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_第1頁
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_第2頁
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_第3頁
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_第4頁
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qū)劃1.中國領土的四至點: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附近)。南北跨緯度近50度,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jīng)度60多度、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2.中國的臨海:中國有18000千米長的海岸線,中國的臨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島以東直接瀕臨的太平洋。3.中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①從緯度位置來看,中國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橫穿中國南部,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溫帶,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這種南北跨度較大的緯度位置,使中國擁有豐富的熱量和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有利于中國多種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②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這種海陸兼?zhèn)涞奈恢?,使東部沿海地區(qū)多優(yōu)良海灣,便于發(fā)展海洋運輸,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東部遼闊的海域,不僅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而且使中國東部廣大地區(qū)深受海洋的影響,降水豐富,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國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中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4.中國的行政區(qū)劃: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縣(自治縣、市)、鄉(xiāng)(鎮(zhèn))三級,中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qū)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中國有兩個簡稱的省級行政區(qū)有甘、陜、云、貴、川五個省區(qū)。5.中國部分省區(qū)之最6.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特征,應包括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兩方面的特征。其中,絕對位置即為經(jīng)緯度位置,以及由此確定的半球位置、五帶位置、氣壓帶風帶位置等;相對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陸位置、傍依的山河或所處地形區(qū)部位、板塊位置等)、經(jīng)濟地理位置(交通位置、所處經(jīng)濟區(qū)、與發(fā)達地區(qū)的距離等)、政治地理位置(相鄰的行政區(qū))等。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2中國的自然資源1.中國土地資源的分布:①耕地——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qū)。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②林地——東北、西南的深山區(qū)和邊疆地區(qū),以及東南部的山地。即三大林區(qū)——東北林區(qū)、西南林區(qū)和東南林區(qū)。③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qū),以及東南部低山丘陵區(qū)的草山、草坡。2.中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中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三多三少一大”。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年際變化大。4.華北地區(qū)缺水嚴重的原因——A、自然原因:①多屬半濕潤地區(qū),降水較少,河流徑流量小;②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大。B、人為原因:①人口和城市密集,工農(nóng)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②對水資源的污染和人為浪費嚴重;③缺少水資源綜合利用設施,水資源重復利用率低。5.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一是開源,包括①建設水利工程(修建水庫和跨流域調水);②開發(fā)地下水;③設法用最經(jīng)濟的辦法淡化海水;④人工增雨;⑤開發(fā)利用冰川;⑥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二是節(jié)流,包括①節(jié)約用水,增強節(jié)水意識,發(fā)展節(jié)水農(nóng)業(yè)(培育耐旱作物,發(fā)展節(jié)水灌溉技術等);②保護水源,防治水污染;③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等。6.南水北調三條線路及優(yōu)缺點A、東線(長江<江都附近>—京杭運河—天津):①優(yōu)點——水源充足,可調水量大;有京杭運河和天然湖泊可利用,修建快,投資小。②缺點——在黃河以南需逐級提水,需建火電站,運轉費用大;水質較差,也易受污染;易使沿線地下水位上升,發(fā)生次生鹽堿化。B、中線(<長江三峽—>丹江口水庫—鄭州、石家莊—北京):①優(yōu)點——地勢南高北低,可自流送水;水質好;有丹江口水庫可利用,水源有保證,可調水量較大;封閉輸水,不易被污染,也不易引起沿線鹽堿化。②缺點——新挖或鋪設管道,工程量大,投資大。C、西線(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黃河—西北地區(qū)):①優(yōu)點——輸水線路短;水質好;可改善黃河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②缺點——地形復雜,工程巨大,投資大;可調水量小;可能對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7.中國水能、太陽能、風能的分布A、水能資源:①地區(qū)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西北地區(qū);西南最多,華北最少。②河流分布——長江水系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黃河和珠江水系水能蘊藏量也較大。B、太陽能資源:①豐富區(qū)——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及新疆。其中,青藏高原西南部最豐富。②貧乏區(qū)——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東部及湖南一帶,其中四川盆地最貧乏。C、風能資源——①東南沿海及其附近的島嶼;②西北內陸地區(qū)(新疆北部、甘肅北部、內蒙古);③青藏高原北部;④東北地區(qū)和河北北部。8.中國北方和西北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①冬季亞洲高壓勢力強大,形成強勁的偏北風;②該地靠近亞洲高壓中心;③春秋季,冷暖空氣在此相遇形成鋒面,因暖空氣干燥易形成大風沙暴天氣;④或因地形起伏大而多峽谷風,或因地形平坦開闊對風的阻力小。9.中國東南沿海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①海陸熱力差異形成海陸風;②夏季風偏南風強勁;③夏秋季節(jié)多臺風;④海面對風的阻力小。10.中國海洋漁業(yè)資源豐富的原因——①大陸架寬而淺,太陽光可直射海底,水溫適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長;②有眾多的河流注入近海,帶來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yǎng)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長,為海洋魚類提供足夠的餌料;③有寒暖流交匯(日本暖流和沿岸南下冷水),海水容易發(fā)生攪動,下層的營養(yǎng)鹽類泛到上層,使上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別豐富,吸引大批魚類到來。11.舟山漁場的成因——①有臺灣暖流與沿岸冷海流交匯;②長江、錢塘江帶來有機質和營養(yǎng)鹽類;③周圍島嶼眾多,為魚類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④位置適中,地處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心地帶,是多種經(jīng)濟魚類回游的必經(jīng)之地。12.影響漁業(yè)資源的因素:①水中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②水溫;③光照;等。13.海水曬鹽的條件——①有大面積平坦的泥質海灘;②有利于海水蒸發(fā)的天氣(晴天多,雨天少,光照充足,蒸發(fā)旺盛)。中國主要鹽場——長蘆鹽場(最大)、布袋鹽場、鶯歌海鹽場。14.中國主要礦產(chǎn)的分布A、煤炭:北多南少,60%以上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也不少。山西(最多)、內蒙古、陜西、新疆等省(區(qū))煤炭資源豐富。B、石油、天然氣:①石油——中國已探明的石油,大陸上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沿海大陸架也蘊藏著較多的石油。主要油田有——大慶、遼河、華北、勝利、中原及塔里木盆地的塔北和塔中油田等。②天然氣——西多東少,北多南少。陸上天然氣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盆、準盆)、青海(柴達木)、川渝(四川盆地)和陜甘寧(鄂爾多斯)四大氣區(qū),以四川盆地最多。C、鐵礦——八大鐵礦,南北平分:鞍山、本溪、遷安、白云鄂博、攀枝花、大冶、馬鞍山、石碌。D、有色金屬礦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3中國的氣候1.中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①冬季:特點——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成因——中國跨緯度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中國緯度越高,白晝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低,因而北方獲得熱量大大少于南方,氣溫低得多;同時,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深受冬季風影響,更加劇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勢力和頻度都大為減弱,使南北溫差增大。②夏季:特點——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成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中國北方的太陽高度雖然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晝時間比南方長,太陽照射的時間長,因而獲得的太陽光熱量南北相差不大;此外,由于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氣溫回升快,南方雨季長陰雨天多,日照時間短。所以,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2.中國的一月均溫0?C等溫線——大致沿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分布。3.中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成因——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熱量少,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所以氣溫最低。4.中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成因——①深居內陸,受大陸影響增溫快;②海拔低,氣溫高;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熱,且氣流越過山地進入盆地時下沉增溫,形成“焚風”效應;④沙漠廣布,吸熱快;⑤空氣干燥,天空少云,太陽輻射強。5.中國溫度帶的劃分——根據(jù)≥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qū)(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中國跨溫度帶最多的省(區(qū))——甘肅,跨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原垂直溫度帶四個溫度帶。6.中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東南多西北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成因——因為東南距海近,受夏季風影響大,得到的海洋水汽多,降水多;向西北方向距海越來越遠,受夏季風影響逐漸減弱,得到的海洋水汽越來越少,所以降水量逐漸減少。7.中國幾條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①8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沿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②4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部一線;③2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jīng)內蒙古中部—賀蘭山—祁連山—青藏高原北部—喜馬拉雅山中段一線。8.中國降水量的時間分布規(guī)律——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節(jié);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干旱地區(qū)最大。9.中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界線——“大陰賀巴岡”一線,即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10.中國東部季風區(qū)夏季風和鋒面雨帶的推移規(guī)律:①鋒面雨帶的形成:當夏季風的暖濕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從北方南下的冬季風的冷干氣流相遇,較輕的暖濕氣流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暖濕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氣溫不斷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鋒面雨,從而在中國東部地區(qū)冷暖氣流交匯的地帶出現(xiàn)一條降水較多的鋒面雨帶。②推移規(guī)律:五月——夏季風在南部沿海登陸,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華南地區(qū)進入雨季;六月——夏季風和鋒面雨帶移到長江流域,雨帶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形成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梅雨(持續(xù)到七月上旬),4—6月華北出現(xiàn)春旱;七、八月(七月中旬以后)——夏季風和鋒面雨帶先后推進到華北、東北,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形成伏旱;九月——夏季風和鋒面雨帶南撤到長江以南;十月——夏季風和鋒面雨帶在大陸上消失。(六、七、八月西南、兩廣地區(qū)還受西南季風影響)11.中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火燒寮,成因——①冬季位于東北季風的迎風坡,夏季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冬、夏季風均帶來大量的海洋水汽;②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③夏秋季節(jié)受臺風影響,有臺風雨;④附近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該地還是中國少有的多冬雨的地方。因為,冬季該地盛行的東北季風來自海洋,飽含水汽的海洋氣流受到地形的抬升,就形成綿綿冬雨。)12.中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成因——深居內陸,地形閉塞,海洋水汽難以到達。13.中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中國根據(jù)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關系,自東南向西北分布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中國跨四類干濕地區(qū)的省(區(qū))——西藏、甘肅、陜西、內蒙14.影響中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有:①位置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②地形的影響;③季風的影響。15.中國的氣候特征——①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②雨熱同期;③氣候復雜多樣。16.中國氣候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A、有利影響:①夏季高溫,使需熱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等區(qū)大大向北擴展;②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③氣候復雜多樣,使中國的農(nóng)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B、不利影響:①降水過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澇現(xiàn)象嚴重;②降水的年際變化大,水旱災害多;③寒潮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臺風造成水災、風災。④高寒、干旱氣候區(qū)廣,不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17.中國的主要氣象災害有——①江淮地區(qū)六、七月份的梅雨;②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七、八月份的伏旱;③東南沿海夏秋季節(jié)的臺風;④華北地區(qū)春季和初夏的春旱;⑤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半年的寒潮;⑥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春季的倒春寒(春季的強低溫和雨雪天氣);⑦東北、華北、西北春季的風沙天氣;⑧東部季風區(qū)夏秋季節(jié)的暴雨洪澇;等。18.中國旱澇災害與夏季風的關系——①受夏季風進退影響的鋒面雨帶的移動,導致北方的春旱、夏澇,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江淮地區(qū))的梅雨和伏旱(正常年份);②夏季風進退的規(guī)律反常,使中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的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南澇北旱。19.華北春旱的成因——①春季,夏季風尚未到達華北地區(qū),降水少;②春季太陽高度增大,升溫快,又多大風天氣,蒸發(fā)旺盛;③春季正是華北地區(qū)小麥返青和春耕季節(jié),需水量大。20.長江中下游伏旱的成因——7、8月份,夏季風和鋒面雨帶推進到了華北、東北一帶,長江中下游受副熱帶高壓(或反氣旋)控制,形成高溫、晴朗、干旱的天氣。此時,正是水稻旺盛生長極需要水的時期,所以,伏旱往往會給水稻的生長帶來威脅。21.華南及西南冬、春干旱的成因——①受冬季風影響,降水少;②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fā)量較大;③農(nóng)田有作物生長,需水量大;④西南地區(qū)易發(fā)生干旱還與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滲漏損失有關。22.秦嶺—淮河一線的氣候意義有——①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②8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④濕潤與半濕潤地區(qū)界線;⑤≥10℃積溫4500℃等值線。23.描述某種氣候類型的特征——主要從氣溫(高低及變化)和降水(降水量及季節(jié)分配)兩方面描述。24.描述某地的氣候特征——主要從氣候類型、氣溫(高低及變化)、降水(降水量及季節(jié)分配)、水熱組合狀況(如季風氣候的雨熱同期),以及突出的氣候要素特征(如光照、風、氣壓等)等方面描述。25.影響氣溫的因素有——①緯度(或太陽輻射);②下墊面狀況(包括地形地勢、海陸位置、洋流、植被狀況、地面性質等);③大氣運動;④天氣狀況;⑤人類活動;等。26.影響降水的因素有——①大氣環(huán)流(包括氣壓帶、風帶、季風的影響);②天氣系統(tǒng);③地形地勢;④海陸位置;⑤洋流;⑥人類活動;等。27.影響氣候的因素有——①緯度(或太陽輻射)因素;②下墊面因素(包括地形地勢、海陸位置、洋流、植被狀況、地面性質等);③大氣環(huán)流因素;④人類活動因素;等。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4一、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qū)劃疆域的四至點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爾(73°E),烏蘇里江(135°E)陸疆和陸上鄰國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越老緬)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領海和內海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瓊州海峽。主要島嶼和半島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三級行政區(qū)的劃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xiāng)(鎮(zhèn))三級。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省會及位置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qū)。二、中國的自然地理概況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主要山脈及其分布東西走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