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考綱內容能力要求命題分析1.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應用實驗: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ⅡⅡⅡ實驗與探究能力1.近幾年新課標卷主要考查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作用特點、運輸及相關的實驗探究??疾榉绞蕉嘁晕淖謹⑹龌驅嶒炘O計形式呈現,考查了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對實驗的分析能力等。2.命題趨勢:利用教材實驗進行拓展與遷移,設計實驗探究生長素或其他激素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影響激素分布的外界因素等。以農業(yè)等生產實踐為背景考查對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考綱導讀][思維網絡]第1、2、3節(jié)
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他植物激素科學家實驗實驗結論達爾文___________能產生某種影響,單側光照射使該影響傳遞到下部伸長區(qū),造成_____側比_____側生長快考點一生長素的發(fā)現及植物生長方向的判斷
[考點梳理]一、生長素的發(fā)現微量有機物
1.植物激素: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________________。2.生長素的發(fā)現過程胚芽鞘尖端背光向光科學家實驗實驗結論鮑森·詹森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_______傳遞給下部拜爾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____________造成的溫特造成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是一種化學物質,并命名為_________(續(xù)表)瓊脂片分布不均勻生長素二、燕麥胚芽鞘系列實驗胚芽鞘促進生長生長素
1.針對燕麥胚芽鞘的系列實驗應明確下列結論 (1)生長素的產生部位——________尖端。 (2)發(fā)揮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長素作用——____________。 (5)彎曲原因——________分布不均勻。 (6)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原因——單側光照、地心引力等。實驗方法示意圖結果遮蓋類①________生長②________生長暗箱類①直立生長②向光(小孔)生長插入類①向____側生長②________生長③向光生長④________生長2.研究生長素的常見實驗方法及結果分析直立向光右直立向光實驗方法示意圖相關結果移植類
①直立生長 ②向____側生長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轉類①直立生長②向光生長③向小孔生長(續(xù)表)左實驗方法示意圖相關結果橫置類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a=b,c=d,都促進水平生長②:a<b,c<d,a、c、d促進生長,b抑制生長(續(xù)表)“三看法”判斷胚芽鞘生長情況[基礎測評]1.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植物體內生長素含量是很少的 B.在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從形態(tài)學上的頂端運輸向基部 C.在植物體內生長素的運輸都不需要能量 D.單側光下燕麥胚芽鞘頂端的生長素可從向光側橫向運輸到背光側
答案:C2.分析以下幾種情況,兩株胚芽鞘將彎向同一方向的是()
ACB D答案:B考點二生長素的合成、運輸、分布
[考點梳理] 1.合成部位: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分裂能力的部位合成,而在衰老的組織中合成________。 2.運輸特點(如下圖所示)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較少極性運輸非極性運輸3.生長素的分布(1)產生部位<積累部位,如頂芽<側芽、分生區(qū)<伸長區(qū)。(2)生長旺盛的部位>衰老組織,如生長點>老根。4.生長素的運輸與植物生長情況的關系(1)運輸方向——橫向運輸和極性運輸
①橫向運輸:是由單向刺激引起的,發(fā)生在胚芽鞘、芽和根的尖端,與植物形態(tài)學方向無明顯關系。如在單側光下,生長素從胚芽鞘向光側移向背光側。單側光引起生長素的橫向運輸可由圖1所示實驗加以驗證。
②極性運輸:指生長素只能由植物形態(tài)學________運輸到________,而不能倒過來運輸。如圖2所示:莖尖分生組織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根尖分生區(qū)合成的生長素向上運輸。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不受重力影響。上端下端運輸方向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極性運輸A有生長素,B沒有生長素橫向運輸生長素含量:C=D,E>F③生長素運輸方向的實驗設計(2)運輸方式——主動運輸
生長素的運輸在缺氧條件下會受到影響,同時,頂芽產生的生長素能逆濃度梯度向下運輸并大量積累在側芽部位,說明生長素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3)植物的向光性(4)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基礎測評]1.如圖甲是對燕麥胚芽鞘所做的處理,那么一段時間后,在①②③圖示位置時,其生長情況依次是()A.向B側彎曲、向B側彎曲、向B側彎曲B.向B側彎曲、向B側彎曲、向A側彎曲C.向A側彎曲、直立生長、向B側彎曲D.向B側彎曲、直立生長、向A側彎曲答案:A2.在太空中做如圖實驗處理,有關此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長素濃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現生長現象 B.生長素濃度:a>c=d>b,①生長最快 C.生長素濃度:a>d>c=b,③生長最快 D.生長素濃度:a=b=c=d,①②③④生長狀況基本相同
答案:B考點三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應用
[考點梳理]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生長生根果實發(fā)育
(1)生理作用:在適宜的濃度下生長素能促進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兩重性低濃度高濃度低高芽莖①實質:即________促進生長,__________抑制生長2.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的典型例子(1)根的向地性高抑制促進頂芽側芽抑制
形成原因:近地側生長素濃度________于背地側,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過高起________生長的作用,而背地側生長素起________生長的作用,因此背地側生長快而近地側生長慢。 (2)頂端優(yōu)勢 ①概念:________優(yōu)先生長而________生長受抑制的現象。 ②形成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較高,發(fā)育受到________。
3.生長素類似物 (1)概念:具有與生長素相似生理效應的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 (2)種類:α-萘乙酸、2,4-D等。
曲線曲線解讀①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②曲線在A、B、C三點代表最佳促進效果,A′、B′、C′點以上的部分體現了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促進效果,A′、B′、C′點分別表示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4.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曲線分析曲線曲線解讀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敏感程度高。根據此原理可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殺死單子葉農作物中的雙子葉雜草(續(xù)表)曲線曲線解讀①曲線中H點表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g,在OH段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增強,而HC段隨著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減弱②若植物幼苗出現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一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大于m小于M(向光一側生長慢于背光一側)③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小于m(續(xù)表)項目原理方法處理無子番茄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獲得香蕉香蕉是三倍體(3n=33),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不能受精發(fā)育成種子,需子房產生一定的生長素并自我刺激,發(fā)育成無子果實無子西瓜染色體變異引起的三倍體,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通過多倍體育種方法育成,其結實需用正?;ǚ鄞碳?產生生長素)才能發(fā)育成無子果實5.單性結實和無子果實[基礎測評]1.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果實發(fā)育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頂芽B.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不同C.頂芽和幼莖中生長素濃度一般保持在促進生長的范圍D.頂端優(yōu)勢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答案:A2.在棉花栽培過程中,需要摘心(打頂)使側芽的生長素量(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長B.增加,以利其生長C.減少,以抑制其生長D.減少,以利其生長答案:D3.下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影響,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P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是該植物莖生長的最適濃度B.當生長素濃度高于P時,莖生長仍被促進C.曲線表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D.當生長素濃度高于M時,該植物的根生長開始受到抑制答案:D其他植物激素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幼根和幼芽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fā)、果實發(fā)育細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進②___________脫落酸根冠、萎蔫的葉片等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③________乙烯植物體各個部位促進④___________考點四植物激素間的相互聯(lián)系
[考點梳理]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未成熟的種子細胞分裂脫落果實成熟
2.在植物生長發(fā)育和適應環(huán)境過程中各種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如下圖所示:(1)植物生長與多種植物激素之間的關系(2)赤霉素與生長素的關系①促進:赤霉素通過促進色氨酸合成生長素來促進細胞伸長。②抑制: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與生長素對促進細胞伸長具有協(xié)同作用。③兩者的生理效應a.赤霉素能解除種子、塊莖的休眠,促進種子萌發(fā)。b.生長素能防止落花落果,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3.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1)具有協(xié)同作用的激素①促進生長: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②延緩葉片衰老: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③促進果實成熟:乙烯、脫落酸。④促進種子發(fā)芽:細胞分裂素、赤霉素。(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①器官脫落②種子萌發(fā)
4.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1)概念:________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調節(jié)作用的化學物質。人工乙烯利赤霉素赤霉素
[基礎測評] 1.甲、乙、丙及NAA等四種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圖,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乙、丙皆為微量有機物B.甲、乙皆可促進果實成熟C.乙、丙之間具有協(xié)同作用D.甲、乙之間具有拮抗作用答案:B
2.用外源脫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劑(fluricbne)分別處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釋放量變化如圖所示(CK為對照處理),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外源脫落酸可以誘導乙烯的生成 B.脫落酸合成抑制劑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C.脫落酸與乙烯對果實成熟的調控有協(xié)同作用 D.采摘后番茄果實內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脫落酸的誘導
答案:D考向1與生長素相關的經典實驗
[典例1]下圖是達爾文所進行的相關研究示意圖,圖甲為實驗方案,圖乙為實驗結果。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甲乙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單側光B.1號與2號裝置的光源位置、孔徑大小都是無關變量C.實驗結果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
D.由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胚芽鞘尖端能產生生長素
[解析]分析實驗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含有胚芽鞘尖端,A錯誤;1號與2號裝置的光源位置、孔徑大小都是無關變量,B正確;該實驗結果只能說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與尖端有關,不能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C錯誤;僅僅根據圖示實驗不能得出胚芽鞘尖端能產生生長素,D錯誤。[答案]B
[考向預測] 1.如圖所示,a、b、c為對胚芽鞘做不同處理的實驗,d為一植株被紙盒罩住,紙盒的一側開口,有單側光照。下列對實驗結果的描述,正確的是()
A.a、b向光彎曲生長,c背光彎曲生長 B.a直立生長,b、c向光彎曲生長 C.圖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轉紙盒,一段時間后,植株向左彎曲生長 D.圖d中如果將紙盒和植株一起旋轉,則植株向紙盒開口方向彎曲生長
解析:圖a中由于生長素不能透過玻璃片,故a直立生長;圖b中生長素能透過瓊脂片,單側光照使b向光彎曲生長;圖c中由于胚芽鞘沒有尖端,對光不產生反應,左側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c向右側彎曲生長;圖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轉紙盒,一段時間后植株向光彎曲生長,如果將紙盒和植株一起旋轉,光只能從開口進入,因此植株彎向紙盒開口方向生長。答案:D2.(2018年江蘇丹陽期中)下列組圖是研究植物向性運動與生長素之間的關系,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當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時,應設置c和e對照B.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時,應設置a和f對照C.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時,應設置b和c對照D.圖中能向光彎曲生長的是c,停止生長的是b和f
解析:當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時,應設置對胚芽鞘尖端的不同處理進行對照,即d和e對照,A錯誤;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時,應設置的對照是有無單側光,即a和c對照,B錯誤;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時,應設置的對照是有無胚芽鞘尖端,即b和c對照,C正確;圖中c和e胚芽鞘尖端有感光性,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背光一側多,生長素極性向下端運輸,使背光一側生長快,植物表現出彎向光源生長,而b和f沒有胚芽鞘尖端,植株不生長也不彎曲,D錯誤。答案:C考向2生長素的合成、運輸)[典例2]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幼嫩葉片中的色氨酸可轉變?yōu)樯L素B.成熟莖韌皮部中的生長素可以進行非極性運輸C.幼嫩細胞和成熟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長素濃度的影響
[解析]生長素是由色氨酸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轉化而成的一種植物激素;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通過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幼嫩的植物細胞對生長素較為敏感,而成熟的植物細胞對其則較為遲鈍;當生長素增加到一定濃度時,就會促進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過來又抑制了生長素促進切段細胞伸長的作用,由此可見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長素濃度的影響。[答案]C
[考向預測] 3.生長素是人們發(fā)現和研究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生長。下圖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關生長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植物體地上部分生長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結構合成 B.①生長迅速而②生長受抑制是由于②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長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長素無法運輸到④部位 D.由于④結構能夠生長,因此該植物的生長沒有體現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現象
解析:幼葉等部位也可合成生長素;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處,導致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而抑制了側芽生長;②生長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④處距離頂芽較遠,①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到④處較少;該植物頂芽①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的生長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該植物的生長體現了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現象。答案:A考向3以實驗為基礎的生長素運輸方式[典例3](2018年陜西榆林期中)根據下圖判斷,下列對生長(素分布、運輸、生理作用等的解釋不科學的是 A.左側生長素含量高,生長快 B.生長素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C.生長素濃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長也表現出頂端優(yōu)勢現象)
[解析]給予右側光照,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左側分布多,長得快,因此植物會向右彎曲生長,A正確;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極性運輸,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B正確;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較高,離頂芽越近,生長素濃度相對越高,所以生長素濃度高低依次是B>C>D>A,C錯誤;根部主根產生的生長素能運輸到側根部位,其生長也能表現頂端優(yōu)勢,D正確。[答案]C
[考向預測] 4.(2018年湖北黃岡期末)為了探究生長素的作用,將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胚芽鞘上端一側放置含有適宜濃度IAA的瓊脂塊,對照組胚芽鞘上端同側放置不含IAA的瓊脂塊,兩組胚芽鞘下端的瓊脂塊均不含IAA。兩組胚芽鞘在同樣條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對照組胚芽鞘無彎曲生長,實驗組胚芽鞘發(fā)生彎曲生長,如圖所示。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胚芽鞘b′側彎曲生長證明了生長素能發(fā)生極性運輸B.如果將d′組置于左側光下,玉米胚芽鞘可能會直立生長或向左生長C.瓊脂塊d′從a′中獲得的IAA量小于a′的輸出總量D.胚芽鞘b側的IAA含量與b′側的相等,c側的IAA含量與c′側的相等
解析:瓊脂塊a′中的生長素運輸到b′,促進b′生長,c′無生長素,不生長,所以胚芽鞘b′側彎曲生長,與極性運輸無關,A錯誤;將d′組置于左側光下,由于沒有尖端,不能接受光的刺激,不會直立生長或向左生長,B錯誤;瓊脂塊a′中的生長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長,部分運輸到瓊脂塊d′,因此瓊脂塊d′從a′中獲得IAA量小于a′的輸出量,C正確;瓊脂塊a中不含生長素,瓊脂塊a′中含生長素,故胚芽鞘b側的IAA含量比b′側的少,D錯誤。答案:C考向4生長素的作用
[典例4](2018年浙江卷)某同學進行了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丙是蒸餾水處理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縱坐標的名稱只能用根數量表示B.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C.由圖中可知甲組的2,4-D濃度高于乙組D.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長
[解析]圖中的縱坐標可以用生根的總長度來表示,A錯誤;丙組是蒸餾水,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不同,說明甲組和乙組的2,4-D濃度不同,據此認為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即該實驗的自變量),B正確;甲組的促生根的效果比乙組高,但是在最適2,4-D濃度兩側存在促生根效果相同但濃度不同,所以不能確定甲乙濃度高低,C錯誤;據圖,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短,D錯誤。[答案]B[考向預測]5.下列關于植物莖的負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長素在根部“3→4”的運輸不需要消耗ATPB.生長素對2處和6處的作用相同C.兩種現象說明根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高于莖D.兩種現象均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解析:根部生長素“3→4”的運輸屬于主動運輸,所以需要消耗ATP;2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1處,6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5處,但2處生長受到抑制,6處生長受到促進,體現了根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莖;根的向地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而莖的背地生長中只體現了生長素的促進作用,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答案:C考向5以實驗為載體考查生長素的兩重性
[典例5](2018年河南商丘期中)圖甲是一盆栽植物;圖乙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敘述不正確的是()甲乙
A.若圖甲植物①處的生長素濃度為圖乙中的B所對應生長素濃度,則圖甲植物②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D所對應生長素濃度
B.將圖甲中植物置于右側光照射下,③側生長素濃度用圖乙中C所對應生長素濃度表示,則④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所對應生長素濃度C.經濃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長素溶液處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長
D.若將圖甲中植物向左側水平放置,則⑤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⑥處,植物的根向地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解析]根據圖1所示,①表示頂芽,②表示側芽,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部位積累,若圖甲植物①處的生長素濃度為圖乙中的B所對應生長素濃度,則圖甲植物②處的生長素濃度為抑制作用,故大于D所對應生長素濃度,A正確;給予該植物右側光照,植物在單側光照射下,引起頂芽產生生長素向背光側橫向運輸,造成向光側濃度低于背光側濃度,所以③側生長素濃度高于④側,促進程度大,③側生長素濃度用圖乙中C所對應生長素濃度表示,則④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所對應生長素濃度,B正確;經濃度大于10-6
mol·L-1的生長素溶液處理的某植物器官(根或芽),因受到抑制而生長變慢,C錯誤;當植物水平放置時,因為受到重力作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近地側生長素濃度促進莖生長,抑制根的生長,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促進莖生長,但促進程度小,同時也促進根生長,表現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D正確。[答案]C“三看”法確認生長素作用是否體現“兩重性”[考向預測]6.(2018年四川德陽聯(lián)考)如圖是生長素濃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經表現出向光性,且測得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f,則背光面的生長素濃度范圍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劑除草的原理是生長素濃度大于h時抑制生長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表現出根向地性,測得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g,則遠地側生長素濃度可能為2f
D.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產生頂端優(yōu)勢現象的側芽生長素濃度可能大于h
解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促進作用增強,因此如果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f,被光側的生長素濃度應該是大于f且小于2f,A正確;除草劑的原理是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雜草生長,應該是大于h,B正確;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促進作用減弱,甚至抑制生長,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促進作用大于近地側,因此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值在h左右,則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應小于h,C錯誤;頂端優(yōu)勢的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在側芽部位積累,使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發(fā)育,因此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產生頂端優(yōu)勢現象的側芽生長素濃度可能大于h,D正確。
答案:C
7.將一株正在生長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飛行的航天飛機的暗室內,暗室朝向地心的一側開一個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圖甲所示);圖乙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莖生長的作用。請判斷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甲乙A.一段時間后,圖甲所示植物莖的生長方向是彎向光源生長B.若圖甲中莖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m,則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p的范圍是0<p<mC.圖乙曲線上HC段表示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
D.若把圖甲裝置放回地球,同時去掉光源,植物莖遠地側的生長素濃度若為m,則近地側的生長素濃度r的范圍是0<r<m
解析:在失重的狀態(tài)下,重力對生長素的分布沒有影響,而單側光仍能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使向光側生長素分布少,背光側生長素分布多,引起莖向著光源方向生長,A正確;若此時莖的背光側的生長素的濃度為m,因為向光側的生長素分布少,其濃度范圍應該大于0小于m,B正確;曲線上HC段表示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C正確;若把圖甲的裝置放回地球上,由于重力的影響,莖的近地側生長素的濃度大于遠地側,且促進生長的效果大于遠地側,故若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近地側生長素的濃度范圍是大于m小于2m,D錯誤。答案:D考向6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的應用
[典例6]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yè)生產經驗,至今許多仍在實踐中應用。下列敘述與植物激素作用無直接關系的是()
A.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棉株開花結實。(據《農桑輯要》) B.肥田之法,種綠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據《齊民要術》) C.正月種白稻,五月收獲后,根茬長新稻,九月又成熟。(據《廣志》) D.新摘未熟紅柿,每籃放木瓜兩三枚,得氣即發(fā),澀味盡失。(據《格物粗談》)
[解析]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棉株開花結實,與生長素有直接關系;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通過生物固氮可增加土壤肥力,與植物激素作用無直接關系;白稻的再生與細胞分裂素等多種植物激素有直接關系;將木瓜與未熟紅柿放在一起,木瓜釋放的乙烯可促進未熟紅柿成熟。[答案]B[考向預測]8.(2018年遼寧丹東五校聯(lián)考)下列敘述中與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對應關系一致的是()
A.適時摘除棉花的頂芽,提高棉花產量——生長素 B.釀制啤酒時,人工處理大麥種子促進淀粉水解——脫落酸 C.抑制水稻種子發(fā)芽——細胞分裂素 D.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來——乙烯
解析:頂端優(yōu)勢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積累在側芽部位,頂端優(yōu)先生長,側芽生長受到抑制的現象。去掉頂芽,側芽附近的生長素來源受阻,濃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側芽萌動,加快生長,A正確;種子萌發(fā)時會合成淀粉酶,內部積累的淀粉會被降解,為呼吸作用提供原料,從而提供萌發(fā)所需能量。赤霉素可以促進淀粉酶的合成,提高效率,B錯誤;脫落酸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fā),C錯誤;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來,是因為脫落酸的作用,D錯誤。答案:A考向7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典例7](2017年新課標Ⅲ卷)干旱可促進植物體內脫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條件下生長的某種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變幼苗,進行適度干旱處理,測定一定時間內莖葉和根的生長量,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綜合分析上圖可知,干旱條件下,ABA對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給干旱處理的突變體幼苗施加適量的ABA,推測植物葉片的蒸騰速率會________,以對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反應。 (3)ABA有“逆境激素”之稱,其在植物體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解析](1)由圖可以直接看出,與突變型(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莖葉生長受到抑制,根的生長被促進。(2)ABA會抑制莖葉的生長,而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施加ABA會使蒸騰作用降低。(3)ABA主要在植物體的根冠、萎蔫的葉片中合成。(4)根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為化學反應的溶劑,維持細胞滲透壓,提供反應的原料,組成細胞的結構等。
[答案](1)促進根的生長,抑制莖葉的生長(2)降低(3)根冠、萎蔫葉片
(4)水是根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水參與根細胞內的生化反應處理濃度每穗粒 數/個千粒重/g產量/
(kg·km-2)成熟粒率/%對照115.725.6766180.6生長素5μg/g146.927.2841589.5赤霉素30μg/g132.228.1821585.2乙烯利20μg/g110.226.1749987.4
[考向預測] 9.(2018年河南信陽模擬)在水稻花期,分別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釋放乙烯)。成熟期測定水稻產量和成熟度,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5μg/g生長素促進水稻增產的綜合效果最好B.20μg/g乙烯利可以促進水稻籽粒的成熟C.30μg/g赤霉素可促進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積D.生長素與乙烯調節(jié)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解析:從表格可知,5μg/g生長素水稻的各項數據是最適宜的,故5μg/g生長素促進水稻增產的綜合效果最好,A正確;20μg/g乙烯利作用下成熟粒率比對照組高,可以促進水稻籽粒的成熟,B正確;30μg/g赤霉素作用下每穗粒數,千粒重和產量都高于對照組,可促進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積,C正確;表格中得不出生長素與乙烯調節(jié)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錯誤。答案:D
10.為研究吲哚乙酸(IAA)與脫落酸(ABA)的運輸特點,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和ABA開展如下圖所示的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塊①和②中出現較強放射性的是②B.若圖中AB為成熟莖切段,瓊脂塊①和②中出現放射性的只是②C.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塊③和④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的運輸是極性運輸
D.若圖中AB為成熟莖切段,瓊脂塊①和②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說明IAA在成熟莖切段中的運輸不是極性運輸
解析:由于生長素在莖尖切段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所以①中接收瓊脂塊有生長素,②中接收瓊脂塊不會含有生長素,A錯誤;在成熟莖切段中的運輸不是極性運輸,IAA既可由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也可以倒過來運輸,①②均出現較強放射性,B錯誤;如果瓊脂塊③和④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說明了ABA既可以從A運輸至B,也可以從B運輸至A,即ABA在莖尖的運輸方式不是極性運輸,C錯誤;同理可判斷D項中IAA的運輸方式不是極性運輸,D正確。答案:D
11.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分別處理豌豆黃化苗莖切段一段時間,得到如下圖所示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激素的濃度和處理莖切段的時間分別屬于自變量和無關變量B.在50μmol/L濃度時,赤霉素比生長素促進伸長的效果更好C.250μmol/L的赤霉素和生長素共同使用促進伸長的效果最佳D.106μmol/L的生長素對莖切段的作用可能與誘導乙烯的產生有關
解析:根據圖形,實驗的自變量為激素的濃度和激素的種類,處理莖段的時間屬于無關變量,應保持相同;50μmol/L時,赤霉素處理的莖段長度大于生長素處理的莖段長度,因此,濃度為50μmol/L時,前者的促進伸長效果更好;圖中所示為赤霉素和生長素分別處理的結果,無法判斷二者共同使用的作用效果;據圖分析,106
μmol/L濃度組和對照組相比,莖切段短,說明該濃度對莖伸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因為較高濃度的生長素誘導乙烯合成,從而抑制細胞伸長。答案:C
12.(2018年湖北宜昌模擬)玉米矮化病毒能顯著抑制玉米的生長,感染這種病毒的玉米植株會非常矮小。研究發(fā)現該病毒能抑制玉米赤霉素的合成,請你設計實驗驗證此結論。實驗中不能用化學方法測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請補充完善實驗步驟:第一步:選取長勢基本相同的________玉米幼苗若干株,將其平均分成甲、乙兩組。
第二步:對甲組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乙組幼苗__________________,并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
第三步: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該病毒能抑制玉米赤霉素的合成。
解析: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可通過選擇同樣被病毒感染的植株,分別施用赤霉素和等量的蒸餾水,觀察兩組玉米的平均高度。根據以上分析,按照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性原則設計實驗,實驗步驟為:第一步,選取長勢基本相同的被矮化病毒感染的玉米幼苗若干株,將其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第二步,對甲組幼苗噴施適宜濃度的赤霉素溶液;乙組幼苗噴施等量的蒸餾水,并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第三步,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計算兩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實驗結果是甲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明顯高于乙組,說明該病毒能抑制玉米赤霉素的合成。答案:第一步:被矮化病毒感染的第二步:噴施適宜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噴施等量的蒸餾水第三步:測量并計算兩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甲組玉米植株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的平均高度明顯高于乙組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插條生根的作用
1.實驗原理: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插條的生根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不同濃度、不同時間處理影響程度不同。2.實驗方法
(1)浸泡法:把插條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約3cm,處理幾小時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濃度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陽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進行處理)。(2)沾蘸法:把插條基部在濃度較高的藥液中蘸一下(約5s),深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黃精的鑒定(中藥鑒定技術)
- 《劉姥姥進大觀園》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特色備課資源(統(tǒng)編版)
- 第17課 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 教學設計-部編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 2025年度古建筑實物抵押借款協(xié)議
- 咖啡廳油漆施工模板
- 化工原料罐車運輸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農業(yè)勞務合同綠色生產與增收保障合同
- 2025年度房產中介員工勞動合同及業(yè)績考核與晉升機制合同
- 2025年度勞動合同解除與員工安置合同模板
- 2023-2024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同步教學設計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
- 氬氣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汽車運行材料ppt課件(完整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練習一-北師大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沖擊測定法
- 2022《化工裝置安全試車工作規(guī)范》精選ppt課件
- Q∕GDW 12067-2020 高壓電纜及通道防火技術規(guī)范
- 汽車系統(tǒng)動力學-輪胎動力學
- 《經濟研究方法論》課程教學大綱
- 10T每天生活污水處理設計方案
- 中國民航國內航空匯編航路314系列航線
- 山西特色文化簡介(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