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1.gif)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2.gif)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3.gif)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4.gif)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cd3afb5af1df73a302154deb36a8bde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第1課紙片插接第2課重重疊疊第3課點、線、面第4課漂亮的包裝紙第5課五味瓶第6課得獎啦第7課美麗孔雀第8課葉子上的小“血管”第9課漂亮的花邊第10課奇妙的腳印第11課蔬果變變變第12課小鳥的家第13課動物的故事第14課友誼卡第15課家鄉(xiāng)變了樣第16課我的老師第17課會爬的玩具第18課電腦美術——復制翻轉畫花邊第19課娃娃家第20課五彩繽紛的生活
目
錄
246811151719222426283032343638404244第1課紙片插接教學目的:1、讓學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識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2、引導學生在欣賞造型與色彩中勇于發(fā)表獨特見解。教學重點:插接圖形的造型設計。教學難點:插接技巧的了解與掌握(插接方法與擺設形狀)教學工具:彩色卡紙、剪刀、示范作品、學生作品及精美藝術圖片。教學過程:一、授課1、制作方法對比導入——點出課題師言:小朋友們,我們在上幾個學期的美術課中,上過很多的手工課,學到了許多新的制作方法。(請幾個學生講講學過什么樣的方法:粘、剪、卷……)。教師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紙片插接)。2、欣賞、對比,發(fā)現(xiàn)新的紙工技法欣賞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撲克牌插接、幾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貼式的立體橋梁作品。)請學生觀察這些紙藝作品與以往的手工課制作紙藝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觀察粘貼式的橋梁作品與插接成的紙片作品中引導學生對比發(fā)現(xiàn)兩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處)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學生回答、發(fā)現(xiàn)。)3、觀察范作:師問:觀察作品并告訴老師哪些比較好看,為什么?生答:紙片的圖形十分漂亮,顏色豐富,搭配和諧。4、教師邊示范制作,邊講解:剛才我們經過觀察,已經發(fā)現(xiàn)了這課要學習的內容——紙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點,現(xiàn)在老師把具體的制作步驟示范,讓同學們進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點。(1)設計紙片造型(由于時間較久,也可用簡單方形代替,)(2)剪。(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學生先由設計作品的底座)(4)插接。提醒學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選擇井字格形結構。(鼓勵學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觀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議做大些。5、讓學生先討論,并分組動手先制作插接底座。6、看看誰的底座最牢固,并把這個新發(fā)現(xiàn)方法介紹給大家。二、布置作業(yè):1、學生可自行分組制作。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3、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發(fā)現(xiàn)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給予指正、修改、加以鞏固。三、評價、作品展示、比一比:選出造型夸張、拼接牢固的小組作品,比比看,誰的最有創(chuàng)意,誰最有辦法,插得最高,由學生為主參評,小組間互相評價,講一講,這些作品的優(yōu)缺點?相互交流插接經驗。四、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種新的紙藝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紙藝作品,其實還有很多的方法我們還沒學到,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多動動手,你們就慢慢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把這種美制作出來。教學反思:第2課重重疊疊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自然界中重疊的現(xiàn)象,學生初步了解重疊形狀的特點。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評述、造型、表現(xiàn)能力,從而提高審美素養(yǎng)。3.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學會用一種或二種重疊形狀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教學重點:了解重疊形狀的特點,并制作。教學難點: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重疊方法,創(chuàng)作圖案。教具準備:水果兩個、幾何圖片若干、重疊形狀拼貼畫一幅。學具準備:彩色紙(兩色以上)、剪刀、膠水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觀察導入1、重疊的概念:XkB1.com師出示兩個水果,做重疊擺放,提問水果產生了什么效果?生答略,師引導學生觀察上下、前后的重疊特點2、觀察自然現(xiàn)象師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窗外的樹,前后樹的重疊,上下、前后樹葉的重疊師小結,自然界有了重疊就變得更加有節(jié)奏和美麗。3、導入課題:《重疊的形狀》三、新課教授(發(fā)展階段)1、知識窗: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前面,就產生了重疊。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上面,也會產生了重疊。2、學生活動:活動一:請2組學生(每組5人)上講臺表演重疊。(加強重疊的印象)活動二:請2位學生上講臺用教師準備的幾何圖片教具拼擺重疊的形狀。3、欣賞課本范圖(加深重疊的印象)城市雕塑(世紀之鐘)、油畫(靜物)、學生作品4、重疊形狀的制作a、選擇造型:動物、植物或人物b、選擇重疊的方式:上下或前后c、欣賞教師范畫,學生討論畫中的重疊形狀.更加深學生對重疊的印象四.學生實踐創(chuàng)作(探索階段)1.完成重疊形狀的設計和制作2.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五.作品展示1.分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2.欣賞他人的作品,并評述六.收拾整理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七.歸納拓展1.生:談感受2.師:小結3.拓展:展播電視風光片,讓學生感受重疊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存在和運用教學反思:第3課點、線、面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耐心細心的學習習慣。2.學習用點、線、面進行排列造型。教學過程一.導入1.通過欣賞點、線、面的抽象畫來揭示課題。2.引: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畫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們快去看看!3.旁白:看!舞臺的布幕徐徐拉開了。第一場表演是……。4.設問: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這幅畫里有哪些形狀?(各種各樣的點、線、面)5.讓學生直觀地在視覺和聽覺等各方面都得到親身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作欲望,開拓學生的思路。二.教授新課1介紹點、線、面的知識。引:什么樣叫點、什么叫線、面呢!?我們一起去探索。設問:地球在宇宙中,顯得怎樣?2.設問:當我們在近處看地球時,它顯得怎樣?動畫課件直觀地了解點、線、面的知識。2.學習運用小物品制作點、線、面的方法;認識抽象畫給人們帶來特殊的視覺美感,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引:畫室里的表演正在進行著,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去欣賞。知識點:點、線、面是美術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設問:看著畫面,你有什么感覺?你覺得畫家在畫的時候,在想些什么呢?畫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畫出這幅畫?我們還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來畫畫呢?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對問題的探究能力。3.幫助學生明確課堂學習任務。引: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增強了知識,讓我們一起走進美術世界,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設問:歡迎你們來到美術世界,走上點、線、面的表演舞臺,你給大家?guī)砹耸裁幢硌荩空埌涯愕南胂笥卯嬅娴男问奖憩F(xiàn)出來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在童話的氣氛中提出作業(yè)要求,營造學習氣氛。三.布置作業(yè)實踐活動的細則,說明評價方法。1.教師:選擇一張你喜歡的彩色紙作為“舞臺”,用課桌上現(xiàn)有的材料,組織“點、線、面”進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畫面粘貼固定。我們將對作業(yè)分別評出:創(chuàng)新獎、制作獎、評價獎。2.各類廢棄物品。3.幾何形的彩色卡紙。以游戲的形式提出作業(yè)要求,活躍學習氣氛.四.作業(yè)評價引:這里的每一場舞會都是各具特色,我們一起來欣賞。說說你的感想,并且為這些美麗的畫面取名字。作業(yè)展示板。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評價的能力。五.拓展1.欣賞:名師名畫A.教材中德國女畫家—──康定斯基的《繪畫201號》B.凡高----《向日葵》《抽象畫》D.照片《故宮城門》、《現(xiàn)代城市》2.日常用品A.《時鐘》B.《自行車》C.《雨傘》D.《建筑物》擴展學生的視野。3.兒歌兒歌:你是點,我是線,變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畫美好的畫面。營造課堂學習氣氛,鞏固課堂知識。教學反思:第4課漂亮的包裝紙教材簡析:在大面積的平面上進行裝飾,“四方連續(xù)”是一種常用的設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四方連續(xù)文楊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不同應用范圍,對紋樣特別是對色彩有著不同的要求。這次作業(yè)時設計包裝紙,在紋樣上不要過于復雜,以單純簡練為宜,色彩可以鮮艷一點,根據需要來定色調。教學目標:學習用四方連續(xù)的骨式設計、繪制包裝紙,初步知道四方連續(xù)的用途和其多種排列形式的變化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教學重點:骨式排列,花紋設計。教學難點:花紋拓印,色彩調配,著色。教學構想及方法:為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并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使用電腦輔助教學演示制作過程:(粘貼一張散點式的四方連續(xù)范畫)四方連續(xù)的單位紋樣在設計時,可以使用人物、動物、花草蟲魚等案。以上幾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降低了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的難度,從而使本課的教學難點問題在老師的解說和示范中得到解決。教具、學具準備:教材、范圖。電腦輔助教學系統(tǒng)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活動一:出示玩具熊,導出包裝紙,導入新課?;顒佣?、教授四方連續(xù)知識(結合書本與實物花樣,師生共同分析)四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就是以一個或多個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重復排列,并無限擴展的大面積裝飾紋樣。常用的四方連續(xù)骨式有三種:有散點式連綴式和重疊式結合投影片講解幾種常用的骨式并板書骨式名稱和骨式圖。散點式:以一個或數個紋樣組成一個單位紋樣作分散排列,就叫散點式。它有平排式、斜排式兩種。連綴式:單位紋樣間相互連接或穿插的四方連續(xù)紋樣,連續(xù)性很強,這種排列形式就叫連綴式。重疊式:兩種以上不同組織的四方連續(xù)重疊成多層次的紋樣,就叫重疊式。活動三:演示制作過程:四方連續(xù)的單位紋樣在設計時,可以使用人物動物花草蟲魚等圖案?,F(xiàn)在,老師就用一種花的圖案來設計四方連續(xù)紋樣。每個單位紋樣的大小要一樣,不能有大有小。排列要有規(guī)律,可事先折好骨式線。活動四: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每人設計一種紋樣,選擇一種骨式設計一張包裝紙。作業(yè)要求工細整潔?;顒游澹鹤鳂I(yè)展示,教師小結。第二課時活動一:重溫調色和著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強調色調要明快,不要太濃重;先涂底色后涂花紋;涂色要勻,做工要細。活動二: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1、用色不要過雜,免得使人煩躁不安。2、著色時,為了運筆穩(wěn)當,可用執(zhí)鉛筆的方法執(zhí)毛筆。3、對顏色調的過厚的和過稀的,及時給予協(xié)助。4、進入著色階段時,強調做工精細,一絲不茍,善始善終。活動三:作業(yè)展示,教師小結。板書計劃:課題范畫作業(yè)展示教學反思:第5課五味瓶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xiàn)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xiàn)“味道”。3、審美目標:朋友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4、品德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優(yōu)良品質。5、情感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教學重點: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及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繪畫、制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xiàn)“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學具準備:五味瓶、彩色紙、顏色、剪刀、膠水、糖、鹽、醋、辣椒、藥片、范圖、多彩泥……教學媒體:KT展示板、實物投影儀、音樂……設計思路: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它是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發(fā)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1、教師活動: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1、學生活動:體會并口頭描述“五味”帶給自己的感覺。如:吃到的、聞到的、看到的、身體神經感覺到的……(1)、作用: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2)、教師活動: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2、學生活動: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系。2、作用: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3、教師活動: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3、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紅-辣、綠-酸、白-咸、黑-苦、黃-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3、作用:培養(yǎng)學生大膽聯(lián)想,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二、發(fā)展階段1、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資料圖片。1、學生活動: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出“五味瓶”的用途。(1)、作用: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yǎng),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fā)現(xiàn)去總結。(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味道”。2、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咸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2、作用: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fā)揚民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3、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三、評價階段1、教師活動: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1、學生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2、教師活動:做課中小結,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2、學生活動:積極表達并進行交流。2、作用: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四、整理階段1、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1、學生活動: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1、作用:養(yǎng)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五、課后拓展:在這次課學習后,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巧妙地利用綜合材料進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創(chuàng)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把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設計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六、板書設計:酸甜苦辣咸學生作品七、課后反思: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創(chuàng)新教育由為重要,教師應以敏銳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導學生大膽地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在生活中我們更注重的是“無味瓶”的實用性,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無味瓶”在造型設計上發(fā)生了變化。從形狀、大小、材質、功能等方面千奇百怪。這些變化使兒童容易產生聯(lián)想,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本課以“無味瓶:為原型的設計方案,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改后的學習模式,主動、樂學、勤思、共進。教學反思:第6課得獎啦教學目標:(1)通過運用各種材料的設計制作,體驗材料造型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2)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勵學生勇于探索,積極進取的精神。教學重點:獎杯的設計制作方法。教學難點:獎杯的外形變化和大膽的想象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一段錄像)中國奧運健兒得獎的片段情景,解說:在雄偉莊嚴的國歌聲中,中國運動員舉起那沉甸甸的獎杯,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二、提出問題(1)這是一個什么場景?(2)獎杯代表了什么?(榮譽,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氣)三、引出課題除了在運動場上運動員有獲得獎杯,在生活中,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還有在座的同學們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各種的獎杯或獎狀,如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作文比賽,英語比賽,美術比賽等等,都有機會讓你們脫穎而出獲得獎杯。獎杯獎狀是社會和群眾對你們成績或貢獻的一種肯定,相信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夢想,也想在將來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頒獎臺舉起獎杯光輝形象,那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今天我們就來給自己的未來設計一個獎杯,并把他獎給未來的自己好不好!得獎了(版書)四、開拓思維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姚明是NBA選秀狀元,你們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狀元呢?請舉手說――-如果你是一個建筑工人,希望蓋起最高的大樓,可以給自己做一個獎杯,象大樓一樣的,上面寫“建筑最高獎”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給自己頒個“魯班獎”,愛炒菜,就來一個“金廚獎”愛畫畫的來個“藝術大師獎”有的同學說自己沒有什么特點,上課老是愛講話,就給自己頒個“相聲大師獎”吧。五、學習設計現(xiàn)在請大家來想一想,喜歡給自己頒一個什么樣的獎杯,想不想自己動手給自己設計一個有自己的想法,與眾不同的獎杯呢?分析獎杯的特點:獎杯一般由主體和基座組成,主體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們來欣賞幾種不同的獎杯(看書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屬、石頭還有玻璃的?,F(xiàn)在同學們能不能巧妙運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漂亮的獎杯呢?六、示范最簡單的獎杯七、啟發(fā)階段:其實主體可以設計出諸多不同的造型來。如:把瓶子進行各種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八、動手作業(yè):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合作或自己創(chuàng)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獨特創(chuàng)意的獎杯。九、給做好的同學上臺頒獎。十、課后作業(yè):用紙或布設計獎旗或獎狀。教學反思:第7課美麗孔雀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各種材料制作美麗的孔雀。2、學習制作簡單的立體及半立體構成制品,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與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掌握立體及半立體孔雀的制作方法。教學難點:孔雀的裝飾及立體孔雀的制作教具準備:六種立體孔雀及半立體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紙、CAI課件、六個孔雀樂園(紙工)學具準備:學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紙、掛歷、糖果紙等)剪刀、膠水。教學過程:一、導入新知:1.配樂欣賞孔雀的錄象、圖片2.說說看孔雀的特點及你最喜歡孔雀的哪一部分。二、傳授新知1、揭示課題《美麗孔雀》2、師導言:小朋友,我們都知道孔雀最美麗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別是開屏以后。那誰來說說看,它羽毛美麗的原因?(色彩鮮艷、紋樣豐富且有對稱美)生答3、探索研究:師將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燈下展示,并發(fā)到個小組中,學生帶著問題討論、研究。問題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問題二:立體孔雀頭部和身體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體孔雀的區(qū)別。問題三:老師在羽毛紋樣上是怎樣處理的?(對稱或自由的圖案)4、總結:師把小朋友的意見總結,并示范一種立體孔雀的折法供學生參考。5、欣賞書本作品,說說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發(fā)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見。三、作業(yè):用多種材料做一個立體或半立體的孔雀。四、動動手學生制作,教師個別輔導。五、總結評價1)評價:請小朋友將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組桌上的“孔雀樂園”里,分小組搭火車進行參觀。2)說一說:小朋友談談欣賞完孔雀樂園的感受,并說說哪個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為什么教學反思:第8課葉子上的小“血管”教學目的:情感____感受樹葉的美感。認知____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構造。操作____用常用美術工具材料表現(xiàn)樹葉的美。重點:用鉛筆、水彩筆、水筆、等畫樹葉。難點:繪、制出各種形態(tài)具美感的樹葉,并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已的感受。教學準備:多媒體資料,各種樹葉、繪、制好的范例圖。學具準備:課前要求學生收集各種樹葉,彩色紙張、剪刀、膠水、各種筆具,等常用美術用具。教學過程:一、入導入:1、播放美麗的森林、樹木、植物。春、夏、秋、冬景色各種樹葉特寫。2、導入:啟發(fā)學生講一講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話3、啟發(fā)談話導入: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有沒有注意到校園的花草、樹木季節(jié)不同會有什么不一樣?4、啟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想樹木的花衣衫,“季節(jié)不同樹木的花衣衫會有什么變化呢”?(學生活動綠、黃、紅等,師:適當引導)二、結合教材揭示<<葉子上的小“血管”>>1.師:展示樹葉提問?葉子有“血管”嗎?學生回答師引導“血管”就是葉脈。2.葉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學生活動葉子上的葉脈就同我們人的血管一樣,遍布全身用來輸送水份、養(yǎng)份的。三、觀察、探索1.師:展示樹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組織學生四人小組拿出收集的樹葉交流仔細觀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師:提問。(1)你們看到的樹葉外形有什么不同?邊沿有沒有不同?學生發(fā)言各種形狀的可能性,師:適當板畫外形,供學生參考。(2)顏色有什么不同?
學生發(fā)言混色、帶色點的都有可能(3)不同的樹葉“血管”有什么不同?要求學生多片葉子間(詳細對比、細致入微觀察)適當板畫。(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5)摸一摸這些不同的樹葉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學生發(fā)言師:學生發(fā)言(6)還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發(fā)言組織學生說一說對葉子的感受(師:總結;每一種樹葉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臉蛋,雖然每人都有一張漂亮的臉蛋但沒有絕對的一樣。是嗎?)四、展示例圖白紙繪制、彩色紙張繪制、剪制作品,水筆單色、淡彩,水彩筆畫。(1).提示性講解這些畫的繪、制材料及繪制過程(2).這些例圖讓學生觀察、比較(學生如有疑問?師:當堂及時解答)五、作業(yè)要求:觀察葉子畫一片自已喜歡的葉子,注意“血管”的粗細結構。并在畫面邊寫上幾句對樹葉、對葉脈的感受的話語。1.課堂巡視指導,啟發(fā)學生選材,指導繪制。2.先繪、制好的同學上臺展示作業(yè),并說一說繪制過程,及感受3.學生作業(yè)展評,學生參評。師:講評存在問題,肯定學生認真積極參與學習六、小結;通過展示手法不同的剪制、刻制、印制、粘貼、裝飾等例圖,啟發(fā)學生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來繪、制?各種材質不同,筆具不同。如:掛歷紙,包裝盒等剪貼、刻制等多種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裝飾掛畫欣賞,可作書貞用途等。七、優(yōu)秀作業(yè)上(美術園地)鼓勵學生學習,激勵學習興趣。教學反思:第9課漂亮的花邊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知花邊是圖形的重復廷伸;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折、剪、貼、畫、印等動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chuàng)造意識,體驗花邊圖案的美感;4.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造型設計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認識花邊圖案的圖形特點;教學難點:花邊的設計、應用;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花邊的東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課時:剪刀、膠水、臘光紙等。教學過程:一、欣賞導入:教師組織學生上臺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種有花邊的東西。(教師提問、學生欣賞相結合導入課程主題內容)1你喜歡自己收集的東西嗎?它漂亮嗎?
引出花邊具有裝飾、美觀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單調的物體更加美觀、豐富。2這些漂亮的花邊造型選用了什么材料?3你能發(fā)現(xiàn)這些漂亮的花邊,這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引出是圖形的不斷重復排列延伸的知識點,教師可適時作簡單演示。4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東西還有哪些有漂亮的花邊:手帕、餐巾布、床單、布簾、衣服的衣領、袖子、熱水瓶、碗、蝶、瓶子、畫框、輪胎紋理等。二、探索研究:我們知道花邊是一種向兩邊重復延伸的圖形,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制作花邊?學生:畫的、剪貼的、蓋印的教師示范:1畫:2剪:連續(xù)圖案剪法:1.取一張長寬合適的長條紙,從中間連續(xù)對折數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紙上畫上要剪的紋樣(紙兩邊的點不要剪斷,一定要有物與物有連接的地方);剪掉空白處,留下色彩花紋展開為延接的圖案花。數張紙重疊剪出的單個圖形(不連接)進行排列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邊三、設計制作:1、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紋樣)2、學生練習,教師適時指導(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四、應用建議:1.給自己的美術課本封面、學習園地、黑板設計一個漂亮的花邊2.在各種瓶、罐或日用器皿上進行裝飾。教學反思:第10課奇妙的腳印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根據人的腳印和動物的腳印,想象出各種形象。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從具現(xiàn)到形象的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難點:學生想象力的創(chuàng)新。教具:水桶、水、錄像、圖片、彩紙、彩筆、剪刀等。學具:彩筆、彩紙、剪刀、雙面膠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導入課題以趣味性的實驗導入課題:1、讓學生拖掉鞋子,腳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將腳低印在地板上。2、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腳印,想象著自己的腳印象什么。師指生點名回答。表揚有豐富想象力的學生。3、小組討論,說出動物腳印的樣子。比一比哪一組說出最多種動物腳印的樣子。4、出示課題——奇妙的腳印三、觀察了解各種動物的腳印,師生討論腳印的模樣1、師具體逐個播放動物的腳印,請同學欣賞觀察并討論它們的造型特征、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2、欣賞課本第十四頁,讓學生了解一些動物的腳印并讓學生說出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會有這樣的想法3、師小結:我們感受大千世界的美麗,就別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饋增,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腳印。這小小的腳印能為小朋友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從它的外形,特征來展開豐富的想象。四、探究如何將各種腳印展開奇妙的想象引導學生于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學生將它對某種動物的腳印有什么樣的想法說出來,然后經小組討論。先考慮你對哪種動物的腳印比較熟悉,可以先從它的形狀打開思路。師提示學生展開思路,以腳印原來的形狀,如圓形,半圓形,不規(guī)則形等去展開想象。師將各種腳印擴大掛在黑板上供學生觀察。五、想象與繪畫1、引導學生獨立繪畫自己最喜歡的腳印,并將普通的腳印通過你的大膽與豐富的想象將它變成一副精美的圖畫2、以小組為單位,布置一組腳印的世界。3、完成作業(yè)的手法可以多樣,但以繪畫和剪貼為主。六、展示作業(yè),總結評價1、否有集體合作的精神。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腳印的造型與色彩,大膽的表現(xiàn)出來。3、想象的腳印思路是否有創(chuàng)新,獨特。4、是否能在完成作業(yè)的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七、課題拓展1、賞圖例,引導學生課后應用其他材料,如大的硬紙板來繪制你最喜歡的腳印。2、教育學生平時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多動腦筋。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生活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意識與探究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師給予指導。鼓勵學生要大膽創(chuàng)新。讓學生通過交流,提高自主審美感知能力。教學反思:第11課蔬果變變變教學目標:1、利用當地各種蔬菜、瓜果,制作各種動物。2、展學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3、培養(yǎng)學生裝的合作能力。重難重點:利用各種蔬果進行造型。難點:利用蔬果的形狀和色彩進行設計。教具范例、刀、墊板、各種蔬菜、瓜果、牙簽。教學流程:一、出示范例,引出課題: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小動作可愛嗎?你能看出它們是些什么動物嗎?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結:這些小動物都是教師用各種蔬菜、瓜果經過想象加工制作成的。今天,你們大家也一起來把自己帶來的蔬菜變成小動物,好嗎?二、示范講解制作方法:1、對自己帶來的蔬果先進想象,想想看適合制作什么動物。2、師示范制作小金魚:(1)用梨做身子。(2)將小西紅柿用牙簽插入做眼睛。(3)胡蘿卜切塊做嘴。(4)芹菜葉做尾巴。三、組織討論,激發(fā)思維:1、以同桌為單位,對準備的蔬果進行想象,討論,盡可能不改變或少改變本來的形狀充分利用它的形狀和色彩來設計小動物。2、提問:有哪幾組愿意告訴大家,你們準備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動物呢?學生以同桌為小組展開熱烈的討論。請一些學生談談他們的討論結果。四、學生制作:1、要求切蔬果時要放在墊板上切,注意用刀安全。2、團結合作,共同完成。3、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五、賞析:1、將學生作品放在“動物園”里,組織學生參觀。2、討論:“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么?”同桌兩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學生觀賞作品。學生熱烈地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課后拓展六、活動延伸:鼓勵學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教學反思:第12課小鳥的家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運用橡皮泥、色紙表現(xiàn)小鳥和鳥窩的形象,提高學生立體造型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對保護鳥類的意識。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教學重難點:小鳥、鳥窩的造型和制作。(有變化、有創(chuàng)意)課前準備:準備學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紙和有關于教材的圖片、光盤等。教學過程:一、引導階段1、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到小鳥家里作客去”播放鳥類活動的光盤進入教學,引導學生欣賞、問答。2、請同學們說說小鳥的模樣和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3、小組討論并揭示課題。二、發(fā)展階段1、引導學生運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試著塑造成圓形、橢圓形、立方體或長方形然后設計小鳥和它們的家。2、讓學生在大膽嘗試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并描述、解釋各自的想法、意圖并欣賞書本中的范例自由討論“看其他同學跟你們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樣?你覺得他們好在哪里?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優(yōu)點?3、引導學生搓成不同的線,捏或用紙折成各種點、圓和立方體、長方體形象進行組合。如制作鳥窩時,可制作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張其長短和粗細,還可以裝飾小花紋使制作的鳥窩更有新意。4、在肯定學生大膽、自由的設計基礎上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并鼓勵學生多動腦設計出更加新穎的小鳥和它們的家。三、收拾與整理并總結今天所學的內容,還要提倡同學們要保護鳥類不能去傷害它。課后拓展:課后請同學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紙再設計制作一些小鳥、鳥窩。教學反思:第13課動物的故事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xiàn)出來。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容表現(xiàn)得生動、有趣。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教學重點:故事的表現(xiàn)教學難點:構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教具準備:諺語故事vcd、故事畫若干幅學具準備:繪畫紙、繪畫工具等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老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在我們的身邊以及身邊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發(fā)生,每天都有人把發(fā)生的故事傳說,所以同學們從小就知道許許多多的故事,比如“孫悟空打鬧天宮”、“哪吒鬧?!薄ⅰ版隙鸨荚隆钡?。,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你們應該聽過很多吧?!蠋熜〗Y:對,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影、卡通、圖片、連環(huán)畫等做到這一點。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是要同學們把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別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雙靈巧的手把它畫出來,畫成一個或幾個畫面,讓其它小朋友也來分享你的動人的故事吧。(引出課題)故事畫二、發(fā)展階段1、動畫片段欣賞:欣賞時提醒學生注意動畫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點及形象所處的環(huán)境。2、教學示范: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畫面。3、教材范例欣賞: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有單幅畫、有組畫,題材較多。鼓勵學生用繪畫方式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畫出來。4、學生小組討論:根據以上材料小組討論如何選材、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故事。5、輔導學生作業(yè):學生可以選擇中國諺語故事,也可以選擇自己編故事或根據自己的經歷編一幅或一組故事畫。表現(xiàn)方法:可先畫故事的主體再添畫背景,然后寫上故事的內容。6、課堂交流: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表現(xiàn)的基礎上,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舉辦“故事畫”展。三、課后拓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泥塑、剪紙等立體制作方式來表現(xiàn)一個故事。四、課后小記教學反思:第14課友誼卡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畫面在卡片上表現(xiàn)出來。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容表現(xiàn)得生動、有趣。3、發(fā)展學生觀察、形象思維能力與繪畫造型能力。教學重點:卡片的形體設計教學難點:構圖的合理性教具準備:兩三張不同類型的卡片學具準備:卡片紙、繪畫工具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老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都有自己喜歡或敬佩的人,想表達感情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說出,不要著急,今天我們就為你傳遞感情的橋梁——卡片(板書課題)故事畫二、發(fā)展階段1、卡片展示:欣賞時提醒學生注意卡片的特點。2、教學示范:老師拿出準備好的卡片進行簡單的講解。3、教材范例: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鼓勵學生用繪畫方式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4、學生小組討論:根據以上材料小組討論如何選材、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5、輔導學生作業(yè):學生設計并完成,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6、課堂交流:三、課后拓展作業(yè)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制作不同形狀的卡片傳遞我們的情感。教學反思:第15課家鄉(xiāng)變了樣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情操,了解家鄉(xiāng)或城市的發(fā)展歷史。2、發(fā)展學生觀察、記憶的形象思維能力與繪畫造型能力,畫鄉(xiāng)村或城市的各種變化教學重點:畫鄉(xiāng)村或城市的各種變化教學難點:畫鄉(xiāng)村或城市的各種變化教具準備:照片圖、圖片、彩色筆、蠟筆、掛圖學具準備:彩卡紙、圖畫紙、彩色筆、蠟筆、剪刀、膠水、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1、誰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我們都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你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嗎?以前家鄉(xiāng)的面貌是什么樣子,讓我們通過圖片或錄像來了解家鄉(xiāng)的模樣。2、讓同學來說說以前家鄉(xiāng)的樣子三、通過改革開放,我們家鄉(xiāng)發(fā)生的很大的變化。讓同學來說說家鄉(xiāng)的變化。四、通過圖片和錄像來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五、欣賞用不同方法描繪家鄉(xiāng)景物的圖片六、引導學生利用所帶家鄉(xiāng)景物的圖片進行拼貼1、分小組討論畫出家鄉(xiāng)的景物(不包括建筑物)2、剪拼圖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畫的建筑物3、粘貼七、布置作業(yè)、巡視輔導八、課堂總結展示學生作業(yè),自評互評教學反思:第16課我的老師領域:造型、表現(xiàn)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形象2、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師》的繪畫3、通過繪畫,聯(lián)系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師愛生,生敬師的良好師生關系教學重難點:表現(xiàn)我的老師,生動表現(xiàn)“心中”的老師的形象教學評價建議:1、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師表現(xiàn)清楚2、能否突出主題,畫面生動有趣3、能否把握畫面,并配合好相應的環(huán)境、背景4、能否與同學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教學教程:1、課前準備教師準備相關范圖、兒童畫等學生準備油畫棒水彩筆等2、課堂教學引導階段:教師出示一幅學生的作品,啟發(fā)學生看看、說說畫上表現(xiàn)的人物是什么職業(yè),為什么?發(fā)展階段:小組交流“我心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學生談自己心中的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老師的真實感受,以及對老師的期望)畫面交流:教師運用準備好的畫面(2-3個不同性別,表情、動作的教師形象)以及3-4個畫面背景,讓學生來搭配以下“哪個老師的形象搭配哪種背景合適,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是否發(fā)現(xiàn)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師的科目的區(qū)別,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現(xiàn)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分析范畫:分析課本中的范畫,“老師,我喜歡這樣的您,最害怕。。。。。?!弊寣W生談談那個同學為什么這樣畫,鼓勵孩子畫出自己心中的老師,寫出給老師的心里話。布置作業(yè):教師歸納學生的評述,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后與同學進行交流。3、課后拓展: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表現(xiàn)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教學反思:第17課會爬的玩具教學目的:1、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會爬的玩具。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教學難點:如何種使玩具爬起來教學學具:師:舊掛歷紙、包裝紙、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和手工材料。生:制作工具。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檢查用具三、導入1、出示會爬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師:小朋友門,老師這兒有一個小玩具,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們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生:思考,討論、回答。四:新授1、總結學生發(fā)言,引導學生思考師:對,(出示課題)會爬的玩具。我們的小玩具會爬,可是它為什么會爬呢,還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爬起來么?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2、示范說明集中會爬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師:真好,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了,要玩具爬動,必須是腹部貼地挪動身體。而我們今天制作會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生:(略)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知道了它,我們就能制作出會爬的玩具了。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師: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五、布置作業(yè):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制作會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爬的玩具。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chuàng)意。六、教育學生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整潔。七、拓展:今天我們初步學習制作會爬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后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fā)現(xiàn)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為有用的物品。教學反思:第18課電腦美術——復制翻轉畫花邊教學目的:1、使學生能掌握畫圖程序上菜單的功能及畫圖工具的使用。2、指導學生運用畫圖程序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復制、粘貼和翻轉。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電腦美術的興趣和熱情。教學重難點:重點:1、使學生在掌握運用復制和粘貼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運用翻轉的功能進行花邊圖案的設計與制作。2、利用矩形、橢圓形、線形等工具進行花邊圖案的創(chuàng)作設計。難點:1、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能把握好畫圖工具的使用特點。2、粘貼過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變。3、學生自已能解決電腦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故障問題。課前準備:1.師檢查電腦硬件設備,排除電腦故障。2.準備若干電腦美術的優(yōu)秀作品。3.教育學生要愛護電腦設備及各種教學設施。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入電腦室,并穩(wěn)定好學生情緒準備上課。2、引導過程(1)師通過電腦屏幕引導學生鞏固認識畫圖程序窗口。(2)師打開有關花邊的電腦美術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并請學生思考: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制作出來的?(3)復習排列與重復的知識內容。(4)請學生按程序打開電腦進入畫圖界面復習復制和粘貼的操作過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3、發(fā)展過程:(1)分析與講解: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進一步說明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2)欣賞與思考: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作品,學生根據圖示中的制作步驟思考:單獨紋樣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一個單獨紋樣如何變成一條漂亮的花邊圖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來的?(師通過演示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選取、復制、粘貼的制作要點)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展示一幅花邊圖案,并提問:這組花邊圖案還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嗎?(導出翻轉的功能)。師演示翻轉的制作過程(復制—粘貼—翻轉)。請學生看書說說翻轉后形成新的單獨圖案是如何繼續(xù)制作花邊圖案的?(師通過演示進一步補充說明)(3)學生歸納步驟:打開畫圖程序。(開始—程序—附件—畫圖)。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翻轉、變化和排列。(4)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變化和翻轉制作一副獨特、有趣的花邊圖案。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作和繪制。作業(yè)完成后可讓學生互評、互欣賞。4、收拾與整理指導學生按正確的步驟關閉電腦,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環(huán)境整潔。教學反思:第19課娃娃家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欣賞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2、引導學生利用各自準備的材料來設計制作家居模型。3、培養(yǎng)學生樂于與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業(yè)。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學重點教:設計家居模型、制作家具。教學難點:如何根據收集的材料設計制作家具。教學準備:收集各種小紙箱、紙盒、彩色卡紙、絨布、剪刀、雙面膠、家居圖片、家具照片、錄像機、電視機、投影儀、VCD片等。教學過程:一、引導階段:放錄像、讓學生欣賞各種家居室內布置、欣賞各種家具的造型美。播放娃娃家的布置錄像,激發(fā)學生玩娃娃家的游戲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設計布置娃娃家。二、發(fā)展階段:1.引導學生議一議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床、沙發(fā)、櫥柜)如何擺放家具?2.小組討論,誰來設計房間的家居布置?誰來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紙盒、泡沫塑料板、牙膏蓋等)。3、老師示范如何運用大紙盒做大衣櫥,板式結構的櫥,先用卡紙或木紋紙把盒子包裝起來,注意六面體的包裝,用雙面膠把四面貼好,再把上下兩面貼牢,然后裝飾櫥門、全身鏡、把手。啟發(fā)引導學生根據家具的特征來選擇材料,進行設計加工要求同學既分工又合作,大膽地創(chuàng)新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設計溫馨可愛,讓家人喜歡聚在家里。4、小組分工,每人領到自己的任務,設計制作一至兩件或兩人合作一件家具,由一人設計家具的擺設。提醒學生材料資源的共享。三、作業(yè)展示:每組選一人做解說,介紹本小組家居特色,其它小組成員互評、欣賞。四、課后拓展:每人做一個玩偶或做一個頭飾,再制作其他分角色表演娃娃家游戲,增進同學之間交流。教學反思:第20課五彩繽紛的生活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懂得一般的生活方式。2、學會用手中的畫筆表現(xiàn)生活。教學重難點:感受生活的含義。教具學具準備:(老師)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些古代的朋友,看看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我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1、學生討論,匯報結果。2、導出課題:五彩繽紛的生活二、新授1、在我們的書上,有很多幅圖片,你知道它表現(xiàn)的是什么嗎?2、看圖小組討論,比一比,哪一組說的好?三、欣賞教師播放課件,展示美術作品學生說一下圖中表現(xiàn)的是什么主題?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四、拓展練習用自己喜歡的畫法畫出作品中的主題教學反思: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1、流動的顏色課題:流動的顏色課時:1課時教材簡析:紅、黃、藍三原色在幼兒園時學生就已接觸過。原色互混產生間色、復色,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調色、色譜等形式向學生介紹的。而本課教材引導學生讓這三種顏色相互流動,觀察色彩的變化。學習目標:1、通過讓紅、黃、藍三原色互相流動、混色的游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色彩的調配規(guī)律。2、用攪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色彩規(guī)律。并根據想象將偶然得到的繪畫效果進行合理添加,使之成為內容充實的一幅畫。3、在游戲式的互動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踐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習重、難點:1、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找出色彩調配的規(guī)律。2、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將然得到的繪畫效果進行合理添加,使之成為內容充實的一幅畫。3、在游戲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衛(wèi)生。學習準備:教師: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顏料、調色盤、毛筆、玻璃、光滑的卡紙、吸管、實物投影儀。學生:水粉或水彩顏料、調色盤、生宣紙、毛筆、玻璃、光滑的卡紙、吸管、抹布。學習活動過程:活動一:教師出示三個玻璃皿中裝的紅、黃、藍三原色的墨水,為大家表演“變色魔術”——運用滴管將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請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觀察玻璃上的變化。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變化?;顒佣阂龑W生運用自己帶來的工具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從以下幾個試驗中選以—到兩個進行實驗:1、將紅黃藍三色水粉顏料擠到調色盤里,分別用小棒充分的攪拌,看看一共能出現(xiàn)多少種變化。2將紅、黃、藍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動玻璃,讓玻璃上的顏色充分的混合,然后將生宣紙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開,看看宣紙上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3、在一片玻璃上涂紅色墨水、另兩塊涂黃色和藍色,晾干后將三片玻璃兩片兩片的覆蓋在一起,迎著光線看看有什么變化,再試著將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各小組派代表起來說說自己組通過實驗有哪些發(fā)現(xiàn)?大家討論一下通過實驗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即紅、黃、藍三色混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的規(guī)律?;顒尤河米旎蛘呃梦艿炔牧洗诞嫞缓蟾鶕约旱南胂筇懋嫵筛鞣N形象。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有些畫從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激發(fā)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鼓勵合作,凝聚集體的力量來進行創(chuàng)造。課后拓展:回家在紙殼上掏圓洞,尋找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玻璃糖紙貼到洞上,做成三張濾光片。使用這幾張濾光片組合著來觀察世界,體會色彩流動帶來的美感。2、染色游戲課題:染色游戲課時:1課時學習目標:1、初步了解扎染的基本知識,感受傳統(tǒng)藝術的精美。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12、掌握基本的折紙、染色的方法,用染好的紙做手工或裝飾物品。3、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意折紙、染色,感受色彩之美,激發(fā)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重點:能運用創(chuàng)意折紙進行染色,并用染好的紙做手工活裝飾物品。難點:能運用多種折疊方法進行浸染練習,并將染好的紙做有創(chuàng)意的手工。學習準備:容易吸水的紙張、水粉顏料工具、廢報紙等。學習過程:一、組織學習二、講授新課1、導入新課:欣賞扎染作品實物,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興趣。2、啟發(fā)、拓展思路:教師示范染色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1)首先調色(2)然后折紙(3)接著染色(4)最后打開(5)獲得染色作品3、探究紙張的創(chuàng)意折疊方法:(1)出示四種紙張折疊方法:“井”字折法、“米”字折法、“田”字折法、“十”字折法。(2)學生嘗試其他折疊方法(3分鐘嘗試時間)4、教師挑出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折紙,請學生介紹自己的折法(可讓學生上臺演示)對能力較高的班級,可以根據折法出示相應的染色作品,分析色彩搭配的規(guī)律。5、欣賞同齡人的作品,從作品及作品名字中,感悟折紙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思路。6、學生動手嘗試。7、創(chuàng)意制作:(1)了解窗花、花朵、剪紙蝴蝶的制作方法。(2)學生嘗試運用染色作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三、老師巡視輔導,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出新的方法。四、組織學生布置創(chuàng)作的主題,進行作品展示與評析五、小結:3裝飾自己的名字課題:3裝飾自己的名字課時:1課時教材簡析: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也寄予了家長對孩子的無限祝愿。上學期學象形文字時,好多學生已經用象形文字表現(xiàn)了自己的名字。本節(jié)“閃光的名字”是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造型手段將自己的名字象形化。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用多種造型手段將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達到形、色、意的統(tǒng)一。2、用閃光膠或其它有光澤的材料使自己的名字“閃光”。3、在表現(xiàn)自己名字的過程中體會家長在名字中寓于的對自己的期望。學習重、難點:1、在表現(xiàn)自己名字時將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達到形、色、意的統(tǒng)一。2、名字與底色、裝飾的顏色要來開,一定要突出名字。學習準備:教師:以班里同學的名字為表現(xiàn)對象的范作若干。示范工具。實物投影儀。學生:美術作業(yè)紙、水彩筆、油畫棒、閃光筆、閃光中性筆等。學習活動過程:活動一: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2出示一幅上學期班里一位同學用象形文字表現(xiàn)的自己的名字供大家欣賞。請幾位同學起來談談家長為什么為自己起這個名字,其中有什么寓意,談談自己對自己名字的認識?;顒佣赫l不想做個頂天立地的人,誰不想自己的簽名富有特色,誰不想讓自己的名字閃閃發(fā)光!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師為班里幾位同學設計的名字,通過比一比、說一說等,引導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怎樣根據名字的外形、筆劃、意思來進行造型加工?;顒尤涸鯓幼尡憩F(xiàn)好的名字閃閃發(fā)光?請學生們通過看書、討論、試著畫一畫等,找尋讓名字發(fā)光的多種手法。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顒铀模涸囍枚喾N手法表現(xiàn)自己的名字,并運用閃光膠或其它材料表現(xiàn)自己的名字?!伴W光的名字”作品展覽。相互參觀與評述。拓展:有什么方法讓自己的名字“站起來”呢?試著做一下。后記:4、彩泥世界歡樂多課題:4、彩泥世界歡樂多課時:2課時教材簡析:彩泥在學生一年級時已經接觸過,但作為一個專題來制作這才是第一次。用彩泥來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xiàn)生活中的事物,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2.強調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發(fā)揚團結協(xié)助的精神。學習重難點:1、能否圖突破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想象與創(chuàng)造。2、能否在制作上創(chuàng)新。學習準備:教生共同準備墊板、尺、鉛筆、剪刀、牙簽、泡沫盤子、彩泥等材料。學習過程:第一節(jié)活動一:引導學生回憶自己以前用彩泥做過哪些東西,你都會運用那些制作技法?活動二:欣賞天津“泥人張”的泥塑作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談談從作品中得到的審美感受。欣賞本校美術小組的同學用彩泥制作的裝飾掛盤“瓢蟲”、“風景”等,說說他們運用了哪些學過的制作技法,以及他們是如何進行夸張變形的。將作品發(fā)到各組,請學生近距離的欣賞,并互相談一下自己的欣賞感受。請學生起來說說自己最欣賞哪幅作品,為什么?(提示:可以從夸張、變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組合等方面引導學生想象;還可以適當的介紹一下運用綜合材料進行制作的方法。)活動三:以書上的范作“小獅子”為例,與真實的獅子的照片相比較,看看作者對它進行了哪些夸張、變形。尤其是獅子的鬃毛和五官的制作技法。教師以小貓為例,通過夸張變形現(xiàn)場演示貓頭的制作。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3活動四:引導學生獨立制作一兩件富有情趣的作品。教師向學生展示其它欣賞作品。教師引導學生突破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想象與創(chuàng)作?;顒游澹阂孕〗M為單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過自我介紹的方式對作品進行自我評價。收拾與整理。布置下節(jié)課帶泡沫盤子。第二節(jié)活動一:欣賞工藝小組的同學制作的彩泥浮雕掛盤,啟發(fā)學生思考要在掛盤上做彩泥浮雕,可以做什么形象的。說一說自己想做什么,怎樣對創(chuàng)作對象進行形象的加工。針對范作《瓢蟲》,說說哪里做的最高,最有立體感,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平,為什么要這樣做?(引導學生明白:在盤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層次感)再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談一談準備怎樣表現(xiàn)作品的層次感。活動二:同學們在自己帶來的紙盤上用橡皮泥制作動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靜可以用水彩筆添畫,也可以一個小組的同學制作一個系列或一個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媽媽》。充分體現(xiàn)合作學習。活動三:做好后在紙盤上扎眼,穿上繩子系成掛環(huán),按照表現(xiàn)對象的類別掛到美術教室的展示臺上。教師帶領全班同學象參觀美術館一樣對每件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鼓勵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時不要只談技法的運用和形象表現(xiàn)得是否真實,對有創(chuàng)造性、大膽夸張變形的作品要給予充分肯定。收拾與整理。課后拓展:回去后試著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紙漿等)制作各種形象。后記:5、奇妙的電話機課題:奇妙的電話機課時:2課時教材簡析:電話,現(xiàn)在已經是每個家庭都擁有的通訊工具了,用簡單的材料來制作電話,可以讓學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以及創(chuàng)造的樂趣。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利用泥、紙盒等材料設計、制作電話機或手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2.通過欣賞相關資料,啟發(fā)學生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制作與眾不同的電話機。3.強調豐富的想象,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學習重難點: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2.能否突破電話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學習準備:師生共同準備墊板、彩泥、紙盒、剪刀、膠水、牙簽、彩紙、彩筆等材料。各個時期的電話模型。教師范作,各種電話的彩色招貼畫。學習活動過程:第一節(jié)活動一:教師帶來各個時期的電話模型,引起學生興趣。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歷史遺跡電話的一些知識,欣賞一些電話的造型。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4引導學生討論:你在超市、商店、別人家里,還見過什么樣子的電話?我們將來的電話會是什么樣子?活動二:欣賞達利《蝦形電話》《唇型沙發(fā)》及同齡人運用彩泥制作的電話作品。以“玉米形電話機”為例,師生共同探討可以運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來表現(xiàn)。討論完后,教師迅速的現(xiàn)場示范一個?;顒尤阂龑W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見的東西,通過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運用彩泥之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機,體驗造型的快樂。學生制作,教師指導。活動四:“電話超市特賣會”,作業(yè)展示,引導學生以介紹產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構思與制作。教師發(fā)給每一組幾張“代幣券”,組里派代表購買大家感到最滿意的電話,最后評出“最受歡迎的商品”?;顒游澹菏帐芭c整理。布置下一節(jié)課帶紙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第二節(jié)活動一:教師出示自己用紙盒制作的雙屏翻蓋手機裝作與學生通電話步入教室,引起學生興趣。教師將這個手機傳給各組看看,請孩子們說說老師是怎樣將盒子改造成手機的。活動二:教師將自己帶來的各種電話、手機的彩色廣告發(fā)到各組,請同學每研究一下,并將大家?guī)淼牟牧隙训揭黄?,看看最適合做哪一種電話。教師以學生們都很熟悉的“天線寶寶”形電話為例進行示范。請學生從自己組的材料中找出一個最適合做這個電話的盒子交給老師。大家一起討論怎樣將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狀。教師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對盒子進行剪、切、貼等改造。并根據大家的建議進行貼、畫等造型。啟發(fā)學生考慮可以怎樣來制作凸起的按鍵?;顒尤汗膭顚W生通過動腦與合作,運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紙、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學生制作,教師指導。活動四:“電話傳情”表演,每組推選兩位同學拿著自己制作的電話表演打電話,在表演過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樂,體現(xiàn)電話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課后拓展: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如火警、查號臺等。后記:6.花花衣課題:花花衣課時:1課時教材簡析:本課實際上就是運用彩繪、粘貼等方法包飾一個廢舊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學習目標:1.用彩繪、粘貼等方法包飾一個廢舊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52.在設計、制作過程中能夠合理選用多種媒體及方法。學習重、難點:能否根據瓶子的形狀及質地選擇裝飾方法。課前準備:1、學生收集各種廢棄的容器、包裝紙、彩色紙、碎布、緞帶等材料,準備彩泥、顏料、膠水等工具。還可準備各種野生植物的花朵、種子、石子、貝殼、泥土等。2、教師準備范作學習過程:活動一:教師先出示幾個裝飾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提問: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擺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討論:說說老師是怎樣裝飾這只瓶子的?在教材中介紹了幾種方法?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活動二:1、學生用裝飾材料將容器全部掩蓋起來,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2、用水粉顏料涂色,應該少加水,也可以現(xiàn)在瓶子上裹一張紙,干后再涂顏色。3、用紙片拚貼的同學,可以根據需要將紙裁(撕)的小一些,這樣比較容易伏貼。還可用繩子、線繞圈捆綁的形式來使紙片固定。4、還可以用蠟筆畫好圖案,在水粉涂色,然后用它包裝容器。5、還可以選擇貝殼、石子等材料粘貼。活動三:將裝飾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適合單獨放置,哪些適合組合在一起。收拾多余的材料課后拓展將穿上花花衣的瓶子進行裝置藝術的擺放。學習評價:1、能否合理學用多種媒材進行設計制作2、能否牢固的拚接、粘貼材料3、能否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大膽的想象后記:7.對折剪紙課題:對折剪紙課時:1課時對稱——兩邊一樣對折——畫——剪——拼貼學習目標:1、學生通過了解生活中對稱的物體,能用對印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2、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學會對印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美麗的圖畫。3、欣賞生活中的對稱圖形,感受對稱美。重點:初步掌握對印的方法,并進行添畫。難點:用對印的方法表現(xiàn)對稱圖形,根據對印出的圖形創(chuàng)作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學習準備:圖片、顏料、繪畫工具等。學習過程:一、組織學習二、講授新課(一)引導階段:1、讓同學議一議、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東西是對稱的,對稱就是以一條中心線為準、左右對稱或上下對稱、對角對稱,出示準備的實物、結合教材范例讓學生看一看、議一議對稱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6的美(平衡、均衡、整齊、穩(wěn)定)。2、組織讓學生觀察教材的制作過程:把作業(yè)紙對折,在對稱軸的一邊畫、合起來,印一印,打開看象什么?讓大家來試一試制作一幅對稱圖,再談談制作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對稱的顏色不明、畫面糊了)。討論怎樣才印的清晰。(顏料濃淡要適當)3、小組討論:哪些物體適合用對稱方法表現(xiàn)。構圖(一半圖形的設計)、色彩的搭配?(二)發(fā)展階段:1、教師示范(1)構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紙對折、在中心線的一邊,畫出一半的內容。(2)調色(注意顏料少調些水,色彩要鮮艷,不要幾種顏色混在一起,弄臟了畫面。(3)對印,展開,根據印出來的圖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東西像什么?(4)添畫。對構圖缺陷的可添畫補救、形象不清用添畫使其具體清晰,色彩不豐富的可添畫裝飾美化。2、學生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注意提醒學生注意保持畫面的整潔,手臟了不要用抹布擦干凈。引導小組同學互相學習。三、展示作品:小組進行評議,讓同學談談其他同學的作品、及教材的作品,你看了會什么感受,個別同學對全班小結。四、小結:8.對印的圖形課題:對印的圖形課時:2課時學習目標1.能夠說出5—10件左右對稱的物體。2.能夠用對印的方法表現(xiàn)2—3幅作品。3.了解對稱圖形帶給人們的一般感受。學習重、難點:1.是否能說出對稱圖形帶給人們的一般感受.2.是否能留心觀察對印作品產生的肌理效果。3.是否將課桌及周圍收拾干凈。課前準備(1)學生準備顏料、調色盤、筆、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2)教師準備與學生一樣的材料及范畫。學習活動過程:第一節(jié):活動一: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制作過程圖,鼓勵學生在紙上試一試,之后,可以讓學生交流在詩作中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幫他出主意,主要談談,什么情況下印的很清晰,什么情況下不容易印清楚,同時教師可以舉例相關學生作品。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那些物品適合用對印的方法來表現(xiàn),除了書上的,你還能舉出那些?活動二:教師示范:調色,繪畫,對印。學生在正式的作業(yè)紙上練習。(由學生對顏料及水分的控制能力有差異,氣候情況對作業(yè)效果的影響也很大,特別是晴朗的天氣,顏料干得很快,動作稍稍慢一點就印不出來了,因此建議老師讓孩子使用水粉顏料,調色過程中盡量少加水,并且,可將作業(yè)紙裁得稍小一些。)活動三:學生作業(yè)展示,請學生談談在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自己是怎樣解決的。收拾與整理第二節(jié)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7活動一:展示學生上節(jié)印制的作業(yè),讓學生將作業(yè)拿得遠一點,“看一看,想一想,我印出來的東西象什么?”然后進行添畫。構圖有缺陷的,用添畫來補救;形象不清楚的,用添畫使它具體;色彩不豐富的,用添畫來點綴??梢灾苯佑霉P畫上去,添畫的時候注意對稱?;顒佣赫故咀髌?,欣賞學生及教材上的作品、圖片,讓學生談談感受,如:平衡、完美等等,學生所說的與對稱相關的都予以肯定。另外,在對印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偶然的、奇妙的效果,可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欣賞。活動三: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一幅對印作品,再進行添畫。收拾與整理:將工具洗干凈,將桌子擦干凈。課后拓展:將作品制成卡片送給師長或朋友。后記:9.蜻蜓飛飛課題蜻蜓飛飛課時:2課時學習目標1.有重點的觀察蜻蜓,了解對稱對于飛翔的重要性。2.創(chuàng)作一副以蜻蜓為主體的作品。學習重、難點:1.能否有重點的觀察蜻蜓。2.能否將觀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現(xiàn)在自己的作品中。3.是否能夠運用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課前準備(1)實物投影儀、教室準備蜻蜓標本,圖片,有關作品。(2)學生準備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學習活動過程:第一節(jié)活動一:通過實物投影觀察蜻蜓標本。城市里的學生對于蜻蜓的記憶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農村的孩子雖然??吹津唑训屑氂^察的不多。因此,通過不同的手段讓學生仔細的觀察顯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態(tài)、樣子,玲瓏剔透的翅膀,都能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顒佣好枋鲵唑训耐庑翁攸c,說說這些特點與它的生活習性有什么關系,在交流中,了解對稱對飛翔的重要性。欣賞書上繪畫蜻蜓的作業(yè),談談哪些畫的精細、寫實、哪些寫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點。說說自己喜歡哪種畫法。談談自己認為繪畫的蜻蜓周圍可以添加哪些背景?;顒尤哼\用線條來描繪蜻蜓的身體和翅膀的細部。以組為單位將畫好的蜻蜓剪下來,貼到一張大紙上,共同添畫背景。第二節(jié)活動一:出示折紙的蜻蜓,引起學生興趣。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8每一組發(fā)兩只折好的蜻蜓請學生們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該怎樣折,同以前學過的“千紙鶴”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學生起來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學生隨老師的演示學折蜻蜓?;顒佣航處熢诮處煹恼拱迳喜贾靡欢溆筒丝埉嫼玫暮苫?,制作一只立體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紋用彩色筆描述出來。告訴大家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來陪她玩,鼓勵學生制作各種不同的蜻蜓鐵道展板上。蜻蜓可以用對折剪,再裝飾的方法。鼓勵學生制作與眾不同的樣式。提醒孩子選擇制作蜻蜓,需要強調它的翅膀的對稱性。給學生多一點時間思考,并完成作業(yè)?;顒尤河脤W生們的紙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勵做得快的學生再制作蓮蓬和蝌蚪,充實池塘中的景色。最后教師為展板題詞:荷塘秋色。師生共同體會創(chuàng)造的快樂。后記:10.畫出你的想象課題畫出你的想象課時2課時學習目標組織學生欣賞藝術大師作品,要求學生會解讀大師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以及富有創(chuàng)意的表現(xiàn)形式。指導學生模仿大師們的表現(xiàn)方法以及形式,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具體形象來塑形象。引導學生嘗試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物體形象,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fā),逐步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學習重、難點:1.想象力是否有新意,并大膽真實的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2.是否能開動腦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創(chuàng)意。3.是否在畫面上能采用夸張手法,表現(xiàn)新穎的特征。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欣賞所需要的大師的作品。實物投影儀(2)師生共同準備大小不同,色彩各異的塑料袋、繩子、彩色kt板等材料。學習活動過程:第一節(jié)活動一:組織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欣賞大師的作品,通過對大師作品產生背景以及表現(xiàn)方法以及形式的介紹交流,激發(fā)學生對新穎的表現(xiàn)形式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大師們所用的各種材料所表現(xiàn)的物體形象,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fā),逐步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構想?;顒佣阂髮W生通過邊思考邊模仿,根據學生的想像,表現(xiàn)出各種富有個性的畫面來。可以運用塑料袋、圖釘繩子、彩色鈣塑板等等材料表現(xiàn)物體形象特征,還可以表現(xiàn)這些物體過程中運用變形、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出各種形象新穎有趣的特點。當學生完成作業(yè)后,要求學生邊欣賞邊評議:誰設計的作品有新意,誰的畫富有想像力,誰材料運用富有創(chuàng)造力。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欣賞其他同學的富有新意的構思,和有個性的表現(xiàn)形式。收拾與整理指導學生把桌面和地面的廢料收拾起來,把多余的材料放入塑料袋內,以備再次使用。第二節(jié)活動一:針對學校剛剛開始建設“藝術長廊”,將設立一個“我和大師一起畫”學生作業(yè)展欄目的情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9況,鼓勵學生運用大師的繪畫元素自由的大膽創(chuàng)作。活動二: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所喜愛的和熟悉的大師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富有創(chuàng)意的表現(xiàn)形式。欣賞同齡人模仿大師的表現(xiàn)方法和形式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通過討論與交流理解什么樣的模仿是成功的、具有再生力的。活動三:指導學生模仿大師們的表現(xiàn)方法以及形式,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具體形象來塑形象。引導學生嘗試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物體形象,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fā),逐步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用各種材料,即變形、夸張等表現(xiàn)形式,像大師們一樣用非具象的表現(xiàn)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想象?;顒铀模骸拔液痛髱熞黄甬嫛毙⌒‘嬚埂⑼瑢W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大師級作品在展板上進行布置,并評選出最佳作品布置到藝術長廊上。后記:11.兒歌變畫課題兒歌變畫課時1課時學習目標:1、能夠為自己喜歡的兒歌配畫。2、能夠根據所選的兒歌內容進行配畫,畫面自由、大膽、色彩和諧,構圖合理。3、通過感受兒歌,給兒歌配畫,了解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增強民族自豪感。重點:學會構圖,畫面主體突出,色彩和諧,畫面完整。難點:能夠根據兒歌構思畫面。學習準備:兒歌配畫作品、圖書、彩筆。學習過程:1、組織學習:檢查學生準備情況。2、導入新課。同學們小時候經常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兒歌聲中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同學們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兒歌吧!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師生拍手齊讀。(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很愉快的進入到學習當中)。師:如果我們把這首兒歌配上畫,那就更完美無缺了。同學們也有好多兒歌,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兒歌也配上畫呢?生:想。師:那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走進兒歌配畫的世界,去領略兒歌配畫的奧妙和神奇吧?。ǔ鍪菊n題板書課題)。3、講授新課:(1)、教師示范兒歌《風和樹》的配畫:(一名學生朗誦兒歌風和樹)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樹公公、一個風娃娃。師: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畫的范畫,有沒有這幾個形象?(有)雖然有,但是否美觀?我們如何讓它更美呢?讓學生閉上眼睛,齊讀這首兒歌,并想象一下,畫面應該添加什么內容使畫面內容更豐富,視覺沖擊力更強。(指名學生說)師生合作共同完成兒歌《風和樹》的配畫作品。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畫的也很好,想象力很豐富。老師也想了一個背景供咱同學們參考。(在黑板上畫出背景)師:現(xiàn)在看起來畫面就豐富多了,涂上顏色就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出示完成圖)我們書上也有幾幅兒歌配畫作品,畫的也很棒,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4、作品評析(欣賞課件):二年級上冊美術學案-10(出示教誨兒歌《數星星》)學生齊讀《數星星》兒歌。師:《數星星》小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小朋友爬上梯子往天上掛星星,好像在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祈福......出示兒歌《懶漢歌》的兩幅范畫。學生小組討論:同樣是一首兒歌,作品的表現(xiàn)卻完全不同,作者分別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方法?(研究和分析兒歌配畫的兩種方法:全面表現(xiàn)和夸張或含蓄。)學生分組發(fā)言。師:分析的很好,這位同學的觀察能力很強,希望大家都要像這位同學一樣養(yǎng)成認真分析的好習慣。所以我們在為兒歌配畫時,一定要先觀察、分析,想好以后再畫。畫時的表現(xiàn)手法是不同的。一種是全面描繪,如《懶漢歌》;一種是夸張或含蓄的表現(xiàn),如《小耗子上燈臺》。④學生分組討論并欣賞《日頭落》和《三個和尚挑水喝》兒歌。5、總結兒歌配畫要點和步驟。6、學生實踐:為自己搜集的兒歌配畫。(播放兒歌音樂)7、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作業(yè)要求:(出示)畫自己喜歡的兒歌,先仔細分析兒歌的內容。②能夠反映兒歌的主要內容和情景,構圖飽滿,主次分明。③形式與兒歌內容要統(tǒng)一。④著色要恰當。8、小結:9、拓展:自己創(chuàng)作一首膾炙人口的兒歌并且為其配畫。12.巧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鹽酸毛果蕓香堿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服務器托管合同書模板
- 綠色供應鏈一體化管理合同
- 2025關于醫(yī)藥采購合同
- 品牌服務協(xié)議書合同范本
- 濱海新區(qū)應急管理局
- 房屋租賃權轉讓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居間合同
- 藥品購銷標準合同
- 企業(yè)間借款擔保合同
- 2025年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
- 8.3+區(qū)域性國際組織+課件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
- 2025年國網陜西省電力限公司高校畢業(yè)生招聘1100人(第二批)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深度學習的7種有力策略》
- 李四光《看看我們的地球》原文閱讀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物業(yè)公司服務質量檢查流程
- 中國心胸外科的歷史和現(xiàn)狀
- 人教版9年級全一冊英語單詞表
- 三門峽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倫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