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模擬訓練(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模擬訓練(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模擬訓練(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模擬訓練(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模擬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模擬訓練(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5題)1.癥見牙齦腫痛,舌紅,脈滑數(shù),屬于()。

A.胃火熾盛證B.小腸實熱證C.肝膽濕熱證D.肺熱熾盛證

2.既能治療風寒濕痹,又能治療疥癬、濕疹的藥物是()。

A.海桐皮B.威靈仙C.川烏D.桑枝

3.男性,45歲,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史20年。刻下見雙下肢浮腫,脘腹脹滿,口渴不欲飲,腰膝酸軟,小便短少,舌暗苔白潤,脈沉澀。其辨證為()。

A.脾陽虛衰證B.瘀水互結證C.濕毒浸淫證D.水濕浸漬證

4.《素問·水熱穴論》“腎者,胃之關”的含義是()。

A.腎陽幫助脾胃的運化功能

B.腎氣的固攝主司二便的排泄

C.腎為封藏之本,主司精的藏泄

D.腎氣的蒸騰氣化作用主司尿液的生成與排泄

5.良好的醫(yī)患溝通有利于建立融洽的醫(yī)患關系,其目的不包括:()。

A.使醫(yī)患形成共同的治療目的B.使醫(yī)患感情共鳴C.使醫(yī)患利益共享D.使醫(yī)患相互監(jiān)督

6.枳術丸的原方中枳實和白術的用量比例是()

A.1:1B.1:2C.1:3D.1:4

7.氣虛導致的便秘應選用()。

A.六磨湯B.黃芪湯C.麻子仁丸D.濟川煎

8.臟腑熱極與血分熱盛均可見的表現(xiàn)()。

A.裂紋舌B.齒痕舌C.點刺舌D.胖大舌

9.患者兩脅脹滿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暗有紫斑,苔薄白,脈弦,證屬()。

A.真實假虛B.真虛假實C.實中夾虛D.虛中夾實

10.衛(wèi)氣的分布特點是()。

A.熏于肓膜,散于胸腹B.上出息道,下走氣街C.和調于五臟,灑陳于六腑D.以三焦為通道,流經五臟六腑

11.女,23歲,平素憂思多慮,情志刺激,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氣憋,胸悶,喉中痰聲不著,舌苔薄白,脈弦,其治法是()

A.開郁降氣平喘B.瀉肝清肝平喘C.祛風降氣平喘D.溫腎納氣平喘

12.以上腧穴中,皆屬于足厥陰肝經的是()。

A.養(yǎng)老、聽宮、小海B.曲泉、蠡溝、章門C.隱白、大包、太白D.角孫、中渚、外關

13.男性,38周歲,左耳兩周以來耳鳴如火車鳴響,頭目脹痛,目赤心煩,入睡困難,口苦咽干。耳針治療,應選下列哪些穴位?()

A.腎、內耳、脾、腦、腎上腺、交感

B.腎、內耳、肝、心、皮質下、神門

C.腎、內耳、肝、脾、皮質下、三焦

D.腎、內耳、膽、心、內分泌、神門

14.《紐倫堡法典》明確提出了關于人體試驗的十項原則,其中第一條原則是()。

A.人體試驗應為社會作出貢獻

B.試驗應該立足于動物實驗取得的結果

C.首先受試者具有知情同意的權利

D.事先就有理由相信會導致受試者死亡或殘廢的實驗一律不得進行

15.金元時期,朱震亨“相火論”的基本觀點是()。

A.陽常有余,陰常不足B.陰常有余,陽常不足C.五志過極,皆能化火D.六氣郁久,皆能化火

16.下列關于“魄門”的啟閉與五臟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依賴于腎氣的推動和固攝B.依賴于肝氣的條達與疏泄C.依賴于肺氣的升提D.依賴于脾氣的運化

17.治療咽喉腫痛,血熱吐衄()。

A.山豆根B.板藍根C.射干D.馬勃

18.患者三年前身目發(fā)黃,經治療后黃疸消退,現(xiàn)刻下脅肋隱痛,勞累加重,口感咽燥,頭目眩暈,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宜選用()。

A.芍藥甘草湯B.沙參麥冬湯C.一貫煎D.歸芍六君子湯

19.液的分布特點()。

A.灌注于骨節(jié),臟腑,腦髓B.布散于皮膚,肌肉,孔竅C.滲灌于筋脈,肓膜,肌肉D.敷布于皮膚,臟腑,筋脈

20.下列有關標本的表述,錯誤的是()。

A.正氣為本,邪氣為標B.癥狀為本,病因為標C.先病為本,后病為標D.里病為本,表病為標

21.發(fā)熱,微惡風,頭脹痛,咳嗽,咽痛,流黃濁涕,舌邊尖紅,脈浮數(shù),應用什么治法?()。

A.清熱解毒B.辛涼解表C.宣肺利咽D.宣肺止咳

22.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消脹藥效的藥物是()

A.荔枝核B.枳殼C.川楝子D.甘松

23.下列選項屬于緊脈主病的是()。

A.氣滯B.疼痛C.瘀血D.驚恐

24.薏苡仁具有而茯苓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心除煩B.健脾C.寧心安神D.解毒散結

25.患者自汗盜汗,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細,治法為()。

A.益氣固表B.養(yǎng)血補心C.益氣通陽D.養(yǎng)心安神

26.暑邪傷人,癥見身熱不揚,四肢困重,其原因是()。

A.暑多耗氣B.暑多傷津C.暑多挾濕D.暑性升散

27.下列各項中,屬于遠部選穴的是()

A.治療泄瀉選用脾俞,大橫B.治療感冒選用風池,合谷C.治療高熱選用大椎,曲池D.治療胃痛選用梁丘,內關

28.治療氣滯便秘,宜選用()。

A.六磨湯B.黃芪湯C.麻子仁丸D.濟川煎

29.證見發(fā)熱重惡寒輕,鼻流黃涕,心悸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可見于()。

A.表寒里熱B.表里倶熱C.表里倶實D.表里俱虛

30.下列有關腧穴定位描述中,錯誤的是()。

A.期門位于胸部,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B.地機位于小腿內側,陰陵泉下5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C.膀胱俞位于骶骨區(qū),橫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脊旁開1.5寸

D.頭臨泣位于頭部,前發(fā)際上0.5寸,瞳孔直上

31.下列敘述中,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是()。

A.嘗貴后賤,可至脫營B.形與神俱,不可分離C.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D.四季變動,脈與之上下

32.患者男30歲,今晨,腸鳴腹痛,伴大便次數(shù)增多,多達十余次,大便清稀如水樣,伴惡寒頭疼,舌淡紅苔白膩,脈濡。診斷為()。

A.泄瀉之寒濕內盛B.泄瀉之脾胃虛弱C.腹痛之寒邪內阻D.腹痛之中臟虛寒

3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風淫證表現(xiàn)的是()。

A.咽癢咳嗽B.皮膚瘙癢C.口眼歪斜D.頭暈欲仆

34.下列根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是()。

A.佐金平木B.瀉心清肝C.疏肝健脾D.培土制水

35.具有通陽散結,祛痰下氣的功效的是()。

A.小陷胸湯B.瓜蔞薤白白酒湯C.半夏厚樸湯D.枳實薤白桂枝湯

二、多選題(15題)36.下列方劑中,可以用治脾不統(tǒng)血所致便血、崩漏的是(下列用于治療脾陽虛衰所致便血,崩漏所用的方劑是)()。

A.理中丸B.溫脾湯C.黃土湯D.歸脾湯

37.癭瘤的辨證是()。

A.在表在里B.在氣在血C.火盛陰傷D.痰濁濕阻

38.下列選項中,屬于心火亢盛證表現(xiàn)的是()。

A.小便赤澀灼痛B.咽喉腫痛C.舌上生瘡D.吐血衄血

39.治療熱結便秘入湯劑宜后下的藥物是()。

A.蘆薈B.芒硝C.大黃D.番瀉葉

40.下列選項中,關于氣逆癥狀的是()。

A.咳嗽氣喘B.惡心嘔吐C.頭目脹痛D.胸悶氣短

41.下列各項中,屬于不寐虛證治法的是()。

A.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B.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C.消食導滯,和胃健脾D.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42.下列選項可以導致舌體卷短,緊縮,不能伸長的是()。

A.寒凝筋脈B.氣血虛衰C.心脾積熱D.肝腎陰虛

43.治療癰腫瘡瘍,應選藥物()。

A.蛇床子B.雄黃C.大蒜D.白礬

44.下列選項中屬于癡呆病因的是()。

A.年老腎虛B.久郁不解C.先天不足D.后天失養(yǎng)

45.石斛的主治病證()。

A.腎陰虧虛,目暗不明B.腎陰虧虛,筋骨痿軟C.陰虛火旺,骨蒸勞熱D.熱病傷陰,心煩失眠

46.下列選項中,屬于妊娠禁用藥的是()。

A.桃仁B.水蛭C.草烏D.巴豆霜

47.下列各組脈象中,均可見于熱證的是()。

A.短脈、洪脈B.滑脈、長脈C.促脈、疾脈D.遲脈、數(shù)脈

48.下列各項中,屬于鼻衄常見證型的是()。

A.胃熱熾盛B.濕熱蘊脾C.熱邪犯肺D.肝火上炎

49.具有透熱養(yǎng)陰功效的方劑有()。

A.清營湯B.清胃散C.青蒿鱉甲湯D.加減葳蕤湯

50.鼓脹實證的常見證候有()。

A.氣滯濕阻B.水濕困脾C.濕熱蘊結D.肝脾血瘀

參考答案

1.A胃經入下齒,胃火循經上炎,熏蒸牙齒牙齦,氣血壅滯于牙齦,故見齒齦紅腫疼痛。此外,胃熱熾盛證還可見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饑,口氣臭穢,齒齦紅腫疼痛,甚則化膿、潰爛,或見齒衄,渴喜冷飲,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2.A海桐皮主治:①風濕痹證,尤善治下肢關節(jié)痹痛;②疥癬,濕疹。B項,威靈仙主治:①風濕痹痛;②骨鯁咽喉;③跌打傷痛。C項,川烏主治:①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②心腹冷痛,寒疝作痛;③跌撲傷痛,麻醉止痛。D項,桑枝主治:①風濕痹癥;②肩痹、關節(jié)酸痛麻木。因此答案選A。

3.B根據(jù)患者有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史,伴見雙下肢浮腫,脘腹脹滿,口渴不欲飲,腰膝酸軟,小便短少,舌暗,脈沉澀,根據(jù)舌脈辨證為水腫之瘀水互結證。水腫瘀水互結證臨床表現(xiàn):水腫延久不退,腫勢輕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腫,以下肢為主,皮膚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脈沉細澀。治法:活血祛瘀,化氣行水。代表方: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加減。

4.D腎為臟腑之本,腎氣的蒸騰氣化、腎陰的滋潤寧靜、腎陽的溫煦推動,對各臟腑參與津液代謝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通過對各臟腑之氣及其陰陽的調控,腎主司和調節(jié)著機體津液代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腎的調控作用失常,或為津液生成不足,或為津液輸布和排泄障礙。如《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币虼舜鸢高xD。

5.D

6.B枳術丸由白術和枳實組成,白術為君,重在健脾祛濕,以助脾之運化,以枳實為臣,下氣化滯,消痞除滿。白術用量重于枳實一倍,意在以補為主,乃補重于消,寓消于補之中,“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氣強不復傷也”。

7.B虛秘之氣虛秘,治以補脾益肺,潤腸通便,應選用黃芪湯治之。

8.C點刺舌:點,指突起于舌面的紅色或紫紅色星點。大者為星,稱紅星舌;小者為點,稱紅點。刺,指舌乳頭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紅色或黃黑色點刺,稱為芒刺舌。均提示臟腑熱極,或為血分熱盛。①舌紅而生芒刺,多為氣分熱盛。②點刺色鮮紅,多為血熱內盛,或陰虛火旺。③點刺色絳紫,為熱入營血而氣血壅滯。④舌尖生點刺,多為心火亢盛。⑤舌邊有點刺,多屬肝膽火盛。舌中生點刺,多為胃腸熱盛。

9.C實中夾虛是指一種虛實錯雜證。指實邪結聚的病證中夾有虛證,多屬邪盛正虛。本證為肝郁氣滯血瘀兼有脾虛表現(xiàn)(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為實中夾虛。

10.A《素問·痹論》說:衛(wèi)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因此答案選A。

11.A根據(jù)患者的癥狀“呼吸短促,息粗氣憋,胸悶,喉中痰聲不著”診斷為喘證。因情志刺激引發(fā)辨證為肺氣郁痹證,治法為開郁降氣平喘。代表方:五磨飲子加減。

12.B足厥陰肝經所包含的腧穴:大敦、行間、太沖、蠡溝、曲泉、章門、期門等。

13.B根據(jù)患者左耳耳鳴如火車鳴響判斷患者為耳鳴實證,兼見頭目脹痛,目赤心煩,入睡困難,口苦咽干,辨證為耳鳴之心肝火旺,所取部位應在心、肝、腎、內耳、皮質下、神門。

14.C《紐倫堡法典》關于人體試驗第一條的基本內容:受試者自愿同意絕對必要。意味著接受試驗的人有同意的合法權利。因此答案選C。

15.A朱震亨:(朱彥修、朱丹溪),倡導“相火論”,《丹溪心法》主張滋陰降火之法?!瓣柍S杏啵幊2蛔恪保鹤剃幣?。

16.C“魄門”是指肛門,肛門的啟閉有賴于心神的主宰,肝氣的條達,脾氣的升提,肺氣的宣降和腎氣的固攝。因此答案選C。

17.D馬勃性味辛平,功效為清熱解毒、利咽開音、疏散風熱、清肺止咳、止血、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18.C根據(jù)患者的表現(xiàn)脅肋隱痛、口感咽燥、頭目眩暈、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診斷為脅痛肝陰虛證,治宜養(yǎng)陰柔肝,方選一貫煎。因此答案選C。

19.A液:屬陰,質地較稠,流動性較小,灌注于骨節(jié)、臟腑、腦、髓等,起濡養(yǎng)作用。

20.B標和本的概念是相對的,標本關系常用來概括說明事物的本質與現(xiàn)象、因果關系以及病變過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關系等。一般而言,從醫(yī)患關系來說,患者為本,醫(yī)生為標;從邪正關系來說,人體正氣為本,致病邪氣為標;從病因與癥狀關系來說,病因為本,癥狀為標;從疾病先后來說,舊病、原發(fā)病為本,新病、繼發(fā)病為標;從疾病病位來說,病在內在下為本,病在外在上為標,臟腑精氣病為本,肌表經絡病為標等。因此B項表述有誤,答案選B。

21.B根據(jù)患者的癥狀“發(fā)熱、微惡風,咽痛,流黃濁涕,脈浮數(shù)”辨證為感冒外感風熱證,治應辛涼解表,方選銀翹散

22.BB項,枳殼功效:理氣寬中,行氣消脹。A項,荔枝核功效:行氣散結,祛寒止痛。C項,川楝子功效: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D項,甘松功效:①理氣止痛,開郁醒脾;②外用祛濕消腫。因此答案選B。

23.B緊脈主寒證,疼痛,宿食。因此答案選B。

24.D薏苡仁功效:①利水滲濕;②健脾止瀉;③除痹;④排膿;⑤解毒散結。茯苓功效:①利水滲濕;②健脾止瀉;③寧心安神。薏苡仁具有而茯苓不具有的功效是解毒散結,因此答案選D。

25.B根據(jù)患者自汗盜汗的癥狀,辨病為汗證,兼見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細,辨證為心血不足證,治法為養(yǎng)血補心。方選歸脾湯。

26.C暑季炎熱,常多雨潮濕,熱蒸濕動,則見發(fā)熱、煩渴,兼見身熱不揚,汗出不暢,四肢困重,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因此答案選C。

27.D在病變部位所屬和相關的經絡上,距病位較遠的部位選取穴位的方法,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治療規(guī)律的體現(xiàn)。D項,梁丘為足陽明胃經的腧穴,位于股前區(qū),故其在治療胃痛時,屬于遠部取穴。因此答案選D。

28.A實秘之氣秘,為氣滯,治以順氣導滯,降逆通便,應選用六磨湯治之。

29.B發(fā)熱與惡寒并見則有表證,又見心悸失眠,則為表里同病,表證以發(fā)熱為主,又見鼻流黃涕,為表熱證,心悸失眠又有舌紅少苔,脈細為里虛之證,因此為表里俱熱。

30.B地機的定位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主治:腹痛,泄瀉等脾胃?。惶厥庵髦巫饔茫痕а?,健脾理血。小便不利,水腫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婦科病。

31.D《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論述: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即人體生理隨季節(jié)氣候的規(guī)律變化而出現(xiàn)相應的適應性調節(jié)。人體脈象可隨四季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規(guī)律性變化。A項,體現(xiàn)的是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B項,是人自身生理功能整體性的體現(xiàn)。C項,體現(xiàn)了人自身的五臟一體觀。因此答案選D。

32.A根據(jù)患者今晨大便次數(shù)增多,多達十余次,可判斷為泄瀉之暴瀉,兼見大便清稀如水樣,伴惡寒頭疼,舌淡紅苔白膩,脈濡,可判斷為寒濕內盛證。泄瀉寒濕證的臨床表現(xiàn):泄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有惡寒發(fā)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33.D風淫證的表現(xiàn):惡風寒,微發(fā)熱,汗出,脈浮緩,苔薄白;鼻塞、流清涕、噴嚏,或伴咽喉癢痛、咳嗽;突發(fā)皮膚瘙癢、丘疹;突發(fā)肌膚麻木,口眼歪斜,四肢抽搐;肢體關節(jié)游走性作痛;新起面瞼肢體浮腫。因此答案選D。

34.B五行按照相生排列順序為木、火、土、金、水。以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法則,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代表治法為滋水涵木法、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B項,心為肝之子,若肝有病變,根據(jù)相生原則,則瀉其子,因此治法為瀉心清肝。因此答案選B。

35.DA項,小陷胸湯功用:清熱化痰,寬胸散結;B項,瓜蔞薤白白酒湯功用:通陽散結,行氣祛痰;C項,半夏厚樸湯功用:行氣散結,降逆化痰;D項,枳實薤白桂枝湯功用:通陽散結,祛痰下氣。因此答案選D。

36.CDA項,理中丸主治脾胃虛寒,統(tǒng)攝失權,血不循經則可見陽虛失血,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B項,溫脾湯主治陽虛寒積證。證見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C項,黃土湯主治脾陽不足,脾不統(tǒng)血證,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婦人崩漏;D項,歸脾湯主治脾不統(tǒng)血,便血,皮下紫癜,以及婦女崩漏。因此答案選ACD。

37.BC癭瘤的辨證要點:①辨在氣與在血。頸前腫塊光滑,柔軟,屬氣郁痰阻,病在氣分;病久腫塊質地較硬,甚則質地堅硬,表面高低不平,屬痰結血瘀,病在血分。②辨火旺與陰傷。本病常表現(xiàn)為肝火旺盛及陰虛火旺之證。

38.ACD心火亢盛證臨床表現(xiàn):心煩失眠,或狂躁譫語,神識不清,或舌上生瘡,潰爛疼痛,或吐血,或小便短赤,灼熱澀痛;伴見發(fā)熱口渴,便秘、尿黃、面紅舌赤,苔黃脈數(shù)。B項,咽喉腫痛見于衛(wèi)分證或風熱犯肺證。因此答案選ACD。

39.CDABCD四項均為治療便秘的藥物,A項,蘆薈宜入丸、散,外用適量;B項,芒硝一般不入煎劑,待湯劑煎好后,溶入湯液中服用。CD兩項,雖不屬于芳香藥,但久煎能破壞其有效成分,大黃、番瀉葉屬后下之列。因此答案選CD。

40.ABC氣逆證的臨床表現(xiàn):肺氣上逆,則見咳嗽喘息;胃氣上逆,則見呃逆、噯氣、惡心、嘔吐;肝氣上逆,則見頭痛、眩暈、昏厥、嘔血等。因此答案選ABC。

41.ABD不寐虛證證型有:①心腎不交證,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②心脾兩虛證,治宜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③心膽氣虛證,治宜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因此答案選ABD。

42.AB舌短縮,色淡白或青紫而濕潤者,多屬寒凝筋脈、舌脈攣縮;或氣血俱虛,舌失充養(yǎng),筋脈痿弱而顯短縮,或津液不足無力滋養(yǎng),亦可見短縮舌;或由痰濁內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