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斷代淺說_第1頁
古琴斷代淺說_第2頁
古琴斷代淺說_第3頁
古琴斷代淺說_第4頁
古琴斷代淺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琴斷代淺說

古琴斷代的意義

古琴,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演奏至今的歷史最悠久的樂器之一,是古老的東方文化的重要物質(zhì)載體。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古琴超越了樂器的范疇,成為禮樂教化、修身養(yǎng)性的道器(《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琴操》曰:“伏羲作琴,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边@些早期的記載表明,至少在古人觀念中,琴自始即非單純樂器之用)。在西方人眼中,古琴則是最富東方魅力的藝術,代表著東方的藝術成就。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號在攜帶給外星才智的“地球之音”中,就錄制有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隨著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的興盛,古琴藝術煥發(fā)青春。

古琴作為樂器有斷代的需要。首先,古代所制樂器唯獨古琴有大量遺存,也唯獨古琴留下了豐富的古代斫制資料(包括斫制人,年份、制作工藝與特點等等)。一般樂器往往因年月古老而朽敗無法演奏,存世不多。年月久遠的更是稀有。而古琴,自唐代以降歷朝所制均有實物存世,而且通常來說年月愈古而聲音愈美。唐琴有唐琴味、明琴有明琴味。聲音的時代特色鮮亮,這是其他樂器所不具備的特點。

其次,古琴有不同于其他樂器的審美趣味。其他樂器雖然也有聲音優(yōu)劣之分,然而基本上并不構(gòu)成一項獨立的審美活動。而古琴卻除了樂曲以外,其聲音韻味也構(gòu)成單獨的一項審美活動,并且形成了全面的音韻審美標準。“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純是對聲韻的贊美,是獨立于樂曲以外的。古琴有“四善”“九德”之說。保留至今的古斫,其聲音基本上各具特色,各不相同。這種種不同卻又統(tǒng)一在“老琴味”中,表現(xiàn)為“四善”“九德”的不同方面。對古琴聲音的審美,是古琴文化傳統(tǒng)中的重要內(nèi)容。辨識出“太古元音”并繼承使之流傳下去是繼承、發(fā)揚古琴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這是其他樂器所沒有的歷史傳統(tǒng),在此意義上,古琴作為樂器也有斷代與正確鑒賞之需要。

古琴作為文物有斷代的必要。文物指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前人遺物?!拔奈铩币辉~最初所指,與現(xiàn)代不同,主要是說典章圖書、禮樂制度。巧合的是,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意義上,古琴都是“文物”,承載著中國古代文化、文明的大量信息。文物的價值大小,與其所承載的信息量是有極大關系的。討論文物,不得不提斷代的問題,確定了文物的歸屬年月,其所承載的信息,才有明確的指向,才有深化爭論的基礎。而古琴又是一類特別的文物,基本上是傳世的,而且?guī)缀跏冀K處于使用、修復之中,其時代屬性是相對簡單的、隱性的。習慣上,我們把某張老琴歸為某個詳細的朝代,甚至細分歸之于某一朝代的某個歷史分期,如晚唐琴、北宋官琴等等??墒牵徘僭趥鞒羞^程中,或重新修整,或添刻題識,或見諸后世文獻,不行避開地也記載了后世的文化、文明信息,成為后世的文物。習慣上將這類老琴歸為最初的斫制年月,多數(shù)狀況下并無不妥。可是,類似清乾隆年間唐侃以老琴改制的偽琴,或宋或明的老琴作為琴材使用,改斫偽托晉琴、唐琴。這種狀況下,此類老琴,誠如鄭珉中先生所說,老琴的原始風貌所存無幾,只能以清琴目之,是清代作偽之例。老琴作為傳世的文物,其時代屬性的簡單性打算了:古琴之為文物,首先要斷代。

古琴作為藝術品有斷代的需要。古琴作為藝術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作為樂器,如前所述,不但是古琴音樂藝術的載體,單就其音韻審美也形成了獨特、豐富且自成體系的審美理論;二是從廟堂雅樂之禮器過渡到士人琴、文人琴,最終成為修身理性的道器,成為文化的符號,也是東方雅文化的代表器物,具有豐富的藝術內(nèi)涵與價值;三是作為文房雅器之首,制作精良,用材講究,“十友”配制豐富而精妙,且在傳承過形成了豐富的審美內(nèi)容,富有文化內(nèi)涵及藝術韻味。而這三個方面,卻又統(tǒng)一地表現(xiàn)為鮮亮的時代風格,不愧為中華傳統(tǒng)藝術品中的珍寶。正確鑒賞古琴,必定要正確地熟悉、把握其時代風格。古琴作為藝術品,有斷代討論的必要性。

古琴作為投資品有斷代的需要。從古琴作為藝術品這個角度,其有投資價值是無疑的。然而,投資離不開投資價值,要詳細分析風險與收益。藝術品需要斷代,是辨識其藝術的時代風格,作為投資的古代藝術品,一般來說,愈古則其價值愈高。一般意義上講,年月愈古,存世愈少,物以稀為貴。而對老琴而言,通常是愈古則聲音越松透,音韻總體上是愈古愈妙。古琴無論作為古董、樂器還是藝術品來保藏、投資,大家首先關懷的,也是通常狀況下估價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斷代。

今日,在各地興起了古琴熱。琴館遍布各地,習琴的人數(shù)算得上歷史的一個高峰。古琴熱、保藏熱融合成公眾對古琴、老琴的高度關注。然而,現(xiàn)實卻是古琴斷代的系統(tǒng)方法并不普及,品評古琴的標準也眾說紛紜,這使得古琴熱、老琴熱存在肯定的盲目性。普及斷代的方法,樹立理性、正確的鑒賞標準還是很有必要。

古代的斷代方法

斫制于“古代”的古琴,下文稱為“老琴”。這是古董行的習慣說法,以與新“古琴”相區(qū)分。主要是指1949年以前斫制的琴。爭論老琴時,我傾向于把1911年以前稱“古代”,1911年以前的琴稱“老琴”。就古琴斷代而言,近現(xiàn)代古琴宗師楊時百先生及其古琴音樂論著《琴學叢書》是一座繞不過去的豐碑。楊時百先生生于1863年,卒于1932年,《琴學叢書》則是從1911年到1931年間續(xù)成書。假如以1911年為限,其屬于古代還是近現(xiàn)代?鑒于楊時百先生所處時代的局限性(僅指古琴斷代而言),其用來作為古琴斷代的主要標準,大約是聲音、木質(zhì)、斷紋三項,仍未脫“古代”及古人之巢窠。為論述便利計,仍視楊先生及其著作屬于“古代”這一范疇,而將“古代”的時限劃在1911年。另外,1911年距今恰好過百年。琴齡過百則稱“老琴”,也算是合理吧。有意思的是,“古琴”之被稱為“古琴”始于何時,學界也有不同看法。古琴舊稱“琴”“七弦琴”等等,并不稱“古琴”。古代文獻中,雖然也有“古琴”兩字連用的,均是“古”的“琴”之義,是偏正詞組,而非一特定名詞。

據(jù)學者考證:白話文運動,加上稱為琴的樂器漸多,為與各種琴相區(qū)分,1919年北京成立由蔡元培任會長的北京高校音樂討論會,下設“古琴組”,首次運用“古琴”這個稱謂,應當是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中的“古琴”一詞的起始。從名稱考證來看,1911年與1919年也相差不遠。正是由于“古琴”成為特定稱謂,古漢語中的“古琴”在白話文中又產(chǎn)生了“老琴”一詞與之對映。

然而,當我們爭論古人眼中的“老琴”時,又使“老琴”的概念簡單了。對古人而言的“老琴”也指百年前的琴嗎?!還是古人所處本朝以前所斫之琴統(tǒng)稱“老琴”?這只能視詳細狀況而論。為免混淆,我也姑且不甚嚴謹?shù)匾浴皞魇拦徘佟苯y(tǒng)指古人、今人眼中的“老琴”。

依據(jù)古琴所具備的時代特征、傳承過程等等因素推斷古琴斫制的年月,即所謂“斷代”。有老琴,有傳世的古琴,于是有斷代的需要(當然,出土的古琴也需要斷代。不過,一方面出土的古琴屈指可數(shù),另一方面其年月的斷定也更多地依靠地層關系、伴隨出土的其他物品等等外在因素,故我們將其排解在此處的爭論之外)。古琴的歷史很久遠,起源的傳奇也有若干種。依文獻記載,用考古學的術語表述,相當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古琴了。但是,像中國“四大名琴”: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在文獻中常常消失,卻只“焦尾”在《南齊書》中偶然一現(xiàn)?;蛟S是因筆者卑陋少識,我既未在唐代文獻見古。琴斷代的論述,也未見唐代文獻中有保藏前代古琴或以傳世老琴為貴的記載。鄭珉中先生曾提到,由于唐代之前為靠木漆(即于木器表面或裱布之上直接施以生漆的工藝,不用灰胎),古琴難以保存(包括埋藏于墓葬或傳世);而自唐代始,除以葛布裱丁木胎外,而施以鹿角霜等混合生漆的“灰胎”,使得古琴可歷千余年而不朽。因此,到了宋代始有古琴斷代的記述見諸文獻。這其中有兩個大的背景:一方面宋代興起了復古、好古的風氣,類似青銅器、玉器、金石碑帖之學蔚然成風,保藏、辨?zhèn)喂盼餄u成特地的學問;另一方面,就古琴而言,由于唐代古琴制作技藝的改進,宋代有了傳世古琴,而古琴本身又兼具廟堂禮樂之重器和文玩雅器這兩個特征,使得古琴斷代在宋代開頭得到重視。這也是為什么關于古琴斷代的一些論述和相關軼聞故事始見于宋代。既然以老琴為貴,自然有人出于牟利的目的去作偽,古琴的作偽也始于北宋(古琴作偽始于北宋一說,是鄭珉中先生由傳世古琴中鑒定出斫制于北宋而偽作唐琴,見鄭珉中《蠡測偶錄集——古琴討論及其他》第208頁)。這愈發(fā)刺激古琴斷代的學問得以進展。

戰(zhàn)亂、自然災難、磨損、保管不當、古琴斫修的技術門檻、厚葬的風俗等等,都會造成傳世古琴的稀有。到宋代,唐代的古琴已經(jīng)堪稱珍寶。據(jù)南宋岳珂《桯史》卷十三“冰清古琴”條載:一張腹款為唐代的老琴(實是偽作)要索值二百萬錢以上,即使后來由于其偽造的腹款內(nèi)容避宋仁宗趙禎(1023~1063年在位)諱而被識破,但是,還是因斷紋美麗、造型奇崛,也賣了約二十萬錢(與《桯史》同一時期成書的《洞天清錄》記載:“南昌一士家有古琴,面有三孔,然皆不當弦,不礙聲,號曰‘玲瓏玉’。有達官以千緡市之而去?!鼻Ь囀?0萬錢。兩文獻可互證??磥?,南宋時,好琴價格是10萬-20萬錢這個價位)。值得留意的是葉知幾在敗露后隨即辯白時說:“是猶佳琴,特非唐物而已”??磥?,唐琴在南宋時就值百萬錢。

物以稀為貴,奸商逐利,作偽及作偽手法自然就進展起來。至明代已經(jīng)有較為“成熟”的作偽手法。作偽與辨?zhèn)?,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作偽與辨?zhèn)螖啻姆椒ㄒ沧怨乓詠砭拖嗷ゴ碳ざM展、演化。古代的斷代成果與局限,何嘗不是古代作偽的局限與“成果”?!只是到了今日,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可以說:無論辨?zhèn)闻c作偽,還有他們共同的局限。

古代斷代的方法與成果

器物鑒識的方法,閱歷之談惟一條:多看,見多識廣而已,可謂千古同塵路。古人在見多的基礎之上,總結(jié)出不少的斷代、鑒識閱歷,如“唐圓宋扁”這是視覺可見的形制特點?!皬堉刂燧p”,是觸覺所感受的重量。還有聽覺可聞的,據(jù)《琴苑要錄》載:“《斷(斫)琴記》曰:唐賢所重,惟張雷之琴。(雷紹及震、威、張越也)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雅。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薄蛾愂蠘窌氛f:“然斫制之妙,蜀稱雷霄、郭諒,吳稱沈鐐、張越。霄、諒清雄沉細,鐐、越虛鳴而洪亮。”“凡琴稍高響者則必乾,無溫粹之韻。雷氏之琴,其聲寬大復兼清潤?!薄稘扑嗾勪洝氛f雷琴“聲極清實”。《六一居土詩話》說雷琴“其聲清越,如擊金石”。(《西溪叢語》說雷琴“聲韻雄遠”?!睹┩た驮挕氛f雷琴“非雷氏者箏聲,絕無韻也”。此外,《墨莊漫錄》說霜鏞琴是“彈之清越,聲壓數(shù)琴。非雷氏者未易臻此也?!薄疤瀑t所重,惟張(越)雷(氏)之琴”。雷氏所斫,為歷代所重。對雷琴的鑒識,至宋代就積累了豐富的閱歷。

以上前述論及的音韻特征,在琴材方面:雷威斫琴不必皆桐,而取“峨嵋松”。在槽腹制度方面,“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于龍池鳳沼之弦,微令有唇”,“既取其面如瓦相合,而池沼之唇又關閉不直達,故聲有匱而不散?!痹诿姘迮c岳山斫制方面,“岳雖高而弦低,雖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無弦,吟振之則有余韻。”(鄭珉中《蠡測偶錄集——古琴討論及其他》第23頁)這些鑒識雷琴的特點,記錄年月在去唐不遠的宋代,文獻之間可以相互印證,多數(shù)來自切實的閱歷,鑒識的特征可說是較為多面、可信的,仍舊是今日斷代鑒識唐琴、雷琴的重要依據(jù)。

遲至宋代,古人已經(jīng)大致涉及到了鑒識古琴的主要“看點”(雖然還不能稱為斷代方法),涉及了形制、材質(zhì)、音色、款識、漆灰等諸方面。

(一)款識斷代

款識辨?zhèn)问菚嬭b定自古以來常用的方法,涉及書法、材質(zhì)、避諱、文辭、格式布局諸方面。古人在運用款識進行器物辨?zhèn)畏矫嬉卜e累了豐富的閱歷。就古琴中運用款識辨?zhèn)味?,南宋岳珂在《捏史》卷十三“冰清古琴”條中記載的親身經(jīng)受最為經(jīng)典,不妨原文照錄:

嘉定庚午,余在中都燕李奉寧坐上,客有葉知幾者,官天府,與焉。葉以博古知音自名。前旬日,有士人攜一古琴,至李氏,鬻之。其名日“冰清”,斷紋鱗皴,制作奇崛,識與不識,皆謂數(shù)百年物。腹有銘,稱晉陵子題,銘曰:“卓哉斯器,樂惟至正。音清韻高,月苦風勁。堞余神爽,泛絕機靜。雪夜敲冰,霜天擊磬。陰陽潛感,否臧前鏡。人其審之,豈獨知政?!庇謺髿v三年三月三日,上底蜀郡雷氏斫,鳳沼內(nèi)書正元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士雄記。李以質(zhì)于葉,葉一見色動,搬髯嘆咤,以為至寶。客又有憶誦澠水燕談中有是名者,取而閱之,銘文歲月皆吻合,艮是。葉益自信不誣,起附耳謂仆人曰:“某行天下,未之前覿,雖厚直不行失也?!崩罹词芙蹋粌敯偃f錢。鬻者撐拒不愿,曰:“吾祖父世寶此,將貢之上方,大珰某人固許我矣,直未及半,渠可售?”李顧信葉語,絕欲得之;門下客為平章,莫能定。余覺葉意,知其有贗(集成本、學津本“有”作“為”),旁坐不平,漫起周視,讀沼中字,皆歷歷可數(shù)。因得其所疑,乃以袖覆琴而問葉曰:“琴之嫩惡,余姑謂弗知,敢問正元何代也?”葉笑未應,坐人曰:“是固唐德宗,何以問為?”余曰:“誠然,琴何以為唐物?”眾嘩起致請,乃指沼字示之,曰:“元字上一字,在本朝為昭陵諱,沼中書正從卜從貝是矣,而貝字闕其旁點,為字不成,蓋今文書令也。唐何自知之?正元前天圣二百年,雷氏乃預知避諱,必無此理,是蓋為贗者。徒取燕談,以實其說,不知闕文之熟于用而忘益之,且沼深不行措筆,修琴時必剖而兩,因題其上。字固可識,又何疑焉?!北姫q爭取視,見它字皆煥明,實無旁點,乃大駭。李更衣自內(nèi)出,或以白之,抵掌笑。葉慚曰:“是猶佳琴,特非唐物而已?!崩畈挥?,勉疆薄酬,頓損直十之九得焉。鬻琴者雖怒而無以辭也,它日遇諸涂,頩而過之。今都人多售贗物,人或贊媺,隨輒取贏焉?;蛲饺↓垟嗾咧Q譽以為近厚,此與攫晝何異,蓋真蔽風也。

文中“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古人之避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說:“凡避諱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恶问贰酚捎诒芩稳首谮w禎諱的緣由,“貞元”寫為“正元”。避諱還可以將需要避的字減筆或空白,這也是避諱的方法。琴上的偽款“貞元”中的貞字有避宋仁宗趙禎而缺筆,故為岳珂所識破。

(二)漆灰斷代

古琴漆面的斷紋,是最簡單觀看到老琴的特點。依據(jù)漆灰的斷紋來斷代,是古人最先找到的斷代依據(jù)。成書于1190年(南宋光宗紹熙元年)前后的《洞天清錄》,已經(jīng)確立了斷紋真?zhèn)蔚姆椒?,并沿用至今?!端膸焯嵋贩Q:“是書所論皆鑒別古器之事,凡古琴辨三十二條,古硯辨十二條,古鐘鼎彝器辨二十條,怪石辨十一條,硯屏辨五條,筆格辨三條,水滴辨二條,古翰墨真跡辨四條,古今石刻辨五條,古今紙花印色辨十五條,古畫辨二十九條。大抵洞悉源流,辨析精審?!薄罢记俦妗敝糜诰硎?,突顯古琴在古器、文玩中的首要地位。而“古琴辨”第一、二條分別為;“斷紋”“偽斷紋”。這一次序突顯了兩點:一是琴的新老很重要,二是斷紋真?zhèn)卧谛吕贤茢嘀泻苤匾?。作為古琴斷代最早的文獻,雖然寥寥數(shù)語,卻提出了關于斷紋的許多正確熟悉。

斷紋古琴以斷紋為證。琴不歷五百歲不斷。愈久則斷愈多。然斷有數(shù)等。有蛇腹斷;有紋橫截琴面,相去或一寸或二寸,節(jié)節(jié)相像如蛇腹下紋。有細紋斷:如發(fā)千百條,亦停勻,多在琴之兩旁,而近岳處則無之。有面與底皆斷者。又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頭,此為極古,非千余載不能有也。蓋漆器無斷紋而琴獨有之者,蓋他器用布漆,琴則不用。他器安閑,而琴日夜為弦所激,又歲久桐腐而漆相離破。斷紋隱處雖腐,磨礪至再,重加光漆,其紋愈見,然真斷紋如劍鋒,偽則否。

偽斷紋偽,用信州薄連紙光漆一層于上,加灰,紙斷則有紋。或于冬日以猛火烘琴極熱,用雪罨激烈之?;蛴眯〉犊坍嬘谏希m可眩俗眼,然決無劍鋒,亦易辨。

以上這段文字,說明古人對斷紋及斷紋在古琴斷代中的三點正確熟悉:

首先,“古琴以斷紋為證?!遍_宗明義提出老琴應有斷紋。這是當時古琴辨?zhèn)蔚淖钪匾袋c。在今日,我們鑒識古琴中依舊很重視斷紋。斷紋既是古琴斷代的看點,也還是古琴作為傳世文物特有的古意美。漆器的漆面或漆胎由于老化等緣由產(chǎn)生的斷紋,本是漆器的瑕疵。然而,古琴的斷紋,就像青銅器上紅綠斑駁的老銹、古玉上煙云變幻的沁色一樣,是古董的重要表現(xiàn),也同樣成為觀賞的重要看點,憑添了許多觀賞的樂趣。古琴出斷后,聲音還更加松透。在這個意義上,古琴的斷紋不僅是琴的外在美,還是聲音美的一種保證和要求。因此,宋人辨識古琴,把斷紋放在第一位提出,是很有見地的。

其次,“愈久則斷愈多。然斷有數(shù)等?!彪S后依次列舉了蛇腹斷、細紋斷、梅花斷。前一句說明白斷是隨著時間漸漸產(chǎn)生的,時間愈久則斷(包括數(shù)量和種類)就越多。年月越久遠則斷紋的種類也越多,是一個簡潔的規(guī)律,卻常為人所忽視。尤犯難得的,趙希鵠將蛇腹斷列為斷紋第一,是真知灼見。歐陽修《三琴記》載:“吾家三琴,其一傳為張越琴,其一傳為樓則琴,其一傳為雷氏琴?!倜娼杂袡M紋如蛇腹?!碧K軾在《雜書琴事》記其家藏唐代雷琴也是“其面皆作蛇蚹紋”。鄭珉中先生在相關唐琴的討論論文中也多次論證:蛇腹斷為最古之斷?!皵嘤袛?shù)等”后,將蛇腹斷首先列出,是卓有見地的。

最終,趙希鵠還提出了真斷與偽斷的顯著特征——“真斷紋如劍鋒,偽則否?!弊匀恍纬傻臄嗉y,在斷的邊緣會翹起,如同劍鋒。而人工偽斷是平的。時至今日,這也是行之有效的推斷真斷、偽斷的方法。隨后,還提出了當時作偽斷的方法,即于灰下加紙,紙斷則有紋。這也是辨識古代斷紋真?zhèn)蔚囊粋€特征,即假如斷紋下能看到紙,則是人工所作偽斷。習慣上,斷紋的真?zhèn)问侵笖嗉y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做成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明代古琴上的斷紋,有刀刻劃的痕跡,或灰胎下有紙的情形,或兩者兼而有之,通常稱其為偽斷??墒?,這些斷紋是老斷紋!需要留意的是,這些斷紋是形成之初人工作做的結(jié)果??墒?,在以后的數(shù)百年間,這些斷紋還會積累自然老化的痕跡。斷紋的真?zhèn)尉筒皇悄敲纯梢钥隙?、清楚地用自然形成還是人工形成這兩種狀況區(qū)分。這些當時的偽斷只要年月久遠,也會或多或少地出鋒。這是在鑒識古琴中要特殊留意的。即使出了,鋒的老斷,假如最初是人為做成的,我們?nèi)耘f按習慣稱之為“偽斷”。這也是在購買新琴時讓人糾結(jié)的狀況,琴由人工做了斷紋,當然聲音會松透??墒?,這些斷紋最終歷經(jīng)百年后還依舊是可以辨認出的偽斷!

(三)材質(zhì)斷代

古琴在斫制時運用的材料種類頗豐。木材構(gòu)成琴的主體。外施灰胎,主要是大漆混合鹿角霜、瓦灰、無名異等,八寶灰則是額外混合金玉之屬,種類繁多。木材與灰胎之間還有襯以葛布、紙的。漆面與漆胎的材質(zhì)斷代,基本為斷紋斷代(作為例外,無名異的使用年月,目前所見基本在明代,少量清琴上也見無名異。在經(jīng)明代人修復的前朝老琴上,也可看到無名異。典型的如楊時百舊藏北宋典型器“松風”,內(nèi)款有“明崇禎丙子年古吳張睿修重整”,同時面板可見典型張氏家族斫琴時常用之“無名異”及特色斷紋)。因此,所謂材質(zhì)斷代,單指構(gòu)成琴體主要部分的木材而言。更詳細的,由于琴的特別構(gòu)造,古人所能觀看到的木質(zhì)新老,也僅指由龍池、風沼向槽腹內(nèi)觀看所見面板木材的新老。當然,假如漆灰消失脫落,露出面板或底板,也是觀看的窗口。只是,這些地方顯露的材質(zhì)新老并不精確?????,取決于漆灰脫落的時間。而槽腹內(nèi)的木質(zhì),即始終暴露于空氣,又基本不受外面因素的影響,能更為“真實”地表現(xiàn)木質(zhì)歷經(jīng)久遠年月所呈現(xiàn)的木色。

就常識而言,木材是很易腐朽的,事實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在知道還有唐代、宋代的古琴在世并可彈奏時,立即表現(xiàn)出驚詫、不相信的表情。常識中,這種易腐朽的材質(zhì)難以如此久遠地、相對完好地保存下來。其實,生活中建立的木材易腐的觀點是基于很多條件才形成的。木材的天敵是水、蛀蟲、火。可是,嚴格說來,水自身并不是。只是水和木材中的有機質(zhì)會因顯露于空氣中而滋生微生物將木材變腐朽。戰(zhàn)國水坑墓葬中的木頭,歷經(jīng)兩千年,猶如新材,即是這個道理。古琴由于表面有灰胎、表漆愛護,僅有龍池、鳳沼是開放,而由于開放空間狹小,古琴的槽腹之內(nèi)是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木質(zhì)保存的小環(huán)境。加上歷代藏家、琴人珍護,唐代、宋代的老琴存世是很自然的事情。

既然材質(zhì)斷代多是目測龍池、鳳沼內(nèi)可供觀看的小部分的面板,依靠材質(zhì)精確?????斷代幾乎不行能。一是,古琴的保存環(huán)境不同,即使是同時斫制的古琴木色也不盡相同,更何況是目測的顏色、紋理,二是,古琴很多本就是老材斫制,特殊是運用枯朽老材所斫,所呈現(xiàn)的及日后老化速度,都與新材所斫迥異。因此,總體上說,材質(zhì)斷代多數(shù)是由于“新”材而定上限,很難由于老材而定下限。

材質(zhì)斷代還涉及一個名家名斫的選材是否得當。民國十八年舉辦西湖博覽會。當時古琴保藏家汪自新拿出了據(jù)說是唐代雷威的名斫“天籟”琴。某鑒賞家寫了長文登報,指其為贗品,核心論據(jù)是“天籟”琴是黃心梓,而非紅心梓。雷氏之斫不行能選材錯誤。汪自新邀請各方,當眾鋸開這一唐琴,證明的確是紅心梓。那個鑒賞家就“從今銷聲匿跡”了。汪氏不惜毀一床名斫來證明保藏水平,倒是與唐代陳子昂毀千金之胡琴以博文名有相像之風范。

(四)音色斷代

楊時百先生“嘗論古琴以聲音為第一,木質(zhì)次之,斷紋又次之,題識更次之。以二者可損壞,可作偽也。”在論及其所藏“鳴鳳”琴斷代時,以其“一二徽間稍欠松,當為宋物,否則唐琴矣。”由此看,楊老先生將鳴鳳斷為宋琴而非唐琴,純以聲音論,未涉及形制及其他。在談到他所見兩張“九德棲玄”琴時,以“音皆不佳”而感嘆:“何贗鼎之多也?!”也是純以聲音優(yōu)劣斷琴之新老。在形制的類型學討論尚未進展起來的古代,聲音斷代是相對比較牢靠的手段,也因此是最普遍的斷代方法。其實,聲音斷代也是類型學的方法,仍舊是以公認的斷代標準器進行比較、推斷的。只是,聲音的辨識、推斷不如形狀那么詳細,也受個人音樂、琴學修養(yǎng)的影響,音韻特征如音色等更屬于心理感受,聲音的斷代不易為外行所把握和認可。當然,聲音斷代也的確具有劇烈的主觀顏色。這是古今利用聲音斷代均需要考慮的一點。

古代的斷代方法,主要還是楊時百先生總結(jié)的聲音、木質(zhì)、斷紋這些內(nèi)容。由于沒有把最重要的手段——形制考慮在內(nèi),古代的斷代方法還是有極大的局限性。上面說了很多斷代的成果,其實,古代錯誤的斷代例子也許多,就每個個案看是個人局限性,其實是時代的局限性。這是現(xiàn)代斷代方法建立后才能解決的問題。

古琴斷代的現(xiàn)代方法探討

(一)當代古琴斷代概說

這里將古代下限劃在1911年,且將楊時百先生之著作歸為古代。此劃分方法一為表述簡便計,一是重點放在琴器上。若單純以討論古琴斷代的方法,這條線或許要劃在上世紀80年月為宜。上世紀80年月之前可大致概括為傳統(tǒng)斷代方法,之后為當代斷代方法。主要考慮:一是當代斷代方法集中表現(xiàn)為鄭珉中先生對古琴斷代的討論,而且其成果之發(fā)表始自上世紀80年月。二是此后二十余年中,鄭先生斷代成果斐然,他所確定的以標準器系統(tǒng)對比來斷代的方法,是當代古琴討論的主要方法。而且,其討論成果也是當代古琴斷代討論的重要基礎。

(二)標準器比較法

標準器比較法,是運用類型學的方法,對標準器進行類型學的討論,列出標準器的時代特征,以這些時代特征與需要斷代的古琴進行相像度的比較,來斷定古琴的年月。

標準器比較法實質(zhì)是以類型學方法來進行的時代特征討論。這種方法廣泛應用于各類文物的鑒定與討論中,成果豐富,可以說是文物斷代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古琴斷代的標準器比較法而言,主要是指形制方面的類型學討論。在古琴斷代上,運用標準器比較法需要兩個基本前提:古琴具備時代特征,這些時代特征可以識別。古琴是否具備時代特征?這些特征能否識別?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明顯都是確定的。

然而,以筆者個人的閱歷,許多不懂鑒定的人往往對其次個問題心存疑慮。這些時代特征莫非不能仿照么?怎么確定是真正的唐代風格?而不是后人仿照的?這些疑問在玉器鑒定中更顯突出:我對著古代的玉器,一比一。亦步亦趨照著做,怎么看得出是古代制作還是當代制作?

其實,時代特征是一個很大的特征集合,玉器涉及玉質(zhì)、形制、紋飾、制作工藝和沁色等方面。同理,古琴涉及材質(zhì)、形制、制作工藝、老化程度、使用痕跡、音色等等。僅材質(zhì)方面還涉及木材、大漆、灰胎等等,與老化程度、使用痕跡等方面相互組合,綜合觀看,形成的比較項目與內(nèi)容是極其廣泛的。全面的仿制達到亂真的是不行能的。類似書法藝術,“二王”碑帖隨處可得,有多少人摹寫的“二王”可以亂真,又有哪幅在紙張、筆墨這諸多方面可以全面亂真呢?而在繪畫方面,即使在缺少“標準器”的時候也能相對精確?????地辨識出個人的藝術風格,確定是宋仿唐還是唐代真跡。古琴與之相比,具有更多的“標準器”和比較方面與內(nèi)容,自然更易辨?zhèn)闻c斷代。究竟,書法繪畫的心法代有論述,書畫之高手代有仿制。而斫琴之法,流傳不廣,遲至明代方刊于梨棗。而斫制古琴又涉及樂器制作、木工造型、漆藝等等多個領域,“技術門檻”遠較書畫為高,仿制頗難亂真??偠灾?,時代特征的牢靠與否取決于兩點:一是標準器的精確?????;二是比較項目和內(nèi)容的多樣性。古琴斷代跟其他文物斷代一樣,“看點”越多,得出的結(jié)論越牢靠。

1.標準器

抱負的標準器,當然是有明確地層關系或可以精確?????斷代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考古發(fā)掘品。古琴斷代的標準器與此相比不夠抱負。首先,考古發(fā)掘品僅明代山東魯王朱檀墓出土的“天風海濤”琴一張。其次,即使是考古發(fā)掘品,也只能確定其下限,不能排解人土時就是一張傳世古琴的可能性?!疤祜L海濤”琴就是一個例子,其腹款所稱是唐琴。而我們能確定的是此琴不晚于其入葬年月——明早期??脊判畔⒉蛔阋耘卸ù饲俚木_?????年月,很難將其作為標準器??陀^講,用于隨葬的古琴,多是墓主至愛,如隨葬金章宗之唐琴“春雷”。而這些琴通常是傳世古琴。這是古琴與其他出土文物不同的一大特色。以此而論,古琴的考古發(fā)掘品假如作為標準器,還面臨一個重新斷代的問題。

古琴精確?????的斷代更通用的是依靠傳世品中的“標準器”。從傳世品中依照什么特征來確定標準器,是古琴斷代的一個很具爭議的課題。一不當心,就變成循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