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_第1頁
加工番茄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_第2頁
加工番茄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_第3頁
加工番茄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_第4頁
加工番茄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加工番茄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

主講人:曹長勤當前第1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將畝保苗3000-3800株降低到2200-2400株左右,增強通風透光,降低病害發(fā)生。中糧屯河惠農(nóng)高新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當前第2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一、加工番茄生長特性及其適宜栽培的土壤條件二、加工種植品種介紹三、加工番茄種植技術(shù)

1、種植模式

2、育苗工作

3、春季作業(yè)

4、移栽工作四、田間管理

1、施肥與灌水

2、病蟲害防治

3、番茄缺素癥狀五、規(guī)范采摘目錄當前第3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一、加工番茄生長特性及適宜栽培的土壤條件1、溫度番茄喜溫,怕霜不耐熱,白天22℃-26℃,夜間13℃-15℃,低于12℃生長緩慢,授粉受精溫度以15℃-20℃為佳,低于10℃開花不結(jié)實,溫度為0℃時植株會凍死。經(jīng)低溫煉苗可耐短時間(-1)℃-(-2)℃的低溫。溫度達35℃-40℃時,生育受阻。開花坐果期溫度低于13℃或高于35℃均易造成落花落果或生理畸形果2、濕度番茄耐澇,如排水不良,濕度大易落花染病。番茄要求土壤濕度為70%,空氣濕度為55%,喜歡在干燥環(huán)境中生長。3、土壤條件(1)土層深厚、排水條件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的肥沃地塊(2)土壤空氣中氧的含量降到2%,植株就會因缺氧而枯死,因此低洼澇地,土質(zhì)黏重的土壤不適宜栽培番茄(3)砂壤土的通透性好,土溫上升快,晝夜溫差大,可以促進早熟;黏壤土或富含有機質(zhì)、排水良好的黏土保水保肥能力強,栽培番茄產(chǎn)量高。(4)番茄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6-7。當前第4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二、加工番茄種植品種介紹(一)、早熟品種

自封頂,植株緊湊,生長勢稍強,節(jié)間短,株高56厘米。葉色深綠;成熟期94天左右,果實長圓形,果實緊實,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平均單果重68克左右,耐壓力5.7公斤/果,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綜合抗病性好,畝產(chǎn)6噸以上。

該品種具有早熟特性,成熟期102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強,株高70cm左右,匍匐生長。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60克左右,單株座果能力強。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鼓嫘詮?,能夠集中成熟,適合機械采收。單產(chǎn)6-8噸/畝。屯河45號屯河9號當前第5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生長勢強,自封頂,株高70cm左右。成熟期94天左右。果實長圓形,鮮紅色,著色均勻一致。平均單果重80克左右,耐壓力5.6公斤/果,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抗逆性強,綜合抗病性好,一般單產(chǎn)在5-10噸/畝要求畝保苗株數(shù)在2400-2600株之間

該品種具有極早熟特性,生育期100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中等,株高70cm左右,匍匐生長。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50克左右,粘度高,適合做高粘度的番茄醬產(chǎn)品。雖然頂端果子具有裂果現(xiàn)象,但裂果處具有自愈能力。植株抗逆性強,能夠集中成熟,適合機械采收。單產(chǎn)6-8噸/畝。亨氏2206屯河8號(一)、早熟品種二、加工番茄種植品種介紹當前第6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二、加工番茄種植品種介紹(一)、早熟品種

該品種屬早中熟品種,生育期112天左右,果實緊湊果實橢圓形,鮮紅色。平均單果重70克左右,果膠含量高,適合做高粘度的番茄醬產(chǎn)品。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抗逆性強,能夠集中成熟,適合機械采收。單產(chǎn)6-8噸/畝。亨氏1100當前第7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二、加工番茄種植品種介紹(二)、中熟品種

該品種為中熟品種,生育期107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較強,株高75cm左右。果實橢圓形,單果重70克左右,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單產(chǎn)6-8噸/畝。屯河41

該品種為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25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較強,株高70cm左右,匍匐生長。果實橢圓形,單果重50-60克左右,果膠含量高,適合做高粘度的番茄醬產(chǎn)品。單株座果能力強,耐細菌性病害。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果實集中成熟,適合機械采收。單產(chǎn)6-8噸/畝。亨氏3402當前第8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一、加工番茄種植品種介紹(二)、中熟品種

該品種為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25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較強,株高70cm左右,匍匐生長。果實橢圓形,單果重50-60克左右,果膠含量很高,特別適合做高粘度的番茄醬產(chǎn)品。單株座果能力強,植株抗病性較好。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果實集中成熟,適合機械采收。單產(chǎn)6-8噸/畝。亨氏2401

該品種為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18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較強,株高75cm左右。果實長圓形,單果重68克左右,總酸含量低,適宜做低酸番茄制品。單株座果能力強,植株抗病性較好。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單產(chǎn)6-8噸/畝。NDM843當前第9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二、加工番茄種植品種介紹(三)、晚熟品種屯河48號

自封頂,生長勢強,株高74厘米,成熟期117天左右,屬晚熟品種。果實長圓,紅色,著色一致,無青肩,平均單果重80克左右。耐壓力6.8公斤/果,果肉厚,果實較硬,綜合抗病性好。該品種是個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畝產(chǎn)7噸以上,保苗1800~2000株/畝。

該品種生育期139天左右。該品種生長勢較強,株高80cm左右,藤蔓較大。果實長圓形,鮮紅色,單果重80克左右,果膠含量高,適合做高粘度的番茄醬產(chǎn)品。單株座果能力強,植株抗病性較好。果實抗裂耐壓耐貯運,果實集中成熟,適合機械采收。單產(chǎn)6-8噸/畝。亨氏9780號當前第10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高壟栽培是近年來在新疆一直推廣的一項栽培模式,它起壟早,一可以提高早春地溫,二灌溉不會漫延至壟上,同時可以降低壟面濕度,減少發(fā)病條件。它有兩種模式:三、加工番茄種植技術(shù)1、壟上覆膜(適宜干旱地區(qū))①3月中下旬開溝播種,鋪膜保墑壟寬0.9m行距0.3m溝寬0.6m株距0.4m溝心距1.5m溝深0.3m②苗期長勢情況,嚴格控制畝保苗數(shù)(一)、種植模式當前第11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加工番茄種植技術(shù)(一)、種植模式溝寬0.6m溝深0.3m壟背0.9m行距0.4m株距0.45m①

3月中下旬開溝鋪膜,溝心距1.5米,壟背0.9米、溝深0.3米,株距0.4米。②3月底膜上點種或移栽,嚴格控制畝保苗數(shù)。2、溝底覆膜(適宜下潮地區(qū))當前第12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加工番茄種植技術(shù)(二)育苗工作當前第13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加工番茄種植技術(shù)(二)育苗工作當前第14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春季作業(yè)---扶壟三、番茄種植技術(shù)當前第15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春季扶壟三、番茄種植技術(shù)當前第16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整壟作業(yè)三、番茄種植技術(shù)當前第17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春季作業(yè)---鋪膜和打孔三、番茄種植技術(shù)打孔當前第18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春季作業(yè)---移栽工作三、番茄種植技術(shù)當前第19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三)春季作業(yè)---移栽工作三、番茄種植技術(shù)必須填土壓實,以防走墑當前第20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1、番茄在不同生育時期對各種養(yǎng)分的吸收比例及數(shù)量不同。一般隨生育期的延長而增加,在生育前期對氮、磷的吸收雖不及后期,但因前期根系吸收能力較弱,所以對肥力水平要求很高,氮、磷、鉀不足,不僅抑制前期生長發(fā)育,而且它對后期的影響也難以靠再施肥來彌補。番茄前期施氮過量,極易引起燒根、死秧或徒長,延遲開花和果實成熟,還可能產(chǎn)生臍裂果;硼不足時會出現(xiàn)臍腐果。

2、番茄在開花前期,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量,氮在其中占80%,鉀只占32%;到后期,氮肥可以不施,而鉀占50%,結(jié)果期磷的吸收量約占15%。番茄需鉀的特點是從坐果開始,一直呈直線上升,果實膨大期吸鉀量約占全生育期吸鉀總量的70%以上,只是采收后期,對鉀的吸收量才稍有減少。

3、平均每生產(chǎn)5000千克番茄需尿素35-40kg,磷酸二銨15-19kg,硫酸鉀26-31kg四、田間管理(一)、施肥技術(shù)當前第21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開溝追肥可促進番茄生長,及早坐果,扶壟可清除溝間雜草,培土可形成高壟栽培模式,有利降低壟面濕度,減少病害,更能促進根系下扎。四、田間管理

根據(jù)植株長勢情況適當追肥,原則:盛花期之前氮肥為主,促進生長;之后要求鉀肥為主,促進成熟和果實硬度,便于提前交售;(一)、施肥技術(shù)當前第22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1、灌溉模式:起壟溝灌和細流溝灌;灌溉時不要漫延至壟上,可以降低壟面濕度,減少發(fā)病條件,方便田間管理。2、移栽要求:移栽前澆小水促進土壤墑情,或座水移栽,移栽6天后澆水促進基質(zhì)和土壤結(jié)合,緩苗期短。3、澆水前,要注意天氣預(yù)報,采摘前20天禁止?jié)菜摹⑻镩g管理(二)、灌水當前第23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溝灌,嚴禁水漫壟背,枝條、果實不會被水浸濕而導(dǎo)致腐爛四、田間管理6月上旬,頭水前,揭膜防止膜上積水,浸泡果實和枝條,導(dǎo)致腐爛。(二)、灌水當前第24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番茄早疫病又稱輪紋病,發(fā)病嚴重時引起落葉、落果和斷枝,嚴重影響產(chǎn)量。四、田間管理(三)病蟲害防1、番茄早疫病當前第25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發(fā)病規(guī)律:

當番茄進入旺盛生長及果實迅速膨大期,這時遇有持續(xù)5天均溫為21℃左右,相對濕度大于70%,時數(shù)大于49小時,該病即開始發(fā)生和流行。每年雨季到來的遲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響相對濕度的變化及番茄早疫病的擴展。1、番茄早疫病四、田間管理當前第26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防治方法:(1)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2)及時摘除病葉、病果(3)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4)選擇晴天上午澆水(5)藥劑保護:(允許使用藥劑)

①70%代森錳鋅干懸浮劑600-800倍液(用量:100-120克/畝)

②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用量:70-120克/畝)

5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用量:10-15克/畝)四、田間管理1、番茄早疫病當前第27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時期: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部位:主要侵害葉、莖、花、果。癥狀:發(fā)病部位初呈針尖大的小黑點,后發(fā)展為不斷擴展的輪紋斑,邊緣多具淺綠色或黃色暈環(huán),中部現(xiàn)同心輪紋,褐色或黑色,濕度大時生黑色霉層。四、田間管理

1、番茄早疫病當前第28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番茄晚疫病是晚熟番茄上最重要病害之一。該病發(fā)生后擴展迅速,流行性強,如遇多雨季節(jié)病害極易發(fā)生和流行。2、番茄晚疫病四、田間管理當前第29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發(fā)病規(guī)律:番茄晚疫病菌是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到番茄植株上,進行多次重復(fù)侵染,引起該病流行。尤其中心病株出現(xiàn)后,伴隨雨季到來,病勢擴展迅速,此病發(fā)生見于白天氣溫24℃以下,夜間10℃以上,相對濕度75-100%,持續(xù)時間長。溫度條件容易滿足,能否發(fā)病或流行取決于有無飽和的相對濕度或水滴。降雨的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續(xù)時間長短是決定該病發(fā)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致田間濕度大,易誘發(fā)此病。四、田間管理2、番茄晚疫病當前第30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部位:幼苗、葉、莖和果實均可受害。癥狀:

①葉片:染病多從植株下部葉尖或葉緣開始發(fā)病,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整形病斑,擴大后轉(zhuǎn)為褐色。高濕時,葉背病健部交界處長白霉

②莖上:病斑呈黑褐色腐敗狀,引致植株萎焉

③果實:染病主要發(fā)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狀暗綠色,后變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邊緣明顯,云紋不規(guī)則,果實一般不變軟,濕度大時其上長少量白霉,迅速腐爛四、田間管理2、番茄晚疫病當前第31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2、番茄晚疫病當前第32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防治方法:A、不宜與馬鈴薯、茄子連作和鄰作B、注意排除低洼地積水,注意防寒,發(fā)病初及時摘掉病葉,徹底清除病殘株深埋或銷毀C、藥劑防治:

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

②72.2%霜霉威鹽酸鹽(普力克)水劑800倍液

③687.5克/升SC銀法利600-800倍液(每畝75毫升)

用法:一般隔7-10天噴霧1次,連續(xù)防治4-5次。四、田間管理2、番茄晚疫病當前第33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發(fā)病嚴重時造成大量葉片枯死,對產(chǎn)量影響很大。除危害番茄外,還危害茄子、馬鈴薯等多種茄科作物和雜草。四、田間管理3、番茄斑枯病當前第34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發(fā)病部位:葉片、莖、果實發(fā)病時期:各生育期癥狀:發(fā)病部位邊緣呈暗褐色,中央呈灰白色,圓形或近圓形,略凹陷的病斑,直徑在左右,病斑上散生少量黑色小點。四、田間管理3、番茄斑枯病當前第35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防治方法:(1)加強栽培管理:①與非茄科作物2-3年輪作②施足基肥,N、P、K合理配比,提高抗病力③適當控制澆水,及時排濕,降低溫濕度(2)藥劑防治:噴藥: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四、田間管理3、番茄斑枯病當前第36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4、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和“漚根”

四、田間管理(1)猝倒病發(fā)生時期:多發(fā)生在早春育苗床上。癥狀:常見癥狀有爛種、死苗、猝倒。爛種:播種后,在其尚未萌發(fā)或剛發(fā)芽時就遭病菌侵染,造成腐爛死亡死苗:種子萌發(fā)抽出胚莖或子葉的秧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秧苗出土后,真葉尚未展開前,遭病菌侵染,莖基部出現(xiàn)水漬暗斑,繼而繞莖擴展,逐漸縊縮呈細線狀,秧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撐能力而倒伏。苗床濕度大時,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綿絮狀菌絲,這是與立枯病的最大差異。

這幾種病害主要是番茄苗期病害,在春季苗床上發(fā)生較為普遍,輕者引起死苗缺株,發(fā)病嚴重可引起大量死苗。當前第37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1)猝倒病

發(fā)病條件:苗床低溫高濕,日照不足,幼苗生長緩慢,這時,秧苗最易發(fā)病。病菌在土溫15-20℃時繁殖最快,超過30℃以上受到抑制。育苗期遇陰雨,秧苗常發(fā)病。苗床管理不善,灌水過多,保溫不良,也均易發(fā)病。當前第38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時期:剛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發(fā)病。多發(fā)生于育苗中后期。癥狀:病苗莖基變褐,后病部收縮細縊,莖葉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焉,夜間恢復(fù),當病斑繞莖一周時,幼苗逐漸枯死,但不呈猝倒狀。病部初生橢圓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輪紋及淡褐色蛛絲狀霉。(2)立枯病四、田間管理發(fā)病條件:高溫高濕、幼苗徒長時危害嚴重。病菌生長在17-28℃的適溫,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造成通風不良,溫度過高易誘發(fā)本病。當前第39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癥狀:地上部嫩莖被害呈水漬狀縊縮,繼變褐,上端向下倒折。葉片被害呈水漬狀腐敗。一般地下根部正常。無論是在莖或葉片上,被害部表面密生一層灰霉。(3)灰霉病四、田間管理當前第40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幼苗根部呈褐色腐爛,不發(fā)新根,地上部葉片色澤較淡或萎蔫,生育緩慢,病苗容易拔起。(4)漚根四、田間管理發(fā)病條件:本病主要由于苗床土溫過低、高濕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種生理性病害當前第41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藥劑防治:若苗床已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選用: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稀釋液②72.2%普力克水劑600倍稀釋液

隔5-10天噴灑1次,防治1-2次。若苗床濕度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細火土加以調(diào)節(jié)。

防治方法:四、田間管理當前第42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

初在幼果臍部出現(xiàn)水浸狀斑,后逐漸擴大,至果實頂部凹陷,變褐,通常直徑1-2厘米,嚴重時擴展到小半個果實;病果提早變紅且多發(fā)生在一、二穗果上,同一花序上的果實幾乎同時發(fā)病。四、田間管理5、番茄臍腐病當前第43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發(fā)病原因:(1)生育期間水分供應(yīng)不均或不穩(wěn)定,尤其干旱時,水分供應(yīng)失常,番茄葉片蒸騰消耗所需的大量水分與果實進行爭奪,或被葉片奪走,特別當果實內(nèi)、果臍部的水分被葉片奪走時,由于果實突然大量失水,導(dǎo)致其生長發(fā)育受阻,形成臍腐。(2)番茄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鈣素和硼素,致使臍部細胞生理紊亂,失去控制水分能力;或土壤中氮肥過多營養(yǎng)生長過旺致土壤缺鈣,果實不能及時得到鈣的補充,如果實含鈣量低于0.2%即引致發(fā)病四、田間管理5、番茄臍腐病當前第44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5、番茄臍腐病當前第45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1)放射狀裂果:以果蒂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狀深裂,始于果實綠熟期,果蒂附近產(chǎn)生微細的條紋開裂,轉(zhuǎn)色前2-3天裂痕明顯。(2)環(huán)狀裂果:以果蒂為圓心,呈現(xiàn)環(huán)狀淺裂,多在果實成熟前出現(xiàn)(3)條紋裂果:在頂花痕部,呈現(xiàn)不規(guī)則條狀開裂。四、田間管理6、番茄裂果和日灼當前第46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發(fā)病規(guī)律:(1)裂果:在果實發(fā)育后期或轉(zhuǎn)色期遇夏季高溫、烈日、干旱和暴雨等情況,果皮的生長與果肉組織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時,膨壓增大,則出現(xiàn)裂果。特別是陣雨或暴雨,導(dǎo)致根系生理機能障礙及硼的吸收運轉(zhuǎn)受到妨礙,都會產(chǎn)生裂果。(2)日灼:多因果實膨大期,天氣干旱,土壤缺水,處在發(fā)育前期或轉(zhuǎn)色期以前的果實,受強烈日光照射,致果皮溫度上升,蒸發(fā)消耗水分增多,果面溫度過高而灼傷。一般在果實的向陽面易發(fā)生日灼四、田間管理6、番茄裂果和日灼當前第47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番茄果實日灼防治方法:(同番茄臍腐病類同)番茄日灼6、番茄裂果和日灼當前第48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防治方法:A、加強栽培管理:①采用高畦、地膜栽培,做好田間排水、降低溫度,栽培時不宜過密。②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B、藥劑保護:①70%代森錳鋅干懸浮劑600-800倍(用量:100-120克/畝)

②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用量:70-120克/畝)

5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用量:10-15克/畝)四、田間管理當前第49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7、蟲害四、田間管理

番茄移栽到大田后,幼蟲會鉆進番茄根莖部,致使番茄苗死亡。防治:(1)結(jié)合深秋或初冬翻耕,使越冬幼蟲暴露在地面凍死、風干或被烏吃掉,同時,結(jié)合翻地抬蟲,減少蟲源(2)用高效氯氰菊酯600-800倍液灌根,可有效殺死金針蟲幼蟲。A、金針蟲當前第50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7、蟲害防治方法:①秋耕冬灌。利用秋季深翻、冬季灌水,使地表結(jié)冰,害蟲難于越冬②鏟埂除蛹,4月中旬幼蟲化蛹期,在田埂渠邊地頭等處,用鐵銑翻挖5-7cm深,將蛹鏟死或者翻出來拍死;③對于成蟲,采用毒餌誘殺:用90%晶體敵百蟲500克加水3-5公斤噴在50公斤炒香的棉籽餅或麥麩上,傍晚在田埂、渠邊、地頭林帶放置毒餌盤,每畝使用毒餌2~3公斤注意:毒餌盤要求扁平,以便害蟲爬上去進食,若沒有也可放在塑料紙B、地老虎、黑蟋蟀當前第51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C、棉鈴蟲7、蟲害農(nóng)業(yè)防治:棉鈴蟲喜歡在玉米心葉上產(chǎn)卵,可在番茄周圍提早種植玉米誘集帶,成蟲產(chǎn)卵時大量產(chǎn)在玉米植株上,這樣,集中在玉米誘集帶上噴藥防治,可減輕危害。物理防治:利用楊樹枝條捆成束,每畝8束以上,夜晚立在田間,誘殺成蟲,清晨用編織袋套住楊樹枝把后,將棉鈴蟲成蟲抖出,人工撲殺。驅(qū)避棉鈴蟲產(chǎn)卵:在棉鈴蟲羽化盛期,使用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1%磷酸二銨進行葉面噴施,可有效驅(qū)避棉鈴蟲產(chǎn)卵?;瘜W(xué)防治:棉鈴蟲開始危害期是在6月10-15日,主要用綠福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從6月5日便可開始噴藥,每畝用15-30kg水,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重點噴藥時間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如交替使用農(nóng)藥,防治效果更好,還可避免植株產(chǎn)生抗藥性。當前第52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7、蟲害D、蚜蟲、紅蜘蛛防治:(1)用25%高效氯氰菊酯600-800倍液倍液噴霧防治(每畝15-25毫升)(2)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每畝50克)當前第53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防治:每畝施用硝酸銨10-20千克(五)番茄的一些缺素癥狀及防治1、下部葉黃化(鮮米黃色)---缺氮2、中部葉緣黃化(黃褐色)---缺鉀防治:每畝施硫酸鉀15-25千克當前第54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3、葉背葉脈黃化(鮮紫紅色)---缺磷四、田間管理防治:(1)每畝隨施鉀肥加入10千克左右的硝酸磷(2)葉面噴施磷酸鈣(含磷10%左右)4、葉尖黃化(黃褐色)---缺鈣防治:(1)每畝施入硝酸鈣20-25千克左右(2)葉面噴施過磷酸鈣(含鈣40%左右)當前第55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5、葉肉黃化(黃白色)---缺鎂防治:(1)每畝施硫酸鎂肥50千克左右(2)葉面噴施高鎂施多元營養(yǎng)素6、小葉黃化(暗黃綠色)---缺鋅防治:(1)每畝施硫酸鋅肥1千克左右(2)葉面噴施700倍液硫酸鋅當前第56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四、田間管理7、心葉黃化(暗黃色)---缺硼8、幼苗黃化(鮮黃綠色)---缺鐵防治:(1)每畝施硼砂或硼酸1千克左右(2)在低溫弱光期葉面噴施700倍液硼砂水溶液防治:(1)噴施少量光合微肥(2)補充鉀肥來增加對鐵的吸收當前第57頁\共有63頁\編于星期三\0點中糧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加工番茄允許使用農(nóng)藥清單序號防治類別中文名稱英文名稱通用名/商品名劑型允許作用劑量(克/畝)每次應(yīng)用畝最大劑量(克/畝)稀釋倍數(shù)(倍)1殺菌劑百菌清chlorothalonil達科寧、打克尼爾、大克靈、克勞優(yōu)、霉必清、75%可濕性粉劑70~120克150克700~10002代森錳鋅mancozeb大生、山德生、噴克、新萬生、速克凈、大豐、猛飛靈、漢生、大富生、噴克、大生雷70%可濕性粉劑100~120克150克600~8003晴嘧菌酯azoxystrobin嘧菌酯、阿米西達25%懸浮液15~20毫升25毫升600~10004雙苯三唑醇bitertanol百科、聯(lián)苯唑菌醇30%乳油15~20毫升25毫升1000~15005腐霉利procymidone速克靈,殺霉利,二甲菌核利50%可濕性粉劑50~60克75克1000~15006撲海因iprodione異菌脲、異菌咪50%可濕性粉劑,25%懸浮劑30克40克1000~15007滅菌丹folpetN-三氯甲硫基鄰苯二甲酰亞胺50%可濕性粉劑10~15克20克600~8008銀法利Fluopicolide氟吡菌胺、霜霉威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