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_第1頁
幽門螺旋桿菌_第2頁
幽門螺旋桿菌_第3頁
幽門螺旋桿菌_第4頁
幽門螺旋桿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幽門螺桿菌———“胃病元兇”

幽門螺桿菌(Hp)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嚴重可誘發(fā)癌癥。電子顯微鏡下的幽門螺桿菌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列為一類致癌物發(fā)現幽門螺旋桿菌首先由巴里·馬歇爾(BarryJ.Marshall)和羅賓·沃倫(J.RobinWarren)二人發(fā)現。他們的研究成果使他們獲得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也造福了往后千千萬萬的胃病患者。巴里·馬歇爾羅賓·沃倫臨床癥狀1.感染的癥狀主要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2.引起慢性胃炎。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fā)生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的癥狀,容易反復發(fā)作。3.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后產生多種致病因子,從而引起胃黏膜損害,臨床疾病的發(fā)生呈現多樣性,患者多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模式感染分布及特性其傳播方式還不十分明確,但最可能的途徑是口-口、糞-口、胃-口傳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范圍非常之廣,其感染分布與地區(qū)的經濟水平,人口密度,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總體趨勢為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LOREMIPSUMDOLOR范圍非常廣泛。發(fā)展中國家約為80%,發(fā)達國家約為40%中國屬于感染高發(fā)地區(qū),這與中國人吃飯方式有很大關系。往往是“一人感染,全家得病”。中國的感染年齡早于發(fā)達國家20年左右,20歲-40歲感染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中國人吃飯是聚餐式,幽門螺桿菌可通過飲食、唾液傳播,這也使得兒童中被感染的人群很高。當心病從口入消化潰瘍致病過程胃癌可能是幽門螺桿菌長期感染與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這一癌變模式中,幽門螺桿菌可能起著先導作用。預防與治療避免群集性感染。應避免家庭,朋友等群集性感染幽門螺桿菌。餐具器皿應定期消毒。“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