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知覺_第1頁
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知覺_第2頁
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知覺_第3頁
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知覺_第4頁
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知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認知心理學第二章知覺第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外界的刺激如何進入我們的大腦?光波神經(jīng)信號

換能第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A知覺信息與知覺過程B模式識別C有關(guān)知覺的認知神經(jīng)科學新進展D目錄視覺過程及基本屬性第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第一節(jié)、視覺過程及基本屬性1、視覺的生理機制眼球的結(jié)構(gòu)功能:(1)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內(nèi)容物構(gòu)成。(2)人的眼球壁分三層:外層為鞏膜和角膜。中層為虹膜、睫狀肌和脈絡膜。內(nèi)層包括視網(wǎng)膜和視神經(jīng)內(nèi)段。眼球內(nèi)容物包括:晶體、房水和玻璃體它們都是屈光介質(zhì)。這些結(jié)構(gòu)加上眼球前端的角膜,組成眼睛的屈光系統(tǒng)

第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視覺的傳導和中樞機制第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視覺的傳導和中樞機制網(wǎng)膜雙極細胞視神經(jīng)節(jié)細胞丘腦的外側(cè)膝狀體枕葉的紋狀區(qū)布魯?shù)侣?7區(qū)第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神經(jīng)沖動在視覺皮層中的傳遞第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位置視覺:V1區(qū)受損,身體對側(cè)視野受損顏色視覺:明度(光放射能量的強度)、色調(diào)(波長)和飽和度(光的鮮艷程度)。三色說:托馬斯·楊,紅、綠、藍顏色恒常性:V4區(qū)運動知覺:似動和運動后像

V5區(qū)深度知覺:單眼線索(重合、相對大小、線條透視、紋理的變化、空氣透視、運動視差)雙眼線索3、視覺基本屬性第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我們是如何知覺到這棵樹的?

第二節(jié)

知覺信息與知覺過程樹折射的光線進入眼睛,影像置于神經(jīng)元上,視網(wǎng)膜上的感受器轉(zhuǎn)換成電化學信號,經(jīng)由神經(jīng)傳遞,到達初級視覺感受區(qū),最終到達大腦。形成對樹的知覺。特征覺察器第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1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由外部刺激開始的加工,通常是說先對較小的知覺單元進行分析,然后再轉(zhuǎn)向較大的知覺單元,經(jīng)過一系列連續(xù)階段的加工而達到對感覺刺激的解釋。理論模型:成分識別理論(Recognition-by-componentstheory,簡稱RBC理論)1.該模型基于這樣一種觀點,通過把復雜對象的結(jié)構(gòu)拆分為稱做簡單的部件形狀,就可以進行識別。中心假設:物體是由一些基本形狀(shapes)或成分(components),也就是幾何離子(geon;geometricion—幾何離子)組成的。幾何離子與特征說中的特征非常相似。“幾何離子”:容積本質(zhì)、形狀本質(zhì)(三維)而非線或角的本質(zhì)(二維)。1知覺加工——自下而上or自上而下成分修復原則第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2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也稱概念驅(qū)動加工,由有關(guān)知覺對象的一般知識開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qū)χX對象的假設。這種期望或假設制約著加工的所有的階段或水平。實驗支持一:Warren的音素恢復實驗自變量:句子的背景;因變量:音素的恢復。1知覺加工——自下而上or自上而下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Warren的實驗實驗結(jié)果說明人在知覺一個句子時,可以依據(jù)上下文和對整個句子的理解,而把一個詞所缺音素恢復起來。這種因素恢復現(xiàn)象是已貯存的知識作用的結(jié)果。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證據(jù)二:Mi11er和Isard的句子知覺實驗3X5的二因素實驗研究第一類為正常句子,即合乎語法并有一定意義Awitnesssignedtheofficialdocument.第二類為異常句子,合乎英語語法,但沒有任何意義

Awitnessappraisedtheshockingcompanydragon.第三類為非語法句,既不合乎英語語法,也沒有任何意義,只不過是一些字詞的隨機組合而已

A1ega1g1itteringtheexposedpicnicknight.第二個自變量為噪音比。因變量為被試報告出句子的正確率。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知覺過程包含相互聯(lián)系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在不同情況下,知覺過程對這兩種加工有不同的側(cè)重。Eysenck(1984)指出,在良好的知覺條件下,知覺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而隨著條件惡化,自上而下加工的參與也將逐漸增多。實驗依據(jù):Tulving等(1964)字詞識別實驗1.3爭論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自變量:1.上下文字詞數(shù)目(0、4、8):disorder;filledwithdirtanddisorder;thehugeslumwasfilledwithdirtanddisorder2.靶子詞呈現(xiàn)時間(0-140ms,梯度20ms)因變量:靶子詞的正確識別率結(jié)果較長的刺激呈現(xiàn)時間更利于無上下文的靶子詞的識別,也即促進了自下而上加工,而上下文的作用這時卻減弱了。說明字詞識別既依賴自下而上加工,又依賴于自上而下加工,條件不同情況不同1.3爭論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假設檢驗說:主要觀點(Bruner,Gregory,Neisser)知覺是一種包含假設檢驗的構(gòu)造過程。人通過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驗假設,再接收或搜尋信息,再考驗假設,直至驗證某個假設,從而對感覺刺激作出正確的解釋,這被稱作知覺的假設考驗說。知覺是在這些假設、期望等的引導和規(guī)劃下進行的。刺激物說:主張知覺只具有直接性質(zhì),否認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作用。J.J.Gibson的觀點Gibson認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豐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直接產(chǎn)生與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對應的知覺經(jīng)驗,根本不需要在過去經(jīng)驗基礎(chǔ)上形成假設并進行考驗。2、兩種對立的知覺理論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爭論的焦點:顯然知覺需要外部刺激的直接作用,問題是現(xiàn)實刺激是否需要在過去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組織才能產(chǎn)生知覺。刺激物說理論假設檢驗說理論無內(nèi)部表征參與依賴于內(nèi)部表征受自下而上加工驅(qū)動既受自上而下又受自下而上加工驅(qū)動外部事件的記憶對知覺作用不大外部事件的記憶對知覺起到關(guān)鍵作用在進行知覺時存在互相獨立的生態(tài)學和生理學水平。認為人類需要理解各個知覺加工水平之間的交互作用關(guān)系3爭論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總體優(yōu)先效應1.格式塔學派的觀點:整體優(yōu)于局部2.實驗支持

Navon的兩個實驗4.整體加工與局部加工視聽干涉范式實驗流程:呈現(xiàn)刺激80ms---后40ms聽到H或S的發(fā)音(300ms)--被試:需要判定他聽到的是哪個字母,并按鍵反應。自變量:整體與聽覺字母的三種關(guān)系:一致、無關(guān)和沖突

局部與整體的三種關(guān)系:一致、無關(guān)和沖突。因變量:反應時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結(jié)論:1.聽到的字母與看到的整體字母一致時,聽覺的分辨速度加快;2.當二者不同時,聽覺分辨受到干擾;3.聽覺分辨的速度不受小字母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視覺的字母識別實驗實

料Navon實驗之二自變量:整體與部分一致、無關(guān)、沖突

注意整體大字母、注意部分小字母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結(jié)論:1.對于大字母的識別要快于小字母;2.小字母的識別,在沖突條件下反應時最長。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以上實驗的總結(jié)總體特征的知覺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覺,總體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覺,總體加工是處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個必要的知覺階段。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基本概念

1.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關(guān)系形成的某種刺激結(jié)構(gòu),也可以說模式是刺激的組合。

2.模式識別:當人能夠確認他所知覺的某個模式是什么時,將它與其他模式區(qū)分開來。3.模式識別種類:物體識別面孔識別表情識別語言識別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特點:復雜性:語言的重要性;命名適應性:適應輸入信息的變異或畸變習得性:大部分模式識別能力來源于后天的學習(一)基本概念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有關(guān)模式識別的幾種假說1.模板匹配說

(1)早期理論

在人的長時記憶中,貯存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在過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復本,與外部的模式有一對一的對應關(guān)系;當一個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時,刺激信息得到編碼并與已貯存的各種模板進行比較,然后作出決定,看哪一個模板與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這個刺激確認為與那個模板相同。這樣,模式就得到識別了。

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幾點質(zhì)疑:(1)模板與外界刺激建立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不計其數(shù)的模板能都存貯在記憶中么?(2)刺激與模板比較時,從記憶中搜尋類似的模板然后進行比較,耗時較多,與人實際過程的快速加工不符合。(3)最佳匹配困難刺激模板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不同形狀的椅子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2.修正理論

在模式識別的初期階段,增加一個預加工過程,即在匹配之前,將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以調(diào)整,使之標準化。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4.缺陷(1)缺乏靈活性(2)記憶負擔重(3)較難解釋模糊復雜的刺激模式識別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二)原型匹配說

1.理論內(nèi)容認為在記憶中貯存的不是模板,而是原型,即一個類別或范疇的所有個體的概括表征。原型反映一類客體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識別的過程中,外部刺激只需與原型進行比較并達到近似的匹配即可。當刺激與某一原型有著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得到識別。

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2.實驗支持

Posner等1967Reed1972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Posner等人的實驗

原型三角形變式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Posner等人的實驗階段一原型不呈現(xiàn),隨機地呈現(xiàn)變式刺激,被試對它們進行分類,每次分類均給予反饋,直至學會正確分類。階段二呈現(xiàn)刺激(階段一看過的變式、新的變式、原型),按階段一學會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實驗結(jié)果:分類的正確率階段一看過的變式(87%)原型(85%)新的變式(50%)---機遇水平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Reed的實驗1972?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3.評價

優(yōu)點:1、很好地解釋了模式識別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減輕了人的記憶負擔。2、只要找到原型,不熟悉的、新的模式也可以被識別。不足:1、沒有非常具體、詳細地描述刺激與原型之間的匹配過程;2、只包含自下而上的加工。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三)特征分析說

1.理論內(nèi)容特征說認為,模式可以分解為特征,外部刺激在人的長時記憶中,是以各種特征來表征的,在模式識別過程中,首先要對刺激的特征進行分折,也即抽取刺激的有關(guān)特征,然后將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與長時記億中的各種刺激的特征進行比較,一旦獲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識別了。

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節(jié)模式識別2.實驗證據(jù)

(1)Neisser(1964)視覺掃描實驗

(2)生理學證據(jù):a.動物具有特征覺察器

b.what和where通路

c.Pritchard(1961)的固定網(wǎng)膜實驗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Neisser(1964)視覺掃描實驗在呈現(xiàn)的材料中快速的找到靶子字母:Z材料的特點:2水平線,1斜線,2銳角研究者的假定:

如果被試對目標的再認是模板匹配,那么對兩組材料的掃描速度應相等;如果使用特征識別,那么被試只需要確定某個字母是否具有曲線特征,就能判斷它是不是靶子字母。此時,對材料a的掃描比材料b快。結(jié)果:證明后者。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生理學證據(jù)a.動物具有特征覺察器生理學的研究表明,動物的視覺系統(tǒng)中含有一些專門化的神經(jīng)細胞,只對有一定特征的刺激做出反應或有最大反應。這種專門化的神經(jīng)細胞被稱作特征覺察器。貓、猴、青蛙、鴿、兔人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生理學證據(jù)b.what和where通路What通路從枕葉中的初級視皮層向顳葉下行,主要負責加工視覺刺激的顏色、形狀和特性。(即加工刺激是什么的神經(jīng)通路)。知覺通路Where通路從枕葉向頂葉上行,主要負責位置和運動信息的加工。運動通路實驗支撐:20世紀80年代猴子的大腦切除術(shù)客體辨別任務:識別之前呈現(xiàn)過的物體;地標辨別任務:要求猴子移開靠近柱子的食槽的蓋子。第四十二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