其一)》)(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下列詩句都包含由“荷”構(gòu)成的意象,但它們的意蘊卻不相同,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其原因。①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蓮曲》)②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回歸原文,用原文相關(guān)信息辨析選項。(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與推斷。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與原文相關(guān)信息進行對比,進而辨析選項正誤。(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點論據(jù)的理解與辨析。解答本題,需要先理解選項信息,再聯(lián)系原文觀點進行辨析。(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行文思路的理解與分析。行文思路題先進行分層,然后按照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的順序進行答題即可。(5)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概括與探究。解答本題,需要根據(jù)題干信息篩選原文內(nèi)容,進而概括作答?!窘獯稹浚?)B.“前者是構(gòu)成‘意象’的重要基礎(chǔ)”說法有誤。根據(jù)材料一第二段“因此可以說,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可知,“象”是構(gòu)成“意象”的基礎(chǔ)。故選B。(2)D.“能夠準確地把握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是把握詩歌整體基調(diào)的必要前提”理解有誤。材料二結(jié)尾處說,鑒賞詩歌應先組合意象,形成完整的藝術(shù)畫面,感受其整體基調(diào),然后才能把握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所以準確地把握每個意象的審美意蘊并非把握詩歌整體基調(diào)的前提。故選D。(3)A.意象“歸心”屬于文中所說的“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其他三個選項中的“八千丈”“抵萬金”“兼天涌”則屬于“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故選A。(4)材料一共八段,第一段作者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引出中國古典詩歌中“意象”的話題,“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國古典詩歌里找出一種更基本的藝術(shù)范疇,通過對這個范疇的分析揭示中國古典詩歌的某些藝術(shù)規(guī)律呢?我摸索的結(jié)果,是找到了‘意象’”。接著,在二至七段,作者重點分析了物象和意象的關(guān)系,作者提出“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gòu)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一個物象可以構(gòu)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等觀點,主要是圍繞物象和意象的關(guān)系,分別論證了物象是意象的基礎(chǔ)、同﹣物象可構(gòu)成不同的意象和意象的構(gòu)成方式三部分內(nèi)容。其中作者還舉出了一些例子,如“‘梅’這個詞表示一種客觀的事物,它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象……由于古代詩人反復地運用,‘梅’這一意象已經(jīng)固定地帶上了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最后,作者作了簡短的總結(jié),“總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礎(chǔ),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再次強調(diào)物象與意象的關(guān)系。(5)從材料一第五段“一個物象可以構(gòu)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可知,融入的情意、情感不同,其意蘊不同。在“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一句中,描寫小船在荷葉間穿行,微風吹拂下的荷葉輕輕地搖動。此處詩中融入了采蓮女的輕快愉悅,“荷”中亦帶有了美好的意蘊。而由材料二“即使是同一個意象,放到不同的詩歌意境中也會有不同的審美意蘊。鑒賞詩歌時要開啟想象之門,把詩歌中所有的意象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畫面,感受這個藝術(shù)畫面的整體基調(diào)”可知,意象之間相互作用及意境不同,使其意蘊不同。在這句詩中,荷花、荷葉與“菱葉”“水波”“清風”“小船”等意象共同營造了清新美好、幽深寧謐的意境,所以“荷”“荷花”是美好環(huán)境的代表。而李詩的意蘊則不同,“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這是一首懷人之作中的兩句,所以“荷”的意象中加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意。正是因為作者此時的離愁別緒,讓“荷”這一意象有了凋敗悲涼的感覺,與白居易詩中的歡快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從材料二中意象的組合意義來說,李詩中“枯荷”與“秋陰”“飛霜”“雨聲”等意象組成了一個意象的整體,這個意象中,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凄涼寂寥的意境,所以“枯荷”是悲涼心境的代表。答案:(1)B(2)D(3)A(4)①首先由《人間詞話》中的“境界”引出中國古典詩歌中“意象”的話題;②然后圍繞物象和意象的關(guān)系,分別論證了物象是意象的基礎(chǔ)、同一物象可構(gòu)成不同的意象和意象的構(gòu)成方式三部分內(nèi)容;③最后總結(jié)全文,再次強調(diào)物象與意象的關(guān)系。(5)示例:①由材料一可知,融入的情意/情感不同,其意蘊不同。白詩中融入了采蓮女的輕快愉悅,“荷”中亦帶有了美好的意蘊;李詩中融入了詩人的離愁別緒,“荷”中便有了慘敗悲涼之意。②由材料二可知,意象之間相互作用及意境不同,使其意蘊不同。白詩中荷花、荷葉與“菱葉”“水波”“清風”“小船”等意象共同營造了清新美好、幽深寧謐的意境,所以“荷”“荷花“是美好環(huán)境的代表。李詩中“枯荷”與“秋陰”“飛霜”“雨聲”等意象共同營造了凄涼寂寥的意境,所以“枯荷”是悲涼心境的代表?!军c評】“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guān)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shè)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共15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金牙凡一平四顆金牙在頂牛爺嘴里閃內(nèi)發(fā)光,像是暗夜田垌飛翔的螢火蟲。我六歲的時候,就知道頂牛爺?shù)淖炖镉薪鹧?。我知道那是金子做的牙齒,是一次頂牛爺與我獨處的時候,親口告訴我的。當時,頂牛爺對我講述了金牙的來歷——抗戰(zhàn)的時候,有一次戰(zhàn)斗中,頂牛爺身邊的一個戰(zhàn)友中彈倒下了。他是頂牛爺戰(zhàn)友中最好的戰(zhàn)友,好得像親兄弟一樣,叫韋元生。韋元生倒下的時候還沒死,血仍然從胸部的傷口噗噗往外冒,像噴泉一樣,無論頂牛爺怎么堵也不能止住血。韋元生努力地挪動一只手,架在了頂牛爺?shù)囊恢皇稚?,試圖把頂牛爺?shù)氖掷_,仿佛是阻止他無用功的行為,也像是想牽引他的手去往別的地方。頂牛爺他騰出一只手往別的地方尋找,自上而下,從上衣摸到褲襠,他摸著了一塊硬物。硬物在褲兜背面被一塊厚布縫得嚴嚴實實。他將布條撕開,取出硬物——是一坨金子。韋元生用盡力氣,斷斷續(xù)續(xù)地吐字,拼湊起來的意思是,托頂牛爺將金子交給他妹妹。他吩咐完,便斷了氣。金子在頂牛爺?shù)纳砩希S頂牛爺南征北戰(zhàn)。成年累月,它像是一個寶貝,讓頂牛爺?shù)讱馐悖驗樗麚碛兄韧热藘?yōu)裕的資本,盡管這資本只是暫時擁有,他終將轉(zhuǎn)交韋元生的妹妹。但逐漸地,金子反而成為頂牛爺?shù)陌?,脫不開又丟不得。它像是吸附在皮肉上的螞蟥,讓頂牛爺難受。他日日盼望著抗戰(zhàn)勝利,無仗可打,那么他就可以回家,找到韋元生的妹妹,把金子交給她。這金子丟過兩回。一回是洗澡的時候被人換錯了衣服,另一回是負傷昏迷的時候在醫(yī)院也是被換了衣服。這兩回雖然都把金子我回來了,但每回都讓他心驚膽戰(zhàn)。金子不能再丟了,命在,金子必須得在。頂牛爺決定把金子做成牙齒,鑲在嘴里。那是1946年,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越發(fā)擔心和緊張的頂牛爺在隊伍開拔前,把金子做成牙齒。于是,四顆金牙替代了他原有的四顆磨牙,開始在他嘴里,發(fā)放著異樣的光芒。我在頂牛爺逐漸變老的過程中逐歲長大,他六十,我十六,他七十,我二十六。無論頂牛爺老去或我長大成人,金牙依然在頂牛爺嘴里,金牙依然在頂牛爺嘴里,像被烏云遮蔽或驕陽映照的冰山,隱藏著許多不解之謎,或閃耀著迷離的光芒。在我十六歲那年,與頂牛爺生活的一個女人,離開了他。那個女人離開頂牛爺?shù)臅r候,還很年輕。從年齡和傳言判斷她一定不是韋元生的妹妹。我三十六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見到了離開頂牛爺二十年的女人。她的真實姓名叫覃小英。你知道頂牛爺……金子嗎?我說。她驚訝地看著我,詫異我的知底。我跟他生活了好幾年,怎么可能不知道也有金子呢?是金子做的牙齒,共四顆,她說。他就是用這四顆金牙把我攆走的,不說這四顆金牙,我還不痛快走呢,她說。頂牛爺說:覃小英,走吧。別想著這四顆金牙,他不是我的,更不是你的。覃小英說:那個女人你都找了多少年了,既然找不到,金子就是你的。我有沒有份兒,無所謂。頂牛爺說:既然你無所謂,為什么舍不得走?覃小英說:我走了你身邊就沒人照顧了呀。頂牛爺說:說到底你還是舍不得我這四顆金牙。覃小英說:說到底那個找不到見不著的女人呢,比我重要。頂牛爺說:對了。覃小英說:我走!等到疫情緩解,我可以回南京了。離開老家的前夕,我決定去探望頂牛爺。在我五十六歲時,聽頂牛爺講未知的金子的事,他嘴里咬合著這金子做的牙齒,吐出全部的秘密或真相——頂牛爺被解放軍俘虜教導后,領(lǐng)了路費回家。他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半路,就拐去找戰(zhàn)友韋元生的妹妹了。韋元生的村里人告訴他,韋元生根本就沒有妹妹。頂牛爺還是不信,轉(zhuǎn)而去別處打聽和尋找。這一找,便是一年。找不到韋元生妹妹的下落,頂牛爺只好回家。他嘴里的四顆金牙,不拔掉交給真正歸屬的人,就硌得慌。于是他每年都要出去我,短則兩個月,長則半年。年復一年,韋元生的妹妹還是沒有找到,而且找到的希望更加渺?!f元生這野仔,耍弄我,以為我是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的人!百歲老人頂牛爺咬牙切齒地罵道。我就不要你這坨金子,窮死我都不用。我就留著死后到了陰間,再問他清楚,還給他!頂牛爺罵咧咧的時候,我又看見他嘴里閃著金光的牙齒,像是暗夜田垌飛翔的螢火蟲。(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小說通過回憶呈現(xiàn)了頂牛爺接受托付,保全金子,想方設(shè)法歸還金子的故事。B.小說細致地描寫了韋元生臨終托金的場景,突出其對頂牛爺人生的巨大影響。C.頂牛爺感覺不歸還金牙“就硌得慌”,是他未完成戰(zhàn)友所托而內(nèi)心不安的表現(xiàn)。D.頂牛爺年復一年尋人還金,仍然未果,愈覺希望渺茫,不禁對韋元生心生恨意。(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A.小說首尾都將金牙比作“暗夜田峒飛翔的螢火蟲”,不僅使結(jié)構(gòu)圓融,而且富有畫面感,也暗示出頂牛爺人格閃光的一面。B.小說寫覃小英回憶離開頂牛爺時以人物對話展開,加快了敘事節(jié)奏,意在表現(xiàn)覃小英的快人快語和她對頂牛爺?shù)膹娏邑煿?。C.小說主要寫了“我”六歲、三十六歲、五十六歲時的回憶,時間跨度長,頂牛爺?shù)男蜗笤跁r間推移和時代變遷中愈加飽滿豐富。D.小說中“野仔”“耍弄”等口語與“探望”“不解之謎”等書面語相結(jié)合,凸顯出頂牛爺與“我”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點。(3)小說中頂牛爺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4)小說寫了“我”在不同年齡時的回憶,在“我”的回憶中又有頂牛爺?shù)幕貞浺约榜∮⒌幕貞洠埡喴治鲞@樣寫的妙處?!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本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nèi)容、人物、語言、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jié)合語境。(2)本題考查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這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nèi)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選擇要求,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題時,要結(jié)合原文進行概括,有理有據(jù),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以及正面和側(cè)面等描寫進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說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情節(jié)的推進和主題的體現(xiàn)兩個方面。(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能力。對于小說中運用雙重回憶的敘事結(jié)構(gòu),可以從情節(jié)結(jié)構(gòu)、藝術(shù)效果以及人物形象三方面進行分析?!窘獯稹浚?)D.“不禁對韋元生心生恨意”理解有誤,頂牛爺對韋元生罵罵咧咧的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有憤怒、感激、無奈等。故選:D。(2)B.“意在表現(xiàn)覃小英的快人快語和她對頂牛爺?shù)膹娏邑煿帧崩斫庥姓`,此處意在表現(xiàn)頂牛對金牙的珍視,突出其信守承諾的形象。故選:B。(3)從頂牛爺受戰(zhàn)友臨終所托,答應把金子交給他的妹妹,“金子在頂牛爺?shù)纳砩稀M管這資本只是暫時擁有,他終將轉(zhuǎn)交韋元生的妹妹”,而其后幾十年如一日地尋人,“他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半路,就拐去找戰(zhàn)友韋元生的妹妹了。韋元生的村里人告訴他,韋元生根本就沒有妹妹。頂牛爺還是不信,轉(zhuǎn)而去別處打聽和尋找。這一找,便是一年”“他每年都要出去找,短則兩個月,長則半年。年復一年”等可看出頂牛爺信守承諾。頂牛爺從未想過把戰(zhàn)友遺留下來的金子據(jù)為己有,這可以從覃小英的回憶中看出來。“頂牛爺說:覃小英,走吧。別想著這四顆金牙,他不是我的,更不是你的”,從中可以看出頂牛爺毫不貪婪的性格特點。頂牛爺保管的金子丟過兩回,“這兩回雖然都把金子找回來了,但每回都讓他心驚膽戰(zhàn)。金子不能再丟了,命在,金子必須得在”,最后,為了保險起見,“頂牛爺決定把金子做成牙齒,鑲在嘴里”,從中可見其心思縝密。經(jīng)過多年尋找一直沒有找到韋元生的妹妹,在頂牛爺已是百歲老人,他仍不忘金子是別人的這件事,他一生都在尋人還金子,在“年復一年,韋元生的妹妹還是沒有找到,而且找到的希望更加渺茫”后,頂牛爺表示“我就不要你這坨金子,窮死我都不用。我就留著死后到了陰間,再問他清楚,還給他!”這表現(xiàn)了頂牛爺?shù)木髲妶?zhí)著。(4)在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方面,小說是以“我”的回憶串聯(lián)故事情節(jié),“我”在小說中既是講述者,又是參與者,這樣的結(jié)構(gòu)讓小說的脈絡(luò)更加清晰,層次感分明。同時,通過頂牛爺關(guān)于金子來歷和結(jié)果的兩次回憶及覃小英因金子離開頂牛爺?shù)幕貞洠蓉S富了小說的內(nèi)容,也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在藝術(shù)效果方面,在回憶中直接呈現(xiàn)人物的親身經(jīng)歷,帶給讀者以畫面感,也帶給讀者以現(xiàn)場感,這樣就增加了小說敘事的真實性。小說不直接寫頂牛爺?shù)慕?jīng)歷,而是通過“我”的轉(zhuǎn)述呈現(xiàn)出來,在“我”的轉(zhuǎn)述中,小說敘事富于變化,帶給讀者以新奇的感受。最后,回憶中又有回憶的敘述結(jié)構(gòu),將頂牛爺漫長的一生和豐富的歷史背景呈現(xiàn)給讀者,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在人物形象方面,用“我”的回憶和覃小英的回憶,從側(cè)面突出了頂牛爺守承諾、不貪婪的形象,這比直接描寫更有說服力,也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對于塑造一位感人的頂牛爺形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答案:(1)D(2)B(3)①信守承諾。頂牛爺受戰(zhàn)友臨終所托,答應把金子交給他的妹妹,就幾十年如一日地尋人。②毫不貪婪。自始至終,頂牛爺從未想過把戰(zhàn)友遺留下來的金子據(jù)為己有。③倔強執(zhí)著。頂牛爺一生都在尋人還金子,說死后在陰間也要把金子還給韋元生。④心思縝密。因在戰(zhàn)爭期間丟過兩次金子,為求穩(wěn)妥頂牛爺把金子做成金牙藏在嘴里。(4)情節(jié)結(jié)構(gòu):①以“我”的回憶串聯(lián)故事情節(jié),使小說脈絡(luò)清晰;②以頂牛爺關(guān)于金子來歷和結(jié)果的兩次回憶及覃小英因金子離開頂牛爺?shù)幕貞?,使小說情節(jié)更真實、豐富;③這種雙重回憶的敘述結(jié)構(gòu),使小說結(jié)構(gòu)有層次。藝術(shù)效果:①在回憶中直接呈現(xiàn)人物的親身經(jīng)歷,增加了小說敘事的真實性;②頂牛爺?shù)挠H身經(jīng)歷是通過“我”的轉(zhuǎn)述呈現(xiàn)的,這樣寫使小說敘事富于變化;③回憶中又有回憶的敘述結(jié)構(gòu),還原了從抗戰(zhàn)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到疫情緩解后這七八十年的歷史背景,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用“我”的回憶和覃小英的回憶突出了頂牛爺守承諾、不貪婪的形象?!军c評】“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guān)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shè)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二、古代詩文閱讀(4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8分)3.(2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介甫①固大賢,其失在于用心太過。何以言之?自古圣賢所以治國者,不過使百官各稱其職、委任而責其成功也;其所以養(yǎng)民者,不過輕租稅,薄賦斂、已逋責也。介甫以為此皆腐儒之常談,不足為,思得古人所未嘗為者而為之。于是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曉財利之人,使之講利??鬃釉唬骸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狈殺谡垖W稼,孔子猶鄙之,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是知條例一司已不當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視,炫鬻③爭進,各斗智巧,以變更祖宗舊法,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所得不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此其為害已甚矣。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錢,次欲使比戶出助役錢,次又欲更搜求農(nóng)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雖皆選擇才俊,然其中亦有輕佻狂躁之人,陵轢④州縣,騷擾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農(nóng)商喪業(yè),故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跡其本原,咸以此也。伊尹為阿衡,有一夫不獲其所,若己推而內(nèi)之溝中。介甫亦當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專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亂政也,介甫更以為治術(shù)而稱施之;貸息錢,鄙事也,介甫更以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從民出,介甫更欲斂民錢雇市傭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獨以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此光所謂用心太過者也。(節(jié)選自司馬光《與王介甫書》)【注】介甫:即王安石,介甫是他的字。②樊須;孔子的弟子。③炫鬻:自夸自賣。④陵鑠:欺壓。⑤阿衡:商代官名,指輸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職,后泛指宰相之類的要職。(1)下列各項中兩個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A.介甫固大賢必固其根本B.伊尹為阿衡為國以禮C.介甫亦當自思所以致其然者故今具道所以D.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CA.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B.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C.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D.以為不知禮義信況/講商賈之末利乎/使彼誠君子邪/則固不的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飫上之/欲又可從乎/(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孔子,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圣人”“夫子”是后人為表尊敬對他的專稱。B.稼,種植谷物,亦泛指農(nóng)業(yè)勞動,與此意相關(guān)的詞語有“稼穡”“耕稼”等。C.州縣,州和縣的合稱,州、縣是我國古代行政區(qū)劃單位,文中指州、縣官。D.徭役,指古時官府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司馬光認為古代圣賢的治國之道和養(yǎng)民措施在王安石看來是老生常談、不值得做,王安石想實施古代圣賢未曾實施的方略。B.司馬光引用孔子的話并以孔子鄙薄樊須“學稼”為例來說明商賈之末利不可取,進而表示對王安石設(shè)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的反對。C.司馬光認為言利之人自夸自賣,競相爭奪功名,各自斗智斗巧來改變祖宗舊有法度,只不過是想另出新意,為自己求取功名罷了。D.司馬光認為王安石選派的四十多名去全國各地推行新法的使者,這些人雖都是選拔出來的才俊,但有時會輕佻狂躁,騷擾當?shù)匕傩?。?)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和課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故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跡其本原,咸以此也。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③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昂其直,居為奇貨。(《促織》)(6)文中說“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獨以為可”,司馬光認為“此三者”不可為的原因分別是什么?他說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學習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時的誦讀和積累,從而形成文言文閱讀的基本素養(yǎng)。文言詞語題的著眼點主要是從詞性和它在句中的語法功能的角度來考查學生,我們在具體的解答過程中,要善于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去揣摩詞語的意思。(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通讀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為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注意主語常省略。其次找動詞,動詞通常作謂語。借助句子成分,關(guān)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此外,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對文言文句讀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斷句題還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斷開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題。(3)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含義作答。(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其次,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瀏覽選項的內(nèi)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guān)的句子,再進行推敲琢磨。(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jù)原題所問找到答題區(qū)間并對答題區(qū)間進行分析與歸納,最終概括出答案。【解答】(1)A.“固”,副詞,本來。句意:介甫您本來是賢明的大夫?!肮獭?,使動用法,使……牢固。句意: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牢固。B.“為”,動詞,擔任。句意:伊尹擔任阿衡的官職?!盀椤?,動詞,治理。句意:要用禮來治理國家。C.“所以”,……的原因。句意:介甫您也當自己想想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哪里。“所以”,……的原因。句意:所以現(xiàn)在詳細地說出我所以這樣做的原因。D.“非?!?,不同尋常。句意: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尋常的功業(yè)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識?!胺浅!保馔獾淖児?。句意:是為了防備其它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啊。故選:C。(2)句意:認為他不知道禮、義、信,何況現(xiàn)在講的是商人的微末之利呢?假使他們真的是君子,就本來不應該講利;假使他們真的是小人,則本來要刮盡人民的財富,(這樣),要滿足皇上、朝廷在財政上的需要,又怎么能從愿呢?“禮義信”是傳統(tǒng)美德,除此之外還包括“仁、智”,加在一起應算五德,而“況”與之相連則句意不通,另外可知“況”是“況且”的意思,一般用在句首,據(jù)此排除A、D?!帮劇睘闈M足之意,后接賓語,而“欲”應為需求,需要之意,作“飫”的賓語,二者不可斷開,排除B。故選:C。(3)A.“‘圣人’‘夫子’是后人為表尊敬對他的專稱”說法錯誤。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并非對孔子的專稱;“圣人”也不只是專指孔子。故選:A。(4)D.“但有時會輕佻狂躁,騷擾當?shù)匕傩铡闭f法錯誤,根據(jù)原文“然其中亦有輕佻狂躁之人,陵轢州縣,騷擾百姓者”可知,是其中有這樣的輕佻狂躁之人,而并非才俊“有時會輕佻狂躁,騷擾當?shù)匕傩铡?。故選:D。(5)①“謗議”,議論過失,評論過失,非議;“盈”,充滿;“跡”,探究,追究譯文:所以(他們)紛紛議論過失,像沸騰的開水在翻滾,怨恨、嗟嘆之聲充滿了道路,探求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的緣故。②“謹”,慎重辦理;“申”,告誡;“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后置句,正確語序為“以孝悌之義申之”。譯文: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告誡百姓,(那么)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③“籠”,名詞作狀語,用籠子;“昂”,抬高;“居”,囤積,儲存。譯文:市井中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放在籠子里養(yǎng)著,抬高它的價錢,儲存起來,當作稀奇的貨物。(6)從文中“夫侵官,亂政也,介甫更以為治術(shù)而稱施之;貸息錢,鄙事也,介甫更以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從民出,介甫更欲斂民錢雇市傭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獨以為可”可知,司馬光認為,侵奪原來官吏的職權(quán),這是擾亂政事的表現(xiàn);貸息錢是鄙賤的事情;官府收役錢然后雇人代為服役不符合百姓服徭役的常規(guī)。司馬光之所以說出這些話,是他認為王安石變法是追求非同尋常的功業(yè),“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從而指出王安石失誤在“用心太過”。答案:(1)C(2)C(3)A(4)D(5)①所以(他們)紛紛議論過失,像沸騰的開水在翻滾,怨恨、嗟嘆之聲充滿了道路,探求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的緣故。②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告誡百姓,(那么)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③市井中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放在籠子里養(yǎng)著,抬高它的價錢,儲存起來,當作稀奇的貨物。(6)第一問:侵官,指侵奪原來官吏的職權(quán),這是擾亂政事的表現(xiàn);貸息錢是鄙賤的事情;官府收役錢然后雇人代為服役不符合百姓服徭役的常規(guī)。第二問:為了表現(xiàn)王安石變法是追求非同尋常的功業(yè),指出王安石失誤在“用心太過”。參考譯文:介甫您本來是賢明的大夫,您的失誤在于用心過了頭。為什么這樣說呢?自古以來,圣賢的治國之道,不過是使眾官都能勝任所擔任的職務(wù),委派任務(wù)而責令他們?nèi)〉贸晒Γ凰麄兊酿B(yǎng)民之法,不過是減輕租稅,減少賦稅,赦免逃避債務(wù)的人。您認為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老生常談,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過的事情。于是,財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鹽鐵、戶部、度支三司經(jīng)管,而自行管理,又建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聚集擅長文章之士和精通財利的人,讓他們?nèi)ゴ笾v功利??鬃诱f:“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狈氄埱髮W種莊稼,孔子還鄙薄他,認為他不知道禮、義、信,何況現(xiàn)在講的是商人的微末之利呢?假使他們真的是君子,就本來不應該講利;假使他們真的是小人,則本來要刮盡人民的財富,(這樣),要滿足皇上、朝廷在財政上的需要,又怎么能從愿呢?因此知道三司條例司這一官署,是不當設(shè)置而設(shè)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作法用人,常常(有的人)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職,于是那些逐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張目環(huán)顧,自夸自賣,爭著進用,各自斗智斗巧,來改變祖宗舊有的法度,大概他們帶來的好處不能彌補他們所造成的損害,所得到的不能抵償所失去的,只不過是另出一番新意,用來為自己求取功名罷了,但它的危害已經(jīng)夠嚴重了。又委任常平倉、廣惠倉的官員四十多人,使他們在各個地方推行新法。起初是發(fā)放青苗錢,接著想使每戶出免役錢,后來又想再制訂出農(nóng)田水利法而加以推行。所委派的人雖然都是選拔過的才能出眾之士,但其中也有輕佻狂躁的人。他們欺壓州、縣長官,擾亂百姓。于是,士大夫不服氣,農(nóng)人、商人喪失了他們的產(chǎn)業(yè),所以謗議紛紛,如沸騰的開水,怨恨、嗟嘆之聲充滿了道路,推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伊尹擔任阿衡的官職,只要有一人不能得到安適的處所,他就像是自己把這個人推下了山溝里。您也當自己想想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單單歸罪于天下的人。說到侵奪原有官吏的職權(quán),只能把政治秩序搞亂,您反而以為是治國良法而稱贊而施行;放款收利息,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作為王道善政而盡力推行;勞役自古都由平民負擔,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錢,而由官府雇人代為服役。這三項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適合,而您獨自以為可行;并不是您的見識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尋常的功業(yè)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識。這就是我所說的用心過了頭?!军c評】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nèi)容有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要求,結(jié)合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nèi)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桂枝香?金陵懷古①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②,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③?!咀ⅰ竣俦驹~為王安石被罷相后退居金陵(今江蘇南京)所作。②門外樓頭:語出唐朝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指隋軍已經(jīng)兵臨城下,陳后主卻還在和妃子們尋歡作樂。③后庭遺曲:即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花》,被視為亡國之音。(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詞的首句“登臨送目”四字領(lǐng)起上闕金陵晚秋壯麗之景,并為全詞開拓出高遠的視野。B.“澄江似練”與“翠峰如簇”對仗工整,構(gòu)圖上既有江的曲線綿延,又有峰的散點鋪展。C.“彩舟云談,顯河鷺起”一句,寫江上云霧籠罩,舟行其中,天空星光燦爛,白鷺高飛云霄。D.詞的上闋寫詞人眼前所見景色,美不勝收,難以盡述,因此以一句總贊“畫圖難足”收束。(2)本詞下闋詞人情感變化的脈絡(luò)是怎樣的?請簡要分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詞的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結(jié)合詞作大意,聯(lián)系每個選擇的表述作答。(2)本題考查對詞人情感的把握。結(jié)合下片中相關(guān)詩句的內(nèi)容作答?!窘獯稹浚?)C.“寫江上云霧籠罩,舟行其中,天空星光燦爛”理解錯誤。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五彩的畫船仿佛出沒在天邊淡淡的云層里,白鷺在銀河似的長江江面上飛起。故選:C。(2)詞作下片,詞人發(fā)六朝興亡的感慨,突出“門外樓頭”的舊事,首先悲嘆六朝統(tǒng)治集團奢侈荒淫導致覆亡的歷史。其次借助“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等詩句批評人們忘記六朝亡國的教訓。懷古實為傷今,暗諷當時的北宋統(tǒng)治者不能勵精圖治。答案:(1)C(2)①悲嘆六朝統(tǒng)治集團奢侈荒淫導致覆亡的歷史;②批評人們忘記六朝亡國的教訓(千古以來,人們登高憑吊,不過是空發(fā)興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猶唱《后庭》遺曲);③流露了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譯文:我登山臨水馳騁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時候,天氣剛剛變得肅殺蕭索。千里長江澄澈得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像箭頭般尖利。來往的船只在殘陽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對著西風斜斜地插著。五彩的畫船仿佛出沒在天邊淡淡的云層里,白鷺在銀河似的長江江面上飛起,就算是畫圖,也難以描繪得這般的清麗。感念往昔,人們競逐繁華??蓢@隋兵已經(jīng)到了城門外面,然而陳后主和寵妃張麗華還在城樓頭上尋歡作樂,亡國的悲恨還在不斷地繼續(xù)著。千百年來憑高的人面對著這歷史遺跡,徒然嘆息榮辱興廢。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不還,只有寒冷的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歌女還時時唱著《玉樹后庭花》的曲子。賞析:這首詞作于詞人第二次被罷相、出知江寧府的時候,通過對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贊美和對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guān)心。上片側(cè)重寫景,寫詞人登高所見。在一派颯爽的晚秋天氣中,詞人登高臨遠,大筆揮灑,描繪秋日晚暮江山如畫的景色,視野開闊,氣象壯觀。以“登臨送目”起首,指出地點和時間,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寫。結(jié)尾總收一筆,從側(cè)面概說此地風物之美。下片抒懷。詞人發(fā)六朝興亡的感慨,突出“門外樓頭”的舊事,其實是借古傷今,別有言外之意?!扒Ч拧倍淦鸸P高邁,從后人感懷的角度,把感嘆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極致?!傲眱删淙谇槿刖?,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煙、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現(xiàn)。過去的雖然已經(jīng)過去,可至今猶唱的《后庭》遺曲不也是對今人的一種警醒嗎?這首詞境界雄渾、闊大,傷懷吊古,暗寄諷諫之情,可以看出詞人對統(tǒng)治者的勸誡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可謂蘊藉深沉。【點評】推敲作者所抒發(fā)的感情(詩人抒發(fā)什么感情或在詩中表現(xiàn)出什么態(tài)度)。詩人詠史懷古,大致有這么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詩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比欢醢彩瘏s意識到項羽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另一種情況是把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我們中學里學過的兩首宋詞《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5.(8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兩句,描繪洞庭湖分裂吳楚、吐納日月,寫出了洞庭湖極其恢宏的氣象。(2)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概括歷代帝王能創(chuàng)業(yè)不能守成的普遍規(guī)律的兩句是:“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3)杜牧《阿房宮賦》中,運用比喻修辭描寫阿房宮走廊縈繞曲折、檐牙高聳的兩句是“廊腰縵回,檐牙高啄”。(4)蘇洵在《六國論》中用“諸侯之地有限”與“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與“侵之愈急”進行對比,說明正是“賂秦”導致了不用作戰(zhàn)強弱勝負就已分明的結(jié)果?!痉治觥看祟}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cè)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guān)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ㄖ攸c字:坼)(2)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重點字:寡)(3)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重點字:檐)(4)暴秦之欲無厭侵之愈急(重點字:暴)【點評】《阿房宮賦》名句積累:1.鼎鐺玉石,金塊珠礫。2.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3.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5.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在本學期的語文學習中,高一年級學生閱讀并鑒賞了《雷雨》《竇娥冤》《紅樓夢》每多部悲劇作品。春暉中學文學社擬召集愛好文學的同學,舉辦一場主題為“悲劇的精神及審美價值”的研討會。假如你是學校文學社負責人,請你組織成員積極策劃此次活動,并完成下列三項任務(wù)。6.(10分)以下是文學社成員初步搜集的部分會議資料,請你幫助他們修改完善。我國經(jīng)典戲劇、小說中的悲劇,題材廣泛、內(nèi)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液壓閥體泥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李貴祥總經(jīng)理在3月7日全線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課時分層作業(yè)15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印刷服務(wù)合同范本(18篇)
- 2025年度地磚鋪裝與室內(nèi)外防水保溫合同
- 體外診斷用生物試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申請備案
- 2025年度自來水安裝工程合同糾紛解決機制合同
- 2025年度邊坡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啶蟲脒原粉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4-2025學年貴州省遵義市務(wù)川中學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
- 2024年小學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學工作總結(jié)
- 【人教版化學】選擇性必修1 知識點默寫小紙條(答案背誦版)
- 航司旅游業(yè)智能化客戶服務(wù)與管理系統(tǒng)方案
- 00015-英語二自學教程-unit1
- 2024天津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財務(wù)會計類題庫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2024版中山二手住宅交易合同指南2篇
- 2024年度中國寵物行業(yè)研究報告
- 工業(yè)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升級與維護服務(wù)合同
- 定崗定編定員實施方案(5篇)
- 藥品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