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教案備課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七篇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都有哪些?嚴謹性是數(shù)學證明的重要和基礎部分。數(shù)學科學家盼望通過系統(tǒng)推理從公理推導出定理。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膶W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七篇,盼望大家能夠喜愛!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1)
教學目標:
⒈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⒉通過探究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⒊能用小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過程:⒈想一想,憶一憶。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1米有多長嗎?
用手勢表示一下,我們來看看黑板有多長?今日我們學習新課。(板書:測量活動)
⒉量一量
⑴每組各派一名代表,分別測量黑板的長度。
⑵匯報結果。
⑶小組合作學習,怎樣以米為單位來表示呢?
⑷匯報:2米85厘米=2米=2.85米
1米1分米=1米=1.1米
小結: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重點學習的內容。
⒊再量一量。
①同學們,在你的身邊有很多物品,選擇自己喜愛的量一量?以米為單位記錄下來(同學自行完成填一填)。
②匯報結果。
⒋試一試
媒體出示燕子
春天來了,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它給同學們提了幾個問題請你們來回答,你們情愿回答嗎?(情愿)
我(燕子)的體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為單位怎么表示?
全班匯報: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結:同學們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問題回答出來,那么同學們老師的身高用米作單位,你能表示出來嗎?(能)
⒌激趣活動。
我請一名同學來測量我(老師)的身高,再請一名同學監(jiān)督,不當之處,賜予訂正。
匯報: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請同學到自己的小組里任選一人,測量同學的身高,并以米為單位表示出來?
⒍多媒體出示,練一練。
(同學自行完成,同桌互批)
7同學們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⒏布置作業(yè),試一試1、2題。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2)
教學目標:
1、鼓舞同學運用猜想、舉例、驗證等數(shù)學方法學習乘法安排律。
2、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用規(guī)律簡算,增加用規(guī)律驗算得意識。
設計理念:
1、體現(xiàn)了“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
2、課堂上敏捷處理教材,選擇適當?shù)慕谭ā?/p>
3、提高了小組的合作學習有效性。
4、促進了同學的主動性、共性化的學習。
課前預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出示數(shù)學掛圖:通過看圖,把圖意說一說。
二、提出問題,解答質疑。
弄清題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小組爭論)
生答師板書:濟青高速大路全長約多少千米?怎樣解答呢?
(1)要求全長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輛車分別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2+90×2=220+180=400(千米)還可以先求兩輛車1小時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90)×2=200×2=400(千米)
認真觀看,你能發(fā)覺什么規(guī)律?(小組合作探討)
生溝通:發(fā)覺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110×2+90×2=(110+90)×2這是個什么規(guī)律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小組合作學習)生自己舉例來驗證
生答師小結:兩個數(shù)的和乘一個數(shù),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shù),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乘法安排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guī)律嗎?
生板書:(a+b).c=a.c+b.c通過學習,讓同學思索運用乘法安排律解決實際問題。讓同學爭論溝通自己的想法:
①可以進行驗算。
②可以使計算簡便。運用乘法安排律能使計算簡便嗎?(生小組舉例探討)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一題:讓同學在小組中快速連接,并說一說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其次題:先讓生自己解答,然后再組內相互說出師運用的什么定律。
第三題:先觀看,再說出對錯,然后把錯的題重新做出來,集體訂正,并說出錯題錯在哪里。
板書設計:乘法安排律
110×2+90×2(110+90)×2=220+180=200×2=400(千米)=400(千米)
兩個數(shù)的和乘一個數(shù),可以先把它們分別和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乘法的安排律。
(a+b).c=a.c+b.c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3)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一、教學內容: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P17——P18
二、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覺并把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學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在探究運算律的過程中,進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力量,培育同學的符號感。
3、培育同學的觀看力量和概括力量。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fā)覺并把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難點:由詳細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四、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頁情境圖。
師:在我們班里,有多少同學會騎自行車?你最遠騎到什么地方?
師生溝通后,課件出示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場景:騎車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你看,這位李叔叔正在騎車旅行呢!
2、獵取信息。
師: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同學回答)
3、師小結信息,引出課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二)探究發(fā)覺
第一環(huán)節(jié)探究加法交換律
1、課件連續(xù)出示:“李叔叔今日上午騎了40km,下午騎了56km,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同學口頭列式,老師板書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號把這兩道算式寫成一個等式嗎?40+56=56+40
你還能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
同學獨自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并在小組內溝通各自寫出的等式,相互檢驗寫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觀看寫出的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覺?并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示出來。
全班溝通。從這些算式可以發(fā)覺: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可以用符號來表示:△+☆=☆+△;
可以用文字來表示:甲數(shù)十乙數(shù)=乙數(shù)十甲數(shù)。
3、假如用字母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shù),又可以怎樣來表示發(fā)覺的這個規(guī)律呢?
a+b=b+a
老師指出: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4、初步應用: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37+36=36+()305+49=()+305b+100=()+b
47+()=126+()m+()=n+()13+24=()+()其次環(huán)節(jié)探究加法結合律
1、課件出示教材第18頁例2情境圖。
師:從例2的情境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師生溝通后提出問題: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樣列式?
同學獨立列式,指名匯報。
匯報預設: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其次天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其次天和第三天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這兩道算式寫成一道等式:
(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13○45+(25+13)(36+18)+22○36+(18+22)
小組爭論。先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再比較這三組算式,在小組里說說你有什么發(fā)覺。
集體溝通,使同學明確:三個算式加數(shù)沒變,加數(shù)的位置也沒變,運算的挨次變了,它們的和不變。也就是: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3、假如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加數(shù),可以怎樣用字母來表示這個規(guī)律呢?
(a+b)+c=a+(b+c)
老師指出: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初步應用。
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shù)。
(45+36)+64=45+(36+)
(560+)+=560+(140+70)
(360+)+108=360+(92+)
(57+c)+d=57+(+)
(三)鞏固發(fā)散
1、完成教材第18頁“做一做”。
同學獨立填寫,組織匯報時,讓同學說說是依據(jù)什么運算律填寫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哪些符合加法結合律?
(1)470+320=320+470
(2)a+55+45=55+45+a
(3)(27+65)+35=27+(65+35)
(4)70+80+40=70+40+80
(5)60+(a+50)=(60+a)+50
(6)b+900=900+b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日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溝通后總結: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號和字母來表示發(fā)覺的規(guī)律。
(五)板書設計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例1:李叔叔今日一共騎了多少千米?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88+104)+9688+(104+96)
56+40=96(千米)=192+96=88+200
=288(千米)=288(千米)
40+56=56+40(88+104)+96=88+(104+96)
a+b=b+a(a+b)+c=a+(b+c)
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六、教學后記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育動手操作的力量。
2、通過探究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3、能用小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重量等。
重點難點: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2、十進制單位間的換算。
老師預備:
測量記錄表
同學預備:
常見的測量工具,需要測量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憶一憶。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1米有多長嗎?
用手勢表示一下,我們來看看黑板有多長?今日我們學習新課。(板書:測量活動)
二、量一量
1、每組各派一名代表,分別測量黑板的長度。
2、匯報結果。
3、小組合作學習,怎樣以米為單位來表示呢?
4、匯報:2米85厘米=2米=2.85米
1米1分米=1米=1.1米
小結: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重點學習的內容。
三、再量一量。
同學們,在你的身邊有很多物品,選擇自己喜愛的量一量?以米為單位記錄下來(同學自行完成填一填)。
匯報結果。
四、試一試
春天來了,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它給同學們提了幾個問題請你們來回答,你們情愿回答嗎?(情愿)
我的體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為單位怎么表示?
全班匯報: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結:同學們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問題回答出來,那么同學們老師的身高用米作單位,你能表示出來嗎?(能)
五、激趣活動。
我請一名同學來測量我(老師)的身高,再請一名同學監(jiān)督,不當之處,賜予訂正。
匯報: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請同學到自己的小組里任選一人,測量同學的身高,并以米為單位表示出來?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
試一試1、2題。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1米=10分米=100厘米20厘米=0.20米
1厘米=1/100米=0.01米
1厘米=0.01米1分米=0.1米
1千克=1000克1克=0.001千克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班級(下)第97,98頁中的主題圖和例題1,例2,以及第97~99頁中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二十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操作等活動,熟悉平行四邊形以及圖形的特征;通過操作活動(折紙)熟悉并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高。
2、經(jīng)受探究平行四邊形外形的過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進一步進展空間觀念,培育同學動手操作力量。
3、通過觀看、操作、溝通等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zhàn)性,感受數(shù)學思索的條理性。
教學重、難點:
讓同學在觀看、操作、溝通等教學活動中熟悉平行四邊形。
教具預備:
一個長方形方框,多媒體課件。
學具預備:
每人一塊直尺、一副三角板、一張印有平行四邊形的白紙和一個剪好的平行四邊形、一個硬紙條做的長方形方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熟悉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也常常見到平行四邊形。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認真觀看這些物體,你能在這些物體上找出平行四邊形嗎?(請同學到臺上用鼠標邊指邊說,然后課件再呈現(xiàn)同學所指出的平行四邊形。)
老師:同學們觀看得特別認真,找到了這么多的平行四邊形,它們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日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進一步熟悉平行四邊形。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
二、探究新知
1、熟悉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1)老師:同學們喜愛看魔術表演嗎?(喜愛)現(xiàn)在,老師就給同學們表演一個小魔術。
(老師出示一個長方形方框)這個圖形大家熟悉嗎?(它是長方形)
老師:對!這是一個長方形。老師握著這個長方形方框的兩個對角,輕輕地拉一拉。變!變!變!這還是長方形嗎?(平行四邊形)對!這是平行四邊形。
老師:你們想玩玩這個魔術嗎?
(2)同學自己用硬紙條做的長方形方框來體驗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
(3)師:同學們觀看老師手里的平行四邊形,同桌爭論你們發(fā)覺了什么?
生1:對邊平行
生2:對邊相等
同學們真聰慧,真能干通過觀看發(fā)覺了這么多!
同學們,這些發(fā)覺對嗎?現(xiàn)在我們來驗證我們的發(fā)覺,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的平行四邊形,首先我們用畫平行線的方法來驗證對邊是否平行。
匯報結果:對邊平行
現(xiàn)在我們再來驗證一下對邊真的相等嗎?應當怎樣辦呢?
生:測量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度。
師:請拿出你們的直尺測量手中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度。
匯報結果:對邊相等
師: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發(fā)覺了平行四邊形有兩個特點,它們是什么呢?
(4)師:我們現(xiàn)在熟悉了平行四邊形,也知道它的對邊相等且平行。那么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呢?
老師通過同學的回答引導出: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熟悉平行四邊形的高
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平行四邊形另外一個特征。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的平行四邊形跟老師做(折高)。
師:打開平行四邊形,觀看折痕有什么特點(垂直于邊)
師:想一想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老師:同學們,通過剛才折平行四邊形的高,你有什么發(fā)覺?
同學:我發(fā)覺平行四邊形的高有很多條。
老師:對!平行四邊形有很多條高。
第99頁第3題,同學獨立完成之后全班溝通,老師強調底與高的對應性。
師:引導熟悉底
3、引導同學熟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1)完成表格
(2)歸納總結第98頁課堂活動第1題
老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老師:它們都有哪些地方一樣呢?(它們都是對邊相等,對邊相互平行……)
老師: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征,長方形、正方形都具備。
我們通常說長方形、正方形是特別的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正方形是特別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具有不穩(wěn)定性。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學問?能給大家講講嗎?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6)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
2.內容解析
這節(jié)課承接了上一節(jié)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本節(jié)連續(xù)討論對角線相互平分的性質,課本先設置一個探究欄目,讓同學發(fā)覺結論,形成猜想,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證明這個結論,對角線相互平分是平行四邊形的重要性質,在九班級上冊“旋轉”一章,通過旋轉平行四邊形,得到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和對角線相互平分,同學會有進一步體會.平行四邊形是最基本的幾何圖形,它在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這不僅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行四邊形的圖案,還包括其性質在生產、生活各領域的實際應用.是中心對稱圖形的詳細化,是以后學習,平行四邊形判定的重要依據(jù).
教科書例2是的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的直接運用,而且涉及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性質的探究與應用.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探究并把握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的性質.
(2)能綜合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平行四邊形的有關計算問題,和簡潔的證明題.
2.目標解析
達成目標的標志是:能發(fā)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這一結論并形成猜想,會利用三角形全等證明猜想.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節(jié)課在已學習了三角形全等證明,平行四邊形定義,平行四邊形邊、角的性質的基礎上,在積累了肯定的閱歷的狀況下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例2是既是鞏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的性質,又復習了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這些問題經(jīng)常需要運用勾股定理求平行四邊形的高或底.這些問題比較綜合,需要敏捷運用所學的有關學問加以解決.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綜合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有關的論證和計算.
四、教學過程設計
引言:前面我們討論了平行四邊形的邊、角這兩個基本要素的性質,下面我們討論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
1.引入要素探究性質
問題1我們討論平行四邊形邊、角這兩個要素的性質時,經(jīng)受了怎樣的過程?
師生活動:同學回顧我們討論平行四邊形邊、角這兩個要素的性質時經(jīng)受的過程,并請同學代表回答.
設計意圖:回顧討論討論平行四邊形邊、角這兩個要素的性質時經(jīng)受的過程,總結討論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一般活動過程(即觀看、度量、猜想、證明等),積累討論圖形的.活動閱歷,為本節(jié)課討論對角線要素作預備.
問題2如圖,在ABCD中,連接AC,BD,并設它們相交于點O,OA與OC,OB與OD有什么關系?你能證明發(fā)覺的結論嗎?
師生活動:啟發(fā)同學去發(fā)覺并猜想: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相互平分.
你能證明上述猜想嗎?
老師操作投影儀,提出下面問題:
圖中有哪些三角形全等?哪些線段是相等的?請同學們用多種方法加以驗證.
同學合作學習,溝通自己的思路,并爭論不同的驗證思路.
老師點撥:圖中有四對三角形全等,分別是:△AOB≌△COD,△AOD≌△COB,
△ABD≌△BCD,△ADC≌△CBA.有如下線段相等:OA=OC,OB=OD,AD=BC,AB=DC證明中應用到“AAS”,“ASA”證明.
師生歸納整理:
定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相互平分.
我們證明白平行四邊形具有以下性質:
(1)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2)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3)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相互平分.
設計意圖:應用三角形全等的學問,猜想并驗證所要學習的內容.
2.例題解析應用所學
問題3如圖,在ABCD中,AB=10,AD=8,AC⊥BC,求BC、CD、AC、OA的長以及ABCD的面積.
師生活動:老師分析解題思路,可以利用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求出BC=AD=8,CD=AB=10,在求AC長度時,由于∠ACB=90°,可以在Rt△ACB中應用勾股定理求出AC==6,由于OA=OC,因此AO=3,求ABCD面積是48,同學板演解題過程.
變式追問:在上題中,直線EF過點O,且與AB,CD分別相交于點E,F(xiàn).求證:OE=OF.圖中還在哪些相等的量?
設計意圖:對于幾何計算或證明,分析思路和方法是根本,本題既鞏固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的性質,又復習勾股定理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學問,通過本例,讓同學學會如何分析,滲透“綜合分析法”.讓同學理解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相互平分的性質的應用價值.
3.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1)ABCD的周長為60cm,對角線交于O,△AOB的周長比△BOC的周長大8cm,則AB、BC的長分別是_________.
(2)如圖,在ABCD中,BC=10,AC=8,BD=14,△AOD的周長是多少?△ABC與△DBC的周長哪個長?長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深化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提高選擇運用平行四邊形定義、性質解決問題的力量.
4.反思與小結
(1)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哪些性質?
(2)結合本節(jié)的學習,談談討論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思想方法.
(3)依據(jù)討論幾何圖形的基本套路,你認為我們還將討論平行四邊形的什么問題?
5.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P49頁習題18.1第3題;
教科書第51頁第14題.
學校數(shù)學四班級教案備課(篇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yè)單位財務管理研究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大學生網(wǎng)絡安全教育》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中國當代文學一》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學前兒童社會性發(fā)展與指導》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軟件項目管理》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電工學實驗》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中國古典園林》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現(xiàn)代控制理論基礎》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2中國聽障用戶數(shù)字產品體驗調研報告
- 期中考試表彰大會成功無捷徑不比聰明比進步學習當奮斗動態(tài)PPT
- ADAScog(老年癡呆量表—認知)
- 熱污染評價及標準
- 脫硫檢修方案
- 樂理試題(音程-三和弦)
- 三資系統(tǒng)操作手冊
- 綿陽市物業(yè)服務收費管理實施細則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
- 微信公眾賬號授權書
- 鈑金折彎K因子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