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1.gif)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2.gif)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3.gif)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4.gif)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5011ee4cb9efdf3aa5370dcce6d9a58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教學設計雙流藝體中學邱琳一、課標要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外力因素。課標解讀:①學會分析常見地表形態(tài)及其變化的主要原因(外力)②使學生從兩方面認識地表形態(tài)。一方面以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tài),即地表形態(tài)一直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綜合的觀點看待地表形態(tài),即內力造就了地表形態(tài)的骨架,外力對地表形態(tài)骨架作再塑造;地表形態(tài)是內、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產物。二、教材分析1、教材內容分析通過前三章內容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地球的運動規(guī)律和圈層結構,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動力的兩大因子——大氣和水。本章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懂得大氣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兩大主要動力。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可從三個層面加以說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構造,即全球海陸、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變化。一般通過板塊構造學說等全球構造理論加以說明。第二是區(qū)域大地構造,側重于內力作用形成的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以解釋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在大地構造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一般主要通過流水、風、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地表形態(tài)是內、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構。2、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能根據(jù)景觀圖或者示意圖判斷地貌類型②能根據(jù)圖文材料,以及地貌特征判斷形成該地表形態(tài)的原因。(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展示景觀圖、示意圖,讓學生根據(jù)其特征分析地貌類型。②依據(jù)圖文材料、地貌特征,以及描述該地貌形態(tài)成因的模式,比較準確的描述某種地表形態(tài)的成因。(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讓學生由易到難的學習新知,復習舊知,學會循序漸進。②.通過學習外力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地理事物是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3、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難點:地表形態(tài)及其原因分析三、學生情況分析1、知識基礎我校大部分學生基礎不是很扎實,而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過程,需要學生全面理解內外力作用以及二者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才能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掌握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的分析方法,也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及從地圖上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閱歷淺,知識面還不夠寬等原因,分析較深層次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2、學習能力教材語言具有專業(yè)性的特點,內容比較抽象,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需結合材料多展示、多模擬。3、學習動力目前美術生急于應對美術專業(yè)高考,對文化學科的學習動力都略顯不足,專業(yè)集訓期間應該多采取一些比較新穎、有效的方式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高中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在觀察、思考、討論、探究、合作與交流中掌握和靈活運用地理知識。本節(jié)的教學由淺入深進行層層引導分析并結合資料,聯(lián)系生活實際,探究地理問題,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生存能力,倡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和探究性學習。本階段結合到我校地理學科的課題研究,遂決定在高三復習課中引入“思維導圖”的使用,以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認識地理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扎實基礎知識,更有效的應對高考。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所學地理知識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2、小組合作: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合作的過程當中相互交流,理清地理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促進地理思維的形成。3、讀圖分析法:學會讀圖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會學生如何讀圖,如何從圖中獲取地理信息,必須貫穿整個地理教育的過程。五、學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知識,獨立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利用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同時,結合所學知識,將課本與案例相結合,舉一反三。討論探究法: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方案。觀察對比法:應用適當?shù)姆椒ê褪侄?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六、教學設計(一)模式本節(jié)課的教學采用多媒體輔助“三案四段式”導學案進行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作為教學理念,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由原來被動(要我學)轉變?yōu)橹鲃樱ㄎ乙獙W),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由傳統(tǒng)達到地位轉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2分鐘)展示學生制作的《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的思維導圖,用知識回顧導入新課。觀看同學做的思維導圖,回顧上節(jié)課知識。以學生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引入,更有益于回顧舊知,學習新知。新課:(1)初練本節(jié)高考題(3分鐘)(課前預習案)2013年北京卷學生完成,給出答案,說明理由后,教師點撥課前預習并獨立完成該題,課堂上小組交流答案,并討論解題過程,小組代表發(fā)言。(2013年北京卷)讀圖回答第1-2題。1.甲地為峰林,同類景觀多出現(xiàn)在①蘇②湘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內蒙古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2.圖中A.甲處侵蝕作用強烈B.乙處由內力作用形成C.丙處易發(fā)生滑坡現(xiàn)象D.丁處是典型的背斜山讓學生從做題的過程中體會本節(jié)的重要性,引起重視.(2)課標要求及學習目標說明(1分鐘)【課標要求】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外力因素【學習目標】(1)能根據(jù)景觀圖或者示意圖判斷地貌類型(2)能根據(jù)圖文材料,以及地貌特征判斷形成該地表形態(tài)的原因認真聽講,在導學案上勾畫學習目標的關鍵詞明確本節(jié)內容學習的內容和重點,提高學習效率。(3)知識系統(tǒng)梳理(10分鐘)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塑造(課前預習案)對照《三維設計》完成(1)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是什么?(2)外力作用主要有哪些,它們的影響因素是什么?(預習案表格)(3)四種外力作用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他們是怎樣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①風化侵蝕搬運沉積②表格(學生討論后回答)(4)一些典型外力作用的地貌及其分布。借助預習案表格進行知識梳理。學生預習,小組討論完善預習案表格,小組代表回答,其他小組補充培養(yǎng)學生獨立預習,閱讀,獲取信息,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課堂練習1(與課堂練習2合計10分鐘)引導學生完成課堂探究一,2013福建卷3-4、2013天津卷5題(2013福建高考)下圖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完成3~4題。3.該沙丘位于:A.沖積扇
B.洪積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灘4.正確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①②③④(2013天津高考)讀下圖,回答5題。5.圖中一些珊瑚島海岸,分布著珊瑚碎屑組成的沙灘。這些沙灘形成于A.風化作用B.侵蝕作用C.搬運作用D.沉積作用用練習落實所學基礎知識,學以致用(4)學法指導(5分鐘)課堂探究二,引導學生用表格生成的方法,對比并判斷外力作用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及相應地貌:(1)不同區(qū)域的主導性外力作用不同(2)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qū)域形成不同的地貌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填寫學案:(1)不同區(qū)域的主導性外力作用不同:不同區(qū)域外力作用典型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區(qū)(2)濕潤、半濕潤地區(qū)(3)高山、高緯地區(qū)(4)沿海地區(qū)(2)同一種外力作用在不同區(qū)域形成不同的地貌外力作用不同區(qū)域作用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中下游出山口入??诒ㄗ饔酶呱缴仙较赂呱缴仙较嘛L力作用干旱區(qū)搬運后干旱區(qū)搬運后引導學生對一些規(guī)律性的內容進行歸納,用對比的辦法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本節(jié)知識要點(5)課堂練習2(和課堂練習1合計10分鐘)引導學生完成真題練習:2014安徽高考——學法指導后完成學生完成,給出答案,說明理由后教師,點撥(2014安徽高考)鄱陽湖地區(qū)夏季的風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變化的影響。鄱陽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遼闊;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歸槽成為槽江。圖中的沙嶺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萬年前,由松散沙粒組成,沙山臨湖一側發(fā)育了一系列壟槽相間的地形。讀圖,完成6-7題。6.受大氣環(huán)流和地形分布的影響,圖b所示地區(qū)A.全年以偏北風為主,冬半年風速較大B.夏半年以西南風為主,風速較大C.全年以偏南風為主,夏半年風速較小D.冬半年以東北風為主,風速較小7.沙山及沙山上壟槽相間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A.風力堆積、流水侵蝕B.流水堆積、風力侵蝕C.風力堆積、風力侵蝕D.流水堆積、流水侵蝕通過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6)難點突破:地表形態(tài)成因分析(6分鐘)課堂探究三,引導學生閱讀《三維設計》P89表格《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成因分析與描述》,完成探究三第8題(2013山東卷)閱讀《三維設計》P89表格《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成因分析與描述》,完成第8題(2013山東卷)讓學生掌握分析常見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成因的方法(7)總結,構建本節(jié)課思維導圖(2分鐘)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和要求,引導學生獨立構建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塑造思維導圖學生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OSAS基礎知識講義課件
- DB3715T 73-2025沙土地變竹栽培養(yǎng)護技術規(guī)程
- 親子收養(yǎng)合同協(xié)議書1
- 個人電子產品購銷合同范本
- 上海市飼料添加劑購銷合同標準模板
- 中小企業(yè)融資合同及相關附件
- 中小企業(yè)短期借款合同范本
- 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度團體福利保險合同全文
- 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團體福利保險合同條款解析
- 中央空調系統(tǒng)工程合同范本
- 游戲賬號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語語法-專題練習-名詞(含答案)
- 2011年公務員國考《申論》真題卷及答案(地市級)
- 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
- 商業(yè)模式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課件
- 物流無人機垂直起降場選址與建設規(guī)范
- AQ/T 4131-2023 煙花爆竹重大危險源辨識(正式版)
- 裝飾工程室內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2024年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qū)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 2024年公務員(國考)之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真題附參考答案(完整版)
- 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