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B卷題庫帶答案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B卷題庫帶答案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B卷題庫帶答案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B卷題庫帶答案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B卷題庫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考試B卷題庫帶答案

單選題(共50題)1、用樣方法調查生長在狹長草地上的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正確做法是()。A.計數(shù)該草地上蒲公英的全部個體數(shù)目B.選擇蒲公英生長茂盛處取樣C.設置1平方米樣方若干,分別計數(shù),取平均值D.采用五點取樣法【答案】C2、下列觀點不符合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A.種群中個體的死亡可使種群基因庫發(fā)生一些變化B.環(huán)境變化可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C.馬和驢能雜交并可產生后代說明兩者間不存在生殖隔離D.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答案】C3、人在恐懼、緊張時,在內臟神經的支配下,腎上腺髓質釋放的腎上腺素增多,該激素可作用于心臟,使心率加快。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腎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臟B.該實例包含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C.該腎上腺素通過神經纖維運輸?shù)叫呐KD.該實例中反射弧是實現(xiàn)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答案】C4、下列關于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鳥類的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翼,適于飛行B.根尖分生區(qū)形成的根毛,有利于根對土壤中水和無機鹽的吸收C.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繞的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氣體交換D.神經元突起末端都與多個神經元的突起相接觸,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和處理【答案】B5、下列關于中學“腐乳的制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加鹽主要是為了調節(jié)水分,利于毛霉生長B.加料酒主要是為了滅菌,避免腐乳變質C.發(fā)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桿菌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答案】D6、植物細胞中,能夠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的結構是()。A.葉綠體B.細胞膜C.線粒體D.細胞核【答案】A7、在下列選項中,需要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答案】D8、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A.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B.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C.只有半數(shù)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D.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不被標記【答案】B9、下列有關細胞衰老和凋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健康的成人體內,每天有一定量的細胞凋亡B.細胞凋亡受環(huán)境影響大。機體難以控制C.老年人頭發(fā)變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D.胚胎發(fā)育期生物體的細胞衰老總與機體衰老同步進行【答案】A10、神經元的組成包括()多選A.感受器B.軸突C.細胞體D.膠質細胞【答案】B11、下列關于被子植物個體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雙受精是指兩個極核分別與兩個精子結合B.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兩個細胞,頂細胞在上,基細胞在下C.玉米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胚乳組成D.胚芽是由頂細胞發(fā)育而來的【答案】D12、關于生物大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B.核酸的特異性取決于特定的空間結構C.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取決于碳鏈的多樣性D.構成DNA的單體在不同物種中通用【答案】D13、下列關于生長素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用生長素處理的枝條扦插是不能成活的B.生長素的濃度越高植物生長越快C.發(fā)育著的種子能產生大量的生長素,是子房發(fā)育成果實的必要條件D.頂芽能產生生長素,所以頂芽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受抑制【答案】C14、在課堂結束時,教師組織學生活動:請以一個人、一棵松樹、一只草履蟲為例,列出生命系統(tǒng)的不同層次,最后教師作出總結。這種屬于結束技能類型中的()。A.懸念啟下B.比較異同C.鞏固練習D.拓展延伸【答案】C15、果蠅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為灰身,bb為黑身。若人A.25%B.32%C.50%D.64%【答案】B16、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內ATP的敘述,錯誤的是()。A.一個ATP分子中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B.人體細胞合成ATP時都需要氧氣的參與C.細胞內合成免疫球蛋白時需要消耗ATPD.正常情況下ATP與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答案】B17、在生命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C18、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經細胞的鈉離子內流,經河豚毒素處理,神經纖維受刺激后()。A.靜息電位升高B.靜息電位降低C.動作電位升高D.不產生動作電位【答案】D19、下列有關哺乳動物胚胎發(fā)育和胚胎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胚胎分割時需將原腸胚的內細胞團均等分割’B.卵裂期胚胎匯總細胞數(shù)目和有機物總量在不斷增加C.胚胎干細胞具有細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質合成旺盛等特點D.胚胎干細胞是一類未分化細胞.可從早期胚胎中分離獲取【答案】D20、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裂期的細胞不進行DNA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B.免疫系統(tǒng)中的記憶細胞既有分化潛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C.凋亡細胞內的基因表達都下降,酶活性減弱D.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答案】B21、下列關于醋酸桿菌的說法正確的是()。A.單細胞的真核生物B.能將乙醇氧化成乙酸C.沒有核糖體等細胞器D.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答案】B22、下列關于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分裂間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復制,細胞有適度的生長B.分裂前期,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此時,每條染色體上有2條姐妹染色單體C.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單細胞內的DNA數(shù)目不變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現(xiàn)細胞板,細胞板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答案】D23、探究學習在生物學科中必不可少,下列不屬于探究學習的是()。A.分析食物鏈中一種生物的消失對該食物鏈中其他生物數(shù)量的影響B(tài).學習完植物細胞的結構后,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在顯微鏡下找出菠菜葉細胞的葉綠體C.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適pHD.設計實驗,比較不同溫度對天竺葵制造的有機物的影響【答案】B24、PNH的確診試驗是A.異丙醇沉淀試驗B.酸化血清溶血試驗C.酸化甘油溶血試驗D.蔗糖溶血試驗E.抗人球蛋白試驗【答案】B25、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調的敘述,錯誤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腫B.血液中鈣鹽過多引起肌無力C.再次接觸同種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D.腹瀉引起體液中水和蛋白質大量丟失【答案】D26、下列對金絲猴的分類正確的是()。A.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仰鼻猴屬→金絲猴B.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長尾猴屬→金絲猴C.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真善目→仰鼻猴屬→金絲猴D.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真善目→長尾猴屬→金絲猴【答案】A27、下列關于生物與非生物的區(qū)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物能生長和繁殖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C.生物能進行呼吸D.生物都能運動【答案】D28、在進行“細胞膜的結構”教學時,下列哪種教學方式更合適()A.講授B.談話C.直觀教學D.演繹【答案】C29、下列生物中,均為原核生物的一組是()。A.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和支原體B.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線菌C.綠藻、衣藻和變形蟲D.埃博拉病毒、乙肝病毒和藍細菌【答案】A30、下列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⑤⑥【答案】D31、下列有關細胞分裂、分化、癌變等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惡性腫瘤是癌細胞不斷分裂、分化形成的B.細胞分化可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C.某些已分化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重新發(fā)育成完整的生物個體D.無論何種形式的細胞分裂,所產生新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會改變【答案】C32、下列關于內環(huán)境及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敘述,正確的是()。A.內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過程可給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維持內環(huán)境中Na+、K+濃度的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興奮性C.內環(huán)境保持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機體適應外界環(huán)境變化,正常情況下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及各物質的理化性質保持恒定不變D.組織液為組織細胞提供營養(yǎng)物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答案】B33、小學階段的兒童主要的記憶策略包括()。多選A.復誦B.無意識記C.組織D.機械加工【答案】A34、從結構式看,除了()外,所有僅一碳原子都為不對稱碳原子。A.酪氨酸B.甘氨酸C.脯氨酸D.甲硫氨酸【答案】B35、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應遵循一定的依據(jù)。下列所述確定教學目標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與學生的學習基礎與發(fā)展需要相符的教學目標B.了解學生的社會背景和班級的課堂氛圍C.對于課程標準中沒有對應具體內容標準的教材章節(jié),不設計教學目標D.研讀課程文件與教科書.確定符合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答案】C36、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37、個體發(fā)展的兩個叛逆的共同點包括()多選A.都聚焦于獨立自主意識增強B.都要求獨立人格C.都出現(xiàn)成長和發(fā)展的超前意識D.都要求精神自主【答案】A38、下列哪一項可簡便而且準確地判斷貯存的小麥種子的細胞呼吸方式()A.有無酒精生成B.有無水生成C.有無有機物消耗O2D.消耗量與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D39、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包括()。多選A.參加奧數(shù)學習B.學會合理安排和分配時間C.學會思考D.學會學習的規(guī)則和方法【答案】B40、在自然狀態(tài)下,不改變種群基因頻率的是()。A.自然選擇B.基因突變C.基因重組D.個體遷入遷出【答案】C41、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森林中害蟲數(shù)量增加時,食蟲鳥也會增多,害蟲種群的增長就會受到抑制,屬于生物群落內的負反饋調節(jié)B.負反饋調節(ji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C.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穩(wěn)定性也高D.當外界干擾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將會喪失【答案】C42、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內環(huán)境保持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機體適應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B.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有利于新陳代謝中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C.維持內環(huán)境中Na+、K+濃度的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興奮性D.內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動的進行【答案】D43、從結構式看,除了()外,所有僅一碳原子都為不對稱碳原子。A.酪氨酸B.甘氨酸C.脯氨酸D.甲硫氨酸【答案】B44、一次性過量飲水會造成人體細胞腫脹,功能受損??捎渺o脈滴注高濃度鹽水(1.8%A.升高細胞外液的離子濃度B.促進抗利尿激素分泌C.降低細胞內液的離子濃度D.減少細胞外液液體總量【答案】A45、用含32P的磷酸鹽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動物細胞,一段時間后,細胞的結構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A.①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C46、下列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共同點的敘述,錯誤的是()。A.都與能量轉換有關B.基質中都含有DNAC.都有增大其膜面積的結構D.所含酶的種類相同【答案】D47、細胞衰老和凋亡對維持個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及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正常的細胞會隨著分裂次數(shù)的增加而衰老B.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可誘導靶細胞發(fā)生凋亡C.受遺傳機制決定的細胞程序性死亡屬于細胞凋亡D.細胞中的線粒體數(shù)量隨年齡增大而增多,細胞體積隨年齡增大而變小【答案】D48、血漿、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質是()。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D49、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莖不能無限加粗的原因是莖內()。A.有大量薄壁細胞存在B.沒有韌皮部C.沒有形成層D.沒有木質部【答案】C50、動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是()。A.葉綠體B.線粒體C.內質網D.中心體【答案】D大題(共10題)一、(材料)材料:某校教師組織學生在各自生活小區(qū)的花園中捕捉蚯蚓,然后帶到學校開展“觀察蚯蚓運動"的實驗,不同教師設計的實驗觀察不同,下面是其中的兩種:“觀察蚯蚓的運動”實驗方案1:①將蚯蚓放在糙紙上,觀察它的運動,注意其身體粗細及長短的變化。②將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運動及身體的變化。③比較蚯蚓在兩種情況下運動的方式和運動速度的異同點。注意:在觀察過程中,應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其體表保持濕潤?!坝^察蚯蚓的運動”實驗方案2①將濾紙浸潤(水越少越好),緊貼在一個裝有2毫升水的大試管內壁一側。②將一條6-10厘米的蚯蚓,放入大試管底部的水中。③將大試管向沒有貼濾紙的一側傾斜料45°,觀察蚯蚓的運動情況。④將大試管向貼有濾紙的一側傾斜45°,觀察蚯蚓的運動情況。⑤比較蚯蚓在兩種情況下運動方式和運動速度的異同點問題:(1)結合材料分類列出教師在實驗中所使用的課程資源,并說明分類的依據(jù)。(6分)(2)如果要達到實驗目的,至少還需要補充哪些實驗器材。(4分)【答案】二、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內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沒有,原核生物沒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內含子對應的RNA序列的機制。已知在人體中基因A(有內含子)可以表達出某種特定蛋白(簡稱蛋白A)。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從人的基因組文庫中獲得了基因A,以大腸桿菌作為受體細胞卻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2)若用家蠶作為表達基因A的受體,在噬菌體和昆蟲病毒兩種載體中,不選用____作為載體,其原因是____。(3)若要檢測基因A是否翻譯出蛋白A,可用的檢測物質是____(選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體”)。(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為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可以說是基因工程的先導,如果說他們的工作為基因工程理論的建立提供了啟示,那么,這一啟示是____?!敬鸢浮?1)在基因組中獲得的基因A含有內含子,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切除內含子對應的RNA序列的機制,因此大腸桿菌中基因A表達出的蛋白質與蛋白A不同(2)噬菌體;噬菌體專一性地侵染細菌.不能將目的基因導人家蠶中(3)蛋白A的抗體(4)外源DNA進入受體細胞中能正常表達(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遺傳密碼)解析:(1)從人基因組獲得的基因A含內含子,而大腸桿菌為原核細胞.細胞中沒有切除內含子對應的RNA序列的機制,因此大腸桿菌中基因A表達出的蛋白質與蛋白A不同。(2)噬菌體專一性地侵染細菌,不能將目的基因導人家蠶中。所以只能選擇昆蟲病毒.家蠶是昆蟲的幼蟲,故用昆蟲病毒可將目的基因導人家蠶中。(3)檢測是否翻譯出蛋白質A,可采用抗原一抗體雜交的方法,蛋白質A充當抗原.選擇蛋白質A抗體與其特異性結合。(4)艾弗里等人曾經在S型肺炎雙球菌中分離出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分別與R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能使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肺炎雙球菌。從中知道轉化的可能性.所以啟示是在特定條件下,DNA片段能進入細胞,并且還能發(fā)揮原有作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三、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jié)中,“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部分的內容如下: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部分)19世紀末,歐文頓(E.Overton)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了上萬次的實驗.發(fā)現(xiàn)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20世紀初,科學家第一次將膜從哺乳動物的細胞中分離出來,化學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好為紅細胞膜表面積的2倍。他們由此得出結論: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思考與討論:1.最初認識到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是通過對現(xiàn)象的推理分析,還是通過對膜成分的提取和鑒定2.在推理分析得出結論后,還有必要對膜成分進行提取、分離和鑒定嗎3.磷脂是一種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組成的分子,磷酸“頭”都是親水的,脂肪酸“尾”都是疏水的。請運用相關化學知識,解釋為什么為磷脂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而科學家如何從這一現(xiàn)象推導出“脂質在細胞膜中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這一結論。要求:(1)確定該教學內容的教學重點和難點(10分)。(2)設計上述內容的教學過程(20分)?!敬鸢浮?1)教學重點: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教學難點:通過對細胞膜化學組成和結構的探索歷程,理解細胞膜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以及體驗科學探索的嚴謹性。(2)教學過程:復習導人.引入興趣:師:大家上節(jié)課做實驗都非常認真,實驗結果也很不錯。請同學們回憶上節(jié)課做的質壁分離實驗現(xiàn)象。想一下,為什么植物細胞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生:因為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彈性……師:那么同學們知不知道生物膜為什么具有以上的特性,細胞膜對物質的選擇性吸收是否與其特定的結構相關細胞膜結構是怎樣的呢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生物膜中有一些分子物質能控制物質進出。(進入探索生物膜結構歷史博物館,講授新課)師:大家討論非常熱烈,那么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參觀生物膜的結構歷史博物館來驗證剛剛所回答的問題結果是否符合現(xiàn)實。(隨著歷史的步伐走,教師帶學生走進了博物館1號。)【博物館展區(qū)1號歐文頓實驗】展板1內容:1895年,歐文頓選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膜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研究。發(fā)現(xiàn)凡是可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穿過細胞膜。問題1:根據(jù)歐文頓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你們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四、回答關于生命科學發(fā)展史的問題:(1)1903年,薩頓在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關系,通過方法得出的推論是。(2)在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中,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找出了導致細菌轉化的“轉化因子”。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則完成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他們的實驗中共同、核心的設計思路是。(3)1953年,青年學者沃森和克里克發(fā)現(xiàn)了DNA的結構并構建了模型,從而獲得諾貝爾獎?!敬鸢浮?1)平行;類比推理;基因在染色體上(2)將DNA和蛋白質分離開來,單獨、直接地觀察其作用(3)規(guī)則的雙螺旋五、回答問題:(1)人體肝細胞可產生一種分泌蛋白(稱為蛋白A),運出細胞后進人血液。已知內質網、核糖體和高爾基體參與了蛋白A的合成或運輸,則這些細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運輸過程中行使功能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體的胰島細胞中__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6分)(2)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腸桿菌堿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體內抗體水平的變化,提取大腸桿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內,進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時間后,檢測到抗體水平達到峰值。在這個過程中,__________細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細胞可以產生抗體。經過一段時間后,再用大腸桿菌AKP進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產生大量抗體。上述免疫屬于__________(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9分)【答案】(1)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含有(2)B;漿;記憶;特異性解析:本題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及特異性免疫的過程的有關內容。(1)參與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shù)募毎饕来问呛颂求w、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人體的體細胞中都含有人體內的全套基因,但是其各個細胞的功能不同是細胞分化的結果。(2)抗體的產生屬于體液免疫,此過程中B淋巴細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產生抗體;當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記憶細胞快速、大量地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產生抗體。六、材料:某教師為了講解清楚細胞間期細胞核內染色質的變化,首先借助Flash動畫演示分裂間期的動態(tài)畫面,之后教師演示放大的一條染色質長絲在問期開始時和結束時的比較畫面。之后提問:現(xiàn)在我們再看一看,細胞核內的一條染色質長絲經過間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誰能用兩根細鐵絲演示一下這個時期的主要變化學生演示并回答。提示:將兩根鐵絲交叉后.用拳頭握于中間。其拳頭代表一個著絲點,這就是染色體的DNA復制。問題:(1)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處運用了演示,請說明該教師用到的演示類型并列舉出其他類型的演示技能。(8分)(2)簡述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和要點。(12分)【答案】(1)該教師播放動畫用的是聲像法,利用鐵絲做成模型用的是展示法。除了這些類型外,演示技能還包括:①分析法:從分析實驗現(xiàn)象人手,啟發(fā)學生對感知到的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分析,得出新概念,獲得新結論。②歸納法:通過提出問題,觀察若干個實驗或幾組實驗,歸納總結出概念或規(guī)律。③質疑法:結合實驗操作和變化,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認識實驗和微觀本質。(2)應用原則和要點:①針對性和目的性。選擇的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或講清難點,選擇的實驗能為生物學概念、原理的教學服務。②適用性和鮮明性。選用的儀器要大小恰當,實驗裝置和操作簡便易行,裝置要高低適宜和美觀。演示所用時間短。演示的實驗現(xiàn)象鮮明,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觀察現(xiàn)象。③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師能給學生做規(guī)范的、正確的實驗操作。④演示與講授的統(tǒng)一性。演示與講授密切結合,善于引導學生把各種感知轉化為積極的思維活動。七、教材分析:本節(jié)內容站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高度,論述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和特點,生物圈與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理論基礎。所以本節(jié)在本章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能描述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及各自特點:②能理解并說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查閱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查閱、整理和分析資料和小組合作的能力:②通過闡述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通過分析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整體與部分相統(tǒng)一的觀點;②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認識.培養(yǎng)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敬鸢浮拷滩姆治觯罕竟?jié)內容站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高度,論述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和特點,生物圈與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理論基礎。所以本節(jié)在本章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能描述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及各自特點:②能理解并說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查閱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查閱、整理和分析資料和小組合作的能力:②通過闡述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通過分析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整體與部分相統(tǒng)一的觀點;②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認識.培養(yǎng)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八、材料:在進行“愛護植被,綠化祖國”內容的教學時,某位教師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A.使學生了解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及特點。B.使學生知道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C.讓學生嘗試設計校園綠化方案。D.通過了解我國植被嚴重破壞的狀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E.通過了解我國植被嚴重破壞的現(xiàn)狀及危害,讓同學們認識到保護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長期性。F.通過展示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樹立全體學生的愛綠、護綠意識,并從身邊做起.自覺參加綠化祖國的各種活動。問題:(1)請對上述教學目標的表述進行評價和修改。(10分)(2)初中生物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讓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發(fā)展(10分)【答案】(1)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體現(xiàn)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將題目中給出的教學目標分類,并注意行為動詞的使用參照《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生物學課程總體目標是讓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領域中都有一定的發(fā)展,具體的體現(xiàn)如下:①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②初步具有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科學思維的習慣。⑧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④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tài)度,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