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教學中與呼吸相關的概念辨析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關于初中教學中與呼吸相關的概念辨析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關于初中教學中與呼吸相關的概念辨析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關于初中教學中與呼吸相關的概念辨析獲獎科研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初中教學中與呼吸相關的概念辨析獲獎科研報告摘

要:在呼吸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我們會接觸到許多新的概念,如呼吸、呼吸運動、呼吸作用與細胞呼吸,呼氣與吸氣,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呼吸速率等。本文主要是梳理并比較這些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供師生參考。

關鍵詞:呼吸;呼吸運動;呼氣吸氣;呼吸作用;呼吸代謝;呼吸速率;概念辨析

生物部分的內容相對化學、物理部分難度不是很難,甚至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失分率往往較高。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在生物部分的學習中對一些易混淆的知識概念辨別不清,就很容易出現錯誤,產生無謂的失分。生物學的概念之所以容易出現理解錯誤,這是因為生物學知識與學生自己本身及生活方面都有著密切聯系,學生在平時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積累了對生物現象、概念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許多看法,并潛藏在自己的潛意識中。教師又限于教材難度安排及教學時間所限,對有些概念的內涵,外延沒有深入。本文就自己對呼吸這部分的理解,嘗試著對這部分內容出現的相關概念的理解作一些比較,希望能對學生的認識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一、呼吸與呼吸運動等概念辨析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它由三個連續(xù)且相互聯系的環(huán)節(jié)組成:一是外界與肺泡間的氣體交換(即肺通氣)和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即肺換氣),二者合稱內呼吸或肺呼吸;二是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三是血液與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稱內呼吸或組織呼吸,它是一個宏觀的過程。

但由于認知習慣與研究領域的不同等原因,對“呼吸”有著許多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呼吸就是外界與肺泡間的氣體交換,有的認為呼吸就是呼吸運動,有的認為呼吸就是呼吸作用。這些認知在生物學角度應該都是不嚴謹的、偏面的,使學生極易混淆。

呼吸運動是指胸廓在呼吸?。ㄖ饕咐唛g肌與膈?。┑膮⑴c下節(jié)律性的擴大和縮小,它包括呼氣與吸氣兩個過程。它的作用是為呼吸的肺通氣提供了動力,從而實現了肺內氣體與外界空氣的交換,另外呼吸的反射性調節(jié)是通過刺激呼吸中樞來調節(jié)呼吸運動而實現的??梢姡粑c呼吸運動明顯不是同過程,不能對等。

二、呼氣與吸氣的過程辨析

至于呼吸運動的吸氣與呼氣的原理,是教學中的難點,學生一般難以理解各呼吸肌舒縮變化。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呼吸運動時胸廓與肋骨變化推導:首先我們向學生介紹胸廓、肋骨及肋間外肌與膈肌的位置

①橫膈膜,它是一塊肌肉薄膜,所以又稱橫膈肌。位于胸腹腔之間,放松(即肌肉處于舒張狀態(tài))時呈倒置的碗型,膈的外緣緊貼在胸廓內壁上。肋間外肌為聯系上、下肋骨間的骨骼肌。

②課本上錐形罩內氣球的變化模擬活動中,橡皮膜模擬膈肌,但事實上,自然狀態(tài)下(即舒張狀態(tài))的膈肌成拱形,而不是水平的,這樣在活動中學生向上推和向下拉時都用力了,就不清楚究竟是向上收縮還是向下收縮,所以在活動前介紹膈肌位置時應先強調下膈肌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呈拱形的。

然后讓學生把手輕放在胸前,感知深吸氣與深呼氣時胸廓與肋骨的移動情況。這時我們就可以這樣去解釋呼吸運動吸氣和呼氣的過程:

1、關于肋間外肌的舒縮變化理解:吸氣時,可以感受到胸廓擴大,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肋間外肌對肋骨產生了力,使肋骨向上向外移動,所以肋間外肌收縮)。

2、關于膈肌的舒縮變化:當吸氣時,胸廓擴大,同時膈肌收縮(向下用力),使原來拱起的橫膈膜逐漸變扁,胸腔內體積變大,導致腔內氣壓變小,肺被動擴張(因肺內氣壓大于胸腔內氣壓),此時肺內壓也降低且小于大氣壓,大氣壓就把空氣壓入肺內,肺吸氣。此時肋間外肌和橫膈肌的作用是一樣的,都使胸腔體積變大。同時它們也都處于收縮狀態(tài),可以關聯記憶。

三、呼吸與呼吸作用的關系辨析

對于呼吸作用的理解,我們也從概念出發(fā),呼吸作用是指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過程,也稱為細胞呼吸。所以細胞呼吸就是呼吸作用,它包括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而無氧呼吸是指細胞在無氧條件下,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成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另外初三科學把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fā)酵。但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發(fā)酵的定義也會不同。

呼吸與呼吸作用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它們的關系也不同。

對于單細胞生物的呼吸,我們就可以理解為細胞呼吸。

對于植物的呼吸,我們通常也可以理解為就是植物的呼吸作用,這是因為植物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植物主要通過氣孔和細胞間隙作為氣體交換與運輸的通道。但從呼吸的定義即廣義層面來看,植物的呼吸是指植物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產物與植物有氧呼吸剛好相反,所以植物吸收的氣體和釋放氣體的量肯定會與單純的呼吸作用不同。

對于沒有演化出呼吸器官的低等水生動物來說,依靠水中氣體的擴散和滲透進行氣體交換,所以呼吸也可以理解為呼吸作用。

對于已經演化出呼吸器官(鰓)的水生動物、陸生無脊椎動物(氣管或書肺)及陸生脊椎動物(肺)來說,呼吸與呼吸作用就有明顯的不同。這時,呼吸是呼吸作用的前提,沒有呼吸過程吸收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就沒有呼吸作用;同時呼吸作用為呼吸提供能量。

此外,還要補充兩點平時非常容易忽視的內容,第一點: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但呼吸時呼出的氣體主要成份卻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氮氣(75%)、氧氣(16%)、水蒸氣(4.06%),然后才是二氧化碳(4%)。第二點: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從化學平衡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呼吸速率也會下降。實驗表明,在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升高到1%-10%以上時,呼吸作用明顯受到抑制。但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卻是調節(jié)呼吸運動最重要的體液因素,所以臨床上給病人輸氧時,往往采用含5%左右的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以達到刺激呼吸中樞的目的,但過高的二氧化碳也會對呼吸中樞產生毒害作用。

另外,在許多專業(yè)的文獻和高等教育課本中,經常會出現呼吸代謝這一名詞,查閱相關的資料使用情況,可以知道呼吸代謝內涵與呼吸作用相同,就像分解代謝即指異化作用。只是呼吸作用側重于整體性,講述時往往比較粗略、簡單,呼吸代謝則更細化,強調的是細胞呼吸的生物化學變化過程及代謝過程中酶的調控。

四、呼吸速率與呼吸頻率

呼吸速率(即呼吸強度)是指單位重量的的活細胞(組織)在單位時間內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或吸收氧氣的量,它能夠反映呼吸作用的強弱,是呼吸作用最常用的生理指標,反映某生物體或生物體內某部分的代謝活動的強弱,同時它也受外界條件的影響,主要受溫度、氧氣和二氧化碳影響。而呼吸頻率則是反映動物呼吸的快慢,它指每分鐘呼吸的次數。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