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統(tǒng)計學簡答題總結(廣財)第一篇:統(tǒng)計學簡答題總結(廣財)5.什么是抽樣調查?它有哪些特點?抽樣調查是指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并根據樣本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特征的數據搜集方法和統(tǒng)計推斷方法。它具有經濟性好、時效性強、適應面廣、準確性高等特點。7.簡述統(tǒng)計分組的概念、原則和具體方法。答:(1)概念根據統(tǒng)計研究的目的和客觀現象的內在特點,按照某個標志(或幾個標志)把被研究的總體劃分為若干個不同性質的組,稱為統(tǒng)計分組。統(tǒng)計分組標志有兩種:品質標志或數量標志。(2)原則①窮盡原則;②互斥原則。即“不重復、不遺漏”的原則。(3)具體分組方法①按品質標志分組②按數量標志分組(A)單項式分組與組距式分組;(B)間斷組距式分組和連續(xù)組距式分組;應遵循“上限不在組內”原則:凡是總體中某一個單位的變量值為相鄰兩組的界限值,則這一個單位就歸入作為下限值的那一組內。(C)等距分組與異距分組。9.簡述算術平均數的概念及其數學性質。答:算術平均數是指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的項數所得的結果。它是最常用的數值平均數,分為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兩種。其數學性質是:(1)算術平均數與變量值個數的乘積,等于各個變量值的總和。(2)各變量值與其算術平均數的離差之總和,等于零。(3)各變量值與其算術平均數的離差平方之總和,為最小值。12.簡述算術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的概念及數量關系。答:(1)概念算術平均數是指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的項數所得的結果,也稱為均值,可用X表示。它是最常用的數值平均數,分為簡單的和加權的算術平均數兩種。眾數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頻數最多、頻率最高的變量值,可用MO表示。它是最常見、最普遍的狀況,是對現象集中趨勢的度量。中位數是指將數據由小到大排列后,位置居中的數值,可用Me表示。(2)三者的數量關系是:在對稱分布中,三者相等。即:X=Me=Mo;在左偏分布中,一般有X在右偏分布中,一般有Mo在輕微偏態(tài)時,三者的近似數量關系為:(XMo)3(XMe)13.測定離散程度的變異指標有哪些?簡述其主要作用。答:常用的變異指標有:異眾比率、極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方差和標準差、離散系數等。它們的主要作用為:1.說明數據的分散程度,反映變量的穩(wěn)定性、均衡性;數據之間差異越大,表明變量的穩(wěn)定性或均衡性越差。2.衡量平均數的代表性高低;離散程度越大,表明平均數的代表性就越低。3.作為統(tǒng)計推斷的重要依據。①判別統(tǒng)計推斷的前提條件是否成立;②衡量推斷效果好壞的重要尺度。35.編制時間數列的基本原則及其具體要求是什么?答:可比性原則保證時間數列中各項數據的可比性,是編制時間序列的基本原則。其具體要求是:(1)、時間一致;(2)、總體范圍一致;(3)、經濟內容、計算口徑、計算方法、計算價格、計量單位等方面一致。36.比較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之間的4個不同特點。答:①時期序列的各個數據為時期指標值(流量),表示時期現象在各段時期內的發(fā)展總量。時點序列的各個數據為時點指標值(存量),反映時點現象在各個時點上所處的數量狀態(tài)和所達到的水平。②時期序列中各期數據具有可加性,通過加總即可得到更長一段時間內的發(fā)展總量,有實際意義。時點序列中各時點數據不能相加,具有不可加性,即它們相加的結果沒有實際意義。③時期序列中數值的大小與所屬時期長短有直接的關系,一般是時期越長,數值就越大。時點序列中各時點數的大小與時點間隔長短沒有直接的聯系。并不是時點間隔長,時點數就大一些。④時期序列中各期數據是對每段時間內發(fā)生的數量連續(xù)登記、累計的結果。時點序列中各數據通常不可能、也不必要連續(xù)登記,一般是對代表時點進行間斷計數的結果。41.簡述加權綜合指數的概念及其編制原理。答:采用加權綜合方法計算的總指數,稱為加權綜合指數。其編制的基本原理是:⑴.為了解決復雜現象總體的指數化指標不能直接加總的問題,必須引入同度量因素,使其轉化成相應的、能夠相加的價值總量形式;同度量因素通常也稱為綜合指數的權數,因為它具有權衡各個個體重要性的作用。引入了同度量因素的綜合指數,通常被稱為加權綜合指數。⑵.為了在綜合對比過程中,單純反映指數化指標的變動或差異程度,又必須將引入的同度量因素的水平固定起來。要注意同度量因素的兩個問題:指標性質(數量或質量指標)的確定、固定水平所屬時期的選擇。42.簡述加權平均指數的概念及其編制原理。答:采用加權平均方法計算的總指數,稱為加權平均指數。其編制的基本原理是:先計算出個體指數,再將個體指數加以平均即可求得總指數,這種方法計算的總指數也稱之為平均指數。由于各個個體指數的重要性不同,所以,平均指數通常需要加權。編制平均指數有兩大問題:采用哪種平均法?(1).算術平均法計算較為簡便,也比較直觀,所以其應用較為普遍。(2).根據所掌握的數據和服從研究目的之需要,調和平均法和幾何平均法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權數如何確定?(1).既要考慮實際經濟意義,又要考慮獲取資料的可行性和簡便性。(2).權數主要有:基期總值(q0p0)、報告期總值(q1p1)和固定權數(wi)等三種。要注意平均指數的兩個問題:“權數”的選擇、“型式”的選擇。27.簡述假設檢驗的概念及基本步驟。答:所謂假設檢驗,就是事先對總體的參數或總體分布形式做出一個假設,然后利用抽取的樣本信息來判斷這個假設(原假設)是否合理,即判斷總體的真實情況與原假設是否存在顯著的系統(tǒng)性差異。所以,假設檢驗又被稱為顯著性檢驗。一個完整的假設檢驗過程,包括以下基本步驟:(1)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假設:原假設H0、備擇假設H1;(2)構造適當的檢驗統(tǒng)計量Z(或者t),并根據樣本數據,計算統(tǒng)計量的具體數值;(3)規(guī)定顯著性水平α,建立檢驗規(guī)則;(4)做出判斷。①臨界值規(guī)則:如果Z(或者t)值落在拒絕域中,就拒絕H0。否則,就接受H0。②P-值規(guī)則:如果Pα,就接受H0。第二篇:統(tǒng)計學簡答題1.舉例說明統(tǒng)計標志與標志表現有何不同?答:標志是總體中各單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屬性,即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屬性和特征的名稱。標志表現是標志特征在各單位的具體表現,是標志的實際體現者。例如:學生的“成績”是標志,而成績?yōu)椤?0”分,則是標志表現。2.一個完整的統(tǒng)計調查方案包括哪些內容?答:一個完整的統(tǒng)計調查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確定調查目的。(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3)確定調查項目,擬定調查表。(4)確定調查時間和時限。(5)確定調查的組織和實施計劃。3.簡述調查對象、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的關系并舉例說明。答:調查對象是應搜集其資料的許多單位的總體;調查單位是構成調查對象的每一個單位,它是進行登記的標志的承擔者;報告單位也叫填報單位,它是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一般是基層企事業(yè)組織。調查對象與調查單位的關系是總體與個體的關系。調查對象是由調查目的決定的,是應搜集其資料的許多單位的總體;調查單位也就是總體單位,是調查對象下所包含的具體單位。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調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變換。報告單位也稱填報單位,也是調查對象的組成要素。它是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一般是基層企事業(yè)組織。調查單位是調查資料的直接承擔者,報告單位是調查資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如工業(yè)企業(yè)生產經營情況調查,每一個工業(yè)企業(yè)既是調查單位,又是報告單位;工業(yè)企業(yè)職工收入狀況調查,每一個職工是調查單位,每一個工業(yè)企業(yè)是報告單位4.舉例說明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的區(qū)別答:(1)選取調查單位的方式不同。重點調查中重點單位的選取是根據重點單位的標志總量是否占全部單位標志總量的絕雙比重這一標準來確定的,這一標準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易于確定。抽樣調查中的調查單位是按隨機原則從全部總體單位中抽選出來的,不受人的主觀因素所影響。典型調查中的典型單位是在對總體情況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的抽選出來的。(2)調查目的的不同。重點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對重點單位的調查,掌握總體的基本情況;抽樣調查的目的則是通過對部分單位的調查結果來推算總體的數量特征;作為統(tǒng)計意義的典型調查,其目的的類似于抽樣調查。(3)推算總體指法標的準確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都要以部分單位調查的結果推算總體指標,由于二者調查單位選擇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樣調查按隨機原則抽選調查單位,因而在給定概率和誤差范圍條件下,可保證推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調查單位的選擇完全由人們有意識的選擇,因而難以保證推斷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推斷誤差既不知道也不能控制。5.簡述變量分組的種類及應用條件。答:變量分組包括單項式分組和組距式分組。離散變量變動幅度小,分組可以選擇單項式分組織。如果離散變量的變動幅度較大,分組應該選擇組距式分組。而對于連續(xù)變量只能用組距式分組。6.單項式分組和組距式分組分別在什么情況下運用?答:變量有離散變量和連續(xù)變量兩種,離散變量可一一列舉,而連續(xù)變量是連續(xù)不斷,相鄰兩組之間可作無限分割。所以,離散變量可作單項式分組和組據式分組,而連續(xù)變量則只能作組距式分組。在離散變量中,當變量值變動幅度較小時,采用單項式分組;當變量值變對幅度較大時,則采用組距式分組。7.簡述結構相對指標和比例相對指標有什么不同并舉例說明。答:結構相對指標是以總體總是為比校標準,計算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如:各工種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數,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之間比例關系和協(xié)調平衡狀況。如輕重工業(yè)比例。8.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qū)別?答: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指標的含義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說明的是某一現象在另一現象中發(fā)展的強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標說明是現象發(fā)展的一般水平,計算方法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雖然都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之比,但是,強度相對指標分子與分母的聯系,只表現為一種經濟關系,而平均指標分子與分母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聯系,即分子是分母(總體單位)所具有的標志,對比結果是對總體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平均。9.簡述抽樣推斷的概念及特點?答:抽樣推斷是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利用樣本的實際資料計算樣本指標,并據以推算總體相應數量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特點:(1)是由部分推算整體的一種認識方法論。(2)建立在隨機取樣的基礎上。(3)運用概率估計的方法。(4)抽樣推斷的誤差可以事先計算并加以控制。10.抽樣誤差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答: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有:總體各單位標志值勤的差異程度不同,樣本的單位數,抽樣方法和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第三篇:統(tǒng)計學簡答題1、什么是統(tǒng)計,一般有幾種理解?答:統(tǒng)計一般有三種含義既統(tǒng)計工作,統(tǒng)計資料,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是指對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總稱,它是一種社會調查研究活動。2、什么是標志和指標,區(qū)別與聯系?答:標志是用來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名稱。指標是說明總體的綜合特征的。區(qū)別:標志一般不具備時間,地點等條件。指標都能用數值表示。聯系:兩者存在著一定的變換關系。有許多的統(tǒng)計指標的數值是也總體單位的數量標準值匯總而來的。3、簡述總體與總體單位的相互關系。答:(1)總體是指客觀存在的在同一性質基礎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單位的整體,構成總體的這些個別單位稱為總體單位。(2)總體與總體單位具有相對性,隨著研究性任務的改變,同單位可以是總體也可以是總體單位。4、重點調查抽樣調查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答:相同點是都是專門調查,非全面調查。5、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有何區(qū)別與聯系?答:區(qū)別:調查單位是調查項目的承擔者,而填報單位則是負責上報調查資料的單位。聯系:兩者有時是一致的。6、影響頻數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組距與組數組限與組中值。7、序時平均數與一般平均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答:相同點:兩種平均數都是所有變量值的代表數值。不同點:序時平均數在不同時間上指數值的差別,是從動態(tài)上說明現象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數在同一時間上的數量差別,是從靜態(tài)上說明現象的一般水平。8、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有什么不同?答:時期數列的指標數是連續(xù)計算的,時點數列的指標值是間斷的。時期數列的指標值可直接相加時點數列則不能。9、指數體系中的指數之間的數量對等關系如何理解?答:1.總因數指數等于影響它的各個分因數指數的乘積。2.總因數的差額等于影響它的各個分因數差額的總和。10、評價指標指數和評價指標對比指數有何區(qū)別?答:平均指數從條件意義上來說是綜合指數的變形,而評均指標指數是研究兩個時期的平均指標本身變動程度的指數。11、什么事抽樣誤差?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有哪些?答:抽樣誤差是指樣本指標和總體指標之間數量上的差別。影響因素有1.全級總體標志的變動程度。2.抽樣單位數的多少。3抽樣組織的方式。12、相關關系與函數關系的區(qū)別和聯系是什么?答:區(qū)別在于函數關系是變量之間的一種完全確定性的關系,一個數量的數值完全由另一個變量的數值所確定與控制,相關關系一般不是完全確定,對自變量的一個值與之對應的因變量是不唯一的。聯系在于二者都反映了變量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但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轉為密切時,用函數關系來對相關關系作近似的替代。第四篇:統(tǒng)計學簡答題及答案統(tǒng)計學簡答題及參考答案1.簡述描述統(tǒng)計學的概念、研究內容與目的。概念:它是研究數據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統(tǒng)計學分支。研究內容:搜集數據、整理數據、展示數據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目的:描述數據的特征;找出數據的基本數量規(guī)律。2.簡述推斷統(tǒng)計學的概念、研究內容與目的。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樣本數據來推斷總體特征的統(tǒng)計學分支。研究內容: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目的:對總體特征作出統(tǒng)計推斷。3.什么是總體和樣本?總體是指所研究的全部個體(數據)的集合,其中的每一個元素稱為個體(也稱為總體單位)??煞譃橛邢蘅傮w和無限總體:?有限總體的范圍能夠明確確定,且元素的數目是有限的,可數的。?無限總體所包括的元素數目是無限的,不可數的。總體單位數可用N表示。樣本就是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構成樣本的元素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記為n。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點?普查就是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專門組織的、非經常性的全面調查。它有以下的特點: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2)一般需要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標準調查時間3)數據的規(guī)范化程度較高4)應用范圍比較狹窄。5.什么是抽樣調查?它有哪些特點?抽樣調查是指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并根據樣本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特征的數據搜集方法和統(tǒng)計推斷方法。它具有經濟性好、時效性強、適應面廣、準確性高等特點。6.簡述統(tǒng)計調查方案的概念及應包括的基本內容。答:統(tǒng)計調查方案就是統(tǒng)計調查前所制訂的實施計劃,它是指導整個調查過程的綱領性文件,是保證調查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進行的計劃書。它應包括的基本內容有:〈1〉明確調查目的;〈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3〉設計調查項目;〈4〉設計調查表格和問卷;〈5〉確定調查時間;〈6〉組織實施調查計劃;〈7〉調查報告的撰寫,等等。7.簡述統(tǒng)計分組的概念、原則和具體方法。答:(1)概念根據統(tǒng)計研究的目的和客觀現象的內在特點,按照某個標志(或幾個標志)把被研究的總體劃分為若干個不同性質的組,稱為統(tǒng)計分組。統(tǒng)計分組標志有兩種:品質標志或數量標志。(2)原則①窮盡原則;②互斥原則。即“不重復、不遺漏”的原則。(3)具體分組方法①按品質標志分組②按數量標志分組(A)單項式分組與組距式分組;(B)間斷組距式分組和連續(xù)組距式分組;應遵循“上限不在組內”原則:凡是總體中某一個單位的變量值為相鄰兩組的界限值,則這一個單位就歸入作為下限值的那一組內。(C)等距分組與異距分組。8.簡述組距分組的基本步驟。(1)確定組數:組數的確定應以能夠顯示數據的分布特征和規(guī)律為目的(2)確定組距:組距是一個組的上限與下限之差,可根據全部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組數來確定,即:組距=(最大值臨界值,拒絕H0右側檢驗:統(tǒng)計量>臨界值,拒絕H031.簡述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1.陳述原假設H0和備擇假設H12.從所研究的總體中抽出一個隨機樣本3.確定一個適當的檢驗統(tǒng)計量,并利用樣本數據計算出其具體數值4.確定一個適當的顯著性水平α,并查表得出其臨界值,指定拒絕域5.將統(tǒng)計量的數值與臨界值進行比較,作出決策統(tǒng)計量的數值落在拒絕域中,就拒絕H0。否則,就接受H0也可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決策。如果Pα,就接受H032.簡述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之間的聯系1)有共同的研究對象:都是對變量間相關關系的分析。2)只有當變量間存在相關關系時,用回歸分析去尋求相關的具體數學形式才有實際意義。3)相關分析只表明變量間相關關系的性質和程度,要確定相關的具體數學形式依賴于回歸分析。4)相關分析中相關系數的確定,建立在回歸分析的基礎上。33.直線相關系數有哪些特點?相關系數的取值在-1與1之間。當r=0時,表明X與Y沒有線性相關關系,但可能存在著其它的非線性相關關系。當0<|r|<1時,表明X與Y存在一定程度的線性相關關系:若r>0,表明X與Y為正相關;若r<0,表明X與Y為負相關。當|r|=1時,表明X與Y完全線性相關:若r=1,稱X與Y完全正相關;若r=-1,稱X與Y完全負相關。34.為什么只能對未知的總體參數作估計?總體參數是未知的、不可直接觀測的、不能精確計算的,能夠得到的只是變量的樣本觀測值。結論:只能通過變量的樣本觀測值,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方法去近似地估計回歸系數等總體參數。前提:u是隨機變量其分布性質不確定,必須作某些假定,其估計才有良好性質,其檢驗才可進行。原則:使參數估計值“盡可能地接近”總體參數的真實值。35.編制時間數列的基本原則及其具體要求是什么?答:可比性原則保證時間數列中各項數據的可比性,是編制時間序列的基本原則。其具體要求是:(1)、時間一致;(2)、總體范圍一致;(3)、經濟內容、計算口徑、計算方法、計算價格、計量單位等方面一致。36.比較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之間的4個不同特點。答:①時期序列的各個數據為時期指標值(流量),表示時期現象在各段時期內的發(fā)展總量。時點序列的各個數據為時點指標值(存量),反映時點現象在各個時點上所處的數量狀態(tài)和所達到的水平。②時期序列中各期數據具有可加性,通過加總即可得到更長一段時間內的發(fā)展總量,有實際意義。時點序列中各時點數據不能相加,具有不可加性,即它們相加的結果沒有實際意義。③時期序列中數值的大小與所屬時期長短有直接的關系,一般是時期越長,數值就越大。時點序列中各時點數的大小與時點間隔長短沒有直接的聯系。并不是時點間隔長,時點數就大一些。④時期序列中各期數據是對每段時間內發(fā)生的數量連續(xù)登記、累計的結果。時點序列中各數據通常不可能、也不必要連續(xù)登記,一般是對代表時點進行間斷計數的結果。37.時間數列的分解分析有哪些基本假設?基本假設是:(一)現象Y只有四個構成要素:長期趨勢T、季節(jié)變動S、循環(huán)變動C和不規(guī)則變動I。(二)構成要素存在以下的組合模型:乘法模型:Y=T·S·C·I加法模型:Y=T+S+C+I乘加模型:Y=T·S+C·I,等等。38.簡述季節(jié)變動的概念及其研究意義。季節(jié)變動是指社會經濟現象因受自然因素或社會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在一年內有規(guī)則的周期性變動。測定季節(jié)變動的意義在于:分析與測定過去的季節(jié)變動規(guī)律對未來現象的季節(jié)變動作出預測消除季節(jié)變動對時間序列的影響。39.常用的對比分析方法及其相對數指標有哪些?答:根據分析目的和比較基準的不同來劃分,對比分析主要有下述幾種常用方法。(1)結構分析,可計算結構相對數(即比重);(2)比例分析,可計算比例相對數(簡稱比例);(3)空間比較分析,也叫橫向對比分析,可計算空間比較相對數;(4)動態(tài)對比分析,也稱為縱向對比分析,可計算動態(tài)相對數;(5)計劃完成程度分析,可計算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數;(6)強度、密度和效益分析,可計算強度相對數。40.簡述統(tǒng)計指數的概念及其分類指數是一種對比分析指標,具有相對數的形式(%)。其對比方式有:不同時間、不同空間、實際與計劃對比。指數的分類有:“數量指標指數”與“質量指標指數”;“個體指數”、“總指數”與“類指數”;“動態(tài)指數”與“靜態(tài)指數”;“綜合指數”與“平均指數”;“簡單指數”與“加權指數”等。41.簡述加權綜合指數的概念及其編制原理。答:采用加權綜合方法計算的總指數,稱為加權綜合指數。其編制的基本原理是:⑴.為了解決復雜現象總體的指數化指標不能直接加總的問題,必須引入同度量因素,使其轉化成相應的、能夠相加的價值總量形式;同度量因素通常也稱為綜合指數的權數,因為它具有權衡各個個體重要性的作用。引入了同度量因素的綜合指數,通常被稱為加權綜合指數。⑵.為了在綜合對比過程中,單純反映指數化指標的變動或差異程度,又必須將引入的同度量因素的水平固定起來。要注意同度量因素的兩個問題:指標性質(數量或質量指標)的確定、固定水平所屬時期的選擇。42.簡述加權平均指數的概念及其編制原理。答:采用加權平均方法計算的總指數,稱為加權平均指數。其編制的基本原理是:先計算出個體指數,再將個體指數加以平均即可求得總指數,這種方法計算的總指數也稱之為平均指數。由于各個個體指數的重要性不同,所以,平均指數通常需要加權。編制平均指數有兩大問題:采用哪種平均法?(1).算術平均法計算較為簡便,也比較直觀,所以其應用較為普遍。(2).根據所掌握的數據和服從研究目的之需要,調和平均法和幾何平均法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權數如何確定?(1).既要考慮實際經濟意義,又要考慮獲取資料的可行性和簡便性。(2).權數主要有:基期總值(q0p0)、報告期總值(q1p1)和固定權數(wi)等三種。要注意平均指數的兩個問題:“權數”的選擇、“型式”的選擇。第五篇:【統(tǒng)計學原理】簡答題匯總統(tǒng)計學原理簡答題匯總1.品質標志與數量標志有什么區(qū)別?答:統(tǒng)計標志通常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兩種。品質標志表明總體單位屬性方面的特征,其標志表現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學生的性別、職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質標志不能直接匯總為統(tǒng)計指標,只有對其標志表現所對應的單位進行匯總綜合才能形成統(tǒng)計指標即總體單位總量;數量標志則表明總體單位的數量特征,其標志表現用數值來表示,即標志值,如學生的成績、職工的工資等,它們從不同方面體現出總體單位在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運作的結果。數量標志值可直接匯總綜合出數量指標。2.舉例說明統(tǒng)計標志與標志表現有何不同?答:標志是總體中各單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屬性,即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屬性和特征的名稱。標志表現是標志特征在各單位的具體表現,是標志的實際體現者。例如:工人的“工資”是標志,而工資為“120XX分,則是標志表現。3.一個完整統(tǒng)計調查方案應包括哪些主要內容?答:一個完整的統(tǒng)計調查方案包括發(fā)下主要內容:(1)確定調查目的;(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3)確定調查項目,擬定調查表;(4)確定調查時間和時限;(5)確定調查的組織和實施計劃。4.舉例說明如何理解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的關系?答:調查單位是調查項目的承擔者,是調查對象所包含的具體單位;填報單位是負責向上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兩者在一般情況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對工業(yè)企業(yè)生產設備進行普查時,調查單位是每一臺工業(yè)生產設備,而填報單位是每一個工業(yè)企業(yè)。但調查單位和填報單位有時又是一致的。例如:對工業(yè)企業(yè)進行普查時,調查單位是每一個工業(yè)企業(yè),而填報單位也是每一個工業(yè)企業(yè),兩者一致。5.調查對象、調查單位和填報單位有何區(qū)別?答:調查對象是應搜集其資料的許多單位的總體;調查單位是構成調查對象的每一個單位,它是進行登記的標志的承擔者;報告單位也叫填報單位,它是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一般是基層企事業(yè)組織。6.簡述什么是普查及普查的特點。答:普查是專門組織的、一般用來調查屬于一定時點上社會經濟現象數量的全面調查。例如:人口普查、經濟普查、基本生產單位普查等。普查的特點:(1)普查是一種這連續(xù)調查。(2)普查是一種全面調查。(3)普查能解決全面統(tǒng)計報表不能解決的問題。(4)普查要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因而不能經常進行。7.簡述變量分組的種類及應用條件。答:變量分組包括單項式分組和組距式分組。離散變量變動幅度小,分組可以選擇單項式分組。如果離散變量的變動幅度較大,分組應該選擇組距式分組。而對于連續(xù)變量只能用組距式分組。8.某地區(qū)對占該地區(qū)工業(yè)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個企業(yè)進行調查,你認為這種調查方式是重點調查還是典型調查?為什么?答:首先,從該題內容可知該地區(qū)對工業(yè)企業(yè)進行的是一種非全面調查;第二,非全面調查包括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這三種非全面調查的主要區(qū)別是選擇調查單位的方法不同,抽樣調查是按隨機原則抽選單位,重點調查是根據單位標志總量占總體標志總量的比重來確定調查單位,而典型調查是依據對總體的分析,有意識地選取調查單位。因此,根據本題選擇調查單位的方法可判斷出該地區(qū)對工業(yè)企業(yè)進行調查,采用的是重點調查方式。9.簡述抽樣調查的優(yōu)點和作用。答:抽樣調查的優(yōu)點有:經濟性、時效性、準確性和靈活性抽樣調查的作用表現為:(1)解決全面調查無法或很難解決的問題;(2)補充和訂正全面調查的結果;(3)應用于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的檢查和控制;(4)用于對總體的某種假設進行檢驗。10.簡述結構相對指標和比例相對指標有什么不同并舉例說明。答:結構相對指標是以總體總量為比較標準,計算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如:各工種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數,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之間比例關系和協(xié)調平衡狀況。如:輕重工業(yè)比例。11.簡述抽樣推斷的概念及特點?答:抽樣推斷是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利用樣本的實際資料計算樣本指標,并據以推算總體相應數量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特點:(1)是由部分推算整體的一種認識方法論(2)建立在隨機取樣的基礎上(3)運用概率估計的方法(4)抽樣推斷的誤差可以事先計算并加以控制。12.簡述在綜合指數計算中對同度量時期的要求。答:在綜合指數中,無論是數量指標綜合指數還是質量指標綜合指數,都要求其作為同度量因素指標不變,即同一時期的。例如,數量指標綜合指數都是以基期質量指標作為同度量連帶關系質量指標綜合指數都以報告期數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因為,只有將作為同度量因素的指標固定在同一時期,才能考察另一個指標的變動情況。1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編制指數時如何確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屬時期?在統(tǒng)計指數編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單位的現象總體轉化為數量上可以加總,并客觀上體現它在實際經濟現象或過程中的份額這一媒介因素,稱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況下,編制數量指標綜合指數時,應以相應的基期的質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分)而編制質量指標綜合指數時,應以相應的報告期的數量指標為同度量因素。14.時期數列與時點數列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答:時期數列的各項指標值具有連續(xù)統(tǒng)計的特點,而時點數列的各項指標值不具有連續(xù)統(tǒng)計的特點;時期數列的各項指標值具有可加性的特點;而時點數列的各項指標值不能相加;時期數列的各項指標值的大小與所包括的時期長短有直接關系,而時點數列的各項指標值的大小與所包括的時期長短無直接關系。15.什么是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和定基發(fā)展速度?兩者的關系如何?答: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是報告期水平與報告期前一期水平對比的結果,反映現象在前后兩期的發(fā)展變化,表示現象的短期變動。定基發(fā)展速度是各報告期水平與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對比的結果,定基發(fā)展速度是各期內發(fā)展的總速度。兩者的關系是:環(huán)比發(fā)展速度的連乘積等于定基發(fā)展速度。第一章1.怎樣理解統(tǒng)計的不同涵義?它們之間構成哪些關系?參考答案:“統(tǒng)計”一詞的涵義指統(tǒng)計工作、統(tǒng)計資料和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工作即統(tǒng)計實踐,它是對現象客觀存在的現實數量方面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動過程。統(tǒng)計資料指統(tǒng)計實踐活動過程所取得的各項數字資料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實際資料的總稱。統(tǒng)計學是關于認識客觀現象總體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的科學。統(tǒng)計工作與統(tǒng)計資料是統(tǒng)計活動與成果的關系,統(tǒng)計工作與統(tǒng)計學是統(tǒng)計實踐和統(tǒng)計理論的關系。2.統(tǒng)計學研究對象有哪些特點?參考答案:(1)數量性:從數量上認識事物的性質和規(guī)律,是統(tǒng)計研究的基本特點;統(tǒng)計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數量,而是有特定內容的具體數量。統(tǒng)計是在質的規(guī)定性下研究與所研究現象內容性質密切聯系的具體數量。(2)總體性:統(tǒng)計是以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統(tǒng)計要對總體中各單位普遍存在的事實進行大量觀察和綜合分析,得出反映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3)變異性:總體各單位的標志特征由于復雜的隨機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現,它是統(tǒng)計研究的前提。⒊什么是標志和指標?兩者有何區(qū)別與聯系?參考答案:指標與標志的區(qū)別:(1)指標是說明總體特征的,而標志則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2)標志有不能用數值表示的品質標志與能用數值表示的數量標志,而指標都是用數值表示的,沒有不能用數值表示的統(tǒng)計指標。指標與標志的聯系:(1)有許多統(tǒng)計指標的數值是從總體單位的數量標志值匯總而來的,如一個煤炭工業(yè)局(公司)的煤炭總產量,是從所屬各煤炭工業(yè)企業(yè)的產量匯總出來的。(2)指標與標志(數量標志)之間存在著變換關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來的統(tǒng)計總體如果變成總體單位,則相對應的統(tǒng)計指標也就變成數量標志,反之亦然。(比如:如果調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業(yè)企業(yè)的產量情況,那么分支企業(yè)是總體指標,如果轉為研究煤炭工業(yè)局的總產量情況,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個體標志)4、什么是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者有何關系?參考答案:數量指標是反映現象總規(guī)模水平或工作總量的統(tǒng)計指標。一般用絕對數表示。其特點是指標數值隨總體范圍的擴大(縮?。┒龃螅p?。?。質量指標是說明總體內部數量對比關系和一般水平的統(tǒng)計指標。一般表現為相對數和平均數。其特點是指標數值大小不隨總體范圍的變化而增減。兩者的關系表現為:它們從不同角度反映總體的綜合數量特征。數量指標是計算質量指標的基礎,而質量指標往往是相應的數量指標進行對比的結果。5、為什么說有變異才有統(tǒng)計?參考答案:統(tǒng)計中的標志與指標的具體表現各不相同,這種差異稱作變異。個體必須在某方面是同質的,這是構成總體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須是不相同的,即各個個體之間必須存在差異。變異是一種普遍現象,有變異才有必要進行統(tǒng)計,變異是統(tǒng)計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如果沒有差異,所要研究的內容都完全一樣,那就不需要統(tǒng)計、不需要綜合分析了。變異對統(tǒng)計以及具體的統(tǒng)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二章1.完整的統(tǒng)計調查方案包括哪些內容?2.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參考答案:三種非全面調查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1)選取調查單位的方式不同。重點調查中,重點單位的選取是根據重點單位的標志總量是否占全部單位標志總量的絕大比重這一標準來確定的,這一標準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易于確定。抽樣調查中的調查單位是按隨機原則從全部總體單位中抽選出來的,不受人的主觀因素所影響。典型調查中的典型單位是在對總體情況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的抽選出來的。(2)調查目的不同。重點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對重點單位的調查,掌握總體的基本情況;抽樣調查的目的則是通過對部分單位的調查結果來推算總體的數量特征;作為統(tǒng)一意義上的典型調查,其目的類似于抽樣調查。3.為什么說抽樣調查是所有非全面調查中最科學的調查方式?(抽樣調查的特征)參考答案: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以樣本的數量特征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征,其估計結果具有可靠性;存在估計誤差,并可加以控制。4.統(tǒng)計資料整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內容有哪些?5.什么是統(tǒng)計分組?統(tǒng)計分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選擇分組標志?第三、四章1.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qū)別是什么?參考答案: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1)指標的含義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說明的是某一現象在另一現象中發(fā)展的強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標反映的是現象發(fā)展的一般水平。(2)計算方法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雖然都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之比,但是強度相對指標分子與分母的聯系,只表現為一種經濟關系,而平均指標分子與分母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聯系,既分子是分母(總體單位)所具有的標志,對比結果是對總體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平均。2.實物指標與價值指標各有什么特點?參考答案:根據事物的屬性和特點而采用計量單位的指標為實物指標,實物指標能直接反映事物的使用價值或現象的具體內容,因而能夠具體地表明事物的規(guī)模和水平。是計算價值指標的基礎。但實物指標缺乏對不同類現象的綜合性能。用貨幣來度量現象計量單位的指標為價值指標,價值指標具有最廣泛的綜合性能和概括能力,用途廣泛;但價值指標脫離了物質內容,比較抽象,有時不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3.時點指標和時期指標有什么區(qū)別與聯系?參考答案: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都是反映經濟發(fā)展總量的綜合指標。二者的區(qū)別是:時期指標主要說明現象在一定時期內所累計的總數量,并且時期指標數值的大小受時期長短的制約;時點指標說明的是現象在某一時刻上狀況的總量,因此時點指標的數值不能累計相加,時點指標數值的大小也不受時間間隔長短的制約。4.簡述變異指標的概念和作用?(為什么要研究標志變異指標?什么是標志變動度?測定它的方法有幾種?參考答案:變異指標是反映現象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變異程度的指標。以平均指標為基礎,結合運用變異指標是統(tǒng)計分析的一個重要方法。變異指標的作用有:反映現象總體各單位變量分布的離中趨勢;說明平均指標的代表性程度;測定現象變動的均勻性或穩(wěn)定性程度。第五章1.什么是抽樣推斷?抽樣推斷有哪幾個方面的特點?參考答案:抽樣推斷是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利用樣本的實際資料計算樣本指標,并據以推算總體相應數量特征的一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抽樣推斷是在根據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實際數據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對總體某一現象的數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計判斷。抽樣推斷具有以下特點:(1)抽樣推斷是由部分推算整體的一種認識方法;(2)它是建立在隨機取樣的基礎上;(3)它是運用概率估計的方法;(4)它的誤差可以事先計算并加以控制。2.什么是隨機原則?在抽樣調查中為什么要堅持隨機原則?3.什么是抽樣誤差?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有哪些?第六章1.相關關系與函數關系有何區(qū)別與聯系?2.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有何區(qū)別與聯系?參考答案:二者的區(qū)別是:(1)相關分析僅能觀察相關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但不能指出兩變量之間相關的具體形式。而回歸分析可以根據回歸方程用自變量的數值推算因變量的估計值。(2)相關分析中的兩個變量是對等的。都是隨機變量,不區(qū)分自變量和因變量。而回歸分析中兩變量不是對等的,要區(qū)分自變量和因變量,且因變量是隨機變量,自變量是給定的量。二者的聯系是:相關分析需要回歸分析來表明現象數量關系的具體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程融資合作合同范本全新修訂版
- 廣告公司平面模特合作協(xié)議合同
- 購物中心場地租賃合同
- 快速達成債權債務轉讓合同示例
- 集體用餐配送承包合同
- 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代理合同書
- 1秋天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長途搬家運輸合同規(guī)定
- 10方便的手輪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粵教粵科版
- 餐飲服務人員勞動合同參考合同
- 二十四式太極拳教案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英語各單元教學設計
- 國家病案質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一年級體育教案全冊(水平一)下冊
- 全身麻醉后護理常規(guī)
- 《積極心理學(第3版)》 課件 第2章 心理流暢體驗、第3章 積極情緒的價值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國3D硅電容器行業(yè)研究及十四五規(guī)劃分析報告
- 三個和尚幼兒故事課件
- 浙江省杭二中2025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擬卷(四五六七)數學試題含解析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3課《學會反思》精美課件
- 2024數據中心浸沒式液冷系統(tǒng)單相冷卻液技術指標和測試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