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1_第1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1_第2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1_第3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1_第4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小學數(shù)學教案1教學目的:1.使學生可以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是3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數(shù)字3。2.使學生知道3以內數(shù)的數(shù)序,會比擬3以內數(shù)的大小,掌握3的組成。3.結合插圖使學生知道尊敬工人。教具、學具準備:3的主題畫掛圖、絨板、計數(shù)器、小棒、點子圖、方木塊、1和2的數(shù)字卡片,2和3的組成。學生準備3根小棒,1、2、3的點子圖。教學過程:一、復習1.老師出示1和2的數(shù)字卡片。提問:"這是幾?""2和1比,準大?2大于幾?"2.老師出示用點子圖表示的數(shù)的組成卡片。提問:"1和1組成幾?"讓學生舉點子圖。二、新課1.數(shù)數(shù)量是3的物體?!瞝〕出示主題畫掛圖或讓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工人消費電視機的一面。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認真看圖。然后提問:"圖上的工人阿姨在做什么?你們喜歡看電視嗎?""圖上有幾位工人阿姨在消費電視機?""圖上還有什么東西的數(shù)量也是3?"〔2〕學生操作。提問;"拿出3根小棒,舉起來給我看一看。"學生拿出以后,老師給予肯定,讓學生把小棒放在桌子上。老師出示絨板,上面貼好一個三角形,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三角形。提問:"誰能用小棒擺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擺。假如有的學生有困難,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擺。"數(shù)一數(shù),你擺的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老師:剛剛我們認真觀察了主題圖畫,數(shù)出畫上有3位工人阿姨,有3臺電視機;又用3根小棒擺了一個三角形,這些人和東西的數(shù)量都可以用3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板書"3"。2.認數(shù)字3。老師手指黑板上的3字,提問:"誰認識這是幾?""我們3的字形像什么?"老師指出3的字形像耳朵。領讀兩遍3字。3.教學3以內數(shù)的數(shù)序。①出示計數(shù)器。老師邊說邊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先撥兩個珠子,再撥一個珠子。提問:"先撥兩個珠子,再撥一個珠子,一共撥了幾個珠子?""2個珠子添上1個珠子是幾個珠子?""3個珠子去掉1個珠子是幾個珠子?"②學生操作。先擺2根小棒,再添1根小棒,一共擺了幾根小棒?請一名學生答復:"2根小棒添上幾根小棒是3根小棒?"③出示絨板。老師在絨板上貼點子圖,先貼1個點子,提問:"這是幾個點子?"學生答復后,老師在1個點子的圖的下面寫1。再分別貼出2個點子和3個點子的圖,并在點子圖的下面分別寫2和3。老師:如今這3個數(shù)排好隊了,請一個小朋友按順序把這3個數(shù)讀一讀。再提問:"按照數(shù)的數(shù)序,2的后面一個數(shù)是幾?2添上幾是3?""3的前面一個數(shù)是幾?3去掉幾個是2?"4.比擬2和3的大小。①出示方木塊。左邊擺3塊,右邊擺2塊。提問:"左邊有幾塊方木塊?右邊有幾塊?"板書:"32""3和2比,誰大?"老師:3和2比,3大。也就是3比2大,那么我們可以在3和2中間寫一個大于號,開口朝著3,邊說邊寫出"3>2"。提問:"這個式子表示3大于幾?"學生答復后,老師指出這個式子就讀作3大于2。帶著學生讀兩遍。②出示方木塊。左邊擺2塊,右邊擺3塊。提問:"左邊有幾塊方木塊?右邊呢?"板書:"23"。"2和3比,是2比3大還是2比3???"老師:2比3小,那么我們在2和3的中間也可以寫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叫做小于號,尖的一邊對著較小的數(shù)2,邊說邊在2和3的中間寫一個"<"。指"2<3",這個式子表示2比3小,讀作"2小于3"。領讀兩遍。5.3的組成。讓學生擺出3根小棒。提問:"你能把這3根小棒分成兩堆嗎?"學生動手分,老師注意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同時說明每個人分的不一樣沒有關系。"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當學生答復左邊擺2根右邊擺1根時,老師板書"21";當學生答復左邊擺1根右邊擺2根時,老師板書"12"。老師:剛剛大家分小棒分得很好。從分小棒可以看出,3可以分成2和1,3還可以分成1和2,也就是2和1組成3,1和2也可以組成3,同時把前面板書寫成和。領讀,3可以分成2和1,2和1組成3。領讀,3可以分成1和2,1和2組成3。6.寫數(shù)字3。老師邊說邊在四字格中示范"3"的寫法。3要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里,要一筆寫成,3是由兩個半圓組成的,上半圓稍小些,下半圓稍大些,口向左開。帶著學生照著黑板上的"3"字書空兩遍。讓學生在桌于上用手指空寫3,把筆順練熟。讓學生在教科書的寫數(shù)字練習格里練習寫3。三、穩(wěn)固練習1.指導學生做練習二的第1、2題。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看著貓圖,然后問學生:圖里畫了幾只小貓?學生答復以后,再讓學生在圖下面的括號里寫1。第2題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想每個括號里應該填幾,再集體訂正。第2題的教學方法可以參考第及題的做法。2.指導學生做練習二的第3題。先按虛線描1、2、3,再獨立寫。小學數(shù)學教案2第一課時教學內容:8、7、6加幾教學目的:1、在游公園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幾、7加幾、6加幾的計算方法,并能靈敏口算。2、經歷操作、討論、交流,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才能和遷移推理的才能,優(yōu)化算法。3、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到想學、樂學、會學。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掌握口算方法。教學難點:養(yǎng)成遷移推理的才能。教學準備:每人一個十只裝的針劑藥盒、小棒學具、答題卡、練習紙,8加幾、7加幾、6加幾的轉盤各3個。教學設計說明:本小節(jié)的教學分兩局部,一局部是8、7、6加幾的口算,這局部教學的關鍵是掌握口算方法,能靈敏口算。在設計時,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逐層深化,讓學生感受到“多中求異,同中求優(yōu)”。如,玩“轉轉盤”游戲中體會到“湊十法”的便捷,緊接著“動動腦”中感受到根據(jù)題目的不同選擇靈敏的方法優(yōu)化口算方法??谒憬虒W比擬枯燥,在設計時通過生動活潑的練習形式,激發(fā)口算的興趣,同時純熟口算。第二局部是“用數(shù)學”,這局部的教學設計力求表達:①充分運用情境圖讓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意,體驗一樣的問題,觀察的角度不同,列式也會不同;③在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搜集信息資料的手段。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紅出了一題考考你們:9+5=重點突出“湊十法”想的過程。為什么把5分成1和4?今天的天氣真好,小紅和朋友一起去兒童公園玩,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舱n件動態(tài)出示課本第103頁買票的情境圖,〕。你能提出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估計學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買票?由此引出式子8+5=?〕二、探究新知〔一〕、例講8、7、6加幾〔初步感知計算方法〕1、教學8+5?!玻薄承〗M內討論:怎樣可以最快地知道得數(shù)?;ハ嗾f一說,再把思路寫在答題卡上。有困難的可借助針劑藥盒。(老師參加小組討論。)〔2〕學生匯報,口算方法可以多樣,重點突出“湊十法”,指名答復。8+5=13為什么把5分成2和3?1023〔3〕小結:剛剛同學們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5=13,老師真為你們快樂,同學們真了不起?。?、小比賽:轉轉盤〔教學例2——突出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1、教學7加幾和6加幾,初感湊十法的好處〔1〕你們看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地,花兒在向我們點頭,鳥兒在向我們微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你能從這幅圖里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怎樣解決?天空上有7只小鳥,又飛來了5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草地上一邊有6朵花,另一邊有5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板書列式:7+56+5〔2〕如今請你用最快的方法計算出7+5和6+5。〔3〕請同學介紹口算方法。7+5=12為什么把5分成3和2?10326+5=11為什么把5分成4和1?1041〔4〕小結:看來湊十法不僅能算9加幾,還能算8、7、6加幾?!捕?、教學8、7、6加幾1、小組合作玩轉轉盤?!蚕迺r8分鐘〕玩法:轉盤中間和四周都有一些數(shù),轉動圓盤,轉到幾,先說出算式,并寫在卡片上,再口算出得數(shù)。比比哪個小組算得又快又多?!玻薄侈D盤有:34958+867459567+96+86778〔2〕寫得又多又快的小組進展匯報得數(shù)〔只要求說8+4和8+8、7+6和7+8、6+6和6+8的計算方法〕,〔3〕說說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準。3、動動腦〔教學例3〕〔1〕計算8+9可以用湊十法,你還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嗎?由學生們自由答復。①8+2=1010+7=17②9+1=1010+7=17③9+8=178+9=17重點介紹計算方法③,當兩個加數(shù)一樣時,可以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玻病常罚埂ⅲ叮鼓隳苡米羁斓姆椒ㄋ銌??三、穩(wěn)固練習1、圈一圈,算一算課本第104頁,第1題2、說一說,算一算課本第104頁,第2題3、坐火車每人手中有一張車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對了車票上的三個算式才能上車。然后根據(jù)你車票上的得數(shù)對號上車〔分別有15、14、13和12四列火車〕。老師在8、7、6加幾中各抽一題說說怎樣想。四、拓展延伸小白兔可以吃哪兩根胡蘿卜,小灰兔呢?學生游戲,設“智慧星”,老師巡視指導。五、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8加幾、7加幾和6加幾”,計算時用了什么方法?〔湊十法;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小學數(shù)學教案3教學目的::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①使學生掌握以計數(shù)單位為標準的數(shù)數(shù)方法。②認識計數(shù)單位百、數(shù)位百位,以及計數(shù)單位、數(shù)位、位數(shù)之間的關系。③掌握根本的讀數(shù)和寫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自我評價和反思的意識。2、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教學設計:一、導入: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shù)〔板書:100以內的數(shù)〕下面請小朋友拿出紙,在紙上寫一個100以內的數(shù)。二、讀數(shù)和寫數(shù)的復習。請生站起來讀一讀你寫的數(shù)。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哪起的呢?————板書: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高位起。三、數(shù)的復習1、從你寫的這個數(shù)開場往前數(shù)5個。再從它往后數(shù)5個。請個別生起來數(shù)。問:剛剛他是怎樣數(shù)的?〔一個一個數(shù)的〕————板書:一個一個數(shù)。還能怎么數(shù)?〔幾個幾個數(shù)〕————板書:幾個幾個數(shù)。2、小動物也在數(shù)數(shù)。我們。瞧:出示企鵝:24、26、28、……請小朋友接下去數(shù)。小貓:95、90、85、……也請小朋友接下去數(shù)。3、你能從你寫的這個數(shù)開場,喜歡幾個幾個數(shù),就幾個幾個數(shù),直到老師喊停為止嗎?四、數(shù)的組成的復習。1、老師也寫了一個數(shù),我來介紹一下:它是由4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它是幾呢?〔板書該數(shù)〕2、你能有這種方法向同桌介紹你剛剛寫的數(shù)嗎?3、請幾生來介紹。老師板書數(shù)字。問:剛剛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來介紹的呢?————板書:組成。4、這回小貓也介紹了幾個數(shù),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出示:小貓。大象。小兔。讓學生在練習紙中做一做。做完后匯報,其中,小貓:個位上的數(shù)是6,十位上的數(shù)比個位上的大1。請生說一說怎樣想的。師:哦,小貓是根據(jù)數(shù)據(jù)數(shù)位上的數(shù)來介紹的。除了小貓指著個位和十位以外,我們還認識哪個數(shù)位?〔百位〕它們這三位是怎樣排的?板書:百位十位個位〔各位上的數(shù)表示……十位上的數(shù)表示……百位上的數(shù)表示……〕寫的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請舉手,三位數(shù)的起立,一位數(shù)的招手。5、請個位上的數(shù)是7的同學起立。請十位上的數(shù)是5的同學起立。請個位和十位上的數(shù)一樣的小朋友起立?!材馨严襁@樣的數(shù)都找出來嗎?寫一寫練習紙上〕五、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比擬。1、老師也想請小朋友來猜個數(shù)?!灿么笠恍∫恍?,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學生。直到猜對為止,并板書:這個數(shù):87〕2、你寫的這個數(shù)和老師寫的這個數(shù)來比一比〔板書〕,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3、師:比擬兩個數(shù)的大小,我們除了用剛剛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還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4、完成練習,校對。說說在比擬數(shù)的大小時,先看什么,再看什么。5、黑板上有這么多的數(shù),你能用>或〔〕>〔〕>〔〕>〔〕〔〕小學數(shù)學教案4教學內容:練習二Px。教學要求:穩(wěn)固6、7、8、9的加減法。教學準備:算式卡、小圓片。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口算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學生到黑板上練習。二、畫一畫,填一填先讓學生畫一畫,再根據(jù)畫好的進展填空,注意畫圖要與填算式相對應。三、看圖做題1、第3題: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集體交流,答案不唯一。2、第4題:先指導看清圖意,體會大括號、問號的含義;再由生獨立完成題目。3、第4題的拓展訓練。假如船上的總數(shù)是人呢?假如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四、連一連指導學生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shù),再把得數(shù)一樣的用線連起來。指名兩名學生板演。五、小動物回家先在黑板上貼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圖。再組織學生做貼卡片的游戲,幫助它們找回自己的家。找對的同學給予適當?shù)莫剟?。六、?shù)學游戲先講評游戲的玩法,再請學生同桌組成一個組玩一玩、填一填。小學數(shù)學教案5教學目的1、結合詳細活動情況,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操索不規(guī)那么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2、在理論與操索過程中,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教學重點操索不規(guī)那么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教學難點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具準備量杯、石塊老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一、創(chuàng)設情況,引入新知1、出示石塊問: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極書課題。2、以小組為單位,先制高測量方案,再實實實際測量,能直接用公式嗎?不能怎么辦?三、進展實驗1、將石塊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測量出容器的底面長、寬和小面高分別是多少/2、放入石塊前水高約18cm,放入石塊后水面高30cm。石塊的體積是多少?學生觀察石塊想一想,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學生動手測量水面高、底面長、寬分別是多少?(老師測量的讓學生量出來)學生口算出水面升高了12cm.生:底面積乘高是石塊的體積。并且列式計算學生可以做實驗,也可以由老師做,學生觀察,并說如何測量出石塊的體積的第二種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引志學生操索與體會測量不規(guī)那么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制高測量方案,并進展實驗測量。老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師板書:20×10×12=2400(cm3)=2.4(dm3)3、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三、試一試1、在一個長方體容囂里,測量一個蘋果的體積。2、測量一粒黃正折體體積學生根據(jù)題中的二倍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放入石塊前,容囂里的水是滿的,放入石堠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西湖里,有多少這亳升,就是石塊的體積。通過兩個實驗,使學生明白把不規(guī)那么的石塊體積轉化成了測量計算水的體積的方法不只一種,讓學生運用在操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板書設計:有趣的測量小實驗:測量石塊的體積:小面高:30cm底面長:20cm、寬10cm、高18cm30-18=12cm底面積×高=體積200×12=2400(cm3)20×10×18=3600(cm3)=2.4(dm3)小學數(shù)學教案6教學時間:累計節(jié)數(shù):教學目的: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水災自救知識,在遇到水災威脅時,可以及時自救。教學過程:一、引入:人們常把水成為“生命之”,是的,有水才有生命,是水給了生命的存在,延續(xù)的力量,但同樣水也有剝奪人類珍貴生命無情的時刻。二、新授:1、說一說,你家附近都有哪些河流,他們有沒有過肆虐的時候?當時怎么樣?2、救助課堂水災自救逃生嚴重的水災通常發(fā)生在江河湖溪沿岸及低洼地區(qū),遇到突如其來的水災,該如何自救逃生呢?1.假如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2.為防止洪水涌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滿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假如意料洪水還會上漲,那么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3.假如洪水不斷不漲,應在樓上儲藏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4.假如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門板等,都可用來制作木筏。假如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浮,搜集食品、發(fā)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臶、鮮艷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分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并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6.在分開家門之前,還要把煤氣閥、電總開關等關掉,時間允許的話,將貴重物品用毛毯卷好,在樓上的柜子里。出門時最好把房門關好,以免家產隨水漂流掉。7.落水后,要屏住呼吸,放松身體,人體就自然的浮出水面了;假如有水草纏住了腳,千萬不要慌張,屏住呼吸,輕輕的解開。8.游泳時,遇到腳抽筋,不要緊張,要彎曲身體,雙手抱腳,等待救援。8.水災后應慎重選擇飲用水,事先儲藏的飲用水才是最平安的。因此應事先儲藏一些干凈水放在清潔密閉的空間里。如必須飲用河水、雨水等要燒開殺菌。9.夜晚直升機在救援時,可用手電筒、蠟燭向直升機發(fā)送救援信號。白天可用鏡子反光和揮動顏色鮮艷的物品。三、平安小常識互幫互助共同脫險四、總結教學反思:小學數(shù)學教案7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39頁的內容。教學目的:進一步穩(wěn)固學生對“角”“邊”“頂點”“直角”的認識,熟悉比擬角的大小。力求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xiàn)大小的比擬。新課的導入。在比擬中提示一種角比直角大,還有一種角比直角小,從而提醒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力求以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才能為主導思想。在運用板書畫一畫,學生讀一讀的方法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理解。理論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的形成過程,從判斷推理、尋找發(fā)現(xiàn)、到小組合作的畫一畫、拼一拼、折一折的理論練習,在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優(yōu)勢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才能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在合作的過程中考察學生任務、時間的合理統(tǒng)籌。整個過程表達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充分表達生活數(shù)學、快樂數(shù)學。教學重點: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2、在認識理解的根底上,可以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3、圍繞生活,通過比賽的方式,穩(wěn)固理解銳角和鈍角。教具準備:三角尺,紙張學具準備:學生三角尺,紙張教學過程:一、引導入課,復習舊知。1、復習內容。引導學生回憶關于角的知識。出示角。根據(jù)圖例答復這是一個(角)角是怎么組成?請你在圖上填出“邊”“頂點”“邊”出示直角。這是一個什么?(直角)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小組討論匯報2、比擬兩個角的大小。兩組:一組是挪動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組是挪動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組可請學生指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3、比擬銳角和鈍角的大小(注意,此處不提醒出兩個角的概念,只當作兩個普通的角出現(xiàn))。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擬。[設計意圖]通過對角的回憶,調動學生發(fā)揮認知才能,在學生已有知識經歷根底上開展本課的學習。二、自主探究,導入新知的學習。1、出示上海楊浦大橋的情境圖,請大家認真觀察,在這幅圖中,你們能找出角嗎?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2、采用回憶的方式,進一步的加深對新知的認識理解。并進展板書。①、一個是銳角,一個是鈍角。(板書“銳角”和“鈍角”)②、說一說銳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銳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小”);在回憶鈍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鈍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大”)③、按照學過的方法請學生分別在“銳角”和“鈍角”字樣上方板演兩個直角。④、根據(jù)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筆在一個直角上畫出銳角,在另一個直角上畫出鈍角。以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⑤、讀一讀,加深記憶。并在練習本上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老師巡視。⑥、搶答。老師根據(jù)銳角和鈍角概念的不同說法進展提問?;顫娬n堂氣氛。例:A、銳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設計意圖]小組合作進展探究性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更明晰地把握銳角和鈍角的本質屬性,在合作中解決問題,正是新課標倡導的全新學習方式。三、穩(wěn)固理論階段,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絡,實行小組活動教學,在合作中完成。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紙片折出一個直角。請在大家再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請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2、自由活動:找一找!老師帶我你們去小海龜?shù)募?。?小海龜?shù)募叶际怯晌覀儗W習過的圖形組成的,有銳角,鈍角,還有直角。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銳角?哪些角是鈍角?并說出原因。3、出示兩道判斷題:(課件板演比擬的方法)A、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銳角?B、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鈍角?②、寫有“最”的方形寶盒。出示兩局部的內容。(課件板演)A、用角描繪圖形。如:紅領巾是有2個()和1個()組成的。B、用同樣的方法描繪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個直角組成的。(小組自由發(fā)言,限制發(fā)言的時間為1分鐘)4、小組合作完成三局部內容,限制時間。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任務、時間的合理統(tǒng)籌。A、拼一拼。把小組內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銳角和大小不等的鈍角。B、畫一畫。以固定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C、折一折。用紙張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穩(wěn)固強化,使學生能比擬結實地建立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同時感受角的分類以及三種角之之間的變化聯(lián)絡。四、總結,深化階段。①、小組內講解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角是鈍角?②、體會,在我們做早操時,經常有兩臂的運動,想一想,兩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時是銳角,什么程度時是鈍角,什么時候又是直角。五、課堂練習作業(yè)p39第1、2、3題,小組校對教后反思:小學數(shù)學教案8教材內容:本節(jié)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教材分析^p: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shù)學信息,借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展計算,最后由學生自己搜集背景材料中的數(shù)學信息,自己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材目的:1、知識與才能:初步會從現(xiàn)實情境中搜集數(shù)學信息,并能自己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開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才能。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擬、聯(lián)想等學習方式,經歷游戲過程,并從中搜集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搜集信息的才能,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shù)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親近數(shù)學,嘗試用數(shù)學的目光看身邊的事物。重點難點:可以根據(jù)的條件,提出數(shù)學問題。教學方法:三疑三探教學形式。教具準備:情境圖教學過程:一、設疑自探〔9分鐘〕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出示捉迷藏游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fā)布的信息,產生聯(lián)想,并由聯(lián)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shù)學〕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預設問題〔1〕什么是用數(shù)學?〔2〕為什么要學慣用數(shù)學?〔3〕學慣用數(shù)學這節(jié)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4〕學習這節(jié)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么?〔2〕怎樣用數(shù)學語言來說呢?〔3〕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二、解疑合探〔19分鐘〕1、再次看圖并答復。剛剛同學們答復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著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學生自愿答復,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2、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根底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shù)的方法用總人數(shù)減捉住的人數(shù)。3、出示丟手拍游戲。通過觀察、傾聽,考慮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shù);二、三是求局部。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搜集背景資料中的數(shù)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如今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并完好地解決問題。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6、反應練習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jù)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p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后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伙伴。重點在于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后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考慮的時間和空間。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列式:17-8=9〔只〕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還剩幾只?列式:15-9=6〔只〕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展個別輔導。如河里有13條小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13-7=6〔條〕三、質疑再探〔3分鐘〕回憶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zhí)岢鰜?。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預設問題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shù)學的題目?2、我們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5、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四、運用拓展〔9分鐘〕1.我當小老師。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知識自編題目。2、猜一猜,算一算?!簿毩曀牡牡?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后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么?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3、想一想,算一算?!簿毩曀牡牡?題〕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條件,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后匯報、交流。4、全課總結?!?〕學生談學習收獲師:本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2〕老師歸納總結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老師再進展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jié)內容進展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板書設計:用數(shù)學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答:一共有14人?!?〕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13-6=7〔人〕答:藏起來7人。3、要有16人來踢球,如今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16-9=7〔人〕答:還有7人沒來。小學數(shù)學教案9教學目的1.通過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2.使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絡.3.進步小組合作的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學重點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可以分辨什么樣的物體輕,什么樣的物體重.教學難點1.通過中介物體、等量代換比擬物體的輕重.2.運用多種方法比擬物體的輕重.教學用具彈簧秤、皮筋、簡易天平、水槽和托盤、藍、綠、黃、紅四種顏色的盒子各九個〔綠的和藍的為空盒子,綠的比藍的輕,黃和紅盒子中裝東西,輕重相近,比白藍盒子都重,四個盒子中綠的最大,藍的最小,黃的和紅的大小中等且相近.〕教學過程一、活動一:“掂球游戲”感受輕重〔一〕游戲老師介紹游戲:游戲叫“看誰扔的遠”.同學們每人拿一個球在同一條線后面往前扔,假如有兩個球讓你挑,為了扔的最遠,你會怎么挑呢?〔二〕老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輕重不同的球,讓一個學生到前面挑一挑.老師雙手端平并同時遞給學生并給予協(xié)助,讓其他學生看到掂的過程.〔三〕小結看來物體是有輕重的,有的比擬輕,有的比擬重,而且有時候,分辨他們的輕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們的兩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們的輕重,你們想不想都來感受感受?二、活動二:掂自己身邊的物體,感受輕重〔一〕請你從你身邊選兩樣物品,用手仔細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誰輕誰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訴給你同組的同學聽,看誰選的物品和別人不一樣.〔二〕小組匯報老師:哪個組已經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一聽嗎?三、活動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輕重老師:看來你們的感覺非常準.老師有幾樣物品,想借你們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斷一下他們的輕重,愿意嗎?〔一〕實驗一老師:我看到想?yún)⒓游覀兓顒拥耐瑢W,如今都已經坐好了,在等我把東西發(fā)給他.1.發(fā)藍盒子和綠盒子要求:絕對不許動,只能看,觀察觀察,猜一猜這兩個盒子哪個比擬輕,哪個比擬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會說給大家聽一聽.2.你覺得他們兩個比,誰輕誰重?為什么?〔大的重〕3.到底誰輕誰重,趕快試一試!〔學生動手掂.〕4.說說你的感受?還想接著玩嗎?〔二〕實驗二老師:想玩的同學又已經做好準備了,眼睛都看著老師呢.1.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黃色的盒子,還是不能動手,你再猜猜看.這3個盒子中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可以四個人小聲的商量商量,一會把你猜的道理說給同學聽聽.2.老師請同學說自己的猜測.3.到底誰猜的對呀?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動手試試吧!4.老師提問:這個綠盒子怎么一會兒輕,一會兒重?它到底是輕還是重?5.這次為什么很多同學沒猜對呢?6.小結:看來,并不是物體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體就一定輕.〔三〕實驗三老師:假如還想玩就請把綠、藍盒子輕輕放到位子里,看哪個組的動作又快又輕!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盒子,還是不能動,你能判斷出他們誰輕誰重嗎?只憑觀察,你們能判斷嗎?2.怎么這次有很多同學都不做判斷?怎么不發(fā)表意見了,有什么困難嗎?3.同學們都認為,只憑觀察已經不能判斷它的輕重了,你們想怎么辦?〔動手掂一掂〕4.說說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嗎?換手再掂一掂.老師提問〔1〕你們有同樣的感覺嗎?〔學生出現(xiàn)分歧.〕〔2〕咱們的意見不一樣了,這可怎么辦呀?〔3〕看來,在有的時候用我們的一雙小手也不能準確的判斷出物體的輕重了,那么有沒有方法呢?小學數(shù)學教案10教學目的1.理解和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概念.2.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等概念.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等概念.教學過程一、鋪墊孕伏〔一〕口算0.8times;0.5=4times;0.25=1.6+0.38=0.15divide;0.5=1-0.75=0.48+0.03=〔二〕計算21divide;3=15divide;3=12divide;3=10divide;3=老師提問:通過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二、探究新知〔一〕教學例7例710divide;31.列豎式計算老師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老師用兩種顏色的筆分別將商3和余數(shù)1描一遍〕使學生明確:因為余數(shù)重復出現(xiàn)1,所以商就重復出現(xiàn)3,總也除不盡.所以10divide;3=3.33……〔二〕教學例8例8計算58.6divide;111.學生獨立計算2.因為余數(shù)重復出現(xiàn)數(shù)字3和8,所以商就重復出現(xiàn)數(shù)字2和7,所以58.6divide;11=5.32727……3.觀察比擬10divide;3=3.33……58.6divide;11=5.32727……老師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數(shù)局部有的數(shù)字重復出現(xiàn);有一個數(shù)字、有兩個數(shù)字重復出現(xiàn);〕4.一個小數(shù),從小數(shù)局部的某一位起,一個數(shù)字或者幾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這樣的小數(shù)叫做循環(huán)小數(shù).老師板書:循環(huán)小數(shù).像3.33……和5.32727……是循環(huán)小數(shù).5.簡便寫法3.33……可以寫作;5.32727……可以寫作6.練習把下面各數(shù)中的循環(huán)小數(shù)用括起來1.5353……0.19292……8.4666……〔三〕教學例9例9一輛汽車的油箱里原來有130千克汽油,行駛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約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存兩位小數(shù)〕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130divide;6=21.666……asymp;21.67〔十克〕答:小汽車大約裝21.67千克汽油.2.集體訂正重點強調:保存兩位小數(shù),只要除到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即可.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先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所得的商,再保存兩位小數(shù)寫出它的近似值.28divide;182.29divide;1.1153divide;7.2〔四〕討論:兩個數(shù)相除,假如不能得到整數(shù)商,會有幾種情況出現(xiàn)?1.除到小數(shù)局部的某一位時,不再有余數(shù),商里小數(shù)局部的位數(shù)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數(shù)可以被除數(shù)除盡.如3divide;2=1.5.小數(shù)局部的位數(shù)是有限的小數(shù),叫做有限小數(shù).2.除到小數(shù)局部后,余數(shù)重復出現(xiàn),商也不斷重復出現(xiàn),商里小數(shù)局部的位數(shù)是無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數(shù)局部的位數(shù)是無限的小數(shù),叫做無限小數(shù),循環(huán)小數(shù)是無限小數(shù).三、課堂練習〔一〕計算下面各題,哪些商是循環(huán)小數(shù)?5.7divide;914.2divide;115divide;810divide;7〔二〕下面的循環(huán)小數(shù),各保存三位小數(shù)寫出它們的近似值.1.29090……0.0183838……0.4444……7.275275……四、布置作業(yè)〔一〕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商,再保存兩位小數(shù)寫出它們的近似值.9.4divide;638.2divide;2.7204divide;6.66.64divide;3.3〔二〕一列火車從南京到上海運行305千米,用了3.5小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保存兩位小數(shù)〕小學數(shù)學教案11【教學內容】課本14頁例3?!窘虒W目的】1、使學生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初步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2、培養(yǎng)學生作業(yè)書寫格式標準、字跡工整的好習慣。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才能?!窘虒W重點】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窘虒W過程】一、復習準備。1、指名學生板演:34+25=2、口算。5+78+650+306+2834+957+3師問:6+28=34你是怎樣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匙尠逖莸耐瑢W口述計算過程。師問:在筆算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答復板書〕板書:1、一樣數(shù)位對齊。2、從個位加起。二、學習新課。1、導入新課。師:這節(jié)課學習新的內容,〔邊說邊板書:35+37=〕這道題寫成豎式怎么寫?生:一樣數(shù)位對齊?!怖蠋煱鍟Q式〕師:從哪位加起?〔從個位加起〕師:個位5加7等于幾?滿十了嗎?〔個位5加7等于12,滿十了〕師:個位滿十了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進位加法。〔老師邊說邊板書課題〕2、教學例3?!?〕邊擺邊說。老師在數(shù)位板第一排掛35根小棒,在第二排掛37根小棒。學生在畫有計數(shù)單位的紙上擺小棒。師:35和37各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7是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師:個位是幾個一加幾個一,得幾個一?〔個位是5個一加7個一,得12個一〕師:幾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嗎?〔十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師:12滿十了,在豎式里怎么寫呢?〔2〕邊擺邊算。師:個位5加7滿十,將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掛到十位上,說明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在豎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寫個小“1”〔寫在橫線上。學生模擬老師,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這邊〕師:個位上還有2個一怎么辦?〔留在個位上〕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個位寫2。師:十位上原來是幾個十加幾個十?后進上來的這個十怎么辦?〔原來十位上是3個十加3個十,再加進上來的1個十,一共是7個十。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十位寫7〕〔3〕看豎式表達計算過程。師:35加37,個位5加7得12,滿十向十位進一,在個位寫2;十位上3加3再加進上來的1得7,在十位寫7。找上、中、下各一名學生看豎式口述計算過程?!?〕仿例練習:56+37=93。三、穩(wěn)固練習。1、完成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練習二的6~9題。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計算時首先計算個位,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兩個數(shù)先相加在與個位上進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計算結果。小學數(shù)學教案12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插入表格》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p我所教學生為五年級學生,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好奇性強。學生通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在理論的過程中已經逐步掌握了在word中輸入文字及修改、修飾段落、插入圖片和藝術字等根本的知識,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作品,探究的興趣愈來愈濃重,課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很多,這位接下來的探究活動打下了很好的思想根底。但仍然是個別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明顯,希望通過師生的交流,能幫這些同學找到失誤的原因。三、教學內容分析^p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將會學到:1.自動繪制表格;2.編輯表格;3.修飾表格。四、教學目的1.學會在Word中制作簡單的表格,并輸入文字。2.在操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探究才能和合作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五、教學難點分析^p制作簡單的表格,學生對表格的修飾有點難度,可以聯(lián)絡生活實際,進展講解。六、教具準備1.多媒體課件。2.課前搜集生活中的表格。如,繳費單、超市的電腦小票、課程表、送貨單等等〔讓學生對表格有初步感知〕七、教學課時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醒課題師:同學們好!大家還記得在第一課中,老師給你們展示的漂亮的板報樣板嗎?其中的圖片、文字等我們已經會做了,但是,樣表中還有一張“學生信息表”,假如我們能把自己的信息表輸入到電腦,美化并打印出來,那就太令人興奮了!同學們愿不愿意把我們的信息表制作得漂亮美觀呢?生:愿意。學生異口同聲地答復?!惨浴鞍鍒髽颖怼眮硪鲋谱鞅砀?,自然而又簡明,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二)、認識表格師:拿出自己搜集的表格,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點?生:有橫線、豎線、文字。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多媒體課件演示〕橫線我們叫行線、豎線叫列線,它們組成的小方格叫單元格。橫向的單元格叫行,豎向的單元格叫列?!餐ㄟ^學生觀察以及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學生認識行、列、單元格,為下面制作出正確的表格打下扎實根底〕(三)、制作表格師:在Word中,專門給制作表格功能分了一個菜單,這個“表格”菜單中包含各種關于表格操作的命令,我們可以集中在這個菜單中去完成表格的制作,大家可以翻開Word,進入表格菜單中閱讀一下,理解關于制表的一些命令?!矊W生翻開Word,進入表格菜單閱讀?!硯煟何覀兿炔迦肟瞻妆砀瘢襟E如下:〔課件出示步驟〕1.單擊要創(chuàng)立表格的位置。2.單擊工具欄中的“插入表格”按鈕,彈出表格創(chuàng)立模板。3.在方格中按住鼠標左鍵,拖動選擇4行4列的方格,被選中區(qū)域那么變成藍色。4.松開鼠標左鍵,就繪制出一個4行4列的表格。5.假如要改變表格的寬度和高度,那么把鼠標移到表格的豎線和橫線上,當鼠標變成“‖”和“=”時,按住鼠標左鍵,拖動鼠標,即可拖動寬度和高度。6.在表格中輸入學生信息。師:下面我們在表格中輸入文字,提示輸入方法:〔課件出示〕〔1〕在要輸入文字的單元格中單擊,然后輸入文字。九、課堂練習學生按步驟操作。老師巡視指導。隨機選取代表性錯誤作講解?!沧寣W生自主探究,并學會遇到問題采用不同的途徑來解決〕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簡單的演示操作。〔學生有不同的方法來制作表格,通過演示,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表達,也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開展〕(四)、編輯表格1.選擇表格2.增加刪除行3.刪除一行表格。老師課件出示,讓學生仔細觀察,隨后讓學生自己操作,老師進展輔導。(五)、修飾表格師:我們制作了一張最普通的表格,我們要把它變成一張漂亮、有個性的表格,你們想嗎?生:想!師:我們先來修飾文字。選擇要修飾的文字,給它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和對齊方式等。學生操作,老師巡視指導。遇到問題隨機講解。師:我們還可以來設置表格的邊框和底紋。課件出示步驟:1.選擇整個表格。2.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單元格對齊方式”,并在其中選擇一種。3.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邊框和底紋”。4.在邊框選項卡上的“設置”中選擇一種表格線和邊框的款式。5.選擇線型。6.____“顏色”的下拉按鈕,在顏色列表中選擇表格線顏色。做完上述步驟,一個令人滿意的表格就出如今“板報”文檔中了。學生按步驟進展操作。師:我們來展示一下我們的作品,好嗎?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很強,讓他們有了一個自我展示的空間。(六〕、保存文件師:我們把制作好的表格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里面。學生保存。(七〕、設計活動,深化學習師:我們知道,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到了表格,你能仿照自己搜集的某張表格用電腦制作出來嗎?生:〔充滿信心〕能!〔把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納入課堂,讓理論與理論相結合,鍛煉學生的理論才能和操作才能。及時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硯煟罕4孀约旱淖髌?,下課!十、作業(yè)安排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你能見到的所有表格,并挑選出你認為最復雜的一個,把它在word20xx中做出來,并在班級內進展評比。評比的標準可考慮表格的復雜程度與原表格的相似程度。十一、教學資料及資教學資料: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資:多媒體課件,word20xx,各種電腦小票,繳費單、課程表、送貨單等等十二、教學反思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以信息社會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為根底,通過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建立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必須在充分理解學生現(xiàn)有認知程度、認知才能的根底上,進展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理論作用,那么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插入表格》就是在上述思想指導下設計教學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催化劑,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好奇性強,往往坐不住,而對于單調的練習感到厭煩,經過充分考慮、分析^p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就適當?shù)夭捎靡恍┡c單調的練習完全不同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配合教材內容,我制作了精巧的課件,來激發(fā)學生制作表格的興趣,引起他們修飾表格、美化表格的欲望。同學們在一步步的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不會因為太多的困難而中途放棄。步步引導,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忘我的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制作表格。在整節(jié)課教學中,我采用自學式、探究式、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的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探究才能和合作才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評價反應,開展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整節(jié)課在一種輕松、和諧、民主的氣氛中進展,突出了重點,打破了難點,學生的掌握情況良好,到達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小學數(shù)學教案13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183頁,練習十八的第24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能比擬純熟地讀、寫數(shù)。2.使學生能比擬純熟地進展數(shù)的改寫。3.使學生能比擬純熟地進展數(shù)的大小比擬。教學過程:一、數(shù)的讀寫1.整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1)指名說整數(shù)的讀法。對說得不完好的,讓其他同學補充。學生說時,不必要求與書上的表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正確就可以了。出示:52000803100先讓兩名學生試讀,然后問他們是怎么讀的。如這個數(shù)有幾級?哪些0是在數(shù)級末尾不必讀出來,哪些0要讀出來?8前面為什么只讀一個零?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答復,對數(shù)進展分級,并用彩色粉筆把不同0區(qū)分開。(2)指名說整數(shù)的寫法。要求與整數(shù)讀法一樣。出示:四十億六干零六十萬零五十全班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數(shù)。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是怎樣寫的。2.小數(shù)和分數(shù)的讀寫法。指名分別說一說小數(shù)、分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并讓學生比擬小數(shù)、分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與整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有什么聯(lián)絡和區(qū)別。3.課堂練習。完成教科書第82頁中間做一做的第1、2題。第1題,指名讀數(shù)??梢杂幸庾R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第2題,學生獨立寫數(shù),集體訂正。二、數(shù)的改寫1.較大的多位數(shù)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數(shù)。老師:我們已經學過,一個較大的多位數(shù),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進展改寫。想想,有幾種改寫的方法?指名答復,使學生明確一般有兩種方法:(1)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shù);(2)省略這個數(shù)某一位后面的尾數(shù),寫成近似數(shù)。然后,老師用書上的例子進展說明。假如班里學生掌握的比擬好,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例說明。在說明第(2)種情況時,要使學生明確是用什么方法省略的。還可以進一步提問:假如根據(jù)需要省略干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得的近似數(shù)的單位應該是多少?接著讓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82頁下面做一做的練習題。2.求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出例如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的。對于4.629754.630,要特別提問:4.630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3.假分數(shù)與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互相改寫(互化)。老師:我們在進展分數(shù)四那么運算時,經常要根據(jù)需要把假分數(shù)與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互相改寫。大家還記得改的方法嗎?指名說一說。假如學生說得不清楚,老師可以適當提示:什么樣的假分數(shù)可以改寫成帶分數(shù)?什么樣的假分數(shù)可以改寫成整數(shù)?帶分數(shù)怎樣改寫成假分數(shù)?整數(shù)怎樣改寫成假分數(shù)?要使學生明確,整數(shù)可以根據(jù)需要化成不同分母的假分數(shù)。出示教科書中例題,讓學生獨立改寫,集體訂正。4.分數(shù)、小數(shù)與百分數(shù)的互化。(1)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互化。老師:根據(jù)小數(shù)和分數(shù)的關系.怎樣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原來有見位小數(shù).就在1后面寫幾個0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shù)去掉小數(shù)點作分子;化成分數(shù)后,能約分的要約分。)學生答復進時。只要把意思說正確就可以了。關鍵是使學生明。確,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要先把小數(shù)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shù),再約分。老師按教科上的圖解分步畫圖。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shù),再約分:老師可以根據(jù)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兩種情況,先引導學生分別回憶,再概括總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shù)怎樣化成小數(shù)?(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有見個0.就從分子的最后一位起向左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這實際上是應用了什么知識?(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分母不是10、100、1000朗分數(shù)怎樣化成小數(shù)?(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盡時,可以根據(jù)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存幾位小數(shù)。)通過分析^p上面兩種情況.誰能概括出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一般方法?(用分母去除分子。)老師板書。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shù)。再約分。用分母去除分子什么樣的分數(shù)可以化成有限小數(shù),什么樣的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把下面的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并且記住這些結果。1131234111244555582025(2)小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互化。指名說一說小數(shù)和百分數(shù)互化的方法。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答復,按照教科書的圖解進展板書。(3)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互化。指名說一說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互化的方法。老師板書完成圖解。(4)課堂練習。完成練習十八的第3題的第(2)、(3)小題,學生獨立計算,老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展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梢宰屪龅帽葦M快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有沒有比擬簡便的方法。三、數(shù)的大小比擬先讓學生獨立做教科書第83頁做一做的第l、2題。然后,老師引導學生歸納數(shù)的大小比擬的方法。老師:怎樣比擬整數(shù)、小數(shù)的大小?比擬分數(shù)的大小有幾種情況?(三種:分子一樣,分母一樣,分子和分母都不一樣。)分母一樣的分數(shù),怎樣比擬它們的大小?分子一樣的分數(shù),怎樣比擬它們的大小?分母、分子都不一樣的分數(shù),怎樣比擬它們的大小?四、小結(略)五、作業(yè)練習十八的第2題,第3題的第(1)小題,第4題。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考慮練習十八的第5題和第6題。小學數(shù)學教案14【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第42-43頁?!窘虒W目的】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求出圓錐的體積。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邏輯思維才能、動手操作才能。3、向學生浸透知識間"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思想,在聯(lián)絡實際中對學生進展學習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窘虒W重點】圓錐的體積計算?!窘虒W難點】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窘虒W關鍵】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窘叹邷蕚洹亢喴锥嗝襟w、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空心實物各一個?!緦W具準備】三種空心圓錐和圓柱實物各一個【教學過程】一、復習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樣表示?2、求以下各圓柱的體積?!部诖稹场?〕底面積是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2〕底面半徑4分米,高是10分米。〔3〕底面直徑2米,高是3米。師:剛剛我們復習了圓柱的體積公式并應用這個公式計算出了圓柱的體積,那么圓柱和圓錐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圓錐的體積。〔板書:圓錐的體積〕二、新課教學師:圓錐的底面是什么形狀的?什么是圓錐的高?請拿出一個同學們自己做的圓錐講一講。生:圓錐的底面是圓形的。生: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間隔是圓錐的高。師:你能上來指出這個圓錐的高嗎?師:很好,因為圓錐的高我們一般無法到里面去測量,所以常常這樣量出它的高。師:你們看到過哪些物體是圓錐形狀的?(略)師:對。在生活中有很多圓錐形的物體。師:剛剛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如今我們再來研究圓錐的體積。請同學們拿出一對等底等高圓錐和圓柱。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研究出等地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然后把你的想法放在小組中交流,再分工進展實驗。下面我們采用實驗的方法來推導圓錐體的體積公式(邊說邊演示),先在圓錐內裝滿水,然后把水倒入圓柱內,看看幾次可將圓柱倒?jié)M。如今我們分小組做實驗,大家邊做邊討論實驗要求,如有困難可以看書第23頁。出示小黑板:1、圓錐的體積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2、圓錐的體積怎么算?體積公式是怎樣的?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回指導。師:我們先來答復第一個問題。在你們做實驗用的圓錐的體積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生: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生:圓錐的體積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權的1/3。板書:圓錐的體積等于同它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