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肅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招考聘用50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甘肅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招考聘用50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甘肅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招考聘用50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甘肅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招考聘用50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甘肅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招考聘用50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23年甘肅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大學招考聘用50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參考題庫(共1000題)1.供認是指在司法人員進行訊問時,罪犯或嫌疑人承認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關犯罪的事實真相。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供認的是(

)。A.這個狡猾的犯人只承認了自己作案,但對其他同案犯的情況避而不談B.在司法人員列舉他的犯罪事實時,他只是大喊冤枉C.他受收買,承認自己是兇手,但證據(jù)表明兇手另有其人D.審訊人員尚未開口,案犯已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實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中的關鍵詞。關鍵詞:承認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關犯罪的事實真相。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對其他同案犯的情況避而不談”,沒有供述有關犯罪的事實真相,不符合題干。B項,“大喊冤枉”,即不承認自己犯了罪,不符合題干。C項,“承認自己是兇手,但證據(jù)表明兇手另有其人”,沒有供述有關犯罪的事實真相,不符合題干。D項,“案犯已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實”,承認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關犯罪的事實真相,符合題干。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故正確答案為D。2.某博物館對外公開招聘副館長一名,條件是: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一定的領導職務;具有歷史專業(yè)或考古專業(yè)背景。王志沒有被錄用,原因可能是:A.如果王志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那么他一定缺乏歷史專業(yè)或考古專業(yè)背景B.如果王志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那么他一定缺乏歷史專業(yè)和考古專業(yè)背景C.如果王志擔任過其他博物館的領導職務,那么他一定缺乏歷史專業(yè)背景D.如果王志擔任過其他博物館的領導職務,那么他一定缺乏考古專業(yè)背景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題干關聯(lián)詞“或”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一定的領導職務”且“具有歷史專業(yè)或考古專業(yè)背景”→被錄用根據(jù)已知條件,“王志沒有被錄用”是對①的“否后”,根據(jù)“否后必否前”,可得到:②王志沒有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或(缺乏歷史專業(yè)且缺乏考古專業(yè))。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王志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否定了②“或關系”的一支,根據(jù)“否定肯定式”,可得到:“王志缺乏歷史專業(yè)且缺乏考古專業(yè)”,該項說法錯誤,排除;B項:“王志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否定了②“或關系”的一支,根據(jù)“否定肯定式”,可得到:“王志缺乏歷史專業(yè)且缺乏考古專業(yè)”,該項說法正確,可以推出;C項:“王志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否定了②“或關系”的一支,根據(jù)“否定肯定式”,可得到:“王志缺乏歷史專業(yè)且缺乏考古專業(yè)”,該項說法錯誤,排除;D項:“王志在其他博物館擔任過領導職務”否定了②“或關系”的一支,根據(jù)“否定肯定式”,可得到:“王志缺乏歷史專業(yè)且缺乏考古專業(yè)”,該項說法錯誤,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否定肯定式”:針對“或關系”而言,如果否定一支,則肯定另外一支。3.下列四個成語中,跟黃河有關的是:A.破釜沉舟B.河清社鳴C.雞鳴狗盜D.負石赴河參考答案:B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第二步,河清社鳴:太平祥瑞的象征。出自《文選?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鳴而圣人出。”劉良注:“里社,神祠也?!迸c黃河有關,當選。負石赴河:意思是背著石頭跳進黃河。出自《荀子?不茍》:“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p>

與黃河有關,當選。因此,選擇BD選項。A項: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臺市)展開大戰(zhàn);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后,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本蘼挂粦?zhàn),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破釜沉舟講的是漳水,漳河屬于海河領域,而不是黃河領域。不符合題意,A項不當選。C項:“雞鳴狗盜”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與黃河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不當選。4.現(xiàn)在有7張牌,需要選出4張,并滿足以下條件:若選1,則一定要選2。若選3,則一定要選4。若選5,則一定要選6。如果同時選3和7,下列哪張牌不能被選出?A.4B.2C.1D.6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題干關聯(lián)詞“如果……則……”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1→2②3→4③5→6第三步,進行推理。選“3”是對②的肯前,根據(jù)“肯前必肯后”,可得到必須要選4,則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三張“3、4、7”,題干條件為只能選出四張,那么只能再選一張,如果選“1”或“5”的話,選“1”是對①的“肯前”,根據(jù)“肯前必肯后”,必須要選2,這樣的話“1,2”同時選,與只能再選一張矛盾,所以不能選“1”,同理,也不能選“5”。綜上所述,不能選“1”或“5”。因此,選擇C選項。5.球員

之于

)相當于

之于

蜂群A.球隊

工蜂B.球賽

采蜜C.領隊

蜂王D.球場

蜜源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需要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正確答案。代入A項,球員是球隊的組成部分,工蜂是蜂群的組成部分,前后關系一致。代入B項,球員參加球賽,采蜜是蜂群的一種行為,前后關系不一致。代入C項,領隊負責帶領球員,蜂王負責帶領蜂群,但詞項順序顛倒,前后關系不一致。代入D項,球員在球場上比賽,蜜源是蜂群采蜜的來源,前后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A。6.天池經(jīng)歷了漫長的無名時期,后來伴隨著天池傳說的興起,天池也開始________。談到天池傳說,還有一個緣由:人們面對神奇的山水之境時,總愛把神靈的光環(huán)罩在山水的頭上,使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________,即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聲名鵲起相得益彰B.門庭若市相映成趣C.脫穎而出相濡以沫D.廣為人知相視莫逆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分析可知第一空詞語詞義相近,但詞語用法略有差別,需要結合文意選擇。第二步,通過辨析詞語的適用對象,選擇與文段最契合的一項。第一空,“門庭若市”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文段說的是天池開始出名,并非強調人多人少的問題,排除B?!懊摲f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通常用于其他事物比較的語境,而文段中說的是天池自己的變化,排除C。第二空,句中說的是把“山水之景”和“神靈之氣”結合起來?!跋嘁暷妗毙稳荼舜碎g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對象均只能為人,排除D。“相得益彰”填入恰當。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天池經(jīng)歷了漫長的無名時期”“天池傳說的興起”可知,天池以前沒名氣,現(xiàn)在名氣越來越大。A項“聲名鵲起”形容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強調從不出名到出名這一過程,符合語境。B項“門庭若市”形容熱鬧;C項“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本領全部顯露,兩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和C項。D項“廣為人知”意為流傳很廣,符合語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該空形容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兩者之間的關系。A項“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符合語境。D項“相視莫逆”形容友誼深厚,主語為人,不能為物,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由文段的“天池經(jīng)歷了漫長的無名時期”“天池傳說的興起”可知,天池開始有名氣被知曉。A項“聲名鵲起”意為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項“廣為人知”意為流傳很廣,大家都知道,二者均符合文意。B項“門庭若市”是形容來的人多非常熱鬧,與“名氣”無關,排除。C項“脫穎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也指工作時通過努力超人一等,常強調與他人的對比,文中并無此意,排除。第二空,橫線處所填詞匯是形容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之間的關系,后文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對前文的解釋。D項“相視莫逆”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主語為人,不能是物,且“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無所謂友誼深厚,排除。A選項“相得益彰”意為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能體現(xiàn)出山水之景與神靈之氣的結合使得山水之景更為美好的意境,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成語積累】相映成趣:指相互襯托著,顯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文段出處】《古今世界的瑤池和天池》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成果評價內容的是(

)。A.目標狀況B.實施手段C.工作態(tài)度D.工作能力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目標成果評價的內容主要有目標狀況、實施手段和工作態(tài)度三個方面。工作能力不屬于目標成果評價的內容。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8.銳角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下列一定屬于銳角三角形的一項是:A.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B.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C.沒有一個角是大于或等于90度的三角形D.有一個角是大于90度的三角形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可能為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能確定“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不符合定義;B項: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可能為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能確定“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不符合定義;C項:三個角均小于90度,體現(xiàn)了“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符合定義;D項:有一個角是大于90度的三角形,剩余的角都會小于90度,則該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關鍵詞強調“三個角都是銳角”。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B項均有可能為鈍角或直角三角形;C項沒有一個角大于或等于90度,即三個角都小于90度,即一定是銳角三角形;D項有可能為鈍角三角形。故正確答案為C。9.潛艇要在冰下發(fā)射導彈,自然要破冰上浮。潛艇專家從海里暢游的鯨魚身上受到了啟發(fā)。眾所周知,鯨魚每隔幾十分鐘必須破冰吸一次氣。巨大的鯨魚背就像海中的一個小島,又像一座小山,當鯨魚上浮換氣時,不僅會產(chǎn)生巨大的上浮壓力,堅硬的鯨魚背還能像一把利劍般使厚厚的冰層破裂。這一過程氣勢雄偉,潛艇破冰執(zhí)行任務與之很相似。最適合作這段文字標題的是:A.鯨魚與潛艇B.鯨魚與仿生學C.冰下發(fā)射導彈原理D.鯨背效應與潛艇導彈發(fā)射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潛艇發(fā)射導彈是潛艇專家從鯨魚身上受到的啟發(fā)。接下來對受到的啟發(fā)進行解釋說明,最后通過“這”對前文內容進行總結,強調鯨魚上浮的過程與潛艇破冰發(fā)射導彈過程的相似性。文段為“分—總”結構,主旨句為最后一句話。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最適合做文段標題。因此,選擇D選項。A項:表述寬泛。B項:缺少關鍵詞“潛艇”。C項:“冰下發(fā)射導彈原理”,文段并未介紹,無中生有。10.書包∶背帶A.品牌∶價格B.形式∶內容C.問題∶答案D.茶樹∶茶花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氨硯А笔恰皶钡慕M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品牌”可能影響“價格”,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排除;B項:“內容”與“形式”是辯證的統(tǒng)一,“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內容”,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C項:“問題”可能有“答案”,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排除;D項:“茶花”是“茶樹”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內容是事物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形式是這些內在要素的結構和組織方式。內容和形式是辯證的統(tǒng)一。任何事物既有其內容,也有其形式,不存在無內容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內容,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內容,并隨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形式對內容又有反作用,形式適合內容,就促進內容的發(fā)展,形式不適合內容,則阻礙內容的發(fā)展。11.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性決策的主要區(qū)別是:A.決策者的風險意識B.決策者對未來的判斷C.決策者是否敢于冒險D.概率是否可以估計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決策知識。第二步,不確定性決策是指在決策中對決策中所涉及的條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對一些隨機變量,連其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而風險型決策是指在決策中對決策問題所涉及的條件中有些是隨機因素,雖然是不確定的,但可以知道其概率分布。由此可知,D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D選項。A項:“決策者的風險意識”是指決策者對風險的感受,認識和由企業(yè)利益與風險之間的關系而產(chǎn)生的對技術創(chuàng)新風險的態(tài)度。A項與題干無關,不當選。B項:“決策者對未來的判斷”是指決策者對未來的確切情況和決策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的各種評估。B項說法太過于籠統(tǒng),不當選。C項:“決策者是否敢于冒險”與題干毫無關系,C項為干擾項,不當選。12.在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中,完成解釋指令、執(zhí)行指令的功能部件是:A.運算器B.控制器C.存儲器D.輸入輸出設備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wǎng)絡知識。第二步,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硬件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五大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刂破鞯闹饕饔檬鞘拐麄€計算機能夠自動地執(zhí)行程序,并控制計算機各功能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動作。執(zhí)行程序時,控制器先從主存中按順序取出程序中的一條指令,解釋該指令并形成數(shù)據(jù)地址,取出所需的數(shù)據(jù),然后向其他功能部件發(fā)出執(zhí)行。B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B選項。A項:運算器是計算機中執(zhí)行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部件,也叫算術邏輯單元。它是計算機對數(shù)據(jù)進行加工處理的部件,包括算術運算(加、減、乘、除等)和邏輯運算(與、或、非、異或、比較等)。A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C項:存儲器是計算機中具有記憶能力的部件,它能根據(jù)地址接收和保存指令或數(shù)據(jù),并能根據(jù)命令提供有關地址的指令或數(shù)據(jù)。而且,指揮計算機運行的各種程序,即規(guī)定對輸入數(shù)據(jù)如何進行加工處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儲器中。C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D項:輸入輸出設備,是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的關鍵外部設備之一,可以和計算機本體進行交互使用。如:鍵盤、寫字板、麥克風、音響、顯示器等。因此輸入輸出設備起了人與機器之間進行聯(lián)系的作用。D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13.差異容忍指的是指對于所屬群體個別成員的與眾不同常常給予善意的理解;卓越排斥指的是對于非己群體成員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常常給予惡意的理解。根據(jù)上述定義,以下哪項屬于差異容忍?A.小陳年紀輕輕幾乎兩年升職一次,盡管他非常優(yōu)秀,但是比他優(yōu)秀的人多的是,他一定背后有人,否則怎么總是提拔他B.由于小趙這次發(fā)揮失常,致使在這次預賽中我們團隊未能進入前5名,不過,這對于我們團隊也是好事,免得訓練時被其他隊盯上C.小王這次捐款比科室其他成員少得多,可見他近期一定在經(jīng)濟上遇到了些困難D.她在去年四個季度的績效評比中全都是第一,還不就是為了出風頭,我倒要看看她能堅持多久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差異容忍”:對于所屬群體個別成員的與眾不同常常給予善意的理解。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認為小陳背后有人,不屬于“善意的理解”,不符合定義;B項:小趙發(fā)揮失常后認為對團隊也有好處,是對于整體情況的分析,而非對個別成員“善意的理解”,不符合定義;C項:小王捐款少,符合“個別成員的與眾不同”,認為他近期遇到困難,符合“善意的理解”,符合定義;D項:認為她出風頭,不屬于“善意的理解”,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14.1964年我國總人口數(shù)比1953年多(

)A.14.8%B.19.2%C.10065萬人D.14089萬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根據(jù)柱狀圖可知我國各年份老年人口數(shù)量以及所占人口比例,故可求出1964年與1953年的人數(shù)總量。1964年人口總量=,1953年人口總量=,故二者之差=-≈69500-58300=11200萬人,C、D兩項均不符合。1964年相比1953年增長率=≈19.2%,B項滿足。故正確答案為B。15.法律競合只能發(fā)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門之間。(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法理學知識。第二步,法律競合,又稱法規(guī)競合、法條競合,是指一個行為,發(fā)生一個結果,由于法律的內容交叉,而觸犯數(shù)個法條規(guī)定。法律部門,又稱部門法,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和原則所劃定的調整同一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法律競合不僅可能發(fā)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門之間,也可能發(fā)生在相同的法律部門之間。因此,本題錯誤。16.新入職的吳老師擔任一年級6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班里的小趙非常聰明,可是很調皮,開學兩個月以來,因為小趙不收拾學具,上課隨意走動等情況,吳老師和他家長溝通了很多次。一天,小趙在吃加餐時酸奶灑了一地,面對這樣的情況,吳老師的做法最合適的是(

)。A.嚴厲批評小趙,要求他在同學們監(jiān)督下立即把地擦干凈B.立即拍照發(fā)給小趙家長,讓其對小趙加強行為習慣教育C.和小趙一起先把地面收拾干凈,然后和他單獨地談一談D.讓衛(wèi)生委員擦干凈地面,要求小趙以后把酸奶帶回家喝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教師的管理組織能力。題干中的學生雖然聰明但調皮且自由散漫,學生把酸奶灑了,教師應該用實際行動教育他,通過跟學生一起收拾衛(wèi)生來教育他,引導其認識錯誤及時改正,C項當選。A項:嚴厲批評,傷害學生自尊,同時未引導學生認識錯誤之處。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推卸教師教育學生的責任,缺少對學生的引導教育。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未引導教育犯錯學生識錯糾錯,妥善處理自身問題。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17.有70名學生參加數(shù)學、語文考試,數(shù)學考試得分60分以上的有56人,語文得分60以上的有62人,都不及格的有4人。則兩門考試都得6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A.50B.51C.52D.53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設兩門考試都得60分以上的有x人,根據(jù)兩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可得,56+62-x=70-4,解得x尾數(shù)是2。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記數(shù)學不合格人數(shù)為A,語文不合格人數(shù)為B,所求為I-A∪B,由容斥原理可知A∪B=A+B-A∩B。其中A=I-56,B=I-62,A∩B=4,按步求解即可。由題意知,數(shù)學考試不及格的有70-56=14人,語文考試不及格的有70-62=8人,故至少有一門不及格的人數(shù)為14+8-4=18人,兩門都及格的人數(shù)為70-18=52人。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容斥問題,屬于二集合容斥類,用公式法解題。第二步,代入兩集合容斥原理公式:滿足條件Ⅰ的個數(shù)+滿足條件Ⅱ的個數(shù)-兩者都滿足的個數(shù)=總個數(shù)-兩者都不滿足的個數(shù),即56+62-兩門考試都得60分以上的人數(shù)=70-4,可得兩門考試都得60分以上的人數(shù)為52人(可使用尾數(shù)法)。因此,選擇C選項。18.蘇武執(zhí)節(jié)出城,面對威逼________不屈,身處絕境________面對,青絲熬成白發(fā),十九年后終歸故國,是因為他回家的信念始終未曾動搖。生活中的情況往往是,我們不是看到希望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能看到希望。山窮水盡、柳暗花明,兩種景色的________轉換是因為你多走了幾步。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渾然怡然迥然

B.凜然坦然迥然

C.渾然坦然恍然

D.凜然怡然恍然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語義。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詞語形容蘇武面對威逼時的態(tài)度,辨析詞語的語義,排除A、C。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所填詞語形容蘇武面對絕境時的心境,辨析詞語的語義,排除不合語境的D。第四步,驗證第三空。先看第一空,題干說的是蘇武面對威逼,態(tài)度堅決,不屈服。“渾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如渾然一體、渾然天成?!皠C然”形容嚴肅而可敬畏的樣子,如大義凜然、態(tài)度凜然。后者用于形容蘇武不屈服的態(tài)度恰當,排除A、C。再看第二空,題干說的是蘇武身處絕境,也能從容面對?!疤谷弧毙稳菪睦锲届o,沒有顧慮,如坦然無懼、坦然自若?!扳弧毙稳菹矏偅玮蛔缘?。由“絕境”可知,“坦然”填入更恰當,排除D。第三空,“迥然”形容差別很大,符合題干中山窮水盡和柳暗花明兩種景色大轉換的語境。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題目可知橫線體現(xiàn)出蘇武面對威逼不屈服的狀態(tài),“凜然”指嚴肅而可敬畏的樣子,體現(xiàn)嚴肅不可侵犯的態(tài)度,符合文意,保留B、D兩項?!皽喨弧北硎就暾豢煞指?,與文意不符,排除A、C兩項。

第二空,填入橫線詞語表示蘇武身處絕境的一種態(tài)度,B項“坦然”強調心里平靜,表達蘇武雖然身處絕境,但是鎮(zhèn)靜自若,平靜坦然的態(tài)度,符合文意。D項“怡然”表示喜悅,文段并沒有喜悅的體現(xiàn),且根據(jù)文段“青絲熬成白發(fā)”,體現(xiàn)蘇武在絕境中的處境應該是比較艱難的,故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驗證,B項“迥然”表示差別很大,對應前文“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一個形容絕境,一個形容美好景象,兩者差別很大,符合文意。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致敬,平凡中堅持的你》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語境可知此處體現(xiàn)的是蘇武威武不屈的氣概,A項與C項“渾然”指不分明、不可分別的樣子或完全、全然,常見“渾然天成”“渾然不覺”,置于此處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該空對應“身處絕境”且與“面對”搭配。D項“怡然”指喜悅的、安適自在的樣子,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答案鎖定B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板娜弧敝覆町惡艽蟮臉幼?,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B選項。19.將如圖所示卡片面向平面鏡時,則該卡片在平面鏡中的成像最可能是(

)。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平面鏡成像特點為:①正立等大的虛像;②像和物左右相反。該卡片中騎車的小人鏡子中的像應當是正立的,所以應當是輪子在下方人在上方,故C、D兩項錯誤;鏡像與卡片中的實像還應當左右相反,所以鏡像應當面朝左邊,并且前輪中弧線應在輪內左上方,后輪中弧線應在輪內右下方,A項錯誤,B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B。20.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A.群眾性組織B.行政部門C.司法機關D.事業(yè)單位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其他法律知識。第二步,根據(jù)《人民調解法》第七條,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因此,選擇A選項。B項: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屬于國家行政部門。B項錯誤。C項:司法機關是指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它包括法院、檢察院及有關職能部門。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屬于司法機關。C項錯誤。D項:根據(jù)《事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事業(yè)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chǎn)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yè)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jīng)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yè)等經(jīng)營組織的法律、法規(guī)登記管理。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屬于事業(yè)單位。D項錯誤。21.心理人類學是介于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之間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并了解文化對所屬社會成員產(chǎn)生影響的心理機制,發(fā)現(xiàn)在個體水平上的心理變量與在總體水平上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和生物變量之間的關系。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選項屬于心理人類學研究范疇的是:A.“五四”前后詩歌風格的比較B.當代流行話語下的社會主流價值C.草原文明與蒙古民族性格的養(yǎng)成D.從《背影》看作者對父親態(tài)度的變化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文化對所屬社會成員產(chǎn)生影響的心理機制;②發(fā)現(xiàn)在個體水平上的心理變量與在總體水平上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和生物變量之間的關系。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只提及了詩歌風格前后的比較,未涉及“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心理影響”,不符合定義;B項:只提及了社會主流價值,未涉及“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心理影響”,不符合定義;C項:草原文明屬于“草原文化”,蒙古民族性格屬于“社會成員的心理”,草原文明對蒙古民族性格的養(yǎng)成具有影響作用,體現(xiàn)了“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心理影響”,符合定義;D項:《背影》是一部文學作品,不屬于“文化”,且只提及了作者對父親態(tài)度的變化,并未涉及“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心理影響”,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題干定義心理人類學是一種交叉學科,分析其研究內容,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心理人類學的定義要點:①文化對所屬社會成員產(chǎn)生影響的心理機制;②發(fā)現(xiàn)在個體水平上的心理變量與在總體水平上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和生物變量之間的關系。A項,只是簡單比較詩歌風格,沒有體現(xiàn)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影響,不符合要點①,排除。B項,研究的是當下的主流價值觀,不是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影響,不符合要點①,排除。C項,研究的是草原文化對所屬的社會成員(蒙古民族)產(chǎn)生影響的心理機制(民族性格的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社會成員(蒙古民族)的心理變量與草原文化變量之間的關系,符合所有要點,保留。D項,僅涉及個體,沒有體現(xiàn)總量,不符合要點②,排除。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文化對所屬社會成員產(chǎn)生影響的心理機制”、“個體的心理變量與總體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和生物變量之間的關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只是簡單比較詩歌風格,沒有體現(xiàn)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影響,不符合題干定義,排除;B項:該項研究的是當下的主流價值觀,不是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影響,不符合題干定義,排除;C項:草原文明與蒙古民族性格的養(yǎng)成,既有草原文化,也明確體現(xiàn)該文化對所屬的社會成員(即蒙古民族)產(chǎn)生影響的心理機制(民族性格的養(yǎng)成),符合題干定義,當選;D項:該項研究的是作者和父親兩個個體之間的關系,沒有體現(xiàn)文化對社會成員的影響,不符合題干定義,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2.知情同意原則是指臨床醫(yī)師在為病人作出診斷和治療方案后,必須向病人提供包括診斷結論、治療決策、病情預后及診治費用等方面真實、充分的信息,尤其是診療方案的性質、作用、依據(jù)、損傷、風險、不可預測的意外及其他可供選擇的診療方案及其利弊等信息,使病人或家屬經(jīng)深思熟慮自主作出選擇,并以相應方式表達其接受或拒絕此種診療方案的意愿和承諾;在得到患方明確承諾后,才可最終確定和實施由其確認的診治方案。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違反了知情同意原則的是:A.醫(yī)生向患者交代了目前患者可以選擇的兩種治療方案,但患者和家屬由于文化水平低,并未聽懂,因此讓醫(yī)生替他們做決定B.醫(yī)生向白血病患兒的家屬交代了骨髓移植手術的作用、風險、預后及花費等情況,家屬在討論后,決定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C.某患者在進行檢查前,醫(yī)生將檢查的用處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向患者告知,患者表示清楚,但非常關心檢查的費用是否報銷,在得知是自費檢查時,拒絕了該項檢查D.某患者在化療前,醫(yī)生提供了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一種為效果較好但昂貴的進口藥,一種是效果稍差但便宜的國產(chǎn)藥,家屬和患者的意見不一致,請醫(yī)生幫他們拿主意,在醫(yī)生的耐心解釋下,患者與家屬終于達成了共識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關鍵詞。“使病人或家屬經(jīng)深思熟慮自主作出選擇”。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患者和家屬因文化水平低未能聽懂醫(yī)生的交代而讓醫(yī)生替他們做決定,不符合題干“使病人或家屬經(jīng)深思熟慮自主作出選擇”,不符合定義,當選;

B項:符合定義中家屬了解詳情后自主作出選擇,排除;C項:符合定義中病人了解詳情后自主作出選擇,排除;D項:醫(yī)生并沒有幫患者拿主意,而是在醫(yī)生的耐心解釋下,患者與家屬終于達成了共識,符合定義,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病人或家屬自主作出選擇;②接受或拒絕診療方案的意愿和承諾。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因為文化水平低而讓醫(yī)生做決定,自身對于醫(yī)生提供的方案,并沒有明確做出自己的抉擇,不屬于“病人或家屬自主作出選擇”,不符合定義;B項:家屬在討論后,決定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屬于“家屬自主作出選擇,接受診療方案”,符合定義;C項:患者表示清楚,但由于自費檢查而拒絕,屬于“患者自主作出選擇,拒絕診療方案”,符合定義;D項:雖然最初有爭議,但經(jīng)過醫(yī)生調解,患者與家屬終于達成了共識,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屬于“病人或家屬自主作出選擇”,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違反了知情同意原則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醫(yī)生必須向病人提供真實、充分的信息”“病人或家屬自主做出選擇”,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知情同意原則定義的關鍵信息是:醫(yī)生必須向病人提供診療的相關信息,由病人或家屬自主做出選擇。A、C、D三項均符合該原則;B項并不是患者和家屬自主做出的選擇,因此違反了知情同意原則。故答案選B。23.性格、氣質、沖動、焦慮、心理應激反應·····這些決定了“我之為我”的因素曾被認為取決于文化、環(huán)境與選擇,卻都逐一被打上基因的烙印。抽象的遺傳傾向如何具化為特定人格,這是遺傳學研究中尚未跑完的“最后一公里”。僅僅幾個基因就能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這看起來似乎很荒謬。然而,在歷史上,這一幕其實一直在反復上演。我們在認識基因的道路上邁出的每一步,都造成了人類社會世界觀、價值觀乃至行為方式的重大改變。達爾文對遺傳與突變的發(fā)現(xiàn),顛覆了人類對自身起源的認知。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一個基因是否將自己“表達”出來,還取決于環(huán)境等后天因素。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基因無法獨自決定一切B.人格取決于文化、環(huán)境與選擇C.性格、氣質被打上基因的烙印D.基因研究造成了人類社會世界觀、價值觀乃至行為方式的重大改變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文段開篇引出話題,決定“我之為我”的因素都被打上了基因的烙印,也就是認為都與基因有關,接著說明幾個基因就改變對自我的認知是荒謬的,“然而”引導的轉折之后闡述,這種荒謬的認知反復上演,也就是一直存在,后文繼續(xù)介紹每一次基因的認識都對我們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并舉了達爾文的例子論證,尾句對前文基因決定論進行否定,說明將“自己”表達出來,還取決于環(huán)境等其他因素,基因無法決定一切,對應A項。B、C兩項,均對應文段首句引出話題的內容,非重點,排除;D項,強調“基因”的作用,而文段重點強調“基因”無法決定一切,還需要其他因素,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疚亩纬鎏帯俊痘颍喝祟愓J識自己的一扇門》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決定“我之為我”的因素都與基因有關,然后指出僅僅幾個基因就能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是荒謬的。接著用轉折詞“然而”提出這種荒謬的認知一直在反復上演,再舉達爾文的例子對前文基因決定論進行否定。尾句對前文基因決定論進行否定,提出重點,強調基因的表達與環(huán)境等后天因素有關。文段是“分—總”結構,主旨句是尾句,主要論述基因不能獨自決定一切。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抓住“基因”這一貫穿始終的主題詞,明確文段是圍繞“基因決定論”展開論述的,文末的“一個基因是否將自己‘表達’出來,還取決于環(huán)境等后天因素”是文段的觀點句。文段首先指出性格、氣質等這些決定“我之為我”的因素曾被打上基因的烙印;然后說明僅僅幾個基因就能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看起來很荒謬,但卻在反復上演;末句強調一個基因是否將自己“表達”出來,還取決于環(huán)境等后天因素。即僅靠基因并不能決定“我之為我”,環(huán)境等后天因素也很重要。A項對文段主旨概括恰當。B項未提到“基因”,排除;C、D兩項均未提到基因的局限性,非文段論述重點,排除。故本題選A。24.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指天氣(氣候)的狀態(tài)嚴重偏離其平均態(tài),在統(tǒng)計意義上屬于不易發(fā)生的事件,一般特點是發(fā)生概率小、社會影響小。(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天氣(氣候)的狀態(tài)嚴重偏離其平均態(tài),在統(tǒng)計意義上屬于發(fā)生概率極小的事件,通常發(fā)生概率只占該類天氣現(xiàn)象的或者更低。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社會影響大,如強降雨、高溫熱浪等。故表述錯誤。25.顯而易見,大學之大,與中小學相比,首先表現(xiàn)在大學的規(guī)模之龐大上,它常常具有大量的教師、職工和學生;其次,大學之大也體現(xiàn)在它的校園之大;另外,大學之大也往往反映在大學中常常具有國有和世界著名的大學者,當然大學之大還往往表現(xiàn)在大學的存在與運行需要大量的經(jīng)費,具有大量的設備和儀器,等等。應該說,沒有這些方面之大,大學是不能成其為大學的。但是,大學的“大”主要并非指上述這些直觀的方面,它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在其本身的內涵之大。

根據(jù)這段文字對于大學之“大”的理解錯誤的是:

A.大學的“大”主要并非指大學本身的內涵之大

B.大學的存在與運行需要大量的經(jīng)費

C.大學的規(guī)模指龐大,有大量的教師、職工和學生

D.大學中常常具有國內和世界著名的大學者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不符合原文,對應文段最后一句“大學的‘大’主要并非指上述這些直觀的方面,它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在其本身的內涵之大”。B項符合原文,對應文段“當然大學之大還往往表現(xiàn)在大學的存在與運行需要大量的經(jīng)費”,排除B項。C項符合原文,對應文段“在大學的規(guī)模之龐大上,它常常具有大量的教師、職工和學生”,排除C項。D項符合原文,對應“大學之大也往往反映在大學中常常具有國有和世界著名的大學者”,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26.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

)。

A.8周歲

B.出生

C.16周歲

D.18周歲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常識。

根據(jù)我國《民法典》第十三條規(guī)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因此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

故正確答案為B。27.一瓶硫酸使用了5天,使用時后一天總比前一天少使用1毫升,今天做實驗用掉了5毫升后,現(xiàn)在剩下的量與已經(jīng)用掉的量相同,則這瓶硫酸原來有:A.70毫升B.65毫升C.60毫升D.55毫升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數(shù)列問題。第二步,根據(jù)題意可知這5天的用量成等差數(shù)列。使用了5天,證明今天是使用的第5天,使用了5毫升,根據(jù)等差數(shù)列求和公式Sn=中位數(shù)×項數(shù),第3天的用量為5+1+1=7毫升,則這5天的用量為7×5=35毫升。根據(jù)“剩下的量與已經(jīng)用掉的量相同”可得,原來有35+35=70毫升。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根據(jù)“使用時后一天總比前一天少使用1毫升”可得,這5天硫酸用量為等差數(shù)列。等差數(shù)列求和公式,第3天使用硫酸量為,則5天使用硫酸總量為。根據(jù)“剩下的量與已經(jīng)用掉的量相同”可得,這瓶硫酸原來有。故正確答案為A。28.在Excel中,圖表的編輯范圍包括:A.圖表類型的更換B.增加數(shù)據(jù)系列C.圖表數(shù)據(jù)的篩選D.圖表中各對象的編輯參考答案:AB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信息技術知識。第二步,在Excel中,圖表的編輯范圍包括:圖表類型的更換、增加數(shù)據(jù)系列和圖表中各對象的編輯。不包括圖表數(shù)據(jù)的篩選,因為,公式、函數(shù)都不能直接在圖表中編輯,只能調用公式或函數(shù)返回的結果。由此可知ABD符合題意,當選。C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因此,選擇ABD選項。29.金融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或者金融機構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金融詐騙罪的是:A.偽造、自制他人的注冊商標B.惡意透支信用卡C.黃牛倒賣火車票D.非法出售增值稅發(fā)票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以非法占有為目的;②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③騙取公私財物或者金融機構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偽造、自制他人的注冊商標,屬于侵犯他人知識產(chǎn)權,不符合關鍵詞①②③,不符合定義;B項:根據(jù)《刑法》第196條規(guī)定,惡意透支,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的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屬于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符合定義;C項:倒賣火車票屬于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③,不符合定義;D項:非法出售增值稅發(fā)票屬于違法犯罪行為,不符合關鍵詞①②③,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B選項。金融詐騙包括集資詐騙、貸款詐騙、票據(jù)詐騙、信用卡詐騙、保險詐騙等。30.下列俗語中體現(xiàn)了“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據(jù)”的是:A.物必先腐,而后蟲生B.白沙在涅,與之俱黑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第二步,“物必先腐,而后蟲生”是指東西總是從自身內部先腐爛,然后外部的蟲子才可以寄生。這里比喻自己先有弱點而后才能為外物所侵害,體現(xiàn)了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據(jù)。因此,選擇A選項。B項:“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的意思是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這里主要體現(xiàn)外因的作用。B項錯誤。C項:“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是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能得到健康成長,這里也主要體現(xiàn)外因的作用。C項錯誤。D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形容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同樣體現(xiàn)外因的作用。D項錯誤。31.無論是抖音的口號“記錄美好生活”,還是快手的口號“記錄世界記錄你”,無不在強調短視頻的記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短視頻具有和紀錄片類似的功能。從微觀視角來看,短視頻記錄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內容,但從宏觀視角來看,短視頻記錄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不同于紀錄片,短視頻的記錄是一種拼圖式記錄,它聚合與拼貼了普通個體對生活瞬間的碎片化記錄,以其豐富多樣的視角合力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這段文字意在強調的是:A.短視頻與紀錄片的不同之處B.短視頻和紀錄片都具有記錄功能C.短視頻記錄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D.短視頻記錄的是碎片化內容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主要強調短視頻具有和紀錄片類似的記錄功能,第二句主要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介紹了短視頻記錄的內容,通過轉折詞“但……卻……”將文段重點推后,著重強調短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后文具體闡釋短視頻是如何記錄一個時代整體風貌的。通過分析文段可知,文段重點在轉折關聯(lián)詞之后,強調“短視頻記錄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本題應抓住“但是”這一轉折詞,轉折后的內容是文段的重點,正確答案應與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短視頻的記錄功能與紀錄片功能類似,然后說明從微觀視角看,短視頻記錄的是碎片化內容,接著由“但是”轉折強調從宏觀視角上看,短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最后進一步通過與紀錄片對比,說明短視頻是通過拼圖式記錄時代整體風貌的。故短視頻記錄時代整體風貌的特點是文段意在強調的,對應C。文段主體是短視頻,排除強調與紀錄片對比的A、B。D項是轉折前的內容,不是文段意在說明的重點,排除。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文段開篇引出“短視頻”這一話題,指出其和紀錄片均具有記錄功能。隨后通過轉折詞“但是”引出重點,強調“短視頻記錄的卻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之后通過“不同于紀錄片,短視頻的記錄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解釋短視頻如何記錄一個時代整體風貌,加強論述轉折后的觀點。故文段重點強調“短視頻記錄的是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對應C項。A項,文段通過轉折重點強調的是短視頻的特點與功能,并非兩者的區(qū)別,排除;B項,文段主題詞為“短視頻”,并非“短視頻和紀錄片”,且“都具有記錄功能”非重點,排除;D項,“碎片化內容”為轉折之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抖桃曨l形成文化風尚》32.某高校今年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計9180人,比上年度增長2%,其中本科生人數(shù)比上年度減少2%,而研究生人數(shù)比上年度增加10%,那么,該校今年招收本科生多少人?A.5820B.5880C.6000D.612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數(shù)字特性法解題。第二步,根據(jù)本科生人數(shù)比上年度減少2%,可得今年本科生=去年本科生×(1-2%)=去年本科生×

,所以今年本科生應為49的倍數(shù),結合選項,只有5880是49的倍數(shù)(也可先根據(jù)是7的倍數(shù)排除選項)。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十字交叉法解題。第二步,根據(jù)總人數(shù)比上年度增長2%,其中本科生人數(shù)比上年度減少2%,而研究生人數(shù)比上年度增加10%,可得:因此,去年本科生與去年研究生人數(shù)之比為:

,根據(jù)今年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計9180人,比上年度增長2%,可得去年共招生9180÷(1+2%)=9000(人),所以去年招收本科生人數(shù)為9000×

=6000(人),根據(jù)本科生人數(shù)比上年度減少2%,可得今年招收本科生人數(shù)為6000×(1-2%)=5880(人)。因此,選擇B選項。33.每道題在上邊的題干中給出一套圖形,其中包括五個圖,這五個圖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下邊給出一套圖形,其中有四個圖,從中選出唯一的一項作為保持上邊五個圖規(guī)律性的第六個圖。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觀察題干圖形,尋找最大共同點。題干5幅圖中,所有動物均為鳥類,同時所有動物的頭朝向左邊。符合此規(guī)律的只有B選項。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圖形均為動物,考慮實體信息。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guī)律。題干圖形中所有動物均為鳥類,且頭均朝左,只有B項符合。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題干圖形均為不規(guī)則圖形,但明顯具有代表意義,都可表示鳥類,通過觀察選項,可提示發(fā)現(xiàn)鳥嘴朝向的規(guī)律。圖形都代表鳥類,排除A;圖形中鳥嘴的朝向均向左,排除C、D。故本題選B。34.關于行政管理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一切行政管理活動都是直接與國家權力相聯(lián)系的B.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zhí)行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職能C.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D.行政管理有其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行政管理的特點: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lián)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A項中都是直接與國家權力相聯(lián)系的說法錯誤。因此,選擇A選項。BCD項:行政管理的特點:(1)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lián)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2)行政管理是根據(jù)國家法律推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zhí)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zhí)行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職能。(4)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過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xié)調、監(jiān)督和改革等方式,最優(yōu)地實現(xiàn)預定的國家任務,并達到應有的社會效果。(5)行政管理是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一個特定領域,有它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性。BCD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35.下列選項中,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為(

)。①臺風藍色預警發(fā)布②當?shù)厝罕姲踩D移③山洪沖毀大批房屋④救援隊伍趕赴災區(qū)⑤狂風暴雨如約而至A.①-⑤-③-④-②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②-④-①D.①-③-⑤-②-④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事件排序。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臺風災害到來”展開。邏輯關系的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③和事件⑤,是由于“狂風暴雨如約而至”再導致“山洪沖毀大批房屋”,因此事件⑤在事件③前面,可以排除C、D項。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答案。通過分析事件③和事件④可知,因為“山洪沖毀大批房屋”才有了“救援隊伍趕赴災區(qū)”,因此事件③在事件④之前,排除B項。故正確答案為A。36.(

)對于目標相當于(

)對于燈塔A.信心風帆B.激情桅桿C.行動航行D.毅力水手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需要結合代入排除法進行解題,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為正確答案。代入A項,達成目標需要有信心,風帆和燈塔并無必然聯(lián)系。前后關系不一致。代入B項,激情和目標并無必然聯(lián)系,桅桿和燈塔并無必然聯(lián)系。前后關系不一致。代入C項,目標是行動的方向,燈塔是航行的方向。前后關系一致。代入D項,達成目標需要有毅力,水手和燈塔并無必然聯(lián)系。前后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C。37.最早對“峨眉”二字作出解釋的是晉人任豫,其《益州記》記載峨眉山在南安縣(今四川樂山)界以南八十里,兩山首相望如蛾眉。這個說法為北朝酈道元所接受,其《水經(jīng)注》記載峨眉山在南安縣界,去成都南千里,秋日清澄,望見兩山相峙如蛾眉。任豫、酈道元從峨眉山的外形來推定“峨眉”二字的語源語義來歷,幾乎成為后世定論。然而考查圖書典籍,我們卻找不到“峨眉”為“蛾眉”的文獻證據(jù)。這段文字是一篇論文的開頭,這篇論文最可能:A.考證“峨眉”一詞的來源B.介紹峨眉山外貌形態(tài)的變化C.介紹《水經(jīng)注》對后世的影響D.論證文獻對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這是一道接語選擇題,重點關注文段尾句。文段首先分別介紹了任豫、酈道元對“峨眉”二字作出的解釋,并指出他們是根據(jù)峨眉山的外形來推定“峨眉”的語源語義來歷,尾句“然而”轉折,指出沒有圖書典籍能夠證明“峨眉”為“蛾眉”。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圍繞“峨眉”的來源在論述,作為一篇論文的開頭,這篇論文最可能在考證“峨眉”的來源,對應A項。B項,“峨眉山外貌形態(tài)”與尾句話題不一致,且“變化”無中生有,排除;C項,《水經(jīng)注》為舉例部分的內容,非重點,且表述片面,排除;D項,與文段話題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疚亩纬鎏帯俊丁岸朊肌闭Z源考》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開頭介紹了晉朝任豫是最早在《益州記》中對“蛾眉”一詞進行解釋的,隨后文段指出其說法被酈道元所接受。最后,文段尾句介紹了這二人都是從峨眉山的外形來推斷“蛾眉”的詞源,但書籍中卻并不能查到“峨眉”為“蛾眉”的文獻證據(jù)。文段話題落在尾句,接下來應圍繞“峨眉”詞源的考證展開論述。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符合語境。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下文的推斷。閱讀并分析文段,文段通過介紹晉人任豫、北朝酈道元的觀點,指出一種對“峨眉”一詞來源的考證,即從峨眉山的外形來推定“峨眉”二字的語源語義來歷,并轉折指出我們考查圖書典籍卻發(fā)現(xiàn)上面的說法缺乏相應的文獻證據(jù)。根據(jù)行文邏輯,下文應繼續(xù)圍繞考證“峨眉”一詞的來源展開論述,對應A。文段首先說晉人任豫對“峨眉”二字做出的解釋;接著說北朝酈道元也認同其觀點;然后說他們都是從峨眉山的外形來推定“峨眉”二字的語源語義來歷;最后以“然而”進行轉折,指出我們在圖書典籍里面找不到“峨眉”為“蛾眉”的文獻證據(jù)。根據(jù)行文邏輯,下文應繼續(xù)圍繞考證“峨眉”一詞的來源展開論述,A項說法與之相符,當選。B項,文段已經(jīng)說明了任豫、酈道元從峨眉山的外形來推定“峨眉”一詞的來源,“峨眉山外貌形態(tài)”屬于本文內容,下文不可能再贅述峨眉山外貌形態(tài)的相關內容,排除。C項,文段主要介紹的是“峨眉”一詞的來源,“《水經(jīng)注》對后世的影響”與文段話題不一致,排除。D項,“論證文獻對地理研究的重要性”脫離了對“峨眉”一詞的考證的話題,排除。故本題選A。38.辯證的否定實質是“揚棄”,這里的“揚棄”是指:A.拋棄B.絕對否認C.純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繼承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第二步,辯證的否定是“揚棄”。“揚棄”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保留它的積極因素。既批判又繼承,批判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繼承它的積極因素。因此,選擇D選項。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①辯證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②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③辯證的否定是“揚棄”?!皳P棄”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保留它的積極因素。39.(

),1,,,2A.B.0C.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非整數(shù)數(shù)列中的根式數(shù)列。第二步,原數(shù)列轉化為(),,,,。根式下數(shù)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所求項根式下為1-1=0。則所求項為。因此,選擇B選項。40.某氣象站觀測出連續(xù)幾天天氣數(shù)據(jù):共10次下雨,每次整個上午或整個下午:有11個下午是晴天,有15個上午是晴天:每當上午下雨則下午晴天,每當下午下雨則上午晴天,則這幾天中有(

)個全天晴天。A.1B.2C.3D.4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此題無解。1、共下10次雨,每次是一上午或一下午??梢缘贸鰶]有全天下雨的,要不是上午要不就是下午(互斥事件)且都記為一次。2、每當下午下雨則上午晴,每當上午下雨下午晴,說明一天中最多只存在2種天氣??梢缘玫饺缦碌仁剑荷衔缜缣焯鞌?shù)=上午晴天但下午下雨天數(shù)+全晴天天數(shù)(全晴天時,肯定上午也是晴天)得到:上午晴天但下午下雨天數(shù)=上午晴天天數(shù)-全晴天天數(shù),同理可得到:下午晴天但上午下雨天數(shù)=下午晴天天數(shù)-全晴天天數(shù),同時已知道上午晴天但下午下雨天數(shù)和下午晴天但上午下雨天數(shù)正好是下雨次數(shù)。因此可以得到:全晴天天數(shù)=(上午晴天天數(shù)+下午晴天天數(shù)-下雨次數(shù))÷2=(15+11-10)/2=8。41.老字號:新品牌:傳承A.老傳統(tǒng):新花樣:質疑B.老配方:新工藝:創(chuàng)新C.老問題:新思考:評價D.老物件:新東西:區(qū)分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涉及三個詞項間的關系,可以結合遣詞造句法進行解題,將題干三個詞項串聯(lián)成一個句子,在分析選項時需注意對應詞項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與題干一致。老字號經(jīng)過傳承可以變?yōu)樾缕放啤項,老傳統(tǒng)經(jīng)過創(chuàng)新后變?yōu)樾禄樱皇琴|疑,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老配方經(jīng)過創(chuàng)新可以變?yōu)樾鹿に嚕c題干關系一致。C項,老問題經(jīng)過評價不能變?yōu)樾滤伎?,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老物件經(jīng)過區(qū)分不能變?yōu)樾聳|西,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42.某單位進行人員改革,計劃精簡人員25%,撤銷3個機構,剛好這3個機構人數(shù)占全單位的25%,計劃實施后,3個機構被撤銷,全單位減員15%。在此過程中,單位內部人員只減不增。如果上述斷定為真,下列哪項一定為真?A.上述計劃實施后,有的機構調入了新成員B.上述計劃實施后,沒有一個機構調入的新成員人數(shù),超出了單位原總人數(shù)的10%C.上述計劃實施后,被撤銷機構的留任人員,不超過單位原總人數(shù)的10%D.上述計劃實施后,被撤銷機構的人員,占全單位原總人數(shù)的15%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依據(jù)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如果有的部門沒有調入新成員,那么實際減員一定是25%

,而實際減員15%,所以有的部門一定加入新成員,可以推出;B項:計劃實施后,如果被撤銷的3個機構均未減員,而是都調入了同一個機構,而減員的15%是其他機構,則有機構調入的新成員人數(shù)超過了單位原總人數(shù)的10%,選項表述不一定為真,排除;C項:計劃實施后,如果被撤銷的3個機構均未減員,減少的15%是從其他機構減員的,此時被撤銷的這3個機構留下的人員為100%,是單位原人數(shù)的25%,即被撤銷機構的留任人員是可以超過單位原人數(shù)的10%的,選項表述不一定為真,排除;D項:計劃實施后,如果被撤銷的3個機構均未減員,減少的15%是從其他機構減員的,此時被撤銷機構撤銷的人員占全單位原總人數(shù)的0%,選項表述不一定為真,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3.158,181,216,265,330,(

)A.397B.413C.424D.431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考慮做差。第二步,做兩次差如圖所示:二次差數(shù)列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16+2=18,一次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65+18=83,則所求項為330+83=413。因此,選擇B選項。44.用來相互交換的兩種商品必須具有相同的使用價值。(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價值規(guī)律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價值規(guī)律: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互相交換。用來相互交換的兩種商品必須具有相同的價值,而不是相同的使用價值。因此,本題錯誤。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它體現(xiàn)了商品和非商品的本質區(qū)別。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有使用價值,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45.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提到的“車輛”:A.特指機動車B.特指非機動車C.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D.特指私家車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民的法律其它知識。第二步,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二)“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因此,選擇C選項。46.耕耘:收獲A.生根:發(fā)芽B.奮斗:成功C.開花:結果D.立志:拼搏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只涉及兩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fā)現(xiàn)耕耘是為了收獲。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耕耘是為了收獲,表示人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有回報。A項,生根不是為了發(fā)芽,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奮斗是為了成功,表示人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有回報,與題干關系一致,保留。C項,開花不是為了結果,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立志不是為了拼搏,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本題選B。47.越是身處浮華的地方,我們越是希望能遇到一塊心靈棲息地。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商業(yè)化社會,但書店仍然是靈魂的慰藉之地。大到城市,小到商場,若能有一家文化味濃郁的書店,一定能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書店入駐商場,這不僅能給商場帶來客流,也能提升商場的品位。以書店融合閱讀、休閑和其他文化產(chǎn)品的類似“文化商場”模式,更是可以在商場內部構建一個特別的文化鏈。

如果以上論斷為真,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城市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是因為擁有文化味濃郁的書店

B.想要在商場內部構建一個特別的文化鏈,就不應忽視書店這一環(huán)

C.因為書店提升了商場的品位,所以書店給商場帶來了客流

D.即便不是身處浮華的地方,我們也能遇到一塊心靈棲息地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日常結論題,根據(jù)題干信息逐一分析選項。

A項:題干中指出文化味濃郁的書店可以推出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選項中說是因為有文化味濃郁的書店所以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推出關系不等于因果關系,無法推出,排除;

B項:根據(jù)題干最后一句話可知,書店可以在商場內部構建一個特別的文化鏈,選項中說想要在商場內部構建一個特別的文化鏈,不應該忽視書店這一環(huán),是文段的同義替換,可以推出,當選;

C項:題干中指出書店既給商場帶來客流也提升了商場的品位,選項中說是因為書店提升了商場的品位所以給商場帶來了客流,無法推出,排除;

D項:題干說的是我們希望遇到心靈棲息地,選項說的是我們能否遇到心靈棲息地,屬于偷換概念,無法推出,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依據(jù)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題干中提到“書店能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但“書店”并非是城市擁有不一樣氛圍的唯一因素,故城市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并不一定是因為有書店,無法推出,排除;

B項:題干中提到“以書店融合閱讀、休閑和其他文化產(chǎn)品的類似‘文化商場’模式,更是可以在商場內部構建一個特別的文化鏈”,說明書店是必要的,因而“不應忽視書店這一環(huán)”,可以推出;

C項:根據(jù)題干中的“書店入駐商場,這不僅能給商場帶來客流,也能提升商場的品位”,可知“帶來客流”和“提升品位”為并列關系,而非因果關系,無法推出,排除;

D項:題干中提到“越是身處浮華的地方,我們越是希望能遇到一塊心靈棲息地”,但不處于浮華之地,是否能遇到心靈棲息地并不確定,該項說法過于絕對,無法推出,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48.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之后,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一些規(guī)律逐漸顯現(xiàn)出來,認識不到的話則會誤導輿論和政策。勞動經(jīng)濟學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別是接受過大學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職者實現(xiàn)與勞動力市場的匹配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單純的大學畢業(yè)幾個月之后的就業(yè)率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的統(tǒng)計可靠性不高B.目前有關大學生就業(yè)難的輿論有待商榷C.大學畢業(yè)生找到合適工作需要一定時間D.求職時間長短與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大學生就業(yè)的規(guī)律是教育程度與勞動力市場的匹配成正比,最后通過“因此”引出文段重點,即“就業(yè)率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文段大部分在說明“大學畢業(yè)生與勞動力市場相匹配的情況變化”,最后得出結論“大學畢業(yè)后幾個月的就業(yè)率并不能說明問題”,意在表明“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統(tǒng)計可靠性并不高”,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表述均與“就業(yè)率”毫無關聯(lián),直接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閱讀可知,文段末句有總結詞“因此”,其后為文段觀點所在。所以正確答案應是文段末句的準確概括。文段首先指出如果認識不到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一些規(guī)律,就會誤導輿論和政策,接著說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求職者實現(xiàn)與勞動力市場的匹配所需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單純的大學畢業(yè)幾個月后的就業(yè)率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的是目前有關大學生就業(yè)難的輿論有待商榷。A項“可靠性”表述太籠統(tǒng),C項并非文段主旨所在,D項本身表述錯誤。故本題選B。49.這份公文的發(fā)文字號應為:A.X政發(fā)〔2017〕X號B.X政發(fā)【2017】第X號C.〔2017〕X政發(fā)X號D.【2017】X政發(fā)第X號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文格式知識。第二步,發(fā)文字號由發(fā)文機關代字+年份+發(fā)文順序號組成,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號“〔〕”括入;不寫“年”字;不寫“第”字;不編虛位;年份、發(fā)文順序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注。A項正確。因此,選擇A選項。B項:年份應用六角括號“〔〕”括入,正確的寫法應該是X政發(fā)〔2017〕X號,B項錯誤。C項:發(fā)文字號由發(fā)文機關代字+年份+發(fā)文順序號組成,正確的寫法應該是X政發(fā)〔2017〕X號,C項錯誤。D項:發(fā)文字號由發(fā)文機關代字+年份+發(fā)文順序號組成,年份應用六角括號“〔〕”括入,正確的寫法應該是X政發(fā)〔2017〕X號,D項錯誤。50.規(guī)范性公文標題下的時間是:A.公文發(fā)布的時間B.公文撰寫的時間C.公文打印的時間D.公文討論的時間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文格式知識。第二步,規(guī)范性公文主要包括:條例、規(guī)定、辦法等。規(guī)范性公文發(fā)布或通過批準的時間,一般注在文件的標題之下,并用括號括住。因此,選擇A選項。5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變動。在日常生活中,價格變動對需求量影響較小的一組商品是(

)。A.電視機、食用油、禽蛋B.蔬菜、米面、日用調味品C.金銀首飾、液化氣、家用攝像機D.海鮮產(chǎn)品、電腦、轎車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微觀經(jīng)濟。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但價格變動對對蔬菜、米面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A項錯誤,電視機屬于高檔耐用消費品。B項正確,蔬菜、米面、日用調味品均屬于生活必需品,彈性小,受價格變動的影響很小。C項錯誤,金銀首飾、家用攝像機均屬于高檔耐用消費品。D項錯誤,電腦、轎車均屬于高檔耐用消費品。故正確答案為B。52.暗示效應:是指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被暗示者按自己意愿行事。根據(jù)上列定義,下列運用了暗示效應的是:A.小王參加某會議,席間看到了其原單位的領導,下意識點了下頭B.小明看到數(shù)學應用題,心想“完了,又不會做”,一個暗示成績又下降了一大截C.張維大學期間就很有應變能力,現(xiàn)在作為畢業(yè)生代表上臺發(fā)言,竟然有些緊張,時不時需要看一下提前準備的發(fā)言稿D.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暗示,動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②使被暗示者按自己意愿行事。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下意識點了下頭后沒有體現(xiàn)領導按照其意愿行事,不符合“使被暗示者按自己意愿行事”,不符合定義;B項:小明的暗示是給與自己的,并不是給與別人的,不符合定義;C項:張維的暗示沒有出現(xiàn)“別人”,不符合定義;D項:教師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的是各種對學生的暗示,目的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展,符合定義。因此,選擇D選項。53.隨著生產(chǎn)和生活垃圾的急劇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和經(jīng)濟問題。而有關專家卻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將垃圾看成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段話:A.堅持了聯(lián)系的觀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事物性質C.堅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D.違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第二步,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一種趨勢和聯(lián)系,具有兩層含義:①矛盾著的對立面的互相依賴性,即矛盾的一方的存在和發(fā)展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fā)展為前提。②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貫通性,表現(xiàn)為矛盾雙方的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和相互轉化。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是指有些事物在某種場合是無關緊要的,但是換一種場合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會發(fā)揮其他的作用。題干中“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意思是垃圾在一定條件之下可以轉化為資源,正是體現(xiàn)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互相轉化。C項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A項:聯(lián)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所謂聯(lián)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lián)系著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lián)系著的有機整體。唯物辯證法認為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因此,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孤立的觀點。題干中并沒有體現(xiàn)聯(lián)系的觀點。A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B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處于從屬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選項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性質本身說法不夠嚴謹,且題干中并沒有體現(xiàn)。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D項: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之中;二是矛盾存在于每一個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個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各個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個矛盾的各方面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也各有特點。矛盾普遍性和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