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診斷與手法治療課件_第1頁
頸椎病診斷與手法治療課件_第2頁
頸椎病診斷與手法治療課件_第3頁
頸椎病診斷與手法治療課件_第4頁
頸椎病診斷與手法治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1頸椎病概述

頸椎病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導致椎間隙變窄、椎間失穩(wěn)、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的綜合癥候群。輕者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病變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時則可出線頭暈、心慌等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本病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多采用非手術療法,而在各種非手術療法中,又是推拿治療優(yōu)先考慮。推拿治療學[M].范炳華.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7:49.頸椎解剖結構01頸型頸椎病02神經根型頸椎病03脊髓型頸椎病04椎動脈型頸椎病05交感神經性頸椎病頸椎病的基本分型頸型頸椎病1、頸部前屈,旋轉幅度縮小2、周圍肌緊張3、晨起項強,易于疲勞4、肩胛肩區(qū)酸痛沉重,遇勞加重5、“落枕”樣體征神經根型頸椎病1、頸肩部痛、頸部活動受限2、受壓神經走行方向灼燒樣或刀割樣痛3、上肢放射痛、麻、沉、冷、無力4、頸椎僵硬,活動受限,頭后仰壓頸試驗陽性及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部分患者臂叢牽拉試驗陽性,頭后仰時在病變相應節(jié)段的項韌帶可觸及囊性變。非暴力、因人而異4、頸椎僵硬,活動受限,頭后仰壓頸試驗陽性及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3)X線片多見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可能出現(xiàn)椎管狹窄,CT、MRI可以明確診斷??傊i椎病的診斷應強調臨床癥狀與頸椎退變的相關性。扳法應用于關節(jié),多以“巧力寸勁”使關節(jié)產生伸展、屈曲或旋轉等運動形式,且多數(shù)情況下為短暫的、快速的運動。晚期出現(xiàn)單癱、偏癱、截癱、四肢癱;頸椎失穩(wěn)無疑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頸部肌肉在頸部穩(wěn)定性的維持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頸椎病為什么越來越多?緊推慢移:是指一指禪推法在體表移動操作同時前臂維持較快的擺動頻率,即每分鐘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羅紋面移動速度要慢。手握空拳、拇指自然著力出現(xiàn)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處方:常規(guī)手法減搖頸椎,加開天門、推坎宮、揉眼眶、按太陽、運耳輪、掃散法、拿五經。出現(xiàn)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國內著名頸椎病專家任賴,曾在學術會議上介紹,在他接診的頸椎病人當中,40歲以下患者人數(shù)過半。外因:各種急慢性頸部損傷,感受風寒濕邪侵襲患者坐位。包括頸項部、腰部和全身四肢關節(jié)搖法。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而活動度最大,因而極易造成頸椎失穩(wěn),引起退變,而退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頸椎周圍的血管、神經、脊髓等結構,引起臨床癥狀?;颊咦?。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導致椎間隙變窄、椎間失穩(wěn)、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的綜合癥候群。脊髓型頸椎?。?)早期表現(xiàn)肢體沉重乏力,行走不穩(wěn),活動不靈,有時自己感覺下肢有燒灼感、麻木。同時,常伴有排便困難,約30%患者伴有眩暈;晚期出現(xiàn)單癱、偏癱、截癱、四肢癱;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2)病變平面以下肢體肌張力增加,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淺感覺減退。出現(xiàn)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3)X線片多見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可能出現(xiàn)椎管狹窄,CT、MRI可以明確診斷。椎動脈型頸椎病1、持續(xù)性、位置性眩暈、惡心、耳鳴2、記憶力減退、偏頭疼、視物模糊、精神萎靡、失眠、嗜睡3、伴頸痛,交感神經刺激癥狀4、眩暈與體位有關,多在起床、臥倒、翻身、轉頭時突然發(fā)生,持續(xù)時間短者數(shù)秒至數(shù)十秒,長者可達幾小時到一、二天,可反復發(fā)作。有時可引起嘔吐、猝倒、持物落地等癥狀。交感神經性頸椎病1、后枕部痛、頭沉伴耳鳴2、心率加快,心前區(qū)悶痛、心悸不適3、肢體發(fā)涼,膚溫增高或降低4、癥狀多種多樣,常有頭暈(與體位無關,往往上午輕,下午重),眼皮睜不動,眼球發(fā)脹、視物模糊、耳鳴、咽感異常,頸項不適易疲勞、失眠多夢、易出汗、情緒易激動、心慌胸悶。如表現(xiàn)在上肢,手臂腫脹發(fā)涼、麻木、肩臂痛、活動受限。02頸椎病為什么越來越多?頸椎病病因內因:椎間盤退變外因:各種急慢性頸部損傷,感受風寒濕邪侵襲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1.職業(yè)習慣2008國際骨科學術研討會上介紹,長期伏案工作者的頸椎病發(fā)病幾率是非低頭工作人群的4到6倍,而且年輕患者正以每年約10%的比例迅速攀升。

人體頸部的解剖學特點使我們的頭部具有很大的活動范圍,但與之伴隨的就是較大的損傷機會,過度的負荷會導致頸部組織受到動力性損傷,低頭會使頸部后側肌群處于拉伸狀態(tài),長期如此就會造成肌肉組織的勞損,導致頸部動力失衡進而引起靜力失衡,加速椎間盤、小關節(jié)、韌帶的退行性變,引發(fā)頸椎病。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2.生活習慣

近年來頸椎病的患病人群有年輕化的趨勢。國內著名頸椎病專家任賴,曾在學術會議上介紹,在他接診的頸椎病人當中,40歲以下患者人數(shù)過半。有報道顯示,我國青少年的發(fā)病率已達10%甚至更高,甚至有部分少年兒童也開始出現(xiàn)頸椎病的癥狀。(1)手機、PAD等一系列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致使了一個新的種族的出現(xiàn)——低頭族。長時間低頭,會引起頸椎酸脹,長此可引起椎間盤退型性病變,骨質增生,進而壓迫血管和神經,極易導致頸椎病。

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2)各種奇葩的睡姿

為了緩解疲乏,于是午休的辦公桌上,窄小的公交座椅上,出現(xiàn)了各種奇葩的睡姿。這樣的睡姿嚴重破壞了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而且頭部過伸或過屈都會使頸椎周圍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進而導致頸椎病的出現(xiàn)。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3)抽煙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可導致小血管痙攣,造成頸椎椎體及間盤血液供應降低;同時可促進骨質吸收,礦質化程度降低,使骨質疏松加快,促進軟骨終板鈣化;血管內皮損傷、血中氧分壓減低,椎間盤的有氧供應下降;血粘度過高,血流緩慢,造成代謝產物積聚,最終使椎間盤發(fā)生退變,引起椎間盤突出,同時可以使頸肌有氧血供減少,產生痙攣疼痛,以及椎間盤退變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炎癥介質等物質刺激周圍組織,從而加重頸椎病。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4)其他不良習慣對97例青少年頸椎病患者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其中有62.9%的患者有頸部慢性勞損,36.1%的患者長時間操作電腦,44.2%的患者有長期仰臥閱讀的習慣,25.8%的患者習慣高枕。4、癥狀多種多樣,常有頭暈(與體位無關,往往上午輕,下午重),眼皮睜不動,眼球發(fā)脹、視物模糊、耳鳴、咽感異常,頸項不適易疲勞、失眠多夢、易出汗、情緒易激動、心慌胸悶。為了緩解疲乏,于是午休的辦公桌上,窄小的公交座椅上,出現(xiàn)了各種奇葩的睡姿。4、頸椎僵硬,活動受限,頭后仰壓頸試驗陽性及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非暴力、因人而異頸椎失穩(wěn)無疑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頸部肌肉在頸部穩(wěn)定性的維持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國內著名頸椎病專家任賴,曾在學術會議上介紹,在他接診的頸椎病人當中,40歲以下患者人數(shù)過半。同時,常伴有排便困難,約30%患者伴有眩暈;拿法可單手操作,亦可雙手同時操作。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多采用非手術療法,而在各種非手術療法中,又是推拿治療優(yōu)先考慮。近年來頸椎病的患病人群有年輕化的趨勢。(2)側位片可以看到頸椎曲線改變,椎間隙改變(椎體前緣椎間隙平均間距3.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而活動度最大,因而極易造成頸椎失穩(wěn),引起退變,而退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頸椎周圍的血管、神經、脊髓等結構,引起臨床癥狀。有“捏而提起謂之拿”的說法。本病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fā)病。(2)病變平面以下肢體肌張力增加,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淺感覺減退。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而活動度最大,因而極易造成頸椎失穩(wěn),引起退變,而退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頸椎周圍的血管、神經、脊髓等結構,引起臨床癥狀。1、頸部前屈,旋轉幅度縮小4、頸椎僵硬,活動受限,頭后仰壓頸試驗陽性及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以拇指迅速向下彈刮被檢者中指指甲,正常時無反應,如拇指內收,其余手指也呈屈曲動作即為陽性反應。部分患者臂叢牽拉試驗陽性,頭后仰時在病變相應節(jié)段的項韌帶可觸及囊性變。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而活動度最大,因而極易造成頸椎失穩(wěn),引起退變,而退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頸椎周圍的血管、神經、脊髓等結構,引起臨床癥狀。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3.缺乏鍛煉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越來越多人不重視鍛煉,頸椎肌肉長期得不到舒展和加強。頸椎特殊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是引起頸椎不穩(wěn)定的重要內部原因。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而活動度最大,因而極易造成頸椎失穩(wěn),引起退變,而退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頸椎周圍的血管、神經、脊髓等結構,引起臨床癥狀。頸椎失穩(wěn)無疑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頸部肌肉在頸部穩(wěn)定性的維持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頸后深部肌肉對維持頸段脊柱的生理姿勢和運動起重要作用,肌纖維病理學改變是退變性頸椎失穩(wěn)發(fā)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葉添文等通過研究大量資料認為頸后深部肌纖維的病理改變繼發(fā)于頸椎失穩(wěn),同時肌纖維變性也加重了頸椎失穩(wěn)。4.風寒濕邪侵襲頸椎患病率逐年攀升與人們忽視頸部保暖是分不開的,常見有年輕人為了所謂的美觀,在低溫的室外暴露頸部,很多人在夜間睡覺時不注意頸部保暖,特別有很多年輕人在夏季夜間睡在窗口、電風扇前或長時間吹空調來降低溫度,這都是引發(fā)頸椎病的不良習慣。人在睡眠過程中,體內陽氣下降,血氣運行減緩,抵抗力本身就較日間偏低,此時再受風、寒、濕、邪的侵襲就極易引發(fā)頸椎疾病。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03頸椎病檢查頸椎病的特殊體格檢查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xiàn)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jié)有退行性變。頸椎病的特殊體格檢查椎間孔壓縮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xiàn)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于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fā)或加劇癥狀。當患者頭部處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時出現(xiàn)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頸椎病的特殊體格檢查臂叢牽拉試驗: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頸椎病的特殊體格檢查霍夫曼征(Hoffmann):檢查時,檢查者用左手輕握被檢者腕部,以右手食指及中指輕夾病人中指末端指節(jié),并使腕關節(jié)略背屈,各手指輕度屈曲。以拇指迅速向下彈刮被檢者中指指甲,正常時無反應,如拇指內收,其余手指也呈屈曲動作即為陽性反應。它代表上肢錐體束癥(損傷或病變)。異常結果:一側霍夫曼征陽性,表示該側腱反射亢進,提示可能有錐體束損害,多見于脊髓病變。兩側陽性,如無其他神經系統(tǒng)體征存在時,則無定位意義,亦不能說明是兩側錐體束病變。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1)正位片能看到椎體、椎間隙、雙側鉤突、棘突等結構。異常主要可以看到鉤椎關節(jié)變尖,椎體融合、半椎體畸形,頸肋,棘突不居中等。(2)側位片可以看到頸椎曲線改變,椎間隙改變(椎體前緣椎間隙平均間距3.8±0.5mm后緣間距1.9±0.28mm),骨贅,項韌帶鈣化及后縱韌帶鈣化?;颊咦唬g者站于一側,一手按在頭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頦部,以肩、肘關節(jié)為雙支點,手臂主動施力,兩手反方向用力使頸椎做左右環(huán)轉搖動。異常結果:一側霍夫曼征陽性,表示該側腱反射亢進,提示可能有錐體束損害,多見于脊髓病變。動作的幅度、頻率和手法的壓力同時葉添文等通過研究大量資料認為頸后深部肌纖維的病理改變繼發(fā)于頸椎失穩(wěn),同時肌纖維變性也加重了頸椎失穩(wěn)。頸椎失穩(wěn)無疑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頸部肌肉在頸部穩(wěn)定性的維持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霍夫曼征(Hoffmann):檢查時,檢查者用左手輕握被檢者腕部,以右手食指及中指輕夾病人中指末端指節(jié),并使腕關節(jié)略背屈,各手指輕度屈曲。頸椎失穩(wěn)無疑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頸部肌肉在頸部穩(wěn)定性的維持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出現(xiàn)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緊推慢移:是指一指禪推法在體表移動操作同時前臂維持較快的擺動頻率,即每分鐘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羅紋面移動速度要慢。晚期出現(xiàn)單癱、偏癱、截癱、四肢癱;異常結果:一側霍夫曼征陽性,表示該側腱反射亢進,提示可能有錐體束損害,多見于脊髓病變?;颊咦弧R阅粗秆杆傧蛳聫椆伪粰z者中指指甲,正常時無反應,如拇指內收,其余手指也呈屈曲動作即為陽性反應。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為了緩解疲乏,于是午休的辦公桌上,窄小的公交座椅上,出現(xiàn)了各種奇葩的睡姿。4、肩胛肩區(qū)酸痛沉重,遇勞加重(1)早期表現(xiàn)肢體沉重乏力,行走不穩(wěn),活動不靈,有時自己感覺下肢有燒灼感、麻木。2%的患者有長期仰臥閱讀的習慣,25.處方:常規(guī)手法減頸椎扳法和搖法,加滾拿四肢、頸部拔伸。同時,常伴有排便困難,約30%患者伴有眩暈;晚期出現(xiàn)單癱、偏癱、截癱、四肢癱;同時,常伴有排便困難,約30%患者伴有眩暈;2%的患者有長期仰臥閱讀的習慣,25.相反,臨床癥狀、體征典型而影像學無改變者應考慮頸椎病。扳法應用于關節(jié),多以“巧力寸勁”使關節(jié)產生伸展、屈曲或旋轉等運動形式,且多數(shù)情況下為短暫的、快速的運動。扳法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如應用得當,效果立驗。部分患者臂叢牽拉試驗陽性,頭后仰時在病變相應節(jié)段的項韌帶可觸及囊性變。(2)病變平面以下肢體肌張力增加,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淺感覺減退。4、癥狀多種多樣,常有頭暈(與體位無關,往往上午輕,下午重),眼皮睜不動,眼球發(fā)脹、視物模糊、耳鳴、咽感異常,頸項不適易疲勞、失眠多夢、易出汗、情緒易激動、心慌胸悶。垂肘:肘關節(jié)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3)X線片多見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可能出現(xiàn)椎管狹窄,CT、MRI可以明確診斷。緊推慢移:是指一指禪推法在體表移動操作同時前臂維持較快的擺動頻率,即每分鐘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羅紋面移動速度要慢。動作的幅度、頻率和手法的壓力重點:按揉肌肉痙攣處和穴位。處方:常規(guī)手法減頸椎扳法和搖法,加滾拿四肢、頸部拔伸。同時,常伴有排便困難,約30%患者伴有眩暈;4、癥狀多種多樣,常有頭暈(與體位無關,往往上午輕,下午重),眼皮睜不動,眼球發(fā)脹、視物模糊、耳鳴、咽感異常,頸項不適易疲勞、失眠多夢、易出汗、情緒易激動、心慌胸悶。頸椎特殊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是引起頸椎不穩(wěn)定的重要內部原因。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關節(jié)屈曲,使手背部尺側第五掌指關節(jié)處著力于施術處。出現(xiàn)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1、小魚際(側掌)?法

2、掌指關節(jié)?法

3、指間關節(jié)?法

4、握拳?法

5、前臂?法

6、?彈法有“捏而提起謂之拿”的說法。頸椎病的診斷要點對頸椎病的診斷,必須根據病史、體征、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有頸椎退變而無癥狀者,不應診斷為頸椎病。相反,臨床癥狀、體征典型而影像學無改變者應考慮頸椎病??傊i椎病的診斷應強調臨床癥狀與頸椎退變的相關性。04頸椎病手法治療1、基本手法2、復合手法3、復式操作手法手法分類

手法的技術要求

1.持久2、有力3、均勻4、柔和5、滲透操作時間、動作和力量力度;非暴力、因人而異動作的幅度、頻率和手法的壓力穩(wěn)柔靈活感應和療效

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1、疏通經絡2、促進氣血運行3、調整臟腑機能4、滑利關節(jié)5、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常用推拿手法一、擺動類手法二、摩擦類手法三、振顫類手法四、擠壓類手法五、叩擊類手法六、運動關節(jié)類手法七、復合類手法

拇指自然伸直,余四指呈半握拳狀,拇指蓋住拳眼,用拇指端羅紋面或拇指橈側著力于施術處。沉肩、垂肘、懸腕手握空拳、拇指自然著力一指禪推法

一、擺動類手法

以肘部為支點,前臂主動左右擺動,帶動腕關節(jié)和拇指節(jié)律性地擺動。腕部向內擺動

腕部向外擺動

一指禪推法

擺動類手法動作要領沉肩:肩關節(jié)放松,肩胛骨自然下沉,不要聳肩用力,以腋下空松能容一拳為宜;垂肘:肘關節(jié)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懸腕:手掌自然垂屈,在保持腕關節(jié)放松的基礎上,盡可能屈腕90°;指實掌虛:拇指端自然著實吸定于一點;緊推慢移:是指一指禪推法在體表移動操作同時前臂維持較快的擺動頻率,即每分鐘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羅紋面移動速度要慢。

滾法是用手背近小指側及部分小魚際著力,通過腕關節(jié)的伸屈運動和前臂的旋轉擺動,在體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反復往返滾動的一種手法。

1、小魚際(側掌)?法

2、掌指關節(jié)?法

3、指間關節(jié)?法

4、握拳?法

5、前臂?法

6、?彈法?法側掌滾法著力部位側掌?法

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關節(jié)屈曲,使手背部尺側第五掌指關節(jié)處著力于施術處。屈腕前臂旋前

肘關節(jié)微屈,以肘部為支點,前臂主動旋前運動,帶動腕關節(jié)做屈腕的運動,使手背偏尺側處在施術處上進行連續(xù)不斷的均勻的滾動。側掌?法拿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對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膚,稱為拿法。有“捏而提起謂之拿”的說法。拿法是臨床常用手法之一,具有十分舒適的特點。拿法可單手操作,亦可雙手同時操作。根據拇指與其它手指配合數(shù)量的多寡,而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等稱謂。1、頸部前屈,旋轉幅度縮小3、肢體發(fā)涼,膚溫增高或降低扳法應用于關節(jié),多以“巧力寸勁”使關節(jié)產生伸展、屈曲或旋轉等運動形式,且多數(shù)情況下為短暫的、快速的運動。頸椎特殊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是引起頸椎不穩(wěn)定的重要內部原因。頸椎特殊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是引起頸椎不穩(wěn)定的重要內部原因。2%的患者有長期仰臥閱讀的習慣,25.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可導致小血管痙攣,造成頸椎椎體及間盤血液供應降低;它代表上肢錐體束癥(損傷或病變)。相反,臨床癥狀、體征典型而影像學無改變者應考慮頸椎病。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多采用非手術療法,而在各種非手術療法中,又是推拿治療優(yōu)先考慮。(3)X線片多見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可能出現(xiàn)椎管狹窄,CT、MRI可以明確診斷。當患者頭部處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時出現(xiàn)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對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膚,稱為拿法。有頸椎退變而無癥狀者,不應診斷為頸椎病。當患者頭部處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時出現(xiàn)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手握空拳、拇指自然著力扳法應用于關節(jié),多以“巧力寸勁”使關節(jié)產生伸展、屈曲或旋轉等運動形式,且多數(shù)情況下為短暫的、快速的運動。椎間孔壓縮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xiàn)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于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fā)或加劇癥狀。異常主要可以看到鉤椎關節(jié)變尖,椎體融合、半椎體畸形,頸肋,棘突不居中等。相反,臨床癥狀、體征典型而影像學無改變者應考慮頸椎病。國內著名頸椎病專家任賴,曾在學術會議上介紹,在他接診的頸椎病人當中,40歲以下患者人數(shù)過半。外因:各種急慢性頸部損傷,感受風寒濕邪侵襲拿法

用手拇指與余四指羅紋面夾住施術處,并相對用力擠壓,同時提拽,然后掌指撤力,如此連綿不斷的捏提。搖法使關節(jié)做被動的環(huán)轉運動,稱搖法。包括頸項部、腰部和全身四肢關節(jié)搖法。頸項部搖法

患者坐位,術者站于一側,一手按在頭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頦部,以肩、肘關節(jié)為雙支點,手臂主動施力,兩手反方向用力使頸椎做左右環(huán)轉搖動。扳法使關節(jié)做被動的扳動,稱為扳法。扳法應用于關節(jié),多以“巧力寸勁”使關節(jié)產生伸展、屈曲或旋轉等運動形式,且多數(shù)情況下為短暫的、快速的運動。扳法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如應用得當,效果立驗。包括全身各關節(jié)部扳法。頸部斜扳法

患者坐位。術者站于其側后方,用左手扶住其頭枕部,右手托住其下頦部,兩手臂反方向協(xié)同施力,使患者頭部向一側旋轉至有阻力時做快速的扳動。拇指撥法

拇指伸直用力下壓至一定的深度,余四指置放于相應的位置以助力,待拇指得氣后,作與肌纖維或肌腱、韌帶成垂直方向的單方向或來回撥動。05手法辯證治療頸型頸椎病處方:常規(guī)手法。重點:按揉肌肉痙攣處和穴位。神經根型頸椎病處方:常規(guī)手法。加按揉天宗穴、點按上肢穴位、滾上肢、搓抖上肢。脊髓型頸椎病處方:常規(guī)手法減頸椎扳法和搖法,加滾拿四肢、頸部拔伸。椎動脈型頸椎病處方:常規(guī)手法減搖頸椎,加開天門、推坎宮、揉眼眶、按太陽、運耳輪、掃散法、拿五經。交感神經性頸椎病處方:常規(guī)手法減搖頸椎,加開天門、推坎宮、揉眼眶、按太陽、運耳輪、掃散法、擦背部、按揉背俞、擦胸肋、推橋弓。01頸椎病概述

神經根型頸椎病1、頸肩部痛、頸部活動受限2、受壓神經走行方向灼燒樣或刀割樣痛3、上肢放射痛、麻、沉、冷、無力4、頸椎僵硬,活動受限,頭后仰壓頸試驗陽性及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部分患者臂叢牽拉試驗陽性,頭后仰時在病變相應節(jié)段的項韌帶可觸及囊性變。脊髓型頸椎?。?)早期表現(xiàn)肢體沉重乏力,行走不穩(wěn),活動不靈,有時自己感覺下肢有燒灼感、麻木。同時,常伴有排便困難,約30%患者伴有眩暈;晚期出現(xiàn)單癱、偏癱、截癱、四肢癱;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2)病變平面以下肢體肌張力增加,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淺感覺減退。出現(xiàn)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3)X線片多見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可能出現(xiàn)椎管狹窄,CT、MRI可以明確診斷。頸椎病病因內因:椎間盤退變外因:各種急慢性頸部損傷,感受風寒濕邪侵襲頸椎病為何越來越多?3.缺乏鍛煉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越來越多人不重視鍛煉,頸椎肌肉長期得不到舒展和加強。頸椎特殊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是引起頸椎不穩(wěn)定的重要內部原因。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而活動度最大,因而極易造成頸椎失穩(wěn),引起退變,而退變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頸椎周圍的血管、神經、脊髓等結構,引起臨床癥狀。頸椎失穩(wěn)無疑是頸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頸部肌肉在頸部穩(wěn)定性的維持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頸后深部肌肉對維持頸段脊柱的生理姿勢和運動起重要作用,肌纖維病理學改變是退變性頸椎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