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分析_第1頁
兒童用藥分析_第2頁
兒童用藥分析_第3頁
兒童用藥分析_第4頁
兒童用藥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用藥分析PPT課件第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新生兒期:出生以后28天內2.嬰兒期:<1歲3.幼兒期:1-3歲4.學齡前期:

3-6/7歲5.學齡期女:6-12男:7-13/146.青春期/少年期兒科用藥對象:按解剖生理特點分期第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兒童生理特點生長:機體和器官的增大發(fā)育:功能的完善心理:逐漸成熟機體自身免疫建立第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

新生兒用藥特點嬰幼兒用藥特點

3歲以上兒童用藥特點

兒童合理用藥原則案例分析

主要內容第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新生兒用藥特點第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6新生兒(neonate,newborn)是指離開母體結扎臍帶~出生后28d內的小兒

新生兒從子宮內到子宮外,首次獨立面對外界生存環(huán)境,需要完成的一系列適應性的生理變化。因此,新生兒階段是人類自身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藥物治療表現特殊性。一、新生兒用藥分析第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7肝腎發(fā)育不全,藥物代謝及排泄功能差藥物代謝及排泄功能隨體重、日齡增加而完善藥物作用的個體差異大,所用藥物劑量及用法不能按成人量機械折算,也不能套用年長兒用量血腦屏障功能不佳,藥物相對容易進入腦內皮膚粘膜體表面積大,血液豐富,某些外用藥、透皮制劑容易吸收總體生理狀況及特點:一、新生兒用藥分析第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途徑吸收特點對藥物的影響po胃酸接近中性對酸不穩(wěn)定、弱堿性藥物吸收↑,如“氨芐青霉素”胃排空時間長胃內吸收↑如內酰胺類,地高辛等。胃容量小胃呈橫位易溢乳或嘔吐,口服用藥失敗腸液PH高影響藥物化學穩(wěn)定性和非離子態(tài)轉運腸蠕動不規(guī)則藥物吸收不規(guī)則,難以預測腸道微生物菌種不同影響藥物在腸內的轉化與吸收,個體差異大藥物吸收(一)藥動學特點給藥途徑對新生兒藥物吸收影響很大第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9途徑吸收特點對藥物的影響im肌肉少、循環(huán)差藥物多滯留于局部組織,吸收不規(guī)則iv.gtt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適用于急癥新生兒。藥物吸收穩(wěn)定,是最常使用的給藥方式臍靜脈給藥可引起肝壞死臍動脈可導致肢體或骨壞死黏膜粘膜嬌嫩、血管豐富、穿透性高口腔、噴霧、直腸栓劑、經皮給藥,吸收較迅速而充分,但局部有炎癥或破損、過多時應防止中毒藥物吸收(一)藥動學特點第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0影響因素藥物分布特點1體液與細胞外液容量:體液量大(80%),細胞外液占40%;脂肪含量低;水溶性藥物Vd↑:Cmax↓、t1/2↑、細胞內藥物濃度高(內/外<成人)脂溶性藥物:游離↑,腦部↑2血漿蛋白結合率:蛋白合成少、親和力低;膽紅素競爭結合;游離藥物↑藥物敏感性↑易形成核黃疸:水楊酸類、磺胺類、→置換膽紅素→核黃疸3血腦屏障:功能不完善,通透性高藥物容易進入中樞1.有助于細菌性腦膜炎的治療2.全麻藥、鎮(zhèn)靜催眠劑、嗎啡等可造成中樞損害(一)藥動學特點第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1新生兒核黃疸(膽紅素腦病)

1904年,由Schmol命名而來。死亡率50%-70%,幸存者75%-90%留有中樞神經后遺癥,是人類聽力障礙、視覺異常和智力發(fā)育遲緩的重要原因。 藥物致核黃疸: 競爭白蛋白結合位點,使游離膽紅素升高→親脂性,與腦磷脂親和力強→神經細胞膽紅素浸潤

(一)藥動學特點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2黃疸血紅蛋白鐵卟啉珠蛋白膽紅素血漿蛋白結合型膽紅素生理性黃疸:血細胞破壞、血清蛋白含量低,2-3d出現,2w自然消退。藥物-高膽紅素血癥:血腦屏障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強度藥物名稱作用極強X線造影劑作用強新生霉素、吲哚美辛、磺胺甲惡唑、水溶性合成維生素K、苯唑西林、地西泮、毛花苷丙作用較強水楊酸鹽、安鈉咖、洛貝林、磺胺異惡唑、磺胺嘧啶、甲苯磺丁脲、毒毛花苷K作用弱醋?;前贰⒓t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腎上腺素、潑尼松龍、氯丙嗪表1與膽紅素競爭血漿蛋白結合的藥物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4年齡越小肝藥酶越不成熟經肝代謝的藥物t1/2↑↑葡萄糖醛酸酶缺乏葡萄糖醛酸結合力差半衰期延長出生4周內乙?;富钚缘托枰阴;幕前奉惔x減慢游離型↑表:茶堿、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藥物代謝(一)藥動學特點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5G-6-PD輔酶ⅡNADPHGSH正常紅細胞膜穩(wěn)定因素GSH維持膜上-SH基處于還原狀態(tài)還原當量還原型谷胱甘肽GSSH溶血

氧化性藥物當G-6-PD缺乏藥物改變紅細胞膜穩(wěn)定性——溶血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6腎有效血流量僅為成人20%-40%新生兒腎清除率低下經腎排泄的原型藥物清除減慢→t1/2↑青霉素G、氨基糖苷類、磺胺類、地高辛等新生兒腎小球濾過率、腎小管分泌率僅為成人1/8-1/5藥物排泄(一)藥動學特點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藥麻醉藥:乙醚、三氯甲烷、氟烷和氧化亞氮

成癮性鎮(zhèn)痛藥:嗎啡及其人工合成代用品哌替啶等窒息、戒斷癥狀鎮(zhèn)靜催眠藥:巴比妥類催眠藥新生兒嗜睡、中樞抑制等抗高血壓藥:利血平、美加明抗甲狀腺藥:硫脲類其他藥物:氨基糖苷類、氯霉素、多粘菌素、桿菌肽、頭孢噻啶、萬古霉素、噻嗪類利尿藥、維生素A、D,鋰鹽(二)各系統(tǒng)藥物影響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嬰幼兒用藥分析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9二、嬰幼兒用藥分析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0生長迅速,某些系統(tǒng)易受藥物影響,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肝腎發(fā)育逐漸完善,代謝及排泄功能加強易發(fā)生消化功能紊亂或習慣性便秘、呼吸系統(tǒng)疾病總體生理狀況及特點:二、嬰幼兒用藥分析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1影響吸收的因素

哭鬧胃酸:酸度低,逐漸接近成人(3個月)

胃排空:較新生兒期加快

結果

藥物吸收比新生兒期加快藥物吸收(一)藥動學特點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2體液量:細胞外液高于成人,體液調節(jié)能力差,脫水時可影響。水溶性藥物被稀釋而濃度下降脂肪含量增加 脂溶性藥物Vd比新生兒期增加血腦屏障功能仍不完善二、嬰幼兒用藥分析藥物分布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3影響代謝的因素

1.肝臟相對較大,相對重量是成人的2倍

2.肝藥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等主要代謝酶基本成熟結果:

肝代謝速率比新生兒期加快,某些藥物甚至高于成人,使許多經肝代謝的藥物如茶堿、地西泮、苯妥英鈉等t1/2比成人短二、嬰幼兒用藥分析藥物代謝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4嬰兒腎功能迅速發(fā)育:

1.腎小球率過濾、腎血流量在6-12個月時達到甚至超過成人水平

2.腎小管排泄能力在7-12個月左右接近成人水平結果:

某些經腎清除為主的藥物,排泄較成人快,

t1/2比成人短二、嬰幼兒用藥分析藥物排泄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

嗎啡、哌替啶等窒息、戒斷癥狀鎮(zhèn)靜藥、抗驚厥藥或洋地黃毒苷氨茶堿呼吸系統(tǒng)藥物

不宜使用中樞性鎮(zhèn)咳藥,以祛痰消炎為主氨茶堿的中樞興奮作用消化系統(tǒng)藥物

不宜過早使用止瀉藥不宜使用導瀉藥(二)各系統(tǒng)藥物影響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三歲以上兒童用藥分析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7對影響神經、骨骼發(fā)育和內分泌的藥物特別敏感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藥皮質激素四環(huán)素喹諾酮類阿司匹林對影響氺鹽代謝或酸堿代謝的藥物非常敏感利尿藥用藥特點:三、三歲以上兒童用藥分析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四、兒童用藥原則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9

明確診斷,合理選藥防止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濫用選擇適宜的藥物劑型及給藥途徑嚴格掌握用藥的劑量,個體化給藥注意給藥時間和間隔重視用藥的依從性兒童用藥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0(一)明確診斷,合理選藥根據病史、體檢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明確診斷,對因對癥治療。感染性疾病盡早做病原學檢查選用抗感染藥考慮療效、不良反應和藥動學特點根據病情選藥盡量用一種藥控制,除非必須才采用聯(lián)合用藥不要忽視營養(yǎng)支持療法、心理行為矯治。三、兒童用藥原則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1(二)防止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濫用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指征注意抗菌藥不良反應診斷未明時,不宜使用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長期應用注意不良反應三、兒童用藥原則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2(三)選擇適宜的藥物劑型及給藥途徑口服溶液優(yōu)于片劑、粉劑果味制劑含糖顆粒劑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靜脈給藥其他途徑吸入、滴劑、漱口、口含皮膚黏膜給藥三、兒童用藥原則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3根據體重計算根據成人劑量折算見表2根據體表面積計算——

最為科學(四)嚴格掌握用藥劑量,個體化給藥33

兒童劑量=70Kg成人劑量×兒童體重三、兒童用藥原則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4

根據成人劑量計算用藥劑量:

表2小兒劑量折算表小兒年齡相當成人用量比例小兒年齡相當成人用量比例初生~1個月1/18~1/142歲~4歲1/4~1/31個月~6個月1/14~1/71歲~6歲1/3~2/56個月~1歲1/7~1/56歲~9歲2/5~1/21歲~2歲1/5~1/49歲~14歲1/2~2/3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5

按體表面積計算用藥劑量: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表面積(m2)/1.73m2體表面積(m2)=體重(kg)×0.035+0.1(≤30kg)10歲以上兒童,每增5kg體重,增加0.1m2注意用藥的個體化,最好是進行血藥濃度的監(jiān)測,肥胖兒童的個體化給藥也是當前應予以關注的問題。

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6

(五)注意給藥時間和間隔給藥時間確定

糖皮質激素:晨8點抗酸藥、健胃藥、胃黏膜保護藥、收斂止瀉藥、利膽藥、腸溶片、膠囊:餐前30min

水楊酸類、奎尼丁、鐵劑:餐后15-30min

驅蟲藥:清晨空腹催眠藥、抗腫瘤藥、緩瀉藥、抗過敏藥:睡前

給藥間隔確定結合半衰期、給藥劑量、身體情況、肝腎功能確定

三、兒童用藥原則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7

(六)重視用藥依從性保證療效前提下減少給藥次數和縮短療程

糖皮質激素:晨8點選擇半衰期長、長效、緩釋控釋藥適合兒科使用的藥物制劑和規(guī)格糖漿劑、含糖顆粒劑、滴劑、混懸劑、咀嚼片或泡騰片附帶計量杯和特殊防護裝置三、兒童用藥原則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案例分析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患兒,女性,1歲半,體重10kg,發(fā)熱、輕咳3天,伴流涕。給予布洛芬混懸液7.5ml/次(混懸液:20mg/ml,100ml/瓶)口服。分析:退熱藥選擇退熱藥劑型和劑量確定五、案例分析案例一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①退熱藥選擇:

建議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時可以輔以物理降溫方法。②退熱藥劑型選擇和劑量確定:小兒宜選擇液體制劑如混懸劑和混懸滴劑。布洛芬劑量偏大,建議為3-5ml/次,每天不超過4次。五、案例分析案例一分析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患兒,男,1個月,鼻出血1天。查體:鼻衄,四肢淤點淤斑。實驗室檢查:凝血酶原時間(PT)>100s,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100s。診為:維生素K缺乏。給予靜脈注射維生素K1治療?;純河盟?分鐘后出現氣促、喘憋,15分鐘后出現紅色皮疹。停藥后,不良反應的癥狀、體征消失。五、案例分析案例二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本例情況應屬于錯誤的給藥途徑。維生素K1注射液說明書提示,本品一般應采用肌內和皮下注射的給藥途徑,特殊情況下患者可使用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時宜緩慢,給藥速度不應超過1mg/min;靜注過快(超過5mg/min)可引起面部潮紅、出汗、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低血壓等。病例報告分析顯示,95.3%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為靜脈途徑給藥。五、案例分析案例二分析第四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患兒,男,4歲,咳嗽5天,發(fā)熱1天,體溫39℃,伴流涕,診為:上呼吸道感染。處方:肺炎合劑20ml,一日3次;阿司匹林泡騰片200mg/次,需要時服。家長將阿司匹林泡騰片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