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學第9章稅收理論_第1頁
公共經濟學第9章稅收理論_第2頁
公共經濟學第9章稅收理論_第3頁
公共經濟學第9章稅收理論_第4頁
公共經濟學第9章稅收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稅收第二節(jié)

稅制要素和稅收分類第三節(jié) 稅收原則第四節(jié) 稅負的轉嫁與歸宿第五節(jié) 稅收效應第六節(jié) 稅收的經濟影響第九章

稅收理論第一節(jié)什么是稅收一、稅收的基本屬性馬克思--“賦稅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蔽鞣浇洕鷮W--主要溯源于托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換說”(Benefit-

Exchange-Theory)托馬斯?霍布斯:“人們?yōu)楣彩聵I(yè)繳納的稅款,無非是為了換取和平而付出的代價。”凱恩斯矯正外部效應、協(xié)調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負有提供公共物品的義務享有消費公共物品的權利負有納稅的義務享有依法征稅的權利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當代資產階級稅收理論約翰?洛克二、稅收的“三性”(一)稅收的強制性(二)稅收的無償性(三)稅收的固定性第二節(jié)稅制要素和稅收分類一、稅制要素征稅主體納稅人也稱課稅主體,指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即稅款的繳納者。納稅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區(qū)別負稅人是指最終承受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納稅人與負稅人可能一致(如所得稅),也可能不一致(如流轉稅)。6征稅對象也稱課稅客體,即對什么進行征稅。征稅對象規(guī)定著征稅的范圍,是一種稅區(qū)別于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稅基(taxbase)又稱計稅依據(jù),是征稅對象在量上的具體化,它表明在具體征稅過程中政府按什么計算稅額。采用自然單位征稅稱為從量計征,采用貨幣單位征稅稱為從價計征。稅目:征稅對象內容上的具體化7稅率指稅額與征稅對象數(shù)額或稅基之間的比例。稅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財政收入的多少和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因此,稅率被看作是稅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類別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8稅率的劃分--比例稅率、定額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稅基累進比例定額O稅率定額稅率即固定稅額,指按每一單位征稅對象直接規(guī)定某一固定的稅額,即邊際稅率為零。定額稅率與征稅對象的價格沒有直接聯(lián)系,一般適用于從量稅的征收。定額稅率計算簡便,但缺乏彈性。10比例稅率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數(shù)額大小,采用相同比例征稅的稅率,即邊際稅率為常數(shù)。采用比例稅率使同一課稅對象的不同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一致,有利于促進企業(yè)間的競爭。但在調節(jié)收入差距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計算簡便、便于征收和繳納等特點。11累進稅率指將稅基劃分為若干等級,分別規(guī)定相應的稅率,并使稅率隨著稅基的增大而提高,即邊際稅率遞增。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12全額累進稅率指全部稅基都按照與之相適應的那一檔稅率征稅,隨著稅基的增加,稅率逐步提高。實際上相當于按稅基的大小規(guī)定不同的比例稅率。13超額累進稅率指將稅基分成不同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規(guī)定稅率,并分別計算稅額,加總后即為應征稅額。在稅額累進稅率下,當征稅對象超過某一等級時,僅就其超過部分適用高一級稅率。14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簡便,但累進速度比較急劇,尤其是在兩個級距的臨界部分,很可能出現(xiàn)稅收增長數(shù)量超過稅基的不合理現(xiàn)象:累進超額稅率計算比較復雜,但累進速度平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全額累進稅率的缺陷。15表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的比較16應稅所得額(0,1000](1000,3000](3000,5000]適用稅率5%10%15%應稅所得額(元)邊際稅率全額累進稅額超額累進稅額平均稅率10005%1000×5%=501000×5%=505%300010%3000×10%=30050

×10%=2508.33%500015%5000×15%=75050+200

×15%=55011%在表中:假如應稅所得額為3000元,適用10%的稅率,應納稅額為300元;假如應稅所得額為3

001元,適用15%的稅率,應納稅額為450.15元。這樣,應稅所得額只增加了1元,稅額卻要增加150.15元。17盡管以邊際稅率來定義稅率的累進性,但在經濟分析中,衡量一種稅的累進程度卻一般以平均稅率作為判斷標準。若平均稅率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則該稅種具有累進性。如表所示。18稅種的累進性19應稅所得額(元)應納稅額(元)邊際稅率平均稅率2

000804%3

00015015%5%5

00030015%6%10

00075015%7.5%稅制的其他要素附加與加成減稅與免稅起征點與免征額納稅環(huán)節(jié)違章處理20附加與加成附加一般指地方政府在正稅之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稅款。按國家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征收的稅款稱正稅,正稅以外征收的稅款稱為副稅。附加的比例有兩種形式按征稅對象的數(shù)額征收一定比例的附加按正稅稅額征收一定比例的附加附加收入一般由地方財政支配21附加與加成加成是按應征稅額的一定成數(shù)(或倍數(shù))加征稅款,是稅率的延伸形式。國家為了限制某些經濟活動,或調節(jié)某些納稅人的所得,可以采取加成征收稅款的方法。如勞務報酬所得22減稅與免稅減稅指減征部分稅款免稅指免交全部稅款目的發(fā)揮稅收政策的鼓勵或限制作用或者照顧某些納稅人的特殊情況。23起征點~免征額起征點指稅法規(guī)定的開始征稅時征稅對象應達到的一定數(shù)額。征稅對象的數(shù)額未達到起征點的不征稅,達到和超過起征點的,應按征稅對象的全部數(shù)額征稅。免征額指稅法規(guī)定征稅對象的全部數(shù)額中免予征稅的數(shù)額。無論征稅對象的數(shù)額多大,免征額的部分都不征稅,僅就超過免征額的部分征稅。24納稅環(huán)節(jié)指稅法規(guī)定的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繳納稅款的環(huán)節(jié)。工業(yè)品一般要經過生產、批發(fā)、零售等環(huán)節(jié)。同一稅種只在一個環(huán)節(jié)征稅的,稱為單環(huán)節(jié)課稅。在多個環(huán)節(jié)征稅的,稱為多環(huán)節(jié)課稅。正確確定納稅環(huán)節(jié)對于平衡稅負、保證收入、便于管理等有重要意義。25違章處理指對納稅人違反法律、法規(guī)行為的處理。納稅人的違章行為通常包括偷稅、欠稅、抗稅、騙稅等。偷稅指納稅人有意識地采取非法手段不交或少交稅款的違法行為。欠稅指納稅人拖欠稅款,不按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的違章行為??苟愔讣{稅人對抗稅法拒絕納稅的嚴重違法行為。騙稅指企事業(yè)單位采取對所生產經營的商品假報出口等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26二、稅收分類(一)所得課稅、商品課稅和財產課稅(二)直接稅與間接稅(三)從量稅與從價稅(四)價內稅與價外稅(五)中央稅、地方稅與共享稅第三節(jié)

稅收原則稅收原則又稱稅收政策原則或稅制原則。它是制定稅收政策、設計稅收制度的指導思想,也是評價稅收政策好壞、鑒別稅制優(yōu)劣的準繩。1.稅收原則的演進2.稅收的效率原則3.稅收的公平原則1.1古典稅收原則斯密(Smith,

A.)稅收四原則平等原則(principle

of

equality)確定原則(principle

of

certainty)便利原則(principle

of

convenience)最小征收費用原則(principle

of

minimum

cost)斯密是歷史上明確、系統(tǒng)地闡述稅收原則的第一人。斯密的稅收四原則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經濟自由發(fā)展,作為“守夜人”的政府不干預或盡可能少干預經濟的客觀要求。平等原則指國民應按其在國家保護下所獲收入的多少來確定納稅的數(shù)額。確定原則指國民應納稅額及繳納方式(時間、地點、手續(xù)等),都應清楚明確,不要輕易變動。便利原則指政府征稅的時間、地點、方法等應盡量從簡,讓納稅人感到便利。最小征收費用原則指稅務部門征稅時所消耗的費用應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國家的收入額與納稅人所繳納的數(shù)額之間的差額最小。瓦格納稅收四大原則(含九小原則)財政收入原則國民經濟原則社會正義原則稅收行政原則財政收入原則充足原則,稅收收入應能充分滿足國家財政的需要。彈性原則,即稅收收入能夠適應財政支出的變化。國民經濟原則慎選稅源原則,稅源的選擇應有助于保護資本;主張以國民所得為稅源,而不能以資本所得和財產所得為稅源。慎選稅種原則,稅種的選擇應考慮稅負轉嫁問題,盡量選擇難于轉嫁或轉嫁方向明確的稅種。社會正義原則普遍原則,稅負應遍及每一個社會成員,人人有納稅義務。平等原則,應根據(jù)納稅能力的大小征稅,通過累進稅、免稅等措施,達到社會正義目標。稅收行政原則確定原則,納稅的時間、方式和數(shù)量等應預先規(guī)定清楚。便利原則,納稅手續(xù)盡量簡便,以方便納稅人。節(jié)省原則,節(jié)省征收費用。1.2現(xiàn)代稅收原則效率原則稅收應有助于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配置公平原則稅收應有助于實現(xiàn)收入的公平分配穩(wěn)定原則稅收應有助于實現(xiàn)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運行效率原則公平原則穩(wěn)定原則財政原則中性原則稅務行政效率原則充分原則彈性原則受益原則納稅能力原則一般受益原則特殊受益原則間接替代征收原則客觀說主觀說收入稅基消費稅基財產稅基均等絕對犧牲均等比例犧牲均等邊際犧牲自動穩(wěn)定器相機抉擇政策現(xiàn)代稅制原則2.稅收的效率原則2.1稅收的財政原則2.2稅收中性原則2.3稅務行政效率原則2.1稅收的財政原則財政原則是稅收的最基本原則包含兩層含義充分原則彈性原則充分原則稅收的充分性是指稅收應當能夠為政府活動提供充實的資金,保證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政府課稅的目的在于為公共產品的提供籌集資金,因此,稅收的充分性取決于它是否能夠滿足提供適當規(guī)模的公共產品的需要,或者說,取決于它是否有助于改進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之間的配置效率。彈性原則稅收有彈性是指稅收收入應當能夠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而增長,以滿足長期的公私產品組合效率的要求。2.2稅收中性原則稅收中性原則(tax

neutrality)指的是政府課稅不應干擾或扭曲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或者說不影響私人經濟部門原有的資源配置狀況。稅收中性包含兩種含義:一是國家征稅使社會所付出的代價以稅款為限,盡可能不給納稅人或社會帶來其它的額外損失或負擔;二是國家征稅應避免對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干擾,特別是不能使稅收成為超越市場機制而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因素。稅收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或超額負擔(excessburden)指因課稅而帶來的凈損失或額外負擔稅收的超額負擔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征稅導致納稅人的經濟利益損失大于因征稅而增加的社會經濟效益,則發(fā)生在資源配置方面的超額負擔。二是征稅對納稅人的消費和生產行為產生不良影響,則發(fā)生在經濟運行方面的超額負擔。中性稅收(neutral

taxation)(總額稅)指不改變市場中的各種相對價格,從而不干擾私人部門的經濟決策,不會導致超額負擔的稅收。扭曲性稅收(distortionary

taxation)指產生超額負擔的稅收。DSS1E0E1AP0P1Q0P2BPOQ1QCT圖7-2稅收的超額負擔從全社會的角度看,課稅就造成了面積DCE0的E1福利損失,它就是稅收的超額負擔或無謂損失。因美國學者哈伯格(Harberger,

A.C.)率先提出稅收超額負擔的測定方法,故理論界將

DC稱E0為E1“哈伯格三角”(Harberger

triangle)。2.3稅務行政效率原則稅收成本因征稅而發(fā)生的資源耗費。稅務行政效率原則為了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應當使稅收成本最小化,這就是稅務行政效率原則。稅務行政效率的高低一般通過一定時期的直接稅成本與入庫的稅收收入之比來衡量。比率越低,表明稅務行政效率越高;反之則反是。稅收成本的構成征管成本(administrative

cost)指稅務當局為征稅而發(fā)生的各類費用,如辦公大樓的建造費、辦公設備和用品的購置費、稅務人員的工資和津貼等。遵從成本(compliancecost)指納稅人為履行納稅義務而發(fā)生的各類費用,如保持簿記資料的費用,申報、繳納稅款的費用,進行稅務和會計咨詢的費用等。稅收成本的決定因素稅收環(huán)境指影響稅制正常運行的各種外部條件,如收入申報制度、財產登記制度、結算制度、計算機應用程度、財會建賬

狀況、公民納稅意識、法治化程度等。稅收制度一般說來,商品稅、財產稅的稅收成本低于所得稅,從量稅的稅收成本低于從價稅,比例稅的稅收成本低于累進稅,公司稅的稅收成本低于個人稅。此外,中央集中管理的稅收成本低于分級分散管理;單一環(huán)節(jié)的稅收比多環(huán)節(jié)的稅收成本低;等等。3.稅收的公平原則3.1橫向公平與縱向公平3.2受益原則3.3納稅能力原則3.3兩種衡量標準的權衡3.1橫向公平與縱向公平稅收應具有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橫向公平(horizontalequity)指的是福利水平相同的人應繳納相同的稅收??v向公平(vertical

equity)指的是福利水平不同的人應繳納不同的稅收。稅收公平原則大體可以概括為兩類受益原則納稅能力原則3.2受益原則受益原則(benefit

principle)即要求每個人所承擔的稅負應當與他從公共產品中的受益相一致。橫向公平意味著從公共產品中獲益相同的人應繳納相同的稅收;而縱向公平意味著受益多的多納稅,受益少的則少納稅。受益原則的分類一般受益原則如果收入相同的納稅人有相近的偏好,在一般受益原則下,稅收制度就取決于公共產品需求的收入彈性和價格彈性。特殊受益原則要求對政府服務的特定使用者課征稅收或收取費用。間接替代征收原則直接衡量納稅人從某種政府服務中得到多少利益存在技術

上的困難,在許多場合下人們以間接替代的方式實現(xiàn)受益

原則。例如,采用征收汽油稅、汽車稅和其他汽車產品稅,作為對公路使用的間接替代征收。受益原則在實踐中存在的困難實行受益原則要求每個納稅人繳納的稅收和他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一致,或者必須測定每個納稅人從公共支出中到底享受了多少利益,這是很難的。這意味著,總體稅收按受益原則進行分攤是做不到的。體現(xiàn)受益原則的稅收不改變市場體系所決定的初次

分配格局。受益原則維護的是收入分配規(guī)則的公平,而無助于實現(xiàn)收入分配結果的公平。3.3納稅能力原則納稅能力原則(ability-to-pay

principle)即根據(jù)每個人納稅能力的大小來確定其應當承擔的稅收。橫向公平可以解釋為具有相同納稅能力的人應繳納同等的稅;縱向公平可以解釋為具有不同納稅能力的人繳納不同的稅,也即,納稅能力大的人多納稅,納稅能力小的人少納稅,無納稅能力的人不納稅。衡量納稅能力的最優(yōu)標準客觀說主觀說客觀說以個人擁有財富的多少,作為測度其納稅能力的標準。財富的表示方式收入消費財產收入作為衡量納稅能力標準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收入通常被認為是衡量納稅人的納稅能力的最好標準。

因為收入體現(xiàn)了一定時期內納稅人對經濟資源的支配權,最能決定納稅人在特定時期內的消費或增添其財富的能

力。缺點:應當如何確定收入的統(tǒng)計口徑?以單個人的收入為標準還是以家庭平均收入為標準?以貨幣收入為標準還是以經濟收入為標準?以毛收入為標準還是以凈收入為標準?消費作為衡量納稅能力標準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消費反映著一個人對經濟資源的使用,消費者多的人表明他使用了較多的社會資源和得到更大的利益,自然應當繳納更多的稅收。只對消費品征稅,有助于抑制消費,鼓勵投資,從而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缺點不同個人的消費傾向可能不同,假如都以消費支出數(shù)字來確定納稅能力的話,也會產生不公平。財產作為衡量納稅能力標準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財產代表著納稅人對其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的獨立支配權,反映著個人的經濟能力。納稅人可以利用財產賺取收入,或者通過獲得遺產、贈予等使財富增加,增強其納稅能力。缺點數(shù)額相等的財產未必會給納稅人帶來相同的收益;有財產的納稅人中,負債者與無債者情況不同,財產中的不動產與動產情況也不同;財產種類繁多,實踐上難以查實和評估。從上述三種衡量納稅能力的標準看,任何一種都難免存在片面性,絕對公平的標準是不存在的。可以以一種標準為主,同時兼顧其他標準。主觀說衡量納稅能力應以每個人因納稅而感受的犧牲程度為標準。如果征稅使每一個人所感受的犧牲程度相同,稅制就是公平的,否則就不公平。衡量效用犧牲的三種理論均等絕對犧牲均等比例犧牲均等邊際犧牲均等絕對犧牲指每個納稅人因納稅而犧牲的總效用相等,在全部效用中都受到相同的損失。均等比例犧牲指每個納稅人因納稅而犧牲的效用要與其稅前總效用之比相同。均等邊際犧牲指每個納稅人在納稅之后的最后一個單位貨幣收入的效用應當相等。第四節(jié)

稅負轉嫁和歸宿一、稅收負擔稅收負擔,簡稱“稅負”,是指由于國家征稅給納稅人帶來的經濟利益損失。從絕對額考查,它是指納稅人應支付給國家的稅款額;從相對額考查,它是指稅收負擔率,即納稅人的應納稅額與其計稅依據(jù)價值的比率。稅收負擔是稅收政策的核心。從宏觀經濟學角度考察,稅收負擔不僅僅是指納稅人支付給國家的稅款,它還包括由于政府征稅而給社會經濟造成的損害,即稅收的超額負擔,也包括政府征稅發(fā)生的稅務行政費用和納稅人繳稅產生的費用。按層次劃分,稅收負擔分為宏觀稅負和微觀稅負宏觀稅負(總體稅負)指一定時期內國家參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分配過程中,以稅收形式所集中的價值總量。它表現(xiàn)為一定時期內一國的稅收收入總額。衡量一國宏觀稅負的指標是用稅收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T/GDP)來反映。二、稅負轉嫁與歸宿的含義稅收轉嫁:指的是稅法規(guī)定的納稅人將自己應當承擔的稅款全部或部分轉嫁給他人的過程。稅收轉嫁行為的發(fā)生,可能使納稅人與負稅人出現(xiàn)不一致的情形。稅收的法定歸宿與經濟歸宿的差別稅收的法定歸宿說明誰在法律上負責納稅。稅收的經濟歸宿說明到底誰真正負擔了稅收,它所要反映的是由征稅引起的私人真實收入的變化。區(qū)分稅收的法定歸宿與經濟歸宿的不同,有助于理解納稅人法律責任和稅收真實負擔之間的差異。三、稅負轉嫁方式前轉也稱順轉,指納稅人在經濟交易過程中,按照課稅商品的流轉方向,通過提高價格的辦法,將所納稅款向前轉移給商品或要素的購買者,即由賣方向買方轉稼。是稅收轉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2。后轉也稱逆轉。指納稅人用壓低進價、壓低工資、延長工時等方法,將所納稅款向后轉移給商品或要素提供者的一種形式。稅收轉嫁之所以表現(xiàn)為后轉,一般是因為市場

供求條件不允許納稅人以提高商品售價的辦法,向前轉移稅收負擔。特例:稅收資本化(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3。稅收資本化如果政府向資本品的收益征稅,那么在這項資本品出售時,買主會將以后應納的稅款折成現(xiàn)值,從所購資本品價值中預先扣除,從而使資本品的價格下降,稅收實際上將由資本所有者負擔。此后,名義上雖由買主按期付稅,實際上稅款是由賣主負擔的。稅收資本化是將累次應納稅款作一次性轉嫁。各年的利率,即貼現(xiàn)率。1

2

niRiR1

R2

RnPV

=1+

r(1+

r

)2

(1+

r

)n(1+

r

)in=

i=1+

++稅收資本化計算公式假設某一資本品在各年末能夠產生長期收益流R1

,R2

,,,那Rn么其現(xiàn)值的計算公式為:r為i2nni1

2

n

ii=1Ri

-TiR1

-T1

R2

-T2

Rn

-TnPV

¢=

+1+

r

(1+

r

)(1+

r

)(1+

r

)++

=niiTi¢PV

-

PV

=(1+

r

)i=1該資本品在出售時,買方所能接受的價格即為PV。假設政府每年向資本收益征稅

T。i

則資本現(xiàn)值變?yōu)椋哼@時買方為購買這一資本品愿意支付的價格也下降為PV,¢

從而他以后應納的稅收一次性轉嫁給了賣方。價格的降幅即稅收轉嫁總量為:稅收資本化主要發(fā)生在土地等某些能產生長

久收益的資本品的交易中。如果征收土地稅,地價就會下降?;燹D或散轉對納稅人來說,前轉和后轉的形式可以兼而用之。也即,納稅人一方面通過提高售價的方式將一部

分稅負向前轉嫁給買方,另一方面通過壓低進價

的方式將一部分稅負向后轉嫁給賣方。這一情形

稱為混轉或散轉。消轉:納稅人自我消化稅款。四、稅收的轉嫁與歸宿:局部均衡分析71商品課稅歸宿的局部均衡分析要素課稅歸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商品課稅歸宿的局部均衡分析72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種商品或要素的價格不受其他商品或要素的價格和供求狀況的影響,由其自身的供求狀況決定取得均衡。也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分析某一商品或要素的供給和需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和數(shù)量決定。對商品稅歸宿的分析從量稅從價稅從量稅的歸宿分析從量稅又稱單位稅,指按銷售商品的數(shù)量課征固定的稅額。例:政府對啤酒銷售課稅課于消費者課于廠商73圖 課于需求方的從量稅的歸宿D′SEE′OQPDQ1

Q0FPdP0Psu74G圖 課于供給方的從量稅的歸宿SEE′OQPQ0DQ¢FPdP0PsS′u75無關性定理稅收對價格和產出的效應,與對供給方征稅還是對需求方征稅無關。結論在課征從量稅時,稅收最終由誰負擔,和名義上由誰納稅無關。稅收轉嫁和歸宿的具體情況實際上是由稅后的均衡價格決定的。76供求彈性對稅收轉嫁與歸宿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需求彈性越大,消費者負擔的稅收越少。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供給彈性越大,生產者負擔的稅收越少。在上圖中,消費者承擔了從量稅的主要部分,因為他們多支付的數(shù)額比銷售者少收到的數(shù)額要多些。77極端情形商品的供給完全無彈性,廠商承擔了全部稅負。商品的供給具有完全彈性,消費者承擔了全部稅負。78圖供給完全無彈性時的稅收轉嫁DD′SEE′OP0P¢QPQ0u廠商所得價格的

下降幅度等于稅額79圖供給有完全彈性時的稅收轉嫁DSEOP0P¢QPQ0Q¢消費者支付的價格的上升幅度等于稅額u80從價稅的歸宿分析從價稅是指以商品價格為稅基,按一定的比例征稅。對從價稅歸宿的分析:如圖所示稅收由消費者和廠商共同負擔,負擔的比例因供(需)曲線斜率的變化而變化。D¢81SEE′OP0QPDD′Q¢

Q0圖 從價稅的歸宿FPd82Ps2.要素課稅歸宿的局部均衡分析83工薪稅的歸宿分析工薪稅以雇員的工資收入為課稅對象,旨在為社會保險計劃籌資。工薪稅分為雇員和雇主兩部分繳納的做法由來已久,關鍵是,這種在雇員和雇主之間的法定區(qū)分是無關

緊要的。決定工薪稅歸宿的惟一重要的因素是:雇員得到的工資與雇主支付的工資之間的稅收差額——稅收楔子(tax

wedge)——的大小圖勞動力供給無彈性時的稅收歸宿SEE′OW084W

¢勞動時數(shù)工資率L0=L1DLDL¢圖中,SL

完全無彈性,雇員得到的工資率降低的幅度恰好就是工薪稅的全部稅額,這意味著,雇員承擔了全部稅負。勞動供給曲線完全彈性時,得到正好相反的結果。此時,雇主不得不支付較高的薪金,他所支付的

工資將負擔全部的稅負。85工薪稅或勞動課稅的轉嫁和歸宿取決于供求彈性若雇員的供給彈性大于雇主的需求彈性,則雇員處于有利的地位,雇主處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的稅收將大部分向前轉嫁,主要落在雇主身上。若雇員的供給彈性小于雇主的需求彈性,則雇主處于有利的地位,雇員處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的稅收將大部分無法轉嫁,主要落在雇員身上。86全部經濟中的資本課稅的歸宿分析資本課稅以資本所有者提供資本所獲得的報酬(即利息)為課稅對象。封閉經濟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經濟87封閉經濟的情形在封閉經濟中,由于資本不能在國家之間自由流動,因此以下的假設是合理的:資本的需求曲線向下傾

斜,資本的供給曲線向上傾斜。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供給者承擔一部分稅負,具體承擔多少,取決于資本的供求彈性。88資本自由流動的經濟若資本可以在世界范圍自由流動,則對特定國家來說,資本的供給具有完全彈性,也即,資本的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線。資本需求者支付的稅前價格,其上升的幅度正好等于稅額,而資本供給者不承擔任何負擔。89圖資本供給具有完全彈性時的稅收歸宿DKSKEOr0KrK0資本需求者支付的價格的上升幅度等于稅額TK′90r′五、稅負轉嫁與歸宿的一般規(guī)律1.商品課稅較易轉嫁,所得課稅一般不易轉嫁2.供給彈性較大、需求彈性較小的商品的課稅較易轉嫁,供 給彈性較小、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的課稅不易轉嫁3.

課稅范圍寬廣的商品較易轉嫁,課稅范圍狹窄的難以轉 嫁。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