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景點簡單導游詞五篇
山西景點簡潔導游詞(一)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綿山旅行社歡迎您參與本次旅游活動。盼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妙時間。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庇钟腥苏f:“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如同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巡游紫禁城那樣圓滿?!彼缘搅颂隙ㄒx祠看看。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一而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位于太原市區(qū)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為古代晉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愛護單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為晉。因此,后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后,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巡游勝地。環(huán)境幽雅舒適,風景美麗秀麗,素以宏偉的建筑群、超群的塑像藝術著名于世。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jīng)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梁到圣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筑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臺和呂祖閣。
這一組建筑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圣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南部還有十方奉圣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層四周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進展農業(yè),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xiàn)出一派興盛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后,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為“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jīng)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于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筑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qū)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并序》,并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并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從北宋天圣年間修建了圣母殿和魚沼飛梁后,祠區(qū)建筑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后,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圣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于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聞名的建筑為圣母殿,創(chuàng)建于宋代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圣母傳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致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tài)莊重,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tǒng)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tài)各異,是討論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寶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外形高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xiàn)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勢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于北宋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tài)威猛,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jù)說,一年夏天氣候特殊酷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苦痛。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焦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
鐵人連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著急,連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連忙找了一些鄉(xiāng)親,把鐵人抬回金人臺。圣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聽從戒律的懲處。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山西景點簡潔導游詞(二)
大家好,我是導游..。今日,有幸能和您在這佛國勝地相逢,是我們的緣份。這次由我陪大家一起巡游五臺山聞名的古剎顯通寺,我感到特別興奮,盼望通過我的講解和服務,能使您對顯通寺留下深刻印象,對這次巡游能有一個美妙的回憶。
我們將要參觀巡游的顯通寺,位于臺懷鎮(zhèn)寺廟群,它的前身是“大孚靈鷲寺”,早建于東漢永平年間,距今已經(jīng)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年的風風雨雨中,顯通寺幾經(jīng)修整重建。北魏擴建顯通寺時,設置了十二院,并設有特地的塔院,結構比較松散,體現(xiàn)了宋元以前寺院以佛塔和鐘樓為主建筑群。布局較為任憑自然的風格,現(xiàn)在的顯通寺,即以前十二院中的善住院,是明清時的建筑和格局。寺內古樹參天,香煙繚繞,占地4.37萬平方米,有房屋殿宇四百多。中軸線上七座大殿,或宏偉莊重,或精致玲瓏,相互輝映。東西廊房對稱協(xié)作,總體顏色華麗高雅,帶有宮廷建筑的特點,體現(xiàn)了明清時寺院布局嚴謹、富麗莊重的風格,是明清時廟宇建筑的典型。
這座幽幽古剎是目前五臺山規(guī)模,歷史悠久的寺院,是五臺山五大禪處、十大青廟之一。明永樂三年,在此設“都綱司”,使它成為五臺山青廟的首領廟。歷代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很多聞名詩句,如“五月行蹤入大孚,萬松如剪雪平鋪。爐煙經(jīng)卷停云閣,不信人間有畫圖?!?引自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臺山》第7頁)等。國務院在1982年把顯通寺列為重點文物愛護單位。
我們將要參觀的重點是顯通寺的鐘樓,以及中軸線上的一系列建筑。我們在顯通寺將巡游一個小時,之后我們在鐘樓下集中。
前面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顯通寺鐘樓,它建于明代,是顯通寺較早的一處建筑。它的下層是一個石旋洞,是通往顯通寺的要道。上層是高大的木結構鐘樓,為兩層三檐廡廊式結構,上承十字頂,脊頂四端有四個雕刻精致的龍頭。我們往上看,廊柱飛檐,交相輝映,非常壯麗。從上面遠眺,層層山巒,簇簇寺廟,歷歷在目,使人心胸開闊,大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覺。
細心的游客可能已經(jīng)看到鐘樓上“震悟大千”這四個字了,“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語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簡稱,指寬闊無邊的世界。“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說佛法無邊,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整個大千世界都震悟覺醒了。
既然叫鐘樓,那肯定離不了鐘,現(xiàn)在我們上樓去看五臺山的一口銅鐘。
這口鐘叫“幽冥鐘”,又叫“長命鐘”,是明萬歷四十八年鑄造的,重達萬斤,因要避諱“萬歲”的“萬”字,實際只有9999.5斤。鐘口邊緣呈波浪形,顏色呈暗褐色,敲鐘時發(fā)出膚淺圓潤、深厚宏亮的聲音,順風可傳十多里,余音達幾分鐘。
在沒有現(xiàn)代先進技術的古代,要鑄造這樣的一口巨鐘,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鑄造時,采納我國歷史上鑄造技術要求的傳統(tǒng)工藝無模鑄造,即“泥坑法”(引自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五臺山導游》第17頁)。巨鐘的鑄造,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才智和制造才能。
顯通寺的銅鐘,不僅是古代鑄造技術的代表作,而且給予了它深厚的佛教文化顏色,它不同于我國民間講的“晨鐘暮鼓”之鐘。關于敲鐘就很有講究。
大家都知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句話,它已成為“得過且過”的代名詞。由于在很多人看來,撞鐘很簡潔,到時辰敲幾下就可混過一天,既不用動腦子,又不多花力氣。這實際上是對佛門職事僧工作的誤會。撞鐘時,要撞出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鐘聲要抑揚頓挫,傳的遠還要回蕩不息,要撞出具有五臺山特色的鐘聲和佛教樂理的神奇。早晚兩次撞鐘,要緊七下、慢八下,不緊不慢二十下,這是一通,重復三次,共撞105下,后在撞三下,前后共108下。撞鐘時還要念固定的佛經(jīng)。
大家都知道張繼的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寒山寺鐘聲之所以聞名,不僅是由于夜半鐘聲,更在于必需在二非常鐘內敲完108下,而且后一下,要敲在夜半十二點正,不能提前或推后一秒??梢韵胂螅绱思兪斓淖茬姽Ψ?,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據(jù)說敲完鐘的和尚都有“鐘行汗步出鐘樓,如同卸下千斤擔”之感。由此可見撞鐘絕非易事,來不得半點虛假,就和我們做人一樣,要實實在在。
此外,鐘的外表刻有一部楷書佛經(jīng),共一萬多字,字跡端正清楚,惋惜我們現(xiàn)在看不到這些鑄字了。大家看,這口鐘里里外外已被成千上萬的紙條遮攔住了。為什么在鐘上貼這么多紙條呢?有這樣一種說法:有威望的和尚圓寂后,要把他的名字貼在鐘上,然后把鐘敲響,與鐘長鳴,好象在通知西方極樂世界,又一位高僧往生極樂了?,F(xiàn)在,人們?yōu)榱饲蟮梅鹱姹S?,也把自己或親朋好友的名字貼在鐘上,然后把鐘敲響,不過貼名字還有個講究,為死去的人祈求平安要貼在鐘內,為活著的人祈求幸福要貼在鐘外。假如您有愛好,可千萬別貼錯啊。
好了,各位游客,參觀完這口巨鐘,讓我們一起步入古樹幽幽的顯通寺內院巡游。
大家請跟我來,從這兒進去,我們將參觀中軸上觀音殿、大文殊殿等七座大殿。在這里,我要請大家想一想,我們講過,寺院座大殿一般是天王殿,供四大天王以守護寺院,為什么顯通寺座大殿不是天王殿呢?聽完我的講解,您自然會明白。
明代以前,現(xiàn)在的顯通寺和前面的塔院寺原本是一座寺廟,天王殿在前面,明成祖永樂五年(1047),分為現(xiàn)在塔院寺和顯通寺兩處廟宇,顯通寺就沒有天王殿了,但一個寺又不能沒有守護神,于是在兩側立了兩塊石碑,大家看,一邊是“龍”,一邊是“虎”,用“龍”“虎”代替四大天王守護寺院,名叫“有龍虎把門,不用四大天王勞駕”。
中軸線上座大殿叫觀音殿,因在南端,所以又叫南殿。舊時,寺院進行的賑濟水陸生靈的水陸法會道場也設在這兒,故又稱水陸殿。殿內供奉觀世音、文殊、普賢三大士,觀音居中,殿兩側是護法天神。
觀音菩薩,雖然在佛國世界中并非首腦,但她卻是中國善男信女們崇拜的對象,由于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符合老百姓樸實的為人心理。
我們都知道,聲音要聽,景物要看,而觀音菩薩的名字卻很有意思,叫“觀世音”,即看世間聲音。其實不難理解,觀音菩薩法力高強,六根圓通,當然可以“觀世間聲音”,這“觀”,不是用眼,而是用才智觀世間疾苦,以解救蕓蕓眾生。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很多寺廟內都有特地的文殊殿,顯通寺也是如此。前面這座大殿便是大文殊殿。
文殊殿前立有兩塊石碑,并建有碑亭。石碑高2米,寬不足1米。立于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大家請認真看一看,這兩座石碑有什么區(qū)分呢?立碑,總是為記述什么,可您認真看過后,會發(fā)覺西邊這通是一塊無字碑。大家都知道,西安乾陵武則天墓前有塊聞名的無字碑。有人說那正是武則天的聰慧之處,自己的功過是非留給后人評說。那這里的無字碑又是為什么而立呢?原來啊,康熙皇帝來五臺山朝山時,站在一進門的地方,發(fā)覺菩薩頂象條龍,而大文殊殿前兩個水池的反光正是龍眼。古代人們認為皇帝是真龍?zhí)熳?,天下只能有一個,而這兒又消失了一條龍,那還了得,于是,康熙一怒之下讓人把大文殊殿前兩個水池用石碑壓住了。石碑立好后,廟內老僧請康熙寫碑文,可康熙只寫了一篇,便起駕還朝了。從今顯通寺就留下了這塊無字碑。
文殊殿,以供奉文殊為主。我們進殿看,正中這尊的塑像是大智文殊。文殊全稱文殊師利菩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左脅侍,他專司“才智”,在四大菩薩中地位。他的坐騎是一只雄武的猛獅,代表威猛和才智。
我們前面講過,五座臺頂都有寺廟,廟內文殊各不相同,在大文殊殿內便供奉有五臺文殊。大智文殊左側一尊是西臺的獅子吼文殊,右側一尊是東臺的聰慧文殊,前面三尊分別是南臺的才智文殊、中臺的孺童文殊和北臺的無垢文殊,殿內兩側是十二圓覺菩薩。
文殊菩薩是才智的象征,所以盼望自己或親朋好友聰慧的善男信女們往往頂禮膜拜,求文殊賜予才智,不過拜文殊只是人們追求才智的一種形式,要得到真正的才智,還需靠自己努力,去求索、奮斗。來源
山西景點簡潔導游詞(三)
我們剛剛從佛教圣地五臺山出來,那我們一會兒要經(jīng)過山西另一個鬼斧神工的建筑應縣木塔,相信大家對佛教學問還是記憶猶新的吧。那么大家肯定記得那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一句對見義勇為的道德情操贊美的話,同時,它也反映了佛家慈善為懷的理念。浮屠即是塔的別稱。
塔是中國建筑史上一個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印度,初的佛塔都是舍利塔,也就是佛的埋骨塔,有墳塋的意味。那在這兒就給大家講講舍利。舍利是梵語的音譯,主要是指得道高僧們在荼毗后煉出的結晶體,它們堅如金剛,閃閃發(fā)光、形態(tài)各異、顏色也各不相同,常稱為“五色舍利”。例如五臺山凈如法師,在圓寂之后,發(fā)覺了各色舍利5000余顆。據(jù)專家討論,白色的舍利是骨舍利,黑色的舍利為發(fā)舍利,赤色的舍利為肉身舍利。
那隨著宗教文化不斷地深化與進展,塔也在不斷地進展,塔的意義已超出了其建筑本身,而是進展成為了一種塔文化。
由于初的塔是掩埋佛舍利的地方,所以它的作用就相當于我們今日寺廟中的大雄寶殿,那隨著佛教的進展,寺廟中就有了特地供奉佛像的殿閣,那塔和殿就可以相提并論了,唐代是塔修建在殿旁,直到宋代塔才修在了殿后。
塔的用料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了轉變。塔在漢朝傳入中國,初為木塔,后來消失了磚塔,到宋代的時候,消失了石塔、金屬塔、琉璃塔。形制也發(fā)生了變化,早的為覆缽式塔,到后來有了樓閣式、密檐式、還有為珍貴的金剛寶座塔,全國這種塔僅存5座。作用也從早的舍利塔,進展到藏經(jīng)塔還有一些世俗塔,比如風水塔、文峰塔。
塔的層數(shù)通常是奇數(shù),面數(shù)通常為偶數(sh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奇數(shù)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而陽為天,陰為地,所以塔也可以稱得上是負陰抱陽,頂天立地的。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塔,它一般都分為四部分,即塔剎、塔身、塔基,地宮。
我國早的佛塔修建于東漢年間的洛陽白馬寺內,圓滿的是這座塔早已被毀,我國的塔林在登封少林寺,共有229座。山西也有許多寶貴的寶塔,廣勝寺的七彩飛虹琉璃塔是我國現(xiàn)存一的琉璃寶塔,太原雙塔是我國的雙塔,普救寺的鶯鶯塔是我國聞名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五臺山的大白塔是典型的覆缽式塔,也是五臺山的代表。
那講了這么多,這應縣木塔究竟有什么值得參觀的地方呢?下面我就給大家簡潔的介紹一下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是我國木構建筑的奇跡,它的寶貴價值可以概括為古、、多、巧、固這幾個詞。
古是說它的塔齡,它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1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現(xiàn)存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古的木構建筑。
時它的高度,它的高度有67.31米,相當于20層樓房,不僅是全國的木塔,而且是當今世界的純木構建筑,所以,它也堪稱是一個擎天柱。
多是指它的斗拱種類。斗拱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中的一種支承構件,方形木塊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長木叫昂,三者交叉重疊,合稱斗拱。木塔共用54種不同形制的斗拱,堪稱斗拱博物館。
巧是說木塔的設計。木塔為純木結構,67.31米的高度沒有用一根鐵釘,全靠榫和卯咬合,造型美觀。據(jù)統(tǒng)計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約7400噸,當?shù)赜羞@樣一句話:坎盡黃花松,建起應州塔。
固是說它的結構。我們知道高度和穩(wěn)固是成反比的,越高越不穩(wěn)定。應縣木塔67.31米,那為什么951年了,它仍矗立不倒,這與它的結構有關。它是一個雙層套桶結構,這就增加了它的穩(wěn)固性,此外,這樣的結構還奇妙的發(fā)揮了木頭的柔韌性,所以,在經(jīng)受了十幾次大的地震后,寶塔還能矗立不倒。
應縣木塔還有一絕,名匾眾多,我們站在塔下,會看到大大小小的牌匾,共有53塊,有的敘事,有的贊揚,那在這就不給大家一一介紹了,我們介紹其中的幾塊。
在塔的第三層有一塊這樣牌匾,上寫三個大字:釋迦塔。三個字寫出了塔的本質屬性,那除了這三個字以外,在其旁邊還有許多小字,不要小看這些小字,共236字,卻記載了木塔的修建年月,為對它的歷史的考證,供應了有利的歷史資料。
此外,還有明武宗朱厚照留下的“天下奇觀”:明永樂皇帝所題的“峻極神工。
那塔的外觀就介紹到此,我來看塔的內部。
塔既然相當于殿宇,那它的內部就肯定會有塑像,整座塔在每一層都有塑像,而且造型都不一樣,那所供奉的多的就是釋迦牟尼。
在層中供奉的釋迦牟尼像是有特點的,高11米,所塑的是釋迦牟尼的說法印,大家細細觀看會發(fā)覺,佛的鼻子下面長有綠色的胡須,而且還戴有耳環(huán),這也正是遼代男子的特征,所以,塑像也為考證木塔的建筑年月,供應了依據(jù)。
那大家會問了,為什么會在這個地方,建這么高大的一座塔呢?大體有三個緣由:
一、禮佛。遼代的統(tǒng)治者是崇信佛教的,所以就建了這么一座塔,用來禮佛。
二、軍事作用。遼代時,常常發(fā)生戰(zhàn)斗,而這里又是軍事重鎮(zhèn),當時,并沒有我們現(xiàn)在這么先進的眺望設備,那么,高大的古塔就成了軍事眺望塔。
三、歷史作用。在遼代,蕭氏家族共消失了三位皇后,那為了炫耀家族勢力,他們就建了這座古塔,作為家廟。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蕭皇后是應州人,建這么一座塔,是為了讓她,登塔觀賞家鄉(xiāng)的風光的。
此外,在春夏,大家會看到一景,那就是麻燕圍繞木塔群飛,本身木塔就是一個謎,那麻燕群飛就也成了一個謎了。其實,這也是木塔千年不毀的一個緣由。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干燥,所以大家就不用擔憂,木材的天敵白螞蟻了,這里沒有:但是,應縣在山西地區(qū)又屬氣候較為潮濕的地方,所以難免生蟲,那麻燕就是在這里守護木塔,防止它被蟲蛀,由于它們都在覓食。
應縣木塔不僅是中國的奇跡,也是世界的奇跡,所以它與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埃及的金字塔合稱為世界四大奇塔。
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假如大家有愛好,可以去親自看一看,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這樣的鬼斧神工究竟神在什么地方。
山西景點簡潔導游詞(四)
敬重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日,我們將參觀舉世著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從酒店動身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間。利用這暫短的時間,我向大家簡潔地介紹一下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開鑿的大型石窟,時間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時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云岡石窟的開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間。它以建筑規(guī)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而著名天下。又因對討論中國古代史、佛教史和藝術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外。1961年,國務院將云岡石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愛護單位。1973年,法國總統(tǒng)蓬皮杜訪華,指名要求參觀云岡石窟,9月15日,周恩來總理伴隨蓬皮杜總統(tǒng)參觀了云岡石窟。我們乘坐的汽車已駛入停車場,大家請按挨次下車,在云岡石窟門前集合。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很多洞窟,就是云岡石窟。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處稱云岡,故名云岡石窟,原名靈巖寺,亦稱石佛寺。云岡石窟為什么開鑿在武周山?這與武周山這塊風水寶地親密相關。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內山清水秀,可以說是“藏風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稱武周塞,從北魏的舊都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到達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經(jīng)過這里。武周山位于內外長城之間,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當時人馬商隊來往頻繁,還駐扎了重要的,皇帝常常在這里談論國家大事。武周山成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們在這里遙拜北方,祈求神靈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開鑿石窟,創(chuàng)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這里冬暖夏涼,幽靜神奇。古印度佛教興起后,佛教信徒、僧侶將石窟作為禮佛和修行的場所。由于,依山雕鑿石窟、佛像,比用磚石筑建寺院經(jīng)久耐用。佛教是漢代經(jīng)聞名的絲綢之路開頭傳入中國,石窟寺藝術的傳人,大約在3世紀。我國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早的石窟,沿絲綢之路東行還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進入河西走廊是聞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從甘肅連續(xù)東進則是寧夏須彌山石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層巖石屬于株羅紀的長石石英砂巖,石質堅硬,結構緊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鑿。
現(xiàn)在,大家已隨我進入云岡石窟的山門,我身后的石窟參觀示意圖,大致告知我們參觀路線。云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分為東、中、西三區(qū),東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還有很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龕,大小造像51000多軀。從云岡石窟西行約3公里,武周川北有吳官蒼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岡15公里的高山鎮(zhèn),還有焦山石窟。這么多洞窟假如要細看的話,或許你一個星期的時間也看不完,目前開放有40多個洞窟,認真觀看需要2天的時間。按傳統(tǒng)參觀路線,假如大家時間充分,先從東部第1窟開頭,直到第45窟結束。假如僅參觀2個小時左右,則主要巡游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首先我們從東部的第1、2窟開頭參觀。北魏開鑿石窟從公元460年開頭,至524年結束,約有70年的開鑿歷史。從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藝術,有關專家將云岡石窟的開鑿年月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岡石窟中期為主,成窟的年月約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間。由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夕開鑿,人們習慣將這些石窟稱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組塔廟式雙窟,開鑿洞窟時在中心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四周開龕,龕內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迎、多寶佛,上層雕釋伽;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將來佛,據(jù)佛教經(jīng)典講,彌勒菩薩將繼釋迎佛后成佛,廣說佛法,教化眾生。據(jù)說當彌勒降生人世時,世界將布滿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農夫起義經(jīng)常打著彌勒降生的旗號來組織和號召群眾。釋迎、多寶佛并列,佛經(jīng)有這樣的傳奇,當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jīng)》時,突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寶佛全身的舍利塔,現(xiàn)于空中。釋迎聽到塔中的聲音,告知聽經(jīng)的大眾說,這是過去東方世界寶凈國土的佛,號為多寶。當釋迦佛開啟塔門,示現(xiàn)多寶佛身時,寶塔內的多寶佛讓出半座給釋迦佛。
于是,釋迦人塔,與多寶同結跏趺坐,宣講經(jīng)義。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上層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釋迦佛。兩窟的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對坐問法像。有關維摩、文殊對坐問法是南北朝、隋唐時期流行的題材,敦煌石窟的壁畫就有“維摩詰圖像”。佛經(jīng)中有“文殊問疾”的故事,據(jù)說有一次維摩居士“示現(xiàn)”病相,眾人前去探訪。釋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才智著稱的文殊菩薩帶領弟子前去維摩居住處。在維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薩和能言善辯的維摩綻開大乘佛教義的爭論,使從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薩非常贊美。第2窟前有一泉水長年涌出,泉水涼爽可口,被稱為“石窟寒泉”。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面前是云岡石窟的洞窟第3窟。它被稱為云岡石窟之。洞窟崖面高25米,開窟面寬50米,規(guī)模。原為大型塔廟窟設計,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為初唐時期補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兩層,上層左右兩側各雕一塔,中部鑿方形窯室,主像為彌勒菩薩,壁面滿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屬北魏時期雕鑿,高約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屬唐代作品,分別為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據(jù)專家考證,第3窟是文獻記載的“通樂寺”、“靈巖寺”,當時可居僧人達3000人。
第4窟是塔廟窟,中心雕鑿方形立柱,東壁交腳彌勒像保存比較完整,據(jù)考證是云岡現(xiàn)存紀年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間(公元520年524年)開鑿,是第1至第13窟之間僅有的晚期大窟。
現(xiàn)在,大家看到幾座雄偉高聳的樓閣,它們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稱為窟檐建筑。據(jù)專家考證,云岡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數(shù)因戰(zhàn)斗或其它因素毀壞,現(xiàn)僅存的窟檐建筑為清代以后建筑。第5、6窟是一組雙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順治八年(1651年),這組建筑朱紅柱欄、琉璃瓦頂、雄偉挺立、氣概非凡,是五間四層的繞廊木構樓閣。第7、8窟同樣是一組雙窟,遼代這里被稱為護國大寺,現(xiàn)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國家撥款重新建筑,對愛護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后兩室,洞窟外形為橢圓形的草廬式。后室佛像布局為三世佛,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為結跏趺坐像,高達17米,為云岡石窟中的大佛像,大佛的雙腿長達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只腳上可站立12人。釋迎佛頭頂藍色的螺髻,面部輪廓清楚,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耳垂肩,身著褒衣搏帶,通肩架裳,給人端莊、肅穆、慈愛之感覺。主佛的右側是將來世彌勒佛,左側為過去世迦葉佛。主佛的對面是兩層高約1米的8尊佛教造像,襯托著主佛更加高大、宏偉。拱門東側雕鑿著菩提樹和樹下二佛對坐的造像,屬北魏石窟內常見的題材。請大家留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有一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么用的嗎?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jīng)道。
第6窟是云岡石窟中精致著稱的一窟,稱“偉窟”。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兩層。請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納近似圓雕的高浮雕,佛像立體感很強。四方塔柱上層的立佛是具有極高水平的樓空雕刻法,這種立佛被稱為“接引佛”。我們舉目四周環(huán)視,發(fā)覺整個洞窟雕飾富麗堂皇,幾乎找不到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間,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給人和瑞鳥神獸、花卉等等,真是一座喧鬧擁擠、琳瑯滿目的佛國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藝術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釋迦佛陀本生故事圖,藝術家以淺浮雕和高浮雕結合的手法,用連續(xù)排列的形式,運用近40幅的雕刻,表現(xiàn)了釋迦牟尼從誕生前后到降魔成道、初轉法輪的佛傳故事。請大家隨我的手勢來欣賞這動人的畫面。
(1)迦毗羅衛(wèi)國是古印度的一個國家,國王是凈飯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歲未曾生育。膝下無子的國王特別孤獨?????,一天夜里,摩耶夫人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后來懷了身孕。王紀有喜的消息傳開,各國使臣紛紛前來慶賀。
(2)按當?shù)亓曀?,婦女應回娘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帶眾人回娘家,在途徑毗尼公園時休息。當夫人手攀無憂樹時,太子從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喬達摩悉達多。太子誕生,天空消失五彩樣云。
(3)太子降生時,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消失步步生蓮花的場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獅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獨尊?!?/p>
(4)天上九龍口吐圣水為太子洗澡,這天稱為“浴佛節(jié)”。漢傳佛教將農歷四月初八定為釋迦的生日。
(5)天人舞樂,大象眉飛色舞,大家迎接凈飯王和太子還宮。
(6)國王請仙人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眾,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國王說:“太子乃大圣人降世,若留家中將繼承王位,若離家則必成佛道”。
(7)國王為太子建筑豪華的三時殿,選來美女讓太子享樂,欲使太子消退學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卻表現(xiàn)深思熟慮和感受人間苦惱的神情。
(8)太子年滿17歲,國王為他娶善覺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根據(jù)風俗要試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后,在宮中消遣。
10)娶妻生子后,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宮外游玩要求。
(11)一(14)太子乘車出游,分別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莊重的僧人引導下,研修解脫人生擺脫苦難之道。
15)太子向父王懇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絕。
(16)太子乘馬離宮,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騎逾越城池而去。經(jīng)過5年尋訪,6年苦修,太子最終在菩提樹下靜坐思維,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后,被譽為釋迦牟尼,這是釋迦族圣人的意思。太子本身故事中以“鹿野苑初轉法輪圖”雕刻精致傳神而著稱,圖中釋迦牟尼正在啟齒講經(jīng),佛身邊的諸弟子面帶敬意雙手合十洗耳恭聽,就連佛陀身邊的兩頭小鹿也因聞佛法而面帶微笑。
第6窟在總體布局、造像風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傳統(tǒng)石窟藝術的境界,尤其佛像轉變了過去的服裝,雕成了褒衣博帶式的佛裝,采納了當時南朝士大夫地主階層的服飾,被稱為“太和造像”。推想孝文帝完成第6窟開鑿之后,不久便遷都洛陽。大家在第6窟前室上方的門桅上,可以見到幾個牌匾的把釘,這是誰的牌匾?當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之后,回北京途經(jīng)云岡石窟,看到第6窟雕刻的佛像如此精致,于是留下了“莊重法相”四個大字
。不知何時,牌匾已不知去向。第7、8窟是孝文帝時開鑿的一組雙窟,屬孝文帝初任皇帝時開鑿,細心的伴侶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孝文帝時期開鑿雙窟?”雙窟的開鑿可能與馮太后擅政有關,馮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時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權操縱在這位馮太后手中,這種狀況始終連續(xù)到馮太后逝世。當時將馮太后和孝文帝并稱為二圣或二皇,馮太后世奉佛教,開鑿雙窟應與馮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關系。
第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造像風化嚴峻。后室北壁佛龕分上下兩層,上龕正中為彌勒佛,兩側是倚坐佛像,下層佛龕為釋迦多寶對坐講經(jīng)論法圖。前后室壁面分層分段大面積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傳故事的佛龕,以釋迦佛降伏火龍的雕刻較為精致。請大家抬頭欣賞窟頂,在平棋藻井圖案內六格,每格以蓮花為中心,環(huán)繞八身飛天。傳奇飛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稱,當佛講經(jīng)說法時,飛天在天空向凡界播灑四瑞花雨。在南壁拱門的上方,并排雕刻兩組相向合掌而跪的6位供給天人的造像,被專家稱為“云岡六美人”,這是云岡石窟中先消失的供給人形象。
從第7窟走到相連的第8窟,發(fā)覺兩窟的主要造像、造像組合及其紋飾風格均基本相近。值得留意的是供給天人行列上方雕出了仿木構屋檐,這是中國傳統(tǒng)瓦頂建筑式樣,說明孝文帝初期佛教開頭融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第8窟門拱東西兩側的雕像,是云岡石雕中罕見的藝術品,西側是三頭六臂的塢摩羅天乘孔雀的造像,東側為三頭八臂的摩醯首羅天騎牛的造像。兩組造像中,以鳩摩羅天像聞名,被認為是東西方藝術奇妙的組合。塢摩羅天又稱塢摩羅什,音譯是“童壽”,他是后秦時代的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聞名的翻譯家,譯出了《妙法蓮花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佛教經(jīng)典,人們將他尊為佛教護法之神。鳩摩羅天雕像給人才智(三頭)、力氣(六臂)、安詳(面善)、吉利(手托吉利鳥)的感覺。他乘坐的孔雀,是名為“那羅延夫”的神鳥,口銜玉珠,爪趾雄健,尾巴卷起長長的羽毛。第8窟的造像給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但又因四壁雕刻被嚴峻風化而讓人痛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請隨我參觀云岡中部的“五華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繪,彩繪后的五個洞窟特別華麗,五彩斑斕,被人稱為“五華洞”。“五華洞”分為兩組,分別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第9、10窟是一組雙窟,開鑿時代略晚于7、8窟,為馮太后的閹官王遇負責設計監(jiān)造,兩窟初建于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開三門,頗具漢魏以來中國建筑“金楹(金柱)齊列,玉局(柱礎)承跋”的遺風。大家看到的前室側壁屋形龕、后室窟門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漢民族木結構的建筑形式。
第9窟后室主佛釋迦像,面相方圓,右袒式的服裝。西北壁下層雕鑿附有榜題的分欄長卷式畫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圖,手法簡樸。后室兩側雕護法像,顯示出超群的石窟寺藝術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壁畫布置有釋迦多寶并坐像。后室門楣雕飾特別精細,門楣上方的須彌山層巒疊嶂,山間二龍交首盤環(huán),山腰間有參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動物,山體左右雕有阿修羅天和塢摩羅天護法神。這組雕塑動靜結合,虛實相問,對稱均衡,別具匠心。
第9、10窟的頂部均雕有飛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飄舞的是歌舞神緊那羅,飾欄干圓拱龕中的伎樂神乾闥婆為她伴奏,把人們帶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飛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雙飛燕,其舞姿美麗,可與敦煌的飛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個組合的整體形式,以第12窟為中心。第12窟是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開三門。后室南壁中心上鑿明窗,下開窟門。兩側的11、13窟則于窟門上方各開明窗,與12窟形成左右對稱的立面布局。
第11窟為塔廟窟,塔柱下層皆以立佛雕像消失,上層南面為彌勒菩薩,其他三面為倚坐佛像??邧|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義信士女等造95驅石廟形象銘,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題記是云岡石窟討論的重要資料,太和七年是現(xiàn)存早的題記。
第12窟為佛殿窟,主像下龕為釋迦多寶,上龕是彌勒菩薩。前室雕交腳坐佛像。第12窟是云岡石窟中聞名的音樂窟,也叫佛籟洞。后室的雕像分上下兩層,布局莊重肅穆
山西景點簡潔導游詞(五)
王家大院在靈石縣靜升村。包括東大院、西大院和孝義祠,總面積34650平方米。東大院俗稱高家崖,建于清嘉慶初年,是一個不規(guī)章形城堡式串聯(lián)住宅群。
城堡因地布局,順勢而建。俯視東大院,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組成:中部是兩座主院和北圍院;東北部是俗稱柏樹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周各開一個堡門。東堡門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東端,西堡門開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門開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間,北堡門開在小偏院的東北角。南堡門外是一條長50米、寬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長127米,寬11米,全部用青石鋪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磚砌花墻,墻內建有60多米長的風雨長廊。東大院主體建筑是兩座三進四合院,院門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馬石、旗桿石、石獅、石臺階等。
從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寬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廳、廂房、繡樓、過廳、書院、廚房之別。院內因地而異,修有甬道、幽徑、低欄、高墻等。院中有院,門內有門,窯頂建窯,房上座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兩座花園式庭院組成的,可供仆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窯洞組成而又分隔為四個小院的護堡院。整個東大院建筑規(guī)模宏大,結構嚴謹。
出東大院的西堡門,走過一條馬蹄形的溝澗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稱紅門堡,是一處非常規(guī)章的城堡式封閉型住宅群,面對與背靠同東大院完全相同。俯視西大院,其平面呈非常規(guī)章的矩形,東西寬105米,南北長180米。只有一個堡門,開在南堡墻稍偏東的位置,正對著城堡的主街。宏偉的堡門為兩進兩層,一方刻有恒禎堡的青石牌匾鑲嵌在堡門正中心,因堡門為紅色,所以人們都叫西大院為紅門堡。
堡墻外高八米,內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磚砌筑。堡墻上有垛口。堡門外正對堡門的地方,有一座磚雕照壁。堡門左右及堡墻東北、西北角各有一條踏道可上堡墻。堡內南北向有一條用大塊河卵石鋪成的主街,人稱龍鱗街,街長133米,寬3.6米。主街將西大院劃為東、西兩大區(qū),東西方向有三條橫巷
。橫巷把西大院分為南北四排。從下往上數(shù),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頂甲。一條縱街和三條橫巷相交,正好組成一個很大的王字。堡墻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樓一座。堡內東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內共有院落27座,除頂甲為6座外,其余三甲均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異,多數(shù)為一正兩廂二進院,正面以窯洞加穿廊為主,頂層有建窯洞或建閣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東西基本對稱。也有一部分院落為偏正套院,院門偏在東南方向,院門內是一條較長的通道,通道西側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門,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門。
王家大院位于靈石縣靜升村北端黃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靈石縣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臨下,面對靜升村,視野開闊。
王家大院建筑規(guī)模宏大,有東大院、西大院、孝義祠三部分,總面積達34450平方米,相當于祁縣喬家大院的4倍,為靈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僅是一組民居建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消防工程勞務分包及消防安全培訓與考核合同3篇
- 2024年香港地區(qū)標準建筑工程協(xié)議范本細則版
- 成都體育學院《影視剪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錦城學院《軟件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寫意花鳥》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陳設藝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酒店業(yè)標準反擔保抵押協(xié)議模板版B版
- 2025年度旅行社品牌授權與區(qū)域代理合作協(xié)議5篇
- 2025年雙丙酮丙烯酰胺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版集裝箱運輸合同標準與運輸路徑規(guī)劃2篇
- 中學推優(yōu)入團方案
- CSR社會責任管理手冊模板
- 粉末涂料有限公司除塵系統(tǒng)安全風險分級清單
- 招投標專員績效考核表
- SL631-637-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 深圳分區(qū)地圖可移動編輯
- 2023年新版烏斯特統(tǒng)計公報即將發(fā)布
- 污水處理廠安全生產(chǎn)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方案全套資料匯編完整版
- 高危急性胸痛的快速診斷和誤診病案分析
- (完整版)綜合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GB/T 41649-2022木制玩具中甲醛釋放量的測定燒瓶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