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三基訓練五官科及康復科口腔醫(yī)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1頁
臨床三基訓練五官科及康復科口腔醫(yī)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2頁
臨床三基訓練五官科及康復科口腔醫(yī)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3頁
臨床三基訓練五官科及康復科口腔醫(yī)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4頁
臨床三基訓練五官科及康復科口腔醫(yī)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三基訓練五官科及康復科口腔醫(yī)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總分:61.00,做題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總題數(shù):46,分數(shù):46.00)1.上頜側切牙牙冠唇舌面外形高點應在(分數(shù):1.00)A.牙冠唇舌面中1/3處B.牙冠唇舌面1/2處C.牙冠唇舌面切1/3處D.牙冠唇舌面頸緣處E.牙冠唇舌面頸1/3處V解析:2.關于管間吻合的描述錯誤的是(分數(shù):1.00)A.管間吻合又稱為管間側支或管間交通支B.多見于雙根管型C.根尖1/3吻合最多VD.根中1/3吻合多于根尖1/3E.可為廣2支解析:3.左、右上6牙冠第五牙尖通常位于(分數(shù):1.00)A.近中頰尖的頰側B.遠中頰尖的頰側C.近中舌尖的舌側VD.遠中舌尖的頰側E.遠中舌尖與頰尖之間解析:4.下頜開口型正常的是(分數(shù):1.00)A.稍偏左B.有輕度偏擺C.稍偏右D.直向下VE.輕微震顫解析:5.下列關于腭大孔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位于硬腭后部B.在硬腭后緣前約0.5cmC.相當于腭中縫至齦緣的外、中1/3交界處VD.是翼腭管的下口E.腭前神經和腭降血管由此孔穿出解析:.所謂“中線”是(分數(shù):1.00)A.過上切牙中間縫隙的一條直線B.通過下切牙中間縫隙的一條直線C.將顱面部左右等份的一條假想線VD.通過上唇系帶的一條直線E.通過下唇系帶的一條直線解析:.所謂“解剖牙冠”的論述,下列哪個觀點是正確的(分數(shù):1.00)A.顯露于口腔的部分.牙體發(fā)揮咀嚼功能的部分C.牙齦緣以上的部分D.牙骨質覆蓋的部分E.牙釉質覆蓋的部分V解析:.關于(牙合)的定義哪項是正確的(分數(shù):1.00)A.上頜牙與下頜牙發(fā)生接觸時下領的位置B.上頜牙與下頜牙發(fā)生接觸的現(xiàn)象VC.咀嚼食物時下頜的位置D.息止頜位時下頜的位置E.吞咽時下頜的位置解析:.恒牙牙列自上頜側切牙的遠中開始,向后逐漸彎曲的牙弓形態(tài)是(分數(shù):1.00)A.尖圓形B.方圓形C.橢圓形VD.卵圓形E.方形解析:.牙尖交錯位與下頜后退接觸位之間有一段距離稱長正中,其長度為(分數(shù):1.00)<0.5nun1mmJ1.5mm2mm>2mm解析:.在頜面部骨中唯一能動的是(分數(shù):1.00)A.上頜骨B.鼻骨C.腭骨D.下頜骨VE.淚骨解析:.下列不是構成牙體軟硬組織的是(分數(shù):1.00)A.牙釉質B.牙本質C.牙骨質D.牙髓E.牙齦V解析:.下列哪項乳牙的外形特征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乳牙體積小,呈白堊色B.乳牙頸崎突出,冠根分明C.第一乳磨牙體積最大,第二乳磨牙次之VD.乳磨牙根短,分叉大E.上頜乳尖牙的牙尖偏向遠中解析:14.下頜第一磨牙髓角的高度是(分數(shù):1.00)A.近中舌側髓角最高VB.近中頰側前角最高C.遠中舌側髓角最高D.遠中頰側髓角最高E.四個髓角高度相同解析:15.最多出現(xiàn)畸形中央尖的牙齒是(分數(shù):1.00)A.±4B.下4C.±5D.下5VE.上、下4、5出現(xiàn)的幾率相同解析:16.與下頜管關系密切的牙齒是(分數(shù):1.00)A.下頜第一前磨牙B.下頜第二前磨牙C.下頜第一磨牙D.下頜第二磨牙E.下頜第三磨牙V解析:17.關于上頜第一前磨牙論述哪項是正確的(分數(shù):1.00)A.上頜第一前磨牙的輪廓不如上頜第二前磨牙銳突,牙尖也較圓鈍B.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頰面頸部比上須第二前磨牙寬,發(fā)育溝不明顯C.上頜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頸部少有凹陷,遠中面較突D.上頜第一前磨牙胎面頰緣寬于舌緣,遠中邊緣崎長于近中邊緣靖VE.上頜第一前磨牙多為扁形單根,牙根多不分叉解析:18.上頜第一恒磨牙髓室頰舌徑、近遠中徑和髓腔高度大小順序正確的是(分數(shù):1.00)A.頰舌徑〉近遠中徑〉髓腔高度VB.近遠中徑>頰舌徑>髓腔高度C.髓腔高度〉頰舌徑>近遠中徑D.頰舌徑〉髓腔高度〉近遠中徑E.近遠中徑〉髓腔高度〉頰舌徑解析:19.下頜恒尖牙與上頜恒尖牙髓腔形態(tài)區(qū)別點是(分數(shù):1.00)A.下頜恒尖牙髓腔和根管都較上頜恒尖牙窄B.下頜恒尖牙髓角較圓C.下頜恒尖牙根管為雙管者僅占4%D.下頜恒尖牙根尖孔位于根尖頂者約占68%E.以上都是V解析:.發(fā)自髓室底至根分叉處的管道是(分數(shù):1.00)A.管間吻合B.根管側支C.根尖分歧D.側支根管E.副根管V解析:.下列哪項尖牙的特征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支撐口角,維持面容B.自潔作用好,據(jù)齒發(fā)生率低C.牙根長,修復時多用作基牙D.牙根呈三角形,拔除時不能用旋轉力VE.主要功能為撕裂食物解析:22.軸面突度的正常生理意義不包括(分數(shù):1.00)A.對牙齦起生理性按摩作用B.促進自潔作用C.在齦方被牙齦乳頭充滿,可保護牙槽骨和鄰面VD.起擴展牙齦緣的作用,使其緊張有力E.保證鄰面接觸良好,防止食物嵌塞解析:23.左、右下6常見的較小的第五牙尖位于(分數(shù):1.00)A.頰面與遠中面交界處JB.頰面與近中面交界處C.舌面與遠中面交界處D.舌面與近中面交界處E.中央窩解析:24.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的主要標志為(分數(shù):1.00)A.口腔前庭溝B.下后牙咬合平面C.頰墊尖VD.翼下頜韌帶E.腮腺導管開口解析:25.關于替牙期合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第一恒磨牙萌出即為替牙期合的開始B.乳牙全部為恒牙所替換為替牙期合的結束6-12歲皆屬替牙期合D.在替牙期合,合時常有暫時性錯合出現(xiàn)E.替牙期合時出現(xiàn)的錯合均需及時處理V解析:26.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的合力是(分數(shù):1.00)10-20kg5-20kgC.20-30kg3-30kgV30-40kg解析:27.同時麻醉煩神經、舌神經和下牙槽神經的穿刺部位是(分數(shù):1.00)A.下頜孔B.下頜神經溝C.下頜舌骨溝D.下頜隆突JE.下頜小舌解析:28.由4條發(fā)育溝呈“+”字形分布,整個(牙合)面似一個“田”字形的磨牙是(分數(shù):1.00)A.下6B.下7VC.下8D.±6E.±7解析:.正常情況下唾液分泌量每分鐘為(分數(shù):L00)0.5mlV0.75ml0.85ml1.0ml1.5ml解析:.牙頜可重復的、基本的、相對穩(wěn)定的頜位有(分數(shù):1.00)A.牙尖交錯位、下頜后退接觸位B.前伸合、側位C.下頜姿勢位D.牙尖交錯位、后退接觸、下頜姿勢位JE.前伸合、側合位、下頜姿勢位解析:.牙冠唇頰、舌面凸度的位置是(分數(shù):1.00)A.唇頰面在頸1/3,舌面在中1/3JB.前牙唇面在頸1/3,后牙頰面在中1/3,舌面在頸1/3C.前牙唇面在中1/3,后牙頰面在頸1/3,舌面在中1/3D.唇頰面在中1/3,舌面在頸1/3E.前牙唇面在頸1/3,后牙頰面在中1/3,舌面在中1/3解析:.牙冠形態(tài)不同于任何恒牙的乳牙是(分數(shù):1.00)A.上頜第一乳磨牙B.上頜第二乳磨牙C.下頜第一乳磨牙VD.下頜第二乳磨牙E.上、下頜第一乳磨牙解析:.關于息止頜位描述哪項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當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說話時,上、下牙列(牙弓)自然分開,下頜所處的位置B.息止頜位并不是一個穩(wěn)定的位置C.升頜肌處于休息狀態(tài)VD.息止頜間隙--般為l-4mmE.生理意義是牙齒可避免非咀嚼性磨損解析:.對下頜第一恒磨牙頜面形態(tài)描述哪項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可有5個牙尖,遠中尖最小B.共有4條發(fā)育溝VC.共有5條發(fā)育溝D.以遠中頰尖三角崎最長E.中央窩位于頜面2個近中牙尖三角崎的遠側和遠中邊緣靖的近側解析:.頒孔位于什么牙的下方(分數(shù):1.00)A.下4B.下56C.下5或下45VD.下6E.下34解析:.上頜尖牙的牙尖構成是(分數(shù):1.00)A.近中斜崎、遠中斜靖B.近中斜喳、遠中斜靖、唇軸靖、舌軸靖C.近中邊緣崎、遠中邊緣崎D.近中邊緣崎、遠中邊緣崎、唇軸崎、舌軸崎E.近中牙尖靖、遠中牙尖崎、唇軸崎、舌軸崎J解析:.全口牙中最小的牙是(分數(shù):1.00)A.上頜側切牙B.下頜側切牙C.上頜中切牙D.下頜中切牙JE.下頜尖牙解析:.上頜第一前磨牙分叉成頰、舌兩根者占(分數(shù):1.00)A.約10%B,約30%C.約50%D.約80%VE.約100%解析:.區(qū)別左、右上頜乳尖牙與恒尖牙最主要的標志是(分數(shù):1.00)A.乳牙體積小,顏色白B.乳牙冠寬根窄C.乳尖牙近中斜緣與遠中斜緣,牙尖偏遠中,D.乳牙頸崎最突E.乳牙根尖偏遠中并彎向唇側解析:.某一17歲的男患者,近來飲冷水時,有左上后牙一過性疼痛。檢杳發(fā)現(xiàn):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鄰面有深踽洞,在治療這個踽過程中,最易出現(xiàn)意外穿髓的部位是(分數(shù):1.00)A.近中頰側髓角和遠中頰側髓角B.近中舌側髓角和遠中舌側髓角C.近中頰側髓角和近中舌側髓角VD.遠中頰側髓角和遠中舌側髓角E.以上都不是解析:.一個1歲半男嬰,口內檢查發(fā)現(xiàn),上、下頜乳中切牙和乳側切牙均已萌出,按照一般乳牙萌出順序在其口內萌出的下一顆牙為(分數(shù):1.00)A.上頜乳尖牙B.下頜乳尖牙C.上頜第一乳磨牙D.下頜第一乳磨牙VE.下頜第二乳磨牙解析:.男,50歲,左上中切牙有深楔狀缺損,可探及露髓孔,探無感覺,x線檢查發(fā)現(xiàn)根尖有大面積陰影。在進行根管治療時,有關開髓部位的選擇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分數(shù):1.00)A.由于楔狀缺損部位已經通髓腔,可從楔狀缺損處制備進入髓腔的洞型B.由于切牙的舌面窩髓壁薄,可以從舌面窩向牙頸部方向鉆入VC.由于切牙的髓腔形態(tài)與切牙的外形基本一致,可以從切端開始向牙根方向鉆入D.只要能進入髓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E.以上都不是解析:43.一個9歲男孩,經口內檢查發(fā)現(xiàn)上頜右側區(qū)有恒中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這個部位的這些牙齒可用臨床牙位記錄法(部位記錄法)記錄為(分數(shù):1.00)A.右上6VIVIII1VB.左上1IIIIVV6C.右上65431D.左上13456E.以上都不是解析:44.女性,25歲,因重度四環(huán)素牙,欲行切牙貼面修復,臨床檢查發(fā)現(xiàn):除牙齒顏色呈深褐色外,無明顯牙體缺損,在制作樹脂貼面形成中切牙唇面外形時,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分數(shù):1.00)A.近中邊緣靖和遠中邊緣蠟一樣,比較直B.切緣與近遠中邊緣靖都成直角C.頸緣成直線型D.切緣與遠中邊緣崎所成的角度比近中邊緣崎成的角度要圓鈍VE.以上都不是解析:45.一個30歲男性患者,因外傷,右側上頜中切牙和側切牙牙冠折斷,經完善根管治療及樁核修復后,開始進行烤瓷冠修復,臨床檢查發(fā)現(xiàn)上頜牙弓排列整齊,外形正常,前牙呈淺覆合,淺覆蓋關系。在形成中切牙及側切牙冠時,下列說法哪個是錯誤的(分數(shù):1.00)A.上頜側切牙外形與中切牙外形相似,但體積稍小,形態(tài)窄而長B.上頜側切牙的唇面比中切牙窄小而圓突,發(fā)育溝不如中切牙明顯C.中切牙和側切牙舌面的邊緣崎都很明顯,而且兩者的舌面窩的窄深程度基本一樣VD.側切牙切崎向遠中舌側的傾斜度較中切牙大E.上頜側切牙鄰面三角形的唇緣較中切牙圓突解析:46.某一醫(yī)生用拔牙鉗先后拔除上頜中切牙和側切牙時,發(fā)現(xiàn)他在同樣施用旋轉的方式,而且拔牙鉗安放位置正確。施力的大小和速度基本一致情況下,側切牙的牙根尖三分之一折斷在牙槽窩內,分析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分數(shù):1.00)A.側切牙的牙根比中切牙的牙根更易折斷B.側切牙牙根尖三分之一常有彎曲施用旋轉力拔除時較易折斷VC.拔除側切牙時,旋轉力施用不夠D.與拔除中切牙和側切牙的先后順序有關E.以上都不是解析:二、[B型題](總題數(shù):4,分數(shù):4.00)(1-2題共用備選答案)A.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強,頜骨發(fā)育大,錯(牙合)少B.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強,頜骨發(fā)育大,胡病多C.食物粗糙,咀嚼功能弱,頜骨發(fā)育小,踽病少D.食物精細,咀嚼功能弱,頜骨發(fā)育小,錯(牙合)多E.食物精細,咀嚼功能弱,頜骨發(fā)育小,錯(牙合)少(分數(shù):1.00)(D.原始人(分數(shù):0.50)-JD.解析:.現(xiàn)代人(分數(shù):0.50)A.B.C.V解析:(3—4題共用備選答案)A.下頜中切牙區(qū)B.下頜側切牙區(qū)C.下頜尖牙區(qū)D.下頜前磨牙E.下頜磨牙區(qū)(分數(shù):1.00).以上哪一部位的牙槽窩頰舌側牙槽骨板厚度相近(分數(shù):0.50)A.B.C.D.V解析:.以上哪一部位的牙槽窩頰側牙槽骨板較厚(分數(shù):0.50)A.B.C.D.V解析:(5—9題共用備選答案)A.從下頜中切牙、側切牙切喳,尖牙的尖,第一、二前磨牙頰尖,第一、二磨牙近中頰尖、遠中頰尖連成的一條向上凹的線稱為B.連接上頜中切牙、側切牙切崎,尖牙的尖,第一、二前磨牙頰尖,第一、二磨牙近中頰尖、遠中頰尖聯(lián)成的一條向下凸的線稱為C.連接一側磨牙的頰尖、舌尖及對側同名牙的頰尖、舌尖的一條向下凸的線稱為D.以下頜牙列為基準,連接下頜中切牙切緣遠中切角與下頜雙側第二磨牙遠中頰尖所構成的平面稱為E.從I?狀突中心到下頜中切牙近中切角連線與合平面所構成的角稱為(分數(shù):L00)(1)1I(分數(shù):0.20)A.B.C.D.V解析:.Balkwil角(分數(shù):0.20)A.B.C.D.E.V解析:.Spee曲線(分數(shù):0.20)A.JB.C.D.解析:.補償曲線(分數(shù):0.20)A.V解析:◎Il(分數(shù):0.20)V解析:(10—14題共用備選答案)按部位記錄法A.左下6B.右上5C.右上1D.右上IVE.左上III(分數(shù):1.00).左下第一恒磨牙(分數(shù):0.20)J解析:.左上乳尖牙(分數(shù):0.20)V解析:.右上第一乳磨牙(分數(shù):0.20)V解析:.右上中切牙(分數(shù):0.20)VI).解析:.右上第一前磨牙(分數(shù):0.20)J解析:三、(二)填空題(總題數(shù):3,分數(shù):3.00)47.上頜前磨牙近遠中徑在1寬而2窄,開髓時應注意窩洞的形態(tài)和位置,防止從近中面或遠中面穿孔;其3髓角較高,補牙備洞時應避免穿通;髓室底較深,開髓時勿將暴露的4誤認為是根管口。(分數(shù):1.00)填空項1:—(正確答案:□解析:48.按照構成牙的類別分型,牙列可以分為1、2和3。根據(jù)六個前牙頜的排列情況,可將牙列分為4、6?(分數(shù):1.00)填空項1:(正確答案:恒牙列)填空項1:—(正確答案:乳牙列)填空項1:__(正確答案:混合牙列)填空項1:.(正確答案:方圓形)填空項1:(正確答案:尖圓形)填空項1:(正確答案:橢圓形)解析:49.基本的、可以重復的、對于臨床治療有重要參考意義的并且相對穩(wěn)定的下頜位置只有1、2、3三種(分數(shù):1.00)填空項1: (正確答案:牙尖交錯位)填空項1:一(正確答案:后退接觸位)填空項1: (正確答案:下頜姿勢位)解析:四、(三)判斷題(總題數(shù):2,分數(shù):2.00)50.上頜體內的上頜竇底壁由前向后蓋過上頜第二前磨牙到上頜第二磨牙的根尖,其中以上頜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頜竇底壁最近。上述牙的牙源性感染可累及上頜竇,引起上領竇炎癥。臨床上拔除上述各牙與摘除斷根時,應注意避免將斷根推入上頜竇內或穿通竇壁造成上頜竇屢。(分數(shù):1.00)A.正確VB.錯誤解析:51.下頜運動可以分為三種基本功能運動,即開閉運動、前后運動和旋轉運動。這三種基本功能運動是通過顓下頜關節(jié)的兩種活動方式即牌突的轉動和滑動運動行使的。(分數(shù):1.00)A.正確B.錯誤V解析:五、(四)名詞解釋(總題數(shù):4,分數(shù):4.00).點隙(分數(shù):1.00)正確答案:(點隙3條或3條以上發(fā)育溝的匯合處所成的點狀凹陷。該處牙釉質若鈣化不全,則稱為點隙裂。裂溝和點隙裂均是踽的好發(fā)部位。)解析:.根管系統(tǒng)(分數(shù):1.00)正確答案:(根管系統(tǒng)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共同組成根管系統(tǒng)。)解析:.牙列(分數(shù):1.00)正確答案:(牙列上、下頜牙的牙根生長在牙槽窩內,其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