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家“法治”主張史鑒
[摘要]法家“法治”思想囿于其歷史、階級的局限性,不可能涉及到憲政、人權等實質性的法治概念,因而它只能是形式上與現(xiàn)代意義法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但作為一種史鑒,它對我們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仍不失其應有的價值,對此,本文試從對法家治國主張的淺析中作一探討。
[關鍵詞]法家主張法治借鑒
先秦諸子中法家和儒家是塑造中華法律思想史的兩個最強大的力量,儒家主張“禮治”、“德治”或所謂“人治”,而法家則崇尚“以法治國”,很明顯,法家更注重法律在政治和社會中的作用。在中國法律思想發(fā)展史上,法家先驅管仲在《管子》就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國”的概念:“威不兩措,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措而已?!逼渥置嬉馑际钦f,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自己的權威不必要建立在更多的基礎之上,只要不政出多門,僅僅運用法律,就會像人們舉手投足那樣,輕而易舉地治理好國家了??梢娢覀兊墓湃嗽缭诙Ф嗄昵熬鸵呀浛梢哉驹谥螄鴳?zhàn)略的高度來看待法治,從歷史的實踐來看,魏國因李悝變法而富強,嬴政以商鞅、韓非理論為指導結束洶洶亂世,建立強大的大一統(tǒng)秦朝,自西漢后期開始,盡管統(tǒng)治者為加強封建專制政權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質上他們是采取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理論來治理國家,而之后在中國古代史上出現(xiàn)過的幾次盛世局面,如貞觀之治、康乾之治等,無不體現(xiàn)出封建法制相對健全和完善,吏治清明,上自皇帝下至百官百民重法、守法等共同特征。法家的“法治”主張必定有其內在的進步性才會給出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結果。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法家的治國主張畢竟是為新興地主階級建立和鞏固統(tǒng)治地位而設計的,它必定有著其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諸如我們在《管子》中也看到管仲同樣在中國法文化史上第一次響亮地提出了“法出乎權”、“法自君出”的口號,他把法的歸結點和最終界限落在了“權”上,這就使中國古代法治概念具有了自己鮮明的特色,換言之,中國古代“法治”不可能是“法的統(tǒng)治”,它是有別于我們現(xiàn)代意義法治的。那么,法家“法治”思想與現(xiàn)代意義法治有沒有相通的地方呢?在我們正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今天,法家思想是否仍有其意義和價值?本文試從對法家治國主張的淺析中略作探討。
法家“法治”思想窘于其局限性,不可能涉及到憲政、人權等實質性的法治概念,因而只能是形式上與現(xiàn)代意義法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作為一種史鑒,它對我們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仍不失其應有的價值
一、“以法為本”、“事斷于法”
韓非主張“以法為本”,凡“言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要求將人們的一切言行都納入法律的軌道,以法律作為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管仲更主張“君臣上下貴賤皆以法”,這種思想在等級森嚴的封建專制下要求君主也應該遵守法律,以法治國,以法發(fā)號施令是難能可貴的,盡管它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但其內涵的法治精神至今熠熠生輝。法家還從“法治”與“心治”對立的角度去闡釋“法治”的重要性,如韓非,他反對儒家“為政在人”的觀點,認為不能把國家的興亡完全系于“圣主、賢主”身上,他認為:“釋法術而心治,堯不能正一國,去規(guī)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guī)矩尺寸,則萬不失矣”,意思是即使出現(xiàn)象堯舜那樣的圣主明君,如果不搞法治,完全憑“心治”是治理不好國家的,而一個中等才能的國君,只要“守法術”、“以法治國”,也可以把國家治理好。當然,法家如此闡述法律的重要性,是希望皇帝能善用法律治理國家,好好地運用法律這種御用工具,因此法家的“法治”只能是一人之外的法治,但是法家強調“法治”的重要性,提倡“以法為本”,反對“身治”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F(xiàn)代意義法治與人治是相互對立的兩種治國方略,前者強調法是最主要的、最權威的社會控制方法,也就是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就在于它強調治理國家的最基本的依據是法,即法的至上性,體現(xiàn)了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極大的權威。法治通過嚴格的程序使法律保持其合理性和穩(wěn)定性,避免了人治渺茫而不可期、時治時亂的弱點,從而使法律統(tǒng)治下的國家和社會長治久安。同時現(xiàn)代意義法治強調決策過程的民主性、公開性、科學性,這就更能集中眾人的智慧進行科學決策,從而可避免因個人專斷而導致的重大決策失誤。
二、法律適用上“法不阿貴”、“刑無等級”
商鞅提出:“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所謂一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者,罪死不赦?!表n非進一步提出:“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碑斎唬屡d地主階級提出“刑無等級”原則的目的,主要是限制和取消奴隸主貴族的法律特權,并不是廢止一切等級制度,但是,這種“平等適法”的理念是對西周以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徹底否定,具有歷史進步性,它在中國法律思想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后世人們反抗法外特權奠下了一定的理論基礎,蘊涵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思想的啟蒙火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現(xiàn)代法治的靈魂所在,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今天的中國社會正在推進“依法治國”戰(zhàn)略,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強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執(zhí)法理念,司法公正是國家對司法工作者在實現(xiàn)“依法治國”戰(zhàn)略中的必然要求,只有這一法律意識真正得到貫徹執(zhí)行,法律的威嚴才能更加體現(xiàn)出來,社會法制環(huán)境才能進一步完善,“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目標才能最終實現(xiàn)。
三、歷史進化觀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審時度勢,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商鞅明確地提出:“不法古,不循今”,“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表n非則更進一步發(fā)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將人類歷史劃分為上古、中世、當今三個階段,在他看來:“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他認為歷史是不斷變化、不斷進步的,應仔細分析研究當代面臨的問題,根據現(xiàn)實來制定各項措施。商鞅更將這種歷史進化觀付諸實踐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在戰(zhàn)國初年,西周分封制已經崩潰,周王室早已是形同虛設,整個中國為戰(zhàn)國七雄所主宰。而七雄的大規(guī)模兼并戰(zhàn)爭,也正在推動著中國從封建割據走向封建統(tǒng)一,在這種不可逆轉的形勢下,維護周制、重建分封,不但沒有任何可能,而且從根本上說,乃是歷史的倒退。商鞅順乎歷史潮流,攜《法經》入秦,協(xié)助秦孝公改革,一方面實施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為秦大一統(tǒng)奠定強大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推行郡縣制度,取消分封制以及由此建立的諸侯割據,把全國的軍政大權集中到了中央,從而建立起封建專制中央集權政體。此為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它為全國從劫亂走向安定,從割據走向統(tǒng)一作出了莫大的貢獻。今天,銳意改革的精神在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同樣重要,加入WTO是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發(fā)展,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但加入WTO同時意味著WTO的一整套制度將引入我國,使我國承擔相應的義務,而我國市場化改革才僅有三十年的時間,在法律上,仍存在市場主體不規(guī)范、競爭規(guī)則不完善、自律體制不發(fā)展等問題,如何建立一套與WTO規(guī)則相銜接的國內法,如何規(guī)范、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等問題已經擺在了我國立法者、司法者和政府的面前,面對WTO帶給我們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們更加需要銳意進取的精神,在改革中求發(fā)展,在開拓中求出路。
四、“令則行、禁則止”,強調嚴格執(zhí)法
法家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論斷,其實質不在于輕視和否定治民,而在于強調吏治的重要性?!豆茏印氛J為,必須“令則行,禁則止”。為了保證“令行禁止”,他提出:“虧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從令者死。五者死而無赦,唯令是視?!薄拔逅馈敝w現(xiàn)了管仲要求執(zhí)法者必須嚴格執(zhí)法的理念,他認為只有加強對執(zhí)法者執(zhí)法才能使執(zhí)法者忠誠于法律,并依法行事,從而建立起良好的社會秩序,實現(xiàn)以法治國的目標。我們知道,法治建設需要良法與廉吏,立法只是國家治理的一個前提,只有依靠秉公執(zhí)法的官員才能夠使國家立法走向現(xiàn)實,如僅有善法而不循法,立法則猶過于一紙空文,因此,執(zhí)法者的素質如何,執(zhí)法者能否客觀、公正、準確地依法執(zhí)法成為法治發(fā)展的關鍵。在當代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一些執(zhí)法者玩忽職守,執(zhí)法不力,甚至知法犯法,結果給國家、人民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種沉痛的教訓理應當使我們警醒。只有建立起高素質的嚴格執(zhí)法隊伍,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業(yè)土地抵押合同
- 工程建設合同協(xié)議書
- 保潔服務合同和內容
- 在建工程抵押反擔保合同
- 擔保人合同擔保合同
- 企業(yè)軟件銷售合同
- 場地門面出租合同
- 人工智能在醫(yī)療影像領域的應用合同
- 測繪工程部技術員聘用合同
- 湖北恩施學院《學前兒童發(fā)展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供應鏈中的社會責任
- HDPE纏繞-B型結構壁管施工方案
-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養(yǎng)老院管理-考核考評
- 人美版四年級書法下冊《第6課 豎心旁》教學設計
- 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件-我與蔬菜交朋友-全國通(41張)
- 血型與輸血檢驗-臨床輸血(臨床檢驗課件)
- 按摩師培訓協(xié)議書
- 落地式腳手架安全技術措施
- 開心麻花《白蛇前傳》劇本
- 常州市旅游資源調查與評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